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平整土方计算

合集下载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传统测量法:该方法通过在现场使用测量仪器(如测量尺、测量仪等)对地面的高度进行测量,然后计算不同地点的地面面积,并按照一定的间距把地面分割成若干个矩形或梯形区域,最后通过计算这些区域的土壤体积之和来估算土方量剖面法:该方法适用于土地表面比较复杂的情况。

它通过测量不同剖面上的地面高度,并将剖面划分为若干个小矩形或小梯形,然后通过计算每个小矩形或小梯形的土壤体积之和来估算土方量。

棱柱法:该方法适用于规则形状的土地表面,如矩形或梯形。

它通过测量地面的长度和宽度,并测量地面不同点的高度,并将土地表面近似看作由一系列水平面积相等的棱柱组成,然后通过计算每个棱柱的体积之和来计算士方量。

数字测绘法:该方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将现场测量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该方法准确性较高,并能够处理大规模的土方工程。

3-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3-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1)、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即挖、填方高度) hn
hn =Hn - H
式中: hn ——该角点的挖、填高度,以“+”为填方高度,
以“—”为挖方高度(m); Hn ——该角点的设计标高(m); H ——该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m)。
角点编号
施工高度
角点标高
设计标高
2
+0.40
(1)放坡:
放足边坡,不同土质可采用不同 坡度(折线形)
禁止坡角挖土
填压坡脚
禁止坡顶大量堆载
土方边坡的坡度以挖方深度(或填方深度) h与底宽 b之比表示,即:
土方边坡坡度= h/b=1/(b/h)=1∶m 式中 m=b/h 称为边坡系数。
m= b
h
b
边坡土方量的计算
(1)挖方区、填方区土方边坡 在整平场地、修筑路基的边坡时,常 需计算边坡挖填土方量
【解】(1)根据所给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 然标高
h1=251.50-251.40=0.10m h2=251.44-251.25=0.19m h3=251.38-250.85=0.53m h4=251.32-250.60=0.72m h5=251.56-251.90=-0.34m h6=251.50-251.60=-0.10m h7=251.44-251.28=0.16m h8=251.38-250.95=0.43m h9=251.62-252.45=-0.83m h10=251.56-252.00=-0.44m h11=251.50-251.70=-0.20m h12=251.46-251.40=0.06m
VⅠ(+)=20/8×(4.55+13.10)×(0.10+0.19)=12.80(m3) VⅠ(-)=20/8×(15.45+6.90)×(0.34+0.10)=24.59(m3) 方格Ⅱ、Ⅴ、Ⅵ底面为三边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

土方计算公式Word版

土方计算公式Word版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第一章 土方工程(第二节1)场地平整 -土方工程量计算

第一章 土方工程(第二节1)场地平整 -土方工程量计算
c,31
80 ×
c,41
800
T2
70 ×
c,12
40 500
c,22
110 100
c,32
100 ×
c,42
600
T3
100 ×
c,13
90 ×
c,23
70 100
c,33
40 400
c,43
500
挖方量 500 500 500 400 1900
最优方案判别计算假想价格系数见 表1-1-8
W1 W2 W3 W4 填方量
+ 30 70
100 70 40
400 40
500
挖方量 500 500 500 400 1900
• 确定为最优方案 • 计算最优方案土方总运输量 • 绘制最优方案调配图 • 比较最优方案与初始方案总运输量
• (2)平均运距确定
调配区位置和大小确定后,便可以计算各挖、填 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
1)铲运机和推土机平土时,挖、填方调配区之间重心距 离即为平均运距(在同一片场地内)
2)挖、填方调配区之间距离较远,采用汽车,自行式铲 运车或者弃土运土工具沿工地道路或者规定线路运土 时,运距按实际计算。
(3)土方施工单价确定
• 即:hn=该角点的设计标高—自然地面标高(m)
• h710.=0790=.+32-
+0.23 70.09 70.32
0.23 (m);
-0.04
70.36
-0.55
70.40
-0.99
70.44
• 正值为填方高 度。
+0.55
70.26
+0.13
70.30
-0.36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实例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实例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实例场地平整土方计算是指对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土方开挖和填方的量的计算和计划。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和填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因此,合理地计算土方量和进行土方平整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

土方工程是工程建设施工的关键部分,其中包括了土方开挖和填方两个过程。

土方开挖是指将原有场地的土壤开挖下来的过程,而土方填方则是将开挖下来的土壤重新填回到开挖区域,以使场地平整。

土方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是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土方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土方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高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土方计算是按照整个场地的土方开挖和填方来计算的,而不是按照建筑物的局部进行计算。

计算的方法可以采用均匀土方法、交错平衡法或者交叠平衡法等。

在进行土方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场地的平面尺寸。

通过对建筑图纸的分析和测量,确定建筑物的宽度、长度和高度。

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高度,计算出土方开挖的体积。

土方开挖的体积可以通过将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高度代入土方开挖公式来计算得到。

土方开挖公式通常为:体积=宽度×长度×高度。

计算出土方开挖的体积后,还需要计算土方填方的体积。

土方填方的体积计算通常是将土方开挖的体积与填方的系数相乘得到。

填方的系数是根据场地的特点和施工要求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填方系数在1.1左右。

土方开挖和填方的体积计算完成后,还需要将土方开挖和填方的体积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土方的运输或储存。

如果土方开挖的体积大于填方的体积,则需要将多余的土方进行运输或储存。

而如果土方填方的体积大于土方开挖的体积,则需要从外部补充土方进行填方。

总之,场地平整土方计算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合理地计算土方量和进行土方平整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高度进行测量和分析,计算出土方开挖和填方的体积,并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土方的运输或储存。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

断面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骤和方法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怎么用断面法来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这听上去有点专业,但其实用简单的语言讲解一下,还是很容易懂的。

咱们就像在搞一场大扫除,清理整顿一下地面,要知道需要搬多少土,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说实话,这个过程有点像咱们在厨房准备食材,看似复杂,但按部就班就能搞定。

好了,别废话了,咱们直接上干货!1. 断面法简介首先,咱们得了解什么是断面法。

简单来说,断面法就是在场地上定几个横断面,通过这些断面来计算土方量。

就像你在切一块大蛋糕,切成一片片,然后再把这些片的体积加起来,最后就能算出整个蛋糕的体积。

断面法的核心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1.1 选择断面位置首先,你得在场地上确定断面的位置。

这些位置应该能够代表整个场地的土方变化。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摆放家具,你不会只测量一个角落,而是会测量整个房间。

断面的位置也要有代表性,一般来说,场地的纵深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就设一个断面,横向上每隔一定宽度也设一个断面。

这样就可以把场地的变化情况覆盖得比较全面了。

1.2 断面设计断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断面应该垂直于地形的主要变化方向。

打个比方,就像你在拍照时要找好角度,才能把最美的一面拍出来。

断面的间距可以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来决定。

简单的场地可以少一点断面,而复杂的场地则需要多设几个断面来确保计算准确。

2. 断面数据测量一旦断面位置和设计确定了,就进入测量阶段了。

这个过程有点像你在写一篇作文前,先得做点调研一样。

测量时需要在每个断面上记录地面的高程。

这时候最好使用一些测量仪器,比如水准仪、全站仪,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你可以在地面上打上标记,确保每次测量时都能记录到相同的点,这样测量的数据才有可比性。

2.1 高程数据记录记录高程数据的时候,要注意标记清晰,记录准确。

记得,每个断面的高程点都要测量好,不然计算出来的土方量就可能出错。

测量的时候最好有个人辅助,一人操作仪器,另一人记录数据,这样可以减少错误,提高效率。

场地平整计算土方步骤

场地平整计算土方步骤

场地平整计算土方步骤
计算场地平整所需进行的土方的步骤如下:
1. 确定场地面积:首先要测量场地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将两者相乘得出场地的面积。

2. 确定土方量:根据场地需要平整的高度差和面积,计算需要进行的土方量。

土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方量 = 场地面积 x 高度差。

3. 确定土方方式:确定最合适的土方方式,即判断是否需要挖出或填入土方。

4. 估算成本:估算土方的成本包括人工、机械和运输成本等。

5. 准备工作:启动施工前,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设备、人员和安全措施。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这个话题听起来好像很专业,但是别担心,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给你听。

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场地平整土方量。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一块不平整的土地变成一个平整的场地,这就需要计算出需要挖掉多少土方量。

那么,怎么计算呢?下面我就来告诉你。

我们需要知道这块土地的面积。

这个面积可以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表示:面积=长×宽。

比如说,这块土地的长是100米,宽是50米,那么这块土地的面积就是100×50=5000平方米。

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这块土地的高度。

这个高度可以用一个梯形的高来表示:高=(上底+下底)÷2×高差。

比如说,这块土地的上底是50米,下底是100米,高差是2米,那么这块土地的高度就是(50+100)÷2×2=150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块土地的面积和高度,接下来就要计算需要挖掉多少土方量了。

这个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用这块土地的体积除以一个很小的数。

这个很小的数叫做“挖掉土方量系数”,它的值通常取为1/300。

那么,这块土地需要挖掉的土方量就是(面积×高度)÷挖掉土方量系数=(5000×150)÷(1/300)=2500000立方米。

我们要记住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直接把这个土方量全部挖掉,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因为有些地方可能不需要挖掉那么多土方量,或者挖掉之后会影响到周围的建筑物等等。

所以,在计算完土方量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就可以了。

当然啦,如果你想要更加精确地计算土方量,还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仪器和技术来进行测量和分析。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掌握这些基本的方法已经足够了。

希望我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到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
(1)考虑的因素:
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② 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③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
④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⑤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
A.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
B.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使挖填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

\
(2)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
场地初步标高:
H0=S(H11+H12+H21+H22)/4M
H11、H12、H21、H22 ——一个方格各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M——方格个数.
或:
H0=(∑H1+2∑H2+3∑H3+4∑H4)/4M
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
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
(3)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
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Hn = H0 ±Li
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Lx ix± L yi y
3.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
n------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
Hn------角点设计高程,
H------角点原地面高程.
4.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零点”(如图1-4所示).
图1-4 零点位置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式中x1、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1、h2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
a —方格网的边长,m.
确定零点的办法也可以用图解法,如图1-5所示.
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

它是确定方格中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

图1-5 零点位置图解法5.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表1-3所列计算公式,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
表1-3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
6.边坡土方量计算
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以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

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
一种为三角棱锥体(
图1-6中①~③、⑤~⑾);
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图1-6中④).
图1-6 场地边坡平面图
A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
式中l1——边坡①的长度;
A1 ——边坡①的端面积;
h2——角点的挖土高度;
m——边坡的坡度系数,m=宽/高.
B 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
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边坡体积
式中l4——边坡④的长度;
A1、A2、A0——边坡④两端及中部横断面面积.
7.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