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的基本介绍

合集下载

中药“补阴药”——北沙参

中药“补阴药”——北沙参

中药“补阴药”——北沙参本品为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稍晾,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净直接干燥。

本品气特异,味微甘。

以根条粗细均匀、质地坚实、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

切段,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肺、胃经。

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5~12克。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沙参味甘,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三、临床应用1.肺热燥咳,阴虚劳嗽痰血本品甘润微苦微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

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久咳劳嗽或咽干音哑等症,常与麦冬、玉竹、桑叶等配伍,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治阴虚劳热,咳嗽咳血,可与知母、川贝母、麦冬、鳖甲等同用。

2.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本品甘寒能养胃阴,苦寒能清胃热,常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干多饮、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或胃脘隐痛、干呕、嘈杂,或热病津伤,咽干口渴,常与石斛、玉竹、乌梅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

胃阴脾气俱虚者,宜与山药、太子参、黄精等养阴、益气健脾之品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多糖、香豆素、香豆素苷、聚炔类、黄酮类、脂肪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北沙参多糖有抑制体液、细胞免疫作用,降血糖作用。

北沙参50%甲醇提取液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乙醇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香豆素及聚炔类具有抗菌、抗真菌、镇静、镇痛作用。

聚炔类成分法卡林二醇,对EB病毒阳性的抑制活性也增强10倍。

北沙参水提液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北沙参水提、醇提液有明显的抗突变作用。

线型呋喃香豆素,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其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抑制作用最强。

【北沙参】

【北沙参】

【北沙参】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主产于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地。

原植物多生于河岸沙地、沙滩或栽培于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

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寒、耐旱、忌涝。

味甘,性惊。

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临床用名有北沙参、蜜北沙参。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沙参,味苦,微寒。

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久服利人。

一名知母。

生川谷。

《吴普》曰:白沙参,一名苦心,一名识美,一名虎须,一名白参,一名志取,一名文虎,神农黄帝扁鹊无毒,岐伯咸,李氏大寒,生河内川谷,或般阳渎山,三月生如葵,叶青,实白如芥,根大白如芜菁,三月采(《御览》)。

《名医》曰:一名苦心,一名志取,一名虎须,一名白参,一名识美,一名文希,生河内及冤句,般阳续山,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广雅》云:苦心,沙参也,其蒿,青蓑也;《范子计然》云:白沙参,出洛阳,白者善。

《名医别录》:无毒。

主治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藏,补中。

《日华子本草》:补虚,止惊烦。

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

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

《汤液本草》:味苦甘,微寒,无毒。

治证附前人参条下。

《滇南本草》:沙参味甘,性平、微寒。

入肺经,能补肺气,以及六腑之阴气。

肺气盛则五脏六腑之气皆盛。

性微寒,故补阴气。

肺热者,可以代人参用,刮去皮,铜锅蜜炒。

(附方)专治诸虚之症。

沙参(一两)嫩鸡(一只去肠)入沙参在鸡腹内,用砂锅水煎烂食之。

若肺家有痰火及热者。

评云∶鸡热、非沙参热也。

《本草蒙筌》:沙参味苦、甘、气微寒。

无毒。

江淮俱多,冤句(注前。

)尤妙。

丛生崖壁上,苗高二尺余。

叶类枸杞有叉丫,根若葵根而筋大。

近夏花开白色,瓣瓣有白粘胶。

《图经》尝云,此为小异。

秋后采根曝用,中正白实者佳。

反藜芦,恶防己,乃足厥阴本经药也。

治诸毒排脓消肿,安五脏益肺补肝。

止疝气绞疼,散浮风瘙痒。

除邪热,去惊烦。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北沙参是一种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的草药植物,其学名为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它生长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山区和深山老林中,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北沙参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清热生津”的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和疗效。

北沙参的主要成分有皂苷、多糖、酚酸类、挥发油、蛋白质和氨基酸等。

其中,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降血糖等功效。

多糖是北沙参的另一重要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酚酸类和挥发油主要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的作用。

北沙参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北沙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主要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北沙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和病毒感染等。

它可以降低体内的发热指标,减轻发热症状,还可以抑制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增强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

2. 生津润燥:北沙参可以生津润燥,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咽干咳嗽等症状。

它可以增加唾液分泌,改善口腔干燥,还可以缓解喉咙痛、咳嗽等不适感。

3. 抗菌消炎:北沙参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和炎症等。

它对多种常见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都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发热、喉咙痛、咳嗽等症状。

4. 抗肿瘤:北沙参被研究发现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和肿瘤转移。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5. 降血糖:北沙参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和高血糖等症状。

它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6. 抗氧化:北沙参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它可以延缓衰老进程,增强抗疲劳能力,还可以预防和改善多种慢性疾病。

此外,北沙参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脏、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睡眠质量等多种功效。

中药北沙参介绍

中药北沙参介绍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以根入药。

北沙参味甘甜,是临床常用的滋阴药,养阴清肺,祛痰止咳。

主治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

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等地。

目录1分类学2物种分布3植物形态4基本信息5生长特性6生药材鉴定7栽培管理8采收加工9附方10化学成分11药方选录12营养知识1分类学伞形科[1]2物种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2]3植物形态5北沙参多年生草本。

全株有毛,主根和侧根区分明显,主根圆柱形,细长,长30~40cm,直径0.5~1.5cm,肉质致密,外皮黄白色,须根细小,着生在主根上,少有侧生根。

基生叶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三出式羽状分裂或2~3回羽状深裂,具长柄;茎上部叶卵形,边缘具有三角形圆锯齿。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绒毛;伞幅10~14,不等长;小总苞片8~12,线状披针形;花梗约30;花小,白色。

双悬果近球形,密被软毛,棱翅状。

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海边沙滩。

北沙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山东的蓬莱和河北的安国以及内蒙的牛家营子三个地方[3]。

多年生草本,高5-20cm。

全株被白色柔毛。

主根细长,圆柱菜,长达30cm,粗0.5-1.5cm,很少分枝。

茎露于地上部分较短,地下部分伸长。

基生叶质厚,有长柄;叶柄长5-15cm,基部宽鞘状,边缘膜质;北沙参叶片轮廓呈圆卵形至三角状卵形,三出式分裂或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卵圆形,长1-6cm,贡1-4cm,顶端圆至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缘白以软骨质;叶柄和叶脉有细微硬毛;茎生叶形状与基生叶相似,叶柄基部渐膨大成鞘状。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长柔毛,径3-6cm,花序梗长2-6cm;伞辐8-16,不等长,长1-3cm;无总苞片;小总苞片数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部必被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萼齿5,窄三角状披针形,疏生粗毛;花瓣白色;花柱基短圆锥状。

北沙参长怎么样

北沙参长怎么样

2023-11-30contents •北沙参的植物学特点•北沙参的生长环境•北沙参的种植技术•北沙参的药用价值•北沙参的鉴别与采收•北沙参的市场与经济价值目录北沙参的植物学特点01北沙参通常呈直立生长状态,高度因生长环境而异,一般可长到几十厘米至几米不等。

直立生长分枝特性根系发达北沙参的分枝较多,且通常呈对生状态,形成较为规律的分支形态。

北沙参的根系较为发达,根长而细,有助于吸收养分和水分。

030201植物形态北沙参的叶子形状为狭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约2-10厘米,宽约0.5-1.5厘米。

叶子的形状北沙参的叶子为绿色或稍带紫色,有一定的光泽。

叶子的颜色北沙参的叶子质地较薄,较柔软,有一定的弹性。

叶子的质地叶子特点北沙参的花序为伞形花序,花朵数量较多,排列较为密集。

花朵的形状北沙参的花朵为淡蓝色或白色,较为鲜艳。

花朵的颜色北沙参的花期较长,一般可持续到秋季,具体开花时间因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异。

开花时间花朵特点北沙参的生长环境02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以利于北沙参的生长。

过于粘重的土壤会影响北沙参的生长,应注意避免。

北沙参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适合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北沙参对水分有一定的需求,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大,应保持土壤湿润。

随着植株生长,需水量逐渐减少,但仍需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根部生长。

在雨季应注意排水,避免土壤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北沙参需要充足的光照,最好种植在向阳的地方。

光照不足会导致北沙参生长不良,影响药效。

在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阴,防止叶片枯萎。

北沙参的种植技术03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北沙参种子,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选种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直到其膨胀,然后取出放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进行催芽。

催芽种子处理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适中,一般约为3-5厘米,以确保种子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深翻和施肥,以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播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确定播种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播种10-15粒种子为宜。

北沙参的作用与功效

北沙参的作用与功效

北沙参的作用与功效北沙参,又称华北沙参或甘草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其根茎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北沙参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有清热凉血、益气生津、抗炎止咳、养心安神等功效。

本文将着重介绍北沙参的作用与功效,并详细解读其药理成分与临床应用。

北沙参主要生长于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它的药材是由破碎的根茎制成的。

北沙参的主要药理成分包括皂苷、单宁、多糖、生物碱等。

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皂苷,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菌等作用。

北沙参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烦热口渴、便秘、衄血等症状。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炎症反应,并能够降低体温。

此外,北沙参还可以促进心脏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另外,北沙参还具有益气生津的作用。

它能够增加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功能的提高,对于食欲不振、口干舌燥、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北沙参还可以增加肝肾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北沙参还有抗炎止咳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北沙参常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症状。

此外,北沙参还可以增强呼吸道纤毛的活动,清除痰液,加速病情的康复。

最后,北沙参还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它对神经衰弱、失眠、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北沙参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神经递质的分泌,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除了以上的作用与功效,北沙参还有其他一些药理作用。

比如,它可以抗氧化,延缓衰老;具有抗肿瘤活性,常用于治疗癌症;对于肾虚、尿频、尿涩等与泌尿系统相关的问题,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北沙参常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比如,与人参、黄芪一起使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体质;与石斛、麦冬一起使用,则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益气生津的作用。

此外,在中医药方剂中,北沙参也是常见的药材,比如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等。

总的来说,北沙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效,主要包括清热凉血、益气生津、抗炎止咳、养心安神等。

北沙参是什么?北沙参的高产种植技术

北沙参是什么?北沙参的高产种植技术

北沙参是什么?北沙参的高产种植技术【常见问题】北沙参是什么?该怎么种?【专家解答】北沙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北、福建等地,以地下根入药,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的功效,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种植效益好。

那么北沙参到底是什么呢?现将北沙参的形态特征和高产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一、北沙参的形态特征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20厘米,全株有灰褐色绒毛。

主根细长,圆柱形,长30厘米,直径0.5-1.5厘米,很少分枝。

茎直立,不分枝。

基生叶,柄长约10厘米,基部鞘状,边缘膜质;叶片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3出羽状分裂或2至3回羽状深裂。

复伞形花序顶生;总埂长4-10厘米;每一个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花瓣5,先端内折,白色;萼齿5,窄三角状披针形;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基部扁圆锥形,柱头2裂。

双悬果,圆球形或椭圆形,5果棱,具木栓质翅,被棕色粗毛;果实成熟时黄褐色。

二、北沙参的高产种植技术1.整地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精耕细作。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

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2.播种:北沙参用种子繁殖,播种期有秋播和春播。

秋播在立冬前后,春播在清明前后。

以秋播为好。

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即将采集的新鲜种子按1∶3的比例与湿沙拌均,然后理入坑内,保持湿润低温条件。

播时先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再将北沙参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盖没种子即可。

沟距20厘米。

每亩播种量8公斤。

3.田间管理:北沙参齐苗后,应注意中耕除草。

若规模种植应于苗前采用药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各种杂草。

3片真叶时间苗,株距3厘米。

阴雨天气注意排水,干旱天气及时浇水。

立秋前后,进入地下根茎快速膨大期,应追肥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

以促使地下根茎生长。

北沙参现蕾后,除苗种株植外,及时剪除花蕾,以防养份消耗。

4.防治病虫害(1)锈病:可于发病初期用97%敌锈钠300倍液或25%粉锈宁1500倍防治。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北沙参(学名:Codonopsis pilosula)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桔梗科北沙参属。

北沙参原产于我国北方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之一。

北沙参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在中医药理论中被赞誉为是一种滋补药材,常被用来治疗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1. 强身滋补北沙参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起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北沙参具有补气血、养阴润肺、健脾胃、安神补脑等功效,适合用于体虚乏力、气虚血弱、神疲乏力等症状的人群。

北沙参还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2. 促进消化北沙参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功能,对于胃寒、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北沙参还能增加胃肠黏膜的分泌,提高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因此,北沙参常被用来治疗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3. 润肺止咳北沙参含有多种黏液质和纤维素,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北沙参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黏膜分泌,从而起到润肺止咳、化痰止咳的作用。

因此,北沙参常被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4. 延缓衰老北沙参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多糖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的衰老过程。

北沙参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对于保持肌肤的年轻和健康有很好的效果。

5. 改善睡眠北沙参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紧张焦虑、帮助入睡。

北沙参中的活性物质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睡眠进程,改善睡眠质量。

因此,北沙参常被用来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

6. 预防感冒北沙参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

北沙参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因此,北沙参常被用来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

7. 降低血压北沙参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沙参一、北沙参的基源【9】北沙参(běi shāshēn):又名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等拉丁名:Radix Glehniae;英文名:CoasiaI GIehnia Root。

基源: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原植物珊瑚菜为多年生草本。

根肉质,主根细长圆柱形,长达70cm,上部有环状皱纹,淡黄色或淡黄棕色。

1年生茎多不明显,大部埋在土中,密被灰褐色绒毛,第2年茎高20~30cm。

叶茎生,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稍带革质,3出羽状分裂或2~3回羽状分裂,叶柄长10~20cm,基部鞘状,稍带革质。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绒毛,每个小伞形花序有小花15~20朵,白色,花萼5裂,花瓣5片,雄蕊5枚,子房下位。

双悬果近球形或倒卵形,密被棕色粗毛,具木栓化果棱。

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产地:北沙参产于山东、河北、内蒙、辽宁等省区,以山东莱阳为地道产地。

莱阳市境内五龙河流域土质较为特别,为淤性沙质土壤,特点是“似土较土松,似沙较沙细”,而且土层深厚,非常适合北沙参生长,以该地高格庄乡的胡城村和穴坊镇的西富山两个村所产北沙参最为出名,根条细长、色白坚实、质地细密、粉性足,是北沙参中的珍品,堪称北沙参的代表,驰名海内外。

药材性状:北沙参以根条细长,均匀色白,质坚实者为佳莱阳沙参的优良品质除当地水土因素外,还与精细加工有关。

特别是出口沙参,在普通加工的基础上,再经拣、蒸、搓、刮等特殊工序而成。

根条单枝细长顺直,头尾大小匀顺,皮纹细嫩,长30cm以上,直径0.3~0.4cm,体质坚实而脆,色白或淡黄而均匀,约20条扎成一小把,商品称“莱胡参”(即莱阳胡城产北沙参),或叫“小子沙参”。

二、北沙参的化学成分北沙参含有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

主要包括香豆素类、聚炔类、木脂素类及8-O-4’型异木脂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单萜类及其他种类的成分。

1、香豆素类【1】香豆素是北沙参的主要成分,其母核结构主要为6,7位不成环的香豆素和6,7位成环的线形香豆素,香豆素苷主要为葡萄糖苷和龙胆二糖苷。

目前在北沙参中发现的香豆素主要有17种,主要有补骨酯素,佛手柑内酯,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等。

香豆素苷16个,主要有(R)-前胡醇3'-O-β-D-吡喃葡糖苷((R)- peucedanol3'-O-β-D-glucopyranoside)、(S)-前胡醇7-O-β- D-吡喃葡糖苷((S)-peucedanol7-O-β-D-glucopyranoside)、印度榅桲(marmersinin)等。

2、聚炔类【1】,【2】【5】聚炔类是一类脂溶性化合物。

聚炔类成分主要包括法卡林二醇(falcarindiol)、人参醇(panaxynol)、(8E)十七碳-1,8- 二烯-4,6- 二炔-3,10- 二醇((8E)-1,8- heptadecadiene-4,6-diyne-3,10-diol)等。

3、木质素及异木质素类成分【2】山东莱阳产北沙参含有多种木质素及异木质素类成分。

这类化合物是由Yuan等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山东莱阳产北沙参含有多种木脂素和异木脂素类成分,如可来灵素 A ~C(glehlinosideA~C)、橙皮素A(cirtrusinA)及(7R,8s)-dehydrodiconiferylaleohol-4,9-di-O- β-D-glucoside 等。

王丽莉等利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

从醇提物的乙酸乙酯溶部分,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并命名为可来灵素D(glehlinosideD)。

Yuan等在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此类化合物,共得到6个化合物,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测定,显示了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抗氧化成分之一。

4、黄酮类【2】黄酮类也为Yuan 等在该植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首次分离得到,得到了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素(isoquercetin)、芦丁(rutin)3个化合物。

5、酚酸类【1】【11】酚酸类在该植物水溶性部分中含量丰富,主要有香草酸(vanill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丁香苷(syringin)、香草酸4-O-β-D-吡喃糖苷(vanillic acid 4-O-β-D-glucopyranoside)。

6、单萜类化合物【2】Junichi等从北沙参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萜类化合物,主要有(+)-angelicoidenol[(2S,5R)bornane-2, 5-diol]2-O-β-D-glucopyranoside、(-)-angelicoidenol [(2R,5S)bornane-2,5-diol]2-O-β-D-glucopyranoside等。

7、其他类成分【1】,【2】【11】【12】据文献报道,北沙参根中还含有芳香苷,如苄基β-D- apiofuranosyl-(1 →6)- β-D-吡喃糖苷(benzyl β-D- 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烷基化糖苷,如正丁醇α-D-呋喃果糖苷(n-butylα-D- fructofuranoside);甾醇,如豆甾醇(stigmasterol)、豆甾醇3-O-β-D-吡喃葡糖苷(stigmasterol3-O-β-D- glucopyranoside);脂肪酸,如亚麻酸(linoleic acid)以及腺苷(adenosine)、尿苷(uridine)等。

此外,Ishikawa 等对北沙参果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水层部分得到7 种单萜或单萜苷,11 种芳香苷,6 种烷基化糖苷类和腺苷等。

三、北沙参的药理作用1、镇咳祛痰作用【1】【3】北沙参对氨水致咳小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对潜伏期有明显延长作用;小鼠呼吸道酚红法祛痰实验表明北沙参也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早期屠鹏飞等就对10 种常用沙参类药材镇咳祛痰的药理活性进行较为细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镇咳作用以北沙参作用最强,并且北沙参的祛痰作用也比沙参强。

2、免疫抑制作用【1】,【2】,【3】【10】北沙参饮片多糖和北沙参粗多糖对正常小鼠均有增强巨噬细饱吞噬功能的作用。

谭允育等研究发现,100%北沙参水煎剂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水平和迟发超敏反应;对血清抗体有增强作用,但不显著;可显著促进LPS 诱导的B细胞增殖,而对ConA诱导的T细胞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B细胞增殖有非常显著促进作用。

北沙参对正常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实验显示100%水煎剂和5%醇沉液效果更好。

北沙参水提取物有较强地抑制红细胞溶血作用,其有机提取物可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显示北沙参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

刘咏梅等研究发现,北沙参粗多糖可显著增强阴虚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但对非特异性免疫无明显促进作用。

姚岚等研究了北沙参对肺纤维化大鼠FN、LN 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参可降低肺组织的HYP、血清FN,LN含量,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另外,北沙参可下调BLM 致肺纤维化大鼠TGF—β1及TNF—α蛋白的表达,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抗促癌、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2】【4】促癌物佛波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 acetate)能够引起放射性无机磷(32Pi)渗入Hela 细胞的磷脂中,这一磷脂代谢的改变,是促癌阶段的早期现象之一。

北沙参的正己烷、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能够抑制佛波酯引起的32Pi 渗入Hela 细胞的磷脂中,并且证明,在体内具有抗癌作用。

对活性部位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要活性成分为呋喃香豆素,其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浓度为50 µg/mL)抑制活性最强。

北沙参的水提取物能提高人体肺癌细胞增值指数抑制率(PI),且对其细胞周期各时相均有抑制作用,可以证明扶正法治疗肿瘤并不一定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补,一些补益药物亦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即祛邪。

北沙参的水或乙醇浸出液对3种致突变剂2-氨基芴、2,7-二氨基芴、叠氮钠诱导的突变株回复突变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表明北沙参中含有抗突变成分。

4、抗菌及抗真菌作用【2】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北沙参中所含香豆素及聚炔类的最低抗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以及花椒毒素等香豆素成分在400 µg/mL浓度以下无抑菌活性。

聚炔类成分falcarindiol 具有很强的抗格兰氏阳性菌的活性(MIC:2.5~25.0 µg/mL);而另两种聚炔类成分(9Z)-十七碳-1,9-二烯-4,6-二炔-3,8,11-三醇和(10E)-十七碳-1,10-二烯-4, 6-二炔-3,8,9-三醇的抑菌活性很弱(MIC:200~400 µg/mg)。

5、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2】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北沙参的50%甲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日本产的北沙参抑制活性较强(ID50=1.2mg.mL-1)。

这说明中医用北沙参来治疗黑斑病和雀斑等黑素过多症是与其药理作用相吻合的。

6、镇痛和镇静作用【2】奥山等研究了产于日本的北沙参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结果表明北沙参的甲醇提取物经口服给药,能够延长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在剂量为 1 g/kg体重对小鼠有镇静作用。

进一步研究表明,其中的聚炔类成分,如panaxynol、法卡林二醇(facalindiol)、(8E)-heptadeca-1, 8-dien-4,6-diyn-3,10-diol,以及香豆素类化合物东莨菪素(scopoletin)、欧前胡素(imperatorin)、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花椒毒素(xanthotoxin)、补骨脂素(psoralen)和佛手柑内酯(bergapten)具有显著镇痛作用。

7、抗氧化作用【2】北沙参的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均有显著抑制过氧化物的生成。

北沙参水提取物可显著抑制红细胞溶血,而正丁醇提取物则显著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显示北沙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周忠友等研究发现含北沙参的中药制剂对衰老晶状体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8、抑制血栓素A2 和促进前列环素的作用【2】血栓素A2(TXA2)是作用很强的促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的物质,对冠心病等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产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前列环素(PGI2)作用与其相反。

在天然药物中既能抑制TXA2又能促进PGI2 合成的药物是很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