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臂丛神经阻滞》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PPT课件
探索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义、步骤、风险及护理,为您带来全面且易于理解的 课程内容。
什么是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麻醉技术,通过注射药物阻断臂丛神经,实现麻醉效果。 适用于广泛的手部和上肢手术,具有独特的目的和优点。
臂丛神经阻滞的步骤
1
注射药物选择
2
详细介绍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副作用、
2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提供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帮助从业人员正确执行臂丛神经阻滞,并确保术后恢复的顺 利进行。
臂丛神经阻滞后的恢复和护理
1
恢复室护理
详细描述术后患者的恢复室护理措施,包括监测、镇痛和观察患者状况等重要步 骤。
2
疼痛管理
介绍术后疼痛管理,包括给予药物镇痛和使用冰敷等方法,以确保患者舒适度和 快速康复。
3
持续观察和随访
讨论术后的持续观察和随访计划,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获得适当的护理和指 导。
பைடு நூலகம்例
展示实际案例,分享臂丛神经阻滞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以及患者术后的疗 效和反馈。
特点和其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3
麻醉操作详解
介绍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操作步骤,包 括局部麻醉、针刺和药物注射等过程。
常见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介绍主要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包括颈内 动脉旁路、中颈三角和腋路等技术的步 骤和特点。
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1 切实措施的风险管理
解释臂丛神经阻滞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通过切实措施来降低风险并提高安全性。
探索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义、步骤、风险及护理,为您带来全面且易于理解的 课程内容。
什么是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麻醉技术,通过注射药物阻断臂丛神经,实现麻醉效果。 适用于广泛的手部和上肢手术,具有独特的目的和优点。
臂丛神经阻滞的步骤
1
注射药物选择
2
详细介绍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副作用、
2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提供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帮助从业人员正确执行臂丛神经阻滞,并确保术后恢复的顺 利进行。
臂丛神经阻滞后的恢复和护理
1
恢复室护理
详细描述术后患者的恢复室护理措施,包括监测、镇痛和观察患者状况等重要步 骤。
2
疼痛管理
介绍术后疼痛管理,包括给予药物镇痛和使用冰敷等方法,以确保患者舒适度和 快速康复。
3
持续观察和随访
讨论术后的持续观察和随访计划,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获得适当的护理和指 导。
பைடு நூலகம்例
展示实际案例,分享臂丛神经阻滞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以及患者术后的疗 效和反馈。
特点和其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3
麻醉操作详解
介绍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操作步骤,包 括局部麻醉、针刺和药物注射等过程。
常见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介绍主要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包括颈内 动脉旁路、中颈三角和腋路等技术的步 骤和特点。
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1 切实措施的风险管理
解释臂丛神经阻滞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通过切实措施来降低风险并提高安全性。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成功标志:①针尾随搏动而摆动②回抽无血③注药后腋窝 呈梭形肿胀④患者诉上肢麻木,运动受限⑤皮肤表浅血管 出现扩张
YY
18
适用于手、前臂、上臂及肩 部各种手术。
亦可用于疼痛科终止急性疼 痛的镇痛疗法。
YY
19
1 局麻药毒性反应
2 肌间沟和锁骨上可出现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星状神经节阻滞造成 的霍纳氏综合征(同侧瞳孔缩小、眼 睑下垂、鼻粘膜充血、面部潮红)
缺点:1,尺神经阻滞可不全;注药时可压迫穿刺点上 部迫使药液向下扩散,可改善尺神经阻滞效果;
2,有可能可伤及椎动脉;
3,可能引起星状神经节,(霍纳综合症)喉返 N和膈N的阻滞;
4,有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的危险;
5,不能同时行双侧阻滞,以防膈N和喉返N阻 滞造成呼吸抑制;
6,行低位穿刺有可能刺破胸膜产生气胸。YY Nhomakorabea14
操作:常规消毒,由穿刺点垂直进针刺入 皮肤,略向足侧推进,接近臂丛时常有异 感。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针头回抽无血 无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
注药:成人一次注入20~25ml。药物配制以 不超过局麻药最大用量为原则。起效快, 时效长为宜(可兼顾术后长时间的止痛)
YY
15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此方法气胸发生率高,临床上已经较少采用。 锁骨下血管旁路同样易发气胸,且失败率较高,
临床亦不常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YY
17
腋路:术前备皮,病人仰卧,患肢外展90度,前臂在上屈 90度,呈行礼姿势,麻醉着站在患侧,在腋窝处触摸腋A 搏动,取腋A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
操作:常规消毒,一手按在腋A上定位,另一手持针穿刺, 缓慢进针,针与动脉呈20度夹角,当有落空感时,表明针 尖已入液鞘,松开针头,可见针头随动脉搏动而摆动,表 示针已入液鞘内。
YY
18
适用于手、前臂、上臂及肩 部各种手术。
亦可用于疼痛科终止急性疼 痛的镇痛疗法。
YY
19
1 局麻药毒性反应
2 肌间沟和锁骨上可出现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星状神经节阻滞造成 的霍纳氏综合征(同侧瞳孔缩小、眼 睑下垂、鼻粘膜充血、面部潮红)
缺点:1,尺神经阻滞可不全;注药时可压迫穿刺点上 部迫使药液向下扩散,可改善尺神经阻滞效果;
2,有可能可伤及椎动脉;
3,可能引起星状神经节,(霍纳综合症)喉返 N和膈N的阻滞;
4,有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的危险;
5,不能同时行双侧阻滞,以防膈N和喉返N阻 滞造成呼吸抑制;
6,行低位穿刺有可能刺破胸膜产生气胸。YY Nhomakorabea14
操作:常规消毒,由穿刺点垂直进针刺入 皮肤,略向足侧推进,接近臂丛时常有异 感。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针头回抽无血 无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
注药:成人一次注入20~25ml。药物配制以 不超过局麻药最大用量为原则。起效快, 时效长为宜(可兼顾术后长时间的止痛)
YY
15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此方法气胸发生率高,临床上已经较少采用。 锁骨下血管旁路同样易发气胸,且失败率较高,
临床亦不常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YY
17
腋路:术前备皮,病人仰卧,患肢外展90度,前臂在上屈 90度,呈行礼姿势,麻醉着站在患侧,在腋窝处触摸腋A 搏动,取腋A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
操作:常规消毒,一手按在腋A上定位,另一手持针穿刺, 缓慢进针,针与动脉呈20度夹角,当有落空感时,表明针 尖已入液鞘,松开针头,可见针头随动脉搏动而摆动,表 示针已入液鞘内。
神经阻滞麻醉培训课件

◆缺点:气胸发生率高
临床已少用
腋路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取决于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以及 病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只要阻滞的 区域和时间能满足手术的要求,神经阻滞 可单独应用或作为辅助手段.
➢禁忌症:小儿或不合作的病人;穿刺部位 有感染、肿瘤、严重畸形;局麻药过敏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优点
◆易于掌握 ◆小容量可阻滞肩部和上肢 ◆气胸的发生率较低 ◆临床最常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 丛 的 神 经 走 行
肌间沟
腋窝
锁骨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丛的神经支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前言
➢任何外科手术都可以在全麻下进行,但麻 醉医生掌握了外周神经阻滞并在临床上灵 活选择应用,可使麻醉处理更加灵活合理, 使患者术中术后更加舒适。
临床已少用
腋路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取决于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以及 病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只要阻滞的 区域和时间能满足手术的要求,神经阻滞 可单独应用或作为辅助手段.
➢禁忌症:小儿或不合作的病人;穿刺部位 有感染、肿瘤、严重畸形;局麻药过敏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优点
◆易于掌握 ◆小容量可阻滞肩部和上肢 ◆气胸的发生率较低 ◆临床最常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 丛 的 神 经 走 行
肌间沟
腋窝
锁骨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丛的神经支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前言
➢任何外科手术都可以在全麻下进行,但麻 醉医生掌握了外周神经阻滞并在临床上灵 活选择应用,可使麻醉处理更加灵活合理, 使患者术中术后更加舒适。
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课件

神经阻滞麻醉——臂丛颈丛
颈丛神经解剖
颈丛由C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 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方,中斜 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浅 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深 筋膜,深支分布于颈前及颈侧方 的深部组织。
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 神经、锁骨上神经、膈神经
颈丛神经解剖
【适应症】 颈部手术 难以保证呼吸通畅者禁用。 双侧颈深阻滞禁用。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注药:1.3%Lidocaine 25ml+肾 上腺素
此法尺神经阻滞可能不全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病人体位同肌间沟,肩下垫一薄枕,麻醉 着站在病人头端,确定锁骨中点,在锁骨 中点上1厘米进针,并向后、内、下方向 推进当病人有放射到手指、腕或前臂的 异感其停止进针回抽无空气或血,即可 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推入,假设病人无异 感,针尖深入1~2cm时可触及肋骨,可沿 第一肋骨纵轴前后搜索,直至引出异感。
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上肢手术,肌间沟也用于肩 部手术,腋径路仅用于前臂 和手的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1 局麻药毒性反响 2 肌间沟和锁骨上可出现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星状神经节阻滞造 成的霍纳氏综合征〔瞳孔缩小、眼 睑下垂、鼻粘膜充血、面部潮红〕 3 肌间沟可出现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髓 麻醉 4 锁骨上可出现气胸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1 肌间沟径路: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手臂 贴于身旁,使肩下垂,令病人略抬头,以显露 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用手指在其后缘向外滑 动,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及前斜角肌,以及它和 中斜角肌之间的凹陷即肌间沟。肌间沟上小下 大,呈倒三角形,用手指沿沟下模,可触及锁 骨下动脉,自环状软骨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交 点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6颈椎水平。垂直 皮肤进针刺破椎前筋膜时可有突破感,然后针 向脚方向进针少许,接近臂丛时常有异感。
颈丛神经解剖
颈丛由C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 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方,中斜 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浅 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深 筋膜,深支分布于颈前及颈侧方 的深部组织。
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 神经、锁骨上神经、膈神经
颈丛神经解剖
【适应症】 颈部手术 难以保证呼吸通畅者禁用。 双侧颈深阻滞禁用。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注药:1.3%Lidocaine 25ml+肾 上腺素
此法尺神经阻滞可能不全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病人体位同肌间沟,肩下垫一薄枕,麻醉 着站在病人头端,确定锁骨中点,在锁骨 中点上1厘米进针,并向后、内、下方向 推进当病人有放射到手指、腕或前臂的 异感其停止进针回抽无空气或血,即可 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推入,假设病人无异 感,针尖深入1~2cm时可触及肋骨,可沿 第一肋骨纵轴前后搜索,直至引出异感。
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上肢手术,肌间沟也用于肩 部手术,腋径路仅用于前臂 和手的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1 局麻药毒性反响 2 肌间沟和锁骨上可出现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星状神经节阻滞造 成的霍纳氏综合征〔瞳孔缩小、眼 睑下垂、鼻粘膜充血、面部潮红〕 3 肌间沟可出现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髓 麻醉 4 锁骨上可出现气胸
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
1 肌间沟径路: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手臂 贴于身旁,使肩下垂,令病人略抬头,以显露 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用手指在其后缘向外滑 动,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及前斜角肌,以及它和 中斜角肌之间的凹陷即肌间沟。肌间沟上小下 大,呈倒三角形,用手指沿沟下模,可触及锁 骨下动脉,自环状软骨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交 点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6颈椎水平。垂直 皮肤进针刺破椎前筋膜时可有突破感,然后针 向脚方向进针少许,接近臂丛时常有异感。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ppt

02
这些前支在相应颈椎横突水平, 组成臂丛神经的上、中、下三个 束
臂丛神经的分支
上干
发出胸廓内神经和胸外侧神经
中干
发出肩胛背神经和胸背神经
下干
发出腋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臂丛神经的分布
支配上肢和肩部的肌 肉运动
支配胸部和上肢的自 主神经功能
支配胸部和上肢的感 觉
03
CATALOGUE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流程
在特殊手术麻醉中,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如超声引导技术、神经刺激器等来提高 阻滞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05
CATALOGUE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
局部麻醉药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局部麻醉药产 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呼吸
困难等症状。
神经损伤
注射过程中可能损伤臂丛神经 ,导致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 障碍。
麻醉药物的改进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如长效麻醉剂和局部麻醉药 的混合使用,延长了麻醉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
神经监测技术如神经刺激器和肌电图的应用,可以实时监 测神经传导功能,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和效 果。
研究展望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未来研究将探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新型技术如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和机器人辅助技术 的结合,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 。
呼吸抑制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辅助呼 吸等措施,严重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 机械通气。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规范操作流程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仅用于必要的情况, 并避免用于存在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
这些前支在相应颈椎横突水平, 组成臂丛神经的上、中、下三个 束
臂丛神经的分支
上干
发出胸廓内神经和胸外侧神经
中干
发出肩胛背神经和胸背神经
下干
发出腋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臂丛神经的分布
支配上肢和肩部的肌 肉运动
支配胸部和上肢的自 主神经功能
支配胸部和上肢的感 觉
03
CATALOGUE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流程
在特殊手术麻醉中,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如超声引导技术、神经刺激器等来提高 阻滞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05
CATALOGUE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
局部麻醉药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局部麻醉药产 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呼吸
困难等症状。
神经损伤
注射过程中可能损伤臂丛神经 ,导致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 障碍。
麻醉药物的改进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如长效麻醉剂和局部麻醉药 的混合使用,延长了麻醉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
神经监测技术如神经刺激器和肌电图的应用,可以实时监 测神经传导功能,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和效 果。
研究展望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未来研究将探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新型技术如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和机器人辅助技术 的结合,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手术修复 。
呼吸抑制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辅助呼 吸等措施,严重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 机械通气。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规范操作流程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仅用于必要的情况, 并避免用于存在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
臂丛神经阻滞医学PPT课件

2 提高阻滞成功率的技术
• 2.1 神经定位 • 尽管臂丛神经阻滞已有100 多年的经验,各种研究也未 能找到绝佳的方法来定位神经。而且,不管是使用外周 神经刺激仪,异感法,还是血管周围阻滞的腋路入法等 技术来定位神经,阻滞成功率(多种定义)一般在 90%~98%之间。 • 随机的临床试验表明,与外周神经刺激法相比,超声引 导下区域麻醉(ultrasound-guided regiona anesthesia, UGRA)能加快起效时间,还能够减少阻滞操作时间以 及进针次数,还可以通过肌间沟入路更可靠地阻滞下干。 尽管如此,两种方法外科的等待时间和阻滞成功率相似。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证实UGRA 相对其他定位技术安全 性是否更高。
• UGRA 技术单次注射可完全阻滞后束。经过三次注射,而 不是四次,腋路阻滞效果可以得到改善。使用腋路法时, 桡神经附近注射对取得最佳麻醉效果至关重要,而在尺神 经附近注射就没那么重要。
• 最近的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二次注射技术(肌皮神经和腋动脉下方6点钟 位置),可能与神经刺激引导的三次注射效果相同
பைடு நூலகம்
• 混合长效和中效麻醉剂的阻滞没有优势,因为阻滞起效 时间类似,持续时间缩短。
• 尽管直觉上通过增加局麻药的用量可以达到最佳阻滞效 果,但现有证据表明这样做并不能带来临床上的改进。 增加局麻药的浓度、容量或者总剂量并不能缩短起效时 间,提高阻滞效果,也不能延长镇痛时间。相反地,增 加浓度会加重局麻药的神经毒性,增加总量会加重意外 血管内注射产生的全身毒性反应。因此,通过改变局麻 药溶液的特性来促进神经阻滞是无效的,但却明显增加 了神经受损或者血管内注射所带来的风险。超声引导下 阻滞技术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因为较低容量的局麻药 液可达到极佳的阻滞效果。然而,有新的证据显示在使 用量极低容量时(小于10 ml)阻滞的持续时间可能减少。 特别是采用持续神经周围阻滞技术时,有证据表明,最 初的推注给药可以用容量和浓度相对较低的局麻药液完 成,如20ml 0.375%的罗哌卡因肌间沟阻滞,之后输注 0.2%~0.3%的罗哌卡因溶液。
最新臂丛神经阻滞_图文PPT课件

+
+
-1
2- 3
将数轴分为四个区间,图中标”+”号的区间即
为不等式y>0的解集.即不等式
(x-1)(x-2)(x-3)>0的解集为{x︳1<x<2或x>3}.
总结:此法为穿针引线法.在解高次不等式与分式 不等式中简洁明了,可迅速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二、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步骤:1、等价变形(注意x前系数为正)
1、肩部手术:C3-C6 颈丛+肌间沟入路。 2、上肢及肘部手术:C5-8、T1 喙突下入路。
肌间沟不能阻滞C8、T1 ;腋路不能阻滞肌 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 3、前臂手术:C5-8 、T1 喙突下入路。 4、腕及手部手术:易拇指基底部阻滞不良, (前外侧正中+后外侧桡+上外侧肌皮)肌 间沟入路
六、问题
肌皮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不全(止血带反应重) b. 最安全的臂丛阻滞法
除引起血肿或药液入血后产生局部麻醉药中毒外无其它 并发症
四、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3、解剖 • 神经以腋动脉为中心四象限分布
肌皮神经——9-12h 正中神经——12-3h 尺神经 ——3-6h 桡神经 ——6-9h
五、臂丛神经阻滞入路选择
2、解不等 xx12 式 0.
尝 试 : 该 不 等 式 与 不 等 式 (x 1 )(x 2 ) 0 等 价 .所 以 解 集 为 { xx 2 或 x 1 }
3、解不等式(x-1)(x-2)(x-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尝试1:由积的符号法则,本不等式可化成两个不等式组:
{ { ( x 1 )(x 2 ) 0 (1 )或 ( x 1 )(x 2 ) 0 (2 )
神经阻滞麻醉培训课件

能使用;
上臂阻滞效果较差,不适用于肩关节手术及肱骨 骨折复位等;
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
神经阻滞麻醉
50
锁骨上阻滞法
优点:定位简便,对肌间沟摸不清的病人适用。 缺点:气胸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多已被肌间沟阻滞法
取代。
神经阻滞麻醉
51
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上肢及肩关节手术(锁骨骨折)或上肢 关节复位术,腋径路仅用于前臂和手的手术。
23
神经阻滞麻醉
24
神经阻滞麻醉
25
神经阻滞麻醉
26
颈浅丛阻滞法
定位:病人仰卧位、去枕,头偏向对侧,在胸锁 乳突肌后缘中点作标记,即为穿刺点。
操作:由标记点垂直刺人皮肤,缓慢进针,遇一 刺破纸张样的落空感后表示针尖已穿透肌膜,将 局麻药液注射到肌膜下。也可以在颈阔肌的表面 再向乳突、锁骨和颈前方向作浸润注射,以分别 阻滞枕小、耳大、颈皮和锁骨上神经,一般每侧 用药量lOml左右。
神经阻滞麻醉
33
四、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麻醉
34
人们不断地使用他们的胳膊和手, 结果就使胳膊和手不断暴露而容易受损 伤;人们也不停地吃,人的胃从来就没 有真正空过。人们的动手倾向和他们不 屈不挠的食欲,造成了上肢损伤和饱胃 的病人像潮水一样,不停地涌入医院的 急诊室。这就是为什么麻醉学家如此偏 爱臂丛神经阻滞的原因。
是中等效能和时效的局麻药。 组织弥散性能、粘膜穿透力好,可用于各种局麻
方法,但使用的浓度不同。 最适用于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 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为 l00mg;
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为 400mg。 反复用药可产生快速耐药性。
神经阻滞麻醉
69
4.布比卡因(bupivacaine)
上臂阻滞效果较差,不适用于肩关节手术及肱骨 骨折复位等;
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
神经阻滞麻醉
50
锁骨上阻滞法
优点:定位简便,对肌间沟摸不清的病人适用。 缺点:气胸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多已被肌间沟阻滞法
取代。
神经阻滞麻醉
51
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上肢及肩关节手术(锁骨骨折)或上肢 关节复位术,腋径路仅用于前臂和手的手术。
23
神经阻滞麻醉
24
神经阻滞麻醉
25
神经阻滞麻醉
26
颈浅丛阻滞法
定位:病人仰卧位、去枕,头偏向对侧,在胸锁 乳突肌后缘中点作标记,即为穿刺点。
操作:由标记点垂直刺人皮肤,缓慢进针,遇一 刺破纸张样的落空感后表示针尖已穿透肌膜,将 局麻药液注射到肌膜下。也可以在颈阔肌的表面 再向乳突、锁骨和颈前方向作浸润注射,以分别 阻滞枕小、耳大、颈皮和锁骨上神经,一般每侧 用药量lOml左右。
神经阻滞麻醉
33
四、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麻醉
34
人们不断地使用他们的胳膊和手, 结果就使胳膊和手不断暴露而容易受损 伤;人们也不停地吃,人的胃从来就没 有真正空过。人们的动手倾向和他们不 屈不挠的食欲,造成了上肢损伤和饱胃 的病人像潮水一样,不停地涌入医院的 急诊室。这就是为什么麻醉学家如此偏 爱臂丛神经阻滞的原因。
是中等效能和时效的局麻药。 组织弥散性能、粘膜穿透力好,可用于各种局麻
方法,但使用的浓度不同。 最适用于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 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为 l00mg;
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为 400mg。 反复用药可产生快速耐药性。
神经阻滞麻醉
69
4.布比卡因(bupivacai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一般在第6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于同一水平,从此处作一水平线与肌间交通 的交点即为穿刺点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定位肌间沟(处二,)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在锁骨上法穿刺点的直上1~1.5 cm,相当于肩胛舌骨肌的上缘,在此 处可隐约触到前、
中斜角肌间沟,向颈椎横突方向重压时,有异感向前臂方向散射,即为穿 刺点。此点有时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Horner 征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6)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臂丛神经均有交感神经纤维参加,它们都是从椎 旁交感神经链发出的节后纤维。交感神经链的节前纤维发自脊髓颈胸段 平面的睫状—脊髓中枢,其纤维经过脊髓前根(主要是颈8 胸1 ) ,颈交感 神经丛的颈上神经节,进入颈胸交界处颈下与胸1 组成睫状神经节,并上 行经过颈中至颈上交感神经节,由此发出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经由颈动 脉及眼部神经及血管而终止于瞳孔扩大肌及眼睑提肌。当颈8 胸1 神经 根性损伤时,由于交感神经瞳孔路线受损而出现瞳孔缩小、眼球内陷、 眼睑下垂、半侧面部无汗,即为Horner 征。由于交感神经纤维一出椎孔 即进入交感神经节,因此Horner 征的出现常提示为椎孔内的节前损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 五支:各股在喙突平面分成神经支,即上肢五大神经: ①腋神经:主要来自颈5 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功能为外展肩关节。 ②肌皮神经:主要来自颈6 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功能为屈曲肘关节。 ③桡神经:主要来自颈7 神经根,支配上肢伸肌群,功能为伸直肘、腕和指关节。 ④正中神经:主要来自颈8 神经根,支配前臂屈肌群,功能为屈曲腕和手指关节。 ⑤尺神经:主要来自胸1 神经根,支配手部内在肌群,负责手的精细动作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臂丛解剖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丛的解剖可概括为“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支”。 (1) 五根:即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 神经根的前支组成,位于斜角肌间隙内。 (2) 三干:由颈5~6 合成上干,颈7 单独为中干,颈8 、胸1 合成下干,位于锁骨之上和第 一肋骨表面。 (3) 六股:上、中、下干各自分为前、后两股,位于锁骨后。 (4) 三束: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
肌间沟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是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 肌组成的一个上窄下宽的三角,沿肩 胛舌骨肌向下摸可触及锁骨下动脉, 颈外静脉从肌间沟经过,与C6横突、 环状软骨处于同一水平。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因为臂丛神经也是处在筋膜的间隙中,因此颈丛、臂丛的各种入 路都可以联合应用,如在做肩部手术可联合颈丛、臂丛肌间沟入 路,做肘部手术时可联合肌沟和腋路阻滞。这样使麻醉更加完善, 但要注意麻醉药的用量,防止局部麻醉药中毒。 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因病人是清醒状态,体位可造成感觉不适, 或精神高度紧张,应加用小量镇静、镇痛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仰卧,头偏向对侧,手臂贴于身旁,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用手指在 其后缘向外滑动,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起于C3-7横突止于第一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臂丛神经皮肤处分,布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丛神经自椎间孔发出后直到腋窝远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延 续的筋膜环绕,臂丛N就处于筋膜的间隙中,并与血管伴行, 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腋窝的部分称为腋鞘。如果从腋鞘注入 局部麻醉药即可以扩散到臂丛的神经根,这就证明它是一个 相互连通的潜在的腔隙,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部位,只要把 局部麻醉药注射进入这个潜在的腔隙中麻醉就会成功。这就 演生出临床上的6种臂丛阻滞入路,经颈路、肌间沟、锁骨 上、锁骨下、喙突下和腋路阻滞。
a) 再向前斜角肌外缘滑动,可摸到一条相同大小的小肌肉即中斜角肌(起于C2T1横突止于第一肋),两肌间的凹陷称为前、中斜角肌肌间隙即肌间沟。
b) 用手指沿沟下摸,可触及一条横向的小肌肉,即肩胛舌骨肌,为肌间沟的底, 肌间沟上小下大,呈倒三角形
c) 肌间沟与颈外静脉的走向常一致,可见颈外静脉经此通过,沿肩胛舌骨肌往下 触摸到锁骨上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搏动。手指向沟内重压患者有麻木或异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上,我们根据病人的伤口所在部位,并结合臂丛神经 支配区域选择入路。一般来说,肘关节以上用肌间沟,以 下用腋路阻滞。肘关节两者都用。 适应证:上肢的各种手术,及肩关节闭合性复位 禁忌证:双上肢同时进行手术
穿刺点有感染、血肿、肿瘤等 对麻醉剂特别敏感的病人。
本文臂档所丛提神供的经信麻息仅醉供参的考常之用用,麻不能药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颈外静脉重叠,可在后者的外侧或内侧缘进针。
2. 摸出甲状软骨的下缘(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水平),向外侧摸到胸锁乳 突肌后缘,然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定位肌间沟(处二,)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在锁骨上法穿刺点的直上1~1.5 cm,相当于肩胛舌骨肌的上缘,在此 处可隐约触到前、
中斜角肌间沟,向颈椎横突方向重压时,有异感向前臂方向散射,即为穿 刺点。此点有时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Horner 征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6)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臂丛神经均有交感神经纤维参加,它们都是从椎 旁交感神经链发出的节后纤维。交感神经链的节前纤维发自脊髓颈胸段 平面的睫状—脊髓中枢,其纤维经过脊髓前根(主要是颈8 胸1 ) ,颈交感 神经丛的颈上神经节,进入颈胸交界处颈下与胸1 组成睫状神经节,并上 行经过颈中至颈上交感神经节,由此发出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经由颈动 脉及眼部神经及血管而终止于瞳孔扩大肌及眼睑提肌。当颈8 胸1 神经 根性损伤时,由于交感神经瞳孔路线受损而出现瞳孔缩小、眼球内陷、 眼睑下垂、半侧面部无汗,即为Horner 征。由于交感神经纤维一出椎孔 即进入交感神经节,因此Horner 征的出现常提示为椎孔内的节前损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 五支:各股在喙突平面分成神经支,即上肢五大神经: ①腋神经:主要来自颈5 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功能为外展肩关节。 ②肌皮神经:主要来自颈6 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功能为屈曲肘关节。 ③桡神经:主要来自颈7 神经根,支配上肢伸肌群,功能为伸直肘、腕和指关节。 ④正中神经:主要来自颈8 神经根,支配前臂屈肌群,功能为屈曲腕和手指关节。 ⑤尺神经:主要来自胸1 神经根,支配手部内在肌群,负责手的精细动作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臂丛解剖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丛的解剖可概括为“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支”。 (1) 五根:即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 神经根的前支组成,位于斜角肌间隙内。 (2) 三干:由颈5~6 合成上干,颈7 单独为中干,颈8 、胸1 合成下干,位于锁骨之上和第 一肋骨表面。 (3) 六股:上、中、下干各自分为前、后两股,位于锁骨后。 (4) 三束: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
肌间沟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是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 肌组成的一个上窄下宽的三角,沿肩 胛舌骨肌向下摸可触及锁骨下动脉, 颈外静脉从肌间沟经过,与C6横突、 环状软骨处于同一水平。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因为臂丛神经也是处在筋膜的间隙中,因此颈丛、臂丛的各种入 路都可以联合应用,如在做肩部手术可联合颈丛、臂丛肌间沟入 路,做肘部手术时可联合肌沟和腋路阻滞。这样使麻醉更加完善, 但要注意麻醉药的用量,防止局部麻醉药中毒。 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因病人是清醒状态,体位可造成感觉不适, 或精神高度紧张,应加用小量镇静、镇痛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仰卧,头偏向对侧,手臂贴于身旁,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用手指在 其后缘向外滑动,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起于C3-7横突止于第一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臂丛神经皮肤处分,布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丛神经自椎间孔发出后直到腋窝远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延 续的筋膜环绕,臂丛N就处于筋膜的间隙中,并与血管伴行, 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腋窝的部分称为腋鞘。如果从腋鞘注入 局部麻醉药即可以扩散到臂丛的神经根,这就证明它是一个 相互连通的潜在的腔隙,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部位,只要把 局部麻醉药注射进入这个潜在的腔隙中麻醉就会成功。这就 演生出临床上的6种臂丛阻滞入路,经颈路、肌间沟、锁骨 上、锁骨下、喙突下和腋路阻滞。
a) 再向前斜角肌外缘滑动,可摸到一条相同大小的小肌肉即中斜角肌(起于C2T1横突止于第一肋),两肌间的凹陷称为前、中斜角肌肌间隙即肌间沟。
b) 用手指沿沟下摸,可触及一条横向的小肌肉,即肩胛舌骨肌,为肌间沟的底, 肌间沟上小下大,呈倒三角形
c) 肌间沟与颈外静脉的走向常一致,可见颈外静脉经此通过,沿肩胛舌骨肌往下 触摸到锁骨上窝可摸到锁骨下动脉搏动。手指向沟内重压患者有麻木或异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上,我们根据病人的伤口所在部位,并结合臂丛神经 支配区域选择入路。一般来说,肘关节以上用肌间沟,以 下用腋路阻滞。肘关节两者都用。 适应证:上肢的各种手术,及肩关节闭合性复位 禁忌证:双上肢同时进行手术
穿刺点有感染、血肿、肿瘤等 对麻醉剂特别敏感的病人。
本文臂档所丛提神供的经信麻息仅醉供参的考常之用用,麻不能药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颈外静脉重叠,可在后者的外侧或内侧缘进针。
2. 摸出甲状软骨的下缘(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水平),向外侧摸到胸锁乳 突肌后缘,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