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观察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80疗效例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80疗效例效观察
名字 : 朴钟元 ( A KJ GWO PR ON N) 国籍 : 国( R A) 韩 KO E
专 业 : 医 内科 ( 瘤 科 ) 中 肿
学 号 :0 8 0 3究【 .上海 中医药杂志 ,0 0 ( :4 J J 2 0 , )1 . 1
1 m , 日 3次 , 嘱多饮水 、 0g 每 且 多活 动 , 周为 1 1 个疗程 , 若未见结
连, 并能 明显地增 加输尿 管的蠕动 频率和力 度 , 进结石下 降 , 促 而黄体酮具有 明显地 松驰输尿管平滑肌 、 扩张输尿 管 、 降低输 尿 管张力 , 促进结石 的排 出。同时 , 研究表明 , 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可
组4 0例 , 3 男 l例 , 9例; 女 年龄 1 3~7 2岁 , 均 3 . 平 96 3岁; 病程
1 1 —1 个月 ,平均 53 .个月;合并 肾积水 1 ,结石直径 0 2例 . 4~ 08 m。对 照组 4 .c 0例 , 2 男 9例 , 1 例 ; 龄 l 女 1 年 4~6 6岁 , 均 平 3. 72 3岁; 病程 1 1 月 , ~1 个 平均 57个月; 肾积 水 l , . 合并 O例 结石
21 00年 1 1月中 第 2卷 第 3 2期
Oco r 0 0 tbe 2 1
V0 . 12 No32 .
中国 中医药咨讯
J u lo iaTrdto a ie eMe iieI fr to o ma fChn a i n lChn s dcn nomain i ・ 7・ 21
壁的炎症 、 水肿 、 粘连 。根 据中医气滞血瘀理论 , 作者采用 活血化 瘀、 软坚散结 为主 , 以清热利湿 的治疗原则 , 辅 以三菱 、 莪术 、 牛 膝、 川芎 、 王不 留行活血化瘀 , 软坚散结 , 消除结石 引起输尿管壁 的炎症 、 水肿 、 连 , 得结石 与输尿管 壁松动 ; 粘 使 以金 钱草 、 海金 沙、 车前子清热利 湿 , 增加尿流量 , 增加输尿管 的蠕动 ; 而黄体酮

消石通淋、益肾和络法治疗输尿管结石43例疗效观察

消石通淋、益肾和络法治疗输尿管结石43例疗效观察

消石通淋、益肾和络法治疗输尿管结石43例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消石通淋、益肾和络法;输尿管结石;中医药疗法输尿管结石可来源于肾脏,包括体外震破碎石块降落所致,也可由于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诱因,使尿液滞留、感染而产生。

笔者采用消石通淋、益肾和络法予中药汤剂治疗输尿管结石43例,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2000年3月-2004年3月在本院外科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7~48岁,平均32.6岁。

结石最大直径1.3 cm,最小直径0.6 cm;位于输尿管上段15例,中段12例,下段16例;均为单侧,左右侧发病相近。

所有病例均经尿液常规、B 超、尿路X线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而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结石上段输尿管扩张和肾盂积水,不显影结石7例(16.27%),典型肾绞痛表现39例(90.69%),肉眼血尿6例(13.95%),肾功能异常者21例(48.83%)。

2 治疗方法以消石通淋、益肾和络为法,药用赤白芍各20 g,甘草10 g,车前子15 g,金钱草30 g,海金砂30 g,鸡内金15 g,滑石15 g,续断20 g,枳实15 g,桃仁12 g,川楝子15 g,延胡索15 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嘱患者每日饮水3 000 mL以上,服药40 min后做跳跃运动。

肉眼血尿者,上方去桃仁加女贞子20 g、墨旱莲20 g;疼痛剧烈者,每日2剂,频服,并可即时肌注黄体酮20 mg。

经本法治疗,所有病例均安全排石,痛苦小,无一例改用手术取石。

服药最多35剂,最少5剂,平均23剂,无痛性排石者11例,占25.58%。

治疗结束后均经本院尿液常规、B超、X线平片、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证实痊愈。

4 典型病例患者,男,20岁,主因左腰腹部突然剧痛1 d伴肉眼血尿,于2001年9月13日初诊。

自拟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

自拟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
国 医学 创 新
21 0 0年 3月 第 7卷第 9期
Meia Invt no hn . rh2 1 . o. o9 d l n oao f ia Ma .0 0 V 17N . c i C c
漏. 中华 神 经 外 科 杂 志 ,9 4,6 :4 3 4 19 ( ) 3 3— 4 .

[ ]李 宝 民 , 纪 , 远 征 , . 蛛 网膜 下 腔 持 续 引 流 治 疗 脑 脊 液 2 张 张 等 腰
( 文 编辑 : 本 张雄 杰 )
自拟 排 石 汤 治 疗 输 尿 管 结 石 3 0例
栾心 平 杨 国 献
观察 自拟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 法 3 O例患者服 自拟排石 汤治疗 , 疼痛剧 烈者黄
20 6 2 3 . 0 9, ( ):4
治 愈 2 例 ( 67 ) 好 转 6 例 ( 00 ) 无 效 4 例 0 6. % , 2 .% ,
(3 3 ) 总有效率 8. %。服药 最少 1 ,
多 3个 疗 程 。 平 均 治 疗 1 。本 组 病 例 中 , 治 愈 和 好 转 的 5d 对
1 d 分 2次 服 , 汁 5 0m/ , 周 为 1 疗 程 。 N/ , 取 0 l次 1 个 12 2 辅 助 治 疗 .. 疼痛剧 烈者 , 黄体 酮 1 g 肉 注 射 。服 0m 肌
能取 效。据临床观察 , 服药期 间多饮水 、 多运 动 , 明显 提高 可
疗 效 。 此 方 虽 然 剂 量 偏 大 , 在 临 床 运 用 过 程 中 未 发 现 不 良 但
2 6例患者随访 1 , 年 未见复发者 。
3 讨 论 作 者 单 位 :5 4 0河 北 省 柏 乡县 人 民医 院 055 通讯作者 : 栾心 平

中药三金排石汤与西医疗法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85例疗效观察

中药三金排石汤与西医疗法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85例疗效观察

【 孙 昌惕.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 . : 1 】 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 出版
社 ,0 48 7 5 2 0 .:8.
[ 郭应禄 . 2 】 《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 济南 : 山东科 学技 术出版社 ,
2 0 0 48
效 1 , 2. 9例 占 2 %。总有效率 7 .%。 4 7 6
2 结 果
10例病 例均完成 排石治疗 及 2个 疗程后 复查 B超 、 7
腹 平 片 。结 果 如 下 :
运动 , 加快结石排出过程 , 该治疗方案科学合理 、 用药 安全 、 疗效显著 , 经济方便 , 患者容易接受。值得 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21 治疗组 疗效 治疗组 8 . 5例 ,经 中西药物 治疗治愈 5 例, 3 结石排 出时间 2 2 , ~ 0天 平均 8 . 。占 6 . 有效 5天 2 %; 4 2 例 , 2 . 无效 1 例 , 1 . 1 占 47 %; 1 占 2 %。总有效率 8.%。 9 71 22对照组疗效 :对照组 8 , . 5例 治愈 3 7例 , 结石排 出时 间 22 ~ 0天 , 平均 1. 。占 4 . 有效 2 , 3 .%; 1 6天 35 %; 9例 占 41 无
8 5例。两组病例性 别 、 年龄 、 程 、 病 结石位置 、 结石平 均直 径、 。 肾积水程度 , 经统计 学处理 , 差异无显著性 ( > . )具 P 00 , 5
有 可 比性 。 1 治 疗方 法 . 2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 目前 的主要
治 疗 方 法 有 中 西 医 结 合 保 守 治 疗 、体 外 冲 击 波 碎 石
治疗组有 2例 、 照组 3例直径 为 09o 对 . n结石行 3次体外 碎石 ( S ) E WL 及排石治疗无效 , 行输尿 管切 开取 石术 , 中 术 发现结石嵌 顿部位有炎性息 肉形成 , 与结石紧密粘连 。 全部 病例于开始治疗后 2个月 内治愈。

中药排石汤与西医疗法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200例疗效观察

中药排石汤与西医疗法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200例疗效观察

.. 由四 111 入选标准 ①年龄 1 ~ 0 ; .. 8 6 岁 ②查 B超 、 腹平片输尿管 结 12 3 对照组 采用金钱草颗粒与西 医疗法 。金钱草颗 粒 : 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 限公 司成都迪康制药公 司生 产 , 国药准字 石诊 断 明确 的病 例 , 石单 发 ; 结 石直 径 ≥04c 结 ③ . m且 ≤09 . 20 7 5 , O 1 3次/ , d 开水 冲 服。同时采 用 c ④输尿 管结 石疼 痛发 作至 就诊 时间 ≤半 月 ; 既往 身 体健 Z 0 2 64 规格 1 袋 ,O 次 , m; ⑤ 上述西 医疗法 , 嘱患者多饮水 , 多运动如跳绳 、 跑步等 。 康; ⑥试验前 1 内未应用任何药物 ; 近 3 周 ⑦最 个月在本地 , 能复 12 4 疗程 1 .. 0d为 1 个疗程 ,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 查随访 ; ⑧知情 同意 。 .. 症状消失 , 、 片检查输 尿管 B超 腹平 112 排除标准 ① 年 龄 <1 .. 8岁或 > 0 ; 查 B超 、 片 125 疗效标准 结 石排 除 , 6岁 ② 腹平
维普资讯
时珍国医国药 20 0 7年第 1 8卷第 1 2期
L HZ E E IIEA D M T RAM DC E E R H20 O .8N .2 I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7V L1 O 1 S 0
输尿 管 结 石病 人 随机 分 成 治 疗组 和 对 照组 。 治 疗组 2 0例 , 用排 石 汤 , 0 采 1刑/ , 煎 分 早 、 2次 口服 , 时采 用 解 痉 止 d水 晚 同 痛、 利尿等西 医疗法 ; 对照组 20例 , 0 采用金钱 草颗 粒 ,O 次 , l 3坎/ , d 开水冲服 , 同时采用解痉 止痛 、 利尿 等 西 医疗 法。 1 0d为 1个 疗程 , 疗程 后 比较 两 组 疗 效 。结 果 治 疗 组 的 疗 效 明 显 优 于对 照 组 。结 论 中 药排 石 汤 与 西 医疗 法结 合 组 2个 成的中西医结合疗 法是治疗输尿 管结石的有效治疗 方法, 得推广。 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40例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40例观察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输 尿 管结 石 4 O例 观 察
孔 建 兄
( 上虞 市 中医院 , 浙江 上虞 3 20 ) 130
[ 中图分类号 ] 6 34 [ R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04— 84 20 )4— 2 O 10 2 1 (0 8 0 28一 2
[ 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 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4 例用西药常规治疗, O 治疗 组4 O例 在 常规 治疗 的基础 上加 用 中药治疗 。结果 : 治疗 组 总有效 率 9 . % , 0 O 对照 组 总有效 率 8 . % , 组 比较 25 两 有极显 著 } 生差异( 0 0 ) P< . 1 。结论 : 中西医结石 治疗输 尿 管结石疗 效较 好 。 [ 关键 词 ] 输 尿 管结石 ; 中西 医结合 ; 照 治疗观 察 对 近年来 , 我们 采用 中西 医结 合方 法 治疗 输 尿管 结 剂 , 晚分服 , d为一疗程 。疼 痛剧 烈者均 酌 情肌 注 早 1 4 石效果 较好 , 报道如 下。 黄体 酮 和杜冷 丁。嘱患 者 大量饮 水 , 同时 两 组患 者均 1 一般 资料 配合 跳跃运 动 以促 进结石 下移 , 收集 2 h尿 液 , 4 注意观 共8 O例 , 为 20 均 0 5年 1 ~20 月 0 7年 5月 我院收 察排 尿时 有无 结 石排 出。每 个疗 程 结 束 后 或 有结 石 治患者 , 按照入 院时 间分 为两 组 。对 照 组 4 O例 , 3 排 出时 , 男 2 即作 X线 腹部 平 片 或 B超 检查 , 了解 结 石 以 例 , 8例 ; 龄 3 5 女 年 1~ 5岁 , 平均 (0 1 2 5 岁 ; 尿 是 否 排尽 或者 下移 。 4. ± .) 输 3 疗 效标准 管第 1 窄处 8例 , 2狭 窄处 1 狭 第 5例 , 3狭 窄处 l 第 7 例 ; 石直径 小于 08m 9例 , 于 0 8ml ; 结 .c 2 大 .c 1例 伴原 参 照国家 中医药管理 局制 订颁 布 的《 中医病 证诊 。显 效 : 肾绞 痛 经 用 药后 3 r n内疼 痛 0i a 发高血 压 5例 , 曾服 用排 石 冲 剂 治疗 无 效 。治疗 断疗 效标 准 》 8例

排石汤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排石汤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2 治疗方法
排石汤:金钱草、海金砂各30g,鸡内金、杜仲、怀牛膝各20g,石韦、冬葵、木通、泽泻、枳壳、玄胡、王不留行各12g。气虚者加黄芪20g,血尿者加大蓟、小蓟各15g,腰(腹)痛者加柴胡12g,肾虚加补骨脂15g。1剂/d,煎汁300ml,早晚分服。
服药同时配合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5%葡萄糖250ml。1次/d。14天为1个疗程。
作者单位:武汉钢铁公司第一职工医院(430082)
排石汤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更新日期: 04-29 张汉平
笔者用中药排石汤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0岁;发病时间最短者1天,最长者10年。其中肾结石7例,输尿管结石16例,肾及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结石3例。均经B超或X线确诊。
3 治疗结果
治愈(结石全部排出或B超X线证实结石消失))3例。
4 体会
《金匮要略心典。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说:“淋病有数证,云小便如粟状者,即后世所谓石淋是也。乃膀胱如火热燔灼,水液结为滓质,犹海水煎熬而成盐硷也”。说明结石成因为湿热蕴积下焦,日久煎汁成石。本病亦可自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结石日久可致肾虚、血瘀。中药方中,金钱草、海金砂可通淋,配合石韦、冬葵利湿排石;鸡内金消石、溶石;木通、泽泻加强疏利作用;杜仲、怀牛膝补肾固元,以利排石;王不留行、枳壳化瘀行滞排石。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化瘀及扩管,故可加快结石排出。

自拟排石汤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自拟排石汤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石 淋之 下焦湿热型 的诊 断标 准 n。 】
2 治 疗方 法
符合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 石影下移 , 尿常规正常。无效: 临床 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有反复 , 超或x 5 讨 论 B 线 结石 影大 小和位 置无改 变 ,输尿 泌尿 系结石属中医学 “ 石淋”
管扩 张无改 变 , 肾积 水未减 少。 范畴 。石淋 以 肾虚为本 ,肾虚 而膀
5, 金 4 典 型病例 泌尿 系结石是 临床 常见 病 、多 伴脓 尿者 加 蒲公 英 1g 山栀 子 、 o; 患者 , , 7 , 0 4年 1 男 3 岁 20 0月 发病, 中医学石淋范畴, 属 主要 因 银花 各 lg 疼 通剧 烈 者加延 胡 索、
湿 热蕴 结膀胱 ,气化不利 ,尿液 受 乌 药 各 lg 上 方 加 水 5 0 l o。 0m ,煎 2日就诊 。 左腰 腹部疼 痛 , 血尿反 复
0 i, 0m , : 每 发作 3 ,复发 1 。 曾多次行 B 7 年 天 其煎 熬所致 。常因结石 引起 肾绞 3mn 取 汁 30 l分 2次 1服 , 痛、 尿路梗 阻 , 肾功 能受损 。 者 日 1剂 。在 服 药期 间嘱 大 量饮 开 超 检 查 示左 肾 结石 。 经 中西 药 治 致 笔 0 0i 仍反 复发 作 。查体 : 急性病 容 , 近 三 年 来采 用 自拟 排 石 汤 为 主 治 水 ,并嘱在服 药后 3 —6 mn行跳 疗 , 疗此 病 3 O例 , 临床 疗效 满意 , 现报 跃 活动 3 6 m n 0 0 l,适 当增 加体 力 面 色暗淡 , 舌红 , 苔薄 黄稍腻 , 弦 脉 劳动及 户外活动 。 结石 ≥10 .e 数 。左 肾区叩痛 明显 。X线腹部 平 .×10m 告如下。 者配合 体 外震 波碎 石 。 5 为一 疗 片 示 :左 肾上 部 见 1 8m ×0 6m 1天 .c .c 程, 疗程 间隔 3 。一般服 2—3个 结石 影 。 常规 : 细胞 ( 天 尿 红 +++) , 1 临床 资料 +)蛋 +) 11 一 般 资 料 3 均 系 20 疗程 ,服 药期 间如 出现 绞 痛难 忍 , 白细胞 ( , 白( 。西 医诊 断 : . O例 03 年 8月至 20 年 8月 门诊病 例 , 06 其 可配合 西药 64 2 阿托 品 , 5 ., 黄体酮 左 肾结 石 ; 中医诊 断 : 石淋 ( 焦湿 下 中男 2 例 ,女 5例 ,年龄 最 大 6 等 解痉镇 痛 。 5 o 热) 。治 宜清热利 湿 、 石通 淋 , 排 用 岁 , 小 8岁 , 最 平均 3 . ; 程最 5 6岁 病 自拟排 石 汤加 茜草 、 榆各 1g延 地 5, 短2 0天 ,最 长为 3 ,平均 为 2 6 3 疗效 观察 年 . 胡 索 1g 2。每 日l , 煎服 。出现 剂 水 年 。 肾结石 1 ,输 尿 管结石 1 3 1 疗效标准 根据 《 O例 2 . 中医病证 疼 痛剧 烈 时 , 配合 阿托 品 0 嚷 1 . : 7 例 , 胱 结石 6例 , 膀 尿道 结石 2例 ; 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 疗效标准拟 服 。服 药 1 5天后 症状 消失 , 常规 尿 J 1 o临床痊愈 : 自觉症状 消失 , 结 正 常。 上方去 延 胡 索,继续如 上 法 单 个结石 2 6例 , 多个结石 4例 。X 定 【 线 平 片示 :结石 ≥ 1 ×1 c 者 石排 出, 0 0m B超或 X线腹 部摄 片复查 服 用 , 嘱 多饮 开水。 又一 疗程后 并 1月 l例 , . O <10×10m者 2 例 ; .c 0 最大 示输 尿 管无结 石 ,无 扩 张 ,肾积 水 ( 1 2日)复 查 X线 左 肾结石影 者 2 6 .c 1 )最 小者 O 5 . ×1 1 m( 例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04T15:26:45.9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0期供稿作者:曹玉明
[导读] 泌尿系统结石发病原因较多,一般认为与嘌呤代谢、尿酸水平、钙磷平衡有关[3],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体外碎石等方法为主。

曹玉明
(济南市天桥人民医院外科 250031)
【中图分类号】R6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122-02 泌尿系结石即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目前仍存在大多数患者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清楚,发病率居高不下,疗后复发率较高,预防措施不令人满意等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尿石症的治疗手段得到极大丰富,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有排石法、溶石法、碎石法、取石法(包括微创内镜镜下取石、切开取石等)等。

中医药在治疗尿石症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为部分患者免除手术创伤,解除病痛,且具有简便有效、廉价、无损伤、易接受等特点,在临床尿石症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腔镜微创技术的广泛开展,使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呈现多样化,但药物保守治疗以其独有的无创性仍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且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被视为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基本治疗方法。

结石直径≤4mm患者自行排石率可接近90%,而结石直径≥7mm患者自行排石率较低,一般排石排出时间多控制在1月以内,如此期间内患侧输尿管无完全梗阻,且对侧肾功能正常,被视为保守治疗的安全期。

尤其是结石直径≤7mm,无肾积水或合并轻度肾积水的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

目前保守治疗一般包括中药、西药及饮食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近年来,通过中西医相结合的新疗法,使保守治疗的排石率得到大大提高,临床满意度较高。

2007年5月-2010年7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并与同期体外碎石30例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经B超、腹部平片或肾盂静脉照影证实。

治疗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0岁-65岁,平均年龄45.5岁。

病程2-10年,平均3.5年;输尿管上段结石占16例,下段结石14例,结石最小0.3×0.5cm2,最大
2.5×
3.7cm2;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1.2-9年,平均3.4年。

输尿管上段结石占18例,下段结石12例,结石最小
0.31×0.45cm2,最大3.0×2.8cm2,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血尿、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其年龄、性别、病程、结石大小及部位等构成比大致相同。

1.2 方法治疗组服自制排石汤,其方药为:金钱草60克、鸡内金30克、海金沙30克、石苇30克、黄芪200克、东前子20克、滑石15克、川中膝、桃红、枳实、白茅根各10克,水煎服药剂,并用25%硫酸镁20ml加100ml生理盐水中20分钟静滴完,随即静滴20%甘露醇500ml,2小时静滴完,每天一次。

静滴完后即跳跃30分钟,七天为一个疗程,若结石未排出可继续第二个疗程。

对照组采取体外碎石治疗[3]。

两组病人均同时可采用抗炎、止血等处理,2周后进行疗效比较。

1.3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从体内排出,经B超、腹部平片证实;有效:临床症状缓解,结石较前缩小5%以上,或下移3.0cm以上批;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结石无变化。

2 结果
2.1 两种治疗方法对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其有效率可90%。

表1 两种治疗方法结果比较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1
3 讨论
中医认为尿路结石由于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聚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所致,其导致腰痛、尿频、尿急、小便淋漓等症状,亦属于中医“淋症”的范畴。

自制排石汤,方中“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有化石之功效”[1];石苇、枳实、白茅根有清热止血之效,东前子、滑石、川牛膝有利水通淋,行气化瘀、益气阴阳之功效,诸药相配制能化石、排石、清热、理气、止血。

从现代研究表明:中药排石效果确切;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有增强输尿管蠕动、促进化石、排石[2]。

东前子、滑石、川牛膝有利尿、降压作用;结合“硫酸镁、甘露醇”能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使尿液增加,可起到冲击结石的作用。

从表1中可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样能使结石排出体外,其疗效与体外碎石疗效相当(p>0.05)。

从治疗临床主要症状来看(见表2);治疗组缓解病人痛苦,减少结石下行时对输尿管的损伤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是体外碎石治疗不可比拟的。

泌尿系统结石发病原因较多,一般认为与嘌呤代谢、尿酸水平、钙磷平衡有关[3],目前治疗以外科手术、体外碎石等方法为主。

本病属中医“石淋”、“腰痛”、“癃闭”范畴。

以利尿通淋为治疗原则。

中药的利尿作用,配合输液、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加强尿液的冲洗作用,提高输尿管梗阻上段的压力,从而促使结石移动、排出。

中药、黄体酮、山莨菪碱、杜冷丁、维生素K3可不同程度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的痉挛,减少结石下移的阻力而利于结石排出。

本组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1217.
[2]余恕仁,张丽仙.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2:730.
[3]叶子缅,邱子涛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0:5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