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胶的特性_生产及应用
黄原胶的性质及在制剂中的应用

降; 而在其浓度为2. 5 g L 或更高时, 增加氯化钠的浓 此, 利用本品的粘滞剂和助悬性强等特点, 可以配制稳
度, 却使粘度上升; 氯化钠浓度在0. 2 g L~ 0. 7 g L 范 定的混悬制剂[6]。
围时, 黄原胶溶液粘度最大; 在较高的氯化钠浓度时, 3 黄原胶的安全性
·582·
Ch in P ha rm J , 1996 O ctober, V ol. 31 N o. 10 中国药学杂志1996年10月第31卷第10期
黄原胶的分子结构见附图。
仍可形成稳定的粘稠液。二价金属离子 (如钙、镁) 盐对
Hale Waihona Puke 粘度也有相同的影响, 且黄原胶与这些二价金属离子
盐有很好的互溶性, 不发生盐析现象[3]。因此, 黄原胶是
一优良的稳定剂。
2. 3 温度对黄原胶溶液粘度的影响: 在含有少量电解
质 (如1 g L 氯化钠) 时, 黄原胶溶液的粘度实际不随温
与受体发生生物选择性作用的对映体作为上市新药。
参考文献
1 Am ato I. L ook ing g lass chem istry. S cience, 1992, 256 964.
2 C ro sby J. Syn thesis of op tically active com pound s: A earge scale p ersp ective. T etrahed ron, 1991, 47 4789.
Β2阻滞剂的代谢也具有对映体选择性。例如, 丁呋 洛尔 (bufu ralo l) 在代谢过程中其左旋体环4位上的羟化 要比右旋体快得多。但在其1′2位的代谢羟化情况正好 相反, 右旋体比左旋体快。在 EM s 人群中这种羟化反 应极慢, 而且是非立体选择性的。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在于 EM s 人群中存在有右旋体丁呋洛尔1′2位羟化所 需要的细胞色素 P 2450异构酶, 而在 PM s 人群中缺乏 这种酶。
黄原胶

黄原胶说明宁波北仑雅旭化工有限公司优质生产商,黄原胶厂家电话,黄原胶胶CAS号,黄原胶的粘度,黄原胶最新报价,黄原胶的价格,黄原胶的作用,黄原胶总代理,黄原胶厂家最新报价,黄原胶的添加量,品质改良剂,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各种食品添加剂、首选黄原胶英文:Xanthan Gum。
CAS:11138-66-2。
性状:白色至微黄色粉末,稍带臭,易溶于冷热水中,溶液中性,遇水分散,乳化变成稳定的亲水性粘稠胶体。
黄原胶具有高粘度,高耐酸、碱、盐特性、高耐热稳定性、悬浮性、触变性等。
用途: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悬浮剂;泡沫增强剂。
到目前为止,黄原胶被认为是国际上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被大量应用在食品、果汁、饮料、饲料、化妆、医药、陶瓷、消防、石油等行业,其市场增长潜力超过所有的亲水性胶。
黄原胶被誉为“工业味精”,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泛的微生物多糖。
1、黄原胶无味、无臭、适用安全性强。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于1969年批准黄原胶用于食品中,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黄原胶作为世界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且对其添加量不做限制。
我国技术监督局1992年批准颁布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国家标准,于1993年8月1日开始实施。
2、粘度高:与其他多糖类溶液相比,即使是低浓度也会产生很高的粘度,1%水溶液粘度相当于明胶的100倍,从而可作为良好的增稠和稳定剂。
3、独特的流变性,在剪切作用下,溶液的粘度会迅速下降,一旦剪切作用解除,溶液的粘度会立即恢复,这种特性赋予食品如冰淇淋、火腿肠、果汁和植物蛋白型饮料、焙烤食品以良好的口感。
这种特性也使得黄原胶在石油钻井和开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18-130℃)保持特有的功能,是生产冷冻食品和焙烤食品的良好辅料。
5、酸碱稳定性,其粘度基本上不受酸碱的影响,在PH值1~12范围内能保持原有特性,从而使其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6、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和抗酶解作用,即使在次氯酸纳、双氧水、生物活性酶存在的条件下仍能发挥作用。
黄原胶_参考模板

黄原胶溶液的粘度不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溶液于20℃经4小时加热至90℃,其粘度仅下降25% 即使加热至120℃也无显著变化,显示了它惊人的热稳定性 它可以在广泛PH值范围内稳定存在,PH值为2—12时变化很小,PH值为2—3时性能无改变 ,在高酸碱环境中也不凝聚 因此它的凝性与所加的酸碱度无关 无论是稀溶液还是浓的悬浮液都不受外来盐类和极性化合物的影响 例如向其溶液中加入90%的饱和氯化钠或应用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也不会产生任何影 响 此外多价金属离子如钙、铝、铁、锌等可增强其粘度
黄原胶的性能特点
饱和的二价金属离子如 铜、镍、锰几乎无影响
重金属离子如铅、铬、 汞等有毒性的离子是完 全抑制黄原胶凝结力的
磷酸根离子、酒石酸根 离子也使黄原胶粘度下
降
柠檬酸盐、草酸盐以及 其它二价酸盐都使粘度
下降
黄原胶的性能特点
4. 与多种盐类有很好的相容性
黄原胶与其他许多添加剂如乳化剂、防腐剂 、蛋白质、维生素和盐类等均能很好地混合 ,很少凝聚或离析。即使在高浓度的电解质 溶液中性能仍良好,当把水加入含有高浓度 (75%)黄原胶的油相中乳液仍相当稳定。这 是因为它把油水两相隔绝使其互不掺合形成 一个很小的液
于沉底而凝聚
黄原胶的性能特点
2. 水溶性
黄原胶可溶于冷水和热水中形成 粘稠溶液。冷水中的溶解度高达 25%(w/v),没有苦味感。在常压 下将黄原胶于95℃左右溶解后冷 却至室温,可见到溶液的粘度增 加并变成奶油状可搅匀后制成悬 浊液使用。室温下水中分散的黄 原胶溶液展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 体行为
黄原胶的性能特点
-
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是一种由黄单胞菌发酵生产的生 物高分子,由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黄原胶的生产

黄原胶(Xanthan Gum)的特性、生产及应用许多微生物都分泌胞外多糖,它们或附着在细胞表面,或以不定型粘质的形式存在于胞外介质中,这些胞外多糖对于生物体间信号传递、分子识别、保护己体免受攻击、构造舒适的体外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分泌的多糖结构各异,其中一些有着优良的理化性质,已为人类广泛应用。
对于仍不为人类所知的绝大多数多糖,人们试图通过相关的多糖结构问的相互比较,推断出构效关系,从而人为地主动修饰、构造多糖,以满足应用的需要。
其中,黄原胶是人类研究最为透彻、商业化应用程度最高的一种。
.1 黄原胶的结构黄原胶(xanthan gum)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的北方研究室(Northern Re.gional Research Laboratories,NRRL)从野油菜黄单孢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NRRLB一1459发现了分泌的中性水溶性多糖,又称为汉生胶。
黄原胶由五糖单位重复构成,如图1,主链与纤维素相同,即由以13—1,4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构成,三个相连的单糖组成其侧链:甘露糖一葡萄糖一甘露糖。
与主链相连的甘露糖通常由乙酰基修饰,侧链末端的甘露糖与丙酮酸发生缩醛反应从而被修饰,而中间的葡萄糖则被氧化为葡萄糖醛酸,分子量一般在2×10。
~2×10 D之间。
黄原胶除拥有规则的一级结构外,还拥有二级结构,经x一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测定,黄原胶分子问靠氢键作用而形成规则的螺旋结构。
双螺旋结构之间依靠微弱的作用力而形成网状立体结构,这是黄原胶的三级结构,它在水溶液中以液晶形式存在¨。
2 黄原胶的性质黄原胶的外观为淡褐黄色粉末状固体,亲水性很强,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美国FDA于1969年批准可将其作为不限量的食品添加剂,1980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也批准将其作为食品乳化剂和稳定剂。
由其二级结构决定,黄原胶具有很强的耐酸、碱、盐、热等特性。
黄原胶的性能与应用领域

黄原胶的性能与应用领域5.1 黄原胶的性能黄原胶是一种类白色或浅黄色的粉末,是目前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一体,性能较为优越的生物胶。
分子侧链末端含有丙酮酸基团的多少,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
黄原胶具有长链高分子的一般性能,但它比一般高分子含有更多的官能团,在特定条件下会显示独特性能。
它在水溶液中呈多聚阴离子且构象是多样的,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
5.1.1 悬浮性和乳化性黄原胶因为具有显著的增加体系黏度和形成弱凝胶结构的特点而经常被用于食品或其它产品,以提高O/W乳状液的稳定性。
但麻建国的研究发现,只有黄原胶的添加量达到一定量后,才能得到预定的稳定作用。
在黄原胶质量分数小于0.001%时,试验体系的稳定性变化不大;质量分数在0.01%--0.02%时样品底部富水层出现,但体系无明显分层;质量分数大于0.02%时,乳状液很快分层。
只有当质量分数超过0.25%时,黄原胶才能起到提高体系稳定性的作用。
5.1.2 水溶性和增稠性黄原胶在水中能快速溶解,水溶性很好,在冷水中也能溶解,可省去繁杂的加热过程,使用方便。
吉武科等在25℃下,用NDJ-1型旋转黏度计6r/min时测得质量分数0.1%、012%、0.3%、0.7%、0.9%的黄原胶黏度分别为100mPa·s、480mPa·s、1300mPa·s、5400mPa·s 和8600mPa·s。
从测试结果看出,黏度随浓度的递减而不成比例地降低,且质量分100mPa·s左右,而许多其他胶类在质量分数为0.1%时,黏度几乎为零。
由此可见,黄原胶具有低浓度高黏度的特性。
5.1.3 流变性即触变性或假塑性,黄原胶的水溶液,在受到剪切作用时,黏度急剧下降,且剪切速度越高,黏度下降越快,如6r/min时质量分数0.3%的黄原胶黏度为1300mPa·s,而60r/min时黏度仅为400mPa·s,还不到原来的1/3,当剪切力消除时,则立即恢复原有的黏度。
黄原胶的生产和应用

黄原胶的生产和应用1 前言黄原胶(Xanthangum),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细胞多糖,是野油菜黄单孢杆菌(Xanthomonascampestris)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工程生产的一种作用广泛的微生物胞外多糖,简称XC。
黄原胶是50年代美国农业部北部地区研究所(NRRL)首先发现。
普通商品黄原胶是含有K、Na、Ca等盐的混合物,其它类型有:脱乙酰胺的黄原胶、丙酮酸232黄原胶和与铬盐交联的高触变性黄原胶等。
它具有如下特性:在热水和冷水中有很好的溶解性;有良好的增粘性和悬浮能力,在低浓度下具有较高的粘度;有很高的稳定性,耐酸碱、高盐环境,抗高温、低温冷冻,易生物降解,抗污染能力强,在-4~93e范围内反复加热、冷冻,其粘度基本不变;可同多种物质(酸、碱、盐、表面活性剂、生物胶等)互配,具有令人满意的兼容性;有良好的触变性(剪切稀释能力)和假塑性(恢复能力);有良好的分散作用、乳化稳定作用。
黄原胶和刺槐豆胶、瓜尔豆胶等半乳甘露聚糖配合使用时有极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粘度和耐盐稳定性,达到用量少、成本低和提高使用效果的目的。
黄原胶可广泛用于食品、石油、陶瓷、纺织、印染、医药、造纸、地矿、灭火、涂料、牙膏、化妆品等20多个行业。
近年来,世界黄原胶生产国家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其生产能力已达5万余t/a,工业级黄原胶价格在3.5万~4.5万元/t范围内波动,食品级则根据质量、供需双方情况波动幅度更大,为5万~10万元/t,从外国进口的工业级黄原胶约为6万~7万元/t,食品级则为15万元/t左右,可见黄原胶的市场广阔,前景看好,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泛的微生物多糖。
2 黄原胶的生产2.1 培养基黄单孢杆菌产生黄原胶常用的培养基是:以葡萄糖、蔗糖或淀粉等为碳源,以蛋白质、鱼粉、豆粉或硝酸盐为氮源,加KH2PO4、MgSO4、CaCO3等无机盐和Fe2+、Mn2+、Zn2+等微量元素,以及生成促进剂谷氨酸、柠檬酸等。
食用黄原胶的溶胀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食用黄原胶的溶胀性能及其应用研究食用黄原胶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和稳定剂,具有溶胀性能优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通过对食用黄原胶的溶胀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进行探讨,以了解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一、食用黄原胶的基本特性食用黄原胶是一种由藻类培养物分离提取得到的天然高分子胶体物质。
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能够在水中快速溶解并形成稠度适宜的胶体溶液。
除此之外,食用黄原胶还具有抗氧化、稳定乳化、保湿等多种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药品工业以及化妆品工业中。
二、食用黄原胶的溶胀性能研究1. 溶解速度研究食用黄原胶的溶解速度对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影响食用黄原胶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溶液温度、黄原胶的浓度、搅拌速度等。
通过调节这些因素,可以实现对食用黄原胶的溶解速度的控制,进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溶胀性能研究食用黄原胶的溶胀性能是指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胀性质。
研究表明,食用黄原胶可以在水、乙醇、丙酮等溶剂中迅速溶胀,形成高黏度的溶液。
此外,食用黄原胶的溶胀性能还受pH值、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调节这些因素可以改变溶液的黏度,进而实现对黄原胶应用性能的调控。
三、食用黄原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食品加工中的增稠剂食用黄原胶作为一种良好的增稠剂,可以在食品加工中起到增加黏度、改善口感的效果。
其在果酱、调味品、奶制品等食品中的应用广泛,能够提升食品的质感和稳定性。
2. 食品稳定剂食用黄原胶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和分散性,常被用作食品稳定剂。
在乳制品、饮料等产品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质地均匀性和保存稳定性。
四、食用黄原胶在药品工业中的应用1. 药品胶囊的制造食用黄原胶能够形成胶体稠度适宜的溶液,可以作为药品胶囊的包衣剂使用。
其具有良好的包衣效果和释放控制特性,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
2. 软胶囊的制造食用黄原胶在软胶囊的制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溶液能够迅速凝胶,并且具有良好的形状稳定性和释放控制性能,可以满足不同药物的包裹和释放需求。
黄原胶的生产及应用探讨

黄原胶的生产及应用探讨综述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黄原胶的生产过程,黄原胶的主要性能及其在食品、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其经济价值。
關键词:淀粉黄原胶生产应用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细胞多糖,是人类研究最深、商业化应用程度最高、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用野油菜黄单胞杆菌,经微生物有氧发酵制取的胞外多糖。
由于其独特的剪切稀释性质,良好的增稠性,理想的乳化稳定性,对酸、碱、热、反复冻融的高度稳定性以及对人体的完全无毒害等许多优越的特性,而在食品、石油、医药、日用化工等十几个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一、黄原胶的生产1.培养基黄单孢杆菌产生黄原胶常用的培养基是:以葡萄糖、蔗糖或玉米淀粉等为碳源,以蛋白质、鱼粉、豆粉或硝酸盐为氮源,加KH2PO4、MgSO4、CaCO3等无机盐和Fe2+、Mn2+、Zn2+等微量元素,以及生成促进剂谷氨酸、柠檬酸等合成。
2.生产工艺①发酵液处理:通过使用离心、过滤、酶处理、次氯酸盐氧化、过滤及超滤浓缩等方法进行处理,除去黄原胶中的杂质与活性菌体。
②沉淀反应:用钙盐、铝盐、季铵盐或酸沉淀法制取。
③过滤沉淀物并进行洗涤。
④干燥、粉碎、筛分、成品包装。
2.1工业级黄原胶的生产提取工业级黄原胶,首先要经过灭菌处理,对活菌细胞灭杀,然后直接干燥,主要采用喷雾或滚筒干燥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会由于发酵液中水分含量高而加大能量的消耗,且降低成品的颜色与纯度,还增加成本;此外,还可以使用沉淀法,用钙盐、铵盐等使黄原胶发酵慢慢沉淀,见图1。
10%NaOH水溶液2%GaCI2水溶液↓ ↓ 发酵液→调PH值→盐析→过滤→干燥→粉碎→包装→成品图1钙盐沉淀法生产流程因其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用受到限制,因此国内一般发展食品级黄原胶。
2.2食品级黄原胶的生产提取食用级的黄原胶,主要采用沉淀法,通常选用醇类作为沉淀剂,比如有甲醇、乙醇、异丙醇等低级醇。
但由于醇的成本高,且可能对后期的生产与应用有影响,进而研究出采用非醇类法生产黄原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