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充满阳光董艳萍

合集下载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2.借此次班会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心中永远充满着阳光。

二、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让我们的心灵充满阳光》现在开始。

请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A:同学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静静关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的心灵洒满阳光,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主持人B: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阳光的心灵世界。

探讨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如何交往。

A:同学们,我和你们一样,经常为班级的小矛盾干扰心情,但不知怎么解决,有时候我也控制不了自己,大发雷霆,成为矛盾的制造者,唉!B: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测试,主要自我评价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我们用最真实的想法作出选择,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请老师出题:师小结:同学们,人无完人,思想汇报专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这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战胜自我的勇气,这样才能拥有健康。

下面请看短剧:(二)、情境表演《跳皮筋》1.先:我叫小欣、我叫小芳、我叫小英、我叫小红。

小欣说:“我们一起跳皮筋,好吗?”,大家:“好啊,怎么玩呢” ?小芳说:我不和小英一组,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胖猪!"小芳听到小英骂她,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师:小芳她们为什么玩不到一块?小芳又为什么会哭呢?谁来说说?面对这种情形,应该怎样解决呢?师小结:这几个同学说得很对,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要学会尊重别人,不侮辱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原则。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看情境表演《上课铃响了》2.情境表演:王小艳:“我叫王小艳,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 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拥挤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同学不小心踩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哎呀!踩我的脚干什么,你的眼睛长哪去了?"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范文TOP100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一位同学喊:“老师来了”,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师:孩子们看完了表演,大家来说说,王小燕做得对不对?为什么?(生充分说)师小结:是的,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同学之间遇到了矛盾,不要斤斤计较,要原谅他人,即使别人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在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你到了歉,我们就应该原谅他,更何况,常生气对身心健康没有好处,只有与同学和谐相处,你才能拥有的快乐,下面(出示)我们一起来看以下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正确做法,老师给大家的建议是:(生齐读)同学之间,学会友好,不嘲笑缺点。

让生命充满阳光

让生命充满阳光

让生命充满阳光
何慧
【期刊名称】《俪人:教师》
【年(卷),期】2014(000)023
【摘要】一个极为内向的男生,在初中的时候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女生,觉得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刚进大学时,常用小刀划伤自己的手臂,以此来减轻压力,有时也有过轻生念头。

经过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该生在在校的一年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

【总页数】1页(P185-185)
【作者】何慧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38.2
【相关文献】
1.让生活充满阳光——记以产品质量安全为企业生命线的江西阳光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2.让生活充满阳光——记以产品质量安全为企业生命线的江西阳光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3.探索让生活充满活力创新让生命充满阳光--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4.让生命充满阳光\r——摭谈中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
5.让生活充满阳光,让生命绽放色彩——江苏省海门港新区海港幼儿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的心灵充满阳光,让他们在快乐与乐观中茁壮成长。

以下是本次主题班会的教案安排:
一、开场活动
1. 欢快的音乐响起,全体同学进入会场;
2. 主持人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3. 采用游戏互动的形式,让同学们快速融入活动氛围。

二、主题演讲
1. 请校领导或老师发言,鼓励同学们积极向上,保持乐观心态;
2.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困难面前如何保持乐观的经历;
3. 引导同学们思考,阳光心态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三、情感交流
1. 分组进行情感交流,让同学们分享彼此的快乐和感动;
2. 鼓励同学们倾听和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3. 组织互动游戏,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四、小结与展望
1. 主持人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收获和感悟;
2. 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心态;
3. 展望未来,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做一个快乐、向
上的少年。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的举办,相信同学们会更加明白心灵充满阳光的
重要性,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让我们一起在阳光下成长,一起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愿我们的心灵永
远充满阳光!。

让生命充满阳光

让生命充满阳光

让生命充满阳光
人,只要知足,便会心静如水。

我们只能生活在世俗里,虽然繁杂、浮华的世俗难得安宁,但平静能还我们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方悠闲的心灵净土。

我,独坐于此,倾听音响里缓缓流淌出来的如水音乐。

怀揣着真诚,用鼠标描摹平静的模样,感受平静的召唤。

生命恰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更像一汪清泉静静地流淌,任凭鱼儿畅游仍旧波澜不惊。

人生不是得到,而是学到!学会真诚,流真诚的泪水,露真诚的微笑让心思澄明,使言行磊落如此,便不会内疚,不会心不会抱憾。

学会坚强,不怕磨难不怕残缺和丑陋,不怕恶言和冷眼如此,便能坦然处世。

让生命充满阳光,学会放弃,学会松手,学会知难而退在恰当的时机转身如此,便是智慧处事少了很多负累,多了很多潇洒学会用纯净的双眼观察社会平静做人,平静处事如此,便能心静如水、心情如水!。

让爱情升华

让爱情升华

让爱情升华

【期刊名称】《现代保健》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有人说婚姻就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逃出去……远离小家庭日常生活的磕磕碰碰,沉浸在分别的思念和相聚的激情之中。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13
【相关文献】
1.浅析张抗抗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爱情理性意识升华 [J], 张广晓
2.论《聊斋志异》对唐传奇爱情题材的折射与升华 [J], 张阳
3.灵魂,在情感中升华——《金锁记》中的爱情心理描写初探 [J], 陈莉
4.转变·超脱·升华——浅析电影《十月围城》中爱情的魅力 [J], 田源
5.生活的牧歌爱情的升华——伊萨科夫斯基与闻捷的爱情诗比较 [J], 王升;邢玉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每一个生命都充满阳光

让每一个生命都充满阳光

作者: 吴娟 高水林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基础教育参考
页码: 78-7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学校评估 阳光 生命 “三步走” 办学效益 稳中求进 办学目标 办学理念
摘要:1987年9月,深圳第一个以别墅为主体的住宅区内,怡景小学诞生了。

20多年来,在三代校长的带领下。

怡景小学始终追求卓越,不断前行。

1996年2月通过区一级学校评估;1998年6月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成为罗湖最早的市级学校之一;1998年被评为深圳市“办学效益好学校”,影响力与日俱增。

2003年,第三任校长刘肇廷上任后,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五年“三步走”的办学目标——稳中求进,进中求新,新中求精,最终实现“四求”——求实、求新、求进、求精的办学理念。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让心灵充满阳光》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阳光心态1.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了解阳光心态的含义,认识到拥有阳光心态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阳光心态的定义: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心态。

阳光心态的重要性:有助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人际关系等。

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阳光心态的短片或视频。

同学们分享自己对阳光心态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阳光心态。

第二章:培养积极情绪2.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了解积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培养积极情绪。

2.2 教学内容:积极情绪的定义:快乐、喜悦、满足等积极的心理状态。

积极情绪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增强抗压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等。

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感恩、乐观、积极思考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积极情绪的短片或视频。

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

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积极情绪。

第三章:克服消极情绪3.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了解消极情绪的危害,学会如何克服消极情绪。

3.2 教学内容:消极情绪的定义: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的心理状态。

消极情绪的危害:影响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

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调整心态、倾诉、运动等。

3.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消极情绪的短片或视频。

同学们分享自己克服消极情绪的经历。

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消极情绪。

4.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定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有助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成长等。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尊重、倾听、关心、合作等。

4.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人际关系的短片或视频。

同学们分享自己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经验。

第五章:拥抱生活,做阳光少年5.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学会积极面对生活,成为阳光少年。

5.2 教学内容:生活的意义:珍惜每一天,充实自己的生活。

做阳光少年的意义:积极面对生活,拥有健康的心态和人际关系。

朗读者美段欣赏

朗读者美段欣赏

《朗读者》第1期美段欣赏《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恩爱夫妇周小林、殷洁,无国界女医生蒋励,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朗读经典,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和意义。

—-老舍《宗月大师》真正理解有理想而不理想化,也会让你们以强大的心脏面对未来,我想回受益无穷。

—-柳传志《写给儿子的信》我一天一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

-—朱生豪《朱生豪情书》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啊,它在这风中飘扬。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刘瑜《愿你慢慢长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汤显祖《牡丹亭》题记《朗读者》第2期美段欣赏这一期的主题词:陪伴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了一种习惯。

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顾城的诗《门前》创刊《童话大王》至今已有32年.一人执笔,是父亲郑洪升在背后默默支持。

每当郑渊洁看到这本杂志时,都会想起父亲脸上的喜悦.郑渊洁邀请父亲郑洪升一同朗读郑渊洁所著的文章《父与子》。

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毁灭。

狮子和蚂蚁一样伟大,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

—-郑渊洁《父与子》杨乃斌在现场朗读冰心的《不为什么》,献给自己的妈妈.“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孩子。

”其中饱含了一个孩子对父母最深的爱意,用朗读说出“谢谢您”。

陶艳波用十六年的光阴陪伴儿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让生命更加灿烂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也日益腾飞的当下,学校和家长对于孩子智力方面的投入真可谓是不遗余力,而对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往往被忽略了。

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一个盲点,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淡化对生命的教育,孩子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他们幼小的心灵更加不明白“死“的真正含义,我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同样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每当孩子说到”死“这个词的时候,我们还觉得不顺耳,从来没有想过要告诉孩子,死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永远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并不是进入了他们心中的童话世界。

可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怎么会有结束生命的想法呢?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们不懂得”生“的宝贵,自然就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挥教育的力量,从小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少年不知愁滋味,这本应该是孩子们最天真的本色,可是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多的烦恼呢?现在的城市孩子穿的亮丽,各个像“白马王子”和“小公主”,看似很有个性,其实经不住一点点的挫折和挤压。

在学生的眼里生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承受不了来自家长的压力,老师的批评教育就选择自杀,完全不去考虑自己的自杀带给含辛茹苦的父母怎样痛苦,带给老师的是一生的自责,带给社会巨大的压力......青少年漠视生命,就因为他们不知生命的可贵,也反映了社会、学校、家庭对于生命教育的缺失。

一、生命教育的缺失
在我们下发的462份问卷调查中,有60.9 %的学生家长根本没有正面告诉孩子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还有的竟然说是捡来的。

只有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妈妈经历了10月怀胎和艰辛的产程,
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养大的历程,让孩子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易,他们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才会尊重生命,不要因为家长的无知和对这个问题的回避造成孩子对生命的不敬,这是多么危险的信号。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不让孩子受一点的委屈,而家长却赋予了孩子巨大期望。

据统计每个孩子每周至少要利用课外时间去上3门课外辅导班,他们幼小心理被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情挤压的变了形。

在学校孩子们成为了考试的机器。

孩子们的天性被扼杀,孩子们天生的创造性被一点一点地抹杀,让我们的未来少了很多的拔尖人次。

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就认为孩子们的唯一出路就是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就可以了。

调查发现很多家长的想法就是如此,觉得生命教育根本没有必要,上学有人送,放学有人接,能出什么生命问题?不仅家长如此,很多一部分学校在生命教育这块也是一片空白。

最多的也就是停留在平时的安全教育上,可是安全教育并不能完全替代“生命教育”。

很多的教师认为:“在考试这根总指挥棒的力量下,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

”看着期末复习期间孩子们的小手一天写个不停,我这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我再一次从心底呼唤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到来。

在教育理念比较新的老师眼里可能会多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我想:“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会多一个优秀的学生。


二、生命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之所以能漠视宝贵的生命,正是缘于他们有着一个不健康的心理。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

生命教育离不开教育的渗透,各个学科都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义务,生命教育要渗透多个学科领域。

比如语文、数学、品德、社会、音乐、美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在各学科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隐性和显性的
生命教育素材和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尊重自己和身边一草一物的生命。

教师一定要一手抓“生命”本身的教育,另一手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身”是指健康的体魄;“心”则是指健康的心理。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关注更多的则是安全教育,而安全教育更多的倾向于不出安全事故。

我们必须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有些孩子漠视生命除了不知生的可贵之外,心理脆弱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013年就在我身边在一所学校,一个初中生,在课堂上因为写其他的作业,老师要求他把这个作业收下去,几次督促之下,这个孩子仍然不听,老师一气之下过去撕了他的作业。

事后的几天里,这个孩子不见了,直到人们在冰冷的河水中找到了他年轻的身体。

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多么年轻的生命,可是他再也无法听到妈妈的呼唤,永远感受不到老师的自责,永远听不到同学们的欢笑声……..在无穷的抱怨声中,家长、学校难道不应该反思吗?是什么让这些“轻生的孩子”如此不堪一击呢?那就是我们赋予他们太多的期望,其实对于他们而言更需要的是快乐。

他们幼小的心理承受不起来自家长、老师、社会给予的太多的期望。

我个人觉得,生命教育应当触及孩子的心灵,更多地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

学校、家庭、社会应该联手。

家长不要总是关注孩子是否学习好,应该多关心孩子的生命是否充满阳光,是否快乐!学校不要只注重成绩,应该真正关注素质教育是否落到实处;社会要创设有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去体会人间的真善美。

要让孩子们知道,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途中会看到美丽的风景,也会经历风雨交加,等波涛汹涌之后便能看到风平浪静阳光明媚。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是生命对于我们的历练和考验,千万不能用生命去交换。

三、作为教师,我想重点谈谈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更多的应该关注他们幼小稚嫩的心理。

生命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关怀和爱,是最适合学生的心理诉求的,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被尊重、被关爱、被欣赏,对于学校教育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懂得尊重和热爱生命,更重要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生命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不管教育的理念如何更新,但是我们始终要牢牢记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师不再是一个花匠,而是一个创造者,一个魔术师。

教师在课堂上要生动、活泼地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要用“填鸭式”。

要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信,教师要多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从他们身上去发掘学习之外的闪光点,多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有欲望去表现自己。

现在我带一年级,我看着一双双可爱的眼睛,稚嫩的笑脸,就在想,我要耐心去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促进孩子其它发面的发展。

2、关注学习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众所周知,每个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些弱势群体,这些孩子要么被淡忘,要么就是老师的“眼中钉”。

这些孩子要么学习成绩不好要么纪律非常差,经常惹老师生气,起初老师也希望能够改变他们,可是一年、二年过去了都看不到改变,很多老师开始慢慢放弃,这些孩子成了同学们的笑柄,没人愿意和他们玩,他们就活在自己孤独的影子里。

我们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我是从六年级毕业后接了这个班,记得李某某他第一天上我的数学课的时候,特别积极,上课特别爱发言,可是每当他发言的时候其他孩子就不愿去听了,我感到情况不对,于是我他别郑重地要求孩子们认真听他发言。

孩子们从我的身上感受到了对他的尊重。

第一节课上,我就发现他口齿不清(特别严重),而且运动能力也
很弱,写字的时候有点肌无力,字写的歪歪扭扭。

从那以后我每天就会多看他几眼,上课总是带着期望的眼神去鼓励他,他渐渐地活跃起来,从他的脸上,我能够看到由衷的喜悦!我就把他作为我的一个研究个体。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在我们第一单元的测试中,当我读到他的成绩时,全班同学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还没有来得及表扬)当时我就听一个同学悄悄说:“李xx从来没有考过这么高的分。

”当时我心里还有一点的小窃喜。

可是好景不长,慢慢的我发现他不愿意发言了,我每天都尽量去鼓励,去表扬,可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不停地问自己。

后来天国和他谈心我发现他特别依赖他的妈妈,正是这种情结,我发现在课堂上如果我站在他身边他就好好写,如果我不站在身边,他就写得特别差,错题也很多,只有站在他身边他才有妈妈在身边时的安全感。

我想,妈妈总不能陪伴他一辈子吧,我必须先让他慢慢独立起来。

要想让他在班里独立,就必须让他拥有自信,他之所以这样还是不自信。

他也希望自己得到被人的尊重和认可,可是他不能忘记自己身上的缺陷,他的心里不够坚强。

我决定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多表扬和鼓励,多关注,静听花开的声音,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关注下,他总会散发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两年之后的他已经不再那么懦弱,那么胆小,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坚强和勇气,这都源于他有了自信,正是这股力量让他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被寄予了“重托”,我相信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生命教育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生命教育下这股清泉的滋润下,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多关注孩子的的精神世界,注重培养一个有自信、有自尊、自立、懂得珍爱生命的孩子,这样才能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夺目!
笔者:董艳萍,小学一级教师,任教十三年,多篇论文曾荣获国家级、区级、市级一、二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