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合集下载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_真题-无答案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_真题-无答案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总分62,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含T细胞百分率最高的部位是A.胸腺B.脾脏C.淋巴结D.扁桃体E.外周血2. 以下受体一配体的结合哪一项是错误的A.CD28与CD80B.KD39与CD40C.CD2与LFA-3D.CD4一MHC一ⅡE.CD8一MHC一Ⅱ3. 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A.CD4与MHCⅡ类分子的结合B.CD8与MHCI类分子的结合C.TCR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结合D.IL-1与相应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E.IL-2与相应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4.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不需要的因素是A.胸腺微环境的作用B.受体基因重排C.N-内分泌的作用D.阳性和阴性选择E.骨髓微环境的作用5. 外周淋巴组织中,成熟T细胞定位在A.法氏囊B.淋巴结副皮质区C.胸腺D.脾脏红髓E.肌肉组织6. CD4阳性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特异性杀伤作用B.吞噬作用C.辅助作用D.抑制作用E.抗原呈递作用7. 能够产生抗体的结构是A.T细胞B.未活化的B细胞C.浆细胞D.NK细胞E.B细胞8. Th2细胞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是A.IL-2B.IL-4C.IFN-丁D.TNF-pE.IL-39.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功能A.吞噬并清除病原微生物B.清除衰老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C.抗原呈递作用D.杀伤肿瘤细胞E.以上均是10. 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A.Fc受体B.C3受体C.IPS受体D.E受体E.Smlg11. 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NK细胞B.中性粒细胞C.LAK细胞D.红细胞E.Tc细胞12. 禽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在A.骨髓B.腔上囊C.淋巴结D.胸腺E.脾脏13. 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B细胞B.中性粒细胞C.NK细胞D.CTL细胞E.LAK细胞14.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淋巴结C.胸腺D.脾脏E.粘膜淋巴组织15. 目前认为表达TCR丁8的T细胞是A.在胸腺内发育成熟B.在胸腺内发生凋亡C.在胸腺外淋巴样组织内发育成熟D.在淋巴结内发育成熟E.在骨髓内发育成熟16. 关于NK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B.具有ADCC作用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D.杀伤靶细胞需要预先致敏E.能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17. 哪一个是中枢淋巴器官A.扁桃体B.淋巴结C.胸腺D.肠淋巴组织E.脾脏18. 实验动物切除胸腺后(新生期)机体淋巴结A.浅皮质缺乏T细胞B.深皮质缺乏T细胞C.髓索缺乏T细胞D.生发中心缺乏T细胞E.深皮质区无明显变化19. 抗原呈递细胞不包括A.B细胞B.MΦC.树突状细胞D.内皮细胞E.粒细胞20. 能够与肥大细胞结合的Ig是A.IgGB.IgAC.IgMD.IgDE.IgE21. B细胞成熟的标志为A.表面表达mlgAB.表面表达mlgGC.表面表达mlgMD.表面表达mlgEE.表面表达mlgD22. 巨噬细胞的功能包括A.产生抗体B.介导细胞免疫应答C.提呈抗原D.介导体液免疫应答E.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刺激初始T细胞进行增殖23. 淋巴结皮质生发中心A.是未成熟B细胞和T细胞发育的部位B.具有消除循环中受损红细胞的功能C.具有辅助造血功能D.在抗原刺激时,含有大量的B细胞和浆细胞E.是NK细胞分化的场所24.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25. 关于骨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造血B.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C.B细胞分化成熟场所D.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场所E.骨髓中的基质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26. 同时具有CD56和CDl6分子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27. B细胞不具备的受体A.mIg受体B.有丝分裂素受体C.C3b受体D.Fc受体E.E受体28. B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A.E受体B.pHA受体C.C3b受体D.抗原受体(SmlgM/D)E.IL-2受体29. EAC和EA花结的阳性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MΦD.树突状细胞E.中性粒细胞30. 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是A.辅助性T细胞B.杀伤性T细胞C.抑制性T细胞D.B细胞E.NK细胞31. 以下哪种分子不存在T细胞表面A.CD2B.CD3C.CD28D.TCRE.CD8032. 具有吞噬作用、抗原提呈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B细胞D.NK细胞E.内皮细胞33.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典型特征是A.凋亡小体形成B.细胞器破坏C.细胞膜的破裂D.核仁消失E.染色质增多34. CD4+Th细胞的功能主要是A.吞噬抗原性异物B.免疫调节作用C.免疫抑制作用D.加工处理抗原E.特异性杀伤靶细胞35. 下述哪个器官或细胞可对抗原识别与应答A.脑B.浆细胞C.NK细胞D.脾脏和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E.脾脏和淋巴结中的B细胞36. 与绵羊RBC相结合形成E花环的细胞是A.TB.BC.MΦD.中性粒细胞E.肥大细胞37. 成熟B细胞的膜表面免疫球蛋白主要有A.mlgM和mlgE B.mlgD和mlgGC.mlgD和mlgED.mlgM和mlgDE.mlgM和mlgG38. MΦ不表达A.C3b受体B.细胞因子受体C.IgG Fc受体D.MHC-Ⅱ分子E.mIg39. TCR-CD3复合物中转导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分子是A.CD3 B.CD4C.CD8D.TCRE.CD4040. Thl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5C.IFN-丁D.IL-10E.IL-641. 关于NK细胞正确的叙述是A.发现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具有MHC的限制性C.具有ADCC效应D.分泌与TH2相同的细胞因子E.具有抗体产生作用42. 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A.脾脏的小动脉周围淋巴鞘B.淋巴小结C.脾小结D.髓索E.红髓43. 不属于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共有的是A.免疫细胞增殖B.淋巴细胞分化C.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D.针对抗原免疫应答E.以上均不是44. 巨噬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不包括A.吞噬体的形成B.吞噬溶酶体的形成C.抗原肽在内质网中加工修饰D.抗原降解成抗原肽E.抗原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45. 人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脾脏E.肠系膜淋巴结46. 可以对抗原进行特异识别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T细胞C.巨噬细胞D.树突状细胞E.NK细胞47. BCR复合物中传递活化信号的分子是A.mIgMB.mIgDC.CD3D.CD4E.CD79a和CD79b48. 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A.E受体B.抗原受体C.有丝分裂素的受体D.Tμ或Tγ受体E.IgG Fc受体49. 新生期摘除小鼠胸腺后可以出现A.体液免疫缺陷B.补体缺陷C.巨噬细胞缺陷D.细胞免疫缺陷E.NK细胞缺陷50. CD3和CD4抗原存在于A.所有外周淋巴细胞B.所有外周T细胞C.THl和TH2D.TS和TCE.THl和TC二、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7第七章免疫系统

7第七章免疫系统
尘细胞(肺)
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 破骨细胞(骨组织)
郎格汉斯细胞(皮肤)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
• 具有捕捉、加工、传递抗原和分泌多种 生物活性物质等功能。在免疫应答中起 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淋巴组织
1、淋巴组织又称免疫组织。 其组成为网状组织为支架+网孔中大量淋巴细 胞及其它免疫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
③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
• 与抑制性T细胞形态相似。 • 受抗原激活后可大量增殖,是行使细胞免
疫的主要效应器官。可直接杀伤靶细胞或 分泌淋巴因子间接杀伤靶细胞。
记忆T细胞
• 体积小,寿命长,能保留接受抗原信息能力, 积极参与再循环,是一种免疫储备力量。
• 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T细胞迅 速分化、增殖,形成效应性T细胞,发挥免 疫作用。因此记忆T细胞可以使机体较长时 间保持对某种抗原的免疫力。预防接种就是 这一原理的应用。
一.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T、B、K、NK细胞) 浆细胞 巨噬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淋巴细胞
• 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有两大类,即淋巴细 胞和巨噬细胞。
• 淋巴细胞普遍存在于血液、淋巴液、淋巴组织 及免疫器官内。主要来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
• 根据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细胞膜的表面标记、 寿命长短及功能的不同,淋巴细胞可以分为T、 B、K、NK四类。
(一)弥散淋巴组织
§分布很广。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的分界,淋巴 细胞呈弥散性分布
§主要含TC,也含少量BC和浆C §是T细胞分裂、分化的部位 §常有高内皮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 其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上皮间有间隙,基 膜不完整,与再循环的淋巴细胞有特异性结 合的能力,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 的重要通道。

医学免疫学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课件

医学免疫学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课件
医学免疫学免疫器官和免 疫细胞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身体中 的免疫细胞。让我们来探索免疫系统的奥秘吧!
免疫学概述
1 什么是免疫学?
免疫学研究如何身体的 免疫系统保护我们免受 疾病侵害。
2 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免疫系统是维持身体健 康的关键,它能识别和 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3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器官、细胞 和分子组成,共同协作 以提供免疫保护。
免疫器官的介绍
胸腺
脾脏
胸腺是免疫器官之一,对T细 胞的发育和成熟起着重要作用。
脾脏是免疫器官之一,参与血 液过滤和免疫反应的调控。
淋巴结
淋巴结是免疫器官之一,负责 过滤淋巴液和激活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的功能
1 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是特殊的 淋巴细胞,能直接杀伤 癌细胞和感染的细胞。
3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是免疫系统 中的重要抗原呈递细胞, 能激活和协调免疫应答。
细胞吞噬和细胞毒杀机制
1
细胞吞噬
细胞吞噬是一种重要的免疫防御机制,巨噬细胞通过吞噬病原体来清除它们。
2
细胞毒杀
细胞毒杀是一种针对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通过释放毒素来引起细胞 死亡。
3
协同作用
细胞吞噬和细胞毒杀通常相互协同,共同清除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细胞介导的免疫响应
细胞介导的免疫响应
细胞介导的免疫响应是一种通过免疫细胞参与的免疫防御机制。
T细胞
T细胞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响应中起重要作用,能直接杀伤感染细胞。
细胞介导的免疫记忆
细胞介导的免疫响应能形成免疫记忆,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
T细胞是一类在免疫应 答中起关键作用的淋巴 细胞。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药学、中药、药物制剂、制药工程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药学、中药、药物制剂、制药工程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教研室:基础医学教研室开课院(系、部):药学院课程中文名称:医学免疫学课程英文名称: Immunology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开课对象: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学学分: 1.5 ;总学时: 28 ;理论课学时: 20 实验学时: 8先修课程: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教材: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沈关心,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4月第7版参考资料:【1】医学免疫学,司传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1版【2】医学免疫学,金伯泉,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6版【3】医学免疫学, 龚非力,科学出版社2009年07月第6版【4】免疫学原理,周光炎,科学出版社, 2013年5月第三版【5】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陆曙梅,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八月第一版【6】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周长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7】医学免疫学,谭锦泉,姚堃,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一、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功能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免疫学是药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免疫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该学科具有高理论、高技术、多边缘、多交叉的特点,广泛渗透到基础、临床医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通过该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该专业其他各学科。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1.重点阐述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学检验课件)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学检验课件)

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
早期阶段 早期T细胞的主要表型:CD4- CD8-(DN) 第二阶段 前T细胞: CD4+CD8+(DP) 第三阶段 阳阴性选择,CD4+或CD8+
二、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应答的场所
1、淋巴结 2、脾脏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1、淋巴结
浅皮质区
成一个有机整体。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 熟的埸所
骨髓 胸腺
二、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定居、产生 特异性免疫应答、构成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埸所。
淋巴结 脾 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一、中枢免疫器官
窦 脾静脉,少数经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返回血
液循环
在其他组织,淋巴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 随淋巴液回流至局部淋巴结后,再经输出淋巴管进入
胸导管和血液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示意图
再循环意义
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分布更合理; 淋巴组织可不断从循环池中得到新的淋巴细胞补
充,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通过再循环,增加了T、B与抗原与APC接触机会; 通过再循环,使机体免疫器官与组织相互联系构
肠道淋巴系统免疫应答
上皮细胞
M细胞
sIgA
巨噬细胞 Th
IgA
B
浆细胞
M细胞:为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顶部胞质较薄,核位于基底 部,基底部质膜内陷成穹隆,内含多个淋巴细胞、Mф和DC。
淋巴细胞再循环
在淋巴结,淋巴细胞

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

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
6、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 D、是在抗体刺激下产生的
7、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 A、破伤风 B、百日咳 C、肺结核 D、天花
病原体
人体
产生抗体
消灭病原体
(抗原)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01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02
淋巴细胞
03
病原体
04
抗体
05
(抗原)
06
刺激
07
产 生
08
结合
09
吞噬细胞
10
分析与讨论: 当侵入人体的腮腺炎病毒被清除后, 抗体也随之消失吗? 当腮腺炎病毒再次侵袭时,原来的抗 体还能清除他们吗? 腮腺炎病毒的抗体能否清除水痘病 毒或其他病毒?为什么?
小组活动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防御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免 疫 监 视
免 疫 的 功 能
功能
防御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功能正常
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消灭突变细胞
功能过高
变态反应例:药物花粉过敏
产生白细胞、内含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血细胞。
左、右两叶
多 数
一 个
腮腺炎病毒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抵抗腮腺炎病毒的物质
新的腮腺炎病毒
侵入
产生
消灭
侵入
(病原体)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精品课件
40
精品课件
41
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抗肿瘤、抗感染;移植排斥反应、超敏反应等
*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溶解; * 通过Fas/FasL途径引起靶细胞凋亡; * 释放细胞因子,如TNF等; * ADCC作用
CD16-IgG1/IgG3 Fc段
免疫调节
精品课件
42
2、ADCC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7
小结
B淋巴细胞来源、发育于骨髓。
B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包括: BCR-Igα(CD79a)/Igβ(CD79b)复合物、 CD19\CD21\CD81复合物、CD20、CD40、CD80/CD86。
B细胞的主要功能: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抗原递呈。
精品课件
48
小结
NK细胞的表面标志:CD3-Ig- CD16+CD56+CD57+。 NK细胞可直接杀伤靶细胞(自然杀伤作用)。
精品课件
31
Antigen-dependent differentiation
Antigen-independent stage
of B cell differentiation
精品课件
32
(二)B细胞的表面标志
1.B细胞抗原受体
B细胞抗原受体(B-cell antigen receptor, BCR)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丝裂原(mitogen):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 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表现为胞体 增大、胞浆增多、DNA合成增加
作用特点: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精品课件
22
5.MHC抗原: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 人T细胞激活后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24
反应阶段

反应阶段(reaction stage)又称增殖与分 化阶段 . 此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 别抗原后活化,进行增殖与分化,以及产 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 T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最终成 为效应性淋巴细胞,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25

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 体。一部分T、B淋巴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 变力记忆性细胞(Tm和Bm)。这个阶段有多 种细胞间的协作和多种细胞因子的参加。

3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广义
↗ 屏障结构(物理、解剖、生物) ↗非特异性Ir→免疫细胞(NK、Mф 、DC、中性粒 细胞、γ δ T细胞、B1细胞) ↘免疫分子(补体、CK、溶菌酶等) ↘ 特异性Ir → 体液免疫应答(HI)—T细胞介导 ↘ 细胞免疫应答(CMI)—B细胞介导
4
正免疫应答和负免疫应答
17
(l)TH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识别 TH细胞依 靠其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识别 抗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与此同时, 还 有多种细胞表面分子参与TH细胞的识别 及活化。其中CD3是参与TH细胞识别的 一个重要分子,CD3分子与TCR以非共价 键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在TCR识 别抗原后,CD3分子将抗原的信息传递到 细胞内,启动细胞内的活化过程,因此 CD3是一种信息传递分子。
11
12

B 细胞可非特异性的吞饮抗原物质,也 可借助其抗原受体特异性的与抗原表位结 合,然后细胞膜将抗原和受体卷入细胞内, 抗原载体部分在B细胞内被加工处理后, 以与 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运送 到B细胞表面,外露的载体部分可供TH细 胞的TCR所识别。
13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CD8+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
淋巴系 干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 粒细胞
肥大 细胞 嗜酸性 粒细胞 树突状 细胞
嗜中性 粒细胞 单核 细胞 B 淋巴 细胞 NK细胞
T 淋巴 细胞 树突状 细胞
第二节 淋巴细胞
• 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类型,占外周 血白细胞总数的20%-45%,成年人体内约 有1012个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可分为许多表型和功能均不同的 群体,如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等,T 细胞和B细胞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群
•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肠集合淋 巴结,以及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下层的 许多分散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
右淋巴导管 流入右锁骨下静脉
颈部淋巴结 胸导管
流入右锁骨下静脉
腋窝淋巴结 胸导管 乳糜池 脊柱旁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流淋巴管
(一)淋巴结(Lymph node)
输出淋巴管
肌肉层
肠道 淋巴 系统 免疫 应答
上皮细胞
M细胞
巨噬细胞 Th
sIgA
IgA
B
浆细胞
脾脏 (5小时)
输出淋 巴管
52%
淋巴结 (12小时)
未活化淋
45%
巴细胞 42%

血液循环 (30分钟)
10% 入 淋
不参加再 循环的细

活化淋 10%

胞 ( ?)
巴细胞
骨髓、上皮 腹腔
粘膜下组织 其它组织 肝 、大脑
第六章 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Immune system是机体承担免疫功能 的物质基础,人和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由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
• 按其功能之不同,可将其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 官,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即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一、中枢免疫器官
• Central immune organ又称初级淋巴器官, 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T 淋巴细胞
1.T细胞的分化发育
• 体内存在能特异性识别各种抗原的T细胞库(T cell repertoire),成熟T细胞库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TCR识别抗原受MHC限制,即不仅特异性识别经 APC加工处理的抗原肽,而且须同时识别与抗原肽 结合成复合物的MHC分子
2、机体T细胞库对自身抗原具有耐受性,一般不对自 身MHC分子或与之结合的自身抗原分子产生应答
裸鼠(Nude mouse): 先天无胸腺小鼠
1962年,英国在非近交系小鼠中偶然发现个别无毛小鼠。两年后, Flanagan证实是不同与一般无毛小鼠的突变种,取名为nude小鼠。该小鼠 先天性无胸腺,其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是由于一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该 基因位于第11对染色体上,常用“nu”表示裸基因符号。将裸基因“nu”导入 其他品系小鼠中可获得不同的突变系。常用的裸小鼠突变系有BALB/c–nu、 NC-nu、C3H-nu、Swiss-nu等。裸小鼠纯合子(nu/nu)的主要特征:无毛, 裸体和无胸腺。新生裸小鼠已无鼻毛为特征,足尖经常收缩呈螺旋样畸形。 成年雌性发情期不规则,卵巢小,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能诱发排卵,雄性 精子为不成盘卷状,新生裸小鼠3周后省长明显迟缓。罗小树纯合子全身几 乎无毛,偶见背部有稀疏的带状毛,皮薄有皱褶。皮肤色素BALB\c-nu为浅 红色白眼;C3H-nu为灰白色黑眼;C57BL-nu 黑灰色至黑色,运动功能正 常。裸小鼠胸腺仅有残迹或异常上皮,这种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缺 乏成熟T细胞的辅助、抑制和杀伤功能。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失去正常T 细胞功能。但其B淋巴细胞功能基本正常。成年裸小鼠(6-8周龄)较普通 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而有术(3-4周龄)的NK细胞活性低下,裸 小鼠粒细胞比普通小鼠低。
• TCR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 • CD4+T细胞和CD8+T细胞
• 功能状态分类:
1、辅助性T细胞 2、细胞毒性T细胞 3、抑制性T细胞 4、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
CD4+T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促进T细胞、B细胞及其他 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协调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CD4分子还是HIV壳膜蛋白gp120受体,与CD4分子结合是HIV侵入 并感染CD4+T细胞的机制之一
• 淋巴样前体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的胸腺基质细胞 (TSC)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胸腺激素作用下, 逐渐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
(1)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 逐渐发育为CD4+CD8+双阳性细胞(DP), 亦称为前T细胞
• 最后仅5%DP细胞经历阳性选择而存活。 CD4-CD8+T和 CD4+CD8-T细胞分别获得 MHC-Ⅰ类分子和MHC-Ⅱ分子限制性的识 别能力
髓红系 干细胞
红母细胞 巨核细胞
再生
髓系 干细胞
造血干

细胞
粒-单核系 干细胞
淋巴系 干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嗜碱性 粒细胞
肥大 细胞 嗜酸性 粒细胞 树突状 细胞
嗜中性 粒细胞 单核 细胞 B 淋巴 细胞 NK细胞
T 淋巴 细胞 树突状 细胞
(二)胸腺(Thymus)
结构:皮质,髓质
胸 腺(Thymus) 皮质:上皮性网状支架,发育早期胸
免疫细胞
• 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 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主要包括造血 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其他 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红细 胞等。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
•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存在与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 胞,它们不是固定的组织细胞,可存在与 造血组织及血液中,是机体各种血细胞的 共同来源
• 包括三种处于不同分化水平的干细胞,即 原始造血干细胞或称多能干细胞、定向干 细胞及其成熟的子代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分 化途径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髓红系 干细胞
红母细胞 巨核细胞
再生
髓系 干细胞
造血干

细胞
粒-单核系 干细胞
• 当骨髓功能缺陷时,可导 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 缺陷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SCID)缘自骨髓干 细胞的T、B细胞发育 异常所致的疾病
Bubble-boy(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造血干细胞的分 化途径
Differenti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1、T细胞表面受体(TCR) 2、细胞因子受体(CKR) 3、病毒受体
(二)T细胞的表面标志
4、丝裂原受体 5、MHC抗原 6、白细胞分化抗原(LDA) 7、黏附分子(AM)
1、T细胞抗原受体
• TCR的结构和功能
T细胞抗原受体,为所有T细胞 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 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R-CD3 复合物
(三)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 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存 在的淋巴组织,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 能的主要场所,共同组成粘膜免疫系统 (mucosal immune system,MIS),即 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肠 粘膜淋巴组织的结构
小肠绒毛细胞
引流淋巴管
M细胞
生发中心
粘液层
浆细胞
B细胞 T细胞
• DiGeoge 综合征: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甲状 旁腺缺陷,主动脉弓、唇和 耳发育不良,具有鱼状唇、 眼间距宽和耳朵位置偏低等 面目特征。
患者T细胞数目降低,缺乏T细胞应答;B细胞数目正常,但用特异性TD 抗原刺激后不产生相应抗体。胸腺移植可有效治疗T细胞缺陷 临床表现:易反复感染病毒、真菌、原虫及胞内寄生虫;接种卡介苗、 牛痘麻疹等减毒活疫苗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 现以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及 CD代替之。迄今已人类CD分子近350种。
• 对于T细胞而言,CD3、CD4和CD8最为典 型。
T 细胞表面受体
IL-2 运铁蛋白
CD71 CD2 CD58(LAF-3)
MHC/抗原肽 TCR
CD4 or CD8
B7-2
FcgR FcmR
• 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协作,相 互制约,共同完成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应 答和清除,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一、T淋巴细胞
• 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 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 重要作用。
• 骨髓中的淋巴样前体细胞必须进入胸腺, 经历一系列有序的分化过程,才能发育为 成熟的T细胞,并离开胸腺进入外周。
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Bruce Glick and Charlie Chang
2)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鸟类特有的囊状淋巴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
• peripheral immune organ又称刺激淋巴 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 答的场所,也是滤过淋巴液的部位。
TCR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时,具有双重特异性,即识别抗原 肽的表位,也识别自身MHC分子 的多态性部位
1. T细胞受体复合体
CD3分子的功能是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
初始T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2、细胞因子受体(CKR)
• 多种细胞因子可参与调 解T细胞的活化、增殖 和分化。细胞因子通过 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 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包 括IL-1R、IL-2R等等
腺细胞为主 髓质:上皮性网状为主,少量胸腺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