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文学文本科技文本对比
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_阅读思维不一样_朱昌元

《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把语文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以下简称“实用类文本阅读”)。
为什么这样分类?它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在文体、写作目的、表达方式上有何区别?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对我们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正确率都是有帮助的。
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朱昌元一、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分别包括哪些体裁追溯到新课程改革前的2008年,《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所包含的文体分类表述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2009年以后才转变为“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的表达。
“实用类”和“文学类”既然是“类”,说明都是“集合体”,它们都还可以往下细分。
实用类文本可以分为科普论文(包括实验报告)、文艺论文、政论、通讯、访谈等,其中科普论文和文艺论文经过适当处理后进入高考试卷的概率比较大。
浙江卷近些年比较偏好文艺论文,比如2007年谈论的是琵琶及其音乐,2009年关注的是大学通识教育,2010年则涉及中国园林艺术;只有2008年考查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兼融文理,有意弥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野。
文学类文本可细分为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
由于新课程改革增加了《外国小说欣赏》模块,因此还可以将小说细分为中国小说和外国小说。
浙江省高考对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基本是小说、散文交替进行的。
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考的都是外国小说,选了俄国作家阿·马·高尔基的《乌米》和英国作家大卫·洛契弗特的《魔盒》,2010年转而考查中国当代散文《静流》。
二、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的不同写作目的体裁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说到底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的本质区别在于文章的写作目的,《考试说明》如此区分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实用类文本为的是阐释事理、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给人“知”,启人“思”,因此多运用抽象思维和各种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本类型、翻译目的以及翻译策略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
我们将对文本类型进行分类,包括文学类文本、科技类文本、法律类文本等,并分析各类文本的特点和翻译难点。
我们将讨论翻译的目的,包括文化交流、商务沟通、学术研究等,以及不同目的对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包括直译、意译、音译等,以及如何在考虑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可接受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二、文本类型及其特点文本类型对翻译的目的和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识别文本的类型,以便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常见的文本类型包括文学文本、科技文本、法律文本、商务文本等。
文学文本以其艺术性、创造性和审美价值为特点,通常包含丰富的隐喻、象征和修辞手法。
这类文本的翻译需要高度忠实于原文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美感,同时考虑到目标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
科技文本则强调准确性、专业性和逻辑性。
科技类文本通常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复杂句型和长句,其翻译需要确保术语的准确对应和语法结构的清晰明了,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传递。
法律文本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权威性,语言精确、严谨,且常常涉及复杂的法律概念和逻辑关系。
在翻译法律文本时,必须确保法律术语的准确性,同时保持句子结构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
商务文本则注重实用性和效率,语言简洁明了,信息量大。
商务文本的翻译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同时考虑到商务场合的礼貌和得体,以确保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不同类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风格,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翻译目的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翻译活动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涉及到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过程。
文学与科技我对中国文学与科技发展的关联与互动的思考

文学与科技我对中国文学与科技发展的关联与互动的思考文学与科技: 我对中国文学与科技发展的关联与互动的思考在当代社会,文学与科技作为两个重要的领域,各自独立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关联与互动。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学传统和迅速发展科技实力的国家,文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文学与科技发展的关联与互动。
一、文学对科技的影响1.1 创作动力和艺术表达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题材和表达手段。
例如,科技创新引发的社会变革、人机交互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都成为了文学创作的新源泉。
通过描绘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文学能够深入探讨人性、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等重要议题。
1.2 科技元素融入创作现代文学创作中,科技元素被广泛应用并渗透到文学作品中。
科技对社会、个体和日常生活的改变被艺术化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度地理解和感受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和变革。
1.3 科技推动文学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学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以及电子书阅读器等科技手段,让读者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文学作品。
这种便利的传播方式有效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二、科技对文学的影响2.1 文学创作方式的变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改变了文学创作的方式和形式。
现代技术工具为作家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创作工具,例如电脑软件和云端存储提供了更好的写作环境和创作平台。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也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实验性和创新性。
2.2 科技内容的文学化科技主题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热点之一。
作家们通过融入科技元素,将科技研究和发现的知识转化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
这样的文学化处理,不仅提升了科技知识的普及,也使得科技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2.3 科技推动文学研究与评论科技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角度和方法。
通过数据挖掘、文本分析和数字化技术,研究者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探索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文本知识点总结

文本知识点总结一、文本的定义文本是一种信息载体,是用文字、数字、符号等语言符号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意义的信息单位。
文本可以是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图像、声音等形式,它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知识,通过阅读、听取、观看等方式传递给读者、听众、观众。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文本是由语言符号组成的一种综合语言活动。
它由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元组成,通过语法、逻辑和修辞手法构成意义完整的语篇。
文本不仅是语言的表达形式,还是语言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
二、文本的分类文本可以根据其形式、内容、用途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按照形式可以分为书面文本和口头文本;按照内容可分为文学文本、科技文本、政治文本等;按照用途可分为信息文本、娱乐文本、教育文本等。
1. 书面文本和口头文本书面文本是通过文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如报纸、杂志、图书、广告等;口头文本是通过口语或声音形式表达的信息,如演讲、广播、电话等。
书面文本和口头文本在语言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是文本的一种形式。
2. 文学文本和科技文本文学文本是以文学艺术形式表达的文本,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科技文本是以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文本,如科学论文、专业手册、技术说明书等。
文学文本和科技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它们都是文本的一种形式。
3. 信息文本和娱乐文本信息文本是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文本,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科普读物等;娱乐文本是以满足人们娱乐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文本,如小说、电影、音乐等。
信息文本和娱乐文本在功能和用途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是文本的一种形式。
三、文本的特点文本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 语篇性文本是由一系列语言符号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语篇结构。
它由前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构成,通过语言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手法组织起来,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 背景性文本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等背景,它的内容和形式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简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

简析科技文本中的文学因素——以一篇科普小品文及其译文为例摘要: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作为不同的翻译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般说来,科技翻译重在科学性,文学翻译重在艺术性。
但本文从科普作品入手,以“The Science of Love”及其译文为例,分析了科技文本(特别是科普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学因素及其翻译问题,从而指出恰如其分地翻译这些文学因素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科普文本文学因素一、引言科技英语一向以严密准确、客观简洁著称,从这几个形容词就可以看出科技文本与文学文本的显著区别。
刘文俊这样概述科技英语的特点:“科技英语通常用来叙述客观真理,描述一个过程、特点或功能,表达推理和科学上的假设,因此,它有自己相应的语法特点:句子简洁,逻辑性强,多用被动语态,少用主动语态,代词代替事物,指代明确,概念清楚确定……一般地讲,内容与时态、情景、情感、身份和习惯等都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使用华丽的词藻”。
1这段论述,清楚概括了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
科技英语也有自己的翻译标准:“明确、通顺、简练应是科技翻译的标准”2。
“准确、清晰、易懂应是科技翻译的起码标准”3。
由此可以明确看出,在对科技文本进行翻译之时,“准确”、“明确”可谓是第一要义,也就是说,首要任务是清清楚楚、毫发无损地传达出原语文本的含义。
然而,近年来,如果仔细阅读科技文本,会发现不少科技英语文本中添加了不少的文学因素。
这些文学因素的出现与原本严肃客观的科技内容相映成趣,使得读者在阅读科技文本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
而事实上,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从来不是截然对立的。
虽然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交融与1刘文俊:《科技英语翻译也要讲究“雅”》,载《科技翻译论著新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
2阎庆甲:《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3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渗透,“它们在语言要素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在文体的互相交错中相得益彰,并同时受到修辞和普遍的审美标准的影响”。
我的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2013 《社会建筑》
答 题
√√ √
2014 《让眼睛学会思考》
√√ √
备考策略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样式稳定,应 以近几年各地高考真题为演练重点。备考时要形 成固定有效的答题步骤,并逐一落实对设错类型 的认知,才能顺利斩获高分。
一、答题步骤
(一)读 1、读标题:根据文章的标题整体感知文章涉及的问题,预测文 章的主要内容或论述重点。 2、读题目:通过浏览题干和选项做到心中有数。 3、读文章: (1)标段号:平常练习时需要,便于评讲,真正考试时可略过。 (2)想大意、理思路、做圈点:首先,要带着脑子去阅读,边 读边思考大意,理清写作思路。其次,要巧读,提高对重点信息的敏 感度,对次要信息可以一掠而过,并边读边勾画出以下五种关键词句: 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 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③关联词语;④中心句、要点句及过渡句;⑤ 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
“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的说法就属于无中生有
了。再者,原文中说“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的主
语是“偶像”,而选项把这个主语说成是“微博粉丝”,
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
• 例 [湖南卷]第6题B项: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
力降低必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二)审 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如考的是"解释理解",还是"推测分析", 抑或是探究"原因证据",是要求选对的一项还是选错的一项等。 (三)答 1、选择题: (1)筛选定位:论述类文章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观点是 作者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为此,必须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准、 找全与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原文,这是答题的关键。 (2)比较对照:咬文嚼字审读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选项中 所设置的每一个错误都是可以根据原文加以排除的,然后根据排除法 或明确法做出选择。 2、简答题: (1)筛选答案要点;(2)理清答题思路;(3)组织答题语言。
文言文和科技文

VS
科技文的创新性还表现在其不断探索 的态度上,这种态度促使文言文在阐 述问题时更加注重思考和发现新知。
THANKS
感谢观看
文言文和科技文
目 录
• 文言文概述 • 科技文概述 • 文言文与科技文的比较 • 文言文对科技文的影响 • 科技文对文言文的启示
01
CATALOGUE
文言文概述
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 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史记录、文学 创作等。
特点
文言文语言简练、意义深远,讲究平 仄和韵律,表达形式相对固定。
04
CATALOGUE
文言文对科技文的影响
文言文对科技文词汇的影响
科技文中引入了大量文言文词汇,如“ 之”、“者”、“所”等,这些词汇在 科技文中常用来表示定义、分类、属性 等概念。
文言文中的一些特定词汇,如“天”、“地 ”、“阴阳”、“五行”等,在科技文中常 被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物质属性等。
文言文的词汇表达方式简练、含蓄 ,科技文在引入这些词汇时,有时 会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文学创作
02
03
教育传承
一些作家在创作历史题材或古典 风格的文学作品时,会采用文言 文。
文言文是中学和大学中文系的重 要教学内容,旨在传承古代文化 和文学遗产。
02
CATALOGUE
科技文概述
科技文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科技文是用于记录和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的文本,包括科学论文、技术报告、专利申请书等。
特点
专利申请
科技文在专利申请中具有重要作用,申请人 需要提交专利说明书等科技文来申请专利保 护。
03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目的论翻译理论概述 (2)1.2 汉英翻译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分析 (5)二、目的论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6)2.1 目的论的基本原则 (7)2.2 翻译过程中的目的论视角 (9)2.3 目的论与翻译策略选择 (10)三、汉英翻译的目的论视角分析 (11)3.1 汉语与英语的特点对比 (11)3.2 汉英翻译的目的与策略选择 (13)3.3 目的论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4)四、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研究方法 (15)4.1 文献研究法 (16)4.2 实证研究法 (18)4.3 对比分析法 (19)五、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策略探讨 (20)5.1 直译法与意译法的选择与应用 (21)5.2 文化因素考虑的翻译策略调整 (22)5.3 翻译中的语言转换策略探讨 (24)六、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实践研究 (25)6.1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研究 (26)6.2 翻译实践中的目的论运用案例分析 (27)6.3 翻译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结论总结 (31)7.2 研究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概括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的目的与目标。
本文首先回顾了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其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从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理,强调了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英翻译的目的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文化传承、信息传递、交际功能等方面。
本文还分析了汉英翻译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译者的主观意识、翻译目的的多样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总结了汉英翻译研究的目的论视角的主要贡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1 目的论翻译理论概述目的论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ll-enclosed 全封闭的(双词合成形容词)
feed-back反馈(双词合成名词) work-harden 加工硬化(双词合成词) criss-cross交叉着(双词合成副词) anti-armoured-fighting-vehicle-missile反 装甲车导弹(多词合成名词)
Radiophotography 无线电传真(无连字符复合词) Colorimeter 色度计(无连字符复合词) maths (mathematics) 数学(裁减式缩略词) ft (foot/feet)英尺
长句
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使之逻辑严密,结 构紧凑,科技文章中往往出现许多长句。有 的长句多达七八个词。
• The efforts that have been made to explain optical phenomena by means of the hypothesis of a medium having the same physical character as an elastic solid body led, in the first inst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a concrete example of a medium which can transmit transverse vibrations ,and at a later stage to the definit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no luminiferous medium having the physical character assumed in the hypothesis.
文学文本科技文本对比
"It appears that you've got the offer of a very good job." "A wonderful job." "Are you going to take it ?" "I don't think so." "Why not?' "I don't want to."
在全国手球联赛中克 拉克约翰斯今晚初试 锋芒,引起轰动。上 半场领先四分,首开 记录。克拉克发挥中 坚作用,约翰逊市高 帽队终以6:4击败蒙特 利尔市小鸭队,创造 了连胜八场未负一场 的战绩。
科技文章文体与修辞手 The range of a voltmeter 段与前面列举的文艺小 may be extended by means of a series resistor 说,新闻报道等迥然不 同。 called a multiplier as shown in Fig.2.The 科技文体崇尚严谨周 fullscale reading of the 密,概念准确,逻辑性 meter alone may be 强,行文简练,重点突 15volts.With the multiplier 出,句式严整,少有变 250volts may be required to move the pointer to full- 化,常用前置性陈述, scale, 135 volts across the 即在句中将主要信息尽 multiplier and 15volts 量前置,通过主语传 across the meter. 递主要信息。
那妇人生着一副绵软 多肉的体格,一张坦 率开诚的面容,一种 天真羞怯的神气。一 双大落落的柔顺眼 睛,里边隐藏着无穷 的心事,只有那些对 于凄惶无告的穷苦人 面目作过同情观察的 人才看得出来。
• 五十一个词的片断,就运用了十个形 容词,占五分之一。
Johns accomplished a spectacular debut for his NHL career tonight, the first score launching a four -point first period out burst,to lead the Johnson City High Hats to a 6:4 victory over the Montreal Teals and their eighth consecutive game without a loss.
1、真实美
• 真实美是一条公认的翻译审美标准,它要求译者忠 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及其审美品质,要求译文具有 与原文同等的内容和审美品质.译文之美,首先要靠 思想内容的真实,离开了这一基本标准,译文之美就 无从谈起. • 科技文本要体现的是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讲究所述 事物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在翻译时译文所表达 的意义一定要与原文所表达的意义一致,做到准确 无误.只有突出了科学上的"真",才能作到"真中见 美".
常用句型
• 科技文章中经常使用若干特定的句型,从 而形成科技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标志。 例如It——that——结构句型;被动态结构 句型;结构句型,分词短语结构句型,省 略句结构句型等。
It is evident thபைடு நூலகம்t a well lubricated bearing turns more easily than a dry one . 显然,润滑好的轴承,比不润滑的轴承容易 转动。 It seems that these two branches of science are mutually dependent and interacting . 看来这两个科学分支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的。
科技英语的审美标准
• 科技文体一般不具感情色彩,个人风格也较 少,但这并不意味著作者的文笔毫无侧重,行 文方式毫无选择,相反,作者有时为了使某个 问题更清楚,使表达更有说服力,为了保证社 会交流效果,译者也要依照社会接受的准则 行事,选择,优化其译文语言.
• 选择,优化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 科技翻译同样伴随着美,科技文章同样讲究 文采,同样呼唤美的奉献.科技翻译,作为一种 特殊的文体翻译,既有翻译美的共性,又有其 个性.
1)All bodies consist of molecules and these of atoms. (李亚舒,2000:192) 译文一:所有的物体都由分子和原子所组成. 译文二:所有的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 子组成. • 译文一没有准确地再现原文内容,明显违背分子和 原子是包括和被包括的关系,两者不可并列这一常 识,因此谈不上真实.译文二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 容及其审美品质. • 译文的真实与否并不一定和译文与原文在结构形 式上的接近程度成正比,如果能找到和原文形式完 全一致的表达方式,那是最好不过了;可能更多的时 候要跳出原文形式,采取灵活的表达方法,再现真实 之美.
• 为了解释光学现象,人们曾试图假定有一种具有与 弹性固体相同的物理性质的介质。这种子尝试的结 果,最初曾使人们了解到一种能传输横向振动的具 有上述假定所以认为的那种物理性质的发光介质。
复合词与缩略词
大量使用复合词与缩略词是科技文章的特点 之一,复合词从过去的双词组合发展到多词 组合;缩略词趋向于任意构词,例如某一篇 论文的作者可以就仅在该文中使用的术语组 成缩略词,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非限定动词
科技文章要求行文简练,结构紧凑,为此, 往往使用分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或状语从 句;使用分词独立结构代替状语从句或并 列分句;使用不定式短语代替各种从句; 介词十动名词短语代替定语从句或状语从 句。 这样可缩短句子,又比较醒目。
A direct current is a current flowing always in the same direction. 直流电是一种总是沿同一方向流动的电 流。 Radiating from the earth, heat causes air currents to rise. 热量由地球辐射出来时,使得气流上升。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
• 《当代英语语法》(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在论述科技英语时提出, 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Nominalization) 是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因为科技文体要 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 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而非某一行为。
广泛使用被动语句
英国利兹大学John Swales 的统计,科技英 语中的谓语至少三分之一是被动态。这是因 为科技文章侧重叙事推理,强调客观准确。 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造成主观臆断的 印象。因此尽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采用被 动语态。
•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 应当注意机器的工作温度。 很少说:You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 . • 此外,如前所述,科技文章将主要信息前 置,放在主语部份。这也是广泛使用被动 态的主要原因。
四、后置定语
大量使用后置定语也是科技文章 的特点之一。
During construction, problems often arise which require design changes. 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需要改变设计的问 题。
The molecules exert forces upon each other, which depend up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分子相互间都存在着力的作用,该力的大小 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距离。
cpd (compound) 化合物 FM(frequency modulation) 调频(用首字母组成的缩略词) P.S.I. (pounds per square inch) 磅/英寸 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 可控硅整流器 TELESAT(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 通信卫星(混成法构成的缩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