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利用率解答 工业统计易错指标问题解答
谈失真的熟料产能利用率等问题

1 有关机构及报告发布的“产能利用率数据”(1)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材研究总院、生态环境部规划院《水泥行业碳排放现状与达峰路径》“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的区域差异较大,2019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约为75%,其中华东、中南、西南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
(2)中国水泥协会《中国水泥行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77.5%,东北产能利用率仅为64.9%”、“十三五期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底的67%提高至2020年的77%左右,产能利用率回升了10个百分点”。
《十三五广东省水泥行业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共有熟料生产企业51家,熟料设计产能9 566万t,熟料产量11 001.4万t”,即设计产能利用率115%。
《十三五湖北省水泥发展报告》“十三五期间,湖北年平均熟料产能发挥率87.31%”。
(3)中国水泥协会《2019年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发展报告》“目前我国熟料设计产能为18.16亿t,2019年水泥熟料产量15.2亿t”,据此计算2019年我国熟料设计产能利用率83.7%。
(4)中国水泥网研究院撰文“2020年全国熟料产能利用率83.8%,东北地区在68.7%左右”,“2018年海南、广东、重庆产能利用率超过100%,福建、安徽、江西、西藏、北京、广西、云南92.7%~98.2%,四川、湖北、江苏、浙江在82.9%~86.1%”。
(5)据水泥地理网《水泥上市公司数据一览》介绍“2019年,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7.23%、93.03%”。
2 “失真的数据”引发了两个突出问题2.1 部分同志误认为“熟料产能利用率处于合理区间”和“熟料产能与市场需求基本平衡”如按市场通行划分,工业产品产能利用率77%~83%属比较合理的范围,有利于产业竞争与进步。
实事求是分析,若产能利用率达80%左右或依据上述数据就难以得出“水泥产能过剩”结论,更难以判定“产能严重过剩”。
(专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设计产能×l00%)在75%以下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
假设2017年H公司钢铁设计产能约100万吨,钢铁价格4400元/吨,产能利用率为70%。
今年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30%,并推动钢铁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H公司创造的价值总量为A.280亿元B.364亿元C.400.4亿元D.440.44亿元2.去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10万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36元。
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比去年增加60万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大约提高了()A.20% B.50% C.40% D.60%3.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不考虑其他因素,若将这一情况对该商品的影响用图形描绘出来(E1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前,E2表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正确的是图A.B.C.D.4.假设某国2014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l8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
若2015年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0%,货币流通速度下降20%,若要使价格水平不变,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3.6万亿元B.3.75万亿元C.4.5万亿元D.3万亿元5.2013年某企业生产商品A,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0元,产量为1万件,如果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A商品价值总量为A.55万B.60万C.45万D.22万6.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选项是①X轴为人民币币值,Y轴为外汇汇率②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③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单位商品价值量④X轴为某商品的价格,Y轴为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7."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是指企业或是整个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与其潜力产能之间的比率。
它是评估企业或经济系统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产能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产能利用率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
首先,产能利用率反映了企业或经济系统利用生产资源的程度。
当产能利用率高时,意味着企业或经济系统正在充分利用其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进而提升了企业或经济的竞争力。
反之,如果产能利用率低,则表明企业或经济系统存在生产资源闲置的问题,无法有效地发挥其潜在能力,这将阻碍企业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产能利用率也可以用来评估经济增长的潜力。
产能利用率高时,意味着企业或者整个经济系统已经达到了相对高水平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产出的难度会相对较大。
这时,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和创新。
相反,如果产能利用率低,则意味着企业或者整个经济系统仍有较大的生产能力闲置,通过增加生产资本投入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
计算产能利用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通过比较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差异来计算。
实际产出是指企业或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所实际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潜在产出是指企业或经济系统在同等生产资源条件下所可能实现的最大产出。
产能利用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产能利用率=实际产出/潜在产出×100%。
通过这一计算方法,可以直观地了解企业或经济系统生产资源的利用情况,从而为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产能利用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供需关系的变化,如果需求高于供应,企业或经济系统的产能利用率将会较高;反之,如果供应高于需求,则产能利用率会较低。
其次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推动,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工艺,企业或经济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产能利用率。
另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投资环境和人力资源等也会对产能利用率产生影响。
生产效率评估报告的关键指标和改进方案

生产效率评估报告的关键指标和改进方案引言生产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评估生产效率,企业可以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产效率评估报告的关键指标和改进方案。
一、关键指标一: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产量除以理论产量,再乘以100%。
高产能利用率意味着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产能利用率较低,企业应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设备效率等手段来改善。
改进方案一:优化生产流程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来提高产能利用率。
通过使用精益生产或六西格玛等方法,企业可以去除无效步骤、减少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采用自动化设备也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高产能利用率。
二、关键指标二: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完成一个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时间。
较短的生产周期意味着企业能够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生产周期过长,企业应该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方案二:提高产能提高产能是缩短生产周期的有效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提升设备效率、改善物料供应链等方式来提高产能。
此外,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精确预测客户需求也可以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三、关键指标三: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效率的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产量除以劳动力数量。
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劳动生产率较低,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案来提高。
改进方案三:培训员工员工培训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激励机制的建立也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关键指标四:质量损失率质量损失率是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次品数量除以总产量,再乘以100%。
较低的质量损失率意味着企业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质量损失率较高,企业应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产能利用率解答 工业统计易错指标问题解答

工业统计易错指标问题解答——产能利用率1、 什么是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是指企业的实际产出与生产能力之比。
计算公式为:%100⨯=生产能力实际产出产能利用率 企业的实际产出是指企业报告期内的产量或总产值。
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报告期内,在劳动力、原材料、燃料、运输等保证供给的情况下,生产设备(机械)保持正常运行,企业可实现的、并能长期维持的总产出。
我们调查的是企业综合产能利用率,实际产出和生产能力既可以是价值量指标也可以是实物量指标,计算时分子、分母保持一致即可。
由于产能利用率统计为季报,所以这里的实际产出是指该季度三个月的工业总产值(或产量)之和,其中一季度实际产出为2月累计与3月当月工业总产值(或产量)之和,二、三、四季度实际产出为该季度三个月的当月工业总产值(或产量)之和。
生产能力是指该季度平均生产能力。
通常情况下,企业填报时需要了解本季度生产设备利用情况、倒班次数和加班情况,然后估算出企业的综合产能利用率填报。
2、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一般是多少?产能利用率的高低与企业经营状况、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等密切相关,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企业之间产能利用率相差较大。
对于正常生产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大部分集中在60-90%,无特殊原因各季度间产能利用率波动一般不超过20%。
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超负荷生产,可以填写略大于100%的数值。
正常生产的企业如果产能利用率填写了30%以下的数值,联网直报平台会出现“产能利用率不应太小,请修改”的审核提示,需要企业进一步核实,如果核实无误,说明原因并请上级统计部门解锁后上报。
如果季度间产能利用率波动超过20%,也需要核实,经核实无误后说明原因再上报。
产能利用率是百分率指标,填报调查问卷时注意横线右侧已有百分号,因此仅填写百分率的分子部分。
比如,某企业产能利用率为80%,则应填写“80”,而不是“0.8”。
该数值不能为负。
3、企业主要生产一种产品,可以用产品产量计算产能利用率填报吗?对于只生产一种或者主要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比如煤矿开采、发电等产品结构单一企业,其生产设备一般有严格的经批准的设计产能标准,在填报产能利用率时,可采用物量指标计算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填报。
生产部产能利用率分析与提升措施

生产部产能利用率分析与提升措施一、引言在现代制造业中,提高产能利用率是企业实现高效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产能利用率不仅是评判企业生产运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对于生产部的产能利用率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提升措施,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产能利用率分析1. 产能利用率的定义产能利用率是指企业实际生产产量与理论最大产能之比。
它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水平。
2. 影响产能利用率的因素(1)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是影响产能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设备运转时间越长,产能利用率就越高。
(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是确保产能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有效的岗位设置、培训和晋升机制,能够提高员工效率和动力,进而提高产能利用率。
(3)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是提高产能利用率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物料流转和工序安排,减少生产线的空闲时间,实现产能的充分利用。
3. 产能利用率计算公式产能利用率 = 实际产量 / 最大产能 × 100%三、提升产能利用率的措施1. 优化设备利用率(1)设备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2)设备改造升级:针对老化和低效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精度。
2.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1)培训与技能提升: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从而提升产能利用率。
(2)激励机制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产能利用率。
3. 优化生产线平衡(1)物料流转优化:通过合理布局和优化物料流转,减少物料运输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工序紧凑化:合理调整生产工序的顺序,减少换线和调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四、案例分析以某制造企业的生产部为例,其产能利用率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产能利用率为80%,2020年产能利用率为85%。
工业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业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工业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企业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各项主要统计指标的源头数据之一,它具有数量性与综合性的特点,是生产经营成果实物化、数量化的数字表现,体现在供、产、销整个经营过程。
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加强企业的统计工作。
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不仅对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非常重要,而且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强化企业统计,无论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工业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临朐县统计局在具体统计工作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一)企业领导者普遍认为企业统计工作职能单一,大多数企业中存在重会计轻统计的现象。
一直以来,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核算会计是必不可少的,各种会计核算和生产经营成本控制体现的是企业的根本利益,是真正的为企业服务,而统计工作主要是为政府各级统计部门服务。
对于企业而言,统计有也可,无也可。
因此,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较多,且变动频繁。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统计数据的连续性。
(二)企业统计制度不健全。
随着企业面临市场的逐步放开,企业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和正规化,企业的统计工作,已不仅仅是加减乘除,“抄抄报表”的报表型统计,而是必须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统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统计工作,强化统计职能。
而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制度,部分企业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或统计工作岗位,少数企业甚至设置多套账,统计指标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三)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和答案

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工业统计原则不包括()。
A.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归入该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B.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不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原则上归人经营地所在的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C.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经营地的统计单位,归入主要经营地所在的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D.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不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原则上归人行政登记住所在的县级区域的统计范围【答案】 D2. 现行农产品产量统计中,下列不计入农产品产量的是()。
A.马铃薯B.秸秆C.玉米D.谷子【答案】 B3. 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核算应遵循的原则是()。
A.谁销售谁统计B.谁管理谁统计C.谁购进谁统计D.谁加工谁统计【答案】 C4.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是()。
A.食物支出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百分比之比B.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百分比之比C.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D.食物支出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答案】 C5. 下列不属于调查方案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是()。
A.逻辑分析法B.经验判断法C.对比衡量法D.试点调查法【答案】 C6. 关于统计调查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确定统计需求是统计生产的第一个阶段B.统计调查内容要反映所有用户需求C.统计调查内容要与调查能力相适应D.能用非全面调查方法的,就不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答案】 B7. 在就业情况调查表中,不应包括()指标。
A.失业率B.调查时点前一周工作时间C.职业D.行业【答案】 A8. 轻工业不应包括()。
A.日用化工业B.烟草加工业C.水泥制造业D.食品制造业【答案】 C9. 某地区有女性人口10万人,男性人口11万人,该地区人口的性别比是()。
A.47.6B.52.4C.90.9D.110【答案】 D10. 已知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为9997.47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23.8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3628.0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1388.99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统计易错指标问题解答
——产能利用率
1、 什么是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是指企业的实际产出与生产能力之比。
计算公式为:
%100⨯=生产能力
实际产出产能利用率 企业的实际产出是指企业报告期内的产量或总产值。
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报告期内,在劳动力、原材料、燃料、运输等保证供给的情况下,生产设备(机械)保持正常运行,企业可实现的、并能长期维持的总产出。
我们调查的是企业综合产能利用率,实际产出和生产能力既可以是价值量指标也可以是实物量指标,计算时分子、分母保持一致即可。
由于产能利用率统计为季报,所以这里的实际产出是指该季度三个月的工业总产值(或产量)之和,其中一季度实际产出为2月累计与3月当月工业总产值(或产量)之和,二、三、四季度实际产出为该季度三个月的当月工业总产值(或产量)之和。
生产能力是指该季度平均生产能力。
通常情况下,企业填报时需要了解本季度生产设备利用情况、倒班次数和加班情况,然后估算出企业的综合产能利用率填报。
2、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一般是多少?
产能利用率的高低与企业经营状况、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等密切相关,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企业之间产能利用率相差较大。
对于正常生产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大部分集中在60-90%,无特殊原因各季度间产能利用率波动一般不超过20%。
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超负荷生产,可以填写略大于100%的数值。
正常生产的企业如果产能利用率填写了30%以下的数值,联网直报平台会出现“产能利用率不应太小,请修改”的审核提示,需要企业进一步核实,如果核实无误,说明原因并请上级统计部门解锁后上报。
如果季度间产能利用率波动超过20%,也需要核实,经核实无误后说明原因再上报。
产能利用率是百分率指标,填报调查问卷时注意横线右侧已有百分号,因此仅填写百分率的分子部分。
比如,某企业产能利用率为80%,则应填写“80”,而不是“0.8”。
该数值不能为负。
3、企业主要生产一种产品,可以用产品产量计算产能利用率填报吗?
对于只生产一种或者主要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比如煤矿开采、发电等产品结构单一企业,其生产设备一般有严格的经批准的设计产能标准,在填报产能利用率时,可采用物量指标计算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填报。
2
产能利用率=报告期实际产量/报告期平均生产能力×100%
这里的生产能力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是设计能力,如原有设计能力未经重大技术改造的直接用设计能力;经技术改造后,有技术改造后设计能力的,用技术改造后的设计能力。
二是核定能力,原有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有核定能力的,按核定能力计算。
三是查定能力,既没有设计能力也没有核定能力,或原设计能力(或核定能力)已与实际水平相差很大,按查定能力计算。
报告期平均生产能力=(期初生产能力+期末生产能力)/2
4、新建企业需要填报产能利用率吗?
新建企业或企业新增设备,经验收合格已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建成,并移交生产部门后,产能即已存在,需要根据当季实际生产情况填报产能利用率。
5、季节性生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怎么计算?
水泥、制糖、水力发电等季节性生产企业,应以生产旺季设备正常运转、原料供应充足、劳动力配备合理时可实现的最大产出作为产能。
淡、旺之间产能利用率差异较大,在生产淡季,其产能利用率应该较低,直至为零。
6、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产能利用率怎么填?
企业因订单减少、限产或设备检修等原因,在当季度处于半停产、减产状态,应根据该季度三个月的实际产值,仔细估算产
3
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不应过高。
在联网直报平台上,如果企业当前经营状态选择半停产,而产能利用率填报超过50%时,会在审核中出现“生产状态选了半停产,则产能利用率不应该太高,请修改”的错误提示,需核实修改,如果核实无误,需要说明原因并请上级统计部门解锁后上报。
7、停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是填0吗?
企业临时停产时,如果该季度三个月内没有生产,产值为0,则产能利用率也应为0。
但是其设备仍然存在,视同其产能仍存在,未来再投入生产时,应继续如实填报产值和产能利用率。
企业已经永久性停产,或已关闭破产时,产值和产能利用率均应为0。
8、委托加工企业(发包企业)产能利用率怎么填?
委托加工企业(发包企业)分部分发包和完全发包两种情况。
①部分发包企业。
本企业有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也有订单委托代工企业生产。
产能利用率一般按照本企业自有设备的产能利用情况填报。
②全部发包企业。
本企业没有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所有产品委托代工企业生产,按全价计算总产值。
填报产能利用率时,应了解主要代工企业相应的生产设备利用情况、倒班次数、加班情况,参照代工企业产能利用率填报。
4
9、煤炭企业如果有资源枯竭的矿井,还需要计算产能利用率吗?
煤矿生产能力利用率反映了矿井(露天)能力利用程度。
如果有矿井由于资源枯竭或资源整合等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注销手续,或者被依法实施关闭煤矿、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等,视同该矿井已没有生产能力,不再参与企业综合产能利用率的计算。
10、电力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怎么计算?
前面我们说过,电力生产企业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可以用产品产量计算产能利用率。
①发电企业产能利用率:
发电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报告期发电量/报告期平均生产能力×100%
这里的生产能力是指发电机组在设备正常运转、原料供应充足、劳动力配备合理的条件下可长期实现的最大发电量,计量单位为“万千瓦时”。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发电设备需要定期检修,且受自然条件所限,发电机组不能长期保持饱和运转(发电厂装机容量*日历小时数得到的是满载发电量,实际不能满发),因此不能以日历小时数来计算最大发电量。
发电设备可长期实现的最大发电量=报告期设备平均容量×报告期可实现的发电小时数
如:某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容量为60万千瓦。
以该容量
5
乘以日历小时数得到的一年理论发电量(满载发电量):60万千瓦×24小时×365天=525600万千瓦时
一个季度理论发电量(满载发电量)为131400万千瓦时,由于发电企业产能是可长期实现的最大发电量,不是理论发电量,因此131400万千瓦时并不是企业的该季度的生产能力。
假设企业实际可实现的、能长期维持的一个季度发电量最高可达到100000万千瓦时,则认为该厂季度发电产能为100000万千瓦时。
本季度实际发电量80000万千瓦时,则本季度产能利用率为80%。
②电力供应企业产能利用率:
电力供应(电网)企业产能利用率=实际供应量/最大供应量×100%
11、填报时,联网直报平台显示“产能比上季度波动过大,请核实产能利用率”的错误提示,这是什么意思?
为了校验企业填报的产能利用率是否符合实际,我们在联网直报平台上设置了一些审核公式,如果企业填报的产能利用率数值超出正常范围,我们会在平台上提示您数据可能有误请核实的信息。
审核出现“产能比上季度波动过大,请核实产能利用率”错误提示,大家会对“产能”产生疑问。
这里的产能(即生产能力)是通过企业B204-1表中的本季度三个月的总产值除以填报的产能利用率推算出来的,我们在审核时,会通过各个季度推算的
6
产能数据波动情况来验证产能利用率填报的准确性。
如果企业在报告期内没有新增产能或减少产能,企业产品的价格也没有大的波动,那么各个季度之间推算的生产能力应该基本一致,如果推算的产能变化过大,超过50%,往往是产能利用率填报出现错误,所以需要企业核实修正;如果数据核实无误,需要说明原因后上报。
12、企业减产严重,产能利用率是否可以填很小的数值?
企业减产严重时,应根据该季度三个月实际产值,仔细估算产能利用率,不能直接凭感觉填过低的数值。
据以往调查经验,减产企业尤其是大幅度减产企业在填报利用率时,若不进行细致测算,容易低估利用率,直接填写较低的数值,甚至是个位数,造成审核时由产值除以产能利用率得到的推算产能大大高于既往水平。
所以,在仔细测算并填好产能利用率后,应根据本季度三个月的总产值,倒推一下季度产能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与上季度有较大变化,确认无误后再上报。
案例:
某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填写了1%,审核出错框里填了“利用率低的原因是订单严重不足”,而该企业的生产月报B204-1表中该季度三个月的总产值为1亿元。
数据上报后,经审核发现如果利用率为1%,产值为1亿元,则该季度产能为100亿元,而该企业上季度根据填报的产值和利用率推算出的产能仅为4亿元。
经与填报人员询问情况,该企业本季度并没有新
7
增生产线,按照实际生产天数和倒班情况,重新计算后将产能利用率修改为25%。
为减少企业填报过低的利用率导致推算产能波动过大对数据质量的影响,我们在审核时对利用率小于5%的设置了准强制性审核,填报5%以下的利用率需要上级统计机构解锁并说明原因。
13、填报产能利用率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除了以上对产能利用率数据自身大小的审核外,我们在联网直报平台上设置了一些关联审核,如果企业填报的产能利用率数值与其他指标产生矛盾,我们会在平台上提示数据可能有误请核实的信息。
比如:调查中,我们会与B204-1生产月报表的产值指标进行关联审核,如果企业在该季度的三个月填报的工业产值之和大于0,本季度产能利用率也应该大于0,即二者必须同时为0,或同时不为0。
经常有企业填报的一个为0,一个不为0,这种情况审核时就会出现错误提示,需要您核实修改后重新上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