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小针刀结合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的临床疗效探讨

患者平 卧于治疗 床上 ,进针 点选择 患者腰 椎
棘 上 、 问 、 间关 节 、 突根 部 下缘 , 部 、 部 棘 椎 横 腰 臀 或 下肢压 痛最 明显处 或软组 织有异 常处 , 如筋结 、
筋索、 钝厚 , 常用 进针 点多选 择第 3 4 5腰 椎关 节 、、 或 横突 、 后上 棘或臀 中肌 , 髂 以龙胆 紫溶液 在选定 进 针点做标 记 。 12 . 小针 刀治疗 .. 3 2 以碘伏 溶液 行常 规消毒 , 进针 点附 近铺 洞 巾 , 局 部麻 醉 ,局 麻药 选择 07 %利 多卡 因溶液 和 曲 . 5
厶, ^' ,A 斗
中 日友 好 医 院学 报 2 1 0 0年第 2 4卷 第 4期 J
o rd c^, J ∞ F in s i 印 Ⅱ,01 un “ re d hp £f 2 0Au , o.4No4 g V z , . 2
冒圆圈
小针刀结合手法按摩治疗 腰椎 间盘突出症 6 例 的临床疗效探讨 8
脉 滴注 , 1次/ , 3 。 d 共 d 122 治疗组 ..
1221 术前 准备 ... 术前 完善 辅助检 查 , 血 、 、 如 尿 便常 规 、 肾功 肝 能 、 凝 、 电 图 、 片等 , 患 者有 严 重 心 脑 血 血 心 胸 如 管 、 吸系统疾 病 、 重肝 、 呼 严 肾功 能异常 、 血 障碍 凝 等 疾病应 为手术 禁忌 证 ,对 年龄过 大者 或有高 血 压 、 、 血管病 史者 术前予 口服镇 静药 。 心 脑
合手 法按摩 治疗腰 椎 间盘突 出症 ,取 得 了满意 的
予 以丹 参注 射液 2 0 l 脉滴 注 , 0m 静 1次/ , d 共
1 d 若 神 经根 炎 性 反 应 、 肿 症 状 明 显者 . 用 0; 水 加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就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探讨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针刀及推拿按摩的原理。
小针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工具,它通过微创的方式刺激腧穴,调整脊柱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从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而推拿按摩则是通过专业按摩师手法的推拿,促进局部软组织的松解和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疼痛,缓解压力的效果。
除了临床研究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临床案例来看看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某位50岁的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痛苦了数年,尝试了不少治疗方法均无显著效果。
经过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后,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下肢麻木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除了治疗效果,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还体现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上。
小针刀微创治疗,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术后恢复快,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而推拿按摩则是一种非药物治疗,避免了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身体舒畅,得到放松。
我们也要认识到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需要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按摩师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治疗技巧,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对临床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也要认识到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注意。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能够为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小针刀配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181第15卷 第2期 2013 年 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2 Feb .,2013小针刀配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郭松(辽阳市中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摘 要: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
观察组采用针刀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小针刀配合灸法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优于针刺,且艾灸治疗本身具有无创痛、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等诸多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针刀疗法;灸法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02- 0181- 02收稿日期:2012-08-05作者简介:郭松(1978-),男,辽宁辽阳人,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骨伤。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Small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Moxibustion for Treat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GUO Song(Liao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yang 111000,Liaoning,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small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 : 68 case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6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Results : The cure rate i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The total efficiency i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P >0.05). Conclusion : The small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moxibustion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as better effect. And moxibustion has advantages of non-invasive injury, convenience and no side effects, so that patients are willing to accept and it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ment ;small needle knife therapy ; moxibustion therapy 消痛膏为张家港市金港人民医院已故著名伤科专家马云良老师的经验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
针刀疗法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针刀疗法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目的对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12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
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要对患者的腰椎和相关区带的病变压痛点进行针刀松懈,然后再结合复合注射及手法整复错位的腰椎间关节。
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穴位注射疗法,然后再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当中,治愈的有35例,显效的有10例,好转的有12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5%。
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当中,治愈的有17例,显效的有15例,好转的有20例,无效的有8例,总有效率为87%。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和穴位注射法相比,针刀治疗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针刀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广泛研究针刀医学,这种医学方法吸收了中医学的长处,将融针法、手法复位和复合注射结为一体,使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具有良好的疗效。
本次研究选取60例的患者进行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就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本次研究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发现他们都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患者的年龄20~80岁。
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当中,男患者有45例,女患者有15例,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有40例,女有20例。
1.2方法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穴位注射疗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针刀疗法进行,首先需要标记患者痛点或阳性反应,将患者的腰椎间隙和两侧横突出的痛点当作治疗重点,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对选定的痛点进行消毒。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标 准 》 中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的 诊 断 依 据 : 常 有 外 伤 或 腰 痛 Ⅲ ①
~
间隙的棘间、 隐 窝、 突 间韧带 处松解 , 配 合手 法治疗 , 侧 横 并
解 除 神经 压迫 、 善 微 循 环 , 除 无 菌 性 炎 症床 观 察 , 效 满 意 , 报 告 如 下 。 疗 现
资 料 和 方 法
4刀 。③ 松 解 横 突 间 韧 带 : 病 变 节 段 上 一 位 棘 突 尖 正 中 在
线 旁 开 2 5 . m 处 , 针 刀 刺 达 横 突 骨 面 , 横 突 骨 面 . ~3 5c 将 在
下 缘 切 开 剥 离 横 突 间 韧 带 。④ 针 刀 术 后 , 孔 指 压 l 3分 针 ~
咳带 粉 红 色泡 沫 痰 , 左 心 工 作 效 率 低 , 后 导 致 急 性 左 心 使 最 衰 。 因此 , 在妊 娠 并 发 急 性 左 心 衰 时 , 了早 发 现 且 及 时 辨 除
( 稿 日期 :0 0 0 — 1 修 回 日期 :0 0 6 1 收 21— 5 1 2 1 —0 —0 )
[] 淑 贞. 用 妇 产 科 E . 9版.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0 1王 实 M] 第 北 人 20 :
29 0— 2 2 9 .
和 组 织 间 液 回流 至 体 外 循 环 , 血 容 量 骤 增 , 此 时 不 严 格 使 若 控 制 输 液 量 和 速 度 将 很 容 易 发 生 心 衰 [ 。妊 娠 合 并 严 重 贫 3
缘骨面 , 紧贴 骨 面将 脊 间韧 带 松 解 3 4刀 。② 松 解 侧 隐 窝 : ~ 针 刀 在 病 变 节 段 棘 突 间 正 中 线 旁 开 0 5 1c 处 , 过 皮 . ~ m 穿 肤 、 下 、 脊 肌 直 达 椎 板 , 贴 椎 板 内 侧 骨 面 向深 处 铲 切 3 皮 竖 紧
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

解或消失。
再加在硬膜外麻醉类似情况下,肌肉松弛,利于牵引及手法推拿,使椎间盘空间扩张,突出髓核还纳,并使突出物与受压神经根发生移位,降低了神经根的张力。
上述综合作用,使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
(收稿2004203210;修回2004204226) 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常 英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针灸科(050051)王军茹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050051) 摘 要: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对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5例,只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并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有效率91.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提示:小针刀针感较强,上下提插,可松解剥离粘连和结节,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血肿;推拿手法能加宽椎间隙,缩回椎间盘,两者配合治疗本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只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主题词:椎间盘移位/治疗 小刀针 椎间盘移位/按摩疗法 腰椎/损伤 推拿/方法 穴,阿是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针刀配合推拿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1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91例患者,男56例,女35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0岁;病程最短2d,最长2年;本组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46例,用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B组(对照组)45例,只采用推拿手法治疗。
诊断依据所有病例均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确诊1治疗方法 针刀治疗患者俯卧位,医者在患者的腰部、臀部寻找敏感压痛点或疼痛性结节等阳性反应点,用圆珠笔作一皮肤定点标记,每次治疗选用3~5个痛点进行治疗。
治疗时,局部碘伏消毒,每个进针点可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稍候用针刀在进针点上快速刺入,刀刃与肌纤维肌腱的纵行方向一致,上下提插,进行切割剥离,以医者手下有阻滞感,病人有酸胀感为度,出针后针孔用棉球压迫止血,胶布固定,稍用力按压。
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6例临床报告

2 0 0 1 . 0 0 2 0号, 注册证号 : 苏食药监械 ( 准) 字2 0 0 8 第2 2 7 0 1 7 6 号 )一周/ 次,2次为 1 个疗程 。共治疗 2个疗程 。
体报 告如下 。 1 资料和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病例来源于 2 0 1 0年 8月 ̄2 0 1 2年 8月马鞍山市中医院骨 伤科 住院患者 ,临床检 查排除其他疾病 ,并与 患者签署 知情 同 意书。其 中男性患者 3 5例,女性 患者 4 1 例 ,年龄最小 2 O岁 ,
【 关键词 】 小针刀 ;中药;腰椎 间盘 突出症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O b s e r v e t h e e ic f a c y o f n e e d l e — s c a l p e l wi t h T C M t r e a t me n t o f l u mb a r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 7 6 p a t i e n t s
me t h o d h a s t h e Hu o x u e T o n g l u o a n a l g e s i c e f e c t , o n e o f t h e me t h o d s o f r t e a t me n t o f l u mb a r d i s c h e ni r a t i o n e fe c t i v e i n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i s wo r t h p r o mo t i n g .
【 Ke y wo r d s ] Ne e d l e . s c a l p e l ; T C M me d i c i n e ; L u mb a r d i s c h e ni r a t i o n
小针刀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疼痛病,该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有下肢麻木、腰酸腿疼等病状[1]。
本文主要研究小针刀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做出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24~67岁,平均(41±2.43)岁;病程1~8年,平均(4±0.61)年。
研究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23~68岁,平均(42±2.84)岁;病程1~7年,平均(4±0.15)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纳入及排除标准: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评定标准,腰椎不稳与椎管狭窄专题研讨会纪要中疾病诊断标准确诊,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次研究排除妊娠期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感染者,腰椎结核和肿瘤患者,重度骨质疏松及骨折患者。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电针开展治疗。
要求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或俯卧位。
充分显露病症部位,取脱出椎间盘的相应夹脊穴,患侧肾俞、环跳或秩边、委中、昆仑等穴常规消毒,直刺0.5~2.5寸,用平补平泻手法,在得气之后留针30min;同时加用电针对患者进行治疗。
出针后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每天治疗1次,15d 为1个疗程。
②研究组:采用小针刀治疗为主。
在经消毒的专用治疗室,要求患者取俯卧位,取脱出椎间盘相应的棘间隙,加上下两个棘间隙共3点为正中治疗点,3点双侧旁开约0.5和2.5cm 处分别取12个点,对其进行常规消毒,医护人员戴口罩、无菌手套,分别用其左手拇指紧按各治疗点,用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于正中3点位置进小针刀。
在刀尖至下位棘突根部时,对周边组织进行疏通剥离后出刀,双侧旁开约0.5cm 处的6个点在刀尖直达椎板后,沿骨面向外下铲剥,在双侧旁开约2.5cm 处进针达关节面后松解关节囊及附着的软组织,若有突破感,再沿突破的缝隙上下切割,最后将针刀斜向外,铲切上关节突外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松解术;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
我门诊部自2008年7月~2009年6月,采用朱氏小针刀在病变腰椎间隙的棘间、侧隐窝、横突间韧带处松解,并配合手法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微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对神经的刺激。
经对68例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32 例,年龄23~76岁;其中L4~L530例,L5~S124例,L3~L42例,L4~L5并L5~S18例,L3~L4并L4~L52例。
侧方型50例,中央型18例;病程30天~21年。
2.诊断及排除标准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①常有外伤或腰痛史;②腰痛向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至小腿或足背外侧,活动加重,卧床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拇指背伸力弱;③影像学检查: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节段)和程度,全部病例影像学资料符合腰突症诊断标准。
并排除以下病例:①椎体滑脱、骨折、结核、肿瘤者;②非巨大突出者;③突出髓核无严重钙化和骨化者;④无马尾神经损害者;⑤不伴有严重椎管狭窄者。
3.治疗方法
(1) 针刀松解术:患者取俯卧位,腹部脐下垫一高约20 cm 小枕。
皮肤常规消毒,进针点皮肤以1%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后,按针
刀四步操作规程进针刀。
侧方型在患侧施术,中央型两侧施术。
①松解棘间韧带:针刀在病变节段棘突间正中穿过皮肤、脊上韧带直达脊间韧带,探及上一位棘突下缘骨面,紧贴骨面将脊间韧带松解3~4刀。
②松解侧隐窝:针刀在病变节段棘突间正中线旁开0.5~1 cm处,穿过皮肤、皮下、竖脊肌直达椎板,紧贴椎板内侧骨面向深处铲切3~4刀。
③松解横突间韧带:在病变节段上一位棘突尖正中线旁开2.5~3.5 cm处,将针刀刺达横突骨面,在横突骨面下缘切开剥离横突间韧带。
④针刀术后,针孔指压1~3分钟,针口无出血时以创可贴覆盖针口。
(2)手法治疗:针刀松解术毕,按以下方法给病人做手法治疗。
①牵抖手法:病人取俯卧位,两手抓住床头。
术者双手抓住病人两小腿,用力将病人往后牵抖,反复牵抖3~5次。
②抬按手法:病人俯卧,患侧膝关节弯曲90°角(中央型两侧弯曲)。
术者双手重叠,右手小鱼际放在病人腰椎病变间隙下位棘突上,一助手站在病床上,双手抓住病人患侧小腿(中央型抓两小腿),将病人患侧(中央型将两侧)髂前上棘提离床面1~3 cm时,术者双手突然用力往下按压,当病人髂前上棘到达床面时,助手将病人大腿放在床面。
之后,再重复以上动作15~20次。
③斜扳手法:病人侧卧,患侧在上,面向术者,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髋屈膝。
术者面向病人,一手肘部推肩向后,另一手肘部拉髋向前,两手同时突然用力,只做一次。
4.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80°以上,腰部活动恢复正常,能参加工作。
显效:腰腿痛显著减轻,直腿抬高
和腰部功能明显改善,工作生活无影响。
有效:腰腿痛减轻,直腿抬高、腰部功能活动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5.治疗结果术后经半年随访,痊愈57例(83.8%),显效8例(11.8%),好转2例(2.9%),无效1例(1.5%),总有效率为98.5%。
讨论
腰突症的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恢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减轻或解除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解除症状[2]。
谢克恭等[3]治疗腰椎间盘脱出伴椎管狭窄,只手术切除黄韧带和椎板部分骨质,不处理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同样能使腰腿痛症状缓解或消失,也证实腰突症的这一治疗原理。
针刀闭合松解术通过切断病变腰椎间隙的部分棘间、侧隐窝处黄韧带、横突间韧带,为牵拉神经根移位创造疏松条件,解除对神经根的卡压,去除致病因素,重建生物力的平衡,与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4]相比,有异曲同工之效,但针刀闭合松解的费用、风险要比手术摘除低得多。
针刀术后,配合牵抖、抬按、斜扳手法,使病变部位的残余粘连得以进一步松解,解除了对神经根的卡压。
术后适当休息利于病变部位的无菌性炎症组织的加快吸收,消除对神经根的化学性刺激。
本方法治疗腰突症,具有疗效好,费用低,适应广的优势,是目前治疗腰突症较为理想的疗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
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96.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21.
[3]谢克恭,唐毓金,陆敏安,等.棘间开窗减压、棘上韧带重建治疗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J].右江医学,2008,36(6):709-710.
[4]黄群英.小切口椎间盘摘除术的护理[J].右江医学,2008,36(5):63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