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优化配比
聚氨酯发泡参数范文

聚氨酯发泡参数范文聚氨酯发泡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聚氨酯发泡的参数对于产品质量、性能和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合理的参数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聚氨酯发泡的常用参数及其影响。
1.聚氨酯材料选择: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选择主要有两类,即聚醚型和聚酯型。
聚醚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和耐湿性,适用于户外环境和特殊环境;而聚酯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温性,适用于高温环境。
选择合适的聚氨酯材料是保证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
2.聚氨酯材料比例: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比例是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的配比。
这个比例会直接影响发泡材料的密度、强度和硬度。
一般来说,增加聚醚多元醇的比例会降低材料的密度,增加聚酯多元醇的比例会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3.异氰酸酯含量:异氰酸酯是聚氨酯发泡的主要反应物,控制其含量可以影响材料的发泡速度和体积膨胀率。
一般来说,增加异氰酸酯的含量可以提高发泡速度和体积膨胀率,但过高的含量可能会导致材料的质量变差。
4.发泡剂选择:发泡剂对聚氨酯发泡的密度、孔隙率和闭孔率都有较大的影响。
常用的发泡剂有水和有机发泡剂。
水作为发泡剂通常用于大尺寸的发泡产品,有机发泡剂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发泡材料的密度和孔隙率。
5.发泡温度:发泡温度是指材料反应和发泡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一般来说,提高发泡温度可以加速发泡过程,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材料变质或产生气泡。
6.发泡时间:发泡时间是指聚氨酯发泡的反应时间。
发泡时间不仅与发泡材料的配方有关,还与环境温度、湿度和发泡装置有关。
通常情况下,发泡时间越长,材料的密度越低,孔隙率越高。
7.发泡压力:发泡压力是指在发泡过程中对材料施加的压力。
适当的发泡压力可以使材料均匀发泡,提高产品质量。
8.发泡模具温度:发泡模具温度是指对聚氨酯发泡模具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
模具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发泡产品的成型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聚氨酯发泡保温施工方案及流程

聚氨酯发泡保温施工方案及流程各位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给房子“穿上”一件温暖的外衣——就是用聚氨酯发泡来做保温层。
这活儿可不简单,得有点儿技巧,不过别担心,听我慢慢道来,保管你听完了心里有数。
【前期准备】首先咱们得把工具材料准备齐全。
需要的工具嘛,有喷漆枪、料桶、搅拌器、还有一些基础的尺子、笔、胶带等。
至于材料,那当然是聚氨酯组合料和催化剂了。
这些东西都得提前买好,别到了现场才手忙脚乱。
然后是清理墙面。
要确保墙面干净、平整,没有灰尘、油污或者其它杂物。
如果有坑坑洼洼的地方,还得先补平。
要是有漏水的地方,更得修好,否则做了保温也是白搭。
【基层处理】接下来咱们得对墙面进行基层处理。
根据墙面材质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比如水泥墙,就得刷一层界面剂;如果是砖墙或者砌块墙,那就得先抹一层薄抹灰。
这个步骤很重要,关系到保温层的附着力呢。
【测量划线】然后咱们开始测量和划线。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保温层的厚度,然后在墙面上划出基准线。
这个环节可得仔细点,不能马虎,否则后面的发泡厚度不均匀,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配比调试】说到这个配比调试,这可是技术活儿。
聚氨酯组合料和催化剂的混合比例一定要严格按照厂家的说明书来。
一般比例是1:1,但具体还是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别忘了在料桶里搅拌均匀,直到两种液体完全融合在一起。
【喷涂施工】配好比、调好料,就可以开始喷涂了。
拿着喷枪对着墙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均匀地喷涂上去。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喷涂的厚度,尽量保持一致。
如果发现有漏喷的地方,要及时补喷。
【固化保养】喷完之后,就得等待发泡固化了。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4小时左右,视天气情况而定。
在这个期间,最好不要让墙面受到冲击或者振动,以免影响材料的结合。
等发泡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后面的工序,比如抹面砂浆、贴网格布之类的。
【质量检查】最后一步,可不能忘了做质量检查。
检查一下保温层是不是牢固,有没有开裂、脱落的情况。
另外,还可以用仪器测一下保温效果,看看达到了预期的标准没有。
聚氨酯保温管的保温要求

聚氨酯保温管的保温要求一、产品执行标准1、GB/29047-2012《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二、聚氨酯保温具体要求:a.发泡技术要求:密度Kg/m³:60导热系数w/(m·k):≤0.033(50℃)闭孔率%:≥88径向压缩强度Mpa:≥0.3保冷管路外径:>φ400mm(φ108mm管道);>φ350mm(φ89mm管道);>φ330mm(φ76mm管道);>φ300mm(φ57mm管道);>φ280mm(φ45mm管道);>φ250mm(φ38mm管道);>φ220mm(φ32mm管道)。
三、聚氨酯发泡保温作法(一)、涂低温胶1.待钢管表面处理完后,对所有系统低温管道涂上低温胶进行粘接包封,厚度小于2mm,人工手工涂刷1遍即可。
(二)、钢管表面预处理1.首先用洗涤剂清除钢管表面的油脂和污垢等附着物。
2.待钢管表面干燥后彻底清除钢管表面的灰尘。
2.对于空压机出口高温管采用石棉带进行绝热隔离后,再进行聚氨酯保温。
(三)、一次成型工艺1.按设计要求,在放好线后,将加工后的模板安装并固定好。
2.按照比例配制好聚氨酯后,对管道进行浇注。
3.30~40分钟后,将模板拆除,橡胶模板保证脱模后成型度、密实性良好。
4.待保温层充分静置24小时后,再在保温层表面包好0.6mm的铝皮。
(四)、注意事项1.由于聚氨酯硬泡保温层浇注法施工过程为隐蔽施工,其技术、质量、安全应遵循完善手段、强化验收的原则。
2.浇注法施工作业应满足下列规定:1)模板规格配套,板面平整;模板易于安装、可拆模板易于拆卸;可拆模板与浇注聚氨酯硬泡不粘连。
2)应保证模板安装后稳定、牢靠;3)现场浇注聚氨酯硬泡时,环境气温宜为15℃~25℃,高温暴晒下严禁作业。
4)浇注作业时,风力不宜大于4级,作业高度大于15m时风力不宜大于3级;相对湿度应小于80%;雨天不得施工。
一种高回弹聚氨酯软泡配方

一种高回弹聚氨酯软泡配方以下是一种高回弹聚氨酯软泡配方:材料:1.聚氨酯预聚体(TDI、MDI等)-60%2. 聚醚多元醇(Polyol)- 40 %3.化学发泡剂-1-2%4.催化剂-0.1-0.5%5.稳定剂-0.5-1%步骤:1. 准备聚醚多元醇(Polyol):-将适量的聚醚多元醇加入聚氨酯发泡机的反应器中。
-调整反应器的温度至适宜的反应温度(通常在30-60摄氏度之间)。
-添加适量的稳定剂,并搅拌混合均匀。
2.准备聚氨酯预聚体:-将适量的聚氨酯预聚体(TDI、MDI等)加入聚醚多元醇中。
-继续搅拌混合,确保预聚体和多元醇均匀混合。
3.添加化学发泡剂:-将适量的化学发泡剂加入反应器中,并搅拌均匀。
-发泡剂将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气体,形成泡沫结构。
4.添加催化剂:-将适量的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
-催化剂可以加速聚合反应,促进泡沫形成。
-搅拌反应器,确保催化剂均匀分布。
5.反应和固化:-将反应器封闭,并控制温度和压力,以促进聚合反应和固化。
-反应时间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通常为数分钟到数小时。
-一般会使用压力来控制密度和回弹性,通常在0.1-1兆帕(MPa)之间。
6.制备和整形:-将固化的聚氨酯软泡从反应器中取出,并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装配和安装所需的材料,如家具、汽车座椅等。
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和防护眼镜。
-根据实际需要和要求,可以根据上述配方进行适当调整。
这种高回弹聚氨酯软泡配方可用于各种应用,如座椅、垫子、枕头等。
配方的具体比例和材料类型可能会根据应用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配方的调整和优化。
pu 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配方比例

pu 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配方比例聚氨酯发泡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电子等行业。
其制备过程中,配方比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关键成分和比例的介绍,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聚氨酯发泡材料。
首先,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基础成分主要包括聚醚多元醇(Polyether Polyol)和异氰酸酯(Isocyanate)。
聚醚多元醇可分为聚酯型和聚醚型,其选择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不同的聚醚多元醇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如硬度、强度和柔韧性等。
在配方中,聚醚多元醇通常占总配方质量的大部分,具体比例根据所需材料的特性来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聚醚多元醇的含量越高,材料的柔韧性和弹性就越好,但硬度和强度会相应降低。
另一重要成分是异氰酸酯,通常使用二异氰酸酯或三异氰酸酯。
二异氰酸酯具有低粘度和较快的反应速度,而三异氰酸酯则具有高固化速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
根据要求,可以调整异氰酸酯的比例以控制材料的固化速度和力学性能。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剂来改善材料的性能。
例如,增塑剂可增加材料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填料可以改变材料的密度和导热性能,阻燃剂可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等。
这些辅助剂的添加量应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在制备过程中,一般将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辅助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反应发生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来实现材料的发泡。
同时,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确保发泡过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总之,聚氨酯发泡材料的配方比例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辅助剂的比例,可以调整材料的硬度、强度、柔韧性、密度和导热性能等。
合理控制材料制备过程的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聚氨酯发泡材料。
聚氨酯发泡保温标准

聚氨酯发泡保温标准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施工方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为了确保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其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对聚氨酯发泡保温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关于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的生产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的生产应符合国家标准,材料的原料选择、配比、发泡工艺等均需符合标准要求。
生产厂家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其次,关于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的质量标准。
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保温性能指标,如导热系数、吸水率、抗压强度等。
同时,产品的外观质量也应符合要求,不存在明显的裂纹、气泡、色差等缺陷。
在施工现场,应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关于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的施工标准。
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包括基层处理、材料搭接、固定和保护层施工等环节。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此外,关于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的验收标准。
施工单位在完成施工后,应对保温层进行验收。
验收应包括保温层厚度、密实度、表面平整度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保温层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应做好验收记录和报告,作为施工质量的证明。
最后,关于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的使用标准。
在使用过程中,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避免产品的误用和损坏。
同时,对于产品的储存和运输也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在使用前的质量不受影响。
总之,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的标准化管理对于保障建筑保温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施工效果,为建筑提供良好的保温性能。
希望广大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能够重视聚氨酯发泡保温标准,确保建筑保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聚氨酯泡沫配方设计

聚氨酯泡沫配方设计
1201高分子
一、产品介绍
分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和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
硬质聚氨酯泡沫主要用于建筑隔热材料、保温材料(管道设施等的保温隔热)、生活用品(床、沙发等的垫材、冰箱,空调等的隔热层和冲浪板等的芯材),以及运输工具(汽车、飞机、铁路车辆的坐垫、顶棚等材料)。
二、配方设计
三、工艺流程
聚氨酯泡沫的形成是一种比任何其它聚氨酯的形成都远为复杂的过程,除在聚合物系统中的化学和物理状态变化之外;泡沫的形成
又增加了胶体系统的特点。
要了解聚氨酯泡沫的形成,还须涉及气体发生和分子增长的高分子化学、核晶过程和稳定泡沫的胶体化学以及聚合体系熟化时的流变学。
聚氨酯泡沫的制造分为三种:预聚体法、半预聚体法和一步法。
本实验主要采用一步法。
一步法发泡即是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水以及其他助剂如催化剂、泡沫稳定剂等一次加入,使链增长、气体发生及交联等反应在短时间内几乎同时进行。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聚氨酯海绵是一种常见的海绵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吸震、吸音、隔热等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家具、汽车座椅、鞋垫等。
聚氨酯海绵的制作过程中,发泡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聚氨酯海绵的发泡工艺及相关参考内容。
1.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的基本步骤:(1) 原料准备:聚氨酯发泡材料主要包括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增发剂等。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比例,并搅拌均匀。
(2) 模具准备: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作合适的模具,确保发泡后的聚氨酯海绵符合尺寸和形状要求。
(3) 发泡过程:将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加压的方式触发发泡反应。
发泡过程中,原料逐渐膨胀,填充整个模具空间。
(4) 固化和冷却:发泡完成后,聚氨酯材料需要经过固化和冷却,以保证海绵材料的稳定性和质量。
(5) 脱模和修整:待聚氨酯材料完全固化和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加工,如剪裁、打磨等。
2. 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的注意事项:(1) 原料配比:聚氨酯海绵的质量和性能与原料的配比关系密切。
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原料比例,以确保发泡后的海绵材料具有合适的硬度、弹性等特性。
(2) 发泡条件:发泡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对聚氨酯发泡效果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发泡材料和产品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发泡温度和压力,以获得最佳的发泡效果。
(3) 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要求。
同时,模具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抗粘性,以便顺利脱模和修整。
(4) 固化和冷却时间:发泡后的聚氨酯海绵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和冷却,以确保材料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和材料性能的发挥。
固化和冷却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以上是聚氨酯海绵发泡工艺及相关参考内容的简要介绍。
发泡工艺对于聚氨酯海绵的制作至关重要,不同的产品和要求将对发泡工艺提出不同的要求。
通过合理配比原料、控制发泡条件、优化模具设计以及适当的固化和冷却时间,可以生产出具有高质量和性能的聚氨酯海绵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优化配比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 王立为☆
摘要 认为环境温度、氟利昂、二甲环己胺、有机锡影响聚氨酯发泡量,利用正交设计选择有代表性的16组数据试验,得出比较理想的配比表。
关键词 聚氨酯 配比 试验
O p ti miz e d c o nstit uti n g r a ti o of p ol y ure t h a n e f o a m m a t e ri a l
By Wang Liwei★
Abs t r a ct Considers t hat e nvironme nt te mperature,Freon,dimet hylcyclohexa mine a nd orga noνtin influe nce f oa ming cap acity of p olyuret ha ne.Applies a n ort hogonal design met hod t o select sixtee n groups data a nd ma ke experime nts.Obtains t he ideal constituting ratio of t he p olyuret ha ne material.
Keywor ds p olyuret ha ne,constituting ratio,experime nt
★Tangshan Heating Power Industry Corp oration,Tangshan,He bei Province,China
① 直埋式保温管的聚氨酯出方量Y(m3/t)直接影响管道保温成本和质量,而出方量又取决于多种因素。
为此笔者作了理论分析与试验,找出了聚氨酯较理想的配比。
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为异氰酸酯和聚醚(单体或组合),两种原料的配比一般较固定,影响聚氨酯出方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环境温度和添加剂,我们把影响因素称为因子,它们是:A环境温度,B氟利昂,C二甲环己胺,D有机锡。
根据各因子可能取值范围,在试验中采用表1数据(4水平)进行分析。
表1 因子水平取值
水 平
1234
A环境温度/℃12202534
B氟利昂/%45.0047.3049.6052.00
C二甲环己胺/%0.50 1.20 1.90 2.50
D有机锡/%0.150.430.72 1.00
注:B,C,D对应值是聚醚的百分比含量。
利用正交设计法设计选择有代表性的16组数据进行试验。
试验的顺序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各因子对出方量Y 的影响程度为A>B>D>C。
多次试验得知,当A为22℃,B为46.0%,C 为1.52%,D为0.58%时,Y为20.8m3/t,最理想,这就是4因子的最佳配比。
在实际生产中,A是不确定的,特别是在室外作业时。
我们根据试验先选A为定值,继而找出B,C和D的最佳值,从而获得Y的最大值,得到:
A取12℃时,最佳配比为B3C1D4(下角表示因子水平所代表的数据),Y为15.76m3/t;
A取20℃时,最佳配比为B2C2D4,Y为17.52m3/t;
A取25℃时,最佳配比为B3C2D3,Y为19.40m3/t;
A取34℃时,最佳配比为B2C1D4,Y为17.76m3/t。
・
8
・技术交流 暖通空调HV&A C 2004年第34卷第1期
①☆王立为,男,1963年10月生,大专,工程师
063000唐山市路北区丁区(翔云道)唐山市热力总公司
(0315)2040128
收稿日期:20020428
修回日期:20020917
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得到了如表2所示的比较理想的配比。
表2 理想配比表
A环境温度/℃B氟利昂/%C二甲环己胺/%D有机锡/%出方量Y/(m3/t) 852.0 2.50 1.0014.5
951.5 2.430.9714.9
1051.0 2.360.9415.3
1150.5 2.290.9115.7
1250.0 2.220.8816.1
1349.5 2.150.8516.5
1449.0 2.080.8216.9
1548.5 2.010.7917.3
1648.0 1.940.7617.7
1747.5 1.870.7318.1
1847.0 1.800.7018.5
1946.5 1.730.6719.9
2046.0 1.660.6420.1
2145.5 1.590.6120.3
2246.0 1.520.5820.8
2344.5 1.450.5520.7
2444.0 1.380.5220.3
2544.0 1.310.4920.2
2644.5 1.240.4620.1
2745.0 1.170.4320.0
2845.5 1.100.4019.1
2946.0 1.030.3719.0
3046.50.960.3418.9
3147.00.890.3118.8
3247.50.820.2818.7
3348.00.750.2518.5
3448.50.680.2218.2
3549.00.610.1918.0
3649.50.540.1617.8
3750.00.470.1317.6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会讯・
全国蓄冷技术研讨会
为推动冰蓄冷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冰蓄冷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蓄冷工程咨询设计的研究机构,上海海运学院蓄冷技术研究所于2003年12月3日在海运学院举办了首届全国蓄冷技术研讨会。
与会代表有国内蓄冷界著名学者张永铨教授、殷平教授、章学来教授等以及相关企业领导。
会上主要讨论了冰蓄冷技术在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同时也介绍了国外冰蓄冷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状况。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樊建斌)
2003年湖北省暖通空调
制冷学术年会
2003年11月28~29日,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制冷学会第五专业委员会联合在武汉召开了2003年湖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来自全省各高校、设计院的210多名代表和18家企业参加了大会。
大会由学会主任委员符永正教授及委员陈焰华教授级高工、蒋修英高工和马友才高工主持。
本次大会就当前暖通空调制冷领域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及新产品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广大会员和参会厂家的一致好评。
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63篇,学会领导为每位作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希望全省广大科技人员再接再厉,为湖北暖通空调制冷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周传辉)
第2届全国人防工程内部环境与
设备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于2003年11月18~19日在上海召开。
会议代表共108人,来自各省市人防办及院校、设计科研单位、人防设备生产厂家。
大会收到论文113篇,其中有91篇收入论文集。
总参作战部国家人防办孙兆里参谋出席了会议,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今后人防事业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
上海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孙海鹤院长作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环境》的专题报告,报告采用声光、图像,介绍众多国内外地下建设的经典设计,使人耳目一新。
大会还就防化技术与实施、人防工程建设中的防化问题、防护工程内部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地下工程室内空气品质的现状与发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会议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江苏省昆山市人防指挥所和上海民防应急指挥中心。
代表们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切实加强防空设施的建设。
加紧开发研制各类新型、适应未来战争的人防设备。
(姜绍彬)
・
1
8
・
暖通空调HV&A C 2004年第34卷第1期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