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北沙参介绍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北沙参是一种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的草药植物,其学名为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它生长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山区和深山老林中,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北沙参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清热生津”的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和疗效。
北沙参的主要成分有皂苷、多糖、酚酸类、挥发油、蛋白质和氨基酸等。
其中,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降血糖等功效。
多糖是北沙参的另一重要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酚酸类和挥发油主要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的作用。
北沙参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北沙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主要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北沙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和病毒感染等。
它可以降低体内的发热指标,减轻发热症状,还可以抑制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增强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
2. 生津润燥:北沙参可以生津润燥,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咽干咳嗽等症状。
它可以增加唾液分泌,改善口腔干燥,还可以缓解喉咙痛、咳嗽等不适感。
3. 抗菌消炎:北沙参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和炎症等。
它对多种常见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都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发热、喉咙痛、咳嗽等症状。
4. 抗肿瘤:北沙参被研究发现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和肿瘤转移。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
5. 降血糖:北沙参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和高血糖等症状。
它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6. 抗氧化:北沙参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它可以延缓衰老进程,增强抗疲劳能力,还可以预防和改善多种慢性疾病。
此外,北沙参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脏、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睡眠质量等多种功效。
北沙参种植与管理技术

北沙参种植与管理技术北沙参,又称北沙参、北参,是人参科北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生长于东亚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黄土高原、内蒙古等地,属于温带地区的植物。
北沙参主要以根茎为药用部位,具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强壮身体等功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
一、北沙参的种植环境要求北沙参适应性强,根据其生长环境的要求,我们可以较好地进行种植。
北沙参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对光照要求较高,要求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
北沙参对土壤要求较广,但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佳。
我们在进行北沙参种植时,应根据其特点选择适宜的土地,保证北沙参的生长环境符合其要求。
二、北沙参的种植技术1. 品种选择北沙参的品种选择是关键的一步,要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优良品种,以保证种植效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北沙参品种有东北北沙参、内蒙北沙参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2. 土壤准备在进行北沙参种植前,需充分进行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壤松土,保证土壤疏松通气;其次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最后要保证土壤的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对北沙参的生长造成影响。
3. 播种管理北沙参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方式进行繁殖,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3-4月份。
在进行播种时,要选择健康的种子,播种后要轻轻拍实土壤,保证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播种后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4. 生长管理北沙参在生长期间需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等管理措施,以保证北沙参的生长环境。
在北沙参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病虫害,如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以保证北沙参的生长。
5. 收获管理北沙参一般在生长3-4年后进行收获,一般在秋季进行采收。
采收时要选择晴天进行,先将根茎清理干净,晾晒后再进行加工包装。
三、北沙参的栽培技术1. 土壤培肥北沙参生长期长,土壤肥力消耗较大,因此在种植北沙参前要充分施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以保证北沙参的生长。
北沙参《全国中草药汇编》

酌情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生长后期地面积水应及时排水,发现小参苗现蕾,须及时摘除。
生长后期可追施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根结线虫害,5月份开始发生,忌连作和花生茬,选用无病地。
北沙参病毒病,彻底防治蚜虫,红蜘蛛等病毒传播者,选无病株留种。
锈病,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每10d1次,连续数次。
大灰象甲(象鼻虫—),清晨或傍晚进行人工捕杀,每1hm2用75-120kg,鲜萝卜条功其他盥菜;国90%敌百虫100g,用少量水拦均作毒饵,于傍晚撒于地诱杀。
钻心虫,在卵期及幼虫初孵未钻入前用90%敌百虫喷杀。
【性状】性状鉴别根细长国cm,直径0.2-1.5cm。
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留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横棕以,有不规则纵沟及裂隙,并有横棕色横长皮孔及较多点状突起的细根痕。
根头渐细,有残留茎基。
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形成层环深褐色,木部黄色,放射状。
气微香,味微甜。
以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未去外皮者木栓层2-11列细胞。
皮层为数列细胞,有扁圆形分泌道散在,有的1个分泌道并列或中间溶合成一体。
韧皮部宽广,分泌道略呈环状排列,类圆形,直径24-135μm,分泌细胞4-10个;韧皮射线向外扩大成喇兄弟状,并向一侧弯曲。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木射线宽1-3列细胞。
本品薄壁细胞含糊化演粉粒。
粉末特征:黄白色。
①网纹导管直径17-86μm,网孔长而宽。
②分泌道多碎断,分泌细胞含黄色分泌物,有的可见节条状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至69μm。
③糊化演粉粒呈不规则块状,未加工的可见演粉粒单粒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22μm,脐点点状,复粒稀少。
此外,有木栓细胞及射线细胞。
【化学成份】根、根茎含多种香豆精类化合物:补骨脂素(psoralen),香柑内酯(bergapt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异欧前胡内酯(isoimperatorin),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香柑素(bergaptin),9-牻牛儿醇基补骨脂素(9-geranyloxypsoralen),9-甲氧基异欧前胡内酯(cnidiline),花椒毒酚(xanthotoxol),别异欧前胡内酯(alloisoimperatorin),9-(1,1-二甲基烯丙基)-4-羟基补骨脂素[9-(1,1-dimethylallyl)-4-hydroxypsoralen),印度榅桲素(marmesin),东莨菪素(scopoletin),7-O-(3,3-二甲基烯丙基)-东莨菪素[7-O-(3,3-dimethylallyl)-scopoletin]及欧芹酚-7-O-β-龙胆二糖甙(ostheol-7-O-β-gentiobioside)[1]。
北沙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录
01 北沙参的化学成分
02 北沙参的药理作用
03 研究现状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北沙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肺热燥咳、津伤口渴、阴虚发热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对北沙参化学成分和药理 作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北沙参的认识逐渐加深。本次演示将综述北沙参的化学 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白芍化学成分分析
白芍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苯丙素类化合物、多糖等。挥发 油是白芍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白芍 中的重要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山奈酚等,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苯丙素 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绿原酸、咖啡酸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多糖是 白芍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随着人们对葛根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对葛根药理作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葛根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其药理作用机制 可能与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有关。
内容摘要
在临床应用方面,葛根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以及 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同时,葛根还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抗炎、抗菌等治疗中。 在剂型选择方面,葛根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以满足 不同的临床需求。
皂甙是北沙参的另一种重要成分,主要包括阜苷类和三萜皂苷类。这些皂甙 具有祛痰止咳、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新陈代谢也有 很好的效果。
北沙参的化学成分
生物碱是北沙参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包括岩藻甾醇碱、珊瑚菜碱等。 这些生物碱具有滋阴润燥、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北沙参的作用与功效

北沙参的作用与功效北沙参,又称华北沙参或甘草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其根茎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北沙参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有清热凉血、益气生津、抗炎止咳、养心安神等功效。
本文将着重介绍北沙参的作用与功效,并详细解读其药理成分与临床应用。
北沙参主要生长于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它的药材是由破碎的根茎制成的。
北沙参的主要药理成分包括皂苷、单宁、多糖、生物碱等。
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皂苷,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菌等作用。
北沙参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烦热口渴、便秘、衄血等症状。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炎症反应,并能够降低体温。
此外,北沙参还可以促进心脏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另外,北沙参还具有益气生津的作用。
它能够增加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功能的提高,对于食欲不振、口干舌燥、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北沙参还可以增加肝肾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北沙参还有抗炎止咳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北沙参常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症状。
此外,北沙参还可以增强呼吸道纤毛的活动,清除痰液,加速病情的康复。
最后,北沙参还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它对神经衰弱、失眠、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北沙参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神经递质的分泌,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除了以上的作用与功效,北沙参还有其他一些药理作用。
比如,它可以抗氧化,延缓衰老;具有抗肿瘤活性,常用于治疗癌症;对于肾虚、尿频、尿涩等与泌尿系统相关的问题,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北沙参常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比如,与人参、黄芪一起使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体质;与石斛、麦冬一起使用,则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益气生津的作用。
此外,在中医药方剂中,北沙参也是常见的药材,比如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等。
总的来说,北沙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效,主要包括清热凉血、益气生津、抗炎止咳、养心安神等。
北沙参

北 沙 参(《本草汇言》)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主产于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地。
原植物多生于河岸沙地、沙滩或栽培于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
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寒、耐旱、忌涝。
味甘,性惊。
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临床用名有北沙参、蜜北沙参。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
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名医别录》:无毒。
主治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藏,补中。
《日华子本草》:补虚,止惊烦。
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
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
《汤液本草》:味苦甘,微寒,无毒。
治证附前人参条下。
《本草纲目》:沙参白色,宜于沙地,故名。
人参甘苦温,其体重实,当补脾胃元气,因而益肺与肾,故内伤元气者宜之。
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补肺气,因而益脾与肾,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
一补阳而生阴,一补阴而制阳,不可不辨之也。
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本草经疏》:沙参禀天地清和之气。
《本经》味苦,微寒,无毒。
王好古谓甘而微苦。
苦者,味之阴也;寒者,气之阴也;甘乃土之冲气所化,合斯三者,故补五脏之阴。
故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别录》又疗胸痹,心腹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者,苦能泄热,寒能除热,甘能缓急,益血补中,故疗诸因热所生病,而其功用驯致安五脏补中,久服利人也。
入手太阴经。
简误:脏腑无实热,肺虚寒客之作嗽者,勿服。
《本草蒙筌》:味苦、甘,气微寒。
无毒。
反藜芦,恶防己,乃足厥阴本经药也。
治诸毒排脓消肿,安五脏益肺补肝。
止疝气绞疼,散浮风瘙痒。
除邪热,去惊烦。
易老用代人参,形实不同。
盖取味之苦甘,泻中兼补,略相类尔。
《本草乘雅》:色白而乳,肺金之津液药也。
故又得知母志取若心之名。
乐树沙碛而气疏,质本秋成而性洁。
参容平之金令,转炎敲为清肃者也。
故可汰除肺眚,因热伤气分,为洒淅寒热,及藏真失行营卫阴阳,致气不拘,血不濡,与惊气上逆,不能拘之使下者,功用颇捷。
北沙参功效与作用

北沙参功效与作用北沙参,又称北沙参、沙参、大参等,是我们常见的一味中药材。
北沙参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北沙参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北沙参能够补充人体阴虚的情况,对于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咳嗽、虚热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此外,北沙参还能够滋润肺脏,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次,北沙参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北沙参能够增加人体的消化液分泌,促进食欲,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
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北沙参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
此外,北沙参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研究发现,北沙参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细胞的衰老,对于预防和改善老年痴呆、动脉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北沙参还具有降脂降压的作用。
北沙参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水平,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同时,北沙参还有一定的抗凝血功能,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最后,北沙参还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研究表明,北沙参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孩子和老年人,服用北沙参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综上所述,北沙参具有滋阴润燥、健脾开胃、抗氧化、降脂降压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北沙参属于中药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过量食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北沙参也不适合所有人群,对于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应慎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北沙参的基本介绍

北沙参一、北沙参的基源【9】北沙参(běi shāshēn):又名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等拉丁名:Radix Glehniae;英文名:CoasiaI GIehnia Root。
基源: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原植物珊瑚菜为多年生草本。
根肉质,主根细长圆柱形,长达70cm,上部有环状皱纹,淡黄色或淡黄棕色。
1年生茎多不明显,大部埋在土中,密被灰褐色绒毛,第2年茎高20~30cm。
叶茎生,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稍带革质,3出羽状分裂或2~3回羽状分裂,叶柄长10~20cm,基部鞘状,稍带革质。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绒毛,每个小伞形花序有小花15~20朵,白色,花萼5裂,花瓣5片,雄蕊5枚,子房下位。
双悬果近球形或倒卵形,密被棕色粗毛,具木栓化果棱。
花期5~6月,果期7~8月。
产地:北沙参产于山东、河北、内蒙、辽宁等省区,以山东莱阳为地道产地。
莱阳市境内五龙河流域土质较为特别,为淤性沙质土壤,特点是“似土较土松,似沙较沙细”,而且土层深厚,非常适合北沙参生长,以该地高格庄乡的胡城村和穴坊镇的西富山两个村所产北沙参最为出名,根条细长、色白坚实、质地细密、粉性足,是北沙参中的珍品,堪称北沙参的代表,驰名海内外。
药材性状:北沙参以根条细长,均匀色白,质坚实者为佳莱阳沙参的优良品质除当地水土因素外,还与精细加工有关。
特别是出口沙参,在普通加工的基础上,再经拣、蒸、搓、刮等特殊工序而成。
根条单枝细长顺直,头尾大小匀顺,皮纹细嫩,长30cm以上,直径0.3~0.4cm,体质坚实而脆,色白或淡黄而均匀,约20条扎成一小把,商品称“莱胡参”(即莱阳胡城产北沙参),或叫“小子沙参”。
二、北沙参的化学成分北沙参含有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
主要包括香豆素类、聚炔类、木脂素类及8-O-4’型异木脂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单萜类及其他种类的成分。
1、香豆素类【1】香豆素是北沙参的主要成分,其母核结构主要为6,7位不成环的香豆素和6,7位成环的线形香豆素,香豆素苷主要为葡萄糖苷和龙胆二糖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以根入药。
北沙参味甘甜,是临床常用的滋阴药,养阴清肺,祛痰止咳。
主治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
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等地。
目录1分类学2物种分布3植物形态4基本信息5生长特性6生药材鉴定7栽培管理8采收加工9附方10化学成分11药方选录12营养知识1分类学伞形科[1]2物种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2]3植物形态5北沙参多年生草本。
全株有毛,主根和侧根区分明显,主根圆柱形,细长,长30~40cm,直径0.5~1.5cm,肉质致密,外皮黄白色,须根细小,着生在主根上,少有侧生根。
基生叶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三出式羽状分裂或2~3回羽状深裂,具长柄;茎上部叶卵形,边缘具有三角形圆锯齿。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绒毛;伞幅10~14,不等长;小总苞片8~12,线状披针形;花梗约30;花小,白色。
双悬果近球形,密被软毛,棱翅状。
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海边沙滩。
北沙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山东的蓬莱和河北的安国以及内蒙的牛家营子三个地方[3]。
多年生草本,高5-20cm。
全株被白色柔毛。
主根细长,圆柱菜,长达30cm,粗0.5-1.5cm,很少分枝。
茎露于地上部分较短,地下部分伸长。
基生叶质厚,有长柄;叶柄长5-15cm,基部宽鞘状,边缘膜质;北沙参叶片轮廓呈圆卵形至三角状卵形,三出式分裂或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卵圆形,长1-6cm,贡1-4cm,顶端圆至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缘白以软骨质;叶柄和叶脉有细微硬毛;茎生叶形状与基生叶相似,叶柄基部渐膨大成鞘状。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长柔毛,径3-6cm,花序梗长2-6cm;伞辐8-16,不等长,长1-3cm;无总苞片;小总苞片数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部必被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萼齿5,窄三角状披针形,疏生粗毛;花瓣白色;花柱基短圆锥状。
又悬果圆球形椭圆形,长6-13mm,宽6-10mm,必被棕色长柔毛及绒毛,果棱有木栓质翅,分生果横剖面扁椭圆形,有5个棱角,合生面平坦,油管较多,连成一圈,胚乳腹面略凹陷。
花期5-7月,果期6-8月。
珊瑚菜(《江淮杂记》),又名:滨防风。
多年生草本,高5~35厘米。
主根细长圆柱形。
茎大部埋在沙中,一部分露出地面。
叶基出,互生;叶柄长,基部鞘状;叶片卵圆形,3出式分裂至2回羽状分裂,最后裂片圆卵形,先端圆或渐尖,基部截形,边缘刺刻,质厚。
复伞形花序顶生,具租毛;伞梗10~20条,长1~2厘米;无总苞,小总苞由数个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组成;花白色,每1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朵;花萼5齿裂,狭三角状披针形,疏生粗毛;花瓣5,卵状披针形;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基部扁圆锥形。
果实近圆球形,具绒毛,果棱有翅。
花期5~7月。
果期6~8月。
4基本信息北沙参北沙参[4]Radix Glehniae【英文】CoasiaI GIehnia Root【别名】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苏条参、条参、北条参。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根。
]【采制】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外皮,干燥。
【性状】根长圆柱形,偶有分枝。
表面淡黄白色,偶有外皮残存,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
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
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
气特异,味微甘。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年需求量】北沙参为我国常用药材,年需求量5000吨左右,是一个大宗药材品种。
【拼音名】Běi ShāShēn【别名】海沙参、银条参、莱阳参(《江苏植药志》),辽沙参(《中药志》),野香菜根(《中药材手册》),真北沙参(《卫生易简方》)。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7~8月或9月下旬采挖,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放开水中烫后剥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于海边沙滩,或为栽培。
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主产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细圆柱形或直条状,两头较细,很少有分歧,长15~30厘米,直径3~8毫米。
外表淡黄色,粗糙,具纵纹及未除尽的棕黄色栓皮,并有棕色点状的支报痕迹,顶端往往残留圆柱状的根茎。
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不整齐,淡黄色,中央有黄色放射状的木质部,形成层呈圆环状,深褐色。
气微,味甘。
以根条细长、均匀色白、质坚实者佳。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茎基,用水略洗,捞出,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甘苦淡,凉。
性微寒,味甘、微苦。
①《本经逢原》:甘淡,性寒,无毒。
②《本草从新》:甘苦味淡,微寒。
【归经】入肺、脾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祛痰止咳。
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口渴。
①《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②《饮片新参》:养肺胃阴,治劳咳痰血。
③《东北药植志》: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膨胀不全,肺脓疡等。
④《中药志》:养肺阴,清肺热,祛痰止咳。
治虚劳发热,阴伤燥咳,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亦可熬膏或入丸剂。
【注意】风寒作嗽及肺胃虚寒者忌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5生长特性北沙参北沙参为草本植物,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旱耐寒,喜砂质土壤。
忌水浸,忌连作,忌强烈阳光。
除苗期及留种田留种需充足的水外,生长后期不易多浇水。
前茬作物以薯类为最好。
忌大豆、花生作物,隔年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放到第三年丧失发芽能力。
北沙参与年种子冬播发芽率高,出苗齐。
冬播的第二年谷雨前后出苗,一般不开花结果,第三年才开花结果。
次年春播发芽率显著降低,第二年才开花结果,小满后抽薹,一个星期开花,花期半个月,头伏前后种子成熟。
6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根细长国cm,直径0.2-1.5cm。
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留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横棕以,有不规则纵沟及裂隙,并有横棕色横长皮孔及较多点状突起的细根痕。
根头渐细,有残留茎基。
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形成层环深褐色,木部黄色,放射状。
气微香,味微甜。
以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未去外皮者木栓层2-11列细胞。
皮层为数列细胞,有扁圆形分泌道散在,有的1个分泌道并列或中间溶合成一体。
韧皮部宽广,分泌道略呈环状排列,类圆形,直径24-135μm,分泌细胞4-10个;韧皮射线向外扩大成喇兄弟状,并向一侧弯曲。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木射线宽1-3列细胞。
本品薄壁细胞含糊化演粉粒。
粉末特征:黄白色。
① 网纹导管直径17-86μm,网孔长而宽。
② 分泌道多碎断,分泌细胞含黄色分泌物,有的可见节条状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至69μm。
③ 糊化演粉粒呈不规则块状,未加工的可见演粉粒单粒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22μm,脐点点状,复粒稀少。
此外,有木栓细胞及射线细胞。
应用鉴别《本草求真》:沙参有南、北二种,均有清养肺胃之功。
北沙参质坚性寒,富有脂液;南沙参空松而肥,气味轻清。
体虚力微。
一则偏于养胃,一则偏于清肺。
对于肺无余热现而发生之咳嗽,由宜北沙参,对于胃虚有余热而发生之咳嗽则宜南沙参。
7栽培管理选地整地选择比较潮湿、排水良好、含有丰富腐殖质的沙壤北沙参土,每公顷施厩肥60000千克、饼肥750~1500千克作基肥,敌百虫7.5千克,翻入土中40-50厘米深,整细把平,做平畦或高畔,畦宽3-6厘米。
繁殖方法(1)种子处理北沙参是深根系植物,播种前要深翻地,耙平,下种前接上种子果翅放到25度的温水中浸泡4小时捞出稍凉,混拌2/3湿沙,放入箱内冷冻,春天解冻后下种,秋播宜在上冻前播种。
春播种子不宜沙藏处理,否则当年不能出苗。
(2)播种方法秋播按行距5-6厘米划半厘米深的浅沟,种子与种子相隔4~5厘米覆土浇水,上盖稻草,上冻前再浇一次大水,盖上一层圈肥。
春播在清明至谷雨前后,方法同上。
种子不用低温冷冻处理,种后不出苗,若不处理,最好采下即播种。
沙质壤上每公顷播种量75千克,纯沙地每公顷90-112.5千克,有灌溉条件的肥沃土壤每公顷可播种52.5-60千克,播后纯沙地用黄泥或小酥石镇压,免风吹沙土移动造成损失,涝洼地封冻时应压沙。
秋播种子第二年3月出苗。
田间管理解冻后,地板结要松土,保墒,见草即拔,苗有3片左右真叶,要间苗,要成三角形留形,株距0.7厘米左右,不能过稀,否则根分义,过密生长不良。
春季干旱酌情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生长后期地面忌积水,苗期现蕾及时摘除。
两年生沙参春天连农家肥,五月份结合灌溉追施化肥一次。
病虫害防治(1)根结线虫病该病在5月份易发生虫侵入根端,吸取汁液形成根瘤,使幼苗发黄死亡。
防治万法:忌连作,选用无病地。
土壤用滴滴混剂消毒,用量每公顷450~750千克。
方法:播前20天地温15℃以上,将地开宽30厘米左右,深6~7厘米的沟,把药施入沟内后覆土镇压。
(2)锈病又叫黄疸病,在7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发生,茎叶上产生红褐色病斑,末期病斑表面破裂,植物早期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后用敌锈钠300倍液(加0.2%洗衣粉),每10天1次。
选留良种选株形一致的一年生参根作种,在10月上旬栽植,施好基肥37500~45000千克/公顷,加过磷酸钙225~375千克/公顷,行距25~30厘米,沟深6~7厘米,株距6厘米斜放沟内盖土1-1.5厘米踏实,干旱浇水利于成活,次年长出后,抽薹,只留主茎上的果盘,其余全部摘除。
7月后果实呈黄褐色采种,随熟随采。
种子出施好肥,收子3000~4500千克/公顷,种子田管理好,施肥,能连续收6~10年。
种子收好后,放干燥通风处备播种用。
8采收加工春播当年,10月份左右植株枯黄时收挖。
秋播种的在第二年寒露北沙参节叶子枯黄时采收。
收时先在参地一端用镐头开一深沟,露出根部用手提出,除出地上茎,收出的参很不能晒太阳,否则难剥皮降低产量和质量。
将参根粗细分开,捆成1.5-2.5千克的把,将尾根先放入开水内顺锅转2-3圈(6~8秒种),再把参全部放入锅内烫烤,不断翻动,使水沸腾,捞出剥皮晒干作为药用。
有关材料报道,北沙参的主要成分存在于根皮之中。
加工方法是:沙参收后,去掉泥土地上茎,水洗面表面无水,用硫磺熏12小时(60千克药材1千克硫磺),要求熏透无硬心,干燥,分等级进行包装。
放干燥通风处。
9附方11药方选录12营养知识北沙参知识介绍: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北沙参的根。
北沙参多年生草本,生于海岸沙地、沙滩,或栽培于肥活疏松的沙质土壤,分布于山东、辽宁、内蒙古(赤峰)、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