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瘤超声诊断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淋巴管瘤诊断与治疗PPT

皮肤表面出现 肿块,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
肿块颜色多样, 可能为红色、 蓝色、紫色等
肿块质地柔软, 可移动,边界
不清晰
肿块可能伴有 疼痛、瘙痒等
症状
淋巴管发育异常: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导致淋巴管瘤的形成 淋巴管损伤: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淋巴管损伤,可能导致淋巴管瘤的形成 淋巴管阻塞: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可能导致淋巴管瘤的形成 淋巴管感染:淋巴管感染,导致淋巴管壁受损,可能导致淋巴管瘤的形成
药物治疗:根据 病情需要,调整 药物剂量和种类, 确保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随访观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并发症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和治疗过程 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调整:注意饮食均衡, 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 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综合治疗:结合手术、药物、 放射等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
手术治疗: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式, 避免损伤周围组 织
放射治疗:选择 合适的放射剂量 和照射时间,避 免过度照射
药物治疗:选择 合适的药物和剂 量,避免药物不 良反应
综合治疗: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案,避免 单一治疗效果不 佳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 衡、适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疾病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辐射、化 学物质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饮食均 衡、适量运动等
避免接触有害物 质,如辐射、化 学物质等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ppt课件【40页】

2024/8/29
29
病例4
72岁女性,发现颈部肿物3月。肿物逐 渐增大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后先缩小, 后又增大。
电子喉镜发现“右侧扁桃体肿物
2024/8/29
30
超声检查考虑淋 巴瘤可能
2024/8/29
31
五、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2024/8/29
32
是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 一
回声:皮质所占比例增大,髓质回声消失或 者成细线状。门位明显偏心或者消失,特征 性回声改变为淋巴结内回声近似无回声的极 低回声。(此种病理改变基础为单一成分肿 瘤细胞克隆性增生,浸润所致,成分过于单 一,声阻抗过于均一所致)
2024/8/29
28
典型血流改变( CDFI ):淋巴结内血流信 号丰富,红、蓝色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 CDE检查可见门部血管呈粗大主干状,从主 干血管发出许多分支伸向髓质和皮质,分布 于整个淋巴结。受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影响, 少数血供可以表现为稀少甚至无血供
血常规示:WBC 15.6×10E9
2024/8/29
13
首次检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2024/8/29
14
半个月后复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考虑 淋巴结炎,左侧最大者考虑合并脓肿
临床穿刺可见脓液,细菌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穿刺活检:化脓性炎
2024/8/29
15
病例2
患者,男,50岁,发现左侧颈部多发 包块3年余
25
四、淋巴瘤
2024/8/29
26
是淋巴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男性多见,各 年龄段均可发生,国内以50~60岁发病 率高。主要侵犯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 以颈部淋巴结最常见。
分为两类,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 奇金淋巴瘤HD,我国以NHL多见。
外科淋巴管瘤讲课PPT课件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保护周围组织,避 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治疗后的护理也很 重要,应保持创面 清洁干燥,避免感 染。
淋巴管瘤容易复发 ,应定期进行复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 复发情况。
预防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淋 巴管瘤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辐射、 化学物质等
单击
淋巴管瘤的诊断
淋巴管瘤的预防 与护理
淋巴管瘤概述
淋巴管瘤的治疗
淋巴管瘤的康复 与预后
淋巴管瘤定义
分类:囊性、海绵状和混合 型
淋巴管瘤是由淋巴管异常增 生形成的良性肿瘤
发病部位:全身各处,但常 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
区域
症状:肿块、疼痛、压迫周 围组织等
淋巴管瘤分类
单纯性淋巴管瘤: 由毛细淋巴管和小 囊扩张组成,多发 生于皮肤和黏膜。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观察淋巴管瘤的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度
病理学诊断: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观察淋巴管瘤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是确诊淋巴 管瘤的金标准
其他检查:血液检查、生化检查等可以帮助了解淋巴管瘤是否影响其他器官功能
鉴别诊断
淋巴管瘤与血管瘤的区别:淋巴管瘤质地软,有囊性感,而血管瘤质地较 韧,且搏动感明显。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基本信息 诊断过程:医生如何通过检查和诊断确定为淋巴管瘤 治疗方案: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是否出现复发等
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发 病部位等
病程和治疗经过: 发现、诊断、治 疗过程
病理诊断和鉴别 诊断:淋巴管瘤 的病理类型和与 其他疾病的鉴别
囊状淋巴管瘤诊断与治疗PPT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 肿大是淋巴管瘤的常 见症状,但需要与其 他疾病如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等相鉴别。
皮肤病变:皮肤病变是 淋巴管瘤的常见症状, 但需要与其他皮肤病如 湿疹、皮炎等相鉴别。
淋巴管扩张:淋巴管 扩张是淋巴管瘤的常 见症状,但需要与其 他疾病如淋巴管炎、 淋巴管阻塞等相鉴别 。
淋巴管瘤与其他疾病 :淋巴管瘤需要与其 他疾病如淋巴结肿大 、皮肤病变、淋巴管 扩张等相鉴别。
基因学研究:通过基因测序和基因芯片技 术研究淋巴管瘤的基因突变和表达
影像学研究:利用CT、MRI等影像学技术 观察淋巴管瘤的形态和位置
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试验研究淋巴管瘤的 治疗方法和效果
药物研究:研究针对淋管瘤的药物和治 疗方案
研究问题:囊 状淋巴管瘤的 病因、发病机 制、诊断和治
疗方法
研究方法:临 床研究、基础 研究、实验研
误诊原因: 缺乏对囊 状淋巴管 瘤的认识, 容易与其 他疾病混 淆
防范措施: 加强医生 对囊状淋 巴管瘤的 认识,提 高诊断准 确性
误诊原因: 缺乏有效 的诊断工 具,容易 漏诊
防范措施: 研发新的 诊断工具, 提高诊断 效率和准 确性
误诊原因: 患者对疾 病的认识 不足,容 易忽视症 状
防范措施: 加强患者 教育,提 高对疾病 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手术治疗:切除囊肿,恢 复淋巴管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抗 过敏药物,减轻症状
放射治疗:使用放射线照 射,破坏囊肿组织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注入 药物,破坏囊肿组织
注意事项:治疗前应进行全面 评估,包括病情、年龄、身体 状况等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 化疗等
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 方法,应注意手术时机、手术
颈部淋巴结解剖及其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Ⅱ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上 组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分 为ⅡA区和ⅡB区,前下方为 IIA区,后上方为IIB区 Ⅲ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中 组 Ⅳ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下 组 Ⅴ区 颈后三角区淋巴结
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 后上方的为VA区,前下 方的为VB区。 VI区 内脏周围淋巴结, 或称前区。 Ⅶ区 上纵隔淋巴结 14
29
生结节内坏死,这一点与转移性淋巴结和结核性淋巴结炎不同。
L/T≥2
30
淋巴门消失,内部回声不均匀
众多淋巴结融合呈串珠样
晚期可出现集聚或散在的液化区以 及伴声影的强光团或个淋巴结边缘呈现不均匀高增强,内可见大 片无增强区,增强后边界清楚,大小没有明显改变,造影剂消退较快 32
24
鉴别诊断
✓ 与良性反应性淋巴 结相比,形态多不规 则,外型趋圆。频谱 多普勒显示阻力指数 比良性淋巴结高。
✓ 与结核性淋巴结炎 相比,一般不发生融 合。
✓ 转移性淋巴结最具 特异性的血供形式是 边缘区血供,这点与 恶性淋巴瘤有所区别。
25
是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部位 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的恶性 肿瘤,其发生与免疫应答反 应中淋巴组织增殖分化产生 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
6
Ⅱ区包括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上1/3和副神经上部周围。 自颅底一直延伸至颈动脉分叉或舌骨体下缘。影像学角度采用颈内静脉 后缘做为Ⅱa和Ⅱb的分界。Ⅱ区接受来自面部、腮腺及下颌下、颏下和 咽后淋巴结的淋巴管,也直接接受来自鼻腔、咽、喉、外耳道、中耳及舌 下腺和下颌下腺的集合淋巴管,是鼻腔、口腔、咽、喉和涎腺肿瘤发生 隐匿转移的高危区域,其中Ⅱb与口咽或鼻咽的肿瘤关系更为密切。 7
15
颈部淋巴结超声观察内容
形态(纵横比率) 皮质情况(厚度、轮廓) 淋巴门状态 血流类型(淋巴结RI、PI值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分 为ⅡA区和ⅡB区,前下方为 IIA区,后上方为IIB区 Ⅲ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中 组 Ⅳ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下 组 Ⅴ区 颈后三角区淋巴结
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 后上方的为VA区,前下 方的为VB区。 VI区 内脏周围淋巴结, 或称前区。 Ⅶ区 上纵隔淋巴结 14
29
生结节内坏死,这一点与转移性淋巴结和结核性淋巴结炎不同。
L/T≥2
30
淋巴门消失,内部回声不均匀
众多淋巴结融合呈串珠样
晚期可出现集聚或散在的液化区以 及伴声影的强光团或个淋巴结边缘呈现不均匀高增强,内可见大 片无增强区,增强后边界清楚,大小没有明显改变,造影剂消退较快 32
24
鉴别诊断
✓ 与良性反应性淋巴 结相比,形态多不规 则,外型趋圆。频谱 多普勒显示阻力指数 比良性淋巴结高。
✓ 与结核性淋巴结炎 相比,一般不发生融 合。
✓ 转移性淋巴结最具 特异性的血供形式是 边缘区血供,这点与 恶性淋巴瘤有所区别。
25
是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部位 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的恶性 肿瘤,其发生与免疫应答反 应中淋巴组织增殖分化产生 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
6
Ⅱ区包括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位于颈内静脉上1/3和副神经上部周围。 自颅底一直延伸至颈动脉分叉或舌骨体下缘。影像学角度采用颈内静脉 后缘做为Ⅱa和Ⅱb的分界。Ⅱ区接受来自面部、腮腺及下颌下、颏下和 咽后淋巴结的淋巴管,也直接接受来自鼻腔、咽、喉、外耳道、中耳及舌 下腺和下颌下腺的集合淋巴管,是鼻腔、口腔、咽、喉和涎腺肿瘤发生 隐匿转移的高危区域,其中Ⅱb与口咽或鼻咽的肿瘤关系更为密切。 7
15
颈部淋巴结超声观察内容
形态(纵横比率) 皮质情况(厚度、轮廓) 淋巴门状态 血流类型(淋巴结RI、PI值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部分呈狭窄型,(当皮质最宽的厚度小于中央高回声结构厚 度1/2的可归类为狭窄型皮质)。 淋巴结中央可见一条索状高回声,与周围软组织相延续,称 淋巴门回声。淋巴门回声与淋巴结大小、部位、年龄等有关 ,90%最大横径>5mm的淋巴结可见到这一回声,腋下与腹股 沟处的淋巴门有丰富的淋巴窦脂肪,老年期除了有脂肪外淋巴 小结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甚至消失,故腋下、腹股沟、老年人淋 巴结的淋巴门回声比较明显。淋巴门回声表现宽阔型与狭窄 型,纵切图显示淋巴门为椭圆形时归类为宽阔型,表现为扁 平裂缝状时归类为狭窄型。当淋巴门有脂肪弥漫性浸润时淋 巴门高回声消失。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两侧乳腺可通过浅淋巴管网相互贯通。
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 股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 器、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 脉末端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 淋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超声形态学结构类似 肾脏,呈‘靶样’结构,淋巴门高 回声与周边软组织相连续。
淋巴结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内血管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当有病理改变时,血供 增加,血管扩张,可显示管状结构。淋巴门动脉多为一支, 偶见二支,平均管径约0.14mm。动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彩色多普勒显示门部纵行的、对称放射状分布的血管结构, 而不能显示边缘血管。血流信号显示率与淋巴结大小、部位 、病理状况相关。颈部90%的横径>5mm的淋巴结可显示血 流信号;50%的腮腺淋巴结、60%的颈后三角淋巴结不显示 血流信号;颏下与下颌下淋巴结血供较其它区域的淋巴结血 供丰富;老年人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低;男女淋巴结 血流信号显示无差别。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两侧乳腺可通过浅淋巴管网相互贯通。
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 股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 器、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 脉末端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 淋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超声形态学结构类似 肾脏,呈‘靶样’结构,淋巴门高 回声与周边软组织相连续。
淋巴结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内血管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当有病理改变时,血供 增加,血管扩张,可显示管状结构。淋巴门动脉多为一支, 偶见二支,平均管径约0.14mm。动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彩色多普勒显示门部纵行的、对称放射状分布的血管结构, 而不能显示边缘血管。血流信号显示率与淋巴结大小、部位 、病理状况相关。颈部90%的横径>5mm的淋巴结可显示血 流信号;50%的腮腺淋巴结、60%的颈后三角淋巴结不显示 血流信号;颏下与下颌下淋巴结血供较其它区域的淋巴结血 供丰富;老年人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低;男女淋巴结 血流信号显示无差别。
淋巴管瘤PPT课件

瘤和囊性淋巴管瘤三型。囊性淋巴管瘤发生于腹腔肠系膜时称 为肠系膜囊肿。CT扫描显示为腹腔内囊性占位性病变,密度通常 较均匀,以牵拉并压迫相邻肠管为其特征。诊断时需注意与肠重 复畸形、大网膜囊肿等鉴别。 淋巴管瘤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 多发人群是10岁以下的儿童,常为先天性的。
9
影像表现
• CT平扫,淋巴管瘤呈单房或多房性,密度均匀的囊性水样密度病灶,多房者 可相互连通。如病灶为高密度或混合密度,多为蛋白含量偏高或继发感染 改变.有时可见线状钙化,边缘不规则分叶状 , 界清楚,锐利,常沿组织 间隙匍匐性生长 ,形态与组织间隙形态吻合,但不侵犯周围结构. 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增强,囊壁和分隔可强化,伴海绵状血管瘤时可出 现强化。
淋巴管瘤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
病例4
• 女,55y;以“反复发作胸闷1年”入院 • 体格检查:T 36.5℃ P70次/分 R18次/分 BP180/100mmHg 神清,精神差,查体合
作,伸舌居中、面唇对称、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 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浮肿。颈软、无抵 抗,甲状腺无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两肺未及闻干湿性啰音,心率70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无明显扩大,腹软,无压痛及反 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 未引出。舌暗淡,苔黄腻,脉沉。 •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约190/100mmHg,未口服降压药物;否认 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病史 • 右腰部胀痛
10
淋巴管瘤
11
鉴别诊断
• 囊性畸胎瘤:以儿童机青少年多见,一般含有脂肪组织或钙化、 骨化,增强后壁明显强化
9
影像表现
• CT平扫,淋巴管瘤呈单房或多房性,密度均匀的囊性水样密度病灶,多房者 可相互连通。如病灶为高密度或混合密度,多为蛋白含量偏高或继发感染 改变.有时可见线状钙化,边缘不规则分叶状 , 界清楚,锐利,常沿组织 间隙匍匐性生长 ,形态与组织间隙形态吻合,但不侵犯周围结构. 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增强,囊壁和分隔可强化,伴海绵状血管瘤时可出 现强化。
淋巴管瘤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
病例4
• 女,55y;以“反复发作胸闷1年”入院 • 体格检查:T 36.5℃ P70次/分 R18次/分 BP180/100mmHg 神清,精神差,查体合
作,伸舌居中、面唇对称、全身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 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浮肿。颈软、无抵 抗,甲状腺无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两肺未及闻干湿性啰音,心率70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无明显扩大,腹软,无压痛及反 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 未引出。舌暗淡,苔黄腻,脉沉。 •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约190/100mmHg,未口服降压药物;否认 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病史 • 右腰部胀痛
10
淋巴管瘤
11
鉴别诊断
• 囊性畸胎瘤:以儿童机青少年多见,一般含有脂肪组织或钙化、 骨化,增强后壁明显强化
《淋巴瘤的超声诊断》课件

果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精确 定位肿瘤,提高介入治疗效
果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疗效评估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 原理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 效果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 副作用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 预后情况
淋巴瘤的预后及随访建议
预后:根据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和 治疗方案,预后差异较大
治疗方案:根据淋巴瘤的类型和分 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化疗、 放疗、靶向治疗等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增大,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形态: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血流:淋巴结血流丰富,血流信号增强 淋巴结周围组织:淋巴结周围组织水肿,血流信号增强
05 淋巴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淋巴结炎的超声鉴别诊断
淋巴结大小:淋巴瘤的淋巴结通常较大,而淋巴结炎的淋巴结较小 淋巴结形态:淋巴瘤的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而淋巴结炎的淋巴结形态规则 淋巴结内部回声:淋巴瘤的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匀,而淋巴结炎的淋巴结内部回声均匀 淋巴结血流:淋巴瘤的淋巴结血流丰富,而淋巴结炎的淋巴结血流较少
淋巴结结核的超声鉴别诊断
淋巴结形态:结 核性淋巴结通常 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界清晰,内部 回声均匀
淋巴结内部回声: 结核性淋巴结内 部回声通常较均 匀,无明显液化 或坏死
淋巴结周围组织: 结核性淋巴结周 围组织通常无明 显炎症反应,无 明显肿大或增厚
淋巴结血流:结 核性淋巴结血流 通常较丰富,血 流信号明显,血 流速度较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随访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 测淋巴瘤的复发情况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运动、睡眠等,有助于提 高预后效果
提高淋巴瘤治愈率的方法和途径
早期发现: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淋巴瘤的 早期症状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精确 定位肿瘤,提高介入治疗效
果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疗效评估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 原理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 效果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 副作用
超声治疗淋巴瘤的 预后情况
淋巴瘤的预后及随访建议
预后:根据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和 治疗方案,预后差异较大
治疗方案:根据淋巴瘤的类型和分 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化疗、 放疗、靶向治疗等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增大,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形态: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血流:淋巴结血流丰富,血流信号增强 淋巴结周围组织:淋巴结周围组织水肿,血流信号增强
05 淋巴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淋巴结炎的超声鉴别诊断
淋巴结大小:淋巴瘤的淋巴结通常较大,而淋巴结炎的淋巴结较小 淋巴结形态:淋巴瘤的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而淋巴结炎的淋巴结形态规则 淋巴结内部回声:淋巴瘤的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匀,而淋巴结炎的淋巴结内部回声均匀 淋巴结血流:淋巴瘤的淋巴结血流丰富,而淋巴结炎的淋巴结血流较少
淋巴结结核的超声鉴别诊断
淋巴结形态:结 核性淋巴结通常 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界清晰,内部 回声均匀
淋巴结内部回声: 结核性淋巴结内 部回声通常较均 匀,无明显液化 或坏死
淋巴结周围组织: 结核性淋巴结周 围组织通常无明 显炎症反应,无 明显肿大或增厚
淋巴结血流:结 核性淋巴结血流 通常较丰富,血 流信号明显,血 流速度较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随访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 测淋巴瘤的复发情况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运动、睡眠等,有助于提 高预后效果
提高淋巴瘤治愈率的方法和途径
早期发现: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淋巴瘤的 早期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管瘤超声诊断优 秀课件
淋巴管瘤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 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
临床表现:
单纯性淋巴管瘤多位于皮肤表浅层,突出皮肤 表面,表面光滑呈浅蓝色;
海绵状淋巴管瘤位于肢体呈橡皮肿样畸形,影 响肢体活动。
囊性淋巴管瘤多见于颈部,壁较厚,囊内大量 积液,伴发出血时囊肿会迅速增大,有明显可 压缩性及复膨性。
超声表现:
单纯性淋巴管瘤位于皮肤浅层,表面呈小点状 突起。
海绵状淋巴管瘤表面覆有增厚的强回声,切面 呈海绵状,瘤内间质含量较多时回声较强。
囊性淋巴管瘤囊壁呈完整光滑的线状回声,囊 肿容易被压缩变形,囊中可见分隔,内为无回 声区。
病案分析(囊性淋巴管瘤)
患儿,周贵志,男,5岁。 发现右颈部肿物9天。 体查:右颈部可见一大小约
10月2日
超声表现:右侧颈后三角可见多个串珠状排列的低 回声至无回声结节,最大约23×10mm,24×21mm。 结节边界轮廓清晰,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平整, 内呈均质低回声或密集光点。
超声诊断:右侧颈部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肿大?
10月6日 超声表现:
右侧颈部可探及一混合性回声团,大小约 62×20mm,内可见多条分隔光带,另可见一低 回声团, 大小约26×15mm,内回声欠均匀。 CDFI:团块内未见明显异常彩色血流信号。
小约为8cm×14cm×3cm
2009.10.13 17:30:00 穿刺记录
抽出约20ml陈旧性血性液。
10月2日Bபைடு நூலகம்示(超声编号:13864):右颈部 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肿大?
10月6日B超示(超声编号:14938) :右侧颈 部混合性包块(性质待定)。双侧颈部多 发低回声结节:提示淋巴结肿大可能。
5cm×4cm×3cm肿物,质中,边界尚清, 表面光滑,活动可,无压痛,无波动感。 皮肤未见溃疡口。颈软,气管居中,甲状 腺无肿大。 血常规:WBC:13.1×10e9,N%0.521。
2009.10.09 16:43:00 穿刺记录
抽出约35ml黄色澄清淋巴液合并陈旧性血性 右颈部肿物穿刺后明显消退 2009.10.11 10:24:00 右颈部肿物较前增大,大
双侧颈部可见多个串珠状排列的低回声结节, 最大约(右)13×9mm,(左)9×4mm。结节 边界轮廓清晰,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平整, 内呈均质低回声。
超声诊断:
右侧颈部混合性包块(性质待定)。
双侧颈部多发低回声结节:提示淋巴结肿大可 能。
综合分析病案
超声表现符合囊性淋巴管瘤
发生于颈部 囊内为无回声区 囊中可见多条分隔光带 伴发出血时囊肿会迅速增大
淋巴管瘤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 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
临床表现:
单纯性淋巴管瘤多位于皮肤表浅层,突出皮肤 表面,表面光滑呈浅蓝色;
海绵状淋巴管瘤位于肢体呈橡皮肿样畸形,影 响肢体活动。
囊性淋巴管瘤多见于颈部,壁较厚,囊内大量 积液,伴发出血时囊肿会迅速增大,有明显可 压缩性及复膨性。
超声表现:
单纯性淋巴管瘤位于皮肤浅层,表面呈小点状 突起。
海绵状淋巴管瘤表面覆有增厚的强回声,切面 呈海绵状,瘤内间质含量较多时回声较强。
囊性淋巴管瘤囊壁呈完整光滑的线状回声,囊 肿容易被压缩变形,囊中可见分隔,内为无回 声区。
病案分析(囊性淋巴管瘤)
患儿,周贵志,男,5岁。 发现右颈部肿物9天。 体查:右颈部可见一大小约
10月2日
超声表现:右侧颈后三角可见多个串珠状排列的低 回声至无回声结节,最大约23×10mm,24×21mm。 结节边界轮廓清晰,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平整, 内呈均质低回声或密集光点。
超声诊断:右侧颈部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肿大?
10月6日 超声表现:
右侧颈部可探及一混合性回声团,大小约 62×20mm,内可见多条分隔光带,另可见一低 回声团, 大小约26×15mm,内回声欠均匀。 CDFI:团块内未见明显异常彩色血流信号。
小约为8cm×14cm×3cm
2009.10.13 17:30:00 穿刺记录
抽出约20ml陈旧性血性液。
10月2日Bபைடு நூலகம்示(超声编号:13864):右颈部 多发低回声结节:淋巴结肿大?
10月6日B超示(超声编号:14938) :右侧颈 部混合性包块(性质待定)。双侧颈部多 发低回声结节:提示淋巴结肿大可能。
5cm×4cm×3cm肿物,质中,边界尚清, 表面光滑,活动可,无压痛,无波动感。 皮肤未见溃疡口。颈软,气管居中,甲状 腺无肿大。 血常规:WBC:13.1×10e9,N%0.521。
2009.10.09 16:43:00 穿刺记录
抽出约35ml黄色澄清淋巴液合并陈旧性血性 右颈部肿物穿刺后明显消退 2009.10.11 10:24:00 右颈部肿物较前增大,大
双侧颈部可见多个串珠状排列的低回声结节, 最大约(右)13×9mm,(左)9×4mm。结节 边界轮廓清晰,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平整, 内呈均质低回声。
超声诊断:
右侧颈部混合性包块(性质待定)。
双侧颈部多发低回声结节:提示淋巴结肿大可 能。
综合分析病案
超声表现符合囊性淋巴管瘤
发生于颈部 囊内为无回声区 囊中可见多条分隔光带 伴发出血时囊肿会迅速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