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端面处理与熔接试验

合集下载

光纤熔接的实验报告

光纤熔接的实验报告

光纤熔接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光纤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光纤熔接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光纤的熔接,并对熔接后的光纤质量进行评估和测试。

二、实验原理光纤熔接是将两根光纤通过高温电弧使其端面熔化,然后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使两根光纤的纤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光传输通道。

光纤熔接的关键在于精确对准光纤的纤芯,并控制好熔接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熔接后的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光纤熔接机:用于实现光纤的熔接操作。

2、光纤切割刀:用于将光纤切割成平整的端面。

3、剥线钳:用于去除光纤的涂覆层。

4、酒精棉:用于清洁光纤端面。

5、待熔接的光纤: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光纤熔接机的电源、电极、加热炉等部件是否正常。

打开熔接机电源,进行预热和校准。

2、光纤处理使用剥线钳去除光纤两端的涂覆层,长度约为 30mm 左右。

用酒精棉清洁光纤端面,去除污垢和杂质。

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切割成平整的端面,切割角度应小于05 度。

3、安装光纤将处理好的两根光纤分别安装在熔接机的左右夹具上,确保光纤的端面与夹具的端面紧密接触。

调整光纤的位置,使其纤芯在显微镜下能够清晰可见,并尽量对准。

4、进行熔接选择合适的熔接模式(单模或多模)和熔接参数(如熔接电流、熔接时间等)。

按下熔接机的熔接按钮,启动熔接过程。

在熔接过程中,熔接机将通过高温电弧使光纤端面熔化,并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两根光纤的纤芯融合在一起。

5、熔接质量评估熔接完成后,通过熔接机的显示器观察熔接后的光纤图像,评估熔接质量。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纤芯对准情况、熔接点的形状、有无气泡和裂纹等。

如果熔接质量不理想,可以重新进行熔接。

6、保护熔接点使用热缩管对熔接点进行保护。

将热缩管套在熔接点上,然后用加热枪加热使其收缩,紧密包裹住熔接点。

五、实验数据和结果本次实验共进行了10 次光纤熔接,其中成功熔接9 次,失败1 次。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收获(3篇)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收获(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手段。

光纤熔接技术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光纤熔接的原理和步骤,掌握光纤熔接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光纤通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 光纤剥皮与切割:首先,使用剥线钳将光纤涂覆层剥除,露出裸纤。

然后,使用光纤切割刀将裸纤切割成规定长度,确保切割面平整。

2. 光纤端面处理:将切割好的光纤端面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确保端面无毛刺、裂纹等缺陷。

使用光纤清洁纸和清洁液对端面进行清洁,提高熔接质量。

3. 光纤熔接:将清洁后的光纤端面插入熔接机,按照熔接机说明书设置熔接参数,如熔接温度、熔接时间等。

待熔接机提示熔接完成时,取出熔接好的光纤。

4. 光纤熔接质量检测:使用光纤测试仪对熔接点进行测试,检查熔接点的损耗和反射率,确保熔接质量符合要求。

三、实验收获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光纤熔接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巩固了光纤通信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剥线钳、光纤切割刀、熔接机等工具,掌握了光纤剥皮、切割、熔接和检测等基本操作技能。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如光纤端面处理不当导致熔接质量不佳等,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

5. 安全意识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护,如佩戴护目镜、手套等,提高了安全意识。

四、实验总结本次光纤熔接实验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光纤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光纤的熔接实验报告

光纤的熔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光纤熔接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 掌握光纤端面制作和光缆开剥的技巧;3. 学会使用光纤熔接机进行光纤熔接;4. 了解光纤熔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熔接质量。

二、实验原理光纤熔接是利用高温加热使两根光纤端面熔融后,在一定的压力下使两根光纤紧密结合,形成低损耗的光纤连接。

熔接过程中,光纤端面的处理、熔接温度的设定、压力的施加以及熔接时间的控制等都是影响熔接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纤熔接机(FSM-60S);2. 光纤剥线钳;3. 光纤切割刀;4. 光纤清洁纸;5. 光纤;6. 光纤熔接接头;7. 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光纤开剥:使用光纤剥线钳剥除2cm左右的光纤被覆层,注意保持光纤端面的清洁。

2. 光纤切割: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切割成所需长度,确保切割面平整。

3. 光纤清洁:使用光纤清洁纸擦拭光纤端面,去除残留的杂质。

4. 光纤熔接:a. 将光纤端面放入光纤熔接机中,调整熔接温度和压力;b. 启动熔接机,开始熔接过程;c. 观察熔接过程中的变化,确保熔接质量;d. 熔接完成后,取出光纤接头,检查熔接质量。

5. 熔接质量检查:使用光纤测试仪测试熔接后的光纤接头,检查熔接损耗和反射损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熔接损耗:本次实验中,熔接后的光纤接头损耗小于0.1dB,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反射损耗:熔接后的光纤接头反射损耗小于-40dB,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 熔接质量:熔接后的光纤接头端面平整,无明显瑕疵,熔接质量良好。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纤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光纤熔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以下几点:1. 光纤端面处理要干净、平整;2. 熔接温度和压力要适中;3. 熔接时间要适中;4. 注意熔接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熔接参数。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熟练掌握光纤熔接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光纤损耗,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光纤热熔接实验报告(3篇)

光纤热熔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纤热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光纤熔接的质量和效率。

二、实验原理光纤热熔接是一种将两根光纤端面熔化后,通过加热和加压使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光纤传感、光纤传感等领域。

热熔接的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弧将光纤端面熔化,然后通过加热和加压使熔化的光纤端面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光纤的连接。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纤熔接机2. 光纤跳线3. 光纤剥线钳4. 光纤切割刀5. 热缩管6. 热缩枪7. 酒精棉8. 熔接机电源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光纤熔接机电源打开,预热熔接机至少15分钟。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光纤跳线、剥线钳、切割刀、热缩管等工具。

2. 剥线:使用剥线钳将光纤跳线的两端剥去外皮,露出光纤。

3. 切割: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端面切割成光滑的斜面,确保切割长度适中。

4. 清洗:使用酒精棉轻轻擦拭光纤端面,去除杂质。

5. 熔接:将两根光纤端面对齐,放入熔接机熔接槽中。

调整熔接机参数,如焊接参数、预放电时间、主放电时间等。

6. 加热:按下熔接机加热按钮,使光纤端面熔化。

7. 加压:熔化完成后,保持加压状态,使光纤端面紧密贴合。

8. 热缩:将热缩管套在熔接好的光纤连接处,使用热缩枪加热,使热缩管收缩,固定连接点。

9. 测试:使用光纤测试仪测试连接点的损耗和反射,确保连接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光纤热熔接操作,连接点损耗和反射均在规定范围内。

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 光纤端面切割要平滑,避免产生毛刺,影响连接质量。

2. 光纤剥线时要确保剥去外皮后,光纤的裸露长度适中。

3. 熔接过程中,注意调整熔接机参数,确保熔接质量。

4. 热缩管套在连接点后,要确保收缩均匀,固定牢固。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纤热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熟悉了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光纤热熔接是一种可靠、高效的光纤连接技术,在通信、光纤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纤端面处理与熔接质量的技术方

光纤端面处理与熔接质量的技术方

2、光纤损耗种类
2.1光纤本征损耗
光纤本征损耗即光纤固有损耗,主要由于光纤机基质材料石英玻璃本身缺陷和含有金属过渡杂质和OH- ,使光在传输过程中产生散射、吸收和色散,一般可分为散射损耗,吸收损耗和色散损耗。其中散射损耗是由于材料中原子密度的涨落,在冷凝过程中造成密度不均匀以及密度涨落造成浓度不均匀而产生的。吸收损耗是由于纤芯含有金属过渡杂质和OH-吸收光,特别是在红外和紫外光谱区玻璃存在固有吸收。光纤色散按照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类,即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模间色散。其中单模光纤是以基模传输,故没有模间色散。在单模光纤本征因素中,对连接损耗影响最大的是模场直径。单模光纤本征因素引起的连接损耗大约为0.014dB,当模场直径失配20%时,将产生0.2dB的连接损耗[1]。多模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2.404,有多个波导模式传输,V值越大,模式越多,除了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还有模间色散,一般模间色散占主要地位。所谓模间色散,是指光纤不同模式在同一频率下的相位常数β不同,因此群速纤环形腔激光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泵浦光由波长980nmLD尾纤输出,经波分复用器(WDM)耦合进入环形光纤谐振腔,经过耦合器分光后输出激光。其中光纤光栅中心波长为1546.3nm,掺Er3+光纤长度为3m,掺杂浓度为400ppm,隔离器工作波长范围为1535~1565nm,各元件插入损耗均为0.4dB,经上述装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6.9mW。但由于光纤激光器各个部件之间均熔接在一起,插入损耗和熔接损耗对整个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熔接质量比较好的情况下,总体光光效率可达5.3%,在光纤焊接较差的情况下,焊点漏光严重,用转换片可以看到明显的泵浦光泄露,严重影响总体光光效率,二者功率相差23%左右。因此如何降低腔内熔接损耗是影响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关键因素。

实训1-光纤熔接

实训1-光纤熔接

为端部出现伤痕;(c)为毛刺端面;(d)为凹凸不平端面。
图 1-2 几种端面缺陷检测图形
(二)光纤(光缆)的连接
光纤线路的传输距离一般都较长,多模光纤系统的中继距离可达数公里至几 十公里,单模光纤系统的中继距离则达数十公里,而每根光纤(光缆)的长度一 般只有一公里左右,最长不超过三公里,因此必须将光纤(光缆)连接起来。
V 型槽 电极 调整架
功率计
LD 电源
尾纤
焊接机
待焊光纤
图 1-9 光纤耦合与焊接实验系统 三、实验原理与步骤
1、光纤端面处理,按下列步骤处理 LD 尾纤及待熔接光纤端面 (1)用刀片(或者米勒钳)剥除光纤套塑层和预涂覆层,使光纤包层裸露 出 20~30cm 长;
6
光纤光缆实验实训
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光电子技术专业
图 1-5 示出三棒法连接的结构,它利用三根精密加工的高精度圆柱棒夹持光纤,
三根棒与光纤的三条接触线提供了光纤对接的基准。
·
光纤
·
(a)
·
精度棒
·
(b)
图 1-4 V 型槽结构
图 1-5 三棒法结构
利用 V 型槽或三棒机构连接光纤,接头的损耗一般比较高,且性能不稳定。对于
工程应用而言,几乎所有的正式永久性连接都必须采用熔焊法连接。光纤熔焊连
两侧的黑色托片上,把切割刀表面长方形磁性固定片放下,固定光纤不让其移动,
且把刀片拨过来,见下图;
7
光纤光缆实验实训
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光电子技术专业
图 1-10 光纤切割刀 1
(4)放下光纤切割刀的盖子,把刀片推过去,然后按下盖子上的圆柱型按 钮,这样完成了裸纤切割,打开熔接机电源,见下图;
图 1-11 光纤切割刀 2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8页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8页

光纤熔接实验报告8页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光纤熔接机和光源和光功率计等设备,学习光纤熔接技术,探究如何进行高效而准确的光纤连接。

同时,本实验还旨在了解光纤关键参数的选择、优化和对接方案的设计以及光纤连接的复杂度与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光纤熔接技术是一种将两根光纤通过加热使其熔接在一起的技术。

主要步骤为:1.将待连接的两根光纤端面进行清洗,并在熔接前进行切割。

清洗可以使用乙醇、去离子水等。

2.将清洗好的光纤插入熔接机的镜头,进行端面照射和检测。

3.将两根光纤的端面对准,并进行预先放电。

4.将两根光纤的端面粘合在一起并熔接。

5.将熔接的光纤进行切割和抛光处理,使其断面的形状和大小都符合要求。

6.使用光功率计等工具进行性能测试。

三、实验步骤1.清洗两根待连接的光纤。

4.打开熔接机的熔接程序,进行正式的熔接连接。

5.连接完成后,进行光功率测试,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和抛光处理。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两根光纤的熔接工作,并且最后的光功率测试结果表明连接效果良好。

五、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在熔接前需要进行良好的清洗,避免污染问题。

2.熔接中不要过度热量,否则会导致光纤熔断。

3.需要对玻璃棒距离进行精确的调整。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光纤熔接技术,并了解到了光纤连接过程的复杂性和技术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现代化的熔接机和相关设备在提供高效和准确的光纤连接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光纤连接和通信技术的细节和问题,以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熔接光纤的实验报告(3篇)

熔接光纤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熔接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3. 熟悉光纤熔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提高光纤熔接操作技能,提高熔接成功率。

二、实验原理光纤熔接是一种将两根光纤的端面熔接在一起的技术,目的是实现光纤的连接。

熔接过程中,利用光纤熔接机将光纤端面熔化,然后迅速冷却,使两根光纤的纤芯和包层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连接。

三、实验器材1. 光纤熔接机:用于熔接光纤的设备;2. 光纤:实验用的光纤,要求长度、型号、芯径等参数一致;3. 光纤剥皮刀:用于剥去光纤外皮;4. 光纤切割刀:用于切割光纤;5. 热缩管:用于固定熔接后的光纤;6. 计时器:用于记录熔接时间;7. 望远镜:用于观察熔接过程;8. 计算机及软件: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光纤熔接机、光纤、剥皮刀、切割刀、热缩管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剥去光纤外皮:将光纤一端的外皮剥去,注意不要损伤光纤内部。

3. 切割光纤: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切割成一定长度,确保两根光纤的长度一致。

4. 制作光纤端面:将光纤端面打磨光滑,确保端面与光纤轴心垂直。

5. 熔接光纤:将两根光纤放入光纤熔接机中,调整熔接机参数,使光纤端面熔接。

6. 冷却熔接点:熔接完成后,迅速将熔接点冷却,使光纤端面凝固。

7. 固定熔接点:使用热缩管将熔接点固定,确保连接牢固。

8. 检查熔接质量:使用望远镜观察熔接点,确保熔接点光滑、无气泡、无裂纹。

9.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熔接时间、光纤型号、熔接机参数等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熔接了两根光纤,熔接点光滑、无气泡、无裂纹,连接牢固。

2. 分析: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光纤剥皮、切割、端面制作等环节的质量,确保熔接质量。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光纤熔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熟悉了光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提高了熔接操作技能;3. 了解了光纤熔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藤仓FSM-50S光纤 熔接机
古河S199M带状光纤 熔接机
古河S122A手持式 熔接机
住友TYPE-65小型高 速多芯光纤熔接机
住友TYPE-25小型 熔接机
3.1 构造
熔接机是光、机、电 一体化产品
3.1.1 画面和术语
两光纤的空间位置偏差用相互垂直两方向取得的两 副画面来表示
LR 键用来切换画面
指出当前可移动的光纤
SM0
表明熔接机水平方向(平灯)灯亮
显示两光纤的上下方向的偏差
右光纤可以用按键移动
SM0 表明熔接机垂直方向(顶灯)灯亮
显示两光纤的前后方向的偏差
左光纤可以用按键移动
SM0
为所选择的熔接参数组
对芯
间隙
熔接 自动
加热 复位 清洁
3.2 调整使用方法
1) 连接好熔接机的电源。
2) 打开防尘罩,检查光纤装夹部位有无灰尘 或其它异物(例如棉花丝、碎光纤)。
实验器材
AV33012光纤切割器 CFS-2光纤涂覆层剥离钳 AV6491E光纤熔接机 光纤
基本原理
1. 光纤的结构 2. 光纤切割器 3. 光纤熔接机
1. 光纤的结构
光纤结构可分成三部分: 纤芯(SiO2掺杂GeO2,折射率n1) 包层 (SiO2掺杂B2O3或F,折射率n2) 涂覆层(环氧树脂或硅橡胶)
3) 用棉签蘸无水酒精单向擦拭裸光纤定位槽。 4) 先打开变压器开关,再打开熔接机的电源
开关,按下图装好左右光纤,在轻轻盖好防 尘罩。
要求:
裸光纤要在裸纤压板和V形槽的定位下落实, 不应有 晃动
被覆纤压板将被覆纤锁紧压牢且自然平直
光纤最好在显示屏上可见,但不重叠
5) 调整熔接参数 SM0---SM6 参数可自由调整
2.2 工作原理
裸光纤夹在上下压板之间,滑动的圆片刀在崩紧的裸 光纤表面留下微裂纹,砧板在弹簧作用下自动落下接触裸 光纤使微裂纹扩展而切断光纤。
2.3 使用方法
1) 打开上固定座及小压板。 2) 用光纤剥离钳剥去光纤涂覆层长约40mm,用棉
球沾无水酒精将裸光纤擦拭干净。 3) 按所需长度将光纤放入光纤夹板。
端面有毛刺、太脏或端面角太大则不能接续,重新制备 端面。 光纤图象模糊或明显偏离显示屏中心,则重装光纤并清 洁裸光纤和V形槽。 2)使用LR、左右键,将左右光纤调到屏幕中心,并预留 1—2mm间隙。 3)使用LR、上下键,完成手动对芯。 4)使用熔接键,熔接机完成光纤的接续并估计接续损耗。
3.3.2 半自动熔接方式 1)判断端面是否可用; 2)按[间隙]键,熔接机完成光纤的清洁及间隙调整; 3)按[对芯]键,熔接机完成两光纤对芯; 4)按[熔接]键,熔接机完成光纤的接续并估计接续损
视频1
视频2
3.5 注意事项
开关电源的顺序; 清洁定位槽时,使用无水酒精、不能使用
丙酮等其它溶剂; 精密工具,要轻拿轻放,操作要轻;
携带时要防撞防碰。
3.6 熔接应用
光缆结构和类型
• 室内光缆 • 光纤带光缆
室内光缆
室内光缆
室内光缆
室内光缆
PDR色谱
外护套 桔色——多模光纤 黄色——单模光纤
内护套 桔色——多模光纤 黄色——单模光纤
复合光缆 外护套——桔色
连接器和接头
一、连接器和接头
光纤连接器(跳线):光纤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 用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
转接跳线: 尾纤:一端装有插头
光纤活动连接器
溶剂; 精密工具,要轻拿轻放,操作要轻; 及时清理碎光纤,以防碎光纤进入导轨而损坏导轨; 携带时要防撞防碰;
3.光纤熔接机
3.0 光纤熔接机种类 3.1 构造 3.2 调整使用方法 3.3 光纤接续 3.4 光纤加热器 3.5 注意事项 3.6 熔接应用
3.0 光纤熔接机种类
依爱AV6491E光纤 熔接机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器材 基本原理
实验目的
熟钳、光
纤熔接机的使用方法; 完成光纤端面处理与熔接。
实验内容
了解熔接时对光纤端面的要求; 使用光纤切割器,切割出合格的光纤; 用熔接机将两段光纤熔接在一起
热缩套管结构
3)放下加热器盖,注意不要弯曲光纤或移动其在热 缩套管中的位置;
4)按[加热]键,加热器启动,此时指示灯亮,当指 示灯灭时,表示加热时间到,加热时间可从菜单 设置;
5)加热完毕后,打开加热器盖,冷却片刻,取出光 纤;
6)熔接结束,按[复位]键,先关闭熔接机的电源开 关,再关闭变压器开关。
切段长15—17mm
4) 先合上小压板,再合上上固定座。 5) 右手扶住刀座按箭头方向,轻轻滑动刀座,让圆片
刀轻轻滑过光纤。
6) 砧板在弹簧作用下自动落下接触裸光纤使微裂纹扩 展而切断光纤。
7) 打开上固定座及小压板,取出光纤及断头。
2.4 注意事项
光纤切割前一定要用棉球沾无水酒精擦拭干净; 清洁刀片时,使用无水酒精、不能使用丙酮等其它
多模 50/125 多模 62.5/125 单模 G.652
纤芯直径 (μm )
50
包层直径 (μm )
125
涂层直径 (μm )
245
62.5
125
245
8-10
125
245
2. 光纤切割器
2.1 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2.2 工作原理 2.3 使用方法 2.4 注意事项
2.1 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小压板、光纤夹板 上固定座 、上压板、砧板 精密导轨、滑座、圆片刀、下压板 基座、支座
SM7---SM9 参数不可更改,
推荐使用
SM7参数:
项目 数据 单位
预熔时间
08 10ms
预熔电流
08 0.1mA
熔接时间
14 100ms
熔接电流
08 0.1mA
重叠量
11 2μm
端面角
2.0
1度
间隙
02
2μm
电流=10+0.1*数据(mA)
3.3 光纤接续
3.3.1 手动熔接方式 1)判断端面是否可用
耗。
3.3.3 全自动熔接方式 1)判断端面是否可用;
2)按[自动]键,熔接机自动完成光纤清洁、间隙调整、 对芯、熔接、估计接续损耗等操作。
光纤熔接视频
3.4 光纤加热器
1)打开加热器盖、防尘罩及左右压板,取出熔接后 的光纤;
2)先将热缩套管移至裸光纤部位,然后把他们一起 放入加热器的加热槽中注意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