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发展史
中国公路发展史

沥青路面公路施工中······ 沥青路面公路施工中
水泥混凝土路 面
水泥混凝土路 面具有刚度大、 强度高、稳定 性好、养护维 修费用低等优 点。
福厦公路段
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 术标准》规定: 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 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 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 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 制出入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 或者更高的速度,路面有 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 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 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 路面,设有齐全的标志、 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 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 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 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 地道通过。
沈大高速公路(神州第一路)
成温高速公路景观
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
渝黔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 (1993)
京沪高速公路
感谢观看
秦朝道路
秦,约 合70米,定线的 米 原则是尽量取直; 原则是尽量取直; 路基要高出两侧 地面,以利排水, 地面,以利排水, 并要用铁锤把路 面夯实, 面夯实,以增加 其密实度; 其密实度; 路旁 每隔三丈种一株 青松, 青松,以为行道 树;中央三丈为 皇帝专用, 皇帝专用,两边 还开辟了人行旁 每隔10里建 道;每隔 里建 一亭, 一亭,作为区段 的治安管理所。 的治安管理所。
全国公路的发展不大。 全国公路的发展不大。
现代公路( 年以后) 建立公路机构与专业管理队伍, 现代公路(1949年以后):建立公路机构与专业管理队伍,公路稳 年以后
步发展。八五后,公路普及,全国公路迅速发展。 步发展。八五后,公路普及,全国公路迅速发展。
中国古代公路
4,000年前 年前——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年前 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公路发展史

我国公路早期发展与指标普通公路的发展:中国公路发展史中国公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已出现可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秦朝时期,强调“车同轨、书同文”。
公元前2世纪,我国通往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开始发展起来。
唐代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鼎盛时期,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清代道路网系统分为三等,即“官马大路”、“大路”、“小路”。
“官马大路”分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干线,共长2000多km。
2)近代道路(1912~1949年)可细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公路的萌芽阶段,我国第一条公路是1908年在广西南部边防兴建的龙州至那甚公路,长30km。
截至1927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约为29000km。
二是国民党政府时期(1927~1936年),是我国公路开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阶段。
1927年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和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划及公路工程标准。
截至1936年6月,全国通车里程达117300km。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公路发展缓慢。
截至1946年12月,全国公路总里程只有130307km四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公路交通以军用为主,公路建设进展不大。
特别是国民党军队溃退时,公路遭到严重破坏。
截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通车里程只有75000km。
3)现代公路(1949年以后)细分为七个阶段:一、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全国从上到下建立了公路管理机构,并建立了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专业队伍。
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路建设的重要法规,进行了全国公路普查,全国恢复并改善了原有公路。
截至1953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12.6万km,有路面里程达 5.5万km。
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是公路稳步发展阶段。
公路通车里程和有路面里程都增长了1倍,分别达到25.4万km和12.1万km。
我国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概况

尽管十年文革给我们民族带来了 巨大的伤害,可是关系到国防建设和 国家安全的公路建设却仍在动乱中进 步。曲曲折折的中国公路建设发展到 1978年,总里程达到89万余公里。尽 管等级低、质量差,但它的确通到了 全国90%以上的乡(镇),初步形成 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路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 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公路交通变得窘 迫、局促起来,日益成为制约 突飞猛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的 “瓶颈”。打破瓶颈、发展交 通的深切呼唤,从改革开放的 最前沿传来。1985年,中国公 路总里程历史性地突破百万公 里。
中国公路的新面貌
截至2016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69.6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 11.90万公里。公路密度48.92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1.24公里百平 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59.0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7.7。 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422.65万公里,比上年增加 18.0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0.0,提高1.6个百分点。二级及以上等 级公路里程60.12万公里,增加2.6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12.8,提 高0.2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3.10万公里,增加0.74万公里;高速 公路车道里程57.95万公里,增加3.11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9.92万 公里,增加1.96万公里。年末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 总数99.99,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99.00、 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9.94, 其中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96.69、提高2.24个百分 点。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时间,从1万公 里到突破2万公里,我国只用了3年时间。可以说仅仅15年,中国高 速公路的发展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多年才能完成的发展 进程,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今天,高速公路的速度和便利 已经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改善了人们 的生活方式。在高速公路建设取得喜人进展的同时,位于高速公路 上的大型桥梁和长大隧道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桥梁和隧道 建设技术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

中国公路发展简史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在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中国公路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道路网络到如今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是中国公路建设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主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也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当时的公路主要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乡村公路,这些公路的建设主要依赖人力和农业机械,形成了最初的公路网络。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国公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开始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这期间,中国建设了一些重要的公路,如京沪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等。
这些公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进公路建设,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
在这期间,中国建设了一系列重要的高速公路,如京哈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
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地区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
在这个阶段,中国继续建设高速公路,不断扩大公路网络的覆盖范围。
同时,中国还注重提高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强了公路的维护和管理。
这些举措进一步促进了公路交通的便利化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公路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现代化阶段的演变过程。
中国公路的发展不仅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未来,中国公路建设还将继续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发展史看中国公路发展趋势

营运车 辆管理 系统
营运车辆管理系统主要是对所有营运车辆进行系统、有效、规 范化的管理的系统。 Company Logo
结束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早期修建 的高速公 路路面宽度已经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需要拓宽改造。 而且大量新建的高速公路与既有高速公路相互交错,形成被 交互通,更使既有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大量增加,其前景非常 广阔。因此,研究如何选择既有高速公路路基拓宽的合理方 式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未来道路安全将继续受到重视。许 多交通事故也在从道路工程本身找原因,必须吸取经验教训, 预防补救。为了适应运量激增的需要,应增加车道并提高路 面等级。为防护车辆撞向固定刚性目标,多采用易碎标志和 轻型标注。防护工程也要采用减震设施,使严重事故大大减 少。各种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在交通管理上的运用,将使交通 安全得到更可靠的保证。
Company Logo
我国公路发展的趋势
2、公路里程持续增加,逐步形成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逐步形成横连东西、纵贯南北高速公路网。按照中央提 出的“适度超前”的要求,交通运输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 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国家公路网规划中的国家高速公路新 增路线建设;支持纳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对加强省际、区 域和城际联系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公路建设;继续完善疏港 高速公路和大中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等建设。
我国公路发展的趋势
2、高速公路规划与设计类研究的趋势 高速公路的规划与设计方面的研究自1997年以来基本上 处于一个上升的路径中,结合高速公路实际发展状况,今后 一个时期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仍将继续,具体的说,就是在有 新的高速公路修建时对它的研究就不会停止。
Company Logo
我国公路发展的趋势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中国公路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秦直道 前221—前206年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 路”“圣人条”,是秦始皇 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 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 要道。直道则是秦始皇为攻 防匈奴,令大将蒙恬率数十 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的国 防道路。南起京都咸阳,北至 九原郡(今内古包头市西南 穿越14个县,7蒙00多公里。 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 有20米,它在历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这一时期是公路开始纳入 国家建设规划阶段。1927 年,国民政府的交通部和 铁道部草拟了全国道路规 划及公路工程标准。1932 年,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 处奉命督造苏、浙、皖三 省联络公路,仿照国外中 央贷款筑路办法,筹集基金, 贷给各省作为补助筑路之 用
西安—兰州公路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年)
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神州第一路)
沈大高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建设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八车 道高速公路,1990年完工时为全部四车道,全立交,全互通。是辽东 半岛经济圈的轴心。,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全线总长 375公里,超过了1978年台湾省建成的373.3公里的南北高速公路,被 誉为“神州第一路”。
随着战场的转移,公路遭到严重破坏。截至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立前夕全国公路能通车的只剩下75000公里。 从中国近代道路的整个历史时期看,中国公路的发展 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载重量 的增大,线路和桥梁标准逐步有所提
今天的公路
•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全长18.5公里。 •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75公里, • 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18公里。 • 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 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全长275公里。 • 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 •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 2000年底,京沈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京沪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 200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 . 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 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36万公里。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之一。
以下是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
198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北京至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建成并通车,它是中国第一条符合高速公路标准的高速公路。
此后,中国政府开始长期致力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1992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委批准了中国的“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国家高速公路建设。
此后不断增加的投资和不断完善的技术,加速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
2004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1万公里的历史里程碑。
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全国高速公路网连通工程”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工程于2010年完成。
2013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了十万公里的大关,占据全球其它国家的前列,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达到了世界上最高水平。
这使得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客运和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历史艰难的起步——高速公路最初的年代高速公路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同发达的工业国家相比,晚了半个世纪。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车辆的增长,我国主要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堵塞日益严重,车辆行驶速度只有经济时速的一半,交通事故急剧增加。
为此,交通部开始汇集和研究世界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资料,并对我国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纸上的70年代交通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在交通流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
1970年,交通部编制公路科技发展规划时,公路局几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根据交通流量,应在北京-天津-塘沽之间修建高速公路,并安排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研。
1975年,由王展意、李劲、沙庆林等六人组成的公路代表团应邀赴日本访问,重点考察了高速公路。
1977年7月,在全国公路基本建设会上,交通部提出了新建高速、快速公路,以利于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初步规划;同年,交通部又提出要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时任交通部部长叶飞设想三年内建成通车,并要通过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积累经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
1978年5月,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战线学大庆会议上,交通部将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问题提交代表们讨论。
6月,交通部党组在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汇报提纲》中,提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五五”后三年开始修京津塘高速公路,“六五”建成;并着手修建南京-杭州-宁波的高速公路;将沈阳-大连的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
虽因种种原因,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最终只是停留在纸上,未能如期实施,但修建高速公路的准备工作开始列入交通工作的议事日程。
口水中的“汽车专用”与此同时,公路交通日益陷入被动局面。
如到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至天津塘沽港口的103国道,虽经几次改扩建提升为二级公路,但由于交通量快速增长,经常出现严重交通堵塞现象,年交通事故超过1000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出现牛、马车
道路,后期初步形成道路网。
近代道路(1912~1949年):萌芽、规划阶段,受战争影响,
全国公路的发展不大。
现代公路(1949年以后):建立公路机构与专业管理队伍,公路稳
步发展。八五后,公路普及,全国公路迅速发展。
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
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 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 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 制出入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120公里/小时 或者更高的速度,路面有 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 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 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 路面,设有齐全的标志、 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 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 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 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 地道通过。
477公里。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快速发展阶段(1998~至今 )
1998年至今,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年均通车里程超过4000 公里,年均完成投资1400亿元。 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一举突破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200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3.4万公里,继续保持世界第二。 从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1万公里,我们用了12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从1万公里到突破2万 公里,只用了4年时间,从2万公里到突破3万公里只用了两年时间,可以说, 仅仅17年,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创造了世界瞩目的速度。
• 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全长18.5公里。 • 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75公里, • 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18公里。 • 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 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全长275公里。 • 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 • 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 2000年底,京沈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京沪高速公路通车。 • 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 200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 . 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 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36万公里。
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起步建设阶段(1988~1997)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 历史;
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 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 1997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71公里,10年间年均增长
最早的沙漠公路
泥泞崎岖的土路
初期土公路
中国初期公路
新疆初期的公路
沙漠公路
沙漠公路施工中···
沙漠公路
新疆第一条公路建成
沥青路面公路施工中······
水泥混凝土路 面
水泥混凝土路 面具有刚度大、 强度高、稳定 性好、养护维 修费用低等优
点。
福厦公路段
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 术标准》规定:
中国古代公路
4,000年前——中国有了车和行车的路;
道路伴同人类活动 而产生,又促进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 是历史文明的象征、 科学进步的标志。
世上本没有路,走 的人多了也就成了 路。可以说自从人 类诞生后,就开始 了路的历史。原始 的道路是由人践踏 而形成的小径。
商朝公路
商朝(公元前16世纪~ 前11世纪)重视道路交 通,商汤的祖先“服牛 乘马”,远距离经商, 揭开了以畜力为交通运 输动力的历史。古代文 献中便有商人修筑护养 道路的记载,当时人们 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 利用石灰稳定土壤。从 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 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 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 木桥。经过夏商两朝长 期的开拓,到公元前 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 的西周时期,可以说我 国道路已经初具规模。
秦朝道路
秦驰道有统一的 质量标准:路面 幅宽为50步,约 合70米,定线的 原则是尽量取直; 路基要高出两侧 地面,以利排水, 并要用铁锤把路 面夯实,以增加 其密实度; 路旁
每隔三丈种一株 青松,以为行道 树;中央三丈为 皇帝专用,两边 还开辟了人行旁 道;每隔10里建 一亭,作为区段 的治安管理所。
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36万公里。
沈大高速公路(神州第一路)
成温高速公路景观
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
渝黔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 (1993)
京沪高速公路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