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补气药课件

2、脾虚食少,肺虚喘咳,阳痿宫冷。如四 君子汤、人参蛤蚧散。
3、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如白虎加人 参汤。
4、气血亏虚,久病虚羸。如八珍汤。
5、心气不足,惊悸失眠。如归脾汤、天王 补心丹。
用法用量:煎服,3~9克;挽救虚脱可用 15~30克。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为百合科藜芦属 植物,有毒性,善杀虫毒)、五灵脂同用。
益气汤。
用量用法:类同于人参。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鉴别用药: 人参与西洋参的异同点。
人参
西洋参
相同 味甘,微苦。具有补气、生津的功效,治疗气虚
点
欲脱、脾肺气虚证,气虚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
不同 点
性微温,能大补元气,补气 作用强于西洋参。还有补益 心肾之气,安神益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用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及 肾不纳气的虚喘气短等。
性凉,补气作用 弱于人参。还有 养阴清热作用, 较宜于脾肺气阴 两伤。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
药性: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应用:
1、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有与人 参类似的补益脾肺之气作用而药力较弱。 常用党参代替古方中的人参。
2、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用于气 血两虚证。
下。如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 2、气虚自汗。如玉屏风散。 3、脾虚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炒用可增强补气健
脾止泻的作用。
白术与苍术功效异同?
白术与苍术均能燥湿健脾,同可治湿阻中 焦证。但白术可以补气健脾,故适宜于因 虚而湿的脾虚湿困证。而苍术纯燥无补, 故适宜于因实(感寒,或贪吃生冷)而湿, 因性温燥烈,故寒湿困阻中焦证尤宜。
人参西洋参 ppt课件

• 人参滥用综合症
[使用注意]
反藜芦; 畏五灵脂; 不宜与莱菔子同用; 不宜同时吃白萝卜或喝茶。
藜芦
五灵脂
不宜服人参者
• 满面红光之人(血压过高者); • 大腹便便之人; • 全身浮肿之人; • 舌苔黄腻之人; • 无病健康中、青年。
人参贮藏,最好不要直接贮放冰箱中。
因冰箱内湿度大、温度低,容易使人参 变软、发霉。用塑料袋封装时,塑料也有 渗透性,时间长了也不保险。冰箱贮存只 宜于短期。
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 强心固脱,安神生津。
----药 中 之 王
《神农本草经》:“补五脏、安精神、定魂 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 延年 ”
《本草纲目》:“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
人参
1、产地
野生: “山参” “野山参” 中国,朝鲜
栽培:“园参” 、“移山参” 吉林、辽宁、黑龙江
人参西洋参
第二部分 补虚药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每日早晨空腹食之。 • 治疗脾、肺气虚之症及大病久病后期气血
不足之慢性病。对中、老年人,久病体虚 者长期服用,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达 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参黄芪粥
• 人参5克,黄芪20克,粳米80克,白糖5 克,白术10克。将人参、黄芪、白术切成 薄片,清水浸泡40分钟后,放砂锅中加水 煮开,再用小火慢煮成浓汁,取出药计后, 再次加水煮开后取汁,合并两次药汁。早 晚分别煮粳米粥,加白糖趁热食用。5天为 一疗程。
[使用注意]
反藜芦; 畏五灵脂; 不宜与莱菔子同用; 不宜同时吃白萝卜或喝茶。
藜芦
五灵脂
不宜服人参者
• 满面红光之人(血压过高者); • 大腹便便之人; • 全身浮肿之人; • 舌苔黄腻之人; • 无病健康中、青年。
人参贮藏,最好不要直接贮放冰箱中。
因冰箱内湿度大、温度低,容易使人参 变软、发霉。用塑料袋封装时,塑料也有 渗透性,时间长了也不保险。冰箱贮存只 宜于短期。
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 强心固脱,安神生津。
----药 中 之 王
《神农本草经》:“补五脏、安精神、定魂 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 延年 ”
《本草纲目》:“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
人参
1、产地
野生: “山参” “野山参” 中国,朝鲜
栽培:“园参” 、“移山参” 吉林、辽宁、黑龙江
人参西洋参
第二部分 补虚药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每日早晨空腹食之。 • 治疗脾、肺气虚之症及大病久病后期气血
不足之慢性病。对中、老年人,久病体虚 者长期服用,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达 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参黄芪粥
• 人参5克,黄芪20克,粳米80克,白糖5 克,白术10克。将人参、黄芪、白术切成 薄片,清水浸泡40分钟后,放砂锅中加水 煮开,再用小火慢煮成浓汁,取出药计后, 再次加水煮开后取汁,合并两次药汁。早 晚分别煮粳米粥,加白糖趁热食用。5天为 一疗程。
补气、血、阴、阳药(中药课件)页PPT文档

(2):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 吞噬功能:补益药升高外周白细胞数, 对抗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 (3)增强淋巴细胞功能:补益药能增 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提高E花环形 成率和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阳性率,促 进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增强T 细胞 功能。
• (4)促进抗体生成:人参、菟丝子、 冬虫夏草等。
所以,在治疗上有补阴补阳药同用(阴阳双补)
有补气补血药同用(气血双补)
补气药与补阳药补阴药与补血药而相须为 用三.注意事项:
1.需补方能补,不可滥用补益药,以免导致阴阳失 调,脏腑功能紊乱,而“误补益疾”。
2.防止“闭门留寇”
单纯实证,正气未见明显虚弱者过补,则会使邪气留 恋不去,称“闭门留寇”。又称 “误补留邪” 。
人参★ ★ ★
人参Renshen《神农本草经》
要点:补气挽脱,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命名:根据药材形状而命名,本品以其形如人者,具 有神效,故名。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人参的干燥根入药。 产地: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野山参:生长6~7年以上野生者,药效最佳。 园参:我国栽培5~6年者,药效次于野山参。 吉林参:产于我国吉林省,产量大,质量好,为道地 药材。
降低高血糖,并减轻多种糖尿病并 发症的症状。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 (2)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3)增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5、延缓衰老
延长动物和细胞的寿命;改善衰老状态; 减缓衰老症状出现; ▲补虚药的延缓衰老作用是多途径的,
而抗氧化作用是其重要的途径之一。
6、增强功能
(1)心血管系统:强心、升压、抗休克/ 扩血管/扩张冠脉/抗心律失常。
(2)造血系统:升高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 含量/升高血小板数/升高白细胞数。
• (3)增强淋巴细胞功能:补益药能增 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提高E花环形 成率和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阳性率,促 进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增强T 细胞 功能。
• (4)促进抗体生成:人参、菟丝子、 冬虫夏草等。
所以,在治疗上有补阴补阳药同用(阴阳双补)
有补气补血药同用(气血双补)
补气药与补阳药补阴药与补血药而相须为 用三.注意事项:
1.需补方能补,不可滥用补益药,以免导致阴阳失 调,脏腑功能紊乱,而“误补益疾”。
2.防止“闭门留寇”
单纯实证,正气未见明显虚弱者过补,则会使邪气留 恋不去,称“闭门留寇”。又称 “误补留邪” 。
人参★ ★ ★
人参Renshen《神农本草经》
要点:补气挽脱,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命名:根据药材形状而命名,本品以其形如人者,具 有神效,故名。 来源: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人参的干燥根入药。 产地: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 野山参:生长6~7年以上野生者,药效最佳。 园参:我国栽培5~6年者,药效次于野山参。 吉林参:产于我国吉林省,产量大,质量好,为道地 药材。
降低高血糖,并减轻多种糖尿病并 发症的症状。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 (2)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3)增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5、延缓衰老
延长动物和细胞的寿命;改善衰老状态; 减缓衰老症状出现; ▲补虚药的延缓衰老作用是多途径的,
而抗氧化作用是其重要的途径之一。
6、增强功能
(1)心血管系统:强心、升压、抗休克/ 扩血管/扩张冠脉/抗心律失常。
(2)造血系统:升高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 含量/升高血小板数/升高白细胞数。
中药学 补气药幻灯片PPT

2、表虚自汗——配浮小麦、牡蛎
表虚易感风寒——玉屏风散
3、水肿,小便不利——配白术、防已
4、痈疽——气血不足—配党参、肉桂
5、气虚血滞——正气亏虚,脉络瘀阻
——半身不遂——配当归,川芎
● “气行则血行”、“治血先治气”—
—气
足则推动血行
白术
• 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山药
• 为薯蓣科植物 • 薯蓣的根茎。
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 胀果甘草或光果甘 草的根及根茎。
甘草
一、效用: 1、补中益气——治脾胃虚弱,心气不足的心
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
2、清热解毒——“甘草解百药毒”—多生用
3、祛痰止咳——多入复方中—随症配用
4、缓急止痛——治腹痛挛急,四肢挛急作痛 (芍药甘草汤)
5、调和药性——“甘草和百药”—多在复方中 作辅助药 ——减低或缓解他药偏性或毒性
糖参)、参尾、参须等。 二、特点: 甘微苦,平,主归肺脾心经,能大补元气,
为补虚扶正之佳品,可用于一切气血津液不足 之证,主用于急救虚脱及久病气虚,或特殊情 况下使用。 《本经》云:人参能“补五脏”。
三、应用: 1、久病气虚或急性暴病(大汗、吐、泻、大
失血等)——气虚欲脱垂危证——症见:气息 微弱,虚汗淋漓、神昏不语、四肢厥冷,脉微 欲绝——单用(独参汤) 若气脱兼亡阳者——配附子(参附汤) 若气阴两伤者——配麦冬、五味子(生脉散
——做到用药安全。
二、用法: 清热解毒——生用;补中缓急——炙用。
● 比较:甘草与大枣
甘草
又能清热解毒,缓急止
痛,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补中益气 脾胃气虚
又能养血安神—治血
大枣
虚证,妇女脏躁。
中药学PPT课件:第二十章 补虚药

本品味甘性和缓,善和百药,在众多方剂中有缓和、调和诸药之功
【药性特点】
独具甘味,药性缓和,归十二经,善和百药。炙用甘缓止痛、润肺止咳、生用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2~10g。【使用注意】湿盛中满腹胀,以及水肿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善和百药
甘草《神农本草经》
【应用】
为治“表虚自汗之要药”
3.气血亏虚疮痈内陷
为“疮家之圣药”
黄芪《神农本草经》
【性能】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
4.气虚水肿
【药性特点】
补脾利水,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
补气升阳,利水生肌
甘而不壅,温而不燥,气味平和为补气升阳之要药,且固表、利水、生肌、行血。
不同点:
山药、扁豆的功用鉴别
相同点:健脾止泻,用治脾虚泄泻。
鹿茸
续 断
补骨脂
菟丝子
益智
淫羊藿
肉苁蓉
杜仲
蛤蚧
冬虫夏草
紫河车
巴戟天
核桃仁
沙苑子
仙茅
锁阳
第二节 补阳药
【适应证】
肾 阳 不足
肾虚不固之尿频遗尿
形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寒不孕
下元虚冷,冲任失调之崩漏、带下
肾不纳气之虚喘
精髓不足之须发早白,小儿发育迟缓
火不生土之五更泄泻
温补阳气
第二节 补阳药
【性能特点】 甘温、或咸温、或辛热。【功效】 温补阳气,尤善温补肾阳。
1.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
2.肝肾精血不足诸证
3.冲任虚寒,崩漏带下
4.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不起
为峻补肾阳,益精养血,补督脉之要药
【药性特点】
独具甘味,药性缓和,归十二经,善和百药。炙用甘缓止痛、润肺止咳、生用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2~10g。【使用注意】湿盛中满腹胀,以及水肿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善和百药
甘草《神农本草经》
【应用】
为治“表虚自汗之要药”
3.气血亏虚疮痈内陷
为“疮家之圣药”
黄芪《神农本草经》
【性能】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
4.气虚水肿
【药性特点】
补脾利水,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
补气升阳,利水生肌
甘而不壅,温而不燥,气味平和为补气升阳之要药,且固表、利水、生肌、行血。
不同点:
山药、扁豆的功用鉴别
相同点:健脾止泻,用治脾虚泄泻。
鹿茸
续 断
补骨脂
菟丝子
益智
淫羊藿
肉苁蓉
杜仲
蛤蚧
冬虫夏草
紫河车
巴戟天
核桃仁
沙苑子
仙茅
锁阳
第二节 补阳药
【适应证】
肾 阳 不足
肾虚不固之尿频遗尿
形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寒不孕
下元虚冷,冲任失调之崩漏、带下
肾不纳气之虚喘
精髓不足之须发早白,小儿发育迟缓
火不生土之五更泄泻
温补阳气
第二节 补阳药
【性能特点】 甘温、或咸温、或辛热。【功效】 温补阳气,尤善温补肾阳。
1.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
2.肝肾精血不足诸证
3.冲任虚寒,崩漏带下
4.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疽内陷不起
为峻补肾阳,益精养血,补督脉之要药
补气药精品PPT课件

16
人参 党参
大补元气,安神益智 补脾肺气
生津 力弱,补血
17
太子参
18
❖ 本品原在南京明孝陵所发现,故名“太子 参”,因治儿童虚汗有效,又名“孩儿参”、 “童参”。
❖ 辽参(人参)之小者,原亦名“太子参”, 功同人参而力薄,与今之“太子参”异物同 名。
19
太子参
❖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脾肺气阴两虚证。
3
第一节 补气药
❖ 一、特点:多属甘温或甘平,以补脾气、益
肺气为主要作用。 ❖ 二、主治: ❖ 1.脾气虚证——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
溏薄,体倦神疲,面色萎黄,消瘦或一身虚 浮,甚或脏器下垂等。 ❖ 2.肺气虚证——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 咳嗽无力,声音低怯,甚或喘促,体倦神疲, 易出虚汗等。
力佳。
❖ 红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补气次之。 ❖ 白参——煮后入糖汁浸润再晒干者称“白参”、
“糖参”, 补气再次之。
❖ 参须——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补气最弱。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参
❖ 1.大补元气——适用于元气虚脱,脉微欲绝的 重危证候。拯危救脱要药
❖ 2.补脾益肺——肺脾气虚证,也可用于心、肾 气虚证。
❖ 特点:气阴双补,略偏寒凉,属 “清补”之 品。
❖ 作用平和,多入复方或作病后调补之用。 ❖ 用量宜大,10~30g。
20
西洋参
补益气阴
生津止渴
太子参
力强 清热 力弱 健脾
气阴不足之轻证、火不盛者及小儿患 者,宜用太子参;
气阴两伤而火较盛者,当用西洋参。
21
黄芪
甘微温 脾肺 根
22
黄芪
❖ 1.补气升阳——脾、肺气虚及中气下陷之证。 ❖ 2.益卫固表止汗——气虚自汗证。 ❖ 3.利尿消肿——气虚水肿、小便不利。 ❖ 4.托毒生肌——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
人参 党参
大补元气,安神益智 补脾肺气
生津 力弱,补血
17
太子参
18
❖ 本品原在南京明孝陵所发现,故名“太子 参”,因治儿童虚汗有效,又名“孩儿参”、 “童参”。
❖ 辽参(人参)之小者,原亦名“太子参”, 功同人参而力薄,与今之“太子参”异物同 名。
19
太子参
❖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脾肺气阴两虚证。
3
第一节 补气药
❖ 一、特点:多属甘温或甘平,以补脾气、益
肺气为主要作用。 ❖ 二、主治: ❖ 1.脾气虚证——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
溏薄,体倦神疲,面色萎黄,消瘦或一身虚 浮,甚或脏器下垂等。 ❖ 2.肺气虚证——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 咳嗽无力,声音低怯,甚或喘促,体倦神疲, 易出虚汗等。
力佳。
❖ 红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补气次之。 ❖ 白参——煮后入糖汁浸润再晒干者称“白参”、
“糖参”, 补气再次之。
❖ 参须——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补气最弱。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参
❖ 1.大补元气——适用于元气虚脱,脉微欲绝的 重危证候。拯危救脱要药
❖ 2.补脾益肺——肺脾气虚证,也可用于心、肾 气虚证。
❖ 特点:气阴双补,略偏寒凉,属 “清补”之 品。
❖ 作用平和,多入复方或作病后调补之用。 ❖ 用量宜大,10~30g。
20
西洋参
补益气阴
生津止渴
太子参
力强 清热 力弱 健脾
气阴不足之轻证、火不盛者及小儿患 者,宜用太子参;
气阴两伤而火较盛者,当用西洋参。
21
黄芪
甘微温 脾肺 根
22
黄芪
❖ 1.补气升阳——脾、肺气虚及中气下陷之证。 ❖ 2.益卫固表止汗——气虚自汗证。 ❖ 3.利尿消肿——气虚水肿、小便不利。 ❖ 4.托毒生肌——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
--补血药PPT课件_1

白芍
❖ 3.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
❖ 能敛阴,和营而止汗。
❖ 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 ❖ 常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而止汗。 ❖ 阴虚盗汗:配生地黄、牡蛎等。
白芍
❖ [用法用量] 10~15g,大量15~30g。 ❖ 生用----平肝、敛阴, ❖ 炒用或酒炒用----养血调经。
❖
❖ [使用注意] 反藜芦。
❖
产量多,质量好。
❖ 生用或酒炒用。
当归
(二)补血药 当归
❖ 性味:甘、辛、温。入肝、心、脾经。 ❖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 应用: ❖ 1.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 ❖ 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 ❖ 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配黄芪)
❖ 2.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 ❖ 痛经,经闭等症: ❖ 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为妇科要药。 ❖ (胎前产后,种子皆用) ❖ 气滞血瘀者:常配香附、桃仁、红花; ❖ 寒凝者:常配肉桂、艾叶; ❖ 偏血热者:则常配赤芍、丹皮等。 ❖ 产后腹痛:配川芎,桃仁,如生化汤。
白芍
❖ 苦、酸、甘,微寒。归肝、睥经。
❖ 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 [应用] ❖ 1.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 ❖ 有养血调经之效。 ❖ 若阴虚有热,月经先期、量多, ❖ 或崩漏不止,可加阿胶、地骨皮等同用。
白芍
2.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之诸痛证: 有养肝阴,调肝气,平肝阳,缓急止痛之效。 ❖ 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 ❖ 肝郁胁肋疼痛: ❖ 脘腹手足挛急疼痛: ❖ 肝脾不调,腹痛泄泻:
当归
❖ 3.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 ❖ 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
❖ 当归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
❖ (能守能走)
吃“不生气”的补气药课件

党参
甘,平。 补中益气—特点:
善补中气。应用: 脾胃气虚证,肺气 虚证,气虚感冒。 生津养血—气津两 亏证,气血两虚证。
21
相传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为出版《本草纲目》,日夜兼程赶到南京,住进一家客 店。入夜,忽然听见有一妇女的呻吟声,便问店小二:“隔壁何人患病?“店小二 回答说:“是贱内患病,已有几天了。““有病为何不去求医?”李时珍有些不解。 店小二忙解释说:“先生有所不知,我们虽然在此开店,但赚来的钱还不够买一家 七口人的柴米油盐……” 李时珍听了十分同情,便起身随店小二进入内房。李时珍边为店小二的妻子把 脉边问:“近来她饮食如何?”店小二说:“好几天没米下锅了,她只能吃一些番 薯干,我们是靠孩子挖来的野菜根充饥的”李时珍走过去,拿起一蓝野菜根细细地 看起来,并从中拿了一株野菜根,放进嘴里。然后他对店小二说:“这是一种药, 可治你妻子的病,你从哪里采来的?”店小二说:“城外,紫金山上!”“李时珍 又随手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说:“天明去买点米,把这药先煎给给你妻子服用, 服了就会好转的。”店小二闻言感激得双膝跪地,连声道谢。 次日,店小二的妻子服了药,病果然好了。店小二把李时珍带到紫金山朱元璋 太子的墓地,只见那里绿茵如毯,到处都是这种药草。李时珍连声说:“好极了! 好极了!”他如获至宝,连忙挖了一担回家。 因为这种药草生长在朱元璋太子的墓地周围,所以,李时珍就给它取名为“太 子参”。但他因怕此药一传出去,大家都来太子墓地挖药,触犯王法,便没把“太 子参“写进《本草纲目》。
38
甘草
缓急止痛—缓解脘腹疼痛,缓解四肢拘挛疼 痛。
清热解毒—解疮毒, 解内科热毒 解食物毒 解药物毒 解农药毒 解重金属毒等
39
甘草
调和药性— 缓和硝、黄等,使之泻不伤正; 缓和芩、连等,使之寒不伤阳; 缓和姜、附等,使之热不伤阴; 缓和参、芪等,使之补力持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煎兑服,3~6g。
本品性寒,能伤阳助湿,故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忌铁器火炒, 反藜芦。 国产西洋参的根含12种以上的皂甙,还含有少量挥发油、树脂、淀粉、 糖类、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等。所含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还有抗缺氧和抗疲劳,抗应激,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 增加心肌收缩力,以及止血和抗利尿等作用。 治疗鼻咽癌放疗反应:西洋参3g。煎服,每日1剂,于放射治疗前 二星期开始,直至放疗完毕。(《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4): 29)
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 抗衰老、保肝、降压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增强心肌收缩力,还有 促雌激素 样作用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中膜荚黄芪皂甙甲具有降压、稳定红 细胞膜、提高血浆组织内c-AMP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再生肝DNA合成 等多种作 用。黄芪多糖具有提高小鼠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糖含量、 保护心血管系统、加速遭受放射线损伤机体的修复等作用。
*太子参 Tai Zi Shen 平
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 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 气津不足诸证。 补气生津。 1.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 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力不及党参。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人参:常用配伍 应用 附子 麦门冬、五味子 紫苏叶 大黄 白术 天花粉 当归 龙眼肉 酸枣仁 鹿茸 黄芪、甘草 气虚欲脱的亡阳证 气阴两虚证:口渴、汗多、少气 气虚外感证 气虚便秘 脾胃气虚证 糖尿病 贫血 心脾两虚证 心神不安 阳痿、早泄 甘温除热方 归脾汤 归脾汤 方剂 四逆汤 生脉散 参苏饮 . 四君子汤
使用注意 ① 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作蜜丸、煎膏(膏滋)、片剂、口服液、 颗粒剂或酒剂等,以便保存和服用。 ② 忌“误补益疾”或“闭门留寇”。 ③ 对虚极病人宜渐补而不宜骤补。
补气药
功效: 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尤其善于补益脾肺之气。 适应范围: 主治脾肺气虚的病证。 配伍方法: 应用时,除应随不同的气虚证而选择相宜的补气药外,还须根据兼证酌 情配伍,如兼见阳虚者配补阳药,兼见阴虚者配补阴药。另外,气能统摄血 液,补气又可以生 血和生津,故临床治疗气虚不摄的失血、出汗、小便不 禁和血虚津亏等证,亦常使用补气药,或分别与止血、敛汗、缩尿、补血、 生津药同用。 使用注意: 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应用时须适当辅以理气药。 人参
2. 补脾益肺:可治脾、肺气虚。 ◆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无力,呕吐泄泻,舌淡脉缓。 ◆ 肺气不足:咳喘乏力,动则益甚,自汗脉虚,易感风寒。
应用 3. 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消渴。 ◆ 津伤口渴:热伤气阴,身热烦渴,汗出体倦,脉大无力,每与石 膏、知母同用。 ◆ 内热消渴,烦渴不止,脉数无力,属内热而气阴不足者。常与养 阴清热药同用。 4. 安神增智:主治气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常配养心安 神药。 5. 还可用治血虚、阳痿及正虚邪盛等证,均取本品气旺生血、气旺阳自 强及扶正抗邪之功。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黄芪 Huang Qi
药性说明
微温
黄芪甘温,主补脾肺之气而升举中阳,脾肺气充,则肌表固 密、水湿得运、生肌托疮,且气旺又利于生血、统血、行血。 脾肺气虚及中气下陷所致诸证均为常用,堪称补气之长。
功效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1. 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 ① 用治脾胃气虚证。黄芪擅长补中益气。 ② 用治中气下陷证。
1.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生黄芪100g,滑石30g。水煎两次和匀,另取琥珀3g 研粉兑入,空腹分服。(《新中医》,1987;(10):84) 2.治疗尿潴留:生黄芪200g,宣木瓜30g,葱白10茎。水煎至1500ml, 熏洗会阴15分钟,6小时后重复使用,用2次可排尿。(《江西中医药》,1983; (5):64)。 3.治疗外科溃疡:黄芪250g,当归25g,公英30g。日1剂,水煎服。治 疗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虚性溃疡患者。(《吉林中医药》,1987;(6): 23) 4.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生黄芪30g,条参15g,小红枣20个煎服,治疗他 巴唑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14例。(《云南中医杂志》,1980;(2):28) 5.治疗慢性气管炎:黄芪24g,旋覆花10g,百部10g,地龙6g。制成 0.31g重的浸膏片54片,每次6片,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共服3个疗程。 (《新中医》,1982;(2):22)。
用法用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西洋参 Xi Yang Shen 寒
功效
本品甘润补气养阴,苦寒清热降火,善治气阴两虚而实火内盛者 及肺肾阴虚火旺者。
应用
1. 用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常与知母、川贝母、阿胶等养阴 清肺止咳化痰兼可止血的药物同用。
2. 用于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常与鲜生地、鲜石斛等养阴 清热生津药同用。
2.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 生津。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煎服,10~30g。
块根含太子参多糖(分离出有活性的二种寡聚糖PHP-A和PHP-B。PHP-A 的糖甙键为α 型,少数为β 型。比例为7∶2;PHP-B的糖甙键主要为β 型。), 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治疗急慢性肝炎:太子参、玉米须各30g。水煎服。(《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 第295页)。
应用
3. 用于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 悸等。有益气生津和益气生血之效。
4 此外,对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亦可随证配解表药或攻 里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煎服,10~30g。
对虚寒证最为适用,如若属热证,则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也不 宜同用。
实验研究
1.党参含有皂甙,微量生物碱,糖类,维生素B1、B2,多种人体必 需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等。党参对神经系 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 力;能使家兔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加;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血压,并 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 制胃酸分 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还对化疗和放射线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 有提升作用。 2.另有明党参,系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明党参 Changium smyrniodes Wolff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脾经。能润 肺化痰,养阴和胃。以治疗肺热咳嗽,食少口干为主。与党参并非一物, 效用亦有差别。 1.治疗高脂血症:党参、玉竹各12.5g。粉碎混匀,制成4个蜜丸, 每次2丸,每日2次,连服45天为1疗程。(《辽宁中医杂志》,1980; (1):6)。 2.治疗低血压病(贫血性、感染性、直立性、原因不明):党参、 黄精各30g,炙甘草10g,每日1剂。(《中级医刊》,1981; (12): 31)。又方用党参15g,黄精12g,肉桂10g,大枣10枚,甘草6g。水 煎服,每日1剂,15日为1疗程,共1~2疗程。(《广西中医 药》, 1985;(5):36)。 3.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单味党参,每日量30~60g,水煎煮, 早晚各服1次,在月经期连服5天。(《浙江中医杂志》,1986;(5): 207)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人参入汤剂,5~10g;用于急重证,剂量酌增为15~30g。宜文火 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 反藜芦。畏五灵脂。 人参根含多种人参皂甙。总皂甙含量约5%,为15种以上皂甙的混合物。 另含少量挥发油(油中低沸点部分有β-榄香烯;高沸点部分主要有人参 炔醇)、多种糖 类及维生素等。人参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均有增强作用。能增强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提高脑力劳动功能。对 多种动物心脏均有先兴奋,后抑制,小 量兴奋,大量抑制的作用。能兴 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应激反应能力。有抗休克,抗疲劳,降低 血糖,促进蛋白质RNA、DNA的生物合成,调节胆固醇代 谢,促进造 血系统的功能,减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害等作用。能增加机体免疫功 能。能增强性腺机能,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此外,尚有抗过敏、抗利 尿及抗癌等 作用。人参的药理活性常因机体机能状态不同呈双向作用, 因此认为人参是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典型代表药。 1.治疗老年人病窦综合征:红人参1.5~3.0g,每日1剂或分2次放 口中逐渐含化咽下,20~30天为1疗程,一般1~2疗程。 2.治疗脱肛:人参芦1个研末,开水送服,1日1次,连服20天 (《四川中医》,1985;(1):33) 3.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每日以红参1.5~3g(切成薄片,近似 1g/kg体重/日),加水40~50ml蒸半小时取汁,加少许白糖,每次 5ml,每 3小时喂服(或滴服,或鼻饲)一次,疗程4~6天,最长10天 左右。配合西医抢救处理,常规治疗及1级护理。(《中成药研究》,
党参 Dang Shen 平
药性说明 功效
本品药性平和,不燥不腻,善补脾肺之气而养血生津,为脾肺气 虚、血少、津伤常用之品。 益气,生津,养血。
1. 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能补中益气。常配黄芪、白 术等同用。
2. 用于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能补益肺气。可配伍黄芪、 五味子等同用。
含义: 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 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补虚药
功效:
分类:
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药四类。
适应范围: ①补虚药主治虚证。 ②若配伍祛邪药,可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 弱而病邪未尽的证候,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配伍方法: 临床除应根据虚证的不同类型选用相应的补虚药外,还应充分重视人体气、 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与此相应,各类补益药之间也有一定联系和共通 之处。此外,还应注意顾护脾胃,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以促进运化,使补虚 药能充分发挥作用。
本品性寒,能伤阳助湿,故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忌铁器火炒, 反藜芦。 国产西洋参的根含12种以上的皂甙,还含有少量挥发油、树脂、淀粉、 糖类、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等。所含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还有抗缺氧和抗疲劳,抗应激,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 增加心肌收缩力,以及止血和抗利尿等作用。 治疗鼻咽癌放疗反应:西洋参3g。煎服,每日1剂,于放射治疗前 二星期开始,直至放疗完毕。(《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4): 29)
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 抗衰老、保肝、降压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增强心肌收缩力,还有 促雌激素 样作用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中膜荚黄芪皂甙甲具有降压、稳定红 细胞膜、提高血浆组织内c-AMP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再生肝DNA合成 等多种作 用。黄芪多糖具有提高小鼠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糖含量、 保护心血管系统、加速遭受放射线损伤机体的修复等作用。
*太子参 Tai Zi Shen 平
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 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 气津不足诸证。 补气生津。 1. 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 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力不及党参。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人参:常用配伍 应用 附子 麦门冬、五味子 紫苏叶 大黄 白术 天花粉 当归 龙眼肉 酸枣仁 鹿茸 黄芪、甘草 气虚欲脱的亡阳证 气阴两虚证:口渴、汗多、少气 气虚外感证 气虚便秘 脾胃气虚证 糖尿病 贫血 心脾两虚证 心神不安 阳痿、早泄 甘温除热方 归脾汤 归脾汤 方剂 四逆汤 生脉散 参苏饮 . 四君子汤
使用注意 ① 虚弱证一般病程较长,补虚药宜作蜜丸、煎膏(膏滋)、片剂、口服液、 颗粒剂或酒剂等,以便保存和服用。 ② 忌“误补益疾”或“闭门留寇”。 ③ 对虚极病人宜渐补而不宜骤补。
补气药
功效: 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尤其善于补益脾肺之气。 适应范围: 主治脾肺气虚的病证。 配伍方法: 应用时,除应随不同的气虚证而选择相宜的补气药外,还须根据兼证酌 情配伍,如兼见阳虚者配补阳药,兼见阴虚者配补阴药。另外,气能统摄血 液,补气又可以生 血和生津,故临床治疗气虚不摄的失血、出汗、小便不 禁和血虚津亏等证,亦常使用补气药,或分别与止血、敛汗、缩尿、补血、 生津药同用。 使用注意: 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应用时须适当辅以理气药。 人参
2. 补脾益肺:可治脾、肺气虚。 ◆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无力,呕吐泄泻,舌淡脉缓。 ◆ 肺气不足:咳喘乏力,动则益甚,自汗脉虚,易感风寒。
应用 3. 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消渴。 ◆ 津伤口渴:热伤气阴,身热烦渴,汗出体倦,脉大无力,每与石 膏、知母同用。 ◆ 内热消渴,烦渴不止,脉数无力,属内热而气阴不足者。常与养 阴清热药同用。 4. 安神增智:主治气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常配养心安 神药。 5. 还可用治血虚、阳痿及正虚邪盛等证,均取本品气旺生血、气旺阳自 强及扶正抗邪之功。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黄芪 Huang Qi
药性说明
微温
黄芪甘温,主补脾肺之气而升举中阳,脾肺气充,则肌表固 密、水湿得运、生肌托疮,且气旺又利于生血、统血、行血。 脾肺气虚及中气下陷所致诸证均为常用,堪称补气之长。
功效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1. 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 ① 用治脾胃气虚证。黄芪擅长补中益气。 ② 用治中气下陷证。
1.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生黄芪100g,滑石30g。水煎两次和匀,另取琥珀3g 研粉兑入,空腹分服。(《新中医》,1987;(10):84) 2.治疗尿潴留:生黄芪200g,宣木瓜30g,葱白10茎。水煎至1500ml, 熏洗会阴15分钟,6小时后重复使用,用2次可排尿。(《江西中医药》,1983; (5):64)。 3.治疗外科溃疡:黄芪250g,当归25g,公英30g。日1剂,水煎服。治 疗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虚性溃疡患者。(《吉林中医药》,1987;(6): 23) 4.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生黄芪30g,条参15g,小红枣20个煎服,治疗他 巴唑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14例。(《云南中医杂志》,1980;(2):28) 5.治疗慢性气管炎:黄芪24g,旋覆花10g,百部10g,地龙6g。制成 0.31g重的浸膏片54片,每次6片,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共服3个疗程。 (《新中医》,1982;(2):22)。
用法用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西洋参 Xi Yang Shen 寒
功效
本品甘润补气养阴,苦寒清热降火,善治气阴两虚而实火内盛者 及肺肾阴虚火旺者。
应用
1. 用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常与知母、川贝母、阿胶等养阴 清肺止咳化痰兼可止血的药物同用。
2. 用于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常与鲜生地、鲜石斛等养阴 清热生津药同用。
2. 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 生津。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煎服,10~30g。
块根含太子参多糖(分离出有活性的二种寡聚糖PHP-A和PHP-B。PHP-A 的糖甙键为α 型,少数为β 型。比例为7∶2;PHP-B的糖甙键主要为β 型。), 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治疗急慢性肝炎:太子参、玉米须各30g。水煎服。(《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 第295页)。
应用
3. 用于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 悸等。有益气生津和益气生血之效。
4 此外,对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亦可随证配解表药或攻 里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煎服,10~30g。
对虚寒证最为适用,如若属热证,则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也不 宜同用。
实验研究
1.党参含有皂甙,微量生物碱,糖类,维生素B1、B2,多种人体必 需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等。党参对神经系 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 力;能使家兔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加;能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血压,并 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 制胃酸分 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还对化疗和放射线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 有提升作用。 2.另有明党参,系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明党参 Changium smyrniodes Wolff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脾经。能润 肺化痰,养阴和胃。以治疗肺热咳嗽,食少口干为主。与党参并非一物, 效用亦有差别。 1.治疗高脂血症:党参、玉竹各12.5g。粉碎混匀,制成4个蜜丸, 每次2丸,每日2次,连服45天为1疗程。(《辽宁中医杂志》,1980; (1):6)。 2.治疗低血压病(贫血性、感染性、直立性、原因不明):党参、 黄精各30g,炙甘草10g,每日1剂。(《中级医刊》,1981; (12): 31)。又方用党参15g,黄精12g,肉桂10g,大枣10枚,甘草6g。水 煎服,每日1剂,15日为1疗程,共1~2疗程。(《广西中医 药》, 1985;(5):36)。 3.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单味党参,每日量30~60g,水煎煮, 早晚各服1次,在月经期连服5天。(《浙江中医杂志》,1986;(5): 207)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人参入汤剂,5~10g;用于急重证,剂量酌增为15~30g。宜文火 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 反藜芦。畏五灵脂。 人参根含多种人参皂甙。总皂甙含量约5%,为15种以上皂甙的混合物。 另含少量挥发油(油中低沸点部分有β-榄香烯;高沸点部分主要有人参 炔醇)、多种糖 类及维生素等。人参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均有增强作用。能增强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提高脑力劳动功能。对 多种动物心脏均有先兴奋,后抑制,小 量兴奋,大量抑制的作用。能兴 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应激反应能力。有抗休克,抗疲劳,降低 血糖,促进蛋白质RNA、DNA的生物合成,调节胆固醇代 谢,促进造 血系统的功能,减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害等作用。能增加机体免疫功 能。能增强性腺机能,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此外,尚有抗过敏、抗利 尿及抗癌等 作用。人参的药理活性常因机体机能状态不同呈双向作用, 因此认为人参是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典型代表药。 1.治疗老年人病窦综合征:红人参1.5~3.0g,每日1剂或分2次放 口中逐渐含化咽下,20~30天为1疗程,一般1~2疗程。 2.治疗脱肛:人参芦1个研末,开水送服,1日1次,连服20天 (《四川中医》,1985;(1):33) 3.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每日以红参1.5~3g(切成薄片,近似 1g/kg体重/日),加水40~50ml蒸半小时取汁,加少许白糖,每次 5ml,每 3小时喂服(或滴服,或鼻饲)一次,疗程4~6天,最长10天 左右。配合西医抢救处理,常规治疗及1级护理。(《中成药研究》,
党参 Dang Shen 平
药性说明 功效
本品药性平和,不燥不腻,善补脾肺之气而养血生津,为脾肺气 虚、血少、津伤常用之品。 益气,生津,养血。
1. 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能补中益气。常配黄芪、白 术等同用。
2. 用于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能补益肺气。可配伍黄芪、 五味子等同用。
含义: 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 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补虚药
功效:
分类:
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药四类。
适应范围: ①补虚药主治虚证。 ②若配伍祛邪药,可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 弱而病邪未尽的证候,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配伍方法: 临床除应根据虚证的不同类型选用相应的补虚药外,还应充分重视人体气、 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与此相应,各类补益药之间也有一定联系和共通 之处。此外,还应注意顾护脾胃,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以促进运化,使补虚 药能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