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分析共71页
《新药临床评价》课件

受试者保护包括对受试者信息的 保密、对受试者身体的监测和及
时处理不良反应等方面。
应对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负责, 一旦发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危害,
应及时处理并报告相关机构。
PART 04
新药临床评价的挑战与展 望
数据质量与可重复性
数据质量
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采取措施减少误差和偏倚,提高数 据质量。
单臂试验的优点是能够快速获得新药 疗效的初步数据,但需要谨慎解释结 果,因为缺乏对照组可能导致偏差。
单臂试验适用于罕见病或小样本量疾 病的研究,以及新药上市前的早期临 床试验。
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是一种非随机化的研 究方法,通过观察患者使用新药 后的反应和效果,评估新药的疗
效和安全性。
观察性研究适用于大规模人群和 长期随访研究,可以提供更全面
PART 05
新药临床评价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某抗癌药的疗效评价
总结词
该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对照实验和随机分组的方法,对新抗癌药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详细描述
首先,选取一定数量的癌症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定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实验组患 者采用标准治疗联合新抗癌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疗效越好。
PART 03
新药临床评价的伦理问题
伦理审查
伦理审查是确保新药临床评价符合伦理规范的重要环节,旨在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 安全。
伦理审查应由独立的伦理委员会进行,对试验方案的科学性、伦理的正当性和可行 性进行评估。
伦理审查应关注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益保障、风险与受益的评估等方面,确保试 验符合伦理原则。
2023-2026
ONE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分析

新药注册分类:15 类 1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疫苗 2类:DNA疫苗 3类:已上市销售疫苗变更新的佐剂,偶合疫苗变更新的载体 4类:由非纯化或全细胞(细菌、病毒等)疫苗改为纯化或者组份疫苗
5类:采用未经国内批准的菌毒种生产的疫苗
6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疫苗 7类:采用国内已上市销售的疫苗制备的结合疫苗或者联合疫苗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对辖区 内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监督管理,并通知本辖区内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研究机构和相应药品研发机构按照以上要求,严格执行GLP。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药品临床前试验管理规范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
也称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LP是对从事实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 管理监督和记录报告等实验室组织管理、工作方法 和有关条件所提出的法规性文件。 它主要是针对有关药品、食品添加剂、农药、化 学试剂、化妆品及其他医用物品的动物试验。
药品临床前试验管理规范 ( GLP)
为毒性评价而制定的法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药品 安全性评价的各个环节,包括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 果准确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如保证实验研究人员具 备一定素质、实验设计慎密合理、各种实验条件合格、 数据完整准确以及总结资料科学真实等。
新药注册分类:15 类
1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类:单克隆抗体 3类: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类:变态反应原制品
5类:由人或动物组织或体液提取、或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类: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新药研发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分析36页PPT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新药研发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分 析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药物制剂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

药物制剂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与载体(如胶囊、片剂、注射剂等)相结合,形成适合于给药的制剂形式。
在药物上市前,需要进行临床前研究与评价,以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就药物制剂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进行探讨。
一、药物制剂的研发背景药物制剂的研发背景包括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药物研究与开发是指对新药物进行分子结构研究、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等,以确定其药效和安全性。
而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旨在将药物与载体相结合,形成适合于给药的制剂形式。
二、药物制剂的临床前研究1. 药物配方设计药物配方设计是药物制剂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各种成分,并控制其配比和制备工艺,可以确保制剂的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2.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制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评估其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储存和使用条件。
3. 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评价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评价是评估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性能。
通过体内动力学研究和药物测定等方法,可以获得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数据,并优化其制剂设计。
三、药物制剂的临床前评价1. 体外释放研究药物制剂的体外释放研究是评估其给药速度和持续时间的重要手段。
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可以了解药物在制剂中的释放规律,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2. 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评价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性能。
通过动物试验或体外实验,可以获得药物制剂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了解其在人体中的代谢和排泄途径。
3. 毒理学评价药物制剂的毒理学评价旨在评估其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和安全性。
通过动物试验和体外实验,可以评估药物制剂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等方面的风险。
四、结论药物制剂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是确保药物制剂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药物配方设计、稳定性研究、生物利用度评价、体外释放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毒理学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地评估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新药研发中的临床前药理学评价

新药研发中的临床前药理学评价药物研发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而临床前药理学评价则是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临床前药理学评价是指在临床试验之前,对新药在体内的药理学特性进行全面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新药研发中的临床前药理学评价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
一、临床前药理学评价的重要性临床前药理学评价在新药研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临床前药理学评价,可以评估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性。
药动学研究主要关注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以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药效学研究则是评估药物对目标疾病或症状的治疗效果。
此外,临床前药理学评价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药物的最佳给药途径和剂型。
药物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对于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剂型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最后,临床前药理学评价可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毒性。
药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关注药物在体内的药理毒理学反应和不良反应风险评估。
通过对药物的毒性进行评价,可以为临床试验提供重要的安全性参考。
二、临床前药理学评价的方法临床前药理学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方法的介绍。
1.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旨在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
常用的方法包括给药途径研究、药物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等。
2. 药效学研究药效学研究主要评估药物对目标疾病或症状的治疗效果。
一般采用体外细胞实验、动物模型和人体组织样本实验等方法进行药效学评价。
3. 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主要关注药物在体内的药理毒理学反应和不良反应风险评估。
常用方法包括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实验等。
4.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主要评估新药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用方法包括体内和体外药物代谢酶酶活性测定、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等。
三、临床前药理学评价的应用临床前药理学评价在新药研发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新药研发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PPT

2019/11/22
17
急性毒性研究试验方法
最大耐受量法 最大给药量法 半数致死量(LD50)法 固定剂量法 上下法(阶梯法,序贯法) 近似致死剂量法 累积剂量设计法(金字塔法)2019/11/源自218长期毒性研究
相关动物 给药途径 剂量 毒代动力学——药代研究在毒理学研究的延伸 阶段性——以不同给药期限的长期毒性研究来 分别支持药物进入Ⅰ 期、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 (生产)
16
急性毒性研究
最大无反应剂量
未见反应剂量(NOEL)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未见不良反应剂量(NOAEL):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最小毒性反应剂量 最大耐受量(MTD):Maximal Tolerance Dose 最小致死剂量(MLD):Minimal Lethal Dose 半数致死量(LD50):Median Lethal Dose
次要药效学(Secondary Pharmacodynamic )
安全药理学(Safety Pharmacology )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2019/11/22
8
一般药理研究的特殊情况
追加的 补充的 可免做的
2019/11/22
9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在体内的处置,ADME的过程及特点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2019/11/22
31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主要不同
生物制品
小分子化合物
1. 科学的,“case-by-case” 的 设计思路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与评价

药学研究的目的
确定药物的理化性质
通过药学研究,了解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渗透性等理化性质, 为后续的药物设计和制剂开发提供依据。
评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学研究通过测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特性,评估药 物的生物利用度,为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药学研究,了解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 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依据。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为下 一步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临床前研究的挑战与对策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01
动物模型与人体的差异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
应,需要不断改进动物模型。
实验误差与可重复性
02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影响结果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
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
数据解读的挑战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 通过替换或改造患者体内的细胞来 治疗疾病,具有巨大的潜力。
新药研发的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深 化,帮助研究人员更高效地筛选候选药物和预测药效。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工 具,可以精确地修改和调控基因表达,为治疗遗传性疾病 和癌症等提供新途径。
对药物进行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了 解药物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和潜在风 险。
03
药理毒理学研究
药理毒理学研究的目的
1 2
评估新药的有效性
通过药理毒理学研究,对新药的药理作用进行评 估,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治疗疾病的效果。
预测新药的潜在风险
药理毒理学研究可以预测新药可能带来的不良反 应和毒性,为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性依据。
新药研发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PPT资料共35页

30.11.2019
22
局部用药特殊毒性研究
刺激性 给药部位的可逆性炎症改变
过敏性(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
特异性免疫反应,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异常或病理性的
Ⅰ型,快发或速发过敏型,IgE介导 Ⅱ型,细胞毒型或溶细胞型,IgG介导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IgG、IgM介导 Ⅳ型,迟发型或结核菌素型,T淋巴细胞介导 光敏性
新药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专注中药新药及保健食品研发技术服务
新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药理学研究
主要药效学 一般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研究
30.11.2019
2
毒理学研究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局部特殊毒性 免疫毒性 遗传毒性 生殖毒性 致癌性 依赖性 复方制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0.11.2019
30.11.2019
5
何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ASE(要素)
产品的设计思路 分子结构 作用机制、活性特点 安全性担忧 相关动物 免疫原性 临床适应症、用药人群 临床用药周期 已有相关安全性信息 技术、经济可行性等等
CASE(评价) 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阶段性 试验设计 结果评价
30.11.2019
20
支持临床疗程超过2 周的药物II 期和III 期临床试验所需动 物长期毒性研究的最短给药期限
30.11.2019
21
检测指标
常规指标(一般症状、体重、摄食量) 血液学指标 :10项 血液生化学指标 :12项(非啮齿类16项) 尿液分析指标:9项(非啮齿类) 体温、血压、呼吸、心电图及眼科检查(非啮 齿类) 组织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