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

合集下载

浅谈苗族服饰图案元素

浅谈苗族服饰图案元素
苏低 垂 , 银铃晃 动作响 , 流苏轻 轻摇摆 , 有着澎 湃 向上 的生命
活力。
2 动物 图案
动物 图案通 常造 型奇 特 , 变 形夸 张 , 包括 牛 、 龙、 象、 虎、
狮、 鹿、 狗、 马、 兔、 鼠、 鸡、 凤、 山雀 、 猫头鹰、 鱼、 龟、 蟾蜍 、 蝙蝠、 蝴蝶 、 蜜蜂和 变形 的人 。 3 . 植物 图案
三、 苗族 服 饰图 案 与审美 情感
在 独特 的 自然环境和 社会历史环 境下 , 苗族服饰 艺术在
继承苗族传统 的基 础上, 还 融合 与借 鉴 了其 他民族的元素 , 因 此, 创造 了苗族独特 的民族刺 绣服 饰艺术 , 也造就 了特 殊的审 美情趣。 “ 苗族服饰 的美 学价值 主要体 现在 两个 方面: 一方 面是苗
苗族 服饰上 的植物 图案包括菊花 、 荷花、 石榴、 葫芦 、 向日 葵、 鸡冠花 、 辣椒 花 、 折 枝等 花卉 植物 , 还 有很 多不 知名 的花
草。
二、 苗族 服饰 图 案元 素 的运用
1 . 图案在刺绣 中的运用

族服饰 的外在美 , 它包含 了服饰本身 的款式 、 色彩、 质料 、 刺 绣 纹样等形 式要素的组合 , 从而达到一种美 的视觉效果 , 以实现
人 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 , 再 现 了苗族 人生 息繁衍 的历史。作 为一种 独特 的服 饰文化 , 苗族 服饰 图案丰 富 了民族 文化的 内
涵与底蕴。
单 又复杂, 把苗族特 色体 现得淋漓尽致 , 它是 民间艺人 真正艺
术 化 的创 造 。
结 语
苗 族人 以 自己独特 的艺术语 言和形 式, 通过 服饰展现 了 自己的审美 情趣 、 崇拜信 仰 、 原始古朴 的 图腾 以及 生命 感悟 。

苗族纹样理念

苗族纹样理念

苗族纹样理念一、简介苗族纹样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苗族人民的艺术创作表达,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苗族纹样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艺术爱好者。

本文将深入探讨苗族纹样的理念和特点。

二、苗族纹样的起源和流派1. 起源苗族纹样起源于苗族的神话传说和生活实践,是苗族人民对自然、神灵和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根据苗族的口头传统,纹样最早出现在祭祀活动中的图腾、标志和装饰物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纹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2. 流派苗族纹样根据不同地区和部落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

著名的苗族纹样流派包括黔东南流派、黔西南流派和云南流派等。

每个流派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地区和部落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三、苗族纹样的特点1. 象形符号苗族纹样中常出现各种象形符号,如鱼、鸟、虎、龙等。

这些符号不仅代表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动物的赞美,也寓意着幸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2. 几何图案苗族纹样中常使用几何图案,如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

这些几何图案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秩序、平衡和和谐的追求。

3. 装饰性强苗族纹样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常用于服饰、织物、饰品和建筑等方面。

通过纹样的装饰,苗族人民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4. 色彩丰富苗族纹样的色彩非常丰富多样,常用的颜色有红、黄、蓝、绿、白等。

每种颜色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黄色代表富饶和祥和,蓝色代表清新和宁静等。

四、苗族纹样的意义1. 传统文化的传承苗族纹样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纹样的传承和发展,苗族人民不仅保留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式,也传承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2. 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苗族纹样是苗族人民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象征。

通过穿戴纹样装饰的服饰和饰品,苗族人民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归属,同时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祈福和祝愿苗族纹样中常出现各种吉祥图案和符号,通过这些纹样的装饰,苗族人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祝愿。

浅谈传统苗族织绣纹样

浅谈传统苗族织绣纹样

神 话传 说被 看做 是苗 族历 史文化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是 对 过去经 历 的一种 艺术性 和 象征性 的表 达, 如黔东南一代 苗族地 区流行的 “ 蝴蝶 妈妈” 作 为
苗族传 统纹 样 中大量 自然 生物形 象 的形 成 与 苗 族生 活习俗 、 生存 的 自然环 境是 分不 开 的 , 苗族 先 民们通 过 写实 、 写意 、 以及 充满 奇妙 幻想 的变 异 等 装饰 手段来 表现 自然界 的鸟 、 兽、 鱼、 虫、 植 物 等
有关枫 香树 的装饰 纹样 也成 为 了苗族 种族 生生 不
息的象征符 号 , 至今广泛 应用于苗族 服饰 、 背带 、 床
单等生活用品中。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2 3
挑花 、贴 布绣技 法 的运用形 成 不 同的装饰 风格 等 等, 都是影 响传统苗族纹 样呈现 出丰富多彩 的视 觉
中图分 类 号 : J 5 2 3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 0 9 6 8 . 2 0 1 4 . O 1 . 0 1 4
1 苗族传统纹样 的形 象根源
1 . 1自然物 象的模拟
1 . 2历史形象的臆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黔 东南 台江 苗族女 装 的绣片 上 总是布 满 了各 类题 材 的刺绣装饰 , 其 图案形象 常常通过各 种绣法 加 以表现 , 比如采用浮雕式 的“ 破线绣 ” 来 变现 图案 中的主体形象 , 使 之个个光洁鲜 亮 , 饱满醒 目, 充满 动感 。“ 破线绣 ” 对 于丝线 的运 用也极其讲究 , 每一 根 丝线被剖分成若 干份细线后 , 再用皂角水 磨平打 光。经过这 道复杂工序后处理后 的丝线绣 出的图案 形象, 表 面极其 细腻平 整 , 会有 光滑 如缎 的视觉 效 果 。此外 , 她们 还常在其外缘 用“ 缠丝绣 ” 镶 一道 白 边或黄边 , 使 之更显跳跃也更 加精细 。对 于作为 陪 衬 的辅 助纹样 、 底纹 , 即那些 细碎 的几何 纹 、 紧凑 的 漩 涡纹 以及密 集的边饰纹样 等 , 则多采用较 为平整 的数纱绣 或锁绣手法来加 以处理 。这些 强化形象 主 次对 比 、 动 静互 衬 、 张弛 变化 、 疏 密之别 的细 节处 理, 赋 予 图案形象 以细致 精巧之 美 , 它增 进 了刺 绣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
贵州苗族是中国较早形成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一直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采用自然界的花鸟鱼虫等等为纹样,表现出苗族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崇拜。

本文
就对贵州苗族服饰图案进行探析。

1. 金铃红饰
金铃红饰是苗族服饰中的主要图案之一,其由一些形态各异的银质金铃、颜色鲜艳的
布带、红绸子等组成。

金铃红饰在苗族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金色的象征,代表了神圣与
庄严,在苗族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 花鸟纹样
苗族人们喜欢自然,也热爱动物和植物。

因此,苗族服饰中的花鸟纹样非常常见。


见的有菊花、梅花、牡丹花、鸟、鱼、虫等等,这些图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都
可以看出苗族人们的情感丰富、艺术素养高超。

3. 达悟花纹
达悟花纹是苗族传统图案之一,它通常由沙依木、绫子、碧玉以及铜质等材料组成。

达悟花纹的主要特点是图案线条流畅,造型曲折多变,深刻表现出苗族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4. 三线花图案
三线花是苗族服饰中最为简单的图案之一,这个图案由三条线条组成,但是它饱含着
苗族人灵活的思维和创意,是苗族装饰造型中的一个典型。

苗族纹样理念

苗族纹样理念

苗族纹样理念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苗族纹样。

这些纹样在苗族的服装、建筑、工艺品以及文化活动中经常出现。

苗族纹样是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思想、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

苗族纹样有着很强的装饰功能,它们美丽、独特、富有艺术感,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

苗族纹样通常是由抽象形状、动物形象、几何图案等组合而成,它们的特点是颜色鲜艳、形状简洁、线条流畅。

苗族人民通常将这些纹样绣在自己的服装上,用它们来装饰家居用品或者是制作手工艺品。

除了装饰功能,苗族纹样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们是苗族人民的文化符号和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苗族人民智慧和智慧的结晶。

苗族人民创造了许多优美的纹样,这些纹样通常代表着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意识形态。

例如,“卡姆”纹样是苗族纹样中最常见的一种,它通常是由三条线组成,代表着天、地、人三界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苗族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中,“三分天下”的观念非常重要,这种观念在“卡姆”纹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苗族纹样还有着丰富的民俗内涵。

在苗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仪式中,纹样常常被作为重要的元素来使用。

例如,在苗族的“跳花鼓”活动中,人们会戴着鲜艳的花鼓帽子,在帽子上缝上各种各样的纹样,以示祝福和庆祝。

这些纹样不仅能够增强节日气氛,还能够传达一种祈福和幸福的心愿。

总之,苗族纹样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美观的装饰效果,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寓意。

苗族纹样继承了苗族民族智慧的精髓,是中国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文化宝藏,加强保护和传承,让苗族纹样和苗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贵州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服饰图案具有独特的特色,富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

本文将对贵州苗族服饰图案进行探析,从图案的含义、设计特点和历史演变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民族的服饰文化。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含义苗族服饰图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苗族服饰图案中常见的图案包括鱼、虎、狮子、花草、几何图案等,这些图案都具有丰富的含义。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鱼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鱼在苗族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它代表着生命、丰收和幸福。

苗族人把鱼看作吉祥的象征,常常在服饰上以鱼为图案进行装饰,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的愿望。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虎和狮子也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在苗族传统文化中,虎和狮子被视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它们常常被用来表达苗族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苗族人在服饰上使用虎和狮子的图案,既能展示自己的威猛和力量,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花草图案也是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苗族人对花草图案的运用非常丰富多彩,他们常常将各种花草图案巧妙地运用在服饰上,展现出自然和生命的美好。

苗族人喜欢用花草图案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也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观念。

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几何图案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上常见的几何图案包括三角形、菱形、方形等,这些图案是苗族人民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重要象征。

几何图案的运用丰富多彩,不仅增加了服饰的艺术美感,更展示了苗族人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案的色彩丰富多样。

苗族服饰图案的色彩主要以红、绿、蓝、黄等鲜艳的颜色为主,这些颜色在苗族文化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幸福、喜庆和美好的愿望。

苗族服饰图案的色彩鲜艳,富有活力,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展现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案的造型具有流畅的美感。

浅谈苗族服饰纹样

浅谈苗族服饰纹样

浅谈苗族服饰纹样在各式服装纹样中,苗族服饰对我来说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仅仅觉得苗族之着装让我仿佛能够看到他们所特有的性格:纯朴、善良、可爱、勤劳且富有朝气……苗族服饰纹样中,象征性成为了她的灵魂,从而使得她独具魅力。

苗族传统服饰纹样按照象征性含义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力量性、生命性和吉祥性三种类型。

一、力量性在人类早期,人们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对于自然界有许许多多无法解释的东西,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灵魂的;神灵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于是人们产生了对神灵的崇拜,认为神灵的力量超于一切。

因此,有学者认为“世间最有力量的象征就是神灵,神灵与神话故事世代相传,以其潜移默化的能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生活.”苗族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样经历了从原始人类混沌时期的“万物有灵”认识观,演化成“神灵崇拜”的巫术活动以至宗教信仰的形成这一过程.苗族先辈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前,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之中,从最初的恐惧、崇拜开始,继而祈望自己拥有巨大的力量,以征服自然、征服猛兽、征服敌人。

这种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是苗族人的精神支柱,因此,代表着苗族人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性纹样开始大量出现,并体现在服饰上。

在苗族服饰纹样中有许多龙纹,其形态是综合了飞禽走兽及其它动物最突出的特点后,经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而塑造的(如图1)。

图1 龙纹图它特定的寓意是:宽阔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鹰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善良等等。

总之,龙代表的是英雄之美、力量之美。

同其他民族一样,苗族人民把龙的形象比作坚毅、强大、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象征,并以有这样源远流长的龙文化而感到自豪。

在湘西苗族山寨,保留了“接龙"的习俗。

接龙时,山寨苗王所穿的接龙衣,衣领及胸前背后都刺缀着成对的龙。

在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鸡纹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不过是理想化的鸡。

贵州苗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浅析

贵州苗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浅析

贵州苗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浅析贵州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纹样独具特色,融合了苗族民俗文化的内涵。

下面将对贵州苗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进行浅析。

贵州苗族服饰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

苗族人民崇拜自然万物,信仰多神教,他们将神的形象绘制在服饰纹样中,认为这样可以得到神的庇佑和保护。

在苗族绣花中,常常可以看到神像的图案,如苗族神像、贵洗顶神、观音菩萨等。

这些图案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也展现了苗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贵州苗族服饰纹样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精神。

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外界有很大的差异。

苗族服饰的纹样常常以山水、花草、动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以表达苗族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

苗族绣花图案中的动物常常是苗族人生活中的好朋友,如鸟儿、鱼儿、花鸟虫鱼等,它们是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悦的表达。

贵州苗族服饰纹样传承了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苗族人民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苗族服饰纹样中的各种图案和符号,蕴含着苗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如苗族的花车、舞龙、舞鹿等在纹样中的再现,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也传递了苗族人民一代代传承的精神。

苗族服饰纹样还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追求。

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意识深入人心。

在苗族绣花中,不仅有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有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苗族绣花图案色彩斑斓,形式多样,线条流畅,构图妥帖,无论是花朵的竞相绽放,还是鸟儿的翩翩起舞,都展现了苗族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贵州苗族服饰纹样融合了苗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历史记忆和艺术追求。

通过对苗族服饰纹样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传承苗族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
摘要
苗族历史悠久,聚居地域辽阔而复杂,苗锦苗绣服饰图案艺术的发展体现了苗族妇女的价值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民族审美个性。

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支系形成了绮丽多变、纹饰繁富的多样性风格。

关键词:苗族服饰妇女价值纹样艺术绮丽多姿民族审美
引言
苗族服饰向来以绮丽多姿、纹饰繁富的特点为世人称道。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苗族有些简陋的吃住生活与他们织绣染装服饰艺术的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

在苗族服装饰纹图案精美绚丽多姿的背后,有些人家连床铺被盖尚不齐全,食物常年以酸汤菜为主的条件下,在服饰上从不含糊行事。

从发生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民间艺术品背后所蕴藏着的意涵、人文涵及象征意义都与该民族或群体的生存、发展和思维方式休戚相关,特别是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和群体中一般来说是约定成俗、口传心授的。

正文
一、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的人文背景
服饰织绣染装艺术在苗族社会中能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得以经久不衰的繁荣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约定成俗的民族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苗族妇女自身的价值观,即能力的体现和审美的体现。

这两种价值观的体现对其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姻缔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苗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的、用的都基本上由家庭自己生产,妇女除参加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之外,纺织、刺绣或蜡染是她们一生的主要劳作。

因此,纺织绣染在苗族中成为人们评价妇女能力高下的一个主要标准。

美誉四方的妇女,必定是纺织绣染做得最好、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反之,不善纺织绣染的妇女,会受到人们鄙视,给待婚姑娘在择偶、婚姻上带来不利甚
至麻烦。

显然,这种受风俗制约的习惯势力是苗装服饰发展的主要条件。

千变万化、灿烂多样的苗装服饰纹样表达了苗族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民族本土文化生活的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正因为这种民风民俗的提倡和地位的确立,才使苗装苗绣得以世世代代不断继承和发展。

而众多的苗族聚集地及其不同的分支与不同的环境,又为服饰纹样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条件。

苗族现有人口700多万,在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列第五位。

在中国版图上,人们以苗族的地域分布状况和语言特征,习惯将其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分支。

这三大支中,各有若干宗支。

其中中支中的黔东南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的核心腹地,占苗族人口的1/4,有40多个支系。

苗族的东支与中原汉族聚居区接近,汉族政治、经济、文化对其影响较大,自明清以来,生活习俗逐渐汉化。

西支苗族因历史上频繁迁徙,同一支系往往分割在不相连的地域,其村落多夹杂在其他民族之间。

由于苗族聚居地的环境分布和不同支系分布的原因,便形成了支系众多的服饰工艺争奇斗艳、图案纹样繁杂的现象。

从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苗族人民在严酷的自然和政治斗争中、形成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民族个性。

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与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体现。

在苗族服饰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曾受封建专制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

清王朝曾强令苗族改装,黔东南一带苗区曾顽强抵制。

由于苗族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反抗意识与政治自由个性,使苗族服饰在传承中得以稳定发展。

工艺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服装装饰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服饰中一支亮丽的奇葩。

二、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运用与图案纹样类型
从派生出的众多的苗族服饰类型与纹样图案艺术上可以看到,苗装图案每一部位和配件都是苗族妇女的精工细作。

方寸之间,储存了延续千年的古老记忆和苗族妇女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如果说苗族服饰纹样造型比其他民族丰富是有别于其结构搭配上的创意独特的话,那么更主要的还是饰纹图案的不同变化。

在苗族丰富的服饰纹样造型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苗族人民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追求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还表达出他们奇特的审美意识和图饰文化的创意与娴熟的表现纹样的技巧。

苗族服饰之所以华丽大度,是与服装的图饰纹样造型分不开的。

苗族的服饰纹样主要用在衣裳、配饰、银饰以及背儿带、被面及床上用
品等方面,所使用的装饰图案种类丰富、绮丽多变。

这些饰纹图案一般主要的是绣在上衣的肩、领、襟、背、袖等部位,配件如腰带、飘带、围腰、肚兜、头巾、帽子、围裙、鞋和各种银饰以及衣裳之外的背儿带等。

苗族服装图案纹样形式在表现手法上大致可归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具象性纹样,即接近于写实的纹样;第二类是半抽象半具象纹样,即由几何线条组成的实物具象;第三类是纯几何形纹样。

所有的纹样都具有程式化的特征,所描述的母题主要有动物、花草、太阳、月亮,在一些地方支系中还配有一些人物活动。

这些纹样在造型创意和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示了苗族写实和写意两方面的技巧与才能,任由思维进行创作。

从其纹饰题材容上看,源于对古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源于对自然环境的写实和对古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写意。

从纹样装饰的类型上,基本可分三类: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

苗族服饰量的几何纹饰主要有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雷纹、回纹、井字纹以及几何化的自然物象太阳纹、铜鼓纹、星纹、卷草纹、八角花纹等等。

这与他们运用以织花和挑花、贴花工艺为主有着密切的关系。

苗族服饰中的动物纹也十分丰富,造型十分奇特,特别是在服饰的装饰上,运用独有的表现手法,体现了苗族妇女在动物图案纹样中极具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概括力。

动物纹样是苗族服饰中使用较多的图案纹饰,心灵手巧的苗族妇女使各类型动物纹饰夸变形,显现出独有的韵味和魅力。

这些动物造型主要有牛、龙、象、虎、狮、鹿等动物及无名走兽纹饰。

所有动物形象都是超现实的造型,除一般常见的变形、夸、简化、程式化等变体方式外,还普遍有这几种特殊的变体形式:半人半兽;多动物合体;动物人物与植物合体;包含,即动物躯干像怀孕式的包含形体小一些一两个人物或动物;双头共身或双身共头;独头,即只取兽的头部下面像,似青铜纹饰兽面纹等。

苗族服饰中的植物纹饰主要有菊、荷、石榴、葫芦、向日葵、鸡冠花、蕨菜、辣椒花、折枝等及山野中、水中叫不出名的花卉植物。

这些纹饰主要用于服饰的领沿、袖口等边沿。

有时则以植物纹与动物纹交叉绣制。

动植物纹饰表现技法基本上概括了所有能掌握之织、染、绣、贴、补等工艺。

由于不同的地区掌握工艺情况的不同,纹饰的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地域性特色,从而也就构成了苗族服饰地域性风格和类型繁富的现象。

苗族服饰大致分100多种服饰类型,其中一部分类型只采用刺绣或辅以织
锦装饰,另一部分类型则以刺绣、织绵与蜡染并用。

在蜡染的服饰类型中,中支苗族仅有几支,西支苗族较为普遍,东支苗族基本上没有。

刺绣、织绵在色彩的丰富性、鲜亮性和材质、工艺变化表现的质感、立体感与图案纹样的丰满等视觉效果及经久耐用性诸方面均胜于蜡染的单调、平板,这也许是苗族服饰普遍喜欢使用刺绣、织绵的原因。

为了取得悦目的观赏视觉效果,苗族刺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精湛的多种刺绣技法与质材的巧妙搭配方法。

有些技法非常独特,如扁带绣、梗绣、锡片绣、各个服饰类型都有一至二、三种主要的绣法,各种绣法与服饰的质材、纹样变化构成各自的类型和刺绣风格。

黔东南一带苗族刺绣针法多达一二十种,基本绣法大致有平绣、锁丝绣、扁带绣、梗边绣、布帖绣、堆绣、锡片绣、打籽绣、挑绣、数纱绣等常用的绣法。

有些类型的刺绣有时常由几种技法配合在一起,使图形纹样更具有起伏变化的丰满富丽的视觉效果。

三、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作用及现状
苗族服饰传统有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一些支系的纹饰图案中仍然保存着诸多远古时期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

在服饰中,一些奇幻的形象蕴含着神秘的观念意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彩、青铜文化的缩影。

这些奇异神秘的图案纹样,对于现代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都有无可估量的运用价值。

从很大程度上给予人们现代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的承载和发展极大的启发。

开发和利用这一民族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绘画艺术、装饰艺术的创新有其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快节奏的改革变化,一些新生苗族后代迫于生存的压力在观念上对传统服饰有所淡化,这种耗时费功的纺织绣染服饰艺术显然已经失去了重要的地位。

在制作的技艺上,新一代人远不如前辈人了。

激烈的社会竞争必定很难从时间上保证这一传统的服饰制作工艺得以延续。

结论
旅游在冲破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的同时,带来传统文化的规化、表演化和观赏化的结果。

一些节日往往追求的是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削减了原有文化服饰的展示功能。

苗装逐渐沦为以节日、娱乐为容的道具和附庸,渐失赖以生存的文化氛围,苗装服饰艺术也走向了衰微。

我们所担忧的是再过若干年,这一民族瑰丽之花恐会随着时间黯然凋、流失。

参考文献:
正文编著。

《苗族服饰文化》M。

民族,1998。

扬鬃王良编著。

《苗侗文坛》M。

人民,2005。

3宛志贤编著。

《苗族盛装》M。

民族,2004。

4钟涛编著。

《苗锦苗绣》M。

民族,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