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平抛运动实验实验报告

平抛运动实验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2、测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依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0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三、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木板、重锤线(铅垂线)、坐标纸、图钉、刻度尺、铅笔(或卡孔)四、参考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弧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已水平.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上的重锤线把木板调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坐标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注意:小球在运动中不能与坐标纸接触)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位置,要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缺口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取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5、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6、计算初速度: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并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用公式x=v0t和y=1/2gt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求出v0的平均值.●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安装斜槽时,应检查斜槽末端的水平槽部分是否水平,检查方法是小球平衡法.2.固定坐标纸时应用重锤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坐标原点位置是否正确.3.要注意保持小球每次都是从同一止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4.计算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远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减小误差.2●实验结论平抛实验中小球作平抛运动轨迹是,其平抛初速度为篇二: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通过y/x2的值,来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已备有下列器材:
白纸、图钉、平板、铅笔、弧形斜槽、小球、刻度尺、铁
架台,还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C )
A.秒表 B.天平 C.重垂线
D.测力计
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 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则正确的是 ( ABD) A.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不同 B. 小球每次做不同的抛物线运动 C. 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均不同 D. 小球通过相同的水平位移所用时间均不同
图1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 直到_斜__轨__末__端__切__ __线__水__平__,_A_板__水__平__,__插__槽__P_0__P_0_′_垂__直__斜__轨__并__在__斜__轨__末____ _端__正__下__方___,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是为 了_使__小__球__每__次__做__平__抛__运__动__的__初__速__度__相__同___。 (2)每次将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 是为了_使__记__录__纸__上__ _每__两__点__之__间__的__水__平__距__离__等__于__小__球__在__水__平__方__向__实__际__运__动__的_ _距__离___。
四、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计算
1.记住原点 O x y
x
y 1 gt 2 t 2 y
2
g
x
v0t
v0
x t
y
2.没有记住原点,v0如何求?
O
x1
(y2 y1 ) y1 gT2 y1
v0
x2 T
x1
y2
x2
பைடு நூலகம்
x
y
例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 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 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 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_A_CE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 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 成折线
实验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实验平抛运动实验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平抛运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2、测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依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t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三、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木板、重锤线(铅垂线)、坐标纸、图钉、刻度尺、铅笔(或卡孔)四、参考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弧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已水平.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上的重锤线把木板调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坐标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注意:小球在运动中不能与坐标纸接触)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位置,要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缺口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取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5、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6、计算初速度: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并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用公式x=v0t和y=1/2gt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最后求出v的平均值.●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安装斜槽时,应检查斜槽末端的水平槽部分是否水平,检查方法是小球平衡法.2.固定坐标纸时应用重锤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坐标原点位置是否正确.3.要注意保持小球每次都是从同一止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4.计算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远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减小误差.●实验记录(取g=10 m/s2)●实验结论平抛实验中小球作平抛运动轨迹是,其平抛初速度为。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引言: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运动之一,它是指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初速度抛出物体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做抛物线运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研究平抛运动的相关性质和规律。
实验目的:1. 研究平抛运动的轨迹特性;2. 探究初速度对平抛运动的影响;3. 验证平抛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平抛器;2. 计时器;3. 直尺;4. 纸张;5. 笔。
实验步骤:1. 将平抛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整其角度,使其成为一个合适的抛射角度;2. 使用直尺测量平抛器的高度,并记录下来;3. 在平抛器的底部放置纸张,并将纸张固定在桌面上;4. 在纸张上绘制一条水平线,作为参考线;5. 在平抛器的弹射口处,放置一枚小球;6. 准备好计时器,并将其置于合适的位置;7. 启动计时器,并同时启动平抛器,使小球抛出;8. 当小球落地时,停止计时器,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9.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并绘制出相应的图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小球的水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即小球的水平速度恒定;2. 小球的垂直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符合抛物线运动的特点;3. 小球的初速度对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时间有直接影响,初速度越大,小球的水平位移越远,所用时间越长。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球的轨迹并非完全符合理论预期。
可能的原因包括空气阻力的影响、平抛器的设计缺陷等。
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平抛运动,可以进行以下改进:1. 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真空环境或减小小球的体积;2. 优化平抛器的设计,使其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初速度和角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研究了平抛运动的轨迹特性和初速度对其影响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平抛运动符合抛物线运动的规律,初速度越大,小球的水平位移越远,所用时间越长。
平抛实验报告

平抛实验报告平抛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平抛实验,研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
通过测量抛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计算出抛体的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引言: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研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对于理解力学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进行平抛实验,通过实际测量数据验证平抛运动的理论计算结果,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一个平滑的水平桌面、一只小球、一个测量水平位移的尺子、一个测量垂直位移的测量器。
2. 将小球放在桌面上,并保证桌面平整。
3. 用尺子测量小球的水平位移,记录下初始位置。
4. 用测量器测量小球的垂直位移,记录下初始位置。
5. 以一定的角度抛掷小球,同时记录下抛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6. 重复实验多次,得到一系列数据。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首先,根据小球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
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水平位移 = 初速度× 飞行时间垂直位移= 1/2 × 重力加速度× 飞行时间²通过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求解出小球的初速度。
将实验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后,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其次,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小球的飞行时间。
通过将实验数据带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小球的飞行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飞行时间的数据,并计算出平均值。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两者相差较小,进一步验证了平抛运动的规律。
结论:通过进行平抛实验,我们验证了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证明了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本实验不仅加深了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还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相关研究中。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验证平抛运动在水平运动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原理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S=V*t,通过手工测试 S 与匀速直线运动理论 S 的对比来确认平抛运
动的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 H=(g*t^2)/2,通过飞行时间 t 与自由落体运动理论落体时间 t 的
对比来确认平抛运动的垂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器材
光电门头 1 个、平抛运动实验仪、USB 线 2 根、钢尺一只、连接导线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

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实验,通过实验可以研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
本文将介绍平抛运动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平面的实验台和一个平抛器。
将实验台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并调整好实验台的位置,使其与地面平行。
接下来,将平抛器放置在实验台上,并调整好平抛器的角度和力度。
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小球,将其放置在平抛器的弹射槽中。
最后,按下平抛器的按钮,使小球从平抛器中弹射出去,并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测量小球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我们可以得到小球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在平抛运动中,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是恒定的,即匀速直线运动。
这是因为在平抛运动中,小球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合力为零,所以小球的速度保持不变。
而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所以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小球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可以用来计算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
根据平抛运动的公式,小球的水平速度可以用水平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而小球的竖直速度可以用竖直位移除以时间来计算。
通过测量多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小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并进一步分析小球的运动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改变小球的质量、平抛器的角度和力度等条件,以研究这些因素对平抛运动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增加小球的质量,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否发生变化;或者改变平抛器的角度和力度,观察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总结:通过平抛运动的实验,我们可以研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并通过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到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也可以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物理实验报告 平抛运动实验

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实验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实验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平抛运动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角度下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飞行时间以及最大高度,并验证了平抛运动的理论公式。
1. 引言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而做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研究平抛运动,可以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认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2. 实验原理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而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呈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水平位移:x = v0 * t垂直位移:y = 1/2 * g * t^2水平速度:v_x = v0垂直速度:v_y = g * t其中,x为水平位移,v0为初速度,t为时间,y为垂直位移,g为重力加速度。
3. 实验步骤3.1 实验器材准备:准备一个平滑的水平桌面、一支小球、一个直尺和一个秒表。
3.2 实验装置搭建:将直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
3.3 实验数据测量:调整斜面的角度,将小球从斜面上方释放,同时用秒表计时,测量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3.4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位移数据,计算小球的初速度、飞行时间和最大高度。
3.5 实验结果分析:比较实验测得的数据与理论计算的结果,验证平抛运动的公式。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位移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飞行时间和最大高度。
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可以验证平抛运动的公式的准确性。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平抛运动的公式,并深入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平抛运动的公式的准确性。
6. 总结平抛运动实验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
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
二、实验原理:
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2、测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依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0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三、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木板、重垂线(铅垂线)、坐标纸、图
钉、刻度尺、铅笔(或卡孔)
四、参考实验步骤
1、安装调整弧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已水平.
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上的重锤线把木板调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坐标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注意:小球在运动中不能与坐标纸接触)
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
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位置,要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缺口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
球心所对应的位置,取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5、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6、计算初速度: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并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用公式x=v0t和y=1/2gt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求出v0的平均值.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安装斜槽时,应检查斜槽末端的水平槽部分是否水平,检查方法是小球平衡法.
2.固定坐标纸时应用重锤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坐标原点位置是否正确.
3.要注意保持小球每次都是从同一止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4.计算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远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减小误差.
2
●实验结论
平抛实验中小球作平抛运动轨迹是,其平抛初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