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鱼类大全

合集下载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下),请收藏!附:价格和吃法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下),请收藏!附:价格和吃法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下),请收藏!附:价格和吃法上篇介绍了海边人常吃的海鱼,共计40种,因篇幅有限,只写了20种。

接下来的20种今天把它补齐,加起来便是完整的40种。

在海边生活的人,海鱼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每个人都是从小吃到大。

我这里坐标山东沿海,南北方物种有区别,不一定相同。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上),附:价格和吃法,请收藏21、黑头鱼(野生、养殖)黑头鱼,又叫黑石鲈,近海鱼种。

黑头鱼在上个世纪在笔者家乡一直不受人待见,称之为“不上讲”的鱼,市场卖得少,价格便宜,吃黑头基本都在海边自己钓。

进入新世纪后,黑头鱼突然咸鱼翻身,凭借紧实和鲜美的口感,广受喜爱。

黑头鱼一直是非常好吃的鱼类,非常适合做鱼生。

只不过在上世纪大家都推崇“加吉鱼”、“黄花鱼”等,这种黑不溜秋的鱼“难入法眼”。

现在因为有了经济价值,养殖的越来越多,市场上卖的黑头鱼大多是养殖的。

价格:20~25左右/斤。

黑头鱼的吃法:清蒸、红烧、家常烧、刺身等。

22、马面鱼(野生)马面鱼,又称为面包鱼、剥皮鱼。

这种鱼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四川、重庆吃火锅时吃的“耗儿鱼”就是小马面鱼。

在沿海地区这种鱼可不小,一条两三斤重是常有的事。

马面鱼肉质紧实,有类似蒜瓣肉的口感。

这种鱼基本见不到活的,都是以冰鲜的方式在市场上出售。

以前马面鱼价格亲民,很受欢迎,尤其烧烤吃很棒。

现在价格越来越贵,吃得便少了。

价格:15~20元/斤马面鱼的吃法:家常烧、红烧、烤马面鱼等。

23、鳗鳞鱼(野生)鳗鳞鱼,又叫鳗鲡鱼。

一种外形很像蛇的海鱼,非常受笔者家乡人们的喜爱。

鳗鳞鱼肉质非常细腻鲜美,而且没有小刺,只有中间一条鱼骨,吃起来很方便安全,不怕卡刺。

(但是这里注意的是,市场上有另一种外形酷似鳗鳞的鱼叫做“季勾鱼”,口感跟鳗鳞完全不一样,下面一种鱼便介绍它。

)鳗鳞鱼因为非常鲜美而且产量小,所以价格也很贵,个头越大价格越高。

价格:30~70元/斤。

鳗鳞鱼的吃法:红烧、家常烧、辣鳗鳞、烤鳗鳞等。

食用海鱼种类图片大全

食用海鱼种类图片大全

食用海鱼种类图片大全
鳓鱼
鳓鱼别称火鳓鱼、鲙鱼、白鳞鱼、白力鱼、曹白鱼、春鱼、黄鲫鱼等,为暖水性近海中上层洄游的重要经济鱼类,喜栖息于沿岸及沿岸水与外海水交汇处水域,黄昏、夜间、黎明和阴天喜栖息于水的中上层,白天多活动于水的中下层,遇大风、淡水或打雷时则沉入海底。

赤魟
赤魟别称鯆鱼、草帽鱼、蒲扇鱼、黄貂鱼等,鱼体盘上、下平扁,
尾部细长如鞭,尾前部背面有锯齿状硬棘一枚,棘基部有毒腺,属底栖鱼类,常匍伏于江河深潭,夜间活动,以软体动物为食,分布在西太平洋区,包括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西南部以及南海和东海、越南、柬埔寨、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斐济、图瓦卢、马尔代夫等海域,也溯西江到达南宁。

带鱼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别称刀鱼、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头尖口大,至尾部逐渐变细,身高为头长的2倍,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

鲳鱼
鲳鱼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鱼类,别称镜鱼、鮀鱼、平鱼、昌侯龟、昌鼠等,为近海中下层鱼类,以小鱼、水母、硅藻等为食,常栖息于水深30~70米潮流缓慢海区内,主要分布于中国沿海、日本中部、朝鲜和印度东部。

乌鲳
乌鲳为乌鲳科乌鲳属的鱼类,别称黑鲳、铁板鲳、乌鳞鲳等,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鲜、日本以及中国沿海等,属于热带及亚热带中上层鱼类,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其中东海与南海产量较
多。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上),附:价格和吃法,请收藏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上),附:价格和吃法,请收藏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上),附:价格和吃法,请收藏很多人多海里的鱼类不太了解,觉得大海里常吃的鱼类就那么几种。

其实,海洋之大远远地超过了陆地,海洋中的动物之丰富远远超过了常人的想象。

在进化论里,陆地上得所有生物都是由海洋里进化而来的。

所以,海洋又是生物之源。

沿海城市经常吃海鲜,尤其是海鱼,家家餐桌上都离不了。

海洋中的鱼类大约有近2万多种,经常被我国沿海居民端上餐桌的就有上百种。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海边人常吃的40种海鱼,假如您有时间到海边旅行,见到了这些海鱼不防品尝一下。

今天写的这40种海鱼大多数都是经济实惠的野生海鱼,几元钱一斤的比比皆是,也算是海边人餐桌上的质优价廉的“口粮鱼”,篇幅有限,分两篇写完,每篇写20种,欢迎大家收藏。

1、鲅鱼(野生)鲅鱼,学名马鲛鱼。

最大能长到3米长200多斤重。

肉多刺少,每年春天大量上市肉质非常鲜美。

著名的胶东地区的“鲅鱼饺子”就是鲅鱼肉制作而成,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

在山东沿海,每年春天有女婿送岳父母鲅鱼,表示孝敬的习俗。

价格:春鲅鱼25元左右/斤,其他季节便宜。

鲅鱼的吃法:红烧、蒜苔烧鲅鱼、熏鲅鱼、鲅鱼馅饺子、鲅鱼丸等。

2、鲐鲅鱼(野生)鲐鲅鱼,鲭鱼属的一种。

外表看起来像迷你版的鲅鱼,但却跟鲅鱼完全没有关系。

鲐鲅鱼个头小,鱼肉口感有点像鲅鱼,也是非常好吃的经济鱼种。

吃的时候注意,鲐鲅鱼的内脏和血液有毒性,一定要清理干净后再烹饪食用。

价格:5~10元/斤。

鲐鲅鱼的吃法:红烧鲐鲅鱼、熏鲐鲅鱼、茄汁鲐鲅鱼、香煎鲐鲅鱼等。

3、带鱼(野生)带鱼,俗称刀鱼。

这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海鱼了,冰鲜冷冻后内陆城市也经常能吃到带鱼。

带鱼的鱼肉细腻鲜嫩,鱼刺少易食用,非常受老人孩子的喜欢。

在北方沿海,过年的时候每家都会炸带鱼,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海鱼之一。

价格:5~15元/斤。

带鱼的吃法:香煎带鱼、红烧、家常烧等。

4、红头鱼(野生)红头鱼,也称为红娘鱼。

很漂亮的红色的海鱼,生活在近海的海底,鱼鳍很大,像是一对翅膀。

十种最漂亮的海水鱼

十种最漂亮的海水鱼

十种最漂亮的海水鱼十种最漂亮的海水鱼,在生活当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大海,大海里面有很多种生物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其中也是又很漂亮的海水鱼,下面小编整理了十种最漂亮的海水鱼。

十种最漂亮的海水鱼1第一、澳洲珍珠蝶是一种分布于夏威夷群岛以及其附近海域,其体型大小可达16厘米左右,是非常喜爱和同种鱼群居的蝶鱼、第二、红尾蝶非常的美丽、普遍、健壮,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体长可达15厘米左右。

它们不挑食,几乎各种各样的食物它们都来者不拒。

第三、曙光蝶大多散布于整个印度洋及红海海域,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对于水族箱的生活能绝对的适应。

这种曙光蝶同样是什么都吃,而且喜欢吃丰年虾,它的体型最大体可以长达13厘米。

第四、月眉蝶产于印度洋,在自然海域中是成双成对地摄食各种水底的无脊椎动物,其体长可达23厘米,它喜欢食贝类和乌贼肉。

第五、月光蝶是一尾迷人至极的鱼,在自然海域中,它以珊瑚虫为食,也吃丝藻及水底的无脊椎动物。

它是一条大鱼,体长可达20厘米左右、第六、黄火箭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及红海海域,它们对食物有种贪婪的欲望,其体长可以达到25厘米左右。

第七、人字蝶,这是一种最受欢迎、最普遍的蝶鱼,主要来自印度洋及红海,最大体长达20cm。

第八、黑镜蝶是西太平洋热带海域中色彩唯一朴素的鱼,其体长只13cm,它属于最具疾病抵抗力的蝶鱼品种之一。

第九、网蝶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印度洋的鱼,有时又称为“马赛克蝶”。

体长约可达到16cm,适应良好,会接受大部分的食物,而且是非常不容易罹病的蝶鱼哦。

第十、黑白关刀可用浮游性的甲壳类生物为食,即使是许多蝶鱼看了均会扭头就走的薄片饲料,它们也会甘之如饴,它们活力旺盛,而且天性喜欢打架争斗。

十种最漂亮的海水鱼210、燕尾鲈燕尾鲈原产于印度-西太平洋,这个物种的颜色在生长阶段也有变化,它们外表的颜色主要有蓝色、粉色和金色,这种鱼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雌性的,之后在生长过程中会变成雄性。

9、蓑鲉蓑鲉原产于印度太平洋地区,蓑鲉有着红白相间的条纹,身上带有剧毒,它们拥有着在水中瞬间移动的能力,能够很轻易的抓住猎物。

动植物物种知识:知名的深海鱼

动植物物种知识:知名的深海鱼

动植物物种知识:知名的深海鱼深海鱼,生活在水深1000米以上的海底深处,因其神秘的生存环境和奇异的形态而备受关注。

这些鱼类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存,甚至给海洋科学家带来了很多惊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知名的深海鱼物种,以及它们是如何适应这样极端的环境的。

1.深海鳕鱼深海鳕鱼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鱼类,通常可以在海底一千到三千米深的沙丘上发现。

其身体呈圆筒形,尾巴比头部和身体长,能够在海中迅速游动,咬住猎物。

其生活环境中缺乏阳光,深海鳕鱼因此具有自发光能力,身体和眼睛周围的光体可以发出绿色的光芒。

2.深海灯笼鱼深海灯笼鱼是一种著名的深海鱼类,被称为深海之光的代表。

略呈圆形,长约15厘米的深海灯笼鱼有一套独有的光体,不仅能够自发光照亮周围环境,而且能够反射来自周围环境的光线,它的身体看起来像一个小灯笼,颜色呈现鲜艳的红色、橙色或绿色。

3.深海旗鱼深海旗鱼是一种长约1米的鱼类,生活在水深1000米以上的深海中。

深海旗鱼的身体非常适合在深海生存。

它的背鳍向上弯曲,呈现出一个钩状,这样它可以更好地躲避潜在的捕食者,并在需要时迅速逃离危险。

此外,深海旗鱼还可以快速游动,追击和捕杀猎物。

4.深海狗鱼深海狗鱼是一种深海鱼类,身体与灯笼鱼有点相似,整个体表被展开成瓣状,从而形成了一个灯笼状的外部形态。

深海狗鱼的口很大,内部的齿状物能够轻易地撕咬猎物。

这种鱼类还可以在海水中前进并漂移,它的鳍较大,形成了一个瓢状结构,帮助它在深海中移动。

5.深海龙鱼深海龙鱼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深海鱼类之一,它的外形独特,很难与其他鱼类混淆。

深海龙鱼的身体像魔鬼一般的形状,长长的尾巴和身体可以松动和打结,这样它就可以更好地藏匿在海底深处。

深海龙鱼的身体上布满了带有锋利牙齿的鳞片,还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散发出自发光或反射出周围环境的光线。

总结这些深海鱼类在海底深处孕育出了独特的生存能力,具有极高的适应性和抗性。

通过演化,它们已经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海里的鱼类名称大全

海里的鱼类名称大全

海里的鱼类名称大全海洋是一个神秘而广阔的世界,其中生活着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它们在海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态系统。

在这片蔚蓝的海域中,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鱼类,它们的名称和外貌各异,让人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多样性。

1. 斑马鱼。

斑马鱼,又名斑马鲤,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热带鱼类,身体呈椭圆形,背部呈黑色,腹部呈白色,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如同斑马的条纹一般,因此得名。

斑马鱼性情温和,适合养殖在家庭水族箱中,深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

2. 彩虹鱼。

彩虹鱼是一种色彩斑斓、极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鱼类,身体呈椭圆形,鳞片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如同彩虹般绚丽夺目,因此得名。

彩虹鱼生性活泼,游动迅捷,是淡水水族箱中的一大亮点。

3. 锦鲤。

锦鲤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鲤科鱼类,其体型丰满,鳞片呈现出多种色彩的斑斓图案,如同一幅幅精美的锦绣图案,因此得名。

在东方文化中,锦鲤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备受人们喜爱。

4. 斑点鲨。

斑点鲨,又名豹纹鲨,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鲨鱼类,身体呈椭圆形,背部布满黑色斑点,如同豹子的斑纹一般,因此得名。

斑点鲨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具有强大的猎食能力,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5. 火鸡鱼。

火鸡鱼是一种热带鱼类,身体呈纺锤形,头部呈鸟类的形状,因此得名。

火鸡鱼生性活泼,游动迅捷,是深受水族爱好者喜爱的观赏鱼类。

6. 火焰鱼。

火焰鱼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观赏鱼类,身体呈椭圆形,鳞片呈现出红、橙、黄等暖色调,如同火焰般绚丽夺目,因此得名。

火焰鱼生性活泼,适合养殖在家庭水族箱中,是观赏价值极高的热带鱼类之一。

7. 斑纹鱼。

斑纹鱼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观赏鱼类,身体呈椭圆形,背部呈黑色,腹部呈白色,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如同斑纹一般,因此得名。

斑纹鱼生性温和,适合养殖在家庭水族箱中,备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

8. 金鱼。

金鱼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淡水鱼类,身体呈椭圆形,鳞片呈现出金黄色、红色等暖色调,如同黄金般闪闪发光,因此得名。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推荐收藏)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推荐收藏)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推荐收藏)鞍带石斑,也称龙趸棕点石斑鱼(老虎斑)龙虎斑,也称虎龙斑、珍珠龙胆赤点石斑鱼,俗名红斑斜带石斑鱼,也称青斑云纹石斑鱼,俗名:油斑蓝身大斑石斑鱼,也称金钱斑、黑斑石斑鱼宝石石斑鱼,俗名流氓格仔、糯米格、宝石斑鱼豹纹鳃棘鲈,俗名东星斑驼背鲈,也称老鼠斑横带九棘鲈,也叫黑猫仔鹦鹉鱼,台湾叫鹦哥鱼,也叫青衣再看看隆头鱼青衣的牙,是稀疏的颗粒状大黄鱼,也称黄花鱼黄唇鱼,又称为白花鱼、黄鳌鱼、大澳鱼、金钱鳌,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

野生海鲈白蕉海鲈(白蕉海鲈是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地标产品,品种为花鲈,隶属于鲈形目、鮨科、花鲈属)眼斑拟石首鱼,也称美国红鱼、拟红石首鱼、红鱼、红鼓鱼、红鱼、斑尾鲈、海峡鲈、黑斑红鲈、大西洋红鲈。

大头叫姑鱼白叫姑鱼钝头叫姑鱼俗名:黑加网道氏叫姑鱼俗名:春子大菱鲆(多宝鱼)褐牙鲆,也称牙片、偏口,亦称“左口鱼”半滑舌鳎,也称鳎目、鳎米、龙利鲐鱼,别称青花鱼、油胴鱼、鲭鱼、鲐鲅鱼蓝点马鲛秋刀鱼竹荚鱼,也称马鲭鱼带鱼油锥,学名:网纹裸胸鳝前肛鳗花鳗鲡 Anguilla marmorata尖吻蛇鳗银鲳,也称鲳鱼斑点鸡笼鲳,鲈形目鸡笼鲳科鸡笼鲳属金鲳,学名卵形鲳鯵及达副叶鲹(Alepes djedaba),又称吉打鲹南鯵短吻丝鲹( 花串、白须公),鲹科,英文名: Blepharis ciliaris大口逆沟鲹、康氏似鲹,辐鳍亚纲鲈形目鲹科,俗称七星仔、棘葱仔、鬼平、龟滨、龟柄幽面学名费氏鲳鲹褐蓝子鱼 Siganus fuscescens军曹鱼,也称海鲡鳕鱼,也叫明太鱼,纯正鳕鱼指鳕属鱼类,分为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格陵兰鳕鱼(Gadus ogac)和太平洋鳕鱼。

鳕形目下有鳕科,通常的鳕鱼的概念扩大到鳕科鱼类,有50多种,它们中大多数分布于大西洋北部大陆架海域,重要鱼种有黑线鳕、蓝鳕、绿青鳕、牙鳕、挪威长臂鳕和狭鳕等。

鳕鱼鲻鱼,也称乌头、乌鲻鲻鱼多鳞鱚多鳞鱚的背尖颌北梭鱼针鱼,学名颌针鱼,也叫针良鱼鲑鱼,俗称三文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准确的说是鲑鳟鱼,鲑科鱼中的鳟属鱼有两种:海鳟和虹鳟。

海洋鱼类大全

海洋鱼类大全

海洋鱼类大全海洋鱼类1刺鳐沙丁鱼鲱鱼海鳗康吉鳗鲑鱼鰔鱼飞鱼海马鮟鱇鱼海洋鱼类...81份文档笑话大全集笑话大全爆笑版幽默笑话大全全球冷笑话精选20份文档...中国海洋鱼类图库中国海洋鱼类图库名称: 科目: 俗称: 扁头哈那鲨六鳃鲨科英文名: 英文名称: 哈那鲨、七鳃鲨鳃孔7 个,最后一个鳃孔位于胸鳍基底前方。

背鳍1 个,位于...千奇百怪的海洋鱼类(图)千奇百怪的海洋鱼类(图)_水产渔业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

含多幅及文字介绍...九妖笑话2014年笑话大全之让你笑个够儿童笑话大全爆笑爆笑笑话精选文档...海洋馆鱼类翻译大全海洋馆鱼类翻译大全_英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

海洋馆鱼类翻译大全Jaanese koi car 锦鲤Asia dragon fish 亚洲金龙Knife fish 七星刀Arowana 银龙Cichlid...鱼类大全整理鱼类大全整理_英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

鱼类英文整理ahi (日语)金枪鱼,吞拿...(一种产于热带海洋黑鳕鱼) 也称食蟹鱼, cod cheeks 一种上等昂贵的鳕鱼...海洋生物认知大全_4海洋生物认知大全_4_水产渔业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

英文名:Jaanese stingfish、...褐牙鲆是名贵的暖温性、底栖海产经济鱼类,也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增养殖...海洋污染鱼类减少然而,如果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未来海洋鱼类资源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

克里斯...笑话大全爆笑版幽默笑话大全全球冷笑话精选89份文档应届生求职季宝典英文...海洋中十大恐怖鱼类海洋中十大恐怖鱼类_水产渔业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

海洋中十大恐怖鱼类海洋“绿巨人...2014年笑话大全之让你笑个够儿童笑话大全爆笑爆笑笑话精选89份文档应届生...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2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2_初二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中医养生知识大全女人养生之道78份文档笑翻神图爆笑汇集搞笑乐...海鱼大全海鱼大全_水产渔业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海洋鱼类爆火鱼比目鱼玻甲鱼刺尾鱼刺鲀大黄鱼大麻哈鱼带鱼弹涂鱼灯笼鱼电鳗飞鱼光睑鲷海蛾鱼海马海鳗蝴蝶鱼花鲈花鳗剑鱼角鮟鱇金枪鱼金色小沙丁鱼康吉鳗鳞鲀隆头鱼裸胸鳝茅尾鱼明太鱼旗鱼蛇鳗射水鱼狮子鱼石斑鱼小黄鱼鹦嘴鱼蝠鲼鮋鱼鮟鱇鮸鱼扁头哈那鲨扁鲨长尾鲨虎鲨灰六鳃鲨鲸鲨锯鲨姥鲨猫鲨噬人鲨双髻鲨星鲨真鲨鲱鱼鳂鱼赤魟电鳐锯鳐燕魟鸢鲼鳕鱼鳗鲡爆火鱼生活在大洋洲所罗门群岛海域的爆火鱼,以“爆火星”而闻名。

每当它们成群结队穿梭遨游时,它们的身躯便相互碰撞和摩擦,“嚓、嚓”地爆出火花来,看上去就像正负电极相击时发出的电光。

爆火鱼个体很小,大如手指,头尖,身体扁长,体表粗糙无鳞。

这种鱼所以能相撞爆火,是因为它的体表的鱼斑上有一种能在水里摩擦而发光的荧磷物质,这种物质可使相互碰撞的鱼体迸溅出光亮的火花。

爆火鱼喜欢群居,集游式生活,这就使“爆火”的机会不断地出现。

所以爆火鱼越聚集成一团,那种“爆火”的景色就越壮观。

比目鱼本类鱼两眼同位头一侧,被认为需两鱼并肩而行,故又名比目鱼。

有3亚目9科约118属538种。

中国产3亚目8科50属134种。

均为底层海鱼类,其分布与环境,如海流、水和水温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如沿赤道诸大洋西侧暖流广,种类特多;黄、渤海沿岸寒流强且有黄海冷水团,冷温性种类较多;西太平洋南海等未受冰川期的强烈影响,种类也很多。

有少数种类,在中国如华鲆、江鲽、窄体舌鳎、褐斑三线舌鳎等可进入江河淡水区生活。

玻甲鱼(Centriscusscutatus;shrimp-fish0刺鱼目玻甲鱼科玻甲鱼属的 1种。

体长形,最大可达 150毫米。

特别侧扁,腹缘薄锐。

身体完全透明,为玻璃状骨片所包,因而得名。

吻特别突出呈管状。

口小,端位。

无齿。

眼间隔小于或等于眼径,具一凹陷或一纵沟。

体无鳞。

鳍条均不分枝。

第一背鳍第一鳍棘特别尖长,构成体末端;与第二鳍间隔呈一凹刻。

臀鳍较大,扇形,位于肛门后。

尾鳍位于第二背鳍与臀鳍之间。

胸鳍发达。

腹鳍甚小。

体无色或略呈淡青黄色,大部透明。

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海区,在中国仅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玻甲鱼为生活在浅海的奇形小鱼。

游泳方式特殊,常常管状吻向上,腹缘向前直立游泳,也有时吻向下颠倒着游泳。

中国玻甲鱼科另一种为条纹虾鱼,眼间凸而不凹,背鳍第一鳍棘与体躯最后骨板间关节能活动,分布于台湾省东南及西南珊瑚礁区。

刺尾鱼(Acanthuridae;surgeon-fishes)鲈形目的1科。

约9属76种,通称刺尾鱼。

体卵圆或长圆形,侧扁,一般体长150毫米左右。

皮肤颇坚韧,被以细小粗糙鳞片,与鲨鱼皮相似;各鳍大都无鳞。

尾柄两侧各有 1个或多个尖棘或带有锐嵴的骨板或瘤突。

口小,前位,不能或稍能向前突出。

齿多少侧扁,且常有锯齿或波状缘,两颌各有一行,犁骨与腭骨无齿。

前鳃盖骨后缘无锯齿。

鳃盖膜与鳃峡相连。

后颞骨固连于颅骨。

腹鳍I-3~5,腋部无长形尖腋鳞。

分布于各热带海区。

中国产于南海,有 8属约28种,如:栉齿刺尾鱼属、刺尾鱼属、副刺尾鱼属、高鳍刺尾鱼属、多板盾尾鱼属、单板盾尾鱼属、鼻鱼属、双板盾尾鱼属。

刺尾鱼为暖水性鱼类,一般喜栖于水质清晰的珊瑚礁或岩石海域。

数量尚多,可供食用。

刺鲀科(Diodontidae;porcupinefishes)鲀形目的1科,有2属15种。

通称刺鲀。

又名刺黾。

中国古书名鱼虎。

体短圆形,头和体的背面颇宽圆。

尾部短小,似圆锥状。

鳞已变成粗棘,棘下有2至3棘根,棘很长或粗短,仅吻端与尾柄后部无棘。

端位,中小形,上下颌的牙齿各愈合成一个大牙板状,中央无齿缝。

眼中大或稍大,侧位而高。

鼻孔2个或无。

鳃孔短小,侧位。

背鳍与臀鳍相对,位于体的后部,均甚短小,无鳍棘;胸鳍侧位;无腹鳍;尾鳍圆形。

有鳔。

有气囊。

广布于三大洋的暖水海区。

刺鲀为热带海藻和珊瑚礁附近生活的底层鱼类。

肉食性,以坚硬的珊瑚、贝类、虾、蟹等为食。

游泳能力弱,遇敌时吸进空气或水,使腹部膨胀,皮肤上的刺都竖立起来,用以自卫。

有时遇到一大鱼袭击一群小刺鲀,它们全都竖起了刺并聚集成团,似一大刺球,使敌害望而生畏。

中国产2属6种,刺鲀属是刺鲀科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南海及台湾海峡,仅六斑刺鲀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

刺鲀的肝、生殖腺及内脏有毒,不能食用。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largeyellow croaker)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1种。

又名大鲜, 大仲瓜鱼,大黄花。

体长椭圆形,侧扁。

尾柄细长,其长为其高的3倍多;头大而侧扁,背侧中央枕骨嵴不明显;颏部有4个不明显小孔;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基部2/3以上被小圆鳞;背鳍起点在胸鳍起点上方;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且相等。

为结群性近海鱼类,分布范围由南海雷州半岛以东至黄海南部西侧(朝鲜西岸附近偶有出现)。

栖息于水深10~60米的水域。

据文献记载,16世纪中国已大量捕捞大黄鱼。

中国产的大黄鱼有 2个地方种群,在东海浙江北部的为“岱衢族”,在南海广东西部的为“硇洲族”。

在同一海区的鱼群有春季生殖的“春宗”和秋季生殖的“秋宗”。

此外,冬季在东海东部也出现密集鱼群。

主要渔场有江苏的吕泗,渐江的舟山和温州,福建的三都澳,广东的汕头和硇洲岛等。

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海鱼之一,由于滥捕,产量已大减,应予研究使其恢复。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bigpacificsalmon)鲑形目鲑亚目鲑科麻哈鱼属的1种。

又名大发哈,达发哈。

体长而侧扁。

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是体的最高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

头侧扁。

吻端突出,微弯,形似鸟喙,生殖季节,雄鱼突出最为明显。

相向弯曲如钳形,使上下颌不相吻合。

上下颌犁骨齿很发达。

尾鳍浅叉形。

9月份进入江河支流时体色银白或散布小黑点,两侧有不明显的暗色横条纹;生活在海洋时,体呈银白色。

生殖季节,成熟鱼体两侧约有8~12条橙赤色横斑条,雌鱼色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

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

原栖息于太平洋北部,进入黑龙江生殖洄游的亲鱼根据溯河时间可分为两个生物群,夏型和秋型。

每年秋季由鄂霍次克海经萨哈林岛成群进入黑龙江图们江,上溯至中国境内的只是秋鲑。

大多数是在下游产卵,到达上游产卵的仅为少数。

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产卵时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受精卵孵化后,仔鱼喜潜伏在石砾间黑暗的地方,长至50毫米便开始降河下海,达到成熟时再归入淡水河川。

大麻哈鱼有回归故乡的习性,入海成熟之后仍然回原繁殖场地产卵。

通常4龄达到性成熟,成鱼进入淡水生殖期间后便不摄食。

选择水质澄清、水流较急、水温5~7℃、底质为石砾的地方产卵。

在产卵场,雌鱼不断用尾鳍借助水流向四周□动,形成一个直径约1米长,30厘米深的圆坑,将卵产在坑内,同时雄鱼射出精液,然后雌鱼反复用尾鳍拨动砂砾将卵埋好,亲鱼并徘徊于产卵场周围。

产卵后亲体瘦弱,7~14天死亡。

终生只繁殖1次。

怀卵量4000粒以上。

卵圆形,橘红色、沉性,卵径约6毫米。

性凶猛,为肉食性鱼类,幼鱼时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降海后主要食玉筋鱼、鲱等小型鱼类。

大麻哈鱼是1种比较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最大重达6.5千克以上,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肉味鲜美,其卵是中国东北名贵水产品之一,营养价值很高。

带鱼(Trichiurus haumela;hairtail)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的1种。

又名刀鱼,白带鱼,牙带鱼。

体长呈带形,尾部末端为细鞭状。

头长为体高的2倍。

眼间隔平坦。

口大,下颌长于上颌。

牙发达且锐利,上颌前端的钩状犬牙在闭口时可嵌入下颌窝内;下颌前端具犬牙2对,闭口时外露;上下颌两侧各具侧扁尖锐牙一列。

侧线完全,在胸鳍处呈弧状弯向腹面。

背鳍甚长,臀鳍仅棘尖稍露出于皮肤。

广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温暖海区。

中国各海区都有。

栖息于近海泥质海底。

在水深 60~100米越冬。

产卵时洄游至浅海区或近岸处。

除水平移动外,还有显著的昼夜垂直移动习性。

为凶猛肉食鱼类,除产卵和越冬期摄食量较低外,其他时间几乎都进行强烈的摄食。

产卵场很广,产卵期亦很长,但以4~6月为盛期,其次为9~11月。

产卵适温17~23℃。

卵为分离浮性卵,多浮于水中上层。

卵径约为1.4~2.2毫米,油球一个,油球径为0.4~0.5毫米;呈粉红色。

在20℃的水温下,孵化时间约为3.5天。

初孵仔鱼全长约为5毫米。

带鱼生长迅速, 1龄鱼平均肛长 180~190毫米, 重90~110克,可达到性成熟。

2龄鱼肛长280~290毫米,重300余克,最大个体肛长达500毫米左右,最大年龄为8龄。

南方带鱼有南北两个越冬场。

北部越冬场的鱼群于4月上旬从越冬场向西部沿岸洄游,6月到达披山和大陈近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附近海区索饵。

12月在海礁、嵊山一带结成密集鱼群,以后向东北洄游到达越冬场。

居海产鱼类首位。

带鱼肉质鲜嫩,以鲜销、腌制、罐头品出售。

带鱼皮肤上的虹彩细胞,可作为装饰品的银色涂料和多种医药原料。

中国为四大海鱼之一,年产量50万吨,居全国海产鱼首位。

弹涂鱼常言说,“鱼儿离不开水”。

可是,弹涂鱼却能离开水生活。

在我国沿海的滩涂上,常常可以看到蚕豆大小的洞穴里,不时探出一个个两只眼睛高高突起的鱼脑袋,它们机警灵活,在没有水的滩涂上爬行、跳跃,有时还能爬到红树林的树枝上,这就是弹涂鱼,也叫跳鱼。

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就会缺氧窒息而死。

然而,弹涂鱼除了用鳃呼吸外,还可以凭借皮肤和口腔粘膜的呼吸作用来摄取空气中的氧气。

这就是弹涂鱼能离开水生活的主要原因。

弹涂鱼的胸鳍成臂状,很像高等动物的两只脚,它就是靠这两只“脚”,在海边滩涂上爬行、跳跃。

弹涂鱼的视觉十分敏锐,一只眼睛专门用来搜寻食物,另一只眼睛却在警惕地注视着可能出现的敌害。

只要稍有惊动,它便马上跳入水中或钻入洞中。

因此,想要捉住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们常常在海滩上埋设向上开口的短竹管,当弹涂鱼逃命的时候总不分青红皂白,见洞就钻,结果成为“瓮中之鳖”。

弹涂鱼虽然个体较小,一般体长在4—8厘米之间,但它们的肉鲜美细嫩,营养价值较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同时,弹涂鱼既能适应水生生活,又能适应陆生生活,也说明生物是从水生渐渐进化到陆生的。

灯笼鱼(Myctophidae;lantern fishes)灯笼鱼目灯笼鱼亚目的1科,因体上有能发出晶莹夺目光泽的小圆形发光器、形似灯笼而得名。

本科鱼类通称灯笼鱼。

有30余属230多种,从北极至南极所有大洋均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温暖海域的表层及次深层;中国约有15属60多种。

体长形,侧扁,腹部圆。

头大,吻短且圆钝。

上颌骨细长。

口大,口裂长,口角可达眼后缘的远后方。

两颌具有弱齿。

体被较大的圆鳞或栉鳞,容易脱落。

侧线完整。

背鳍约位于体中部;脂鳍小;通常臀鳍比背鳍长,起点约在背鳍末端的后下方;胸鳍细长;腹鳍短,腹位;尾鳍深叉形,尾鳍的上下具有柔软或坚硬的副鳍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