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的功能和结构

多巴胺的功能和结构
多巴胺的功能和结构

多巴胺的结构和功能

一、多巴胺的简介

多巴胺(dopamine,DA,或3-羟酪胺,3、4-二羟苯乙胺)又名儿茶酚乙胺或羟酪胺,是儿茶酚胺类的一种,分子式为C8H11 N O2(化学式和空间结构如图1)。是内源性含氮有机化合物,为酪氨酸在代谢过程中经二羟苯丙氨酸所产生的中间产物[1]。

图1 多巴胺的化学式和空间结构

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多巴胺能神经末梢中的囊泡与去甲肾上腺素囊泡不同点在于它不含多巴胺β-羟化酶,所以不会将多巴胺羟化成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行使储存多巴胺的功能。脑内多巴胺的代谢产物主要是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酸(HVA)[2]。

多巴胺神经元在脑内分布相对集中,支配范围较局限。多巴胺能神经纤维主要投射于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和结节-漏斗部位。黑质纹状体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位于中脑黑质,其神经纤维投射到纹状体,在纹状体储存。当黑质被破坏或黑质-纹状体束被切断,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含量随即降低;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位于中脑脚间核头端的背侧部位,其神经纤维投射到前脑边缘;结节-漏斗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位于下丘脑弓状核,其神经纤维投射到正中隆起[2]。在大脑中合成、分泌多巴胺递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集中位于中脑组织黑质致密部、腹侧被盖区和红核后区。

二、多巴胺的功能

多巴胺是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可以与脑内广泛表达的多巴胺能受体结合,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巴胺神经元可调节和控制许多重要的行为过程,其中包括运动、认知、奖赏、情感、学习记忆和神经内分泌的调节等。其中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1.运动——帕金森病

多巴胺对运动控制起重要作用,多巴胺拮抗剂和激动剂应用的研究表明了多巴胺受体在运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如:大鼠的前进,后退,僵直,吸气和理毛功能。通常激动剂提高多巴胺的运动功能,拮抗剂作用相反。已明确了在决定向前运动中的D1和D2受体有相互促进作用[1]。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运动系统神经退行性病变,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大量丢失是产生帕金森病的原因之一,其中黑质区靠近腹侧部的多巴胺神经元丢失程度最为严重[3]。在

人类和啮齿类动物中脑组织中,位于黑质腹侧部的多巴胺神经元亚群能特异性地被乙醛脱氢酶家族1A1 蛋白(ALDH1A1)所标记[4]。ALDH1A1亚群的多巴胺神经元广泛地接受大脑不同区域的投射,特别是运动性的纹状体背外侧的棘突投射神经元,然后输出信号到这些棘突投射神经元,从而形成反馈性神经功能调节[5]。

帕金森病患者一般在丧失80%左右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时显现明显的运动症状,包括静止震颤、肢体僵硬、运动迟缓、姿势不稳定和步态障碍等。多巴胺的前体-左旋多巴胺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左旋多巴胺进入脑内会被转化成多巴胺,可以比较有效地改善震颤和运动迟缓症状,但对于姿势不稳定和步态障碍以及运动学习退化的治疗效果有限[5]。

2.奖赏机制——药物成瘾

多巴胺参与奖赏、激励和快乐,被认为是大脑的“奖赏中心”。奖赏刺激作用在动物或者人上会出现三个结果:快感、动机和学习。多巴胺与奖励的关系现在被称为神经递质关联的最具代表性的行为之一,例如当人成功预测一件事情的发生时就会产生多巴胺,即听到铃声后得到了食物,除了食物获得产生的多巴胺以外还会额外产生一些多巴胺,这时人就会更快乐;而当预测错误的时候抑制多巴胺的分泌,就会产生慌张的感觉[6]。根据多巴胺细胞反应的速度存在三种亚型:快速反应、缓慢反应、持续性反应。有研究发现是多巴胺细胞的快速反应与奖赏行为存在关联性。多巴胺细胞存在逐级处理模式,首先检测出刺激的有无(这种刺激存在潜在的奖赏),然后才会进行价值的评估[7]。

大脑存在精准的神经调控机制来限制异常的奖赏寻求行为。大部分关于奖赏寻求的研究揭示最后信息均需要传递至奖赏中心中脑腹侧被盖区(VTA) 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VTA DA神经元在分子功能、环路联系及行为效应方面的作用及其复杂,VTA DA神经元的异质性还在更深一步的研究。但当这种神经调控机制出现障碍,就可能导致抑郁症、药物成瘾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8]。

阿片,可卡因,安非他命和乙醇等造成的药物成瘾与精神运动效应以及奖励机制的控制有关。可卡因和安非他命通过阻断多巴胺转运子(DAT)的活动,翻转多巴胺的运输增加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的释放。然而,阿片在纹状体,前额叶皮层,视束,伏隔核,下丘脑内侧基核和杏仁核对多巴胺的释放起抑制效应。已证明破坏伏隔核,或用D1或D2-R拮抗剂阻断多巴胺受体,可削弱吗啡,可卡因和安非他命引起的过度兴奋和奖励效应[9]。

3.学习记忆

常见的联想学习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可以通过将一个较为中性的条件刺激偶联一个强烈的非条件刺激进而学会两种刺激的相关性。参与联想学习的神经回路将感觉信号与奖励或惩罚信号相结合,这些信号由多巴胺能神经元编码[10]。

在学习记忆中发挥作用主要为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和中脑皮层多巴胺系统。许多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神经元涉及学习认知行为中基本注意力和动机过程中的冲动活动的短暂变

化。D1和D2受体可调节多巴胺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多巴胺通过D1-R调控前额叶皮层(PFC)神经元的活动和工作记忆过程[1]。

长时程增强为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学习记忆的细胞模式。D2样受体通过调控体内海马LTP和去极化涉及学习记忆的相关过程,激活多巴胺D1/D5受体对皮层纹状体通路的LTP 的诱导是必需的[11]。

4.脑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将随之下降这一事实,在人类和灵长类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近年来有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证明了多巴胺功能下降,认知功能下降和脑老化的明显相关性,对同年龄的志愿者进行对比性研究,其结果表明,多巴胺水平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12]。

5.调控中间神经元迁移

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中间神经元前体细胞起源于神经节隆起,并沿着背侧-腹侧

轴跳跃式切向迁移,最后整合入大脑皮层。中间神经元迁移过程的异常与诸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神经发育障碍相关。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是神经元中的重要构成组分[13]。

多巴胺系统从很多方面影响GABA能中间神经元。多巴胺可以调控神经节隆起的中

间神经元前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并且多巴胺受体在中间神经元中也有广泛表达,这也增强了多巴胺调控中间神经元功能的可能性。且有研究显示激活多巴胺D1受体可以增强神经元有基底前脑到大脑皮层的迁移[13]。

参考文献

[1]李凡,舒斯云,包新民.多巴胺受体的结构和功能[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19(6):405-410.

[2]丁斐主编.神经生物学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第145页.

[3]Fearnley, J.M., and Lees, A.J. (1991). Ageing and Parkinson's disease: substantia nigra regional selectivity[J]. Brain : a journal of neurology 114 ( Pt 5) , 2283-2301.

[4] Liu, G., Yu, J., Ding, J., Xie, C., Sun, L., Rudenko, I., Zheng, W., Sastry, N., Luo, J., Rudow, G., et al. (2014). Aldehyde dehydrogenase 1 defines and protects a nigrostriatal dopaminergic neuron subpopulation[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124, 3032-3046.

[5]Junbing Wu,Justin Kung,Jie Dong,et. Distinct Connectiv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1-Positive Nigrostriatal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Motor Learning[J]. Cell Reports,2019,28(5).

[6]Schultz, W., Dayan,P., & Montague, P. R. (1997). A neural substrate of prediction andreward[J].Science,275(5306), 1593-1599.

[7]Hamid, A. A. et al.Mesolimbic dopamine signals the value of work[J].Nat. Neurosci.19, 117–126(2016).

[8]Morales M, Margolis EB. (2017) Ventral tegmental area: cellular heterogeneity, connectivity and behavious[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8(2):73-85.

[9]wise RA.Neurobiology of addiction [J]Curr OpinNeurobiol, 1996.6(2):243-251

[10]Konig, C., Khalili, A., Ganesan, M.,Nishu, A.P., Garza, A.P., Niewalda, T., Gerber,

B., Aso, Y., and Yarali, A.(2018). Reinforcement signaling of punishment versus relief in fruit flies[J].Learn. Mem. 25, 247–257

[11] Manahan-Vaughan D, Alexander K. Regulation of depotentiationg-term potentiation in the dentate gyTu8 of freely moving ratsby dopamine D2like eceptors[J]. Cerebral Cortex, 2003, 13(2):123-135.

[12] de KeyserJ, De Backer JP, Vauquelin G, et al, The effect of aging on the D1 dopamine receptors in human frontal cortex[J].Brain Res, 1990, 528(2): 308-310.

[13]Su Ping,Lai Terence K Y,Lee Frankie H F,Abela Andrew R,Fletcher Paul J,Liu Fang. Disruption of SynGAP-dopamine D1 receptor complexes alters actin and microtubule dynamics and impairs GABAergic interneuron migration.[J]. Science signaling,2019,12(593).

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区别

中文名称: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 英文名称:Dobutam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英文又名:Injectio Dobutamini Hydrochloridi 药品介绍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 本品为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主要兴奋β1肾上腺素受体,有轻微的α作用,大剂量时有β2的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肌有正性肌力和较弱的正性频率作用,能激活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膜,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本品可与硝普普钠等血管扩张药联合使用. 本品静脉注入1-2分钟内起效,如缓慢滴注可延长到10分钟,一般静注后10分钟作用达高峰,t1/2约为2分钟,一般静注后10分钟作用达高峰.T1/2约为2分钟. 适应症 用于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衰弱的心衰,如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瓣膜病引起的心衰,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以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等.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可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气短等.剂量较大时偶有收缩压增加或心率增快. 注意事项: 1.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禁用. 2.本品不能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联合使用. 3.对房颤伴有室率增快患者,需先用洋地黄,再用本品治疗. 4.滴速超过每分钟每公斤体重10μg时,可能出现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5.本品在使用期间要持续观察心率、血压、心电图,根据病情调节合适剂量. 6.本品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静脉滴注取本品,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滴注,每分钟每公斤体重2.5-10μg.htt p://https://www.360docs.net/doc/6115923505.html,:8088/datalib/2003/Leechdom/DL/DL-64456/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适应症是什么? [关键词] 多巴胺药理作用临床适应症 健康网讯:多巴胺(Dopamine)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临床应用的多巴胺为人工合成品.多巴胺对α、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同时还能激动多巴胺受体. 药理作用: (1)小剂量的多巴胺:即用量2-5微克/(公斤·分).主要是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起作用.多巴胺受体除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外,还存在于肾、肠系膜、脑和冠状血管.外源性多巴胺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多巴胺受体被激动的结果是使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尤其明显,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并使尿钠增加.小剂量的多巴胺还能使总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2)中等剂量的多巴胺:即用量6-10微克/(公斤·分).可直接兴奋心脏的民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不明显;能扩张冠状动脉;还能作用于交感神经末梢,使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的用法用量修订稿

多巴胺的用法用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关于多巴胺的用量 多巴胺的使用剂量要视你的使用目的而定。它是正性心血管活性药,alpha-受体、beta受体及多巴胺受体兴奋作用兼有,其产生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当时所用的剂量和滴速。 1。小剂量多巴胺(1~5 ug/kg/min),仅是单纯beta受体及多巴胺受体兴奋作用,主要作用在于:扩张周围血管,加强心肌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其作用结果是,心排血量增加,尿量得以增加,血压轻度改善。 2。中剂量多巴胺(5~15 ug/kg/min)是alpha-和beta-受体兴奋作用兼有,心肌收缩作用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作用明显,血压得以升高,但尿量不见明显增加。(已经未见血管扩张作用)。 3。大剂量多巴胺(20 ug/kg/min)只有alpha-受体兴奋作用,如同间羟胺一样,主要作用只是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得以明显增高,但外周血管阻力也同时显着增高,肾脏血流无增加,尿量未能改善,甚至减少,或无尿。 在我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中,对于心衰的病人,比较喜欢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等药物配伍使用,但对于低血压休克的病人,常联用间羟胺通过微量泵控制适当滴速。 1: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先补充有效血容量,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2:单纯使用多巴胺来维持血压,效果较为缓慢,而且临床中该药使心率增快明显,故大部分情况可连用间羟胺,我们常用多巴胺200mg+间羟胺100mg+NS 20ml泵入来升压,效果不错。 3:若是感染性休克造成的顽固性低血压,若单独使用多巴胺效果不好,可连用去甲肾上腺素。 4:若心排出量不足,可使用小中剂量的多巴胺连用多巴酚丁胺。 5:关于小剂量多巴胺的"肾脏血流灌注改善"讲法,目前认为不能保护肾功能和减少死亡率,故已不主张应用。

莱克多巴胺检测方法

莱克多巴胺检测方法 1.分析目标化合物 莱克多巴胺 2、仪器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 3、试剂 除下列试剂外,使用附录2所列试剂。 莱克多巴胺:含莱克多巴胺99%以上,熔点为163.9℃~164.6℃。 4.试验溶液的制备 1)肌肉、肝脏、肾脏和其它可食用部分 肌肉:尽可能除去脂肪层,搅碎混合均匀后,称取其5.00g。 肝脏、肾脏和其它可食用部分:搅碎混合均匀后,称取其5.00g。 加入20mL乙酸乙酯和1mL4mol/L碳酸钾溶液,均质后,以每分钟3000转离心分离10分钟,收集乙酸乙酯层。离心管内残留物中加入20mL乙酸乙酯,振荡5分钟后,按上述同样条件离心分离,合并所得的乙酸乙酯层,40℃以下浓缩,除去乙酸乙酯。残留物中加入30mL乙腈溶解,移入分液漏斗中。加入30mL乙腈饱和正己烷,振荡,弃去正己烷层,重复操作2次。乙腈层在40℃以下浓缩,除去乙腈。残留物中加入1.0mL 甲醇溶解,此为试验溶液。 2)脂肪 尽可能除去肌肉层,搅碎混合均匀后,称取其5.00g。 加入30mL乙腈和30mL乙腈饱和正己烷,均质后,以每分钟3000转离心分离10分钟,乙腈层移入分液漏斗中。离心管内的正己烷层和残留物中加入30mL乙腈,振荡5分钟,按上述同样条件离心分离。合并所得的乙腈层于前面的分液漏斗中,加入30mL 乙腈饱和正己烷。激烈振荡5分钟后,静置,收集乙腈层, 40℃以下浓缩,除去乙腈。残留物中加入1.0mL甲醇溶解,此为试验溶液。 5.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盐酸莱克多巴胺标准品配制成0.025~0.5mg(以莱克多巴胺计)/L的甲醇溶液数点,分别注入GC-MS中,用峰高法或面积法绘制成标准曲线。 6.定量试验 注入试验溶液于GC-MS中,根据5的标准曲线求出莱克多巴胺的含量。 7.测定条件 LC-MS 柱:十八烷基甲硅烷基化硅胶(粒径2~5μm),内径2.0~6.0mm、100~250 mm 的不锈钢管。 柱温:40℃。 流动相:乙腈:0.05%三氟乙酸(1:4)混合溶液。 主离子(m/z): ESI+ 302 保持时间标准: 4 ~ 6 分钟 8.定量界 0.01 mg/kg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摘要: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为中枢性递质之一,具有兴奋β 受体、α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最为突出的作用为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 滤过率增加,促使尿量增加,尿钠排泄也增加。多巴胺临床用于各种类型的休克,尤其适用于休克伴有心收缩力减弱,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多巴胺过程中可能出现 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即可。 关键词:多巴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多巴胺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无臭,味微苦;露置 空气中及遇光色渐变深。在水中易溶,在无水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极微 溶解[1]。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包括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中枢 性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 容量的患者更有意义。 1.药理作用 由于多巴胺(DA)的特殊肾脏作用,它已成为治疗伴有低心排出量和(或) 少尿型ARF危重病人的最常用药物。多巴胺是由L-多巴脱羧形成的一种儿茶酚胺,人体存在二种特殊的多巴胺受体,即 DA-1受体和DA-2受体。DA-1受体位于血管 平滑肌细胞上,其激动后可抑制近曲小管、髓袢升支粗段的Na+-K+ATP酶,通过cAMP机制引起血管扩张;DA-2受体主要位于交感神经节后胞突末端,参与抑制 醛固酮生成,降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抑制Na+-H+交换,其激动后可抑制正肾上 腺素分泌,间接引起血管扩张[2]。多巴胺也能激动外周的α和心脏β1肾上腺素 能受体,已发现在肾脏也存在DA-1受体和DA-2受体,多巴胺能使实验动物和人 体的肾血流量(RBF)增加,还可产生利尿和利钠作用,其作用主要与肾血流动 力学改变有关,有人发现多巴胺还能使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但这一反应 不甚明显,且存在物种差异,还有人证实多巴胺有直接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多巴胺也能促进自由水的排泄,可能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ADH)的释放,并拮 抗ADH对集合管细胞的作用而实现。 2临床应用 多巴胺调节RBF的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小剂量多巴胺即0.5~1.0μg/ (kg?min)作用DA-1受体和DA-2受体,通过扩张肾内血管增加RBF;中等剂量 即2~3>g/(kg? min)则可刺激β1受体,增加心排出量,也可增加RBF,较大 剂量即5~20μg/(kg?min)则刺激α1和α2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可能抵消刺激 多巴胺受体和β1受体产生的效应。多巴胺总的作用是支持全身动脉压,小到中 等剂量(肾用剂量)的多巴胺可维持和增加RBF和GFR。 2.1抗休克药中最常用的药物它的治疗作用为剂量依赖性,且颇为复杂,其 作用于心脏、血管的a、β受体和 DA受体及肾脏的DA1受体。在低速滴注时,如每分钟1~5μg/kg,DA主要激动β1受体;同时,也有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 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加快心率;并通过激动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的 DA受体增加其血流量。当增加滴注速度至每分钟5~20μg/kg时,以DA激动皮 肤粘膜的a受体为主,伴有微弱的β2受体作用,故主要产生外周血管收缩,增 加外周阻力,血压上升[3]。抗休克时,一般可用大剂量,如20μg/(kg?min),这时主要产生升高血压作用;用量过大,则可产生心率加速的缺点。 2.2 DA较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β1受体激动增加心收缩力作用较强。由于增 加肾和肠系膜的血流量,防止由这些器官缺血所至的休克恶性发展。这一点很重

多巴胺的用法用量

关于多巴胺的用量 多巴胺的使用剂量要视你的使用目的而定。它是正性心血管活性药,alpha-受体、beta受体及多巴胺受体兴奋作用兼有,其产生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当时所用的剂量和滴速。 1。小剂量多巴胺(1~5 ug/kg/min),仅是单纯beta受体及多巴胺受体兴奋作用,主要作用在于:扩张周围血管,加强心肌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其作用结果是,心排血量增加,尿量得以增加,血压轻度改善。 2。中剂量多巴胺(5~15 ug/kg/min)是alpha-和beta-受体兴奋作用兼有,心肌收缩作用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作用明显,血压得以升高,但尿量不见明显增加。(已经未见血管扩张作用)。 3。大剂量多巴胺(20 ug/kg/min)只有alpha-受体兴奋作用,如同间羟胺一样,主要作用只是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得以明显增高,但外周血管阻力也同时显著增高,肾脏血流无增加,尿量未能改善,甚至减少,或无尿。 在我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中,对于心衰的病人,比较喜欢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等药物配伍使用,但对于低血压休克的病人,常联用间羟胺通过微量泵控制适当滴速。 1: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先补充有效血容量,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2:单纯使用多巴胺来维持血压,效果较为缓慢,而且临床中该药使心率增快明显,故大部分情况可连用间羟胺,我们常用多巴胺200mg+间羟胺100mg+NS 20ml泵入来升压,效果不错。 3:若是感染性休克造成的顽固性低血压,若单独使用多巴胺效果不好,可连用去甲肾上腺素。 4:若心排出量不足,可使用小中剂量的多巴胺连用多巴酚丁胺。 5:关于小剂量多巴胺的"肾脏血流灌注改善"讲法,目前认为不能保护肾功能和减少死亡率,故已不主张应用。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如何使用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试剂盒

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猪尿和猪肝等样本中的莱克多巴胺,在微孔条上预包被上偶联抗原,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化学反应的原理来进行的,样本中的莱克多巴胺和微孔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竞争抗莱克多巴胺抗体,加入酶标记物后,用TMB底物显色,样品中的莱克多巴胺含量与样品的吸光度值呈反比,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得出莱克多巴胺含量。 【试剂盒组份】 1、酶标板:8孔/条,12条/板 2、莱克多巴胺标准溶液(1ml/瓶):0ppb、0.1ppb、0.3ppb、 0.9ppb、2.7ppb、8.1ppb 3、酶标记物…………………………………12ml 4、抗体工作液………………………………7ml 5、显色剂A …………………………………7 ml 6、显色剂B …………………………………7 ml 7、终止液…………………………………7 ml 8、20倍浓缩洗液……………………………50ml 9、使用说明书………………………………1 份 10、封板膜:…………………………………1张 11、封口袋:……………………………………1 个 【试剂盒技术指标】 试剂盒灵敏度:0.1ppb 样本检测下限: 尿样、血清……………………………………0.1ppb 组织……………………………………0.1ppb 饲料……………………………………10ppb 交叉反应率: 化合物名称%交叉反应性 莱克多巴胺 (100) 沙丁胺醇……………………………………<0.01 克伦特罗……………………………………<0.01 卡布特罗……………………………………<0.01 回收率: 尿样、血清……………………………95%±15% 组织………………………………95%±15% 饲料………………………………95%±15% 批间、批内变异系数:CV≤10% 【所需仪器和试剂】 所需仪器:微孔酶标仪、氮气吹干装置、打印机、均质器、振荡器、离心机、恒温箱、天平(感量0.01g)、 刻度移液管、微量移液器(单道20μl-200μl、 100μl-1000μl、多道250μl) 所需试剂:氢氧化钠、乙酸乙酯、浓HCl、磷酸二氢钾、乙腈、 【样本前处理】 样本处理前须知: (1)实验中必须使用一次性吸头,在吸取不同的试剂时要更换吸头。 (2)实验之前须检查各种实验器具是否干净,必要时可对实验器具进行清洁,以避免污染干扰实验结果。 尿样、血清样品的处理 清亮尿样或血清直接测定,如尿样或血清浑浊须过滤或离心10min(15℃,4000r/min)直至清亮,暂不使用样本应冷冻保存,但避免反复冻融。 组织样品(包括肌肉、肝脏和肾脏)前处理(稀释倍数1)1、称2±0.05g组织,加入6ml乙腈-0.1MHCl水溶液(体 积比84:16)。 2、振荡10min,室温4000r/min以上离心10min。 3、取上清3ml,加入2ml 0.1M NaOH,加入6ml乙酸乙酯, 振荡10min,室温4000r/min 以上离心10min。取全部 上清于50℃氮气或空气吹干。 4、加入1ml三蒸水复溶,取50μl进行分析。 饲料样品的处理(稀释倍数11) 1、称2 克饲料样品,加入2mL 1M盐酸。 2、加入18mL 双蒸去离子水,混匀,涡旋3分钟。在摇 床震动15分钟。 3、在2000rpm下离心20分钟。 4、取出上清液加入1mL 1M 氢氧化钠,用盐酸调整pH值 至7-9 之间。 5、在2000rpm下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50μl进行检测。【检测程序】 1、复温:使用前将试剂盒置于室温(20-25℃)平衡30min 以上,注意每种液体试剂使用前均须摇匀。取出需要数 量的酶标板微孔条插入框架中,将不用的微孔条放入自 封袋,保存于2-8℃,不要冷冻; 2、编号:将样品和标准品对应微孔按序编号,每个样品和 标准品均需做2孔平行; 3、反应:往酶标板微孔中加入标准溶液或试样液50μl/孔, 然后加入莱克多巴胺抗体工作液50μl/孔,用盖板膜封 板,37℃反应40min。 4、洗板:倒出孔中液体,将酶标板倒置在吸水纸上拍打, 去除孔中液体。加入250μl/孔稀释后洗液(将20×浓 缩洗液用蒸馏水稀释,稀释比例:1:19),轻拍,15s后

多巴胺使用方法

药理: 药效学 ①激动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受体和位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多巴胺受体,效应与剂量相关;②小量时(每分钟按体重0.5~2μg/kg)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③小到中等量时(每分钟按体重2~10μg/kg),能直接激动β1受体以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贮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出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加大,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心肌氧耗改善;④大量时(每分钟按体重大于10μg/kg)激动α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 药动学 口服无效,静脉滴入后在体内分布广泛,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静注5分钟内起效,持续5~10分钟,作用时间的长短与用量不相关。在体内很快通过单胺氧化酶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作用,在肝、肾及血浆中降解成

无活性的化合物,一次用量的25%左右在肾上腺素神经末梢代谢成去甲肾上腺素。半衰期约为2分钟左右。经肾排泄,约80%在24小时内排出,尿液内以代谢物为主,极小部分 为原形。 适应症: 适用于心肌梗塞、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效果不佳的休克,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由于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泮地黄及利尿药 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静脉滴注,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μg/k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μg/k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佳疗效。 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静滴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 0.5-2μg/kg,逐渐递增,多数病人给予每分钟按体重1-3μg /kg即可生效。闭塞性血管病变患者,静滴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μg/kg,渐增至每分钟5-10μg/kg,直到每分钟20μg/kg,以达到最满意效应。如危重病例,先以每分钟按体重5μg/kg滴注,然后以每分钟5-10μg/kg递增至 20-50μg/kg,以达到满意效应。

多重载药纳米CaP_聚多巴胺支架的仿生组装及程序化释药研究_屈树新

系来调控纤维素的溶解和多层次结构;相比于NaOH/Urea/H2O等体系中的OH-,F-离子是一种尺寸更小、电负性更大的基团,具有更好的参与纤维素分子中氢键竞争的能力。同时,从理论上讲,F-离子也将参与水分子间的氢键竞争,解离由于氢键作用而高度缔合的水分子,让更多的高活性水分子参与纤维素分子中氢键的竞争或屏蔽,提高纤维素分子在水体系中的稳定存在(即提高溶液稳定性)。 为此,我们将以前期工作为基础,以农作物秸秆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引入氢键竞争体系实现其可控溶解和多层次结构调控。首先,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对典型秸秆纤维素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氢键在秸秆纤维素多层次结构构筑中的作用机理。其次,通过研究环境条件等物理化学作用对秸秆纤维素中氢键和多层次结构的影响规律,阐明外加氢键基元参与纤维素分子中氢键竞争、解离和屏蔽机制。在水等环保型溶剂体系中,引入F-离子等小体积、强电负性基团,研究其对纤维素分子间/分子内氢键、以及水分子缔合体中氢键竞争的物理化学过程,优化出合理的水基纤维素溶剂体系及其适用的纤维素结构。对秸秆纤维素溶液的热力学、流变学、加工等性能进行研究,建立基于氢键竞争和屏蔽作用的秸秆纤维素可控溶解和微纳结构调控方法。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于生物质材料的环保化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多重载药纳米CaP/聚多巴胺支架的仿生组装及 程序化释药研究 屈树新*(材料学院) 1 概述 骨缺损修复材料是临床上需求量最大的生物材料之一,人口老龄化、疾病及工业、交通和运动事故等意外所致的骨折或骨缺损等患者每年达数百万人,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临床骨缺损修复包括一系列程序化的复杂过程,主要因为:第一,由于临床处置困难和不当易导致较高的骨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即骨缺损合并感染,是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难题,不合理的治疗容易使病情慢性化,甚至发展为感染性骨延迟愈合或骨不愈合;第二,术后容易产生疼痛,需要给予药物预防骨科围手术期的疼痛;第三,临床许多骨缺损与疾病有关,如骨肿瘤、骨结核等,需要多种治疗骨科疾病药物联合或分期用药,协同作用,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第四,为避免大体积或病理情况下骨缺损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常需要载入药物以促进和诱导新骨生长。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药物的范围已延伸至生长因子、细胞激酶、活性蛋白和非病毒基因(DNAs和RNAs)等,本申请书中“药物”也沿用该定义。基于上述分析,骨愈合的修复过程中分别需要多种药物,在不同阶段刺激作用不同组织、细胞。常见的口服、静脉注射等给药方式不仅对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药物的输运可能受到某些组织的屏障作用,或者因骨创伤处的血供被破坏,难以在病灶部位给予有效剂量的药物。 *作者简介:屈树新,女,教授。 ?16?

莱克多巴胺检测标准

ICS 65.120 B 46 备案号: DB33 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ractopamine in feedstuffs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在参阅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技术发展水平研究制定的,采用了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浙江一星集团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慧华、吴平谷、应永飞、任玉琴、屈健、周文海、陈勇、浦琴华。

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酶联免疫(ELISA)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检测饲料中莱克多巴胺的方法,规定GC-MS法为仲裁法。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莱克多巴胺的测定。 酶联免疫(ELISA)法为筛选方法,检测限为0.01mg/kg,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为定量方法,定量限HPLC法为0.1mg/kg、GC-MS法为0.05mg/kg。线性范围:酶联免疫(ELISA)法为0.005ng-0.05ng,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2.5ng-10ng,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为0.05ng-1.0n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4699.1 饲料采样方法 3 试样制备 按GB/T 14699.1抽取有代表性的饲料样品,用四分法缩减取约200g,粉碎至过0.45mm孔径的分析筛,混匀,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第一法酶联免疫法 4 原理与方法 4.1 原理 本测定方法是酶联免疫法中的竞争性测定法,其主要原理是:吸附在孔内的莱克多巴胺与标准或样品中的莱克多巴胺竞争性地与莱克多巴胺抗体相结合,与标准品或样品相结合的莱克多巴胺抗体被洗涤去除后,只剩下与微孔内药物相结合的抗体,其再与加入的酶标记的第二抗体相结合,酶底物在酶作用下产生蓝色产物,吸光度的高低与样品中莱克多巴胺的含量成反比。 4.2 方法 采用莱克多巴胺酶联免疫试剂盒或类似产品,按试剂盒的使用说明操作。 5 试剂和溶液 5.1 除非另有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符合GB/T 6682二级水的规定。 5.2 PBS缓冲液:用水10倍稀释厂商提供的浓缩PBS缓冲液。 5.3 工作洗液:用水20倍稀释厂商提供的浓缩洗液。 5.4 乙酸乙酯。 5.5 碳酸盐缓冲液:称取4.3g碳酸钠(Na 2CO 3 ?10H 2 O),2.9g碳酸氢钠(NaHCO 3 ),加水至1000mL, 摇匀,调节pH值至9.5。

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联合检测卡.

瘦肉精三联检测卡 (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联合检测卡说明书 【简介】 瘦肉精是一类人工合成的β-受体激动剂,根据结构差异分为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因该类药物可以提高瘦肉率,减少脂肪沉积和促进动物生长,被一些畜牧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作为养殖促进剂使用。人食用了饲喂瘦肉精的禽畜产品后,残留的瘦肉精可引起食物中毒,牲畜产品中瘦肉精残留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世界许多国家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瘦肉精。瘦肉精三联快速检测卡可同时测定猪尿中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提供生猪饲养时是否使用瘦肉精的依据。 【检测原理】 瘦肉精三联快速检测卡是采用免疫竞争法分析原理结合胶体金标记技术设计的一种快 速检测试剂,可同时检测尿液样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三类瘦肉精。具有简单、快速、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等特点,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也可在养猪场、屠宰车间等实地进行测定。由于样本需要量少、简便快速、适用于大量样本的筛查。结果准确,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灵敏度为3ppb、莱克多巴胺灵敏度为5ppb、沙丁胺醇的灵敏度为10ppb,准确率大于95%。 【样品处理】 尿液可直接用于检测。若尿样呈浑浊状,需先用滤纸过滤或离心,取清亮部分用于检测。 【操作步骤】 1、从检测卡袋中取出所需的检测卡,放置室温复温,在卡上做好样品编号标记。

2、用一次性取样滴头吸取样品,滴入加样孔,每孔3滴(75ul,在加液过程中勿使液体溢出加样孔。 3、5-10分钟内观察结果,15分钟后的结果无效。 【结果】 对照线(C和检测线(T同时出线,表明尿液样品中 【储存条件】 1、在4-30℃阴凉避光干燥处储存,忌冷冻。 2、在4-30℃下的环境温度操作。 3、有效期见包装盒侧面。 4、保存期间应避免光照、潮湿和过热。检测卡保质期为12个月。 5、检测线T出现,产品失效。 【结果判断】 泳道1:克伦特罗 泳道2:莱克多巴胺

多巴胺用法

盐酸多巴胺的用法(20mg/2ml) 昨晚抢救一名12岁车碾压伤小男孩,骨盆骨折,休克。术后独自在办公室思考1个小时,对多巴胺小结如下: G=病人体重(kg)V=每小时所需泵入的ml,A=μg/kg.min,是系数 准备50ml注射器,将G×3(mg)的多巴胺稀释成50ml,那么V=A,就是说如果你现在需要泵入5μg/kg.min的多巴胺,那么你把泵调到V=5ml/h就可以了。计算如下: 注射器里每ml含多巴胺量N= G×3×1000μg÷50ml= G×3×20μg/ml, 你每小时多巴胺的用量=A μg/kg.min×Gkg×60min=A×G×60μg 那么微泵的速度Vml/h)= A×G×60μg/ G×3×20μg/ml=A(ml),非常方便,可根据实际情况A=1---50μg/kg.min,那么V可以调节到1—50ml/h 可以看出,3是一个计算所得与设定一致的系数 希望对所有朋友有所帮助,谢谢!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问楼主,那就是 如果一个病人是50kg的话,那么按公式计算配药浓度就是3mg/ml,我们用的多巴胺规格是20mg/2ml的,那么是不是要抽够7支半(150mg)呢?那不是很麻烦?或者只需要抽3支(60mg)稀释到20ml也可以了? 其实ug/kg/min和ml/h都是与3有关系,因为我之前算瑞芬太尼也发现是这样的,假设一个病人为akg,术中要求维持的瑞芬太尼为b ug/kg/min,此时我们瑞芬太尼的速度=3*a*b ml/h (瑞芬太尼的浓度为20ug/ml) 任何药物都可以这样配的,系数不一定是3,只要是3的倍数就行,比如0.6,走5ml/h,就是1ug/kg/min 这种计算方法是好多前辈以前就发现的了,如果怕配50毫升用量太大的话,可以配成20毫升,系数是公斤体重乘以1.2 我个人觉得其实就直接算也很简单的! 假设患者50KG,要用5ug/kg.min的速度泵入,那么一个小时泵入的多巴胺的量就是50kg x 5 x 60 =15mg,那么你只需要把15mg的多巴胺按照你注射针管的容量配好以后,按照针管型号设计速度就可以了啊!比如把15mg多巴胺加盐水配成20ml,那么微量泵设定成20ml/h速度就可以了啊! 瑞芬太尼计算同理:0.1-0.3ug/kg.min。kgx1.2x(0.1,0.2,0.3)=ml 1.0mg稀释到20ml 体重*60再除以配药浓度=1mg/kg.min,适用于各种药,当然为了计算方便浓度尽量是1mg/ml,0.5,之类的好算,如体重56KG,配多巴胺一支20mg稀释到20ml,即1mg/ml,56*60=3360所以3.36ml/h=1ug/kg.min,当然如果有TCI泵就更方便了,直接设定把浓度输上,单位ug/kg.min直接就可以显示了。其实这是正向算法,用多少配多少,避免药物的浪费,

多巴胺使用及剂量图文稿

多巴胺使用及剂量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多巴胺使用及剂量1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所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各种原因所致休克的共同特点。而重要器官的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决定细胞损伤的程度,进而影响预后。小剂量多巴胺激动多巴胺受体,而使肾、脑、肠等重要器官的血管扩张,使有限的血流重新分配,首先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而中等剂量的多巴胺兴奋心脏B1受体使心输出量有所增加。故在休克早期中小剂量的多巴胺对机体是有利的。对心源性休克尤为适宜。如能与A受体激动剂合用增强皮肤、粘膜、骨骼肌等非重要器官的血管收缩则疗效更佳。2 在慢性充血性心衰中的应用多巴胺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B1受体,通过G蛋白的偶联,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cAMP使L型钙通道的钙内流增加,细胞内钙水平增加,而有正性肌力作用。主要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急性恶化时及对一线药物(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时。宜用中等剂量多巴胺。临床应用仅有短期血液动力学效应,长期应用缺乏持续血液动力学效应。3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e,ARF)中的应用ARF约70%以上与急性有效血容量不足所致的肾缺血有关。即使是肾毒性ARF亦有继发的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导致入球动脉强烈收缩而使肾血流量减少。小剂量多20mg,注射速尿100mg,1~2d巴胺激动肾血管的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使肾脏的血液灌流量增加,故可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与利尿剂合用效果更好。有报道以1~3Lgkg·min的速率静滴多巴胺,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结果治愈8例。另有报道以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20mg加入5%葡萄糖200ml,15~ 30dropmin静滴,速尿80mg2~3d静滴,治疗甘露醇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其中8例未经透析治疗者中5例肾功能恢复。笔者体会多巴胺治疗ARF早期应用效果较好。4用于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有人报道5%葡萄糖200ml加6%低分子右旋糖酐100ml、多巴胺40mg 静滴,合用少量弱利尿剂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3例,结果腹水消退明显,且肝功能好转,无电解质紊乱。另有报道用多巴胺20~60mg、速尿40~240mg腹腔内注射,从小剂量开始,

2020年多巴胺的用法用量多巴胺的用法及用量l多巴胺用量(精选干货)

多巴胺的用法用量多巴胺的用法及用量l多巴胺用量 关于多巴胺的用量 多巴胺的使用剂量要视你的使用目的而定。它是正性心血管活性药,alpha-受体、beta受体及多巴胺受体兴奋作用兼有,其产生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当时所用的剂量和滴速。1。小剂量多巴胺(1~5 ug/kg/min),仅是单纯beta受体及多巴胺受体兴奋作用,主要作用在于:扩张周围血管,加强心肌收缩,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其作用结果是,心排血量增加,尿量得以增加,血压轻度改善。...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中剂量多巴胺(5~15ug/kg/min)是alpha—和beta-受体兴奋作用兼有,心肌收缩作用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作用明显,血压得以升高,但尿量不见明显增加。(已经未见血管扩张作用)。...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3。大剂量多巴胺(20 ug/kg/min)只有alpha-受体兴奋作用,如同间羟胺一样,主要作用只是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得以明显增高,但外周血管阻力也同时显著增高,肾脏血流无增加,尿量未能改善,甚至减少,或无尿....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在我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中,对于心衰的病人,比较喜欢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等药物配伍使用,但对于低血压休克的病人,常联用间羟胺通过微量泵控制适当滴速。...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1: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先补充有效血容量,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2:单纯使用多巴胺来维持血压,效果较为缓慢,而且临床中该药使心率增快明显,故大部分情况可连用间羟胺,我们常用多巴胺200mg+间羟胺100mg+NS 20ml泵入来升压,效果不错。...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多巴胺的使用

2010.11.27午 突然又有点小狠自己明明记录了多巴胺的使用咋就又不记得了呢 下载再看看了唉 盐酸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刺激多巴胺受体、β1受体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多巴胺还能刺激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小剂量多巴胺(1~2μg/kp/min)刺 激多巴胺受体,使脑、肾和肠系膜血管扩张,而静脉张力增加(由于α肾上腺素能刺激作用)。尿量可有增加,但心率血压常无变化。于2~10μg/kg/min剂量范围,多巴胺刺激β1受体和α受体。刺激β1受体使心输出量增加,并部分对抗α受体兴奋所致的血管收缩作用,结果使心输出量增加而外周血管阻力仅有轻度度增加。当剂量超过2.5μg/k/min时,多巴胺产生静脉张力和中心静脉压的显著增高。在剂量超过10μg/k/min时,多巴胺主要表现α肾上腺素能 作用,使肾、肠系膜和外周动静脉血管收缩,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显著增高,前负荷进一步增高。剂量大于20p/kg/mln时,其血流动力学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仿。 如同所有的血管活性药物一样,患者对多巴胺的反应可有很大不同。必须根据血流动力学 效应来调整用药。多巴胺增加心肌作功而不代偿性增加冠脉血流量,氧供和氧需的不平衡可导 致心肌缺血。 临床上,多巴胺适用于伴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异常陶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伴组织灌制不足、少尿或神志改变=。所用剂量应以能使重要脏器得到足够血流灌注的最小剂量为度。血 管阻力增高、肺淤血或心脏前负荷增高是多巴胺的相对禁忌证。此时只能用小剂量(1~2μg/ k/min)以增加肾血流。 多巴胺通常仅用于伴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导致的低血压或自主循环恢复后的低血压。当维持 血压所需的多巴胺剂量大于20μg/k/min时,应加用去甲肾上腺素。Gonzalez等研究9例院 外心脏骤停者对逐步增大的肾上腺素静脉内注射剂量(1,3和5mg)的升压反应,同时给或不给多巴胺(15μg/kg/min)。结果发现,单用肾上腺素对收缩压和舒张压产生显著的(P< 0.05)剂量依赖性升压作用。同时给予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并不产生升压作用的相加。 在复苏后,可能需要给予大剂量多巴胺造成暂时性高血压以增加脑血流灌注。此时要注意 其α肾上腺素能作用可使肺动脉压力增高,从而诱发或加重肺淤血(即使在较小剂量给药时)。扩血管药(如硝酸甘油或稍普钠)可以对抗多巴胺所致的动静脉阻力增高,因此,可合用以降 低前负荷,改善心输出量。多巴胺和稍普钠合用的血流动力学作用类似多巴酚丁胺。 多巴胺起始剂量为1~5μg/kg/min,逐渐增加输液速度直至血压、尿量和其它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得到改善。推荐的最终剂量范围5~20 μg/kg/min。为减少不良反应,宜采用能 产生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的最小给药速率。多巴胺应通过输液泵给药,以保证精确的给药速率。对于冠心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以保证多巴胺的合适使用。 停用多巴胺时,应逐渐停药,以免产生急性低血压反应。 多巴胺增快心率,可诱发或加重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而且,即使小剂量多巴胺也会加

莱克多巴胺对健康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莱克多巴胺对健康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莱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替代品,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长期以来各种因非法使用β-兴奋剂造成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色谱法和免疫分析法。 标签:莱克多巴胺危害检测 1 概述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与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一样,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在我国都是严禁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药物。β兴奋剂有着非常广泛的生理作用,作为兽药,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痉挛和产科疾病[1,2,3]。当莱克多巴胺的使用量为临床使用量的5~10倍时,具有增加胴体蛋白质含量,促进骨骼肌合成,减少脂肪组织,改善肉质的作用[4],是良好的营养重分配剂和生长促进剂,可以有效提高瘦肉率和饲料使用率。 2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1 危害 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的残留量虽然很低,但其一旦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人体中毒后常表现为心跳过速、心率失常、肌肉震颤、头晕头痛、呕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症,特别对患有“富贵病”等症的病人及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危害更大,甚至会导致死亡[5]。 莱克多巴胺的毒性作用虽然没有“瘦肉精”强,但是如作为饲料添加剂长期使用,其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莱克多巴胺属于激素,会产生肾上腺样作用,会导致过敏反应,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6]。同时兽药通过动物的粪便、尿液排泄污染生态环境,也会间接危害人类健康[7]。 2.2 中毒事件 自从1998年香港发生第一起“瘦肉精”中毒事件后,近二十年来,我国因非法添加β-兴奋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国外也常有相关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道。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不允许β-兴奋剂用于食用动物的促生长。我国农业部发布的《关于严禁非法使用兽药的通知》中,明令禁止将β-兴奋剂等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由于我国加大了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力度,使得畜肉产品中“瘦肉精”的检出率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属于同一类药物,具有相同促生长作用的莱克多巴胺的非法使用却日益严重。为了有效控制β-兴奋剂中毒事件的发生,我国政府部门

联合国委员会批准通过了关于莱克多巴胺的国际标准

联合国委员会批准通过了关于莱克多巴胺的国际标准,此类物质属于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猪牛肉的瘦肉率。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对于所有的饲料添加成分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莱克多巴胺产品。共有26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菲律宾以及韩国等)批准通过了此类产品。然而,仍有一些国家对其明令禁止,对于很多出口国家关闭了其市场。 7月2日~7日在罗马举行的每年一度的会议中,食品法典委员会接受通过了莱克多巴胺的技术标准,此委员会由联合国粮食农组织(FOA)和世界卫生组织(OIE)共同建立,旨在促进贸易中的食品安全和公平。特别要注意的是,委员会在周二通过了猪牛肉、脂肪、肝脏及肾脏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最大残留水平。此前由于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造成了关于此类产品、相应肉制品和出口产品的困惑和恐慌。来自北卡罗来纳Wilson的全国猪肉生产者委员会(NPPC)主席R.C.Hunt说,NPPC很高兴食品法典委员会通过了这项科学认证的安全产品,委员会应当完善对基准标准的制定以及科学指导。 这不是法典委员会中的国际专家(包括欧盟的科学家)第一次证实莱克多巴胺的安全性。总的来说,这标志这联合国机构第五次考虑设置莱克多巴胺的最高残留限制值。 在2004、2006和2010年, FOA和OIE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联合专家委员会证实了饲喂莱克多巴胺的猪、牛及其肉制品对于人类来说是安全的,除此之外,还得到了国际27个认证机构的证实。 NPPC指出,尽管有以上调查结果和美国、巴西、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除欧洲之外的世界各国的支持,这个标准又一次以超出法典委员会范围的无科学理由被欧盟和俄罗斯否定。当前,欧盟、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泰国仍然禁止饲喂莱克多巴胺的猪肉进口产品。 Hunt说,美国猪肉生产商对于一些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因无科学理由持续反对莱克多巴胺表示失望,俄罗斯在今年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组织要求成员国遵守国际贸易标准,对于俄罗斯在莱克多巴胺上的不妥协,我们很担心其能否遵守WTO的规则。

多巴胺应如何使用

多巴胺应如何使用?剂量如何把握?(丁香园) 1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所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 是各种原因所致休克的共同特点。而重要器官的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决定细胞损伤的程度, 进而影响预后。小剂量多巴胺激动多巴胺受体, 而使肾、脑、肠等重要器官的血管扩张, 使有限的血流重新分配, 首先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而中等剂量的多巴胺兴奋心脏 B1 受体使心输出量有所增加。故在休克早期中小剂量的多巴胺对机体是有利的。对心源性休克尤为适宜。如能与A受体激动剂合用增强皮肤、粘膜、骨骼肌等非重要器官的血管收缩则疗效更佳。 2 在慢性充血性心衰中的应用 多巴胺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B1 受体, 通过G 蛋白的偶联,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催化A TP 生成cAM P。c AM P 使L 型钙通道的钙内流增加, 细胞内钙水平增加, 而有正性肌力作用。主要适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急性恶化时及对一线药物(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 治疗无效时。宜用中等剂量多巴胺。临床应用仅有短期血液动力学效应, 长期应用缺乏持续血液动力学效应。 3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 cute renal failue,ARF) 中的应用 ARF 约70% 以上与急性有效血容量不足所致的肾缺血有关。即使是肾毒性ARF 亦有继发的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 导致入球动脉强烈收缩而使肾血流量减少。小剂量多20mg, 注射速尿100mg, 1~ 2?d巴胺激动肾血管的多巴胺受体, 扩张肾血管, 使肾脏的血液灌流量增加, 故可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与利尿剂合用效果更好。有报道以1~ 3Lg?kg〃m in 的速率静滴多巴胺, 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11 例, 结果治愈8 例。另有报道以多巴胺20mg, 酚妥拉明20mg 加入5% 葡萄糖200m l, 15~ 30 drop?m in 静滴, 速尿80mg 2~ 3?d 静滴, 治疗甘露醇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2 例, 其中8 例未经透析治疗者中5 例肾功能恢复。笔者体会多巴胺治疗ARF 早期应用效果较好。 4用于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有人报道 5% 葡萄糖200m l 加6% 低分子右旋糖酐100m l、多巴胺40mg 静滴, 合用少量弱利尿剂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3 例, 结果腹水消退明显, 且肝功能好转, 无电解质紊乱。另有报道用多巴胺20~ 60mg、速尿40~ 240mg 腹腔内注射, 从小剂量开始, 根据利尿反应逐渐增加剂量, 每48~ 72 小时一次, 共治疗肝硬化、肝癌合并腹水患者67 例, 结果腹水消失率达92. 6%。 5 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中的应用 目前认为大多数MODS 的发病机制中都有微血管收缩、脏器及组织的低血流量灌注、微循环摄取和(或) 利用氧受损等因素参与.小剂量多巴胺扩张内脏血管, 增加脏器的灌流量, 而用于MODS 的治疗。另有学者认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阻力的持续低下是导致MODS 的根源。而大剂量的多巴胺激动A受体使外周阻力增加, 对阻断高排低阻型休克向MODS 发展应该是有益的。有人在治疗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中, 在补液输血维持中心静脉压0. 78~ 0. 98kPa 后应用多巴胺5Lg?kg 〃m in 静滴以改善心功能, 随后视病情逐渐增加至20Lg?kg〃m in 以提高外周阻力。结果两个脏器功能障碍的病死率为26% , 三个脏器功能障碍的病死率为60. 3% , 较一般治疗明显下降。 6 用于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有报道以20~ 80Lg?m in 的速度静滴多巴胺10~ 20mg,1? d , 治疗用激素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