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发表论文中文有效期刊
博士发表economics letters

博士发表economics letters
发表在《Economics Letters》上的论文需要符合该期刊的格式和规范,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稿和编辑过程。
如果您有意向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建议您仔细阅读该期刊的投稿指南和要求,以确保您的论文符合要求。
同时,您也可以寻求该期刊编辑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的帮助和建议,以提高您的论文质量和可接受性。
需要注意的是,《Economics Letters》是一本经济学领域的学术期刊,主要发表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评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领域。
如果您想要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需要对经济学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且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发表论文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努力,需要仔细准备和撰写,同时也需要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如果您想要在学术界取得成功,需要始终保持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专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征稿启事一、本刊简介及其背景《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英文刊名为China Doctor Dissertation Full-text Database,简称CDFD,是目前我国唯一拥有国家批准标准刊号,正式全文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国家级学术电子期刊,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的主要项目,也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刊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创办于2001年。
这一荟萃我国各学科领域重要创新成果与高层次创新人才信息的科学文化资源宝库,在“中国知网”出版平台上,与海内外著名的“中国期刊网”(或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CNKI系列数据库以及国内外其它各类专业数据库整合到一起,汇编为大规模集成化整合传播知识文化信息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目前,《总库》的文献信息总量已达5000多万篇,且每天出版各类文献2万余篇,构成了全球文献信息量最大、访问频率最高的知识传播体系,形成了支撑全社会知识创新和学习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知识型社会提供了知识资源保障服务。
为了推进CNKI工程建设,清华大学组建了由众多著名科学家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顾问委员会、编委会。
著名学者杨振宁博士任顾问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任顾问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教授任副主任,清华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教授任编委会主任。
本刊编委会主任由王大中院士兼任。
依托权威的学术与政策理论指导、自主知识产权并国际领先的网络出版技术保障、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办的大力支持和全国博士生培养单位的通力合作,本刊以“五个面向,五个促进”为办刊宗旨,积极创新、努力进取,不断提高编辑出版业务水平,创出了博士学位论文网络出版的一流国际品牌。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为适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形势,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学校要求提高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标准,根据《关于提高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通知研院〔2016〕45号》、《中山大学关于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论文刊物及篇数规定从2016级博士研究生开始,学院所有学科(包括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020204金融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预答辩前必须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期刊目录(期刊目录见附件)上发表符合以下要求之一的学术论文:(1)在学院认定的中文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2)在学院认定的英文期刊目录TOPB及以上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二、其它规定1.学术论文应在申请论文预答辩前正式发表(含在线发表),才能进入申请学位审议阶段。
(1)发表学术论文是指正式刊出、已印刷出版或在线发表的论文;(2)发表学术论文应与学位论文属于同一领域并具有相关性;(3)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4)博士生必须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当主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博士生必须为第二作者;(6)博士生本人第一署名单位名称:中文期刊,统一注释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外文期刊,统一注释为“SunYat-senBusinessSchool,SunYat-senUniversity”;(7)对于在国(境)外发表的SCI(含SCIE)、EI、SSCI、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可以是附有导师签名的正式录用通知。
2.学校或学院公派出国(境)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国(境)外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署名单位排名时,国外导师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中山大学为第二署名单位也可以。
3.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应为正刊,除特别指明外,不包括增刊、特刊、专刊等。
4.本规定的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目录若有调整,则博士生在读期间所有版本均视为有效。
中文专业博士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文专业博士论文参考文献一、中文专业博士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论地方理工院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语文学刊》.2015年18期.夏多多.许莲花.[2].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8期.孟凡红.侯酉娟.蒋丁苾.尚文玲.李薇.姜岩.刘俊辉.华强.[3].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为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4期.唐伟杰.贺兰芳.赖毅.俞哲明.[4].教育学人.《现代教育管理》.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7期.[5].生物药物和分子药理学专家——孔德新教授.《食品与药品》.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1期.赵文楠.邱玉玲.王冉.[6].以推广中国文化为己任——一位留美教育博士生的中文教学经历. 《湖南教育(语文)》.2008年12期.郭声健.喻娟.[7].<材料导报>欢迎博士研究生发表学位论文摘要.《材料导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1年3期.[8].工程师课程教学模式在免疫学双语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中国免疫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7期.黄海.贺燕云.肖俊杰.徐晓辉.华子义.[9].批评的灵性.《南方文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李凤亮.[10].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年1期.吕晓燕.宋一伦.梁永宣.刘宏.王利敏.史学红.陈建青.张晓梅.二、中文专业博士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胡政之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与实践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朱莉萍.新闻学兰州大学2010(学位年度)[2].护理行为六维度量表的编译评价及适用性研究.被引次数:7作者:刘国云.护理学山西医科大学2011(学位年度)[3]中医师承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探索研究.作者:周登峰.第三军医大学[4].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博士论文文献综述的体载分析.作者:毕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东华大学2009(学位年度)[5].近60年来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程.作者:陈建逢.中医医史文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09(学位年度)[6].护理行为六维度量表的编译评价及适用性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刘国云.护理学山西医科大学2011(学位年度)[7].高校科研绩效与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关性研究——以中国211工程大学为例.作者:庄志浩.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河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8].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中文智评版)的修订及检验.作者:杨志伟.心理学第四军医大学2015(学位年度)[9].术语翻译实例讨论对一篇金融学博士论文翻译的反思.作者:康康.翻译学电子科技大学2014(学位年度)[10]APragmaticStudyofGratitudeExpressionsintheAcknowledgementsSec tionofPh.D.Dissertations.作者:李丽华.英语语言文学南京大学2006(学位年度)三、中文专业博士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美国专业型研究生助学贷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美国研究生资助数据的实证研究.杨希,20112011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2]从湿热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荀兰兰.沈洪,201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3]从湿热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沈洪.荀兰兰.叶柏.周晓波.郑凯.顾培青.朱磊.戴路明,201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4]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欧阳少凤,2015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五届学术会议[5]新世纪初十年<热带气象学报>的发展.李琼.周小云.林丽珊.曹超雄,2010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6]100例老年肿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王薇.李燕.张燕.李萍萍,2009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7]本科书法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对策.黄鸿琼,2004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8]20112013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基础科研状况及成果简要汇报. 欧阳翔英,2014第十届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

1、北京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本专业的“重要刊物”、“核心刊物”名称,由各院(系、所、中心)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1]2、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2]3、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4、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
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5、中国政法大学:公开发表2篇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1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1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
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着正式发表2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
[4]6、西南政法大学:3篇核心期刊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CSSCI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1500多种。
[5]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篇核心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
[6]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8、厦门大学:2篇全国中文核心或1篇一类核心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和“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发表2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其中一篇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着或教材(本人完成字数专着在3万字以上,教材在5万字以上,可累计)来代替。
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修订

附件: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4年修订)根据《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博士、硕士研究生或其他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在向我校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时,必须以第一作者且以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本规定中的“指南”系指2009年12月印发的《南京理工大学期刊论文投向指南(试行)》。
一、对硕士学位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满足以下要求之一:1. 在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或正式录用学术论文1篇;2. 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并被其会议论文集收录1篇;3. 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1项专利(排名前三);4. 艺术类学位点的硕士研究生,参加两次国家级的设计竞赛或举办由设计与传播学位分位委员会组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同意的个人作品展1次。
二、对博士学位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必须符合或高于以下四类标准之一:(一)第一类标准(要求论文总篇数至少1篇或2篇)申请人发表1篇SCI、S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学术论文(SCI、SSCI分区表中一区、二区论文)或被A&HCI收录的期刊论文;或2篇SCI(E)、SSCI源期刊论文。
(二)第二类标准(要求论文总篇数至少3篇)申请人发表的论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在以下类别期刊中至少发表1篇论文:《中国科学》(全辑);《科学通报》(全辑);SCI(E)、SSCI源期刊。
2.被EI核心版收录的期刊论文1篇。
在学校选定的部分中文期刊(见附表1)发表的论文,若被EI 核心版收录,可冲抵本类标准中(1)的论文;若没有被EI核心版收录可冲抵(2)的论文。
3.在指南中的其它期刊发表论文1篇,如果申请人在第1、2条规定的期刊上发表2篇及以上论文,本条款要求可以取消。
申请人必须有1篇以上的外文撰写的正式发表(有出版刊号)的学术论文。
若上述三个条款的论文没有外文论文,则另需1篇外文撰写的正式发表(有出版刊号)的学术论文。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北京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本专业的“重要刊物”、“核心刊物”名称,由各院(系、所、中心)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1]2、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2]3、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4、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
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5、中国政法大学:公开发表2篇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1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1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
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着正式发表2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
[4]6、西南政法大学:3篇核心期刊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CSSCI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1500多种。
[5]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篇核心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
[6]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博士期刊发表几区

博士期刊发表几区博士期刊的发表区别是指在期刊评价体系中所处的级别,不同的区别代表着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质量。
一般来说,博士生在发表论文时,会优先选择高水平的期刊,以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和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那么,博士期刊发表几区是怎么划分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期刊的等级划分。
目前国内外期刊的等级划分主要有SCI、SSCI、EI、CSSCI等,这些等级标志着期刊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科学引文索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技期刊评价数据库之一,收录的期刊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高水平学术期刊。
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了一些在社会科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
EI(Engineering Index)是工程索引,收录了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期刊。
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
在这些等级之上,又有不同的区别,比如SCI期刊根据影响因子被划分为Q1、Q2、Q3、Q4四个区,其中Q1代表影响因子排名在前25%,Q2代表排名在25%~50%,依此类推。
而SSCI期刊则根据JCR分区标准划分为A、B、C三个区,其中A区代表排名在前20%,B区代表排名在20%~50%,C区则排名在50%之后。
对于博士生来说,发表论文在高水平期刊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学术声誉,还能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和学术研究增加分量。
因此,选择发表在Q1区、A区的期刊上是博士生们的首要目标。
当然,对于一些新兴领域或者特定研究方向,有时候也可以选择发表在Q2区、B区的期刊上,只要这些期刊在相应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总的来说,博士期刊发表几区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质量以及期刊的影响力来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学部博士发表论文非EI检索中文有效期刊目录
文宇佳成期刊论文网整理
类别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环境类
期刊名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科学 环境工程 环境化学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进展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污染与防治 农业环境保护 上海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监测 重庆环境科学
建设工程学部博士发表论文非EI检索中文有效期刊目录
文宇佳成期刊论文网整理
类别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电力类 电力类 电力类 电力类 电力类 电力类 港口、海岸、海洋工程类 期刊名称 极地研究 经济地理 山地学报 山地研究 生态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灾害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沙漠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建设 电力信息化 电网技术 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中国电力 港工技术 主办单位 备注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所 中国地理学会、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省地震局 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山东师大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国电信息中心 国家电网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电力信息中心、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局和国家海洋局分 局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研所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国家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海洋模拟器研究公司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所 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五研究所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第 2 页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期刊名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长安大学学报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河海大学学报 湖南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 版) 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E)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冰川冻土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学报
主办单位 北方交通大学 长安大学 长沙交通学院 河海大学 湖南大学 山东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水利水电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中南工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中国地理学会、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钢结构 工程抗震 工业建筑 公路 公路交通科技 海洋与湖沼 华东公路 建筑技术 建筑学报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 中国钢结构学会、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 震研究所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安徽省公路协会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学会 长安大学 第 3 页
建设工程学部博士发表论文非EI检索中文有效期刊目录
文宇佳成期刊论文网整理
类别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建筑结构 科学通报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制冷学报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科学 自然科学进展 主办单位 备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土 木工程学会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制冷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建设工程学部博士发表论文非EI检索中文有效期刊目录
文宇佳成期刊论文网整理
类别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大学学报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建设工程学部博士发表论文非EI检索中文有效期刊目录
文宇佳成期刊论文网整理
类别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石油和海洋类 石油和海洋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期刊名称 热科学与技术 人类工效学 中国给水排水 石油工程建设 油气储运 长江科学院院报 东北水利水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泥沙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人民长江 人民黄河 水力发电 水电能源科学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水利经济 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水文 水资源保护 四川水力发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主办单位 备注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学会 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学会 水利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 原名:农田水利与小水 发展局、武汉大学、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 电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力发电杂志社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国测水电技术研 究院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河海大学 水利部信息研究所 河海大学 原名:水利水运科学研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究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 河海大学 环境水利研究会 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武汉大学、中国国家灌排委员会 第 5 页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备注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第 7 页
资源科学 自然资源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所 湖北环境保护局、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
港口、海岸、海洋工程类 海洋通报 港口、海岸、海洋工程类 港口、海岸、海洋工程类 港口、海岸、海洋工程类 港口、海岸、海洋工程类 光学及传感器类 光学及传感器类 光学及传感器类 光学及传感器类 光学及传感器类 环境类 环境类 水道港口 水运工程 中国海洋平台 中国造船 传感器世界 传感器与微系统 系统仿真学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应用光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备注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地理研究
河北省科学院Leabharlann 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类
地球科学进展 地域研究与开发 干旱区地理 干旱区研究 环境遥感
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地球科学部 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 第 1 页
建设工程学部博士发表论文非EI检索中文有效期刊目录
文宇佳成期刊论文网整理
类别 水利水电类 水利水电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水土保持类 系统工程类 系统工程类 系统工程类 系统工程类 新能源类 新能源类 新能源类 新能源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综合类 主办单位 备注 中国水利 中国水利报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中国水科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土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土壤肥料 会 土壤通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农业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系统工程 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系统工程学报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风力发电 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 核科学与工程 中国核学会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中国农业能源行业协会、中国资源综 可再生能源 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 心、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学会 太阳能 中国太阳能学会 低温物理学报 中国科技大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江苏省地震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和江苏省地震局 海洋工程(中文版) 中国海洋学会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海洋学会 第 6 页 期刊名称
建设工程学部博士发表论文非EI检索中文有效期刊目录
文宇佳成期刊论文网整理
类别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结构、防灾、岩土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暖通类 期刊名称 力学季刊 力学与实践 桥梁建设 施工技术 世界地震工程 世界桥梁 应用力学学报 震灾防御技术 中国工程科学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中南公路工程 中外公路 给水排水 建筑热能与通风空调 火灾科学 建筑科学 洁净与空调技术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暖通空调 热能动力工程 天然气工业 噪声与振动控制 煤气与热力 区域供热 流体机械 安全与环境学报 主办单位 备注 上海市力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力学学会、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工程总 公司、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工程院 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中科院遥感所等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长沙理工大学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土 木工程学会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电子学会洁净技术分会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 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哈尔滨703研究所 四川石油管理局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中国声学学会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原名:环境与安全学报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