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和西亚
中亚和西亚知识点总结

中亚和西亚知识点总结中亚和西亚是世界上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成熟的地区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两个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和西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连接着欧洲、非洲和亚洲,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亚和西亚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对这两个地区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一、地理1. 中亚地理概况中亚地理位置在欧亚大陆的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这个地区以广袤的沙漠、高山和草原著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克孜勒库姆沙漠、喀拉库姆沙漠和准噶尔盆地,以及亚洲最大的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2. 西亚地理概况西亚地理位置在欧亚大陆的西南部,主要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科威特等国家。
这个地区拥有众多的沙漠、高原、河流和海湾,地势复杂多样,是世界上最具有战略地位的地区之一。
二、历史1. 中亚历史概况中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大文明交流的重要场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代中亚地区先后出现了波斯帝国、大月氏王国、蒙古帝国等多个强大的政治实体,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西亚历史概况西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
这个地区孕育了苏美尔、巴比伦、阿拉伯、波斯等古代强大的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亚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三、文化1. 中亚文化概况中亚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包括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多个民族。
这里的文化活动十分丰富多样,有着丰富的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艺传统,尤其以歌舞文化和传统服饰而闻名。
2. 西亚文化概况西亚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形成了多元、综合且独特的文化,包括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犹太文化等。
西亚和中亚

班級:姓名:教師:陳玉慈一、西亞的位置1.位於、、三洲的鄰接地帶,戰略位置重要。
二、西亞的地形1. 為主體1) 高原:古老陸塊,地勢較為平坦2)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亞高原:新褶曲山脈,地勢崎嶇2. 平原:1)由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沖積,又稱流域2)地勢平+土壤肥+水源豐 西亞精華區三、氣候1. 及氣候:全年乾燥少雨(分佈:大部分)2. 氣候:乾雨(分佈海沿岸)四、經濟發展(一)傳統農牧業1.游牧---大部分乾燥地區2.農業---少數有水源灌溉地區(種植:穀類、棉花、棗)1)坎井:引用高山的,到綠洲灌溉(如:高原)2)河水:挖掘渠道,引河流的水(如:流域)3)地下水井:鑽深層地下水,形成人工綠洲(如:高原)(二)蛻變中的經濟1.蘊藏世界的石油,集中灣2. 石油產量與儲量為世界第一3.組成組織(OPEC),以維持國際油價4.由農牧業轉工商業,朝向多元發展(如:杜拜)五、西亞地區的紛爭1.交通位置---歐亞非三洲接觸帶,兵家必爭之地2.宗教信仰(例:信仰教的以色列人VS信仰教的阿拉伯人)3.民族糾紛、4.爭奪水源(例: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為獨立問題和河水源 以阿戰爭)5.爭奪石油(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波斯灣戰爭)石油價格波動,影響全球經濟發展行星風系圖: 氣候分佈圖:六、中亞的位置1.亞洲中部,東西往來的交通要道(中國古的路線)七、中亞的自然環境1.地形:內陸2.河川:來自高山形成的(內流河/外流河),注入3.氣候:溫帶和溫帶(原因:地處內陸、地形封閉)八、經濟發展1.傳統:2.近年:水利灌溉+礦產開發 朝農礦發展1)棉花:烏茲別克重要經濟作物2)石油:海沿岸,為主要產國,與中國合作九、環境問題1.過度發展灌溉農業 鹹海縮小、土壤鹽鹼化、荒漠化。
中亚与西亚ppt

(四)水资源与地缘关系
水,是西亚地区最为宝贵但又甚为有限的自然资源。对水资源 的争夺,加剧了西亚各国地缘关系的复杂化。西亚最为重要的河流 有三条——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和约旦河。目前,西亚有关国 家水资源之争主要发生在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对幼发拉底河水资 源的争夺主要是在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之间进行;约旦河水之 争主要是在以色列与叙利亚和约旦之间进行,阿以冲突,特别是以 色列控制黎巴嫩“安全区”和戈兰高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 争夺水资源。除对地表水展开角逐外,各国还争相利用地下水资源、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发挥市场价格的作用等。非常规水资源主要是 利用脱盐水、废水和污水,其中脱盐水的年人均利用量为20 m3, 废水和污水的年人均利用量为14m3。为有效缓解水资源的矛盾,西 亚各国还就公平分配水资源进行磋商,否则国家间关于共用的地表 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冲突将逐步升级。
(四)主要经济部门
1、灌溉农业 中亚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但是由于气候干旱,农业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北 哈萨克与灌溉条件较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 中亚的中部和南部河流,湖泊较多,在河流流经的地区 和湖泊周围形成了许多“绿洲”。长期以来,中亚人民在 “绿洲”上经营着农业,特别是植棉业。
3、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 近些年来,中亚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以改变主要输出能源和原材料,而民用工业品严重依赖进 口的局面。如哈萨克斯坦把食品和消费品工业、建筑材料 工业、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深加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 机器制造业等部门作为本国优先发展领域,先后建立了哈 韩合资彩电生产厂、哈萨克斯坦铬铁跨国公司等民用工业 品和具有深加工能力的生产企业,轻工业体系和加工工业 体系已具雏形。乌兹别克斯坦利用其棉花、黄金、铀等资 源优势,通过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工业,已 建立了布哈拉石油加工业、阿萨克市的汽车制造厂、外资 大型纺织厂等企业,产业结构水平明显提高。
中亚、西亚

3、( 、(2004年全国文综卷 、( 年全国文综卷
36分) 分
如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瀑。 如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瀑。因沙尘 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瀑 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瀑被称为“白风暴” 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瀑被称为“白风暴”。读 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 R1和R2两河 的主要补给是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影响 __________, __________, 流量变化的主要自 气温(温度) 气温(温度 然因素是______ ) ______。 然因素是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 ) 侵蚀作用的主要外 力是_________。 力是 风力 。 世纪50年代 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 (3)20世纪 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 ) 世纪 年代, 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 产生哪些影响? 产生哪些影响?
(2)海陆:“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海陆: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大西洋、 亚欧非三洲 沟通大西洋 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 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 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 之 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 湖)之 间 3)海上交通要道: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 ( )海上交通要道:波斯湾—霍尔木兹海 峡—曼德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曼德海峡 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黑海—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黑海 土耳其海峡 地中海 (1)阿拉伯国家:除土耳其、阿富汗、伊 )阿拉伯国家:除土耳其、阿富汗、 以色列、塞浦路斯、格鲁吉亚、 朗、以色列、塞浦路斯、格鲁吉亚、亚美尼 范围: 2、范围: 亚、阿塞拜疆 国外,均为阿拉伯国家 阿塞拜疆8国外 国外, 个国家) )伊斯兰国家: 以色列、塞浦路斯、 (25个国家) (2)伊斯兰国家:除以色列、塞浦路斯、亚 个国家 美尼亚、格鲁吉亚主要信奉基督教外 主要信奉基督教外, 美尼亚、格鲁吉亚主要信奉基督教外,其余 国家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西亚与中亚

三年班號姓名:一、西亞(一)自然環境1.位置:西亞位於亞洲西部,西臨地中海,居歐、亞、非三洲接觸帶,自古為歐洲與亞洲交通往來必經之地。
2.地形-以為主體:3.氣候-全年乾燥少雨,以沙漠和草原氣候為主:(二)經濟發展 1.傳統農牧業:(1)游牧-受氣候 的限制,大多以的生活為主:(2)農業:❶分佈:少數有水源灌溉的地區發展農業 ❷作物:主要有榖類、棉花、 等 ❸灌溉方式可分為三種類型:2.蛻變中的經濟:(1)原因:20世紀後發現大量石油,輸出為主要經濟來源,西亞的經濟結構由農牧業轉向業發展。
(2)發展概況:(三)西亞地區的紛爭p.s.伊斯蘭教主要分佈於中亞、西亞、北非和東南亞的南洋群島,其中印尼的穆斯林人數居世界之冠。
二、中亞(一)自然環境(二)經濟發展(三)環境問題問題成因鹹海縮小大量開墾、灌溉,注入鹹海的河水被截取過多,使得鹹海水量減少、面積縮過度發展農牧業,使土壤鹽鹼化,造成荒漠化等問題課後練習曲()1.下列哪一幅等高線地形圖,最能表示西亞的地形主體?(A)(B) (C) (D)()2.阿拉伯半島四面環海,為何還形成廣大的沙漠?(A)低壓中心盤據(B)位於副熱帶高氣壓下方(C)沿岸有洋流經過(D)四周有山脈圍繞。
()3.小愛到伊朗旅遊時發現,當地無分男女老幼,多穿著寬大的長袍,且建築物的門窗都做的很小。
請問:造成此一特殊人文景觀的主要原因為何?(A)地形(B)政策(C)氣候(D)宗教。
()4.偶像蔡伊霖代言某女性保養品,號稱原料來自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內陸湖泊,最珍貴的礦物泥含有豐富的礦物成分。
請問:此湖泊應該是指下列何者?(A)鹹海(B)死海(C)裏海(D)紅海。
()5.右圖為伊朗高原最盛行的灌溉工程,其正確名稱為何?(A)火井(B)坎井(C)湖井(D)泉井。
()6.阿達前往伊拉克旅遊,看到當地人正在採收被稱為「沙漠麵包」的作物,因經濟價值高,又有「綠色金子」之稱。
請問:該作物應為何?(A)葡萄(B)橄欖(C)椰棗(D)檳榔。
课本-西亚与中亚

1-1、西亚 二、气候
课本P.08
伊朗高原因副热带高
气压笼罩及周围高山
地中海沿岸为温
阻挡水气,气候干燥
带地中海型气候
因副热带高气压笼 罩,大部分地区为 热带沙漠气候。
图1-1-6西亚年降水量分布图
课本P.08
高气压空气密度大 风由高气压中心向四周吹
使周围水气不易进入 加上气流由高空下沉到地面
气温会上升 故高气压笼罩区气候干燥
20世纪后,西亚与中亚因石油的关系的,
扩大了对世界的影响力 。
课本P.06
课本P.06
西亚的地形与气候特色。 西亚的经济发展。 西亚纷争的成因及影响。 中亚的地形与气候特色。 中亚的经济发展。 中亚的环境问题。
欧洲 中亚
北亚
课本P.07
东北亚
西亚 非洲
南亚
东亚
东南亚
图1-1-1 西亚与中亚位置图
1-1、西亚 四、西亚地区的纷争 课本P.11
战略位置:
位居 欧、 亚、 非 三洲接触带
其纷争的原因
1.交通战略位置重要
2.族群与宗教的差异
3.水源及石油资源争夺
1-1、西亚 四、西亚地区的纷争 课本P.11
宗教信仰: 少數 基督教徒 和 犹太教徒 之 外,多數信奉 伊斯兰教 ,居民 間因宗教信仰不同產生衝突。
课本P.15 西亚与中亚简图
课本P.86
沙漠风情
贝都因人(Bedouins),阿拉伯语 Badawi,是指生活在沙漠里的游牧民族。虽 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贝都因人的部落必 须接受游牧所在地的政府管理,但其原有特色, 皆能继续维持,例如:以氏族为基本单位,族 长制度、父系社会、一夫多妻等。贝都因人原 本住在阿拉伯半岛,后来随着游牧产业及伊斯 兰教的兴起,其人口分布范围也扩及北非及西 亚地区。
中亚与西亚的区别

中亚与西亚的区别
中亚和西亚在地理、气候、地形和资源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具体的比较:
1. 地理:中亚通常指中亚细亚地区,主要位于亚洲的内陆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
而西亚则位于亚洲西部,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等地,其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与欧洲相连。
2. 气候:中亚地区的气候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漫长。
而西亚则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日夜温差大。
3. 地形:中亚地区的地形主要是丘陵和平原,东南部有山地。
而西亚则主要是高原和沙漠地形,包括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和伊朗高原的山区。
4. 资源:中亚地区的资源主要包括天然气、石油、煤、铜、铅、锌、汞、硫黄和芒硝等,还有棉花、烟草、稻米、葡萄、苹果等作物。
而西亚的资源则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其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中亚和西亚在地理、气候、地形和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都位于亚洲的内陆地区,且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西亚和中亚

西亚和中亚【学习目标】1、了解西亚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和资源等自然环境以及居民和经济等人文环境。
2、了解中亚的气候、植被、河流、湖泊、资源以及农业等方面的概况。
【基础梳理】一、西亚(中东)1、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五海:a 海、b 海、c 海(湖泊)、d 海、e 海。
2、地形特征:高原为主,平原狭小备注:该区的 平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
3、气候特征:炎热干燥( 气候为主)4、主要河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海(-400m、世界陆地最低点) 5、石油宝库:波斯湾沿岸的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伊朗等西亚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附:中东石油输出路线6、主要居民:阿拉伯人,白种人,信奉伊斯兰教。
备注: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为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 7、农业特点:以畜牧业和 农业为主。
二、中亚1、气候: 气候(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少)2、植被:温带 、温带3、河流:阿姆河、锡尔河、乌拉尔河(内流河)4、湖泊:里海、咸海(内流湖)5、资源:里海沿岸 资源丰富,素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6、农业:世界三大产棉基地之一,乌兹别克斯坦享有“白金之国”的盛誉。
【合作探究】1、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咸海地区也曾是地球上最富饶地方之一。
据欧航局环境观测卫星拍摄的图像显示,从2006年至今,咸海水量流失严重,面积正在不断缩小,咸海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危机。
试分析咸海面积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2、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产棉基地,试分析评价其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霍尔 木兹海峡 波 斯 湾 印度 洋 海峡→ 洋→中国、日本 好望角(非洲南端)→ 洋 红海→ 运河→地中海→ 海峡→大西洋 西欧 北美【课堂检测】读里海地区略图,判断1~2题。
1、图中A山脉是亚欧两大洲的重要分界线,其形成的主要成因是A.板块张裂,岩浆喷发而成B.板块挤压,地壳隆起而成C.地壳运动,岩层断裂错开而成D.亚欧板块和欧洲板块相撞而成2、下列关于里海两侧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B.降水量丰富,适于水稻生长C.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适于棉花生产D.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和气候类型图(图中数字是经纬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亚和西亚
一、国家和居民
1.中亚
国家:哈、吉、塔、乌、土(五个斯坦)
居民:土著民族与俄罗斯族
2.西亚
国家:阿富汗、阿塞拜疆、两伊、土耳其、塞、叙、约、科、以、巴、沙等
居民:阿拉伯人为主
宗教:西亚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以伊斯兰教为主;麦加是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耶路撒冷是三个教的圣地。
二、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1.中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
现代“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中段,联系着东亚与西欧
深居内陆的地区
2.西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五海三州之地
连接着欧洲、亚洲和非洲
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多交通和战略要地:
土耳其海峡: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
曼德海峡:红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的出口
三、自然条件
1.地形
中亚地形
以平原(图兰平原)、丘陵(哈萨克丘陵)为主,东部有帕米尔高原西亚地形
以高原为主(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中间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2.气候
气候类型
中亚的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亚的气候:
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气候干旱,是中亚和西亚的重要地理特征
3.河流
中亚和西亚内流区面积广大,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基本为无流区(原因:气候干旱,深居内陆)
湖泊多为咸水湖:如里海、咸海
中亚两大内流河:
锡尔河、阿姆河(均流入咸海)
西亚两大外流河: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均流入波斯湾)
四、经济
1.中亚的经济
中亚各国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
哈萨克斯坦工业基础较好,阿拉木图为工业中心
中亚的农业为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小麦、棉花
中亚是世界主要棉花产地之一,乌兹别克斯坦(白金之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
中亚畜牧业以养羊为主
2.西亚的经济
西亚经济最发达的为以色列,其次为土耳其
西亚石油在世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周围地区(简称海湾地区)
石油主要出口至西欧、北美、日本
沙特—”沙漠石油王国”,石油储量世界第一,盖瓦尔油田为世界最大油田
西亚灌溉农业发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主要灌溉农业区
椰枣为特产
畜牧业主要是养羊和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