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旅游规划案例文本
云台山旅游规划

峡谷极品红石峡,集秀、幽、 雄、险于一身,容泉、瀑、溪、 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 谷”的美誉。峡谷深68米,外 旷内幽,奇景深藏,两岸峭壁 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 而成的一个巨大盆景,又似名 山大川的浓缩,园林专家称之 为“自然山水精品廊”。红石 峡的地层结构,从上到下分别 是4亿年前奥陶系石灰岩,4.75.1亿年前寒武系的石灰岩,10 到14亿年年前中元古代紫红色 石英砂岩。另外在红石峡的白 龙潭,地质专家还发现了34亿 年前的锆石,是目前地球上发 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峡谷内留 存有角度不整合、波痕石、丹 崖断墙、龟背石、角度不整北70公里的焦 作市修武县境内,总面 积240平方公里,拥有 十一大景点,是一处以 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 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 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 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 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 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 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
上山: 1.乘缆车直接到达山顶 2.自己爬山到山顶 3.乘坐观光巴士 下山:
泉瀑峡山雄水秀,峰高瀑急, 沟壁和谷底有多处清泉流出, 沿峡谷逆水而上,多孔泉、私 语泉、幽潭、吟龙瀑等景点将 游客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人间 仙境。落差314米的华夏第一 高瀑“云台天瀑”就位于泉瀑 峡尽头。这个峡谷形成于距今 5.4-4.9亿年的寒武纪时期, 2300万年以来,历经长期流 水侵蚀、搬运、重力崩塌,使 海拔800-1200米的古夷平面 局部强烈下切,形成了长 3000米,深500米的峡谷。现 留存有鲕粒灰岩、羽状交错层 理、崩塌岩块等地质遗迹。
1.乘缆车直接到达山脚
2.自己走下山 3.开滑道小车直接到达山脚 4.乘坐观光巴士
1.弥猴谷 2.潭瀑峡 3.泉瀑峡 4.红石峡
云台山于1998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 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有数量 众多的野生猕猴群落在景区内分布。 太行猕猴,在进化系统上属灵长目 猴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 太行猕猴是生活在气候较冷,纬度 最北的猕猴群,周围环境山峰陡峭, 因此猕猴群体大,体壮,毛长尾短, 善于攀缘,喜欢跳跃,行动敏捷, 形体俊美,模仿性强,为猕猴中最 进化的一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太行猕猴终 年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灌木林及 悬崖峭壁之间,喜群居生活,由猴 王率领猴群,并配备护卫猴、哨猴, 通常每群百只左右,白天活动觅食, 夜间宿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植物性 食物为主,属杂食性动物。
云台山旅游规划案例文本

云台山旅游区规划案例10级旅游管理,樊冬平景区简介云台山位于河南省距省会郑州西北70公里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云台山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狝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314米)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1、规划的背景及意义1.1背景:云台山景区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云台山地质地貌景观,恢复云台山原始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县域旅游的品位,围绕把景区建设得更好的目标,修武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11月底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派出专家组,前来对云台山与青龙峡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在全面整合两大景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景区的下步发展编制一部完整、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方案。
1.2意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是提升旅游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的必要方式。
2、云台山旅游景区的SWOT云台山的机遇与挑战:3.1自然资源: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之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
景区内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有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赞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云台天池—峰林峡;有生态旅游最佳去处“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等精品景点。
云台山-天池峰林峡案例

1
云台山-天池峰林峡
云台山旅游地图
Hale Waihona Puke 扩容游憩体验空间,丰富景群游线,实现从旅游新秀到主流产品的跃升。
天池峰林峡
十里平湖,烟波浩渺
云台山旅游开发历程演变
阶段一:2004年以前 以文化观光类产品为主,以打造品牌为主,2000 年门票收入仅为337.16万元。 阶段二:2004-2008年 获全球首批地质公园,开发文化体验以及休闲观 光类产品,完善相关功能配套, 以门票收益为主。
阶段三:2008年-现在 处于“门票经济”向观光、度假结合的“产业经 济”的转变,旅游容量问题凸显,逐步开发 新的 观光度假类产品,以拓宽景区游憩空间,如近年
…… 来开发的云台天池峰林峡。
【经验借鉴】
1. 依托峡谷自身资源优势,开发新的观光体验类旅游产品,增强大景区旅游核心吸引。 2. 打破云台山容量有限瓶颈,开辟新的游憩空间,使整个大景区旅游空间的得到延展。
云台山风景区规划

第一章概述一、任务来源受河南省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此项任务。
二、主要任务对风景区旅游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测试,提出旅游环境保护建议;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根据云台山风景资源及旅游环境特点,调整、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形成拳头旅游产品,使其景观环境质量提升到更高档次;完善风景区旅游展示咨询服务设施,使云台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形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主要目标创立完美生态系统下的风景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一切活动必须与风景区的特有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协调,使其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提供科研、教育、精神修养、康疗、娱乐的旅游场所。
建立我国中原地区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四、编制范围云台山风景区面积约54.6平方公里。
本规划不是针对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全面规划,只是涉及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方面的内容。
五、编制原则A、生态学原则建设生态类型的旅游区是风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风景区内在品质飞跃的重大举措。
B、规范化原则本报告依据国家关于旅游规划的有关标准设计,同时大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制订的技术标准。
C、数据分析原则尽量应用前人成熟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并在认真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对风景区生态环境的认识。
D、风景区与旅游区协同开发原则将风景区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经验与提高风景区质量档次的设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创建国家名牌旅游区打下基础。
六、编制依据1、技术标准A、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1999)。
B、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50298—1999)。
C、国家标准《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005—1999)。
D、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
云台山活动策划书3篇

云台山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云台山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云台山,发现自然之美”二、活动背景云台山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云台山的魅力,我们策划了本次活动。
三、活动目的1. 推广云台山旅游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2. 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云台山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增强环保意识。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旅游收入。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五、活动对象广大游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六、活动内容及安排1. 开幕式时间:上午[具体时间]地点:云台山游客中心内容:领导致辞、文艺表演等2. 自然风光观赏时间:上午[具体时间]地点:茱萸峰、红石峡等景点内容:组织参与者观赏云台山的奇峰异石、飞瀑流泉等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 户外运动体验时间:上午[具体时间]地点:云台山户外运动基地内容:开展徒步、骑行、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让参与者在挑战自我的同时,欣赏云台山的美丽风光。
4. 科普讲座时间:下午[具体时间]地点: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内容:邀请专家进行地质科普讲座,介绍云台山的地质形成过程和生态环境。
5. 环保行动时间:下午[具体时间]地点:云台山景区内内容:组织参与者进行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环保行动,共同保护云台山的生态环境。
6. 闭幕式时间:下午[具体时间]地点:云台山游客中心七、活动宣传1. 利用社交媒体、网站等平台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参与。
2. 在景区内设置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提高活动知名度。
3. 邀请媒体记者进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活动物资采购费用:[X]元3. 专家讲座费用:[X]元4. 媒体宣传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遵守景区规定,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云台山活动策划书3篇

云台山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云台山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自然,挑战自我,感受云台山的魅力。
二、活动目的1. 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2. 让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3. 宣传云台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提高云台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活动主体全体员工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2. 活动地点: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区五、活动流程1. 7:00-8:00:集合出发在公司门口集合,乘坐大巴前往云台山风景区,车程约 2 小时。
2. 8:00-10:00:抵达云台山,办理入住抵达云台山后,办理入住酒店,稍作休息。
3. 10:00-12:00:游览红石峡红石峡是云台山的核心景区,全长 1.5 公里,游览红石峡可以欣赏到壮观的赤壁丹崖和深幽的沟谷溪潭,是一处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秀诸美于一体的独特地质景观。
4. 12:00-14:00:午餐,休息在景区内的餐厅享用午餐,午餐后可以在酒店午休。
5. 14:00-17:00:游览茱萸峰茱萸峰是云台山的主峰,海拔 1308 米,登上茱萸峰可以俯瞰群山连绵、峰涌云动的壮丽景色。
6. 17:00-19:00:晚餐,自由活动在景区内的餐厅享用晚餐,晚餐后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在酒店附近的商业街逛逛,也可以回酒店休息。
7. 19:00-21:00:篝火晚会在酒店外的草坪上举行篝火晚会,大家可以唱歌、跳舞、玩游戏,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8. 21:00-第二天 8:00:休息六、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租用大巴车,预计每人[X]元。
2. 住宿费用:入住酒店,预计每人[X]元。
3. 餐饮费用:包括午餐、晚餐和篝火晚会的餐饮费用,预计每人[X]元。
4. 门票费用:云台山风景区的门票费用,预计每人[X]元。
5. 其他费用:活动道具、纪念品等费用,预计每人[X]元。
云台山活动策划书3篇

云台山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云台山活动策划书协议书》甲方:[主办方名称]地址:[主办方地址]联系电话:[主办方电话]乙方:[承办方名称]地址:[承办方地址]联系电话:[承办方电话]一、活动名称与时间1. 活动名称:[具体活动名称]2. 活动时间:[活动开始时间]-[活动结束时间]二、活动地点活动地点为云台山景区内的[具体地点]。
三、活动内容与形式1. 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列举主要活动内容]。
2. 活动形式为[具体活动形式,如游览、拓展、演出等]。
四、双方责任与义务1. 甲方责任与义务提供活动所需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按照协议约定支付活动费用。
协助乙方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乙方责任与义务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
确保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按照甲方要求提供活动报告和相关资料。
五、活动费用及支付方式1. 活动费用为[具体金额]元。
2. 甲方需在[支付时间]前支付[预付款或全款的比例]元,剩余费用在活动结束后[支付时间]内支付。
3. 支付方式为[具体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现金等]。
六、违约责任1. 若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具体金额]元。
2. 如因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双方应协商解决。
七、协议变更与解除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解除需经双方书面协商一致。
2. 如因法律法规或政策变化导致协议无法履行,双方应协商解决。
八、争议解决如双方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其他条款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
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篇二《云台山活动策划书协议书》甲方:[主办方名称]地址:[主办方地址]联系电话:[主办方电话]乙方:[承办方名称]地址:[承办方地址]联系电话:[承办方电话]一、活动名称、时间和地点1. 活动名称:[具体活动名称]2. 活动时间:[活动开始时间]-[活动结束时间]3. 活动地点:云台山[详细活动地点]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 双方共同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开幕式、演出、展览、互动体验等。
云台山风景区规划

第一章概述一、任务来源受河南省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此项任务。
二、主要任务对风景区旅游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测试,提出旅游环境保护建议;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根据云台山风景资源及旅游环境特点,调整、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形成拳头旅游产品,使其景观环境质量提升到更高档次;完善风景区旅游展示咨询服务设施,使云台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形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主要目标创立完美生态系统下的风景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一切活动必须与风景区的特有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协调,使其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提供科研、教育、精神修养、康疗、娱乐的旅游场所。
建立我国中原地区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四、编制范围云台山风景区面积约54.6平方公里。
本规划不是针对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全面规划,只是涉及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方面的内容。
五、编制原则A、生态学原则建设生态类型的旅游区是风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风景区内在品质飞跃的重大举措。
B、规范化原则本报告依据国家关于旅游规划的有关标准设计,同时大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制订的技术标准。
C、数据分析原则尽量应用前人成熟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并在认真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对风景区生态环境的认识。
D、风景区与旅游区协同开发原则将风景区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经验与提高风景区质量档次的设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创建国家名牌旅游区打下基础。
六、编制依据1、技术标准A、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1999)。
B、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50298—1999)。
C、国家标准《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005—1999)。
D、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台山旅游区规划案例10级旅游管理,樊冬平景区简介云台山位于河南省距省会郑州西北70公里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云台山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狝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314米)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1、规划的背景及意义1.1背景:云台山景区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云台山地质地貌景观,恢复云台山原始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县域旅游的品位,围绕把景区建设得更好的目标,修武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11月底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派出专家组,前来对云台山与青龙峡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在全面整合两大景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景区的下步发展编制一部完整、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方案。
1.2意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是提升旅游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的必要方式。
2、云台山旅游景区的SWOT云台山的机遇与挑战:3.1自然资源: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之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
景区内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有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赞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云台天池—峰林峡;有生态旅游最佳去处“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等精品景点。
3.1.1山:云台山以山称奇,属太行山系,海拔虽不高,但错落有致,那里的山因为连绵不断而少了突兀感,石灰岩的山体较多,因此形成了陡直的断面、绝壁、幽谷等,高雄的山峰错落相间,直插云端。
3.1.2水: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
落差314米的全国、亚洲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
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
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流连忘返。
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3.1.3峰: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高耸的山峰错落相间,插在云端,有的如猴子捞月,有的如天鹅展翅,很是惟妙惟肖。
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千里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大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山水相连,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3.1.4峡:云台山因峡显幽,这里有集秀、幽、雄、险于一身,容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
也有“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是潭瀑峡,它是云台山峡谷极品的主要代表,谷内风光怡人,宛若江南;更有包括落差314米的华夏第一高瀑“云台天瀑”在内的泉瀑峡,泉瀑峡山雄水秀,峰高瀑急,沟壁和谷底有多处清泉流出,沿峡谷逆水而上,多孔泉、私语泉、幽潭、吟龙瀑等景点将游客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
3.2文化资源: 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也有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至今有刘伶醒酒台、稽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
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还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话……可谓名副其实的“避暑有楼,醒酒有台,载文咏诗有碑碣”。
佛教自后赵时期印度高僧佛图澄在这里创建元极寺以后,多有释家弟子到此禅栖修行,并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隋初净影寺慧远法师,一生著书立说,第一个提出净土分类说,成为净土宗初祖;又如唐代中期百岩大师,师承马祖,北上弘法,来到百家岩后在讲禅说法,在当时的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并到京城与发难者激烈辩论,最终将禅宗发扬光大、传播天下,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主流.云台山山势嶙峋,岩壁层深,多有凡人罕至之处,加之这里泉瀑飞流,林幽景美,是道家所倡导的理想修行之处,因此道教在汉末形成后,就将云台山列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事实上,也多有得道高人在此活动。
魏晋时期的王烈和孙登始终是竹林七贤的倾慕对象,王烈食黄精、石髓,寿达三百多岁;孙登穴洞而居,无喜无愠,一声长啸,引得凤凰来仪。
此外,西晋魏华存首创“吐纳”、“导引”、“咽津”、“存思”、“服气”及“三丹田”的道家修行之说,她所著的《黄庭经》成为上清派的修行要义,其本人也被道教尊为紫虚元君、南岳夫人。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佛、道在云台山还呈现了合流的趋势。
虽然民国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建筑遭到了极为严重的人为破坏,但20世纪80年代恢复宗教政策特别是对云台山景区进行开发以后,寺院道观大都得到了复建甚至扩建,重新恢复了宗教名山的本来面貌,景区岩谷之间梵刹严整,峰洞上下庙宇宏伟,历代碑刻、佛塔更是散落林立其中。
3.3旅游资源评价: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极高的美学价值。
3.3.1独特的区位优势,云台山占据了区位、交通、资源的环境优势,是构成焦作国际山水旅游城市的重要载体。
从全国位置看,云台山处于中国第二、第三级台阶的过渡地带,离郑州67.6千米,而郑州随着城际铁路的修建,是的距离各大省会城市的距离缩短再三小时以内,使得客源市场在时间缩短了,而在空间上却扩宽了。
3.3.2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自然资源丰厚,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之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
3.3.3深厚的文化底蕴,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也有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百家岩(至今有刘伶醒酒台、稽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
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还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话……可谓名副其实的“避暑有楼,醒酒有台,载文咏诗有碑碣”3.3.4极高的美学价值,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以及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游客观光游览的好去处,更是美学专家及艺术院校学生户外写生的首选目的地,这里就是一个美学素材基地,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4、、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定位4.1指导思想:立足区位与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内涵为根本,以生态山水深度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导产品,开发旅游产业链中优势产业,使云台山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目的地。
4.2战略定位:通过5年的近期建设和5―10年的中远期规划,至规划期末发展成为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以山水文化为灵魂,创建中国第一文化生态山水旅游园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山水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5、旅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5.1市场分析:由于营销投入的加大使得云台山的游客量在 2008年游客量达到291万人次,门票收入2.32亿元;2009年游客量达310万人次,门票收入2.53亿元。
从2002年到2009年,短短7年时间,云台山游客量增长了近7倍。
目前,云台山主要客源市场扩展到半径1500公里的区域,省外游客占90%,其中排名前几位的客源地有:山东、陕西、山西、河北、安徽、北京、江苏、天津等。
目前,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已经全面启动,其中韩国、日本占入境游客的76%。
5.2市场定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云台山的客源市场主要分为三级:一级客源市场、二级客源市场、三级客源市场。
一级市场为重点市场,指离旅游目的地较近,市场份额占50%以上且较稳定的客源地区;二级市场为开拓市场,指离旅游目的地中等距离,或者是经济发达的远程地区和国家,其市场份额仅次于一级市场;三级市场为机会市场.是指除上述两类市场以外的其它地区和国家。
根据云台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区位条件和市场现状。
考虑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云台山旅游发展战略目标,现对其未来15年内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发进行定位,就是:立足河南,依托邻省,辐射全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国内方面,河南的郑州、开封、洛阳、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濮阳和邻省城市邯郸、邢台、衡水、聊城、泰安、曲阜、荷泽、长治晋城、侯马、ll缶汾等,为近距离市场;河南的许昌、漯河、周口、平顶山、南阳、商丘及邻省石家庄、太原、济南等,为中距离市场。
这个范围的旅游者约占旅游总人数的90%以上。
其中河南的旅游者所占比重最大.约为46.3%。
其二级客源市场,包括京津唐等环渤海地区、沪宁杭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穗珠深等珠江i角洲地区。
这些区域是南太行山旅游区今后重点开拓的客源市场。
其中。
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居民,不仅出游率高,而且出游范围大,如果开发得当,可以转变为一级市场。
其三级客源市场.包括以各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市场及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出差和旅游的临时性顺访者市场。
三级客源市场应适时开发,通过改善旅游区功能、增强景点特色以及举行一些大型旅游活动来吸引旅游者。
国外方面,到我国进行商务考察、探亲访友、文化交流的境外客人是云台山海外客源市场的主体。
一级市场客源主要是港澳台同胞及日本游客。
港澳台地区游客。
因地缘、亲缘、血缘关系。
对中华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习俗相关内容尤感兴趣:追根寻源的旅游欲望强烈。
鉴于中日两国文化传统相似、经济互补性较强和地理距离较近等因素,云台山可把日本作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首位海外旅游客源目标市场。
云台山的二级海外客源市场,主要是韩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市场。
韩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与该区差异较大.应加强对韩国市场的招徕。
对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华侨市场.应充分利用“汉文化圈”的认同感,展开宜传促销,同时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和郑、汴、洛入境旅游目的地合作,争取“二手客源”。
云台山的三级海外客源市场,为对中华文明有特殊兴趣的北美、欧洲、大洋洲市场,这些地区的国家经济较发达,许多生意人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市场开放环境极感兴趣.纷纷前来进行考察投资,云台山旅游区在这级市场应重点开拓商务旅游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