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一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合集下载

场地平整计算方法(方格网及截面法)

场地平整计算方法(方格网及截面法)

8
0.52 0.26 0.80 0.40 1.09 0.55 1.39 0.70 1.71 0.86
9
0.52 0.26 0.80 0.40 0.10 0.55 1.41 0.71 1.74 0.87
10
0.53 0.27 0.81 0.41 1.11 0.56 1.43 0.72 1.77 0.89
填方面积 /m2
挖方面积 /m2
截面间距 /m
边坡土方计算步骤及方法
填方体积 /m3
挖方体 积
/m3
图示
计算步骤方法
1.划分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设计边坡坡
度绘制边坡地段平面图、截面图,截面图的间距取 10 m
或 20 m,最大不超过 50 m。在边坡地段平面图上的边坡起
点的左上角分别填上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高度及两者标
11
0.53 0.27 0.82 0.41 1.12 0.56 1.45 0.73 1.80 0.90
12
0.53 0.27 0.82 0.41 1.14 0.57 1.47 0.74 1.83 0.92
13
0.54 0.27 0.83 0.42 1.15 0.58 1.49 0.75 1.87 0.94
a ——方格网的边长 m。
零点亦可采用图解法求出,如图(b)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 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网底面图形和下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 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4.汇总 分别将挖方区和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建筑场地 挖方区和填方区的总土方量。
26
0.58 0.29 0.93 0.47 1.35 0.68 1.85 0.93 2.46 1.23

简述正方形网格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简述正方形网格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简述正方形网格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正方形网格法是一种利用坐标系的方法来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一种特
定法则。

一般情况下,它包括划分网格、计算实际面积和土方量等步骤。


面介绍正方形网格法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首先选取一个坐标系,在飞线大地测量中选用经纬度表示即可,即可在网格系上计算。

第二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正方形网格,每个网格的边长一般为20或50米,当地建筑物的位置也可以把网格划在有建筑物的位置上;
第三步,根据天气、视觉断面和流向分布情况,从事地形测量,并计算
出每个网格的实际面积。

第四步,然后计算每个网格中植被量和土方量,不同网格植被量和土方
量也不一样,它们大小由视觉断面决定。

第五步,最后计算每个网格的土方量并累加计算得出场地所需起伏土方
量总值。

正方形网格法可以有效解决测量场地起伏土方量的问题,并且也可以帮
助我们比较准确地统计出每个网格的土方量。

因为其精确的可比性,已经成
为建筑行业中测量起伏土方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总之,正方形网格法在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中的应用令人印象深刻,将会更深入地使建筑行业从测量上
得到更多帮助。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实例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实例

例题【例1.1】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图1—7所示,方格边长为20m×20m,填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1。

0,挖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0.5,试用公式法计算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图1—7 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布置图【解】(1)根据所给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计算结果列于图1—8中。

由公式1。

9得:h1=251.50-251.40=0.10m h2=251。

44—251。

25=0.19mh3=251。

38-250.85=0。

53m h4=251.32-250.60=0。

72mh5=251.56-251。

90=—0.34m h6=251。

50—251.60=—0。

10mh7=251。

44-251.28=0.16m h8=251.38—250.95=0.43mh9=251。

62-252.45=-0。

83m h10=251。

56-252.00=—0.44mh11=251。

50—251.70=—0.20m h12=251.46—251.40=0.06m图1-8 施工高度及零线位置(2)计算零点位置.从图1-8中可知,1-5、2—6、6-7、7—11、11-12五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由公式1.10求得:1-5线x1=4.55(m)2—6线x1=13。

10(m)6—7线x1=7。

69(m)7—11线x1=8。

89(m)11-12线x1=15。

38(m)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位置,如图1—8.(3)计算方格土方量.方格Ⅲ、Ⅳ底面为正方形,土方量为:VⅢ(+)=202/4×(0。

53+0.72+0.16+0。

43)=184(m3)VⅣ(—)=202/4×(0.34+0.10+0.83+0。

44)=171(m3)方格Ⅰ底面为两个梯形,土方量为:VⅠ(+)=20/8×(4。

55+13.10)×(0。

10+0。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以及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两种。

(1)方格网法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精度较高,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划分方格网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将欲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20m×20m或40m×40m,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

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6-3):(6-8)式中x1、x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1、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均用绝对值;a——方格网的边长(m)。

图6-3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图6-4 零点位置图解法为省略计算,亦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位置,如图6-4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这种方法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现的错误。

3)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6-31所列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有关计算用表见表6-31。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表6-31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m),用绝对值代入;V——挖方或填方体积(m3)。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4)计算土方总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

(整理)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整理)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以及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两种。

(1)方格网法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精度较高,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划分方格网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将欲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20m ×20m 或40m ×40m ,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

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6-3):a h h h x ⨯+=2111 a h h h x ⨯+=2122 (6-8) 式中 x 1、x 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 1、h 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 ),均用绝对值;a ——方格网的边长(m )。

图6-3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图6-4 零点位置图解法为省略计算,亦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位置,如图6-4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这种方法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现的错误。

3)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6-31所列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有关计算用表见表6-31。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表6-31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m),用绝对值代入;V——挖方或填方体积(m3)。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
在土建工程中,计算土方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计算土方量的方法也有很多,其中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方格网来计算。

方格网计算法通常适用于分块比较规则的场地。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

步骤一:绘制方格网
首先,需要绘制方格网,即把场地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成小块。

具体的比例应该根据场地大小和地形情况来确定。

划分好方块之后,可以用绳子或者直尺来把方块连接起来,形成方格网。

步骤二:测量地形高度
接着,需要在方格网的交点处,即每个小块的四个角落处进行地形高度测量。

可以使用测高仪等工具来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需要保证精度,以确保计算的土方量准确无误。

步骤三:计算每个小块的体积
有了每个小块的高度数据之后,就可以计算每个小块的体积。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 = 面积 × 平均高度
其中,面积可以通过方格网的尺寸来直接计算,平均高度则是该小块四个角高度的平均值。

步骤四:计算总体积
所有小块体积计算完毕之后,需要把它们加起来,得到场地的总体积。

为了便于计算,可以把各个小块的体积逐个列出来,然后进行累加,最终得到总体积。

步骤五:检查计算结果
计算出总体积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检查。

可以再次对各个小块的高度进行测量,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也需要检查方格网的划分是否准确,以及每个小块的面积是否计算正确。

方格网计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适用于场地比较规则且地形比较平缓的情况。

在进行方格网计算时,需要注意测量高度的精度,以及对结果进行检查。

实训一-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实训一-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一、设计题目——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利用方格网法计算出场地平整时的土方量,其属于设计地面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地面是将自然地形加以适当整平,使其成为满足使用要求和建筑布置的平整地面。

对于平整场地,合理设定土方工程量的大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是《总图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该设计的教学,进一步掌握利用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时的土方量的工程。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方格网法是将基地化分为若干个方格,根据自然地面与设计地面的高差,计算挖方和填方的体积,分别汇总即为土方量。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平坦场地。

设计时要求填方和挖方基本相等,即要求土方就地平衡,平整前后这块土体的体积是相等的。

对于一块表面上崎岖不平的土体,经整平后使其表面成为平面。

设平整前的土方体积为V:V=)(4)432(441243212∑∑∑∑∑∑=+++ijjjjjhPiahhhha式中:V——土体自水准面起算自然地面下土体的体积;a ——方格边长(m );——方格网交点的权值,i=1表示角点,i=2表示边点,i=3表示凹点,i=4表示中间点,其权值分别为1,2,3,4。

h 1j h 2j h 3j h 4j ——各角点,边点,凹点,中间点的自然地面的标高(m 3)。

h ij ——各角点(或边点,凹点,中间点)的自然地面的标高(m 3)。

设方格坐标原点的设计标高为x ,则整平后土体的体积为:∑∑=412'))((4x f P a V i式中:——土体自水准面起算平整后土体的体积(m 3);x ——方格网坐标原点的设计标高(m );a ——方格边长(m );m ,i ——X 轴方向的放个数与设计坡度(%),从原点起,上坡为证,下坡为负;n ,j ——Y 轴方向的放个数与设计坡度(%),从原点起,上坡为证,下坡为负; 当土方平衡时,平整前后这块土体的体积是相等的,即'V V =∑∑41ijh Pi =∑∑41))((x f P i由于式中只有x 为未知数,所以可以求出来,从而求出方格网各个交叉点的设计标高。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在编制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土方的平衡调配以及检查验收土方工程时,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两种。

(1)方格网法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精度较高,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划分方格网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将欲计算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方格一般采用20m ×20m 或40m ×40m ,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将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应先算出方格网边上的零点的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即得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图6-3):a h h h x ⨯+=2111 a h h h x ⨯+=2122 (6—8) 式中 x 1、x 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 1、h 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m ),均用绝对值;a ——方格网的边长(m )。

图6-3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图6-4 零点位置图解法为省略计算,亦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零点位置,如图6—4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这种方法可避免计算(或查表)出现的错误.3)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积图形和表6—31所列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或用查表法计算,有关计算用表见表6—31.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表6-31注:1。

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m),用绝对值代入;V——挖方或填方体积(m3).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题目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利用方格网法计算出场地平整时的土方量,其属于设计地面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地面是将自然地形加以适当整平,使其成为满足使用要求和建筑布置的平整地面。

对于平整场地,合理设定土方工程量的大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是《总图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该设计的教学,进一步掌握利用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时的土方量的工程。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
方格网法是将基地化分为若干个方格,根据自然地面与设计地面的高差,计算挖方和填方的体积,分别汇总即为土方量。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平坦场地。

设计时要求填方和挖方基本相等,即要求土方就地平衡,平整前后这块土体的体积是相等的。

对于一块表面上崎岖不平的土体,经整平后使其表面成为平面。

设平整前的土方体积为V:
V=
)
(
4
)
4
3
2
(
4
4
1
2
4
3
2
1
2
∑∑



∑=
+
+
+
ij
j
j
j
j
h
Pi
a
h
h
h
h
a
式中:
V——土体自水准面起算自然地面下土体的体积; a——方格边长(m);
——方格网交点的权值,i=1表示角点,i=2表示边点,i=3
表示凹点,i=4表示中间点,其权值分别为1,2,3,4。

h 1j h 2j h 3j h 4j ——各角点,边点,凹点,中间点的自然地面的标高
(m 3)。

h ij ——各角点(或边点,凹点,中间点)的自然地面的标高
(m 3)。

设方格坐标原点的设计标高为x ,则整平后土体的体积为:
∑∑=412
'))((4x f P a V i
式中:
——土体自水准面起算平整后土体的体积(m 3
);
x ——方格网坐标原点的设计标高(m );
a ——方格边长(m );
m ,i ——X 轴方向的放个数与设计坡度(%),从原点起,
上坡为证,下坡为负;
n ,j ——Y 轴方向的放个数与设计坡度(%),从原点起,
上坡为证,下坡为负; 当土方平衡时,平整前后这块土体的体积是相等的,即'V V =
∑∑41ij
h Pi =∑∑41))((x f P i
由于式中只有x 为未知数,所以可以求出来,从而求出方
格网各个交叉点的设计标高。

由此求出的设计地面标高,能使填
方量和挖方量基本平衡。

2.布置方格网
在绘有地形的平面图上布置方格网,使其一边与用地长轴方向平行。

边长采用20m*20m。

将方格网交叉点编上顺序号,填在其左下方。

详细布置见附件。

3.确定自然地面标高
从地形图上求出自然地面标高,根据等高线数值,利用内插法求出各方格交叉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填在方格交叉点的右下方。

详细布置见附件。

4.求设计地面标高
根据初步确定的场地设计标高及设计地面的坡度(南北向坡度为i,东西向坡度为j),逐一计算出各交叉点的设计标高,并填在其右上方。

5.计算施工高度
用设计地面标高减去自然地面标高,结果即为施工高度,填在交叉点的左上方。

所得结果为负值时,表示该店为挖方;所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该点为填方。

6.标注零点、确定零线位置
在一个方格之内相邻两交叉点,如果一点为填方而另一点为挖方时,在这两点之间必有一个不填不挖之点,此处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相等,即施工高度为零,故称为零点。

零点的位置可用图解法求出,用直尺在填方交叉点沿着与零点所在边垂直的边上,标出一定比例的填方高度,然后,在挖方交叉点相反方向标出同样比例的挖方高度,两高度点连线与方格边相交点,即为零点。

将零点连接成线段,即为零线(挖方区和填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
--
7.计算土方量
方格中如果没有零线,其土方量计算较为简单;否则,由于零线的位置不同,其相应的土方量计算公式也不同。

使用时应
根据附件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将各方格网的土方量分别标注在图中,然后,按列分别求和,并标注在栏内,最后可得挖方总数量和填方总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