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探讨

合集下载

浅谈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及工艺技术

浅谈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及工艺技术

我 国很多小城镇 尚无完善的排水系统 , 雨污水均 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 至就近水体 , 一些小城镇( 特 别是山区和贫 困地区等) 由于街道过于狭窄 、 两 侧建筑密集 、 施工复杂 , 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 统, 可考虑采用完全合流 制排水 体制 ; 对改造难度 极大的 旧城 区可维持原有 合流制排水 系统 ; 对西 部干旱地区 , 由于 降雨最极少 , 亦可采用合流制系统。 但是对于需要采用合 流制系统在小城镇 , 应在污水总干管末端 ( 即污水处理厂进水 端) 设置调节 池, 调蓄雨季洪峰流量 。当然, 在工程设计时应对污水 收集系 统 ( 完全分流
年来 , 蚯蚓 生物 滤池 因其基 建投 资和运 行 费用更 为低廉 、 处理效 果好 在 具有较 好的B OD5 和S S 去除功 能的 同时 ,对氨氮去 除率高而 引起 了众 多 研究者 的注 意和大 量的应用实 践。该 技术针对我 国 目前经济基础 相对较 为薄弱 、 运行管理水 平较低 的小城 镇 , 具有 良好 的应用潜力 和应用前景 。
物光 合 、 输氧 作用, 促进 兼性微生物分解 来实现对污 水的高效净 化。此 工 艺优 点是对 高浓度 氮、 磷污 水处理效果特 别明显 。 研 究表 明 ,在 进水浓 度较 低情况 下 ,人 工湿 地对BO D 的去 除率 达 8 5 %一 9 5 %, C OD去除率可大 于8 0 %, 总氮去 除率可大于6 0 %, 总磷平均 去 除率 可达9 O %。该 处理技术具有 工程程投资和 运行 费用低 、运行 管理 简 单、 处理效 果好 、 抗冲击 负荷能力 强等特 点, 适合应 用于技 术管理 水平不 高、 规模较小 的小城镇污水 处理 。缺 点是 占地面积 大, 工程建设 资金投入 也较 大 。且对进 水要求较 高, 运行过程容 易发生填料堵 塞。 3 . 3生物滤池 处理技术 生物滤 池是 由土 壤 自净、污水灌溉 及原始 间歇 砂滤池发展 而来的一 种人 工生 物处理 技术 , 受气 温变 化影 响较 小 , 现 已由低负 荷发 展到 高负 荷, 进 一步扩大 了其应用范 围。目前 , 生物滤池处理 技术 己逐渐发 展为曝 气生物 滤池 、 变速 生物滤池 、 蚯 蚓生物滤 池等多种工 艺形 式 。曝气生物滤

西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探讨

西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探讨

西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探讨摘要:西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须充分考虑西部中小城镇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东部地区或大城市污水处理模式。

通过对西部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调研、分析国内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针对西部中小城镇自身特点,探讨了各类技术在西部中小城镇应用的可能性,提出了西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适用工艺。

关键词:西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一体氧化沟折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复合式人工湿地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工农业水平等都有较大的提高。

这些极大地提高了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西部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

1西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随着西部中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规模的快速聚集,城镇污水量与日俱增,但由于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目前西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然严重滞后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西部中小城镇污水量较小(1000~50000m3/d),水量、水质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较大,不同地区污水成分差异明显,例如重庆一些小城镇,由于排水系统不健全,多采用明渠排水,致使大量的雨水流入和地下水渗入,降低了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

总的来说,中小城镇污水性质大都相差不大,一般cod<500mg/l,ph=6.5~7.5,bod5<250mg/l,ss<500mg/l,色度<100,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且水质水量的波动较大,可生化性好[2]。

受经济实力、管理水平以及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制约,西部地区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如下特点:(1) 投资省、运行费用低;(2) 操作管理简单;(3)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4) 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具有脱氮除磷功能;(5) 适合西部独特的自然条件,如高原气候或山地气候等[3]。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探讨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探讨

2 中小 城镇 污水 处理 工 艺特点
在结合 中小城镇 的经 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 的基 础上, 采取合 理 的污水处理工 艺, 有效 的解 决中小城镇 水污染的 问题 , 从而改 善中小 城镇 的自然环境 , 为中小城镇 的持续发展做 出贡献 。同一般污 水处理工
4 中小 城镇 污水 处理 适用 工 艺
由于受经济 水平的 限制 , 中小城镇污 水处理 厂建成后 , 会因 为经 费跟 不 上的问题, 影响其正常的运行。此外, 受制于中小城 镇的经济水平 和社会 发展程度 , 中小城镇 的污 水处理技术 没有及 时的更新 , 在一定程 度上影 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在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的选择 过程中 , 要充分 的 分 析污 水处理设施产 生的环 境污染、 生态影 响以及 资源和能源消耗 的水 平, 尽量保证 所选择 的污 水处理工艺 效果明显 , 同时符 合当下 的环保意 识。所 以, 中小城镇污 水处 理工艺存在 的问题较 多, 要 结合污水处理工艺 的实际情况 , 合理 的提升污水处理工艺水平 , 保护 中小城镇 的生态环境 。

水处理的过程中破坏其他 的生态环境 。例 如: 污水处理后 的水 资源用 于 境 。
农 田灌溉 , 就可 以 《 农 田灌溉水 质标准》 对 污水进行处 理, 然后排入 农 田
4 . 2 UNI T ANK 工 艺
里 ;地势高差大的地方可 以充分利用 地势高差免去污水 的提 升等 环节,
建材发展导 向2 0 1 7 年 8月
交流园地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探讨
易立 明 ( ຫໍສະໝຸດ 江市环境保护局 湖南 洪江 4 1 8 1 0 0 ) 摘 要: 近些年, 随着 我国中小城镇经济 的发展和进步 , 中小城镇 的生活污水排放量越 来越大 , 但 是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 社会 发展程度的限制 , 导致中小城镇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很好处理。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和存在 的问题 , 进而 探讨 了中小城镇水污染处理适用工艺, 以期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 为我国中小城镇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 中小城镇; 污水 处理; 适用工 艺 ‘

关于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的研究探讨

关于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的研究探讨

近年来 ,这种处理工艺 已经取得 了国内外污水厂的广泛青睐 。 在美国 、 德国、 法国都建有多座生态污水处理塘 , 它 们既可单 独运
行, 也可组合进行污水 的处理 。这种处理技术不仅建设 和运行 费 用较低 , 而且 还能进行水资源的 回收和再利用。 中小城镇在 实施生态处 理工艺 时 ,可以利用本 地的环境优 势, 利用周 围的农 田 、 荒地 、 沼泽地 等进 行污水 的生态处理 , 将 污
l我 国中小城 镇 污水 处理 工艺存 在 问题
程。 在 污水不断进入预反应区后 , 从隔墙底部进入主反应 区内 , 在
之 当前 , 我 国中小城镇运用 的污水处理工艺大 多都存 在着运 行 充足的供养条件下 ,运用微生物对污泥与清水进行有机分解 , 后 再利 用升降滗 水器将浮在上面的清水均匀地排 出, 最 大程 度减 成本大 、 投入成本 高等 弊端 。 很多城镇的污水厂 , 由于长期 沿用 大
沉淀 、 排 城市 的污水处理技 术 , 造成 资金严重 匮乏 , 从而导致 污水厂难 以 少 排水 过 程 中对 底 部 污 泥 的 干 扰 。这 种处 理工 艺 将 曝气 、 有效 省去 了传统 工艺繁琐 的 回流过程 , 也 节省 正常运行 。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该 因地制宜 。在选择和采 水构成一个整体 ,
用处理工 艺的过程 中 , 应该充分考虑到其运行过程 中对生 态环境 了工艺建设 的成本费用 。
. 3生 态 处理 工艺 造成 的污染 , 并且要做好资源 的消耗预算l l 】 。 为 了使我 国中小城镇 3
能够 发展得更快 、 更好 , 必须要 克服 中小 城镇经济 匮乏等方面 的
困难 , 尽 快 地 开 发 出具 有 高 效 、 节能、 灵 活 性 强 的 污水 处 理 工 艺 。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探讨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探讨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探讨摘要:本文就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并就生物吸附工艺进行了实例论证,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 生物吸附;工艺一、前言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地提高。

而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城镇水环境的恶化, 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已成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近年来, 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污水处理事业, 正高速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

预计到2010年, 我国将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千余座,总投资将1800亿元。

在这一进程中,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 将是环保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一)A/O法(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 前处理- 厌氧水解池- 接触氧化池- 沉淀池- 过滤池- 出水- 污泥回流(2)设计要点:A: 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小时。

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 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 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 底部设布水沟, 保留污泥不沉积底部, 呈悬浮状态。

污泥床平均浓度30~35g/l, 则污泥负荷为0.35 ~0.30kgCODcr/kg(ss)•d。

B: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池内设有填料, 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 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 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

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 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

为培养微生物的不同的优势菌种, 将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2.5小时, 有机负荷为1.15kgBOD5/m3.d。

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 有机负荷0.768kgBOD5/m3.d。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探讨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探讨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探讨摘要:文章提出了CRI、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五种适用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对几种工艺从适用范围、基建投资、处理单位水量成本、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关键词:污水;工艺流程;设计近年来,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各地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呈现发展态势。

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工艺技术选择上,大多仍照搬大、中城市污水处理类似的传统工艺流程,针对国内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专项建设标准还不完善,特别是技术经济指标方面,如套用大标准,必然造成投资浪费和运行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小城镇管理水平难以达到传统处理工艺对设施运行与维护管理的要求,不利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益的充分发挥。

在这样的形式下,需要探索新的与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工艺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其选择应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出水要求、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以及当地的温度、工程地质、征地费用、电价等因素综合考虑。

文章从工艺可靠性,投资经济性及管理方便性等方面,就几种适用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作简单对比。

1CRI人工快渗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人工快渗(CRI)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单,不曝气、不用污泥回流和污泥处理,污水经过一级处理沉淀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人工快渗池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只有少量的初沉池污泥(泥沙)产生,故不必建设过多的污泥处理设施,通常只要简单干化即可,因此具有建设成本较省、运营成本较低的特点。

我国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中已经开始采用此工艺。

常规的污水处理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的药剂材料费、动力费及污泥处置费在CRI污水处理厂中比例很小,显示了其在运行成本方面的优势。

单位处理经营成本为0.18~0.46元/m3。

适合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推广。

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曝气生物滤池(BAF)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其工艺原理是利用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的填料上的微生物。

浅谈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浅谈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浅谈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环境出现了许多污染问题,其中由于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无序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针对中小城镇污水的特点, 通过不同工艺的比较, 提出了适合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此工艺具有占地少、投资小、处理效率高, 易实现集成化和自动化的特点。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目前全国多个城镇绝大多数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西部更是如此。

这不仅对当地的水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且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 中小城镇污水的处理势在必行。

探讨适合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所用的方法是基于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有: 过滤、离心、沉淀和浮上。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有: 混凝、中和、化学沉淀和氧化还原。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有: 吸附、离子交换、萃取和膜析。

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有: 好氧、兼性和厌氧生物处理。

1.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探讨根据中小城镇污水的水质情况, 对这类污水的处理, 虽然化学混凝法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处理效果, 但不仅其运行费用高, 而且污泥量大, 后续处理有难度。

通过对一些城镇污水的实地取样监测, 其污水的BOD5/ COD 的比值都大于0.4, 一般在0.5 以上, 即污水的可生化性能好, 适宜采用生物法处理。

又因此类污水的COD 值较低, 二级处理不需进行厌氧, 可直接进行兼性或好氧生物处理。

当然, 为了脱氮除磷可添加厌氧处理单元。

预处理或一级处理: 常采用粗细格栅、沉沙池、初沉池等, 目的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 以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 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级处理: 常用的处理工艺有A/ O 法、A2/ O 法、AB 法、SBR 法、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等。

绝大部分有机物都是在这一阶段得以去除。

下面就这些方法作详细介绍和比较。

1.1A/ O 法A/ O 法主要由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优化研究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优化研究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经过初沉、生化处理、终沉等环节的处理,最终使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如何优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最小化经济和环境成本,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初沉:将进入生化池的污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易沉淀的物质,以减少生化池内泥量增长速度,保证生化系统正常运转。

2. 生化处理:将初沉后的污水送入生化池中,通过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生物质,使其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并可将污水中的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等进行脱氮处理。

3. 深度处理:在生化池后设置深度处理系统,对生化池出水中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出水质量。

4. 终沉:在深度处理后,将污水送进终沉池进行沉淀,该池内的污泥含有较高的氮和磷元素,通过后续的污泥处理可以将其回收利用。

5. 除磷处理:在终沉池出水部分设置除磷设备,利用化学还原法将污水中的磷元素去除,使出水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 消毒:最后,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使水资源能够达到可以安全排放的标准。

上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能够较好地解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问题。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率、减少经济成本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1. 调整处理设施的进出水流量和水质,保证处理厂处于最佳运营状态;2. 优化生化池中的底部曝气和小流量填料、于好氧和厌氧处理组合,降低处理成本;3. 采用更加经济、环保的污泥处理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4. 探索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

结论:优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需要充分考虑设备性能和废水特性,通过不断的优化设计和改进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各地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呈现发展态势。

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工艺技术选择上,大多仍照搬大、中城市污水处理类似的传统工艺流程,针对国内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专项建设标准还不完善,特别是技术经济指标方面,如套用大标准,必然造成投资浪费和运行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小城镇管理水平难以达到传统处理工艺对设施运行与维护管理的要求,不利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益的充分发挥。

在这样的形式下,需要探索新的与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工艺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其选择应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出水要求、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以及当地的温度、工程地质、征地费用、电价等因素综合考虑。

文章从工艺可靠性,投资经济性及管理方便性等方面,就几种适用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作简单对比。

1CRI 人工快渗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人工快渗(CRI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单,不曝气、不用污泥回流和污泥处理,污水经过一级处理沉淀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人工快渗池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只有少量的初沉池污泥(泥沙)产生,故不必建设过多的污泥处理设施,通常只要简单干化即可,因此具有建设成本较省、运营成本较低的特点。

我国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中已经开始采用此工艺。

常规的污水处理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的药剂材料费、动力费及污泥处置费在CRI 污水处理厂中比例很小,显示了其在运行成本方面的优势。

单位处理经营成本为0.18~0.46元/m 3。

适合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推广。

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曝气生物滤池(BAF )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其工艺原理是利用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的填料上的微生物。

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处理。

原污水中的悬浮物及由于生物膜脱落形成的生物污泥,被填料所截留,滤层具有二次沉淀池的功能,无需污泥回流,无需设置沉淀池。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生物滤池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氧传输效率高等优点,此外,由于污泥食物链长,污泥龄长,剩余污泥量少,无污泥膨胀之忧。

该工艺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对溶解性污染物和氨氮的处理效果不受低温环境的影响,但它对进水SS 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 ≤100mg/L ,最好SS ≤60mg/L ),故需要进行预处理,否则运行中填料容易堵塞。

不足的是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运行成本偏高。

曝气生物滤池构筑物因建筑难度较大,施工精度较高,单位池容的建设费用比活性污泥法工艺要高,但滤池总池容要比活性污泥法工艺低很多,镇级污水厂采用此工艺每吨水投资在800元左右,运行平均成本0.6元/t 。

由于运行成本及滤头滤料的堵塞问题阻碍了此种工艺在国内大范围应用。

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人工湿地是人为地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体系。

人工湿地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泛,包括N 、P 、SS 、有机物、重金属、微量元素、病原体等。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系统对BOD 5的去除率可达85%~95%,SS 和COD 的去除率为93.1%和92%,处理出水中BOD 5的浓度在10mg/l 左右,SS 和COD 出水浓度为15mg/L 和48mg/L 。

除此,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及亚硝化细菌数量较高,以及湿地根区土壤中不同区域的含氧量不同,相当于若干A 2/O 处理单元,故人工湿地比一般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强的脱氮除磷的效果。

人工湿地工艺由于建设投资省和运行费用低(仅为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的1/10~1/3),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氨氮去除率高,同时创造了城市生态景观的特点,使其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不足在于:①占地面积大;②水生植物易受病虫害影响;③设计运行参数不精确,因此常由于设计不当使出水不能达标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人工湿地工艺运行一年多后,湿地前端易堵塞。

解决的办法一是在湿地前面增加投加混凝剂的预处理单元,降低进入后续人工湿地系统的PO 4(3-)P 的负荷;二是定期收割湿地植物,促进植物生长,实现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探讨龙萍(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0)作者简介:龙萍(1972-),工程师,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提出了CR I 、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五种适用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对几种工艺从适用范围、基建投资、处理单位水量成本、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关键词:污水;工艺流程;设计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14-0061-02企业技术开发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第30卷第14期Vol.30No.142011年7月Jul.20114SBR工艺流程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该工艺系统组成简单,其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

与传统工艺不同,其通过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使有机污染物沿着时间的推移而降解。

其主要特征是将同步去除BOD、脱氮、除磷的工艺集于一池,无污泥回流和混合液的内循环,能耗低,污泥龄长,剩余污泥少,不需设置二沉池。

SBR工艺的这些特殊性,进一步拓宽了活性污泥法的使用范围。

小城镇污水厂采用此工艺,建设与运行费用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降低20%。

就近期的技术条件,SBR系统更适合处理小水量,分散点源污染间歇排放的农村小城镇污水治理。

5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淹没式生物膜反应池中设置缺氧区和好氧区,生物膜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微生物以吸附和沉积于膜上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质,进行繁殖生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排泄物以达到除污效果,生物膜脱落后进入废水,在二次沉淀池中被截留下来,成为污泥。

由于生物膜的食物链长和在厌氧、缺氧环境中的酸化、水解反应等因素,剩余污泥产量大幅度减少,大约仅为活性污泥法的1/5~1/3。

整套工艺流程简短,无初沉池、污水回流系统及污泥消化池等,可实现BOD5去除率在90%以上,NH3-N去除率在90%以上,磷的去除率在40%以上。

该工艺基建费800~1500元/m3,每吨水平均运行成本约为0.2~0.3元。

折流淹没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经济、节能、简易、高效,具有适用于中小城镇的优势,但中小城镇污水水量和水质变化波动较大,故污水进行生物膜法处理前,应设置调节池。

6结语通过比较,得出如下主要结论:①在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许可下,优先选择技术成熟、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好的自然生物处理法,如人工湿地工艺。

②季节(温度)变化对SS去除率影响很小,对COD 和磷去除率有一定的影响,对氮去除率影响较大。

总体上看,各种工艺流程对污染物的去除,夏季效果最好,冬季效果最差。

③以上工艺的污水厂的运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工艺建造及运行成本最低,其次是淹没式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对低温水脱氮处理略占优势。

CRI污水处理工艺适合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1]王艳华,郑春燕.小城镇人工快渗工艺污水处理厂投资及运行成本探讨[J].给水排水,2010,(12):40.[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方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在行驶过程中的交通堵塞。

3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情况我国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方面要比国外稍晚。

国防科技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该项技术研究。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2000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第4代无人驾驶汽车试验成功,最高时速达76km,创下国内最高纪录。

上海交通大学所主持的CyberC3(CyberCars in ChineseCities)车属于城市内活动的无人驾驶汽车,该智能车行驶在非结构化的城市道路上,平均车速一般不大于10km/h,实现自主定位、导航、行驶、避障以及与外界的交互,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方向此外,西安交通大学搭建了Spingrobot智能车实验平台,并于2005年10月成功完成在敦煌“新丝绸之路”活动中的演示。

同济大学2006年研发了一辆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电动游览车,最高时速为50km/h,可应用于人们观光旅游。

吉林大学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无人驾驶智能车方面也研究较早,取得不少成果。

4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瓶颈和未来展望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大多还处于研发阶段,而不可忽视的问题还有很多,最受争议的是道德问题。

在目前的科技发展情况下,无人驾驶汽车短时间还不能完全具有人类的行为判断能力。

无人驾驶技术永远是将保护车辆和车内人员作为第一要务。

而一个驾驶员则可能宁愿牺牲自己的车来保护他人。

例如,如果驾驶时前方有辆车突然打滑,已经来不及停车。

此时,在汽车左边有一辆大卡车,右边则是一群等着过马路的孩子。

大多数司机会选择撞向大卡车,以避免撞到行人。

而无人驾驶车辆无法识别孩子们———它只会简单地看到这条道路阻力较少,而将车转而冲向这边。

因此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只有真正的将人类智能赋予控制系统,才可能达到智能交通系统所要求的安全、绿色、高效的特点。

参考文献:[1]曹芳伟.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下的城市街道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2]邬昌茂.基于HCS12单片机的智能车底层控制系统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上接第59页)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7月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