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复习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四名师优质资料.doc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四)一、填空题: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角觝戏,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
《东海黄公》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时代,长安、洛阳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软舞》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剑器舞》。
11.宋代常用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巫舞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百戏》、《盘鼓舞》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健舞”和“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
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

《中国舞蹈通史》复习题(含完整答案)一、填空题:1.“帝俊有子八人,始为歌舞”,载于《三海经》中。
2《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周代用于祭祀天神。
3. 《大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于祭祀先祖。
4.汉代“百戏”中出现了扮演特定人物或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如角觝戏,是表演者扮成各种鸟兽神仙。
《东海黄公》表现人降伏老虎的故事。
5.汉代出现了歌舞并重的歌舞曲叫《相和大曲》。
6.汉代有一种礼仪性和自娱性相结合的舞蹈叫小猪漫步。
7. 曹魏时代时代,长安、洛阳集中了一批优秀的歌舞艺人,住在特筑的铜雀台上,随时为他表演,这些歌舞艺人被称为“铜雀伎”。
8.唐代的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集中和培养了大批乐舞艺人。
9. 农乐舞”即今朝鲜乐舞,《软舞》即今甘肃武威一带的乐舞。
10.唐代有一个最为铺张豪华的悲舞,“声词哀怨,听之莫不泪下”,它是《剑器舞》。
11.宋代常用吸收和发扬的手法对唐代最有成就的“大曲”进行按需要择用。
12.用《义勇军进行曲》音乐首创、首演舞者是周璇。
14.《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是图腾崇拜的遗迹。
15.歌颂神农发明农具,教民农耕功绩的乐舞叫《扶犁》。
16.中华舞蹈文化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距今有5000年。
17.巫舞是古人驱鬼逐疫的舞蹈,广泛流行于宫廷和民间。
18.相传夏桀欣赏乐舞,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19. 西周创立的《六舞》、《小舞》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六代舞》。
20.汉代舞蹈由于受到百戏的影响,有很强的技艺性,如《百戏》、《盘鼓舞》等。
21. 《南诏奉圣乐》的主要舞段是用舞队摆成南、诏、奉、圣四个字。
22. 宋代宫廷《队舞》,是唐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分健舞”和“软舞”。
23. 元代著名教坊大曲《白翎雀》,其音乐多模仿白翎雀的鸣叫声。
另有一双人歌舞名《昂鸾缩鹤舞》,亦有同名琵琶曲,从侧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狩猎生活。
24. 20世纪40年代,“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的主创人是戴爱莲。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思考题

中国舞蹈史复习思考题1.舞蹈与原始人的关系?原始人在其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与他们的生存休戚相关的原始舞蹈,因此,原始人跳舞并非出于审美需要,而是生存使然。
原始舞蹈具有强烈的功利目的,例如,性爱舞以刺激生殖欲望为目的,战争舞多为军事演习或庆贺胜利。
原始人跳舞在于实现人的生命的本质,通过舞蹈的实用功能有力地促进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
2.为什么说原始舞蹈是原始人生命形态的最高展示?首先,原始舞蹈虽然根本无法奢望有现代的灯光布景,但是,原始人却能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表现手段来发起“生命机能的总动员”。
(以综合性的动态动员生命)其次,原始舞蹈的每一个强烈的情感,都是由身体的节奏动作表现出来的,反之,其每一个情感动作本身,又绝对合着严密的节奏。
(以动律性的本质表现生命)第三,原始人跳舞在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舞蹈使他们在自身肢体的运动中感受生命的真实与伟大。
(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第四,原始舞蹈是一种全民性的活动,原始舞蹈的社会意义全在于统一的社会感应力。
当个人、集体、音乐、舞步全都融于一体而形成共振,原始人便在舞蹈中发现了自身本质力量,同时又感受到集体团结的力量。
(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3.夏商阶段值得注意的舞蹈现象是什么?为什么?随着奴隶制的建立,舞蹈逐渐形成在功能特征上的分流状态。
从此,中国舞蹈就在娱人、娱神和教化的轨道上向纵深发展。
首先,由于奴隶制的建立和奴隶主阶级的需要,舞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欣赏娱乐活动,形成其表演性的特征。
其次,历代统治者会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和宣传自己的功绩或德政,也就形成了中国乐舞史上的纪功舞蹈的传统。
第三,这个时期的巫术祭祀活动频繁,其舞蹈亦较为多样。
4.雅乐在西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意义?由于古代中国政治以“礼”为中心,故宗法血缘使中国的政治成为伦理政治,伦理政治成功的至要就在于它的情感性。
而就“乐”而言,乐舞本身就是一种以情感为中心的艺术,乐舞无论是生成还是表现,都是以情感为媒介、以达情为旨归的。
中国舞蹈史复习

填空:1、原始社会黄帝的乐舞名称是《云门》2、春秋时期楚舞的审美特征概括为3、汉代宫廷掌管民间乐舞的机构名称是乐府4、汉代舞蹈的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5、商代社会宗教祭祀舞蹈盛行,表现商代旱祭的舞蹈有《舞》6、我国古代主要以踏地、歌唱、舞袖为特点的舞蹈是7、汉代傅毅写的我国第一篇舞蹈美学的文论是《舞赋》8、周代教化贵族子弟的舞蹈教材是有()与六小舞。
六大舞(《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武》《大9、歌舞戏的出现的时间是唐代10、宋代民间节日的游行表演队伍叫舞队1、“制礼作乐”出现的时代是西周2、“礼崩乐坏”出现的时代是春秋战国3、《清商乐》出现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4、中国古代舞蹈史上,继西周之后的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是汉代、唐代5、“泼寒胡戏”进入中原的时间是唐代6、根据舞蹈风格,《剑器舞》是唐代着名健舞7、原为中亚民间舞,舞蹈动作以腾跳和踢踏舞步为主,这种舞蹈是《胡腾舞》8、根据舞蹈风格分类,《绿腰》是唐代着名软舞9、《白纻舞》出现的时代是三国吴地 (晋)10、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第一个学习欧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国人是裕容龄。
2、原始社会阴康氏的乐舞是健身舞3、以舞相属出现的时期是汉代4、乐府是我国什么时代出现的乐舞机构。
汉代5、汉代一种酒宴间表演的礼节性舞蹈的名称是6、主张“天乐”思想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是7、“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同属于《清商系》8、北周起传入中原,舞蹈以急速的旋转为主要特征的舞蹈是《胡璇舞》9、“泼寒胡戏”中所跳的舞蹈名称是《浑脱》10、七部乐是__________初制定的宫廷燕乐体系。
隋开皇初名词解释:1、制礼作乐:以不同规格的示舞作为划分不同等级的标志之一,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2、文舞:文舞是歌颂历代封建帝王文德的固定程式,只是按时代、人物不同,填入大同小异的歌词内容,3、“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 二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二)第一章原始舞蹈一、崖画舞蹈1、图腾舞蹈图腾:从初期母系氏族公社起,每个氏族就采取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
人们相信图腾就是本氏族的祖先或是与本氏族有血缘关系并能予以福佑的保护神。
图腾舞蹈的类别(1)、动物图腾舞蹈:飞禽、走兽、水族,模仿动物的动作。
(2)、植物图腾舞蹈:仅次于动物图腾的第二生命体,特别是长年生长的木本植物。
(3)、无生物图腾:日、月、山、川、水、火、土等。
2、祭祀舞蹈通过祭祀活动,舞蹈逐渐变成一种风俗。
3、求偶舞4、反映生产劳动的舞蹈5、反映战争生活的舞蹈二、部落舞蹈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从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到各时期部落的氏族首领,都有自己的乐舞。
例如伏羲的乐舞叫《扶来》,歌颂伏羲发明结网、教民渔猎的功绩;神农氏的乐舞《扶犁》,歌颂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农耕的功绩。
下面摘要了几个远古部落的乐舞。
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纪功舞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舞蹈(如《云门》、《大章》、《大韶》、《大夏》)1、黄帝的乐舞相传黄帝的乐舞叫《云门大卷》,简称《云门》,又名《承云》或《咸池》。
歌颂黄帝聚众万民,盛德如云,如祥云,福佑之兆。
同时,此乐舞还有祈求丰收,五谷丰登之意。
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
2、尧的乐舞《大章》,“大章”的意思是“尧之仁德,章明于天下”,尧是陶唐氏的领袖,由于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人们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阳,仰望他就像仰望云彩。
尧以此乐舞祭祀上帝。
3、舜的乐舞禹的乐舞叫《大韶》简称《韶》《九韶》、《萧韶》等,它是以歌颂舜帝能继承尧之仁德为内容;用于庙堂祭祀的舞蹈,充满幻想,浪漫天真,色彩斑斓。
《史记》记载到:鸟兽翔舞,萧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4、禹的乐舞《大夏》,为歌颂禹治水有功和战天斗地的精神,禹命皋陶作《大夏》,表演时,舞人头戴皮制的帽子,上身赤裸,下穿素白褶裙,再现治水过程。
三、原始舞蹈的特征1、强烈的功利目的2、澎湃的生命激情原始人跳舞,在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舞蹈使他们在自身肢体的运动中感受生命的真实与伟大。
中国舞蹈史大一上学期知识点

中国舞蹈史大一上学期知识点中国舞蹈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
下面是中国舞蹈史大一上学期的主要知识点。
一、舞蹈的起源和发展1.舞蹈的起源:根据考古和民间传说,舞蹈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史前时代,最早是由原始社会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活动方式。
2.早期舞蹈形式:早期舞蹈形式主要包括祭祀舞、巫术舞、婚庆舞等,这些舞蹈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神灵、生活的崇拜和祝福。
3.古代宫廷舞蹈: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宫廷舞蹈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一种娱乐形式。
宫廷舞蹈注重礼仪和高贵的形象,有具体的规定和动作。
4.典籍记载:《礼记》、《乐府诗集》、《诗经》等古籍对舞蹈起源和传统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成为了后世学习和研究舞蹈的重要资料。
二、汉代以前的舞蹈1.《诗经》中的舞蹈:《国风》、《周南》、《鲁颂》等多首篇章中描述了舞蹈的情景和形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审美。
2.渔阳掺诗舞:渔阳掺诗舞是汉代时期的一种形式独特、艺术风格独特的舞蹈,以其轻盈、均匀的舞步和高雅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三、唐代舞蹈1.祭祀舞:唐代的祭祀舞是壮观的,主要以武力表演和敬神的形式展示。
受佛教影响的舞蹈也开始出现,如《瑶琴引》。
2.宫廷舞蹈:唐代宫廷舞蹈形式多样,例如《露禅》、《玉环舞》和《乐章舞》等,充分体现了盛世与繁荣时期的气氛。
3.士人之舞:唐代士人兴起了一种新的舞蹈形式,将诗词歌赋和舞蹈结合起来,如《雲鬢撩云扇》。
四、宋代以后的舞蹈1.宫廷舞蹈:宋代的宫廷舞蹈延续了唐代的传统,舞蹈形式较为庄重、典雅,有完善的规矩和舞蹈动作。
2.民间舞蹈:宋代的民间舞蹈多样化,有游神舞、蹴鞠舞、踏歌舞等等,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乐观和热情。
3.元代舞蹈:元代的舞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元朝的舞蹈作品既有传统的宫廷舞蹈,也有民间舞蹈和西亚舞蹈等多种形式。
4.明清时期的舞蹈:明代以后,宫廷舞蹈的规模逐渐缩小,宫廷文化的衰落也对舞蹈发展产生了影响。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中国舞蹈发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代表作品是和。
2、从周代开始,雅乐体系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格局,并且使得“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
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
4、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其中女性舞者具备有轻盈、飘逸、柔曼审美特征。
5、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其舞蹈具有、的特点,就是这类舞蹈中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舞蹈。
6、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的分类方法。
如按舞蹈风格、特点区分的、类;具有严谨、统一结构的;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等等。
7、唐代舞蹈主要的发展趋势分为、和。
8、从唐以后,古人对所有以脚踏地为节、手袖相连、载歌载舞的的统称均为“”。
9、唐代刻画仙女形象的著名代表作是道家“羽化登仙”之宗教思想的形象美化。
10、、的抒情性,是部分唐代舞蹈的特色。
11、宋代城市固定表演场所、的建立,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各种表演技艺的吸收和融合。
12、元代民间娱乐、欣赏的主要艺术形式是,而明代的戏曲也同样盛行。
另外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数学家、历学家,首创“舞学”,编制拟古舞谱,在中国舞蹈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
二、名词解释1、百戏:“百戏”原又称“角抵”,是一种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舞蹈、音乐、乐器演奏等多种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由于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而被称为“百戏”,其是汉代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
2、歌舞戏:歌舞戏由歌、舞、戏三者相结合而成,以歌唱、说白、滑稽表演兼具舞蹈动作等手段表现特定内容,反映一定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关系等。
在歌舞戏中,戏的成分比较重,歌舞是为戏服务的。
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国舞蹈史复习资料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清商乐舞: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民间乐舞的总称。
清商乐舞的主要特征为抒志言情、飘逸闲雅、以目传情、以轻见长、以妙取胜。
清商乐舞在永嘉之乱后发展为XXX、西曲。
XXX、西曲是有歌、有舞、有乐的民间歌舞形式。
宋代队舞:是以唐代的多段体歌舞套曲——大曲为基础结构,配上诗歌、道白,分段落表演的歌舞形式。
在宋代属于这种形式类别的歌舞包括宫廷队舞、大曲歌舞、转踏。
宋代队舞的特征:⑴歌舞具有情节性和叙事性⑵宋代队舞对大曲按需择用。
散序-中序-破。
⑶宋代队舞具有综合性⑷宋代队舞具有理趣化⑸宋代队舞具有雅化倾向。
文人味、学问气、书卷气。
⑹舞蹈风格:娇柔、纤弱、娴静、淡雅巫舞:是巫术祭祀活动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的产物。
巫术仪式舞蹈,主要是蜡祭、雩祭、儺祭、祀高禖等活动中的舞蹈。
六大舞可分为文舞和武舞,总称XXX。
“六大舞” 包括《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XXX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大韶》XXX的乐舞《大韶》乃现代的一个著名乐舞,简称《韶》。
是XXX赞XXX能继承XXX之仁德为内容的,XXX时,《大韶》就曾用于庙堂祭奠。
XXX对XXX推崇备至,评价它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作品。
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音乐舞蹈,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龟兹地区乐舞十分繁盛。
天竺乐即古印度的乐舞。
印度古典舞蹈来自寺院。
所以天竺乐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和宗教色彩。
XXX:原是三国吴地的民间歌舞,因白色纻麻舞衣而得名。
XXX以舞袖为特征,不但是表演性舞蹈还用于娱神祭奠。
以舞相属:是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节舞蹈。
席间一人舞罢,邀请另一人起舞。
属,邀请之意也,有着严格的礼仪规矩,特别讲究仪容仪态。
到了唐朝以舞相属之风更盛,人们将跳舞视为抒情怡乐的快事。
坐部伎:室内厅堂表演,堂上坐奏规模宏大人数众多气势雄伟立部伎:室外广场庭院演出,堂下立奏人员较少精巧典雅温馨致雅“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原始社会黄帝的乐舞名称是《云门》
2、春秋时期楚舞的审美特征概括为
3、汉代宫廷掌管民间乐舞的机构名称是乐府
4、汉代舞蹈的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
5、商代社会宗教祭祀舞蹈盛行,表现商代旱祭的舞蹈有《舞》
6、我国古代主要以踏地、歌唱、舞袖为特点的舞蹈是
7、汉代傅毅写的我国第一篇舞蹈美学的文论是《舞赋》
8、周代教化贵族子弟的舞蹈教材是有()与六小舞。
六大舞(《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武》《大
9、歌舞戏的出现的时间是唐代
10、宋代民间节日的游行表演队伍叫舞队
1、“制礼作乐”出现的时代是西周
2、“礼崩乐坏”出现的时代是春秋战国
3、《清商乐》出现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
4、中国古代舞蹈史上,继西周之后的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是汉代、唐代
5、“泼寒胡戏”进入中原的时间是唐代
6、根据舞蹈风格,《剑器舞》是唐代著名健舞
7、原为中亚民间舞,舞蹈动作以腾跳和踢踏舞步为主,这种舞蹈是《胡腾舞》
8、根据舞蹈风格分类,《绿腰》是唐代著名软舞
9、《白纻舞》出现的时代是三国吴地 (晋)
10、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第一个学习欧美和日本舞蹈的中国人是裕容龄。
2、原始社会阴康氏的乐舞是健身舞
3、以舞相属出现的时期是汉代
4、乐府是我国什么时代出现的乐舞机构。
汉代
5、汉代一种酒宴间表演的礼节性舞蹈的名称是
6、主张“天乐”思想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是
7、“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同属于《清商系》
8、北周起传入中原,舞蹈以急速的旋转为主要特征的舞蹈是《胡璇舞》
9、“泼寒胡戏”中所跳的舞蹈名称是《浑脱》
10、七部乐是__________初制定的宫廷燕乐体系。
隋开皇初
名词解释:1、制礼作乐:以不同规格的示舞作为划分不同等级的标志之一,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
2、文舞:文舞是歌颂历代封建帝王文德的固定程式,只是按时代、人物不同,填入大同小异的歌词内容,
3、“百戏”:是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
“百戏”有时也叫“角抵”、“大角抵”、“角抵奇戏”
4、以舞相属:
1《铜雀伎》
2 《谢公屐》
3健舞
3、“踏歌”
简答:《清商乐》的内容。
唐代宫廷《十部乐》的内容。
原始乐舞的性质。
简述健舞和软舞的风格和代表作。
论述:试述“礼崩乐坏”出现的历史原因及其的体现试述汉代舞蹈发展的成就。
试论述儒家和墨家的乐舞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