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熔炼车间)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生产车间)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生产车间)
1
2
3
粗炼车间
4
行车(电动葫芦)
行车工无证操作
起重伤害


10
6
15
900
1

5
控制器,限位器等主要部件失灵
起重伤害


10
6
7
320
2

6
行车工未得到指挥信号操作,启动未鸣铃
起重伤害


10
6
7
320
2

7
行车工运行时,有人上下或检修和调整机件
起重伤害


10
6
7
320
2

8
行车工运行时同时操作3只遥控手柄
4

67
危险的地方无人监护
高处坠落


6
6
1
36
4

68
行车电动机无重复接地,保护零线接触不良
触电


1
6
1
6
5

69
作业人员违章操作,不按照安全规程作业
物体打击


3
6
1
1.8
5

70
作业时间长容易精力不集中
其它伤害


1
6
1
6
5

71
配料房
工人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好安全帽
物体打击


0.5
6
3
9
5

物体打击、触电


10
6
7
32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表编号:序号辨识部位作业活动危险源导致的后果风险评价是否可接受现有控制措施现有措施状况拟采取措施L E C D制造部1铺层壳体模具生产前准备1、用“油灰刀”清理模具表面异物可造成机械伤害事故2、模具水加热系统检查以及模具预热降温等,人员违章操作可造成触电事故机械伤害触电1 6 3 18 是1、清理异物及机械设备检查操作必须佩带合适的劳保用品2、编制设备操作规程,组织全员进行操作规程培训。

3、每日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点检。

满足2打脱模剂1、脱模剂涂抹时手套破损可造成腐蚀或中毒事故2、脱模剂洒落遇明火可引起火灾事故腐蚀火灾中毒和窒息1 6 7 42 是1、脱模剂涂膜操作佩带化学品耐酸碱手套2、编制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不定期的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

3、编制化学品中毒、窒息现场应急处置卡,并组织各班组现场进行演练4、现场增加安全警示标识。

满足序号辨识部位作业活动危险源导致的后果风险评价是否可接受现有控制措施现有措施状况拟采取措施L E C D3铺层壳体模具安装法兰工装使用壁纸刀、扳手等工具可造成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 1 6 7 42 是1、每日班前会对操作人员进行作业安全教育;2、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合适的劳保用品(防割手套);3、编制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不定期的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

满足4铺放脱模布人员在铺设脱模布时打滑摔伤 1 6 3 18 是1、班前会对全员进行作业安全宣贯教育;2、作业前穿戴防打滑鞋套。

满足5放置密封胶条人员手撕胶条光纸时,容易被划伤划伤 1 6 3 18 是1、班前会对全员进行作业安全宣贯教育。

满足6铺放外蒙皮布层人员在拉布过程,速度过快导致布卷飞出砸伤人砸伤 1 6 3 18 是1、作业前对布卷进行固定,并设专人把控;2、班前会对全员进行作业安全宣贯教育;3、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全员进行培训考试。

满足7铺放增强布层人员缠绕布卷时,容易将手卷伤卷伤 1 6 3 18 是1、班前会对全员进行作业安全宣贯教育;2、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组织全员进行培训考试。

铸造车间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2020年整理).pdf

铸造车间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点评价表(2020年整理).pdf

3
6
4
72

8
管理
开炉期间,未对水电进行例行检查
火灾、触 电
开炉期间,水、电工必须每小时检查一次电路、水路
3 6 4 72

9

10
重 机


11


12
作业人员 下方站人或停留
物体打击 吊装作业时,危险地带下方禁止站人或逗留
3 6 2 36 四
起吊工作前检查所用的一切工具、设备是否良
钢丝绳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 不合理、钢丝绳断裂
作业人员操作时未带安全帽.劳 保鞋
物理伤害
1.为员工配备并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
6
2
36

16
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未带耳塞
职业病
1.为员工配备并正确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
6
4
72

17 抛丸作业 抛丸机
1.零件锋利边沿或毛刺割伤。 2. 安全知识缺乏操作失误。
灼烫、爆 炸
加强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后持证上岗
3 6 4 72 三
6
管理
作业场所安全标志齐全、醒目
其他
现场增加缺失的安全警示标志、职业危害告知牌
1 6 2 12 五
7
管理
未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是否完好、可 靠,未对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 行检查。
火灾、爆 炸
加强开炉前检查,认真检查炉衬和炉体完好、可靠,对 坩锅内径厚度、操作工具进行检查。
物体打击
定期检查,遵守操作规程等各项规定,持证上岗, 杜绝违章作业。

车间危险源识别评价登记表

车间危险源识别评价登记表
叉车违章驾驶、超速
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1
6
15
90
中度风险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叉车疲劳驾驶
人员伤害
1
6
15
90
中度风险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叉车超限、超负荷使用
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1
6
15
90
中度风险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叉车运货物超高、超长、超宽
人员伤害、设备损坏
1
6
15
90
中度风险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叉车违章载人
车辆伤害、坠落
3
6
15
270
重大风险
加强监管、巡查,防止泄漏,定期对管道、容器进行检测
误食硝、亚钠
中毒
3
6
6
108
中度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及卫生防护
氧化氮泄漏
灼烫、中毒
1
6
15
90
中度风险
环保风险不能承受
4
溶碱岗位
灼热的碱液
灼烫
1
6
7
42
轻微风险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堆高的货物
垮塌、人员伤害、高处坠落
6
6
3
108
中度风险
1
6
15
90
中度风险
作业前穿戴好各劳动保护用品
2
特种作业、检维修、日常操作过程
违章动火(电气焊)作业
触电、火灾、爆炸
1
6
15
90
中度风险
办理动火作业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电焊机漏电、焊把线破损
触电
1
6
15
9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生产车间)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生产车间)
6
3
9
5
V
34
酸腐蚀设备
触电
V
V
0.5
6
3
9
5
V
35
维修操作不慎触电
健康伤害
V
V
0.5
6
3
9
5
V
36
设备维修操作不当伤手
触电
V
V
10
3
15
4501Βιβλιοθήκη V37接触带电部位
触电
V
V
3
6
7
126
3
V
38
,卷扬机钢丝绳断丝或磨损超过标准 未更换
物体打击
V
V
3
3
15
135
3
V
39
机具开关箱没有拉闸上锁,作业或维 修中他人可能进行操作
2.4
1
V
82
酒后上班
触电
V
V
10
6
7
320
2
V
25
起吊物件的指挥手势不清楚,信号不
明确,戴手套指挥
起重伤害
V
V
10
6
7
320
2
V
26
两台仃车冋时起吊一物件时,未按仃
车额疋载重量合理分配,统一指挥, 步调不一致
起重伤害
V
V
10
6
7
320
2
V
27
起重物件时绳索夹角大于120度,用
特殊起吊件时未用专用工具
起重伤害
V
V
10
6
7
触电
V
V
1
1
4
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不 畅 , 氢气 浓度 超过 灾,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 现在/正常 0.1
5%。
损失
硫酸酸雾排放,设备 未采取防腐措施
硫酸腐蚀损坏设备
现在/正常
3
硫酸酸雾排放,进入
蓄 电 池 室的 人员 未采 硫酸对人体造成伤害
现在/异常
3
取防止吸入人体的保
调制硫酸电解液,违 规操作将水注入硫酸
硫酸飞溅,灼伤人体
现在/异常
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技术 措施 不安排孕期女职工从事变压器、油开 关检修工作 注意检修场地的清洁 应随检修进行检查,遇有腐蚀现象时 及时处理 购买质量可靠的产品,定期检查瓷 瓶,有损坏的进行更换 未有明显的断开点及安全措施不能攀 爬设备 做好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戴防毒面具,戴橡胶手套
严格按规定系安全带 安全带必须定期检验
8 高压试验
高空作业时上下抛掷 工器具、物件
物体打击,设备损坏
现在/正常
3
0.5
3
4.5
1
严禁上下抛掷物件,使用工具袋或用 绳索捆绑传递
8 高压试验
登高梯子不牢固,无 防滑措施
坠落
高压试验装置的金属
外壳接地不良,操作 人员没有站在绝缘垫
触电,设备损坏

在带电的CT、PT二次
9
仪器仪表检修
回 路 上 工 作 时 , 将 CT 二 次 回 路 开 路 , PT 二
致使地面人员摔伤
设备支架基础及焊口 腐蚀致使支架断裂或
人员坠落,设备损坏
瓷瓶断裂或损伤
人员砸伤,设备损坏
误入带电间隔引致高 压触电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油漆使用不当
造成人体苯中毒
未采取防护措施导致 SF6气体衍生物中毒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生产车间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生产车间
重体力劳动时间长,体力下降
其它伤害


10
6
4
2.4
1

165
酒后上班
其它伤害


10
6
4
2.4
1

166
带病上岗
其它伤害


1
6
3
1.8
5

167
情绪异常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其它伤害


10
6
4
2.4
1

168
违章作业
健康伤害


1
6
3
1.8
5

169
维修敲击不慎敲击击伤
物体打击


0.6
6
6
22
3

其它伤害


10
6
4
2.4
1

125
带病上岗
其它伤害


1
6
3
1.8
5

126
情绪异常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其它伤害


10
6
4
2.4
1

127
违章作业
健康伤害


1
6
3
1.8
5

128
用电设备漏电、线路插座老化
触电


1
1
4
4
1

129
夜间作业照明不良
其它伤害


10
6
4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LEC )一览表1有限责任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LEC )一览表 编号: 3序号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和设备存在风险和隐患可能造成的事故危险级别控制措施LECD风险等级 1电焊机漏电未接保护零线 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 定期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 漏电保护器失灵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 367126显著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焊接时产生的熔珠无防护措施溅落到易燃物上发生火灾 3 1 7 21 一般焊接时有防护措施,配备灭火器2 生产车间饲料加工过程 粉尘浓度超标 人员伤害、粉尘爆炸 1 1 100 100 显著定期检查、粉尘浓度检测、及时整改 3 提升机、电葫芦货物坠落坠物伤人、起重伤害 1 6 15 90 显著 严格执行提升机安全操作规程 4 外电防护 小于安全距离未采取措施 触电伤人 1 6 7 42 一般 按方案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 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 1 6 7 42 一般按规范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5配电箱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触电伤人367126显著 按要求实行“三级配电、两级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LEC )一览表2开关箱 要求 保护” 漏电保护器失灵 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 及时检查更换未接保护零线触电伤人367126显著及时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电器元件损坏或配备不符合要求 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电器元件6 生产设备:提升机 刮板机、 粉碎机、制粒机等1.设备、设施缺陷;2.违章操作;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等;4.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5.在检修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6.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

机械伤害 3 6 7 126 显著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定时检修,严格执行检修操作等操作规程7锅炉锅炉自动调节、控制、联锁、保安系统失灵或操作不当,可能发生锅炉压力过高、水位失常,造成炉体结构损坏,受热部件局部鼓包、爆破,严重时甚至造成锅炉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炼车间(电炉)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编制:
批准:日期:
批准:日期:
熔炼车间(修包场地)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编制:
编制:
批准:日期:
编制:
批准:日期:
熔炼车间(修炉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编制:
批准:日期:
熔炼车间(修/开炉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编制:
批准:日期:
批准:日期:
熔炼车间(开炉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编制:
编制:
批准:日期:
编制:
批准:日期:
采购部(仓库)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编制:
批准:日期:
批准:日期:
采购部(仓库)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
编制:
编制:
批准:日期:
编制:
批准:日期:
编制:
批准:日期:
编制:
批准: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