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创伤
骨关节创伤术后的注意事项

骨关节创伤术后的注意事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关心起自身的健康问题。
骨关节创伤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损伤。
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更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
一旦受伤严重,还需要进行手术。
因此,骨关节创伤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便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了解骨关节创伤1.什么是骨关节创伤骨关节创伤,通常指的是由于暴力作用,使骨以及周围的关节出现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也出现了相应损伤。
例如肌腱断裂、神经的损伤、半月板损伤或是韧带损伤等。
通常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血运和神经情况;其次应该对患者进行CT以及核磁共振检查,了解患者的损伤程度以及类型损伤;最后就是周围的韧带是否出现损伤,并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骨关节创伤的治疗模式通常对于骨关节创伤的治疗都要遵循复位、固定、康复训练三种治疗模式。
(1)复位治疗:对于创伤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复位治疗的方式,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按照特定的治疗手法,将患者的关节创伤进行恢复。
如果患者创伤较重,则应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
(2)固定治疗:固定治疗又被分为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模式。
内固定主要是运用手术的方式,将空心的螺丝钉、解剖型的钢板以及髓内钉等置入患者的体内,从而对患者的创伤处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而外固定则是运用外部的辅助材料,对患者的创伤处进行适当固定,例如使用石膏夹板、绷带等,以防创伤处二次损伤。
(3)康复训练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处于康复状态时,应当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治疗,从而达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因此,在患者身体自行恢复的基础上,还应当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指导。
二、骨关节创伤术后并发症和注意事项1.骨关节创伤术后常见并发症通常进行手术的患者,由于伤势较为严重,都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这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愈合困难:通常较为严重的关节创伤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愈合的,但如果骨关节长期未愈合,则可能会导致伤口感染、血管硬化以及营养不良等情况。
创伤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创伤性关节炎怎么治疗发布时间:2023-02-27T03:00:01.64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1期作者:杜琦[导读] 创伤性关节炎通常是由于创伤进而造成的继发性骨关节炎症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日常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
杜琦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610500创伤性关节炎通常是由于创伤进而造成的继发性骨关节炎症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日常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
什么是创伤性关节炎如何进行诊断?创伤性关节炎作为关节炎的一种属于骨关节炎,该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外界创伤进而造成的关节软骨出现破坏,变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出现的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进而导致的骨质增生情况。
疾病发生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最明显的症状例如关节出现剧烈疼痛,发生关节障碍。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病情加重,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畸形并具有致残风险。
针对疾病的诊断通常采用影像学技术。
(1)X线:急性期患者X线检查过程中可显示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增宽,而后随着关节病变的加重,会发现关节间狭窄,出现软骨下骨硬化。
(2)CT检查:对创伤性关节炎晚期CT检查表现为病变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肿胀,关节边缘出现增生。
(3)MRI检查:可清楚的显示关节软骨、软骨下骨以及关节周围和韧带的情况。
其中MRI技术应用较多,对疾病诊断有较高价值。
创伤性关节炎疾病病因分析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原因较多。
(1)慢性损伤,如果患者长期存在登山,登高,长跑,肥胖等情况,会造成关节承重增加,长期如此引发关节磨损,当出现关节磨损后,机体修复能力不足,易造成关节慢性损伤。
(2)暴力外伤,暴力施加在患者关节会造成关节出现挫伤,脱位,扭伤以及骨折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后,会使关节软骨出现损伤,影响滋养物质运输,导致关节退行性病变。
(3)原发病基础上的慢性损伤。
创伤性关节炎的症状与诊断

创伤性关节炎的症状与诊断
一、概述
创伤性关节炎,它是由创伤引起的以以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多发于创伤后、承重失衡及活动负重过度的关节。
关节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一旦患上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严重的受到影响,所以朋友们应该多了解一下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就先了解一下创伤性关节炎的症状和诊断吧!
二、步骤/方法:
1、疼痛:是创伤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最初并不严重,在活动多时发生,与关节活动关系紧密,一般在充分休息后疼痛症状会得到好转。
当病情严重的时候,休息时也会疼痛明显,得不到缓解,可受寒冷、潮湿的影响而加重。
2、僵硬:以髋关节、骨关节炎表现最为明显,僵硬感常出现在早晨起床后,在这段时间内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敏甚至不能动,过后恢复正常,故称之为“晨僵”。
髋关节骨关节炎晨僵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活动后可缓解。
3、关节反复肿胀:常见于膝关节及踝关节,积液多于不严重的外伤或轻度扭伤后引起,症状多见关节肿胀积液、疼痛、关节周围压痛、膝关节肌肉痉挛。
多数患者在休息一两个月后,症状可自然消退。
三、注意事项:
需知道的是,早期关节炎可能没有特殊体征,晚期或严重的创伤性骨关节炎回出现关节畸形,如严重的髋关节炎会出现屈曲、外旋和内翻或外翻畸形。
关节的主动及被动活动的范围逐步减少,此外,髋关节可以牵扯膝部的疼痛等。
创伤性关节炎(创伤后关节炎,损伤性骨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创伤后关节炎,损伤性骨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炎)【病因】(一)发病原因本病的病因主要是:1.暴力外伤如坠压、撞击等造成骨关节内骨折、软骨损坏、关节内异物存留等,使关节面不平整,从而使其遭受异常的磨损和破坏。
2.承重失衡如关节先天、后天畸形(如膝内、外翻,踝关节倾斜,肿瘤等)和骨干骨折成角畸形愈合,使关节负重力线不正,长期承压处的关节面遭受过度磨损与破坏。
3.活动、负重过度如某些职业要求肌体的某些关节活动频繁或经常采取某种特定姿势,或重度肥胖,或截肢后单侧肢体承重等,均可造成积累性损伤,导致相应关节的关节面的过度磨损和破坏。
(二)发病机制1.西医发病机制本病是关节内骨折、软骨损坏、关节内异物存留,承重失衡,活动、负重过度等,使关节面不平整,从而使其遭受异常的磨损和破坏。
本病属骨关节疾病,可发生于多个关节,呈慢性病变过程。
其病理主要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软骨增生和骨化,引起关节间隙进行性变窄,关节边缘有骨刺形成,软骨下骨质可有囊性变。
2.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气不足、风寒湿邪侵入骨骼,或跌仆闪挫,伤损骨骼,以致气血淤滞,运行失畅,久而形成骨痹。
(1)损骨血凝:由外伤或劳损导致筋骨损伤。
骨节交会之处为关节,大筋联络关节,小筋附于骨外。
所以跌打损伤,轻者伤筋,重者则伤筋损骨,血瘀肿胀,壅闭不通,故疼痛而发病。
(2)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盈,则筋骨劲强,关节滑利,运动灵活。
肝肾同源,肝阴和肾阴相互为用。
因此,筋脉和同,骨髓坚固,骨正筋柔。
若肝血肾精渐亏,气血不足或患者伤及肝肾,致使筋骨失养而发病。
(3)外邪客犯:起居不慎,冒风受寒,坐卧冷湿之地,或涉风冒雨,或身劳汗出,衣着湿冷等皆可导致风寒湿客犯。
风寒湿客犯经络,经脉痹阻,气血不通,筋骨失养而发病。
诚如《济生方》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症状】1.创伤史关节内骨折,属关节囊内骨折,涉及关节最多见的是肘关节,包括了肱骨内、外髁或髁间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的症状与诊断有什么

创伤性关节炎的症状与诊断有什么
一、概述
创伤性关节炎也被称为外伤性关节炎,损伤性骨关节炎。
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和继发的软骨增生,也没有固定的年龄段,任何年龄段的,朋友都有可能发病,但是主要以青壮年居多。
一般是发生于创伤后承重失衡或者活动负重过度的关节。
那么创伤性关节炎到底有哪些症状?大家应该怎么去诊断?今天就为大家来一一分享。
其实最主要的病因还是得暴力外伤,或者承重失衡活动已经负重过度。
二、步骤/方法:
1、如果是早期的创伤性关节炎会出现关节疼痛和僵硬。
在刚开
始运动或者活动的时候,疼痛比较明显,但是活动之后又会慢慢的减轻。
但是如果活动的时间太长又会加重,休息一会儿症状也会缓解。
疼痛和活动有着明显的关系。
2、而如果是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部位会反复肿胀,疼痛感
也会持续的加重。
甚至出现活动受限,关节畸形以及关节内游离体,活动的时候,关节会出现粗糙的摩擦声音。
另外肥胖也会增加关节炎的几率
3、来诊断方面可以用x射线检查,可以看到关节间隙的变窄。
顽固的下键面出现硬化状态,关节的边缘有不同程度的不等规格的骨刺形成,如果是晚期的话,可能出现关节面不平整,骨端出现异变和关节内有游离体
三、注意事项:
对于患有创伤性关节炎的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活动量。
不要做一些剧烈的活动,不要搬太重的东西。
也不要长久的坐着,或者站着,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走动,休息。
骨和关节损伤病人的护理

骨折旳早期并发症(1)
休克: 因为失血及疼痛引起; 血管损伤 :如肱骨髁上骨折引起肱动脉旳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如肱骨中段骨折常发生桡神经
旳损伤; 脊髓损伤:脊柱骨折旳常并发脊髓损伤,造成患
者旳完全或不完全截瘫; 内脏损伤: 多为骨折断端刺伤;
(二)全身体现 1、休克∶为失血性休克和疼痛引起旳 休克;
2、体温升高∶为血肿吸收引起,一般不
超出38°C,如体温超38.5°C,则可能有并 发感染。
(三)局部体现
骨折旳专有体征 (即骨折特有旳体征,只 要发觉其中之一即可确诊)∶ 畸形;
反常活动∶非关节部位出现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旳畸形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 上传递,身体向前倾,由上向下 产生剪式应力,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自前下到后上;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跌倒时肘关节屈曲,肘后着地, 暴力由后下方向前方撞击尺骨鹰 嘴,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自前上到后下;
临床体现
患儿有外伤史、肘关节肿胀 (往 往非常严重)、疼痛、活动障碍, 肘关节处可见畸形。肘后三角关 系正常。 X线摄片能够确诊。
病因和类型
大多由直接暴力造成,常呈开放 性骨折。
临床体现
股骨颈骨折螺纹钉固定
治疗
年龄大者:无移位旳外展型骨折能够 行保守治疗,如下肢皮肤牵引,骨牵引。 卧床至少三个月,以X线片所显示旳骨折 愈合情况作为功能锻炼旳条件。
治疗
有移位旳骨折大部分则需行手术治疗。详细采用措 施为∶ 65岁下列旳患者能够行手术内固定治疗,但手术后 骨折不愈合旳发生率较高。
创伤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创伤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通常由于关节受伤或过度使用而引起。
其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首先,患者的症状是诊断创伤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等表现。
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诊断。
其次,体征也是诊断创伤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的受累关节通常会出现肿胀、畸形和压痛等体征。
此外,医生还需要观察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状态,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这些体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创伤性关节炎,以及病情的发展趋势。
最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于诊断创伤性关节炎至关重要。
X线、CT和MRI等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关节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帮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在影像学检查中,医生需要注意关节间隙的变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和软骨磨损等表现,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情况。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创伤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医生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保对创伤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医院急诊科骨关节损伤患者疾病健康教育指导

医院急诊科骨关节损伤患者疾病健康教育指导骨关节损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创伤造成的骨关节损伤,主要是遭受各种暴力所致,多有严重的骨折、脱位和软组织损伤。
首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占45.0%;其次为摔倒或滑倒,占30%;最后为从建筑物上跌落,占18%。
在交通伤所致骨折方面,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机动车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的1-2月和7-10月是交通伤发生的高峰阶段。
但65岁以上老年人(以女性居多)骨关节损伤主要原因是跌倒,主要危险因素是居住条件欠佳(室内灯光昏暗、楼梯狭窄)、老年人独居等。
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特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1)骨折的特有体征①畸形:骨折断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延长。
②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③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撞击,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一般情况下不要为了诊断而检查上述体征,因为这会加重损伤。
(2)其他表现骨关节损伤部位疼痛、压痛、局部肿胀、皮下淤斑、患肢功能障碍等。
2)全身表现(1)创伤性休克: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3)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等后,同时或有顺序地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是创伤骨科死亡率极高的临床症状之一。
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1)X线检查凡疑为骨折者应常规进行X线检查,可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等。
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显骨折者,X 线检查也是必需的,因为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骨折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