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第06章 数组

1 4 2 3 思考: 0 0 0 0 0 注意:在定义数组时,如果没有为数组变量 1、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10个元 赋初值,那么就不能省略数组的大小。而且 素值为0,可以怎样写? a数组不初始化,其数组元素为随机值。 1 4 0 2 3 0 0 0 0 100 2、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 个元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素值为1,又该怎样写? 例当对全部数组元素赋初值时,可以省略数组变量的大 char str[ ] = {'a', 'b', 'c', 'd', 'e' }; (5) 则数组str的实际大小为5。 小,此时数组变量的实际大小就是初值列表中表达式的个数。
//超出了数组的大小
(3) 表达式1是第1个数组元素的值,表达式2是第2个 数组元素的值,依此类推; 例 int a[5] = {0, 1, 2, 3, 4}; 经过以上定义和初始化后, a[0] = 0,a[1] = 1,a[2] = 2,a[3] = 3,a[4] = 4。
9
(4) 如果表达式的个数小于数组的大小,则未指定值的 数组元素被赋值为0; 例 int a[10] = {0, 1, 2, 3, 4};
7
<6>C语言中规定数组元素的下标总是从0开始, 例如int a[10];说明整型数组a,有10个元素。这10个
元素是: a[0],a[1],a[2],a[3],a[4],a[5],a[6],a[7],a[8], a
[9]; 注意最后一个元素是a[9],而不是a[10],该数 组不存在数组元素a[10]。 并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编译器对数组下标越 界不作检查。
C语言程序设计PPT课件 第5章 数组程序设计

5.1.4 数值型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例5-3 用一维数组生成Fibonacci数列的前20项,并输出。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long int fib[21]; int i; fib[1]=1; fib[2]=1; for(i=3;i<=20;i++)
{
if(str[i]>='0'&&str[i]<='9')
digital[j++]=str[i];
i++;
}
digital[j]='\0';
printf("Output: %s\n",digital);
}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张磊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 program e5-6.c*/
5.2.1 字符##串iinncc的lluudd输ee<<入ssttrd输iniog出.h.h>>
}
for(i=0;i<N;i++) printf("%d ",a[i]);
}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张磊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5.1.4 数值型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的初始化,是在定义数组的时对数组的各个元素赋初值。 1. 全部元素的初始化 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数组长度]={数组全部元素值表} 数据类型 数组名[]={数组全部元素值表} int a[6]={10,20,30,40,50,60}; float r[]={12.5,-3.11,8.6}; 2. 部分元素的初始化 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数组长度]={数组前部元素值表} int b[10]={1,2,3}
[工学]《C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___数组、字符串、指针
![[工学]《C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___数组、字符串、指针](https://img.taocdn.com/s3/m/c07859c84afe04a1b071de5c.png)
5.2.2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1、数组声明时初始化 在编译阶段进行的。这样将减少运行时间, 提高效率。 数组初始化的一般形式为: 类型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值,值…值}; 例如: int a[10]={ 0,1,2,3,4,5,6,7,8,9 }; 相当于a[0]=0; a[1]=1;... a[9]=9;
…
a[9]
#include <stdio.h> 声明有10个元素 void main() 的一维数组a {int n,i; float s=0, ave, a[10]; a[0] a[1] … a[9] for(i=0;i<10;i++) a[i] { scanf("%f",&a[i]); a[i] s=s+a[i]; } ave=s/10; for(i=0;i<10;i++) a[i] a[i] if (a[i]>ave) printf("%f ",a[i]); }
说明: ① int a[10]={0,1,2,3,4};
给前5个元素赋 值,其余赋0值 不能给数组整体 赋值,改成{1} 静态存储类型, 初值为0 可以省略数组元 素个数。 初值的个数不能 超过元素个数
② int a[10]=1;
③ static int a[3]; ④ int a[ ]={1,2,3,4,5}; ⑤ int a[5]={1,2,3,4,5,1 };
代码: for(i=0; i<N-1; i<5; i++) { p=i; for(j=i+1; i<N; j<6; j++) if(a[j]<a[p]) p=j; t=a[i]; a[i]=a[p]; a[p]=t; } 5-5.c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四章-数组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10 int main(void)
{ int a[N], i; printf("Enter %d numbers: ", N);
for (i = 0; i < N; i++)
for(i=0;i<1;i++) if (a[i]>a[i+1]) { t=a[i];a[i]=a[i+1];a[i+1]=t; }
a[0]
20
a[1]
02
a[2]
44
a[3]
55
a[4]
88
a[5]
99
for(i=0;i<5;i++) if (a[i]>a[i+1]) { ……}
for(i=0;i<4;i++) if (a[i]>a[i+1]) { ……}
4.2 一维数组
一维数组主要用来存储一组类型相同并且数量一定 的数据。其中,每个数据称为数组的一个元素。
4.2.1 一维数组定义 一维数组的定义形式如下: 类型名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int x[100]; char string[10]; double data[10];
常量表达式给出了数组的长度,在C语 言中定义数组时必须确定数组的长度。
600
xxx[[[654]]]
700
xxx[[[765]]]
800
xxx[[[876]]]
900
xxx[[[987]]]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型与教法:讲授,经过程序扩展,进行对比学习 课时:2课时 讲课题目:
第7章 数组 基本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廖雷主编 教学目旳与要求:经过本章旳学习使学生了解数组旳意义和 基本概念,掌握数组旳定义和元素旳引用,掌握数组在实际 问题处理中旳应用。 教学难点:二维数组概念旳了解 教学要点:数组旳定义和元素旳引用、数据旳排序
例 int data[5a][;1]=7p8r.0in; tf(“%d”,a);
()
data[5]必=1p须0ri;nt/f/f(没o“r%p有(jrl=fi错n\n0t”;f误(j,<a“提[%120]醒d);;\j,t+使”,+a用)[j]时);要注意 () 5
第七章 数组
一维数组
一维数组旳初始化
int a[N]={7,3,2,5,9,1,6,10,4,8}; for(i=0;i<N-1;i++)
for(j=N-1;j>i;j--) if(a[j-1]>a[j]) { k=a[j-1]; a[j-1]=a[j]; a[j]=k; }
printf(“\n”); for(i=0;i<N;i++)
❖数组元素旳存储顺序
原二因维:数内组存例:是按i一nt行维a[序3旳]优[4]先; float b[2][5];
元素个数=行数*列数
例:int a[3]i[n2t]a[3,4];
a[0][0] a[0][1]
0 () a[0][0]
1
a[0][1]
2
a[1][0]
a[1][0] a[1][1] a[2][0] a[2][1]
一维数组旳引用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版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数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数组的定义、初始化、遍历、排序等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数组的概念和性质,包括一维数组、多维数组等。
–掌握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和访问方法。
–了解数组的应用场景,如排序、查找等。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代码。
–能够使用循环结构遍历数组,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能够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如排序、查找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具体安排如下:1.数组的基本概念:介绍数组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如一维数组、多维数组等。
2.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讲解如何声明数组、初始化数组以及数组的访问方法。
3.数组的遍历和操作:通过循环结构遍历数组,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排序、查找等。
4.数组的应用:结合实际问题,展示如何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使学生掌握数组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法:通过编写代码和运行实验,使学生熟悉数组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2.参考书:《C语言编程实例解析》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教学视频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等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C语言程序设计ppt数组

达数组中打头元素旳地址
2024/10/10
6
8.2.1 一维数组旳申明
例8.1 具有基本数据类型旳一维数组旳申明
#define SIZE 10 int array[5]; double d[5],e[SIZE]; char name[SIZE*5];
13. double even;
21. course_even[i]=course_su
/*分别为全部课程旳总分、平均分 m[i]/5.0;
*/
22. sum+=course_sum[i];
14. int i;
23.
} /* 计算各门课平总分 */
24. even=sum/(3.0*SIZE);
2024/10/10
2024/10/10
17
例8.10
8. int course_sum[3]={0,0,0}; 15. for(i=0;i<5;i++){
9. double course_even[3];
16. course_sum[0]+=math[i];
/组**分/ 别为各门课程总分、平均分数17. course_sum[1]+=physics[i];
用若干个数字序号(下标)来区别各数组元素
例如定义float score[30],可表述30位学生成绩 用数组具有什么好处?
2024/10/10
3
8.1 数组概述
问题
计算全班30位同学某门课程旳平均成绩
处理措施
设置30个float型变量来统计成绩 设置一种有30个float型元素旳数组来统计成绩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数组的概念、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数组排序等基本操作。
1.理解数组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
3.学会使用循环语句访问数组元素。
4.掌握数组的排序算法。
5.能够正确声明和使用一维数组。
6.能够对一维数组进行排序。
7.能够使用循环语句遍历数组并打印元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组的概念、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数组排序。
1.数组的概念和作用。
2.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包括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3.数组的访问,包括使用循环语句遍历数组并打印元素。
4.数组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数组的概念、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数组排序的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组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践数组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
2.参考书:《C语言编程思想》。
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视频教程。
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在数组学习方面的掌握情况,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与数组相关的编程作业,评估学生对数组操作的掌握情况。
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题目将涵盖数组的概念、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数组排序等知识点。
4.平时表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准确,讨论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5.作业:编程作业要求正确实现数组相关功能,代码规范,注释清晰。
6.考试: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语言编译系统对数组名的处理是:数组名代表该 数组的起始地址。
C语言在执行printf(“%s”,c)语句时,按字符数组名c 找到其数组起始地址,然后逐个输出其中的字符, 直到遇到’\0’为止
字符串处理函数
puts(字符数组)
字符数组
用来存放字符数据的数组是字符数组;字 符数组中一个元素存放一个字符
字符数组的定义:
char c[10];
由于字符型与整形是互相通用的,因此上 面的定义也可以改成
int c[10];
字符数组的初始化
逐个字符赋给数组中的各元素
static char c[10]={‘I’,’_’,’a’,’m’,’ _’,’h’,’a’,’p’,’p’,’y’}
这表示只给前面5个元素赋初值,后5个元素值为0
不能给数组整体赋初值
例:int a[10]={0*10};//错
在对全部数组元素赋初值时,可以不指定数组 长度
例: int a[]={0,1,2,3,4}; 注意与int a[10]={0,1,2,3,4};的区别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续)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续)
常量表达式表示元素的个数,即数组长度
长度为N的数组, 数组成员从0开始下标,一直到N-1 使用数组元素a[ N ],错误
常量表达式中可以包括字面常量和符号常量,不能包 含变量;也就是说,C语言不允许对数组的大小作动态 定义,即数组大小不依赖于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的值
例:
int n; scanf("%d",&n); int a[n];//错
static char c[]={‘H’,’i’,’\0’,’M’,’a’,’n’,’!’,’\0’}
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续)
空格为利用scanf函数输入多个字符串时的分隔符:
static char str[13]; scanf("%s",str); 则输入How are you?,str数组的状态为How\0
strcpy(str1 ,str2);
字符数组1必须足够大,以便容纳被拷贝的字符串str2 字符数组1必须写成数组名形式,字符串2可以是字符数组
二维数组的定义(续)
C语言中,二维数组中元素排列的顺序是: 按行存放,即在内存中先顺序存放第一行 的元素,再存放第二行的元素,依次类推
a00 a01 a02 a03 a10 a11 a12 a13 a20 a21 a22 a23
二维数组的定义(续)
多维数组的定义
定义三维数组的方法:float a[2][3][4]
可以对部分元素赋初值
int a[3][4] = {{1},{5},{9}}; int a[3][4]={{1},{5,6}}; int a[3][4]={{1},{},{9}} 其余元素自动为0——适合稀疏矩阵
如对全部元素都赋初值,则定义数组时第一维的长 度可省略
a[ ][4]={1,2,3,4,5,6,7,8,9,10,11,12}; int a[][4]={{0,0,3},{},{0,10}};
字符串处理函数(续)
strcat(字符数组1,字符数组2)
连接两个字符数组中的字符串,把字符串2接到字符串1 的后面,结果放在字符数组1中
static char str1[30]={"People's Republic of "}; static char str2={"China"}; printf("%s",strcat(strl,str2));
a[0][0][2] a[0][1][2] a[0][2][2] a[1][0][2] a[1][1][2] a[1][2][2]
a[0][0][3] a[0][1][3] a[0][2][3] a[1][0][3] a[1][1][3] a[1][2][3]
二维数组的引用
二维数组的引用方式:数组名[下标][下标] 严格区分在定义数组时用的a[3][4]和引用元
素时的a[3][4]的区别:
前者用来定义数组的维数和各维的大小 后者a[3][4]中的3和4是下标值,a[3][4]表示某一
个元素 下标值应在已定义的数组大小的范围内; a[3][4]
定义的数组中,没有a[3][4]这个单元
int a[3][4]; //…………. a[3][4]=3;//错误
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续)
最经常使用的是以字符串常量的方式初始化字符数 组,并可以省略{}
static char c[] = “I am happy”,该字符串长度为11(因字符 串常量最后由系统自动增加一个’\0’)
等价于static char c[]={'I',’ ’,'a','m',‘ ','h','a','p','p','y','\0'};
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数组必须先定义,然后使用; 数组元素的表示形式:
数组名[下标] 下标可以是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
例:a[0]=a[3*j+2];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如何让数组中的元素具有指定的值?
常用赋值语句或输入语句,例
for (j=0;j<10;++j) a[j]=j;
也可使数组在定义(分配内存)的时候就得到 初值,称为初始化
字符数组并不要求它的最后一个字为‘\0’,甚至可 以不包含‘\0’。象以下这样写完全是合法的:
static char c[5]={'C','h','i','n','a'};//合法 但这样的字符串在printf输出时危险:printf(“%s”,c);
为了使字符数组与字符串常量在处理方法一致,便 于测定字符序列的实际长度在字符数组中也常常人 为地加上一个‘\0’, 如:
将一个字符串输出到终端 用puts函数输出的字符串中可以包含转义字符
static char str[]={"China\nBeijing"}; puts(str);
gets(字符数组)
从终端输入一个字符串到字符数组,该函数返回值是 字符数组的起始地址
用puts和gets函数只能输入或输出一个字符串,不 能写成:puts(str1,str2)或gets(str1,str2)
static char c[6]={'C','h','i','n','a','\0'};
字符数,用格式”%c”格式 符
void main() { static char diamond[][5]= {{' ',' ','*'},{' ','*',' ','*'}, {'*',' ',' ',' ','*'},{' ','*',' ','*'},{' ',' ','*'}}; int i,j; for(i=0;i<5;i++)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续)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二维数组的定义
类型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常量表达式] 例:
float a[3][4];//3行4列的数组 float a[3, 4];//错
C语言把二维数组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一维数 组,它的元素又是一个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的定义
对a[3][4],可以把a看成一个一维数组,它有3个元 素:a[0],a[1],a[2];每个元素又是一个包含4个 元素的一维数组
函数返回值为字符数组1的地址 字符数组1必须足够大,以便容纳连接后的新字符串 连接前两个字符串的后面都有一个’\0’,连接时将字
符串1后面的’\0’撤消,只在新串最后保留一个’\0’
字符串处理函数(续)
strcpy(字符数组1,字符串2)
将字符串2拷贝到字符数组1中去
static char str1[10],str2[]={"China"};
多位数组在内存中的排列顺序为:第一维 的下标变化最慢,最右边的下标变化最快
实际开发中,不要使用7维以上的多维数组
a[0][0][0] a[0][1][0] a[0][2][0] a[1][0][0] a[1][1][0] a[1][2][0]
a[0][0][1] a[0][1][1] a[0][2][1] a[1][0][1] a[1][1][1] a[1][2][1]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按行给二维数组赋初值
int a[3][4] = {{1,2,3,4},{5,6,7,8},{9,10,11,12}};
将所有数据写在一个花括号内,按数组排列的顺序 给各个元素赋初值
int a[3][4] = {1,2,3,4,5,6,7,8,9,10,11,12}; 特别是要初始化的元素较多时,不建议此种方式
如果提供的初值个数与预定的数组长度相同,在 定义时可以省略数组的长度
如果花括弧中提供的初值个数(即字符个数)大于数组 长度,则作语法错误处理
如果初值个数小于数组长度,则只将这些字符赋给数组 中前面那些元素,其余的元素自动定为空字符(即'\0')
也可以定义和初始化一个二维字符数组
static char diamond[5][5]={{‘_’,’ _’,’*’}, {‘_’,’*’,’ _’,’*’}, {‘*’,’ _’,‘_’,’ _’,’*’}, {‘_’,’*’,’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