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合集下载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75%以上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75%以上骨折

3 1 例获得 1 8 ~ 2 4个 月 的 随访 。 1例失 访 。随访 患 者 术 后
椎 体 高度 恢 复 良好 。 伤 椎 高 度 无 明显 丢 失 , 未 发 现 内 固定 物 松 动 或 断 裂 。 结论
棒 系统 内固 定 中 应 用 能有 效 防 止椎 体 高 度 二期 丢 失 及 内固 定物 松 动 或 断 裂 。
从 而 有 利 于增 加 导 针 进 入 的 空 间 。 对 于椎 体 压 缩 在 7 5 %以上 者
则 应 选 择左 9点 或 右 3点 处 进 针 , 而且外展角度为 2 0 — 3 O 。 以使
导针超过中线 . 有 利 于 骨 水 泥 分 布 于 对 侧 。球 囊 多 点扩 张技 术 要求分别在椎体的前 1 / 3 、 中1 / 2 、 后 1 / 3处 扩 张 , 使 整 个 椎 体 都
中 国 骨 与关 节 损 伤 杂 志
2 0 1 3年 3月 第 2 8卷 第 3期 C h i n J B o n e J o i n t l n i u r v . Ma r . 2 0 1 3 . V o 1 . 2 8 。 N O . 3

2 4 7・
匀 分 布 于椎 体 内 . 又能减少骨水 泥的外漏产 生的并发 症 , 是 临
床上的难题。 有学者 L 3 认为 , 椎体压缩在 2 / 3以 内者 可 使 用椎 体 成形术 . 压缩 超 过 2 / 3者 则 被 列 为 椎 体 成 形 术 的 禁 忌 证 。 因 此 椎体压缩在 7 5 %以上 时 应 采 用 多 种 方 法 相 结 合 , 本 组 采 用 全 身 或 连 续 硬 膜 外麻 醉 , 通过对抗牵引 , 手法按压复位 , 使 塌 陷 的 椎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效进行 对 比分 析 , 报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资料 . 20 0 6年 1月 " 0 9年 1 来我 院  ̄2 0 月 就治 的 3 O例 老年 骨质 疏 松 性 胸 腰椎 压 缩 骨折 患 者 进 入研究 , 随机 分成 VP治疗 组 和 B KP治 疗组 。 VP
摘 要 目的 : 评估椎 体 成形 术 ( ) VP 和椎 体后 凸成 形术 ( KP 治 疗骨质 疏松性 椎体 压缩 骨折 的疗效 。 法 :2 B ) 方 3 例老 年骨质 疏松性 胸腰椎 压 缩 骨折 患者 随机 分成 V P组 和 B KP组 , VP组 9例 单椎 体 , 5例 2个椎体 、 2例 3

VP: 患者 全 麻 生 效 后 , 卧 位 , 椎 体 骨折 部位 过 俯 使
伸, c型 臂 x 线 机 透 视 下 , 向椎 弓根 方 向做 穿 刺 通 道 , 刺针 抵达 椎 体 后缘 骨 皮 质但 未超 过 椎 弓根 前 穿 缘 时 , 视见针 尖应 位 于椎 弓根 投影 之 内。 透 在穿刺 针 穿 刺至 椎体前 部 的1 3 后 , /处 于透视 监控下 将调 配好
射 。术后 l  ̄2 d d下地 活 动。
1 3 观测指标 . 术 中连续监 测患 者 的生命 体征 , 记
标 准 : X 线 、 T检 查揭 示 椎体 楔 形或 双 凹型压 缩 经 C
性改变, 明确 为 压缩 性 骨 折 , 椎 骨 密 度 ( MD) 腰 B 检 查 明确 为 骨质 疏 松 , MRI 查 提 示椎 体 T 相 低 信 检
fatr , rcu e 0VC 患 者 接 受 了经 皮 椎 体 后 凸 成 形术 F) 的治疗 [ 。椎体后 凸 成形 术是 在 椎 体成 形 术基 础 1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意义 ( O 0 )结 论 P> . 5 。
经 皮椎 体 成 形 术 是 治疗 骨质 疏 松 性 椎 体压 缩 性 骨 折 安 全 、 效 的方 法 , 有 其缓 解 疼 痛 效 果 明显 。
文 献标 识 码 : B
关 键 词 : 柱 ; 折 ; 缩 性 ; 质 疏 松 ; 皮 椎 体 成 形 术 脊 骨 压 骨 经
水 泥 Ⅲ 。
单侧椎 弓根穿刺注射。 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量为3 . ~45 mL
( 平均3 5 L 。 . )患者术中、 m 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6例均获 2 得随访 , 随访时间6 8 ~2个月, 平均1.个月。 26 术后6 4 ~2 h患
者均感觉腰背部疼痛缓解或消失。 术后第3 天应用疼痛视觉 模 拟评分法测定, 由术前 的(. ±12 分降至(. ±13 80 . ) 22 .) 分, 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 <o0)术后 x线片椎体前 P . 1. ) 5. ±1. ) 6. ±9 6 %,
Cb ob角由术前(02 . ) 2. ±23。 矫正到术后(78 .)。 1.±28。但手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R6 3 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日渐 多见。 压缩的椎体高度丢失, 后凸畸形, 剧烈的腰背部疼痛, 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对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时、 准确地治
疗极其重要。 经皮椎体成形术 ( r t eu e erp s , p c a os r bol t eun vt ay
用记号笔做体表标记。 用带芯骨穿刺针 C型臂 x线机引导 下, 在正位透视下选择皮肤进针点 , 一般位于棘突旁开2 ~ 3 m处, c 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成1。 O 经正侧位双向 5 ~2。 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疏松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疏松压缩性骨折

内蒙古中医药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对4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于气管插管麻醉或局部麻醉行PVP ,术后立即在C 型臂透视下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及渗漏情况,评估手术成功率;按照主诉疼痛分级法(VRS )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分级并判定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Cobb 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

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5.8%,术后疼痛总有效率为98.2%;除3个椎体骨水泥外渗外,无原椎体再发塌陷、神经受累现象;术后Cobb 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

结论: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有效微创技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止痛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缩短患者长期卧床时间。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压缩性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072-02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疏松压缩性骨折陈志军*邵莉莉**江苏丹阳市人民医院(212300)2012年2月25日收稿的三联短程疗法治疗。

给予奥美拉唑20mg/次,口服,每日2次,替硝唑0.5g/次,口服,蒙脱八面石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20000690,批号:L118a ),饭间服用,1~3g/次,临睡前加服1次。

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治疗,给予奥美拉唑(河南省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19990046,生产批号:0008111)20mg/次口服,每日2次,阿莫西林(沈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13908,生产批号4060083)0.5g/次,口服,每日3次,克拉霉素(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046,生产批号:20000615)0.25g/次,口服,每日2次。

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电图 、 体 C 或 MR、 椎 T 出凝 血时 间等 ) 训 练患 者 床 上 , 大 小便 , 以适应 术后 早 期 卧床 的需 要 。做 好 药 物 如 碘 及 麻 醉 药 过 敏试 验 、 常规 术 区备 皮 、 日晨 测 生 命 体 术
症, 使血 糖 < 1 0mmo / 血 压 < 1 0 9 , L L, 5 / 5mm Hg 心
电 图无 明显 心 肌缺 血变 化 。 1 2 方 法 .
征 。训 练患 者 足 趾 的 背 伸 等 运 动 以更 好 的达 到 术 中
1 2 1 手 术方 法 ..
椎 体成形 术 1 2例 1 椎 体 , 囊后 3 球
配合 。 3 1 3 俯 卧位练 习 术 前 须评 估患 者 所 耐受 俯 卧 位 . .
例, 2 女 5例 , 龄 6  ̄7 岁 , 均 6 . 年 2 4 平 8 5岁 。人 院时均
因腰 痛 而 被 迫 卧 床 , 活 无 法 自理 。致 伤 原 因 : 走 生 行
时摔 伤 2 例 , 车 时 颠 伤 l 1 乘 1例 。受 伤 至 手 术 时 间 1

慰 , 患 者 产 生安 全 感 和信 任 感 , 手 术 有 正 确 的认 使 对
垦兰
_ I 8月 第 卷第 8 3 期 M d sC i , uut 0 1V 1 3N . e We h aA gs 21 , o 2 , o 8 J t n .
椎体 成 形 术 治疗 椎 体 压 缩 性 骨折 的护 理
李秋 红 , 樊建红 , 宁雅君
( 京 市 石 景 山 医 院 骨科 , 京 10 4 ) 北 北 0 0 3
复 生活 自理能 力 。
3 讨 论
3 1 术 前护理 . 3 1 1 心理护 理 . . 术 前 向患者 及家 属介 绍 P VP的方 法 、 点 和 效 果 。对 不 同 的 患 者 给 予 相 应 的 心 理 安 优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摘要】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52例共包括82个骨质疏松型压缩骨折的椎体,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椎体高度、Cobb’s角、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37周,4~99周);椎体前柱和中柱分别增高了4.6mm、3.9mm(P <0.05);Cobb’s角增加了3.4°(P <0.05);VAS评分增加了7分(P <0.05);术后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骨水泥外渗率为9.8%。

结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可恢复椎体高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Abstract】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alloon kyphoplasty.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first 52 patients with 82 painful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s secondary to osteoporosis treated at our institution. Results: Mean length of follow-up was 9 months (37 weeks, range 4–99 weeks); improved height 4.6 and 3.9 mm in the anterior and medial columns, respectively (P > 0.05); Cobb angle increased 3.4°(P < 0.05), 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score improved 7 points (P < 0.05); no adverse medical or procedural complications; 9.8% cement leakage rate.Conclusion: Balloon kyphoplasty safely improves vertebral body height andpatient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 osteopenia; balloon kyphoplasty 脊柱椎体终板断裂,发生压缩性骨折,使椎体前柱支撑力量下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老年性 疾病 中, 骨质 疏松 症 比较常 见 , 性群 体 女 占更高 比例 。由骨 质疏 松导 致 的胸腰 压缩性 骨折 具有 较
种有效 的方式进 行 治疗是 I 关注 的 问题。经皮 椎体 成 临床
形术 ( V ) P P 为近年来发 展起来 的脊柱微创 技术 , 在骨 质疏
强 高发病率, 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选择一 松性胸腰椎 压缩性骨折治疗 中起到有效恢 复椎体 硬度 、
轻了患者痛苦 。临床对 骨水 泥充 填材料 的要 求是 有较 好
的生物 相容性 , 致畸 、 无 无毒 等副作 用 , 价格 合理 , 可被 自
9例 , 滑倒 2 例 。椎体 的压缩程 度为 13~12 l / / 椎体 , 以 均 不同程度的腰背部 疼痛 为临床 表现 。2 为单 节段椎 体 4例 骨折 ,4例 为双节段 , 为 3 段。胸腰段 ( IL ) 1 2例 节 T 2 1 椎体
bo lsyi h rame t fciia f c. eh d :no rh s i o 2 0 u et 0 J n r se p rt o rpat n tetet n l clef tM t o s I u o pt f m 0 9J n 2 1 u eweeo to ooi c m- o n e l a r o 1 c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 9 0 5—13 .0 2 0 . 1 44 2 1.4 0 1 中 图分 类 号 :R 8 . 632
P r u a e u re r p a t n Tr a me t o t o o o i r e r l e c t n o s Ve tb o l sy i e t n f Ose p r tc Ve t b a Co m-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15 24
V 12 N | o. 1 o7
Aeo p c d c n r s a e Me i i e
Jl O O u 2 l
椎 体 后 凸成 形 术 治 疗 骨 质 疏 松 性 脊 柱 压 缩 性 骨 折 的 护 理
姚 丽君 , 志雄 , 艳 芬 梁 黎
(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广东 惠州 5 60 ) 100
( 收稿 日期 :0 0— 4—2 ) 21 0 0
动作 , 开始 时每 次训 练5rn 循 序渐 进 , 至每 次 lh以 i, a 增 上, 以提高手术耐受 力。
2 2 术 后 护 理 .
22 1 体位护理 ..
术 后 去 枕 平 卧 位4h 4h后 指 导 翻 身 , ,
保持 腰部伸直以防届 曲。 2 22 病情观察 常规心电监测1 , .. 2h 注意血压 、 心率 、 脉 搏 呼吸 、 氧饱和度 变化 ; 严密 观察穿刺部 位肿胀程度 , 注意 双下 肢的 肌力 、 觉 、 感 活动及 排尿 、 排便情 况 , 观察有 无不 明原 因的呼 吸困难 、 胸痛 、 厥 或休克 等症状 。监 测 血糖 晕 值 。本组病例无骨水泥 渗漏及脊髓神经损伤发生。
摘 要 目的 : 结 1 胸 腰 椎 骨 质 疏 松 性 骨 折 患 者 行 经 皮椎 体 后 凸成 型 术 的护 理 。方 法 : 理 重 点 是 术前 总 7例 护
做好心理护理 、 全面评估 、 术前准备 ; 术后密切观 察生命体征 、 穿刺部 位肿胀程 度 , 下肢 活动 感觉情 况, 双 做好体
椎体压缩 。
2 护理
食 ; 当多晒太 阳及增 加户 外活动 , 内避 免负重 、 适 3月 弓背
坐立 、 长间坐立 、 突然转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及术后8个月随访时(即末次随访)疼痛程度(va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止痛药使用情况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以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8.52±1.13),术后为(2. 48±1.04),末次随访时为(2.73±1.08);止痛药使用评分术前为(2.86±0.82), 术后为(0.63±0.21),末次随访时为(0.51±0.22);活动能力评分术前为(2.74±0.68),术后为(1.05±0.34),末次随访时为(1.12±0.27);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13.98±4.62),术后为(22.56±4.34),末次随访时为(22.03±4.93)。

随访六个月无并发症发生。

各指标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增加骨强度,避免椎体继续压缩,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69-01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在影像引导下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

我科自
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42例60个椎体进行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

男19例,女23例;年龄50~80岁,平均71.3岁。

病变椎体共60个,t7椎体3例,t10椎体5例,t1椎体38例,t12椎体3例,l1椎体3例,l2椎体3例。

t11l2椎体2例,t11l1椎体2例,t12l2椎体1例,均有腰背部疼痛,坐立行走困难,活动时症状明显,无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表现。

x线提示有骨质疏松,ct 提示病变椎体后壁完整或椎管内脊髓神经无明显受压表现。

1.2 器械与设备:骨穿刺针:10~14g骨穿刺针;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注射器。

1.3 检查与术前准备:术前仔细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x线正侧位、ct及mri)以确定患椎部位,评价椎体塌陷程度、溶骨性破坏的部位和范围、椎体皮质尤其是后壁是否骨折或破坏、是否有骨块所致的硬膜外或椎间孔狭窄。

1.4 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局麻。

在c型臂正位透视下选择穿刺点,对穿刺区域行常规皮肤消毒,正侧位双向透视证实穿刺方向,经单侧或双侧入路将穿刺针针尖置于病椎椎弓根的外上缘,当侧位见穿刺针抵达椎体后缘骨皮质但未超过椎弓根前缘时,正位像针尖应位于椎弓根投影之内。

缓慢钻入椎弓根直至椎体前1/3。

透视证实穿刺针位置后,开始调配骨水泥。

于透视监控下将骨水泥于黏稠状
态下注入,术中如发现有骨水泥渗漏至椎体后缘时便立即停止注射,注射结束后插入针芯,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

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 6 h后鼓励其下床活动。

1.5 临床疗效评价:分别于pkp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6月随访时进行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

止痛药使用评分: 0分,不使用药物; 1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2分,不定时口服麻醉止痛药; 3分,定时服麻醉止痛药; 4分,静脉或肌肉注射麻醉止痛药。

活动能力评分: 1分,行动无明显困难; 2分,行动困难(需帮助);3分,需使用轮椅或只能坐立; 4分, 被迫卧床。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
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 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本组42例60个椎体均手术成功,术后6~24 h内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 未有脊髓、神经根损伤及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伤椎椎体高度下降及临近椎体再骨折。

影像学复查示椎体高度恢复满意, 骨水泥充盈良好。

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测量结果见表1,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自1987年galibert和deramond采
用pvp技术治疗1例颈椎血管瘤取得成功后,pvp技术被广泛用于脊柱肿瘤和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的治疗,尤其是对疼痛缓解的疗效确切[1-2]。

表1 42例患者不同时间点各指标评测结果(x±s)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上具有非常理想的止痛效果,在术后第2天就能显著快速且持久地控制症状, 但其缓解疼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机制作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椎体压缩骨折生物力学改变后骨折微动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3-4],只有骨水泥固定了微小的骨折,才能稳定椎体,取得满意的疗效。

骨水泥聚合反应时产生热量,能破坏伤椎的感觉神经末梢,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骨水泥单体的化学毒性作用亦可能是其疼痛缓解机制之一。

[5]
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骨水泥渗漏是pvp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常见的渗漏部位为椎间隙、椎旁软组织、椎管内等,尤其是椎管内渗漏,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预防渗漏应遵循以下原则:严格适应证,椎体后壁严重破坏不宜行pvp术;术中监视下边注射边观察,灌注即将达椎体后缘时即应停止注射;把握好骨水泥的黏稠度与注射压力;术中操作应精确。

其次,术后邻近节段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椎体的强度越大,对上下椎体的应力也越强,使邻近椎体的骨折发生率增高;成形术后邻近椎体有抗压缩力下降及椎体间移位等改变,并且邻近椎体抗压力下降的程度与成形术时注入的骨水泥量相关。

有研究证明新
的椎体骨折与椎体成形术密切相关,尤其是增加了邻近椎体骨折的风险。

总之,只要严格手术适应证,术中精心操作,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早期迅速地缓解腰背部疼痛,避免了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 bouza c, lopez t,magro a, et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lloon kyphop 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a systematic review[j]. eur spine j, 2006,15(7):1050-1067
[2] barr jd, barrms, lemley tj, etal . percutaneous vertebr op lasty for pain relief and spine stabilization [j]. spine, 2000, 25(8):923-928
[3] 顾冬云,戴尅戎,张鹏.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 2006,26(6):421-423
[4] 刘伟,贾连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充填材料及生
物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9):703-706 [5] lavellew, carla, lavelle ed, etal.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j]. med clin north am,2007,91(2):299-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