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句缩句总复习
小升初总复习(句子一 扩句缩句句式转换)

5・3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考前讲练测)句子(一)一、扩句1、【扩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的机器()地制造零件。
(2)()渔夫()拖着()渔网2【扩句】扩写句子。
(至少扩两处)(1)外面露着小脑袋。
2)老人守望着庄稼。
3【扩句】仿照例子扩写句子。
例:海在喧腾。
海在远方喧腾。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鸟儿在歌唱。
【参考答案】1、(1)崭新迅速(2)年老的疲惫的残破的2、(1)树洞外面露着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2)白发苍苍的老人静静地蹲在地头守望着即将收获的庄稼。
(3)鸟儿在树枝上歌唱。
鸟儿在树枝上尽情地歌唱。
鸟儿仍然在树枝上尽情地歌唱。
二、缩句。
1【缩句】缩写句子。
(1)优秀的运动员光荣地获得大会颁发的奖章。
2)我还依稀记得那狭窄的天井,晦暗的教室和没有座位、只有一个石砌的小舞台”的礼堂。
2【缩句】选择缩句正确的一项。
(1)玛丽•居里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A.玛丽•居里显出神情。
B.脸庞显出神情。
C.脸庞显出坚定。
(2)深蓝色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A.深蓝色的圆月。
B.天空高。
C.天空中挂着圆月。
【参考答案】1、(1)运动员获得奖章。
(2)我记得天井、教室和礼堂。
2、(1)B(2)C三、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与“被”字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改为“把”字句)(2)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
(改为“被”字句)(3)居里夫妇从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出来镭。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2【陈述句与反问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改为陈述句)(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改为反问句)3【直述句与转述句】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王老师对蔡林说,他刚才提出的问题蔡林是会的。
(改为直述句)(2)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
小学语文总复习缩句、扩句

二看,看原句,弄明句子意思,想如何恰当 地搭配词语。
四查,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 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 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
扩句的步骤
小河流淌着。 (至少扩2处)
小女孩望着天空。(至少扩3处)
公园里飘来香气 。(至少扩3处)
春风吹遍大地。(至少扩2处)
01.
02.
03.
缩写为:小演员差点儿摔倒。
缩句:
山沟的柿子树上结满了好多的柿子。
缩写为: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
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摔倒。
缩写为:鲸不是鱼类。
缩句练习:
10.柔软的淤泥把高大的黄河象陷了下去。
缩写为:淤泥把黄河象陷了下去。
11.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 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
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 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 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小鸟唱歌。
扩句: 一只漂亮的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扩句练习:
扩句:我久久地望着蓝蓝的天空。
1.我望着天空。
01
扩句:去年夏天,我在 海南看过大海。
2.我看过大海。
02
扩句: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爱国 工程师。
去“枝”留“干”法。 借助“的、地、得”。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 缩句:
01
“谁怎么样?”“谁是什么?”。
三、“自我提问”法:“谁干什么?”
02
和语言的词语。
五、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境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 子说的一句话。
01
缩句:
02
新开发的奶制品受到广 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缩写:奶制品受到欢迎。
扩句与缩句试题大全含答案

缩句方法:一、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介词结构等。
二、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三、“自我提问”法——“谁怎么样?”“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四、“主谓宾”判断法——根据句子的主谓宾语进行划分,从而理解句子的中心意义并精炼出缩句。
缩句注意事项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
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缩句扩句 复习

*
三、缩写句子。
1、一群洁白的天鹅在湖里尽情地游玩。
天鹅游玩。
2、那位穿着黑大衣的阿姨是我妈妈的朋友。
阿姨是朋友。
3、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小泽征尔是指挥家。
4、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树上缀满了柿子。
5、朝鲜石田的山野里铺着厚厚的雪。
山野里铺着雪。
6、世界著名的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指挥着具有 国际水平的乐队。
小泽征尔指挥着乐队。
7、班上的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猜想。
同学猜想。
8、各种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在地下变成的 矿物资源。
煤炭是资源。
9、全班同学目不转睛地盯着五彩的电脑屏幕。
同学盯着屏幕。
10、一群鳄鱼在深水池里悠闲地游着。
鳄鱼游着。
11、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
人民赢得了胜利。
12、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去迎接他。
我们迎接他。
*
四、扩写句子。 1、小泽征尔指挥着乐队。
世界著名的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指挥着
具有国际水平的乐队。
2、诗人添上了几个字。
具有同情心的诗人不假思索地添上了 富有魅力的几个字。
3、女孩子享受着友谊。
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子默默地享受着 纯真的友谊。
4、梅花盛开。
洁白的梅花在枝头争先恐后地盛开。
5、星星挂在天空。
神秘的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美丽的天空。
6、太阳升起来了。
鸭蛋黄似的太阳慢慢地从海平面升起来 了。
7、小男孩卖火柴。
又饿又累的小男孩在寒冷的大街上卖着 新手制作的火柴。
8、我闻气味。
好奇的我偷偷地闻妈妈新买回来的香水 的气味。
9、孩子们吃冰激凌。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八·扩句、缩句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八:扩句、缩句扩句、缩句常考题型:1.按要求扩写或缩写句子。
2.扩句(至少扩两处)考题回放一、扩写下面的句子。
老师批改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缩写下面的句子。
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过关一、扩写下面的句子。
1.小鱼在水里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旗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缩写下面的句子。
1.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太阳升起来。
(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刀小试:扩句1.我们走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方有一条彩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扩句和缩句试题..大全答案

缩句方法:一、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介词结构等。
二、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三、“自我提问”法——“谁怎么样?”“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四、“主谓宾”判断法——根据句子的主谓宾语进行划分,从而理解句子的中心意义并精炼出缩句。
缩句注意事项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
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教案——缩句、扩句、仿句、单句、复句

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教案——缩句、扩句、仿句、单句、复句一、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但不改变句子本身的基本意思。
缩句,有助于我们抓住长句的主要内容,提高我们的概括能力,缩句的基本方法如下:(1)要理清主干和枝干。
句子的主要成分好比大树的主干,表示谁或什么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句子里缺少主要成分,就不能成为完整的句子了。
修饰成分好比大树的枝叶,表示修饰、限制、补充的意思。
句子里缺少必要的修饰成分,句子就显得不形象、不生动了。
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一句的主干是颐和园是公园,其他部分就是枝叶。
(2)要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
缩句时,要找准主干和枝干,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例如大雕塑家罗丹塑造了一座仪态端庄的女像中的罗丹塑造像都是中心词,也就是主干,将这些留下来,去掉枝干,就成了一个短句,即罗丹塑造像。
如果去掉了句子中的主干,句子就会变得意思模糊不清,甚至改变了原意。
例如:班主任和几位小朋友一起在运动场中愉快地踢球,如果缩成小朋友踢球就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了。
(3)保持原句句式。
例如把我们中队的少先队员争先恐后地搬砖缩写成少先队员搬砖了吗?就明显地改变了原句的句式,这是不符合缩句的要求的。
又如将老麻雀不能丢下自己的孩子一个人走开缩写成老麻雀能走就不对了。
应保留不能,将句子缩写成老麻雀不能走。
二、仿句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运用题。
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句式模仿写作。
其实质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这里结合近年来的如月,。
(耶溪女似水)例②: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近看西北角,造几间临水轩斋)(二)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缩句、扩句复习课件及教案

缩句、扩句复习课件及教案第一章:缩句与扩句的概念1.1 缩句的含义与作用1.2 扩句的含义与作用1.3 缩句与扩句的关系第二章:缩句技巧2.1 去枝减叶法2.2 提取主干法2.3 合并同类项法2.4 实例练习与讲解第三章:扩句技巧3.1 添加定语、状语、补语3.2 运用修辞手法3.3 描绘细节3.4 实例练习与讲解第四章:常见错误分析4.1 缩句中的常见错误4.2 扩句中的常见错误4.3 错误案例分析与修改第五章:复习与练习5.1 缩句与扩句的运用场景5.2 综合练习题5.3 答案与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缩句与扩句的概念及作用。
2. 掌握缩句与扩句的技巧。
3. 分析并修改缩句与扩句中的常见错误。
4. 能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缩句与扩句,提高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缩句与扩句的概念及技巧。
2. 通过分析常见错误,引导学生注意避免类似的错误。
3. 提供综合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缩句与扩句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缩句与扩句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要求学生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缩句与扩句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6.1 缩句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6.2 扩句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6.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七章:缩句与扩句在写作中的应用7.1 缩句在写作中的作用7.2 扩句在写作中的作用7.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八章:缩句与扩句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8.1 缩句在口语交流中的作用8.2 扩句在口语交流中的作用8.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九章:缩句与扩句的实战训练9.1 缩句与扩句的结合训练9.2 实战练习与点评9.3 学生作品展示与讨论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缩句与扩句的重要性和实用性10.2 拓展阅读与练习资源10.3 鼓励学生持续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 理解缩句与扩句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流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句缩句总复习
扩句缩句总复习
一、知识整理
扩句就是给句子的主干添枝加叶,加上修饰的成分。
把一个句子扩的更详细些。
扩句时应该注意:(一)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如“我买了《少年文艺》。
”不能扩成:“我买了《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和《少年报》。
”,可扩写为“我买了一本刚出版的内容丰富的《少年文艺》。
”
(二)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
如有同学把“雨点落了来了。
”扩成“大片大片的雨点落下来了。
”显然,“大片大片”和“雨点”搭配不当。
哪什么又是缩句呢?
(三)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四)内容力求丰富。
解析:1、妈妈买来了桔子。
(扩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
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歌声打破了沉寂。
(扩写句子)(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要注意:1,去掉全部枝叶,只留主干。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要保留。
3,否定句子的否定词要保留。
4,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5,缩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保留“着,了,过。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
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解析
1、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缩句)(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
“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2、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二、练习:缩句1.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2.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3.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4.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5.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6.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
7.1969年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8.《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油画。
9.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10.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11.皎洁的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12.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13.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14.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15.鸟的叫声透过树林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1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17.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18.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19.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20.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21.同学们渴望进步、爱读好书的热情,又一次深深地印在老作家的心上。
2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2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2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2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2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2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2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3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3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3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33、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扩句:1、喜讯传到学校。
2、列车穿过山谷。
3、春风吹遍大地。
4、人们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8、天空布满乌云。
9、我们要遵守纪律。
10、比赛在进行。
11、雨下起来。
12、列车通过大桥。
13、心情激动。
14、学校开展活动。
15、老师批改作业。
16、他笑。
17、深山有人家。
18、小女孩卖火柴。
19、小鸟唱歌。
20、时间溜走了。
21、微风吹拂着柳丝。
22、月亮升起来。
23、雨花石像翡翠。
24、游客登上了长城。
25、屋里走出老人。
26、湖面上漂着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