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的污染及其综合治理

合集下载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长江流域上游,涉及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其发展和保护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和不合理利用,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经成为该区域的突出问题。

本文将就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治理建议。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化学污染:太湖流域的废水排放量大,不同类型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水体。

其中,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过多,使得太湖流域的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和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富营养化的问题比较严重。

另外,工业废水排放的有机物、重金属物质等也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二、生物污染:过量的养分物质导致太湖水域内的蓝藻和水华暴发频繁,这种水华不仅影响了水质,还严重影响了太湖流域的生态系统。

水华繁殖期间释放的有毒物质可能对水生动植物造成永久性损害,以及相关产业的损失。

此外,太湖流域的非法捕捞和不合理养殖也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植被造成了极大破坏。

针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应采取以下治理建议:一、加强水体监测与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太湖流域水质变化,为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同时,加强与长江局的协调,对流域内的排污口进行跟踪监控,并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对违规排放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农田排水网络的优化调整,减少农业养分和农药物质的流失。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合理利用化肥,控制农药使用量。

三、加强工业企业环保治理:对截留能力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推动企业提升污染物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和有机物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减少水环境污染。

四、加强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加强太湖流域湿地的保护,通过恢复湿地功能来净化太湖周边环境。

苏州河的污染及其综合治理

苏州河的污染及其综合治理

苏州河的污染及其综合治理
苏州河是上海市的一条河流,由于长期受到城市工业排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导致其水质严重恶化。

河流的水质主要受到两类污染的影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上游的工业区域排放出大量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直接排入苏州河中,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环境。

而下游的生活污水也大量排放入河中,其中包括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易发生水华现象。

为了治理苏州河的污染,需要综合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对沿岸的工业企业进行排污管线的整治,提高处理设施的效率,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和执法力度,防止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2. 完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河流沿岸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同时,推广家庭污水处理技术,鼓励居民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减少直接排放入河的生活污水。

3. 推行河道整治工程:对苏州河的河床和岸线进行整治,清理河道内的垃圾和淤泥,恢复水体的水流,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

4. 引入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植被的种植和湿地的构建,提高河岸带的生态环境,增加水生物的栖息地,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

5.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严
格监测水质,并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增强舆论监督和社会参与,形成治理的合力。

综合治理苏州河的污染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合作,加强沟通和协调。

这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治理。

只有综合治理苏州河的污染,才能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

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

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

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和保护苏州河水域水质及其两岸陆域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范围包括:1.水域范围为苏州河在上海境内的河道水体,与苏州河相连河道构成的河网水体以及虹口港水体2.陆域范围为苏州河华漕以东两岸各一个街坊,华漕以西两岸个100米以及虹口港两岸各10米第三条(有关用语含义)绿化段,指长寿路桥至黄浦江的苏州河河口之间5公里的水域及陆域,主要功能为泻洪排涝和休闲观赏。

绿化延伸段,指华漕至长寿路桥之间18.8公里的水域和陆域,主要功能为泻洪排涝、航运和休闲观赏。

工农业生产混合段,指华漕以西至江苏省界29.3公里的水域和陆域,主要功能为泻洪排涝、航运和工农业用水。

第四条(总体目标)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为:1.2000年前,水域消除黑臭,华漕以东河段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五类标准(GB3838-88)(以下简称标准),华漕以西河段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四类标准;长寿路桥以东陆域范围建成绿化带。

2.2010年,水域恢复生态功能,华漕以东河段水质达到四类标准,华漕以西河段水质达到三类标准,陆域范围建成绿化林带。

第五条(管理部门)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苏办),对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并实施专项管理。

苏州河沿河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该机构业务上受市苏办领导。

苏州河沿河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定负责做好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规划、环保、水利、市政、环卫、园林、公安、房地、建设、交通、农林、计划、经济、商业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整治原则)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贯彻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治与开发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水务局制订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水务局制订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水务局制订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2.21•【字号】沪府办〔2017〕80号•【施行日期】2017.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水务局制订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沪府办〔2017〕8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市水务局制订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2月21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苏州河亦称吴淞江,发源于东太湖的瓜泾口。

苏州河自青浦区赵屯入境,至外白渡桥入黄浦江,在本市境内长约53公里,河道面宽一般为50-70米,流经青浦、嘉定、闵行、长宁、普陀、静安、黄浦、虹口等8个区,是横贯上海中心城区的骨干河道,也是上海的“母亲河”。

上世纪90年代起,本市投入140多亿元,实施了三期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持续十多年的治理,苏州河干流全部消除黑臭。

但苏州河干支流水质尚未达到国家要求的Ⅴ类水标准,干流(上、中段)还存在防汛安全隐患,两岸仍存在脏乱差现象。

对照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要求,开展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以提升城市防汛能力,顺应人民群众期盼,十分必要和紧迫。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落实《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改善苏州河干支流水环境质量,提高干流防汛能力,优化沿岸生态环境,现制订《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总体方案》。

一、整治范围和目标(一)整治范围西自江苏省界,东至黄浦江,北起蕰藻浜,南到淀浦河,共855平方公里,涉及苏州河水系内12个区。

(二)整治目标到2020年,苏州河干流消除劣Ⅴ类水体,支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78%;到2021年,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苏州河的故事

苏州河的故事

苏州河的故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苏州河的历史背景
2.苏州河的现状与环境问题
3.苏州河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4.苏州河的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
苏州河,位于我国江苏省苏州市,是苏州市的母亲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苏州河的故事,不仅包含了其历史的变迁,也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苏州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早在那时,苏州河就已经成为苏州地区的重要水系,承担着灌溉、航运等重要功能。

随着历史的推移,苏州河在苏州市的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苏州市的经济、文化和生态命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苏州河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苏州河水质严重下降,河道淤积,生态环境恶化。

苏州河的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为了保护和治理苏州河,苏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实施河道清淤工程,改善河道水质。

同时,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带,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升苏州河的生态环境质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苏州河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苏州市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未来发展规划,旨在将苏州河打造成为一条生态河、文化
河、景观河。

未来的苏州河,将不仅是苏州市的经济命脉,更是苏州市的生态动脉和文化灵魂。

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基本方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环境工程,为了恢复苏州河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必须按照"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针,从实际出发,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近期水域治黑治臭、两岸治脏治乱,远期形成绿化休闲功能。

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分阶段实现使河水变清、各河段达到其规划功能的环境综合整治总目标。

设计原则.以生态系统恢复为最终目标,从改善形象起步;.苏州河整治与黄浦江的治理以及与苏州河支流的治理协调一致,总体改善整个区域的水体环境质量;.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与该流域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相结合;.2000年以前以消除黑臭、改善水质、治理脏乱、建设绿化为重点;.根据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近、远期目标和时间进度要求,合理规划,分步实施;.以控制污染源排放为先,优先考虑充分发挥和增强现有污水截流系统的功能;.优先考虑污水的截流和集中处理,达到接管或排放标准,实行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管理;.以截污、调水、清淤、绿化工程为主体;.权衡资金投入的可能性,整体评估整治措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优先控制的污染源次序是:工业>生活>饲养业>种植业。

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沿岸截流泵站旱天直排改造工程.目的: 避免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的截流泵站因旱天保养开泵时向苏州河排放污水,消除不必要进入苏州河的污染负荷。

.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 泵站在定期调试和降水前先行开车的运行制度导致泵站向苏州河排放大量污水。

.预期效果: 确保定时试车时不向苏州河排放废污水, 旱季不允许泵站向苏州河排水, 下小雨时尽量不排水。

由此削减排放苏州河的COD污染负荷量约为12 吨/日。

.投资费用:3,112万元。

.项目说明:在通往苏州河的雨水出水管上安装闸门和敷设回流管,使直排污水回流至截流管或泵站的进水池。

工程涉及十七座截流泵站:古北、华师大、林家巷、曹家巷、复兴村、华阳、宜川(西)、康定、华盛、西藏(北)、江西(中)、福建(中)、福建(北)、乍浦、新客站、东新村、广肇。

苏州河治理文件

苏州河治理文件

苏州河治理文件苏州河治理文件的制定一、背景介绍苏州河是上海市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城市的中心地带。

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水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下降,给城市生态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改善河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上海市政府制定了苏州河治理文件,以指导河流治理工作的进行。

二、时间线1. 初期调研:制定苏州河治理文件的第一步是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河流的实际状况、问题和挑战。

此阶段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水质监测、生态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同时也要开展社区参与和民意调查,听取居民对河流治理的建议和意见。

2. 治理目标确定:在初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苏州河治理文件需要确定治理的目标和指标。

这些目标和指标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如水质、生态、景观等方面的要求。

3. 治理方案设计:根据治理目标和指标,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这些方案涉及到污水处理、河道整治、生态恢复、绿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制定出最优的方案。

4. 实施计划制定:制定苏州河治理文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这个计划应包括项目的时间表、预算和资源安排等内容,以确保治理工作有序进行,并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分工。

5. 监测与评估:河流治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对治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苏州河治理文件中应明确监测指标和频率,以及评估方法和标准。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文件要求苏州河治理文件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治理目标和指标:明确治理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如改善水质,恢复生态,提升景观质量等。

这些目标和指标要与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标准相一致。

2. 治理方案:详细介绍治理方案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内容,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道整治、湿地恢复、绿化建设等。

要说明每个措施的实施时间、预期效果和经济投入等方面的信息。

3. 实施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预算和资源安排等。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苏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江南名城,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园林景致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苏州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如何保护好苏州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保护苏州的生态环境,首先得从治理水污染入手。

苏州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但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部分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一方面需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废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农业污水流入河流湖泊。

同时,加强对河道的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让苏州的水重新变得清澈透明。

大气污染的防治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苏州的空气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改善大气质量的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系统、鼓励绿色出行等方式,降低机动车的使用频率和尾气排放量。

对于工业企业,要加强废气治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采用清洁能源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加大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的管控,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也有助于净化空气。

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苏州需要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体系。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

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

保护苏州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