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维修6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适应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推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进步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挑战与应对
面对未来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绿色维修: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维修,降低维修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维修
远程诊断与维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将更加远程化。通过远程诊断系统,技术专家可以在远程控制中心对机床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提供维修建议和技术支持,大大缩短维修时间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参考文献
[
1] 李宏胜,朱强.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
2] 王岩.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故障诊断
[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015] 刘美俊. 基于大数据的数控机床故障预测与维修策略研究
预测性维护: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对数控机床的寿命和性能进行预测和维护。在故障发生之前,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降低故障发生概率,提高机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总结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是保证机床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掌握常见的故障类型、诊断方法和维修流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同时,随着智能化、远程化、绿色化和预测性维护的发展,未来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将更加高效、准确和环保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及维修实例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及维修实例一、数控机床的维修技术数控机床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维修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控机床维修技术。
1. 电气维修数控机床中常见的电气问题包括电机故障、电路故障等。
电机故障可通过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转子线圈是否短路等进行诊断。
而电路故障则需通过检测电路中的保险丝、开关、继电器、电容等元件,找出其中故障元件并进行更换。
2. 机械维修数控机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机械部分如导轨、螺杆等也会存在磨损、松动等问题。
此时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机械维修。
机械维修的具体步骤包括:拆卸故障部位、检查问题原因、更换或修复损坏部分、重新安装。
3. 编程维修通常情况下,数控机床使用人员会根据需要自行编写机床的加工程序,但编写程序时也会存在错误导致数控机床不能正常工作。
此时需要进行编程维修,主要包括检查程序语法、修改程序错误等操作。
二、数控机床维修实例下面介绍一则数控机床的维修实例,以便更好理解上述维修技术。
实例背景该台数控机床已运行数年,最近出现报警停机的问题,并出现零件加工不合格等问题。
解决过程1.首先进行电气检查,检查电路和电机连接状态,未发现异常。
2.在机械检查中发现,导轨磨损程度较高,需要对导轨进行更换。
3.更换后的导轨需要重新进行编程设定,此时发现编程语法有误,进行修改后重新设定。
4.重新设定后进行了多次的试车和调试,最终发现并解决了后续加工不合格等问题。
结论通过以上维修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数控机床维修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将电气、机械和编程等多种技术手段融合运用,全面诊断故障并解决问题。
数控车床控制技术与机床维修(3篇)

数控车床控制技术与机床维修1. 引言数控车床是机械加工领域中的一种重要设备,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完成零件加工。
数控车床的控制技术和机床的维修是数控车床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数控车床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机床的维修方法。
2. 数控车床控制技术数控车床的控制技术基于计算机数控系统,主要包括硬件控制部分和软件控制部分。
2.1 硬件控制部分硬件控制部分包括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传感器。
数控系统是整个数控车床控制的核心,它负责接收计算机指令,解析指令,并将指令转换为信号发送给伺服系统和传感器。
伺服系统是用来控制刀具和工件运动的,它接收数控系统发送的信号,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刀具和工件的运动。
传感器用来获得加工过程中的信息,如刀具位置、工件尺寸等,以便数控系统做出相应的控制。
2.2 软件控制部分软件控制部分主要包括数控编程和数控操作。
数控编程是将工件加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编程语言转化为机床能够识别和执行的指令序列,包括插补计算、速度规划和轨迹生成等。
数控操作是根据加工要求,使用数控系统对数控车床进行操作和监控。
3. 机床维修机床维修是确保数控车床正常运行和保持其性能的重要工作。
机床维修主要包括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和预防性维护等。
3.1 故障诊断当数控车床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进行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包括识别故障现象、收集故障信息、分析故障原因和确定故障位置等。
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如控制系统故障、伺服系统故障、传感器故障等。
3.2 故障处理故障处理是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故障。
对于硬件故障,可以进行零部件更换或修复;对于软件故障,可以进行系统重启或升级。
3.3 预防性维护为了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和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包括清洁和润滑机床、紧固螺丝、检查电气连接等。
另外,还需要根据机床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校准和调整。
4. 结论数控车床的控制技术和机床的维修是数控车床运行和保持性能的重要方面。
数控机床维修基本知识

数控机床维修基本知识目录一、数控机床基础知识 (3)1.1 数控机床的定义与分类 (4)1.2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6)1.3 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6)1.4 数控机床的精度和性能指标 (8)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 (9)2.1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方法 (10)2.2 数控机床维修流程 (11)2.3 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2)2.4 维修后的验收与试运行 (14)三、数控系统维修 (15)3.1 数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6)3.2 数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8)3.3 数控系统的更新与升级 (19)3.4 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20)四、电气系统维修 (21)4.1 电气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2)4.2 电气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4)4.3 电气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25)4.4 电气系统的故障排查与修复 (27)五、机械部件维修 (28)5.1 机械部件的组成与功能 (29)5.2 机械部件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0)5.3 机械部件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31)5.4 机械部件的故障排查与修复 (32)六、数控机床维修工具与设备 (33)6.1 数控机床维修常用工具 (34)6.2 数控机床维修常用设备 (35)6.3 工具与设备的选购与使用 (36)七、数控机床维修安全规范 (37)7.1 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38)7.2 维修现场的安全管理 (39)7.3 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预案 (40)八、数控机床维修培训与职业资格 (42)8.1 数控机床维修培训内容 (43)8.2 职业资格认证与要求 (44)8.3 维修人员的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 (45)九、数控机床维修案例分析 (47)9.1 数控机床维修实例介绍 (48)9.2 故障分析与解决思路 (49)9.3 维修经验与教训总结 (50)一、数控机床基础知识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数字指令来控制机床运动的自动化机床,它集通用性、高精度、高效率于一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
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技术

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与需求的不断提高,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在数控机床的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故障,这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还会增加企业的维修成本。
因此,掌握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进行分类,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数控机床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技术。
第一类故障:数控系统故障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是实现机床自动化操作的关键。
常见的数控系统故障包括系统死机、程序执行错误、报警信息显示等。
针对这类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排除与维修:1.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确保数控系统供电稳定。
2.查看数控系统的连接线路是否松动或损坏,确保信号的传输正常。
3.重启数控系统,尝试重新加载程序并执行。
4.根据报警信息进行排查,查询故障代码,并参考数控系统的技术手册进行维修。
第二类故障:伺服驱动系统故障伺服驱动系统是数控机床中实现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伺服驱动系统故障包括电机无法运转、运动控制不准确等。
针对这类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排除与维修:1.检查伺服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源是否稳定、控制信号是否传输正常等。
2.检查伺服电机是否损坏或线路是否短路等情况,确保电机正常工作。
3.检查伺服驱动系统的调整参数是否正确设置,确保运动控制准确。
4.根据报警信息进行排查,查询故障代码,并参考伺服驱动系统的技术手册进行维修。
第三类故障:机械传动系统故障机械传动系统是数控机床中实现运动转换的关键部分。
常见的机械传动系统故障包括轴承损坏、传动带松动等。
针对这类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排除与维修:1.检查机械传动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包括轴承、传动带、齿轮等。
2.检查机械传动部件的润滑情况,确保润滑油是否充足。
3.检查机械传动系统的紧固件是否松动,确保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正常。
4.根据报警信息进行排查,查询故障代码,并参考机床的技术手册进行维修。
数控机床维修标准

数控机床的维修技术标准一.故障的分类根据机床部件、故障性质以及故障原因等对常见故障作如下分类。
⑴按数控机床发生故障的部件分类①主机故障:数控机床的主机部分,主要包括机械、润滑、冷却、排屑、液压、气动与防护等装置常见的主机故障有:因机械安装、调试、实际操作使用不当等引起的机械传动故障与导轨运动摩擦过大故障。
故障表现为传动噪声大,加工精度差,运行阻力大。
②电气故障:分弱电故障和强电故障弱电部分主要指CNC装置、PLC控制器、CRT显示器以及伺服单元、输入输出装置等电路, 这部分又有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之分。
硬件故障主要指上述各装置的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分离元件、接插件以及外部连接组件等发生的故障。
强电部分是指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熔断器、电源变压器、电动机、电磁铁、行程开关等电器元件以及所组成的电路。
⑵按数控机床发生的故障的性质分类①系统故障:通常是指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或超过某一设定的限度, 工作中的数控机床必然会发生故障。
例如: 液压系统的压力值随着液压回路过滤器的阻塞而降到某一设定参数时, 必然会发生液压系统故障报警使系统断电停机②随机性故障:通常是指数控机床在同样条件下工作时只偶然发生一次或两次的故障。
这类故障的发生往往与安装质量、组件排列、参数设定元器件的质量、操作失误、维护不当以及工作环境影响等因素有关,例如:接插件与连接组件因疏忽未加锁定,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松动变形或焊点虚脱,继电器触点,各类开关触点因污染锈蚀以及直流电动机电刷不良等造成的接触不可靠等。
⑶按报警发生后有无报警显示分类①有报警显示的故障:这类故障可分为硬件报警显示与软件报警显示两种。
Ⅰ硬件报警显示的故障,通常是指各单元装置的警示等(一般由LED发光管或小型指示灯组成)的指示。
Ⅱ软件报警显示故障,通常是指在CRT上显示出来的报警号和报警信息,由于数控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一旦检测到故障,即按故障的级别进行处理,同时在CRT上以报警号形式显示该故障信息。
数控车床维修操作方法

数控车床维修操作方法
数控车床维修操作方法如下:
1. 车床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关闭电源,确保车床处于停止状态,并且拔掉所有的电源和连接线。
2. 审查车床的外观:检查车床是否有磨损、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如果有,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3. 清洁车床表面:使用清洁剂和刷子清洁车床表面,确保表面干净,无灰尘和油渍。
4. 检查液压系统:检查液压油的质量和油位。
如果液压油质量不良或油位过低,需要更换或添加液压油。
5. 检查传动系统:检查传动系统的皮带、链条和齿轮是否正常运转。
如果有松动或磨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更换。
6. 校正零件位置:使用车床操作面板上的调整功能,校正各个零件的位置,确保其在正确的位置上。
7. 检查电气系统:检查电气系统的接线是否松动或损坏。
如果有问题,需要修
复或更换相应的电气元件。
8. 测试车床功能:重新连接电源和连接线,打开电源,进行功能测试。
确保车床能够正常工作。
9. 校准车床参数:根据车床的型号和使用要求,校准相应的参数,以确保车床的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10. 进行试车:开启车床,并进行试车。
观察车床的运作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复。
11. 清理和整理:完成维修工作后,清理和整理工作区,将工具和备件归位,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以上是数控车床维修的基本操作方法,不同型号和品牌的车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车床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数控机床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是一种智能化的加工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稳定性等优点,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数控机床的复杂性,其存在一些常见的故障,需要进行及时诊断和维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方法。
一、电气故障的诊断与维修1.数控机床开机不动,先观察数控机床中央处理器的指示灯状态,如果停留在“待机”状态,则说明控制电源跳闸,需要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控制箱中开关是否打开、保险丝是否烧断等。
如果指示灯没有亮,则说明电源故障,需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源模块和主板是否烧毁等。
2.数控机床急停,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急停开关故障引起的,需要检查急停开关是否正常。
如果开关正常,则可能是主轴电机故障或者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检查主轴电机和控制器的电路,找出故障原因进行维修。
3.数控机床运行不稳,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电动元件失效、接触不良或者控制系统故障引起的,需要分别检查电动元件、接线及接点、控制器的电路等,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
1.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下降,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加工刀具磨损、刀具刃口间隙过大或者机床零部件松动导致的,需要相应地更换或者调整加工刀具、减小或者调整刃口间隙、紧固机床零部件等,恢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2.数控机床遇到刀具断刃故障,可能是由于刀具设计不合理、切削速度过快、进给过深或者切削液不足等引起的,需要分别调整刀具设计、减小切削速度、降低进给深度、加大切削液供给等,避免刀具断刃故障的发生。
3.数控机床有异响和振动,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机床零部件损坏、机床调试不当或者加工质量不合格等引起的,需要分别检查机床零部件、进行机床调试、改善加工质量等,找出异响和振动发生的原因并进行维修。
1.数控机床出现程序错误,可能是由于编程错误、程序运行不正常或者程序升级不成功等引起的,需要编辑正确的程序代码、调试程序运行程序、按照升级程序的规范进行升级等,解决程序错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伺服驱动系统故障维修100例6.1 FANUC伺服驱动系统故障维修60例6.1.1 FANUC直流伺服驱动系统故障维修30例例201.开机出现剧烈振动的故障维修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6M的加工中心,在机床搬迁后,首次开机时,机床出现剧烈振动,CRT显示401、430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FANUC 6M系统CRT上显示401报警的含义是“X、Y、Z等进给轴驱动器的速度控制准备信号(VRDY信号)为OFF状态,即:速度控制单元没有准备好”;ALM430报警的含义是“停止时Z轴的位置跟随误差超过”。
根据以上故障现象,考虑到机床搬迁前工作正常,可以认为机床的剧烈振动,是引起X、Y、Z等进给轴驱动器的速度控制准备信号(VRDY信号)为“OFF”状态,且Z轴的跟随误差超过的根本原因。
分析机床搬迁前后的最大变化是输入电源发生了改变,因此,电源相序接反的可能性较大。
检查电源进线,确认了相序连接错误;更改后,机床恢复正常。
例202~例203.运动失控的故障维修例202.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6ME系统的加工中心,由于伺服电动机损伤,在更换了X轴伺服电动机后,机床一接通电源,X轴电动机即高速转动,CNC发生ALM410报警并停机。
分析与处理过程:机床一接通电源,X轴电动机即高速转动,CNC发生ALM410报警并停机的故障,在机床厂第一次开机调试时经常遇到,根据维修经验,故障原因通常是由于伺服电动机的电枢或测速反馈极性接反引起的。
考虑到本机床X轴电动机已经进行过维修,实际存在测速发电机极性接反的可能性,维修时将电动机与机械传动系统的连接脱开后(防止电动机冲击对传动系统带来的损伤),直接调换了测速发电机极性,通电后试验,机床恢复正常。
例203.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6ME系统、FANUC直流伺服驱动、SIEMENS1HU3076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进口加工中心,在机床大修后,机床一接通电源,X轴电动机即高速转动,C NC发生ALM410报警并停机。
分析与处理过程:故障分析处理过程同上,初步判定故障原因通常是由于伺服电动机的电枢或测速反馈极性接反引起的。
考虑到本机床大修时,将X轴电动机进行了重新安装,且SIEMENS lHU3076直流伺服电动机不带测速发电机,伺服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反馈信号通过对编码器的F/V转换得到,因此故障最大可能的原因是电动机电枢线极性接反。
维修时在电动机与机械传动系统脱开后(防止电动机冲击对传动系统带来的损伤)直接调换了电动机电枢极性,通电后试验,机床恢复正常。
例204~例205.速度控制单元无报警指示的故障维修例204.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7M系统的加工中心,开机时,系统CRT显示ALM05、ALM07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FANUC 7M系统ALM 05报警的含义是“系统处于‘急停’状态”;ALM07报警的含义是“伺服驱动系统未准备好”。
在FANUC 7M系统中,引起05、07号报警的常见原因有:数控系统的机床参数丢失或伺服驱动系统存在故障。
检查机床参数正常:但速度控制单元上的报警指示灯均未亮,表明伺服驱动系统未准备好,且故障原因在速度控制单元。
进一步检查发现,Z轴伺服驱动器上的30A(晶闸管主回路)和1.3A(控制回路)熔断器均已经熔断,说明Z 轴驱动器主回路存在短路。
分析驱动器主回路存在短路的原因,通常都是由于晶闸管被击穿引起的。
故利用万用表逐一检查主回路的晶闸管,发现其中的两只晶闸管已被击穿,造成了主回路的短路。
更换晶闸管后,驱动器恢复正常。
例205.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6ME的加工中心,在加工过程中,突然停机,CRT显示ALM401、410、411、420、421、430、431号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FANUC 6ME系统CRT上显示以上各报警的含义是:ALM401:X、Y、Z等进给轴驱动器的速度控制准备信号(VRDY信号)为“OFF'’状态,即:伺服驱动系统没有准备好。
ALM410、420、430:X轴、Y轴和Z轴停止时的位置偏差过大。
ALM411、421、431:X轴、Y轴和Z轴移动时位置偏差过大。
根据FANUC 6M系统的维修说明书,发生以上报警号的原因较多,且都与位置控制、伺服驱动器有关。
实际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系统同时发生X轴、Y轴和Z轴伺服驱动器损坏的可能性较小,故而故障应与速度控制单元的公共部分有关。
通过检查速度控制单元的主回路电源、辅助电源等公共部分,发现伺服变压器的进线电源熔断器的其中两相已熔断。
测量伺服变压器一次(侧)进线,确认变压器柜内部存在短路。
打开伺服变压器柜检查发现,伺服变压器进线的电线绝缘破损,造成了电源短路。
在重新连接后,确认伺服驱动器无短路,重新开机,故障排除,机床恢复正常。
例206~例207.速度控制单元TGLS报警的故障维修例206.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7M系统的加工中心,开机时,CRT显示ALM05、ALM07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FANUC 7M系统发生05号报警的含义同例204。
检查机床伺服驱动系统,发现X轴速度控制单元上的TGLS报警灯亮,即:X轴存在测速发电机断线报警,分析故障可能的原因有:1)测速发电机或脉冲编码器不良。
2)电动机电枢线断线或连接不良。
3)速度控制单元不良。
测量、检查X轴速度控制单元,发现外部条件正常;速度控制单元与伺服电动机、CNC的连接正确,表明故障与速度控制单元或电动机有关。
为了确定故障部位,维修时首先通过互换X、Y轴速度控制单元的控制板,发现故障现象不变,初步判定故障在伺服电动机或电动机内装的测量系统上。
由于故障都与伺服电动机有关,维修时再次进行了同规格电动机的互换确认,故障随着伺服电动机转移。
将X轴电动机拆下,通过加入直流电,单独旋转电动机,电动机转动平稳、调速正常,表明电动机本身无故障。
用示波器测量测速发电机输出波形,发现波形异常。
拆下测速发电动机检查,发现测速发电机电刷弹簧已经断裂,引起了接触不良。
通过清扫测速发电机,并更换电刷后,机床恢复正常。
例207.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6M的加工中心,机床起动后,手动进行第4轴回参考点操作,速度控制单元出现TGLS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速度控制单元出现TGLS报警的含义是“速度测量系统断线”。
根据故障的含义以及实际机床情况,维修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检查与确认:1)检查电动机内装式脉冲编码器,未发现不良。
2)检查电动机、驱动器各连接器,均已经牢固连接。
3)用万用表测量电动机各电缆的连接,未发现问题。
4)交换驱动器的控制板未见异常。
重新起动机床,报警消失,但回转工作台回零后,又重现报警。
为了分清故障部位,考虑到机床伺服系统为半闭环结构,试着脱开电动机与丝杠的联接后,再次开机试验,发现故障消失,因此判定故障原因在回转工作台的机械部分。
检查后发现回转工作台的齿牙盘位置已经发生了偏离,经重新调整机械位置后,报警消除,机床恢复正常。
例208~例209.速度控制单元HCAL报警的故障维修例208.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6ME的数控冲床,开机时CRT显示ALM401报警,且Y轴速度控制单元上HCAL报警灯亮。
分析与处理过程:FANUC 6M系统CRT上显示401报警的含义是“X、Y、Z等进给轴伺服驱动系统的速度控制单元的准备信号(VRDY信号)为OFF状态,即伺服驱动系统没有准备好”:速度控制单元状态指示灯HCAL亮的含义是“速度控制单元存在过电流报警”。
由于本机床使用的是PWM直流速度控制单元,根据报警分析,直流速度控制单元存在过电流报警是引起数控系统401报警的根本原因,因为当速度控制单元出现过电流时,必然使得速度控制单元的“准备好”信号(VRDY信号)断开。
速度控制单元出现过电流可能的原因有:1)主回路逆变晶体管TMl~TM4模块不良。
2)伺服电动机电枢线短路、绕组短路或对地短路。
3)驱动器内部逆变晶体管输出短路或对地短路。
根据以上原因,通过测量电动机绕组,表明电动机正常;因此故障最大可能的原因是驱动器上的晶体管模块损坏。
通过实际测量发现,驱动器主回路的逆变晶体管模块TMl、TM2(参见图5-12)损坏。
在测量确认主回路无短路的前提下,通过更换同规格模块后,故障排除,机床恢复正常工作。
例209.故障现象:一台采用FANUC 6M系统,配套DCl0型PWM直流速度控制单元的立式加工中心,开机时出现ALM401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FANUC 6M出现ALM 401报警的含义同前。
检查速度控制单元,发现Y轴伺服驱动器上的HCAL报警灯亮,表明Y轴存在过电流,故障可能的原因同上。
为了确认故障部位,维修是先取下伺服电动机的电枢线,并设定了端子S23短路(取消由于电枢线未连而产生TGLS报警)。
再次开机试验,发现HCAL报警消失,由此确认,故障与驱动器本身无关,其故障部位在电枢线或伺服电动机上。
拆下Y轴伺服电动机检查,发现该轴电动机由于安装位置不良,长期有冷却水溅入电枢线插头,引起了电枢线插头的绝缘不良,产生了短路;更换电动机插头,并对冷却水进行防护处理后,机床恢复正常。
例210.速度控制单元BRK报警的故障维修故障现象:一台采用FANUC 6M系统,配套FANUC DCl0型PWM直流伺服驱动系统的数控铣床,在自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机,CNC出现ALM401、ALM43¨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FANUC 6M出现ALM401报警的含义同上;ALM431是Z轴跟随误差报警。
检查伺服驱动系统,发现Z轴速度控制单元的BRK报警灯亮,表明主回路断路器跳闸,分析故障原因,可以初步确定为主回路存在短路或过电流。
重新合上主回路断路器NBFl/NBF2后,测量Z轴速度控制单元电源进线,发现U、W间存在短路,对照速度控制单元主回路原理图(见图5-12)逐一检查主回路各元器件,测量发现,该速度控制单元的主回路浪涌吸收器ZNR存在短路。
更换同规格的浪涌吸收器后,在测量确认主回路已无短路的情况下,再次开机,机床故障排除。
例211.速度控制单元HVAL报警的故障维修故障现象:某配套FANUC 6M系统,DC20/30型直流PWM驱动的卧式加工中心,在自动加工过程中,偶然出现ALM401、ALM421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FANUC 6M出现ALM401报警的含义同上;ALM421是Y轴位置跟随超差报警。
由于故障偶尔出现,初步判定CNC与伺服驱动系统本身无损坏;据操作人员反映,在机床手动、回参考点工作时,均无报警,分析电缆连接不良的可能性亦较小。
为了确定故障原因,维修时对Y轴编制了空运行试验程序,经多次试验确认:故障多在快进起动与停止时出现,故障时,速度控制单元上HVAL报警指示灯亮,表明驱动系统存在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