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臂丛神经阻滞》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PPT课件
探索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义、步骤、风险及护理,为您带来全面且易于理解的 课程内容。
什么是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麻醉技术,通过注射药物阻断臂丛神经,实现麻醉效果。 适用于广泛的手部和上肢手术,具有独特的目的和优点。
臂丛神经阻滞的步骤
1
注射药物选择
2
详细介绍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副作用、
2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提供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帮助从业人员正确执行臂丛神经阻滞,并确保术后恢复的顺 利进行。
臂丛神经阻滞后的恢复和护理
1
恢复室护理
详细描述术后患者的恢复室护理措施,包括监测、镇痛和观察患者状况等重要步 骤。
2
疼痛管理
介绍术后疼痛管理,包括给予药物镇痛和使用冰敷等方法,以确保患者舒适度和 快速康复。
3
持续观察和随访
讨论术后的持续观察和随访计划,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获得适当的护理和指 导。
பைடு நூலகம்例
展示实际案例,分享臂丛神经阻滞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以及患者术后的疗 效和反馈。
特点和其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3
麻醉操作详解
介绍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操作步骤,包 括局部麻醉、针刺和药物注射等过程。
常见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介绍主要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包括颈内 动脉旁路、中颈三角和腋路等技术的步 骤和特点。
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1 切实措施的风险管理
解释臂丛神经阻滞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通过切实措施来降低风险并提高安全性。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成功标志:①针尾随搏动而摆动②回抽无血③注药后腋窝 呈梭形肿胀④患者诉上肢麻木,运动受限⑤皮肤表浅血管 出现扩张
YY
18
适用于手、前臂、上臂及肩 部各种手术。
亦可用于疼痛科终止急性疼 痛的镇痛疗法。
YY
19
1 局麻药毒性反应
2 肌间沟和锁骨上可出现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星状神经节阻滞造成 的霍纳氏综合征(同侧瞳孔缩小、眼 睑下垂、鼻粘膜充血、面部潮红)
缺点:1,尺神经阻滞可不全;注药时可压迫穿刺点上 部迫使药液向下扩散,可改善尺神经阻滞效果;
2,有可能可伤及椎动脉;
3,可能引起星状神经节,(霍纳综合症)喉返 N和膈N的阻滞;
4,有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的危险;
5,不能同时行双侧阻滞,以防膈N和喉返N阻 滞造成呼吸抑制;
6,行低位穿刺有可能刺破胸膜产生气胸。YY Nhomakorabea14
操作:常规消毒,由穿刺点垂直进针刺入 皮肤,略向足侧推进,接近臂丛时常有异 感。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针头回抽无血 无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
注药:成人一次注入20~25ml。药物配制以 不超过局麻药最大用量为原则。起效快, 时效长为宜(可兼顾术后长时间的止痛)
YY
15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此方法气胸发生率高,临床上已经较少采用。 锁骨下血管旁路同样易发气胸,且失败率较高,
临床亦不常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YY
17
腋路:术前备皮,病人仰卧,患肢外展90度,前臂在上屈 90度,呈行礼姿势,麻醉着站在患侧,在腋窝处触摸腋A 搏动,取腋A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
操作:常规消毒,一手按在腋A上定位,另一手持针穿刺, 缓慢进针,针与动脉呈20度夹角,当有落空感时,表明针 尖已入液鞘,松开针头,可见针头随动脉搏动而摆动,表 示针已入液鞘内。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pt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pt
02
这些前支在相应颈椎横突水平, 组成臂丛神经的上、中、下三个 束
臂丛神经的分支
上干
发出胸廓内神经和胸外侧神经
中干
发出肩胛背神经和胸背神经
下干
发出腋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臂丛神经的分布
支配上肢和肩部的肌 肉运动
支配胸部和上肢的自 主神经功能
支配胸部和上肢的感 觉
03
CATALOGUE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流程
在特殊手术麻醉中,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如超声引导技术、神经刺激器等来提高 阻滞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05
CATALOGUE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
局部麻醉药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局部麻醉药产 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呼吸
困难等症状。
神经损伤
注射过程中可能损伤臂丛神经 ,导致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 障碍。
麻醉药物的改进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如长效麻醉剂和局部麻醉药 的混合使用,延长了麻醉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
神经监测技术如神经刺激器和肌电图的应用,可以实时监 测神经传导功能,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和效 果。
研究展望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未来研究将探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新型技术如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和机器人辅助技术 的结合,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 。
呼吸抑制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辅助呼 吸等措施,严重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 机械通气。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规范操作流程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仅用于必要的情况, 并避免用于存在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

臂丛神经阻滞医学PPT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医学PPT课件

2 提高阻滞成功率的技术
• 2.1 神经定位 • 尽管臂丛神经阻滞已有100 多年的经验,各种研究也未 能找到绝佳的方法来定位神经。而且,不管是使用外周 神经刺激仪,异感法,还是血管周围阻滞的腋路入法等 技术来定位神经,阻滞成功率(多种定义)一般在 90%~98%之间。 • 随机的临床试验表明,与外周神经刺激法相比,超声引 导下区域麻醉(ultrasound-guided regiona anesthesia, UGRA)能加快起效时间,还能够减少阻滞操作时间以 及进针次数,还可以通过肌间沟入路更可靠地阻滞下干。 尽管如此,两种方法外科的等待时间和阻滞成功率相似。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证实UGRA 相对其他定位技术安全 性是否更高。
• UGRA 技术单次注射可完全阻滞后束。经过三次注射,而 不是四次,腋路阻滞效果可以得到改善。使用腋路法时, 桡神经附近注射对取得最佳麻醉效果至关重要,而在尺神 经附近注射就没那么重要。
• 最近的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二次注射技术(肌皮神经和腋动脉下方6点钟 位置),可能与神经刺激引导的三次注射效果相同
பைடு நூலகம்
• 混合长效和中效麻醉剂的阻滞没有优势,因为阻滞起效 时间类似,持续时间缩短。
• 尽管直觉上通过增加局麻药的用量可以达到最佳阻滞效 果,但现有证据表明这样做并不能带来临床上的改进。 增加局麻药的浓度、容量或者总剂量并不能缩短起效时 间,提高阻滞效果,也不能延长镇痛时间。相反地,增 加浓度会加重局麻药的神经毒性,增加总量会加重意外 血管内注射产生的全身毒性反应。因此,通过改变局麻 药溶液的特性来促进神经阻滞是无效的,但却明显增加 了神经受损或者血管内注射所带来的风险。超声引导下 阻滞技术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因为较低容量的局麻药 液可达到极佳的阻滞效果。然而,有新的证据显示在使 用量极低容量时(小于10 ml)阻滞的持续时间可能减少。 特别是采用持续神经周围阻滞技术时,有证据表明,最 初的推注给药可以用容量和浓度相对较低的局麻药液完 成,如20ml 0.375%的罗哌卡因肌间沟阻滞,之后输注 0.2%~0.3%的罗哌卡因溶液。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 ppt课件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 ppt课件

布比 0.15-0.25 2
2.5
3
20-30 2-6
卡因
罗派 0.15-0.25 2
2.5
3
卡因
2020/12/15
6
四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所需的局部麻醉药液容量
2-10kg 15kg 20kg 25kg 30kg 40kg 50kg (ml/kg) (ml) (ml) (ml) (ml) (ml) (ml)
+++
+++
+
桡N
++
++
+++
+++
正中N ++
+++
+++
+++
尺N
+
++
++
+++
臂内侧N 2020/12/15
+
++
++
++ 17
小儿各种臂丛阻滞技术的并发症及其发生情况比较
并发症
肌间沟 斜角肌旁
气胸
-
-
刺破血管,椎A ++
-
锁骨下A
-
-
颈外V
±
+
腋A
-
-
神经损伤,膈N ++
-
星状神经节 ±
2020/12/15
9
2020/12/15
10
there is no advantage in trying to locate each nerve and in performing multiple injections.

臂丛颈丛麻醉幻灯片课件

臂丛颈丛麻醉幻灯片课件

3
尺神经损伤时感觉 丧失的皮区
4
正中神经损伤时 感觉丧失的皮区
9
臂丛神经与前、中斜角肌的解剖关系
10
(1)肌间沟径路 (2)锁骨上径路
(3)腋径路
11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 1肌闻沟径路: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手臂 贴于身旁,使肩下垂,令病人略抬头,以显露 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用手指在其后缘向外滑 动,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及前斜角肌,以及它和 中斜角肌之间的凹陷即肌闻沟。肌间沟上小下 大,呈倒三角形,用手指沿沟下模,可触及锁 骨下动脉,自环状软骨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交 点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6颈椎水平。垂直 皮肤进针刺破椎前筋膜时可有突破感,然后针 向脚方向进针少许,接近臂丛时常有异感。
17
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上肢手术,肌间沟也用于肩
部手术,腋径路仅用于前臂 和手的手术
18
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 1局麻药毒性反应 □2肌间沟和锁骨上可出现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星状神经节阻滞造 成的霍纳氏综合征(瞳孔缩小、眼 睑下垂、鼻粘膜充血、面部潮红) ■3肌间沟可出现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髓 麻醉 ■4锁骨上可出现气胸
4
臂丛组成模式图
尺神经
尺动脉 尺神经
正中神经
胸外侧神经 腋动脉 胸内侧神经 正中神经
肌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肋间臂神经
胸长神经
小圆肌
大圆肌一
肩胛上神经
腋神经 肱三头肌长头 桡神经
桡神经深支 桡神经浅支
旋后肌 桡神经深支
上肢前面的神经
图 V-16
上肢后面的神经
6
桡侧腕屈肌腱、
拇长展肌腱 拇短伸肌腱 屈肌支持带
15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臂丛神经阻滞ppt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ppt课件
掌侧观
背侧观
.
包绕臂丛神经的组织
.
正中神经的分布
背侧观 掌侧观
.
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背侧观 掌侧观
.
正中、桡神经和肌皮神经
背侧观 掌侧观
.
腋神经的分布
背侧观 掌侧观
.
上肢所有神经的分布
掌侧观
.
上肢运动的神经支配
.
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
1. 腋路 2. 锁骨下入路 3. 锁骨上入路
Kulenkampff
.
膈肌收缩 — 针尖位置过浅,且偏内侧
.
以下肌肉收缩说明针尖位置不好
.
超声引导:解剖示意图
.
不同进路超声探头放置的位置
1. 肌间沟入路 2. 锁骨上入路 3. 锁骨下入路 4. 腋窝入路 5. 肱骨中段入路
.
超声探头的位置
.
超声下臂丛神经的定位
.
平面内进针
.
注入局部麻醉药
短时间手术:1.5%利多卡因(含1:40万肾上腺素) 长时间手术
4. 锁骨上血管旁入路
Winnie & Collins
5. 肌间沟入路
Winnie
.
四种阻滞方法的比较
肌间沟入路 锁骨上入路 锁骨下入路 腋窝入路
适应症 缺点 并发症
肩部、锁骨和 上臂近端手术
臂丛神经置管
肱骨中段以下 上肢完全阻滞
肘部以下 臂丛神经置管
同锁骨下入路
尺神经支配区 域阻滞缺失
缺乏超声引导 阻滞较难
平卧,头转向对侧 穿刺点:C6 水平肌间沟 进针方向(Winnie) 神经刺激器的设置
初始:1 Hz,1 mA 降低:0.2 ~ 0.4 mA

最新臂丛神经阻滞_图文PPT课件

最新臂丛神经阻滞_图文PPT课件

+
+
-1
2- 3
将数轴分为四个区间,图中标”+”号的区间即
为不等式y>0的解集.即不等式
(x-1)(x-2)(x-3)>0的解集为{x︳1<x<2或x>3}.
总结:此法为穿针引线法.在解高次不等式与分式 不等式中简洁明了,可迅速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二、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步骤:1、等价变形(注意x前系数为正)
1、肩部手术:C3-C6 颈丛+肌间沟入路。 2、上肢及肘部手术:C5-8、T1 喙突下入路。
肌间沟不能阻滞C8、T1 ;腋路不能阻滞肌 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 3、前臂手术:C5-8 、T1 喙突下入路。 4、腕及手部手术:易拇指基底部阻滞不良, (前外侧正中+后外侧桡+上外侧肌皮)肌 间沟入路
六、问题
肌皮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不全(止血带反应重) b. 最安全的臂丛阻滞法
除引起血肿或药液入血后产生局部麻醉药中毒外无其它 并发症
四、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3、解剖 • 神经以腋动脉为中心四象限分布
肌皮神经——9-12h 正中神经——12-3h 尺神经 ——3-6h 桡神经 ——6-9h
五、臂丛神经阻滞入路选择
2、解不等 xx12 式 0.
尝 试 : 该 不 等 式 与 不 等 式 (x 1 )(x 2 ) 0 等 价 .所 以 解 集 为 { xx 2 或 x 1 }
3、解不等式(x-1)(x-2)(x-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尝试1:由积的符号法则,本不等式可化成两个不等式组:
{ { ( x 1 )(x 2 ) 0 (1 )或 ( x 1 )(x 2 ) 0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
控制局麻药用量,尽量使用最低有效浓 度,混合液应考虑药物叠加毒性作用 对意识、呼吸及循环进行严密的观察和 监测 最好在有监护仪、抢救设备(气管插管 甚至除颤仪等)、相关抢救药物的环境 下进行 避免同时做双侧肌间沟法,以防膈神经 和喉返神经阻滞造成呼吸抑制

. 21
缺点:1,尺神经阻滞可不全;注药时可压迫穿刺点上 部迫使药液向下扩散,可改善尺神经阻滞效果; 2,有可能可伤及椎动脉;

3,可能引起星状神经节,(霍纳综合症)喉返 N和膈N的阻滞;
4,有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的危险;
5,不能同时行双侧阻滞,以防膈N和喉返N阻 滞造成呼吸抑制; 6,行低位穿刺有可能刺破胸膜产生气胸。

. 4
.
5
.
6
.
7
.
8



几种原因 盲探的穿刺方法 注射药物区域要求在 神经附近 穿刺方法不易掌握 对解剖结构不熟悉 操作暴力
.
9
临床表现
正中神经损伤:屈腕及屈指肌,大鱼际 肌萎缩萎缩,拇指及手指屈曲及拇指对 掌功能受限,第1-3指感觉障碍
尺神经损伤:尺侧腕屈肌萎缩,小鱼际肌,手 内部肌包括骨间肌及蚓状肌,及拇内收肌萎缩 ,手指内收,外展受限,指间关节伸直受限, 手精细功能受限,第4-5指感觉障碍
. 10
.
11
.
12
.
13
Hale Waihona Puke 肌间沟阻滞法: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对侧,手 臂贴于身旁,使肩下垂,可令病人略抬头,以显 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其后缘向外可摸到一 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外缘可触及大小走行相同 的中斜角肌,两者之间的凹陷即为肌间沟。用手 指沿沟下摸,可触及肩胛舌骨肌,此三条肌肉围 成一个三角形,靠近肩胛舌骨肌处即为穿刺点。 (若病人肥胖肩胛舌骨肌触不清,可在肌间沟锁 骨上2cm处穿刺)
.
1
颈丛由C1-4颈神经前支组成,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方, 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 方 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 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膈神经

. 2
.
3
臂丛主要由C5—8及T1脊神经前支组成, 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方,经锁骨后方进入 腋窝,臂丛的分支分布于胸上肢肌、上肢 带肌、背部浅肌(除斜方肌)以及臂、前 臂、手的肌、关节、骨和皮肤。 分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胸背神经、腋 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 神经等神经分支
.
14
操作:常规消毒,由穿刺点垂直进针刺入 皮肤,略向足侧推进,接近臂丛时常有异 感。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针头回抽无血 无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 注药:成人一次注入20~25ml。药物配制 以不超过局麻药最大用量为原则。起效快, 时效长为宜(可兼顾术后长时间的止痛)

.
15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
17



腋路:术前备皮,病人仰卧,患肢外展90度,前臂在上 屈90度,呈行礼姿势,麻醉着站在患侧,在腋窝处触摸腋 A搏动,取腋A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 操作:常规消毒,一手按在腋A上定位,另一手持针穿刺, 缓慢进针,针与动脉呈20度夹角,当有落空感时,表明针 尖已入液鞘,松开针头,可见针头随动脉搏动而摆动,表 示针已入液鞘内。 成功标志:①针尾随搏动而摆动②回抽无血③注药后腋窝 呈梭形肿胀④患者诉上肢麻木,运动受限⑤皮肤表浅血管 出现扩张
. 16


锁骨上阻滞法 :病人体位同肌间沟,肩下垫一薄 枕,麻醉者站在病人头端,确定锁骨中点,在锁骨 中点上1cm处进针,并向后、内、下方向推进当 病人有放射到手指、腕或前臂的异感其停止进针 回抽无空气或血,即可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推入, 若病人无异感,针尖深入1~2cm时可触及肋骨, 可沿第一肋骨纵轴前后搜索,直至引出异感。 此方法气胸发生率高,临床上已经较少采用。 锁骨下血管旁路同样易发气胸,且失败率较高, 临床亦不常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
18
适用于手、前臂、上臂及肩 部各种手术。 亦可用于疼痛科终止急性疼 痛的镇痛疗法。

.
19
1 局麻药毒性反应 2 肌间沟和锁骨上可出现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星状神经节阻滞造成 的霍纳氏综合征(同侧瞳孔缩小、眼 睑下垂、鼻粘膜充血、面部潮红) 3 肌间沟法可误入硬膜外隙和蛛网膜 下腔和造成椎管麻醉或全脊麻 4 气胸:肌间沟法锁骨上、下法阻滞 后患者出现胸闷,有发生气胸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