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_数组

合集下载

C语言程序设计第06章 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第06章 数组

1 4 2 3 思考: 0 0 0 0 0 注意:在定义数组时,如果没有为数组变量 1、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10个元 赋初值,那么就不能省略数组的大小。而且 素值为0,可以怎样写? a数组不初始化,其数组元素为随机值。 1 4 0 2 3 0 0 0 0 100 2、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 个元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素值为1,又该怎样写? 例当对全部数组元素赋初值时,可以省略数组变量的大 char str[ ] = {'a', 'b', 'c', 'd', 'e' }; (5) 则数组str的实际大小为5。 小,此时数组变量的实际大小就是初值列表中表达式的个数。
//超出了数组的大小
(3) 表达式1是第1个数组元素的值,表达式2是第2个 数组元素的值,依此类推; 例 int a[5] = {0, 1, 2, 3, 4}; 经过以上定义和初始化后, a[0] = 0,a[1] = 1,a[2] = 2,a[3] = 3,a[4] = 4。
9
(4) 如果表达式的个数小于数组的大小,则未指定值的 数组元素被赋值为0; 例 int a[10] = {0, 1, 2, 3, 4};
7
<6>C语言中规定数组元素的下标总是从0开始, 例如int a[10];说明整型数组a,有10个元素。这10个
元素是: a[0],a[1],a[2],a[3],a[4],a[5],a[6],a[7],a[8], a
[9]; 注意最后一个元素是a[9],而不是a[10],该数 组不存在数组元素a[10]。 并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编译器对数组下标越 界不作检查。

C语言必背的典型程序设计题目 - 数组、函数-------参考答案

C语言必背的典型程序设计题目 - 数组、函数-------参考答案

1、使用选择法、冒泡法对10个数进行排序,并输出排序前后的数列。

nk=0; mt=0; //用于记录出列顺序while(t<n){if(num[i]==0) k++;if(k==m){t++;num[i]=t;k=0;}i++;if(i==n)i=0; //或者 i=i%n,构成循环}for(i=0;i<n;i++)printf("%4d",i+1);printf("\n");for(i=0;i<n;i++)printf("%4d",num[i]);printf("\n");}4、编程打印直角杨辉三角形前六行。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int i,j,a[6][6];for(i=0;i<=5;i++){a[i][i]=1;a[i][0]=1;}for(i=2;i<=5;i++){for(j=1;j<=i-1;j++){a[i][j]=a[i-1][j]+a[i-1][j-1];}}for(i=0;i<=5;i++){for(j=0;j<=i;j++){printf("%4d",a[i][j]);}printf("\n");}}5、编写程序,把下面的数据输入一个二维数组中。

25 36 78 1312 26 88 9375 18 22 3256 44 36 58然后执行以下操作:①输出矩阵两个对角线上的数;②分别输出各行和各列的和;③交换第一行和第三行的位置;④交换第二列和第四列的位置;⑤输出处理后的数组。

#include<>#define SIZE 4void main(){inta[SIZE][SIZE]={{25,36,78,13},{12,26,88,93},{75,18,22,32},{56,44,36,58}};int i,j,t,sum;//输出二维数组printf("二维数组:\n");for(i=0;i<SIZE;i++){for(j=0;j<SIZE;j++){printf("%5d",a[i][j]);}printf("\n");}printf("\n");printf("主对角线上的数:");for(i=0;i<SIZE;i++){printf("%4d",a[i][i]);}printf("\n");printf("副对角线上的数:");for(i=0;i<SIZE;i++){printf("%4d",a[i][SIZE-1-i]);}printf("\n\n");//各列的和for(i=0;i<SIZE;i++){sum=0;for(j=0;j<SIZE;j++){sum+=a[i][j];}printf("第%d行的和=%d\n",i+1,sum);}printf("\n");//各列的和for(j=0;j<SIZE;j++){sum=0;for(i=0;i<SIZE;i++){sum+=a[i][j];}printf("第%d列的和=%d\n",j+1,sum);}printf("\n");//交换第一行和第三行的位置for(j=0;j<SIZE;j++){t=a[0][j];a[0][j]=a[2][j];a[2][j]=t;}//输出二维数组printf("交换第一行和第三行后的二维数组:\n"); for(i=0;i<SIZE;i++){for(j=0;j<SIZE;j++){printf("%5d",a[i][j]);}printf("\n");}printf("\n");//交换第二列和第四列的位置for(i=0;i<SIZE;i++){t=a[i][1];a[i][1]=a[i][3];a[i][3]=t;}//输出二维数组printf("交换第2列和第4列后的二维数组:\n"); for(i=0;i<SIZE;i++){for(j=0;j<SIZE;j++){printf("%5d",a[i][j]);}printf("\n");}} 6、求一个5×5矩阵中的马鞍数,输出它的位置,所谓马鞍数是指在行上最小而在列上最大的数。

[工学]《C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___数组、字符串、指针

[工学]《C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___数组、字符串、指针

5.2.2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1、数组声明时初始化 在编译阶段进行的。这样将减少运行时间, 提高效率。 数组初始化的一般形式为: 类型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值,值…值}; 例如: int a[10]={ 0,1,2,3,4,5,6,7,8,9 }; 相当于a[0]=0; a[1]=1;... a[9]=9;

a[9]
#include <stdio.h> 声明有10个元素 void main() 的一维数组a {int n,i; float s=0, ave, a[10]; a[0] a[1] … a[9] for(i=0;i<10;i++) a[i] { scanf("%f",&a[i]); a[i] s=s+a[i]; } ave=s/10; for(i=0;i<10;i++) a[i] a[i] if (a[i]>ave) printf("%f ",a[i]); }
说明: ① int a[10]={0,1,2,3,4};
给前5个元素赋 值,其余赋0值 不能给数组整体 赋值,改成{1} 静态存储类型, 初值为0 可以省略数组元 素个数。 初值的个数不能 超过元素个数
② int a[10]=1;
③ static int a[3]; ④ int a[ ]={1,2,3,4,5}; ⑤ int a[5]={1,2,3,4,5,1 };
代码: for(i=0; i<N-1; i<5; i++) { p=i; for(j=i+1; i<N; j<6; j++) if(a[j]<a[p]) p=j; t=a[i]; a[i]=a[p]; a[p]=t; } 5-5.c

C 语言程序设计中数组的有效运用

C 语言程序设计中数组的有效运用

C语言程序设计中数组的有效运用周亚辉(荆州教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00)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C语言因其独特优势一直被广泛应用。

数组是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类型之一,本文介绍了C语言在程序设计中数组的有效运用,首先文章从数组的排序、插入、删除和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数组的各类应用和编程方法,然后介绍了数组和指针的关系,并以处理转置矩阵为例介绍了数组和指针的联合应用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本文所做研究对C语言的数组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C语言;数组;应用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5-0209-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引言自1972年C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面向过程的开发语言问世以来,一直作为适应于底层开发的通用设计语言。

因其编译方式简单,低级存储器便可处理编译工作,不需要任何其他编译环境,且支持高校程序设计,多年来一直被广大开发者热衷[1]。

其跨平台输出的特点,决定了C语言程序可在嵌入式处理器等平台中被编译和使用。

与C++和JAVA等面向对象编程的语言不同,C语言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简易编译、适应低级存储器,高编译效率[2]。

C语言主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型、字符型、实型、浮点型、枚举型、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体类型、指针类型和空类型。

数组是一组有序的元素组合序列,为了方便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3],把无序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次序有序组织起来。

从数据处理角度讲,数组能够方便解决各类复杂的数据处理问题。

元素是构成数组的基本单位,不同元素通过顺序号将其顺序标识。

根据数组中元素的类型可以分为字符型数组、数值型数组、指针数组和结构数组等[4]。

虽然C语言中数组类型定义比较简单,但因其由于范围广,在进行排序、字符串处理、计算函数处理等过程中,都离不开数组[5]。

本文介绍C语言设计过程中,数组的有效运用,对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进行总结。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四章-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四章-数组
提示:程序在读入数时将其存储在一个数组中, 然后通过数组反向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显示出数组 元素。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10 int main(void)
{ int a[N], i; printf("Enter %d numbers: ", N);
for (i = 0; i < N; i++)
for(i=0;i<1;i++) if (a[i]>a[i+1]) { t=a[i];a[i]=a[i+1];a[i+1]=t; }
a[0]
20
a[1]
02
a[2]
44
a[3]
55
a[4]
88
a[5]
99
for(i=0;i<5;i++) if (a[i]>a[i+1]) { ……}
for(i=0;i<4;i++) if (a[i]>a[i+1]) { ……}
4.2 一维数组
一维数组主要用来存储一组类型相同并且数量一定 的数据。其中,每个数据称为数组的一个元素。
4.2.1 一维数组定义 一维数组的定义形式如下: 类型名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int x[100]; char string[10]; double data[10];
常量表达式给出了数组的长度,在C语 言中定义数组时必须确定数组的长度。
600
xxx[[[654]]]
700
xxx[[[765]]]
800
xxx[[[876]]]
900
xxx[[[987]]]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
第七章 数组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型与教法:讲授,经过程序扩展,进行对比学习 课时:2课时 讲课题目:
第7章 数组 基本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廖雷主编 教学目旳与要求:经过本章旳学习使学生了解数组旳意义和 基本概念,掌握数组旳定义和元素旳引用,掌握数组在实际 问题处理中旳应用。 教学难点:二维数组概念旳了解 教学要点:数组旳定义和元素旳引用、数据旳排序
例 int data[5a][;1]=7p8r.0in; tf(“%d”,a);
()
data[5]必=1p须0ri;nt/f/f(没o“r%p有(jrl=fi错n\n0t”;f误(j,<a“提[%120]醒d);;\j,t+使”,+a用)[j]时);要注意 () 5
第七章 数组
一维数组
一维数组旳初始化
int a[N]={7,3,2,5,9,1,6,10,4,8}; for(i=0;i<N-1;i++)
for(j=N-1;j>i;j--) if(a[j-1]>a[j]) { k=a[j-1]; a[j-1]=a[j]; a[j]=k; }
printf(“\n”); for(i=0;i<N;i++)
❖数组元素旳存储顺序
原二因维:数内组存例:是按i一nt行维a[序3旳]优[4]先; float b[2][5];
元素个数=行数*列数
例:int a[3]i[n2t]a[3,4];
a[0][0] a[0][1]
0 () a[0][0]
1
a[0][1]
2
a[1][0]
a[1][0] a[1][1] a[2][0] a[2][1]
一维数组旳引用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版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版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数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数组的定义、初始化、遍历、排序等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数组的概念和性质,包括一维数组、多维数组等。

–掌握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和访问方法。

–了解数组的应用场景,如排序、查找等。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代码。

–能够使用循环结构遍历数组,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能够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如排序、查找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具体安排如下:1.数组的基本概念:介绍数组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如一维数组、多维数组等。

2.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讲解如何声明数组、初始化数组以及数组的访问方法。

3.数组的遍历和操作:通过循环结构遍历数组,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排序、查找等。

4.数组的应用:结合实际问题,展示如何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组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使学生掌握数组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实验法:通过编写代码和运行实验,使学生熟悉数组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2.参考书:《C语言编程实例解析》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教学视频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等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

C程序设计(数组)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若有定义 char s[10];则在下面表达式中不表示s[1]的地址的是()。

A.s++B.&s[0]+1C.&s[1]D.s+1正确答案:A2、若有定义int a[5],*p=a;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A.a+2B.*(a+2)C.*&a[5]D.*(p+5)正确答案:B3、若有定义int a[5],*p=a;则对a数组元素地址的正确引用是()。

A.p+5B.&a+1C.*a+1D.&a[0]正确答案:D4、若要对a进行合法的自减运算,则之前应有下面()的说明。

A.int b[10];int *a=b+1;B.int k;int *a=&k;C.int p[3];int *a=p;D.char *a[3];正确答案:A5、若有定义int x[10]={0,1,2,3,4,5,6,7,8,9},*p1;则数值不为3的表达式是()。

A.p1=x+3,*p1++B.x[3]C.p1=x+2,*++p1D.p1=x+2,*(p1++)正确答案:D6、设int x[]={1, 2, 3, 4, 5, 6, 7, 8, 9, 0},*p=x,k;且0≤k<10, 则对数组元素x[k]的错误引用是()。

A.x[p-x+k]B.p+kC.*(&x[k])D.*(x+k)正确答案:B7、设double *p[6];则()。

A.p是指针数组,其元素是指向double型变量的指针B.p是指向double型变量的指针C.p是double型数组D.p是数组指针,指向double型数组正确答案:A8、若有定义int x[6]={2,4,6,8,5,7},*p=x,i;要求依次输出x数组6个元素中的值,不能完成此操作的语句是()。

A.for(i=0;i<6;i++) printf("%2d",*p++);B.for(i=0;i<6;i++) printf("%2d",*(p+i));C.for(i=0;i<6;i++) printf("%2d",*(p++));D.for(i=0;i<6;i++) printf("%2d",(*p)++);正确答案:D9、下面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