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饮水的发展趋势

饮水的发展趋势

饮水的发展趋势
1.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饮水设备开始搭载智能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控、自动售水、数据统计等功能。

2. 健康化: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不断提高,水质检测和纯净化处理成为饮水设备的基础,同时也强调饮用水的营养和功能性。

3. 环保化:环保意识的普及,促使饮水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采用更加节能、低噪音、低废水排放的技术和材料。

4. 多元化:饮水设备不仅仅是提供饮用水的功能,还可搭载广告宣传、充电、WiFi等多种功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5. 个性化:针对不同场所、不同需求,饮水设备开始提供定制化设计,如外观、水质、功能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王占生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王占生

三、深度处理


3、活性炭再生
当上海、广州、浙江、杭州、嘉兴地区大规模 采用O3-BAC工艺前,应在各地区设置活性炭 再生厂以便就地再生补充,为提高居民生活饮 用水水质服务。 O3-BAC工艺将广泛得到应用,工程投资约在 250元/m3/d左右,运转费0.2元0.3元/m3,在 当今水位每m31元2元之际增加0.20.3元应可 被接受。

三、深度处理
2、活性炭与生物活性炭 (2)两级O3-BAC



宁波自来水公司曾进行两级O3-BAC工艺试验, 在进水CODMn 5.6mg/L时: 一级O3-BAC(O3投量3.0mg/L)去除43%,出 水CODMn 为3.2mg/L; 二级O3投量1.5mg/L, O3-BAC在进水CODMn 为3.2mg/L时去除率达47%,出水达到1.7mg/L。 两级O3-BAC总去除CODMn约70%,较一级 O3BAC大有提高。

三、深度处理


4、膜技术的应用
(1)微滤、超滤 当原水水质好,且有浊度、细菌需去除的情况,如 清洁的水库水、泉水,此时微滤、超滤都将有好的 净化效果。 在地下水中硬度、硝酸盐超标时,采用纳滤膜能很 好地去除无机盐与有机污染。北京水源三厂进行着 有效的试验。天津郊区利用纳滤去除地下水中的氟 很有成效。 当附近无其他水源,远距离调水成本太高,目前取 水水源又遭到较为严重污染,即使增加 O3-BAC工 艺仍不能达标时,纳滤技术的应用将不可避免。


臭氧预氧化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又可 除嗅、脱色,去除铁、锰,但往往结合后续深度处 理臭氧-活性炭时才采用。
二、水质预处理


2、投加吸附剂粉末炭
一般只有在消除冲击性污染时采用,因投加量需 1020mg/L,耗费较高(约需0.05元/m3左右)。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的操作性比较强,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目前我国的自来水厂中,水处理工艺已经相对成熟了,虽然水处理工艺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但是由于该工艺还存在诸多不足,所以一定要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保障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质量。

关键词: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应用现状;发展趋势由于常规水处理工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且实际应用中效果较为明显,技术成熟,所以目前我国自来水厂在水处理中还主要以常规水处理工艺为主。

但这种处理工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所以需要加快推动深度处理技术在自来水厂的应用,从而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生活饮用水。

1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的应用现状1.1 自来水预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就是指在进行机械过滤后选用常规的处理工艺以物理、化学的手段对自来水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的原理主要就是选择微生物来分解水源中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氮、锰、有机污染物等,这一步的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常规水处理的压力。

因为生物处理就是通过生物、化学等方式进行的预处理工艺。

一般的自来水厂在进行二级生物处理的时候会选择生物膜法工艺,所谓的生物膜法工艺就是通过使用生物膜法来吸收处理水源地里的氮磷以及有机物等化学物质,其主要目的就有实现净化水资源。

如果这里的水质污染程度一般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其他的生物处理方法,例如:悬浮填料生物流化床、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活性碳或者生物转盘等。

因为生物膜的基本组成为菌类和藻类,所以微生物在固体的表面就会发生新陈代谢,运用生物膜法处理方式就可以有效分解表面的微生物,达到降解水污染的目的。

除了微生物能够分解水质中的有害物质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微生物在水中繁殖的速度快,生存能力强,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对水质的污染物进行固液分离。

更重要的是微生物具有很好的硝化功能,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可以帮助水资源达到清洁的目的,而且还不会受到水温和水质的影响,真的是省时省力的一项水处理工艺。

净水处理工艺发展

净水处理工艺发展

净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探析摘要:本文介绍了给水厂净水工艺的发展过程,对不同的净水工艺进行比较。

目前我国现有的条件下,今后水厂改造的主要方向是优先考虑强化常规工艺的前提下发展预处理和深度处理。

关键词:给水处理;强化常规工艺;预处理;深度处理;一、给水净水的工艺发展历史给水处理方法要依据水源的水质及其用水的对象对水质的具体需求来确定。

人们逐步意识到饮用水在遭受着水质污染和危害,于是便开始了饮用水净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在20世纪初期,我国饮用水净化的技术已基本形成普遍被人们称为常规处理的工艺处理方法:沉淀、混凝或过滤、以及澄清与消毒。

这种常规处理的工艺已成为目前饮用水的处理的最主要的工艺。

饮用水常规的工艺目标主要是去除水源水中悬浮物和细菌及胶体杂质。

混凝工艺的处理方法是投放混凝剂到水源中,使水中很难沉淀分离的胶体颗粒和悬浮物聚合,形成大颗粒状的絮状物质。

沉淀即为通过重力把混凝产生的大颗粒絮状物质分离出来。

过滤处理方法就是通过颗粒状滤料把沉淀后水中的残留颗粒物截留住,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杂质,从而使水的混浊度降低。

经过过滤,然后再运用消毒的工艺来消灭水中致病的微生物,以保证饮用水卫生及安全。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给水工程的技术人员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工程投资的效益,即怎样用最低工程的总投资达到最简单处理的目标。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发明研究了很多比较经济实惠的净水技术工艺,其中包括沉淀池的设计、改进与斜板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气浮池等速效澄清工艺相继出现。

但是在上世纪八到九十年代,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饮用水的微量有机物会潜在危害人体的健康。

于是水质污染指标和规定便尽享了修改,例如,挥发性的有机物及最大污染物的浓度、总三卤甲烷等。

为达到信得净水处理要求,工程的技术与研究人员成功地设计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比如强化混凝处理和化学氧化以用活性炭吸附等,长久以来都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净水工艺比较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我国自来水厂的水源现今主要的污染是来自工业的废水及生活的污水,她们让原水中有机物的氨氮浓度不断地增加,使水有味或变色。

水污染治理技术及市场前景分析

水污染治理技术及市场前景分析

水污染治理技术及市场前景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但如今水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

水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严重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及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一、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水污染治理技术已有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物理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和吸附等,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悬浊物和微生物。

其次是化学处理技术,如氧化、还原和中和等,能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

此外,生物处理技术也十分重要,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能有效分解水中的有机物。

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水污染治理技术正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在物理处理技术方面,高级颗粒过滤技术和膜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能更好地去除微小颗粒和可溶性有机物。

在化学处理技术方面,纳米材料的广泛研究和应用也带来了新的突破,如纳米铁、纳米银和纳米钛等能更高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

同时,基于基因工程的生物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例如使用转基因菌株去除有害物质等。

三、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市场前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水污染治理的重视,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水污染治理技术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平稳增长。

其中,市场需求最大的是污水处理市场和饮用水净化市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饮用水安全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饮用水净化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四、水污染治理技术面临的挑战虽然水污染治理技术在发展和市场前景方面表现出众,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成本的问题。

部分高级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本较高,使得落地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其次是技术应用的可行性问题。

不同地区的水污染状况各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并解决技术转化和推广的问题。

五、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趋势水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因为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的处理和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本文将就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趋势展开讨论。

一、水处理技术的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理法处理:物理法处理主要是利用过滤、沉淀、蒸发等方式来处理水质。

此法处理流程简单,成本低,但能去除的污染物种类少,对一些有机物处理效果不佳。

2.化学法处理:化学法处理主要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来处理水质。

此法能去除的污染物种类多,净化效果好,但存在药品残留的风险,且成本较高。

3.生物法处理: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来分解、吸收污染物,使水质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

生物法处理具有成本低、净化效果好、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处理工艺之一。

二、水处理技术的趋势1.能源化、资源化、智能化是未来水处理技术的趋势。

随着环保产业的崛起和技术的不断升级,未来水处理技术将逐渐向着能源化、资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能源化为例,光化学、超声波和电田等能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国家能源局还发布了“水能源互补”计划,探索利用水资源开发水电等新能源,为水处理技术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

2.联合处理成为水处理技术的新趋势。

联合处理即是将不同的工艺组合在一起进行处理,以达到更为高效的净化水质的效果。

利用联合处理可以使水处理工艺更加细分,使各种污染物得到针对性处理,提高净化水质的效率。

3.原位处理成为水处理技术的新热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采用原位处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

原位处理即是直接在水源地对水进行净化,减少水的输送和处理成本。

在原位处理研究中,光催化技术、植物治理技术以及生物膜技术等得到了广泛关注,为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总的来说,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趋势呈现出多个方向,每一种技术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不足。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是指将原始水源经过多种处理方法后,达到消除水中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目的。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1.协同处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通常依靠单一的处理方法,如过滤、消毒等。

然而,现代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趋向于综合应用多种方法,通过相互协同作用来提高水的处理效果。

例如,结合超滤、活性炭吸附和紫外线消毒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水的质量。

2.检测监控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饮用水质量检测监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新型的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检测仪器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精确地监测饮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

同时,智能化的监控设备和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也使得水质监测和预警更加便捷和及时,从而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3.新型材料的应用:新型材料的发展为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中,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吸附性能和高催化活性等优点,可以高效去除现有技术难以消除的水中有害物质。

此外,具有高附着力的新型膜材料也被应用于饮用水处理中,可以有效地去除微生物、重金属离子和胶体等物质。

4.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在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中,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绿色环保技术包括生物技术、植物提取技术等,可以代替传统的化学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处理成本。

例如,利用植物的吸附和活性炭的吸附协同作用可以达到环保高效的水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在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协同处理技术的发展、检测监控技术的应用、新型材料的应用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推广等方面。

这些趋势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饮用水的处理效果和水质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加高品质的饮用水资源。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人们对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也使得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一些难点和未知之痛。

本文将从各方面对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探讨。

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一种古老的水处理技术,其使用与之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进。

传统的物理方法包括一些简单的过滤方法,如沉淀、搅拌、过滤、吸附等。

这些方法虽然已经开始落伍,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对于现代的水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现代物理方法的改进包括微膜过滤、闪蒸蒸馏、反渗透和气体扩散等方法,这些方法更加高效,能够去除污染物并使水变得更加透明。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

化学方法使用一系列将水净化的化学药剂。

例如,石灰(氢氧化钙)可以中和水中的有机和无机酸。

除了中和以外,化学处理也包括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物质,如砷和氰化物等有害物质。

而在现代化学处理方法中,活性炭和氧化剂是最常用的。

3.生物处理方法生物水处理技术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生物处理方法依靠于一些特殊的微生物来将化学污染物合成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

生物水处理技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好氧处理,另一种是厌氧处理。

在好氧处理中,微生物氧化化学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厌氧处理中,微生物在没有氧气的状态下转化化学污染物,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

二、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虽然我们正在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来解决水污染问题,但是未来的水处理技术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改进,并且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难点,例如:1.可持续性虽然很多水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但是很多水处理技术还需要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不同水域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这就是为什么未来必须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的原因,因为环境需要不断地被保护。

2.高效性现代科技发展的很快,各行各业都在寻找更加节省资源和节省时间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氧-生物炭

臭氧的作用 投加臭氧的问题 生物炭的作用 生物炭的问题 臭氧-生物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臭氧的作用


农村面污染:养殖业、化肥、农药
突发污染事故频发期

水体污染严重

松花江水体污染

无锡太湖水体污染
水环境生态修复必须付出代价

日本 琵琶湖 用了25年 民币)(1/5太湖水体) 英国 泰晤士河 民币) 用了50年
耗费1000亿元(人 耗费3000亿元(人


欧洲 莱茵河 用了50-70年 耗费10000亿元(人 民币)(沿河各国)

我国地表水源中有机污染物 分子量分析
我国地表水水源中形成TOC(总有机碳)的污染 物分子量大都在5000以下!
给水深度处理传统工艺的不足

综合以上图表,针对当前水源水中主要 污染物——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尺寸在 5nm ),传统工艺是无能为力的; 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技术是氧化、吸 附、膜滤(纳滤与反渗透)技术。

1、无机离子污染
汞—水俣病
镉—痛痛病 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加强厂内处理,就可缓解
2、有机物污染
合成有机物既造福人类,也祸害人类 !
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长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②内分泌干扰物(EDCs)
类似于激素与生物体本身的激素争夺受体,影 响内分泌系统,长期作用导致野生动物减少甚至 灭绝。
原有的活性炭炭源只选择一种煤,因此它的孔径分布 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应选择不同孔径的煤作炭源,混 合、磨粉、压块成型、进炉炭化、活化,然后再破碎 筛分,此类炭称为压块破碎炭,它具有合理的孔径( 大孔、中孔、微孔)分布,将能高效地吸附水中污染 物。

活性炭吸附

按蒋仁甫研究员研究结果,建议最能有 效去污染物的活性炭孔径(D)与污染物 粒径(d)之比 D/d=3~6,
水中污染物的分子量与分子尺寸
给水水源中的主要污染物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已经严重影响给水水源, 主要污染物是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杀虫剂、除 草剂、塑化剂、药与个人防护用品等)。
根据陶氏公司的资料与蒋仁甫研究员的整理, 水中污染物的分子量大都在10000Da以下,尺 寸小于50Å ,即5nm,要去除这些有机污染物, 就要具有去除小于5nm的技术。
2、有机物污染
③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 可溶于水,但很难被降解和转化。对水生生物 产生生 物毒性。
地表水、地下水体都检出
污水处理厂排基本清除
3、微生物污染
新的细菌、病毒的产生,在恶化的环境下 会变异。 微生物污染仍然是第一位要控制的。

水厂工艺改造的技术

在水源水质不断恶化的条件下,要使自来 水达到新的水质标准要求,必须将常规工 艺改造成深度处理工艺,增加去除溶解性 有机污染、臭味与氨氮的能力:
水厂工艺的改造首先应是强化常规处理, 不用增加构筑物; 在强化常规处理还不能达到要求时,可增 设其他深度处理技术。

深度处理技术分为以下几类
我国自来水厂现有工艺的欠缺

我国现有的自来水厂95%以上仍然采用的是常 规工艺(百年老店):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老三套,主要是应对浊度、细菌、病毒的(可 以去除悬浮物与胶体)。
对于百年后的水源中出现的溶解性小分子有机 污染物、大量的氨氮、臭味物质就无能为力了 。 常规工艺只能去除30%左右的CODMn。
以去除5nm的污染物的 6 倍计,则炭孔 径需30nm为宜。

活性炭孔隙功能图

从图可见,活性炭的中孔(2nm-50nm)最适 宜吸附有机污染物。
活性炭吸附

我们实验结果活性炭对分子量1000~ 3000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
活性炭吸附可作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把 关技术。

生物预处理


如原水中氨氮高,则采用生物预处理去除。 水中氨氮可在混凝沉淀过程中去除20%左右, 在砂滤池中去除30~50%(不预加氯时),在 生物炭池中去除30~50%,最后加氯过程还可 部分去除。 一般情况下,如有臭氧-生物炭技术,即使 氨氮2~3mg/L时,也可不设生物预处理。

投加氧化剂 活性炭吸附 生物预处理 臭氧-生物炭 膜技术
投加氧化剂

加氯或投加高锰酸钾、臭氧、过氧化氢、二氧 化氯等氧化剂取代氯,使氯的消毒副产物减少 ,可以改善水的混凝条件,将粘附在胶体表面 的有机物氧化,使胶体容易凝聚下沉。
活性炭吸附

以往采用的活性炭以微孔占绝大多数,属于气相炭, 而水处理用炭要吸附水中一定分子量的有机污染物, 就要求炭的次微孔发达,平均孔径1.2nm~3.2nm。
主要内容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我国的水源水质情况 我国自来水厂现有工艺的欠缺 水厂工艺改造的技术 深度处理的发展趋势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政府一贯重视 经济发展很快,污染程度严重 环保工作滞后 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排放水质标准 CODcr≤50m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水体 CODcr≤40mg/L

中国 淮河、黄河、海河„„


发展—污染 是一对矛盾,发展快,污染大 我国还要发展,还会污染,环保形势严峻 大的水体生态修复没有30-50年是不会生效的



我国水源水质情况

工业污染:基本治理,但排放水质标准低,尚待 提高 农业污染:量大面广,处理难度大,有待时日


城市生活污染:污水处理厂发展很快,但管道不 配套。 2012年6月止,全国市县城镇污水厂3243座,日处 理能力达1.39亿立方米(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


给水深度处理传统工艺的不足

砂子为滤料的过滤技术,可以保证去除 5μm的颗粒,但不能保证去除溶解性有 机污染物
在水处理中“混凝—沉淀—过滤”约可去 除CODMn20-30%。
给水深度处理传统工艺的不足
超滤:可截留分子量10万以上的颗粒,可 去除藻类(>1μm)、细菌、病毒 (0.01~1μm),保证出厂水的微生物 安全。在截留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同时, 也能去除少部分小分子有机污染物。 在水处理中,超滤可去除10%CODMn, 但理论上截留不了小于1万分子量(相当 粒径5nm)的有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