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位

合集下载

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的临床观察分析

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的临床观察分析
后 的 B FR和 S O 等 都 无 明显 变 化 , P、I P, 且 镇痛 评 分 结 果 的 优 良 率 达 到 9 % , 无 0 也 并 发 症 及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而 对 照 组 采
用异感法麻醉穿刺的患者 , 镇痛评分结果
优 良率 为 8 % , 中有 1 % 患 者 出 现 神 9 其 0
结 果
臂丛 神 经 阻 滞 是 上 肢 手 术 最 常 用 的 麻 醉方 法 , 别 是肌 间沟 阻滞 法 更 是 最 常 特
感 觉异 常等。为此个别患者不分情况 , 先


把责任 推给麻 醉科, 给麻醉科造成 了很大 的影响。总之 , 解剖法 臂丛神经阻滞法, 具 有其操作简单 、 损伤小、 安全有效及患者意 识清醒等优点, 并能够大大减少患者上肢手 术并发症 的发生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醉成 功 率 高 。
和向内刺入 , 到有 明显异感 , 直 回抽无 血 后 才 注 药 ( % 利 多 卡 因 + .5 布 比 卡 2 07% 因混合液 2 m ) 5 1。记 录两组 的试 穿次数 、
进 针 深 度 和 注 药 后 的 起 效 时 间 , 意 观 察 注 有无刺破血管 、 气胸 等并 发 症 。
和对照组, 8 各 4例 , 分别对 两组采用解剖 定位法和异 感法 实行 穿刺 的临床 资料 进
行 了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 用解 剖 定 位 臂 采
者, 其标志往往 不清楚 , 定位 时要 求患 者 轻微抬 头 , 颈部侧曲或枕部垫 薄枕加 以改 善, 可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摸 到一条 小 肌 肉 , 为 前 斜 角 肌 , 后 即为 前 、 即 其 中斜 角
也 不是 很 好 , 为 异感 的 产生 与神 经 受 到 因 穿 刺 针 的碰 触 有 关 , 如果 操 作 粗 暴 很 可 能 损 伤 神 经 。对 于 一 些 神 经 阻滞 , 由于 神 经 分 布 的 部 位 和 患 者 的 状 态 , 可 能 无 法 引 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禁忌症】双上肢同时进行手术。

【解剖】(一)臂丛神经由颈5~8及胸1脊神经的前支所组成。

上列脊神经自椎间孔穿出后,走行于颈椎横突的前与后结节之间(结节间沟),离开横突后,向下向外走行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肌间沟),到达肩胛舌骨肌的后面时已基本汇集成束,继续下行到达第一肋骨平面时,走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外侧,并与它并行继续下行至腋窝顶,围绕腋动脉的周围,分为肌皮、桡、正中及尺神经等分布于上肢。

(二)前斜角肌起自颈椎3~6横突前结节,垂直向下走行,最后汇集成细腱而附着于第一肋骨面上的斜角肌结节,后者位于第一肋骨面上的锁骨下动脉沟的内侧。

本肌肉的上部直接位于臂丛神经的前面,下行至第一肋骨的附着部时,它与臂丛神经之间被锁骨下动脉所隔开。

锁骨下动脉则在本肌肉止点的内侧。

(三)中斜角肌起自颈椎2~7横突的后结节,向下走行汇集成细腱,附着于第一肋骨面上,在臂丛神经的外侧。

本肌肉在上部直接位于臂丛神经的后面。

(四)锁骨下动脉由胸腔穿出,在相当于锁骨中点处,跨过第一肋骨,并弯向腋窝顶方向走行,构成腋动脉。

锁骨下动脉在第一肋骨面上的位置恰好在锁骨的中点,而臂丛神经则紧挨在它的外侧伴行。

(五)从上述解剖看,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点可取以下四处:1. 前中斜角肌之间,称“经肌间沟法臂丛阻滞”。

2. 锁骨中点偏外第一肋骨水平上,称“经锁骨上法臂丛阻滞”。

3. 腋窝顶腋动脉周围,称“经腋窝法臂丛阻滞”。

4. 锁骨下胸小肌三角区,称“经锁骨下法臂丛阻滞”(甚少采用)。

这四处的神经束比较集中,局部的解剖标志也比较清楚,根据穿刺点的不同,临床上分别予以上述命名。

【局麻药】见下表。

可根据手术时间长短选用其一。

麻药中宜常规加用肾上腺素0.1 mg 。

表臂丛神经麻醉的常用麻药局麻药名称————————剂量(成人)——————作用维持时间(小时)2%利多卡因————————20 ml——————————3~5 h2%普鲁卡因————————25~30 ml————————1.5~3 h1%利多卡因、0.15%地卡因—20~30 ml————————2.5~5 h0.5%布比卡因——————15~20 ml————————3~6 h【操作方法】一、【经锁骨上法臂丛阻滞术】(一)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2.3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
连续周围神经导管阻滞可以延长镇痛时间。 连续的神经周围导管提供了极好的止痛效果,尤 其是对于肩部手术的镇痛,同时避免了阿片类药 物相关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患 者睡眠质量。实践证明对于门诊手术来说,这一 技术安全有用。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4 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4.1 麻醉药的全身毒性 臂丛神经阻滞时易发生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首先,外 周神经阻滞中注射局麻药引起的及惊厥几率要比硬膜外阻 滞高5倍。 其次,臂丛神经靠近直接供应大脑的血管,因此剂量非常 小的局麻药,如2.5mg 布比卡因在肌间沟阻滞中注入椎 动脉就可引起惊厥。 尽管近期报道UGRA 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较周围 神经刺激技术整体下降,但仍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发生 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LAST)的病例报告。ASRA 关于 局麻药全身毒性治疗中建议在行上肢神经阻滞时,应常备 脂肪乳剂以治疗局麻药中毒。
减少引起的血管-迷走反射,在左心室壁,存在压力感受器,当左心室内容量 降低时兴奋,通过Bezold-Jarish反射,使心率减慢,以增加左室充盈时间,
增加心搏量)。美托洛尔预防性使用会减少其发生率
,但是格隆溴铵无效。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1 目的:对局部神经阻滞实施规范操作,提高麻醉效果,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

2 适应证:
2.1上肢手术麻醉;
2.2关节复位;
2.3带状疱症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3 禁忌证:
3.1 凝血障碍;
3.2 穿刺部位附近有感染;
3.3 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髓灰质炎;
3.4 患者不同意或不配合。

4 使用人员:
为麻醉专业医师,使用前必须熟悉操作规程并经科主任考核认可。

5 肌间沟入路法操作步骤:
5.1 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上肢垂直放松紧贴体旁;
5.2 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其后方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5.3 术者左手示指沿肌间隙下移,直至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示指下压患者出现手臂麻木感,可确定此处为肌间沟;
5.4 在颈6横突水平或环状软骨或锁骨上2cm处作横线,与肌间沟交汇点即为穿刺点;
5.5 以安尔碘消毒二次,注意足够的消毒范围;
5.6 以1% 利多卡因注射局麻皮丘;
5.7 术者右手持3cm长的7号针在标记处垂直皮肤缓慢入针,进针方向稍向尾侧直至出现异感或抵达横突;
5.8 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固定好针头缓慢注药。

镇痛目前一般应用0.125%~0.25%布比卡因20ml,或更低浓度;
5.9 注药时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尽量使药液向下扩散。

6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6.1 局麻药中毒;。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1、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肢、肩关节手术。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年龄过大者,因颈部组织过分疏松,应慎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

2、操作常规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或安定10mg肌注。

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③测定基础 BP、HR、SpO2,开放静脉通道。

④肌间沟法: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旁。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向后方(约C5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

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若无异感,亦可缓慢进针,直达C6横突,稍稍退针,接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无脑脊液,无大量气体,即可注人局麻药15~25ml(成人)。

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

⑤腋路法:适用于上臂下1/3以下部位手术或骨折手术复位,以手、腕和前臂尺侧部手术为首选。

患者平卧去枕,患肢外展90度,屈肢90度,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行军礼状,完全显露腋窝,在腋窝处摸到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左手固定腋动脉,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斜向腋窝方向,针与动脉夹角20度,缓慢进针,直到有筋膜脱空感,针头随动脉搏动摆动或出现异感,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接预先备好的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20~40ml。

注射完毕腋部可出现一梭状包块,证明局麻药注入腋鞘内,按摩局部,帮助药物扩散。

⑧常用局麻药:1)1%利多卡因。

2)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

或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

3)2%普鲁卡因。

4)0.5%罗哌卡因(注:两种药物混合应该用原有药物的最大浓度,因为混合原两种药物被相互稀释,否则不应用“+”号)。

臂丛神经阻滞3种定位方法的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

臂丛神经阻滞3种定位方法的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

作者单位:529000 江门市 广东省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门中医院手术室罗小贞:女,本科,主管护师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科[2013]83号)臂丛神经阻滞3种定位方法的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罗小贞 梅 华 陈振华摘 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3种定位方法的临床效果及护理配合。

方法:选择102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并随机等分为3组,对3组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分别采用B 超定位、神经刺激仪定位和传统盲探定位。

比较3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B 超引导组患者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神经刺激仪定位组和传统盲探定位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B 超引导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B 超定位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B 超引导;神经刺激仪;传统定位;护理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0.030The effect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ooperation of three kinds of positioning of brachial plexus blockLUO Xiao -zhen ,MEI Hua ,CHEN Zhen -hua (Jiangm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ine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Jiangmen 529000)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nursing cooperation of three kinds of positioning methods of brachial plexus block.Methods:Selected 102cases patients of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and divided them into three groups at random.The B -scan ultrasonography positioning,neurostimulator posi⁃tioning and traditional blind detective location were had respectively in brachial plexus block of three groups patients.The onset time of anesthesia,anesthe⁃sia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nerve block onset time of patients in B -scan ultrasonography direc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neurostimulator positioning group and traditional blind detective location group.The comparison difference among groups was of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 <0.05).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B -scan ultrasonography direct group patients was better than other two groups,the comparison difference among groups was of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 <0.05).Conclus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B -scan ultrasonography positioning,the onset time of brachial plexus block was short,its anesthesia effect was good and its complication was less.Key words Brachial plexus block;B -scan ultrasonography direct;Neurostimulator;Traditional positioning;Nursing上肢手术由于部位较为局限,且臂丛神经表浅、易于阻滞、效果确切,所以上肢手术大部分均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完成。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简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用于在肩部和上肢手术中提供局部麻醉的常见技术。

通过将局部麻醉剂注入到臂丛周围的神经 plexus 中,可以有效地产生局部麻木,从而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本文将介绍臂丛神经阻滞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基本概念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给予局部麻醉剂来使患者手臂一侧神经各个分支发挥麻醉作用的技术。

臂丛是由 C5 至 T1 胸椎神经节的神经根发出的,它在锁骨下静脉旁好发的位置,是手臂和手部的主要感觉和运动神经来源地。

适应症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手术或其他医疗程序,主要是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和手部的手术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使患者在手术中保持清醒,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

禁忌症尽管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禁忌症,例如患有出血倾向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病变或过敏性反应等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技术。

操作步骤1.麻醉患者的皮肤2.定位臂丛3.插入穿刺针4.注入局部麻醉剂5.观察患者反应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虽然是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此项技术时应注意细致操作,及时处理并发症。

注意事项1.在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时应对患者的神经和血管情况有充分了解。

2.避免给予过量的局部麻醉剂,以免出现神经毒性。

3.在给药前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

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局部麻醉技术,能够在手术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疼痛控制。

尽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合理的操作和观察可以减少这些风险。

对于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超声臂丛神经阻滞标准

超声臂丛神经阻滞标准

超声臂丛神经阻滞标准一、超声臂丛神经阻滞的概念超声臂丛神经阻滞呢,就是一种利用超声技术来帮助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哦。

就像是给神经打个小“麻醉”,但是得先通过超声这个厉害的小助手找到准确的位置呢。

它可以让医生更清楚地看到神经的样子、周围的血管之类的情况,这样就能更精准地进行操作啦。

二、超声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前准备1. 设备准备那首先得有一台好用的超声仪呀。

这个超声仪就像是我们的小侦探工具,得保证它能清楚地显示图像才行呢。

要检查超声仪的探头有没有问题,图像是不是清晰,各种参数是不是设置正确啦。

还有穿刺针,这可是关键的小工具。

要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针,就像选对了钥匙才能打开正确的锁一样。

要确保穿刺针是干净、锋利而且没有损坏的哦。

2. 患者准备要跟患者好好沟通呀。

告诉患者我们要做什么,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

比如说“亲,我们要给你的胳膊那里做个小操作,可能会有点胀胀的感觉,不过不要太担心哦。

”让患者躺在合适的位置上,一般是比较舒服的仰卧位或者侧卧位之类的。

要把患者的胳膊放好,方便我们操作,就像把东西摆在合适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工作一样。

三、超声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1. 超声定位把超声仪的探头放在患者的颈部或者腋窝等相关部位,这就像是在找宝藏的入口一样。

要慢慢移动探头,找到臂丛神经的图像。

臂丛神经在超声图像里看起来就像一些小管子或者小条纹一样,要仔细辨认哦。

找到神经后,还要看看周围有没有血管呀。

可不能不小心扎到血管了,不然就麻烦啦。

要确定好神经的深度、位置关系等各种信息。

2. 穿刺操作拿着穿刺针,按照超声引导的方向慢慢刺进去。

这个时候要很小心,就像走钢丝一样。

一边看着超声图像,一边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直到穿刺针接近臂丛神经。

当穿刺针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就可以注射药物啦。

注射药物的时候也要慢慢的,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反应。

四、超声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后注意事项1. 患者观察做完操作后,要好好观察患者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定位法如教科书所说步骤施行,但 通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易出现阻滞不 全,特别是肩部与尺侧手术,定位盲目 性大,常需辅助静脉麻醉药,麻醉风险 加大。
局麻药的配制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耐乐品) 75毫克 +2%利多卡因20毫升,加生理盐水至40 毫升
定位
一,臂丛神经从颈椎到腋窝远端一直被 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所围绕,处于 一个持续相连的筋膜间隙中,故从腋鞘 注入局麻药,只要有足够量,可一直阻 滞到颈丛神经 。
二,引出到手的异感,这一点很重要。臂丛阻滞 引出肩的异感往往不可靠,也不用追求桡侧 或是尺侧的异感,只要异感到手即可。阻滞 臂丛的部位是在神经根的附近,而神经外的 筋膜尚不完整,所以药物扩散浸润麻醉效果 确切。臂丛自上而下是C5,6,7和T1,如果 针引出肩和上臂的异感,针尖可能在C5的附 近,如果用药可能下面浸润不到,如果异感 到手,至少是在C6,7的附近,也就是在臂 丛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简介
臂丛神经阻滞对病人生理功能干扰小, 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阻断各种不良 的神经反射、预防手术创伤应激反应, 便于手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基层医院 上肢手术患者较多,因此臂丛神经阻滞 的熟练掌握就非常重要,以免出现损伤血 管及出现阻滞不全现象。神经刺激仪、 超声引导的应用虽然使阻滞成功率大大 提高,但在基层医院却难以广泛开展。
三,手指沿肌间沟下摸,直到锁骨上窝
触得锁骨下动脉搏动,同时向沟内重压, 病人诉手臂麻木或有易感,则定位无误。
四,一般第六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于
同一水平,故从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 线,与肌间沟的交点即为穿刺点。
五,不寻找异感,而是穿刺时以较明显 的突破感为准,此时针尖已进入臂丛鞘 内,给药20-25ml效果绝大多数很好。穿 刺针头用5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穿刺前 把针头对着酒精棉球扎10次,这样针尖 就会变钝,突破感才会出来,当然也有
八,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锁骨头上1-2 横指,两手指固定好皮肤然后往外侧滑 动,要用力压紧皮肤,紧跟着再次陷入 一个沟里的时候就是了,这时候可以嘱 病人做深吸气,你的手指底下会有肌束 滑动的感觉,那是呼吸辅助肌的缘故, 这更是可以确信
九,碰到神经后病人有异感后会有逃避 反射,一定要固定好针头(很重要), 以免功亏一篑,建议左手手背贴着病人 身体,拇指和食指握住枕头柄。推药前 回抽,注药,阻力很大,那样的话效果 应该不错,如果病人还直叫唤“麻了”, 那就肯定阻滞完善了。
十,一般找异感都要定位到手指,哪几 个手指,做哪一侧的手术,那一侧的手 指异感肯定要有,一般至少找到3个以上。 不过尺侧还是推荐腋路。
十一,胖的病人有时肌间沟不太好找, 探了半天也不行,但如果你重新摆一下 体位,重新定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了。
十二,最后一点,自信!也是非常重要 的。
少数只有扎破纸的感觉,在乎自己细心 体会。
六,患者头侧向健侧,看到胸锁乳突肌 锁骨头,沿着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划过到 下一条的肌肉就是前斜角肌,摸到的那 个间隙就是前中斜角肌肌间沟了,在锁 骨上二横指进针。
七,药物的选择,包括量和质两方面, 且量比质要重要,肌间沟入路如果异感 不是很明确,可以靠增加药液的量来弥 补,用到35-40毫升,至于药物根据手术 长短来选择,耐乐品确是一个不错的选 择,不光阻滞时间长,毒性小,弥散的 效果也不错,可弥补手法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