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书院的导游词-导游词
2018-嵩阳书院导游词-精选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嵩阳书院导游词各们朋友,刚才我们参观了国家4A级景区少林寺,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前去参观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的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
它和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以及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文物瞻丰,名扬古今,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清澈缓流双溪河,东傍林泉深幽的逍遥谷,西望如凤飞舞的少室山。
景色清幽、环境宜人,确实是一个修身、读书、著书、讲学的好地方。
嵩阳书院的前身叫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是一处佛教活动场所,僧徒曾经达数百人。
隋朝时期更名为嵩阳观,开始被道教占据,著名道士潘师正、孙太冲等曾在次修炼。
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社会动荡,许多有识之士为孔孟思想不至没落,把办教育、传授儒学为己任,纷纷聚集于嵩山开课授徒,后周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更名为太乙书院,嵩阳观逐渐成为一个儒家思想传播场所。
北宋之后,文风大行,著名学者吕蒙正、滕子京以及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朱熹先后在这里聚徒讲学、传播儒家理学思想,这里成为“洛派理学(亦称程朱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为嵩阳书院。
王安石变法之后,许多的大臣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便退居离开朝廷,因这里和都城开封很近,他们便云集于此、著书立说、传徒授艺,嵩阳书院名噪一时,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等均在此执教,而司马光的伟大巨著《资治通鉴》其中9至21卷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明朝末年,嵩阳书院不慎遭了一场大火,殿堂建筑被焚烧殆尽。
到了清朝,由于嵩阳书院的盛名远播,登封知县叶封、名儒耿介、河南巡抚王日藻等人先后主持重修书院,到康熙年间累计学田1427亩,四方求学者不远千里而来,重新恢复了往日书声朗朗的场景。
关于河南嵩山的导游词

关于河南嵩山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省的嵩山景区,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索嵩山的魅力!嵩山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地区,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嵩山的文化历史悠久,被称为“太室山天下第一山”,因为它拥有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宫殿建筑——嵩阳殿。
在古代,嵩山是由王侯贵族进行祭祀、寻访道法和修行的地方。
如今,嵩山已经成为了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观光。
嵩山主峰海拔1512 米,环境优美,四季分明。
在嵩山的山腰上,有许多瑰丽的景点,其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是嵩恒禅寺,洛阳百尺峡,少林寺,嵩阳书院,以及周围的其他古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参观嵩恒禅寺。
嵩恒禅寺是中国四大禅宗祖庭之一,它是世界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庙正面屹立着一尊高近几十米,规模宏伟的大佛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寺庙的内部,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佛教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时期保存的佛教文献。
在这里,大家可以参与佛教的传统禅修活动,体验冥想的感觉,也可以向寺内的僧侣寻求知识、学习禅宗教义。
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洛阳百尺峡,这个景点位于嵩山的北面,是嵩山的自然奇观之一。
这里有一条长达 6 公里的峡谷,深邃的壁谷和清澈的河流非常令人惊叹。
在百尺峡谷内,您可以弯腰行走,升降阶梯,穿越桥梁,感受自然风光的壮丽和丰富多彩的野生生物和植物。
如果您对中国武术感兴趣,接下来我们将游览少林寺。
少林寺成立于公元495年,是中国武术历史上最著名的寺庙之一。
从公元古代到现在,这里吸引了大量武术爱好者,武术大师们会在这里进行探讨和学习。
在少林寺内,您可以观看武术表演和学习传统功夫技巧,还可以体验少林寺僧侣的生活方式。
在参观完少林寺后,我们将前往嵩阳书院。
这所书院已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曾经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场所。
书院内有许多古代文物和书籍,还有古代学生和老师的居所和教学用具,这些都展示了嵩山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性。
书作文之嵩阳书院导游词400字

嵩阳书院导游词400字【篇一:嵩阳书院解说词】嵩阳书院概况: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文物瞻丰,名扬古今,和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以及河南商丘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清澈缓流双溪河,东傍林泉深幽的逍遥谷,西望如凤飞舞的少室山,景色清幽、环境宜人,确是一个修身、读书、著书、讲学的好地方。
嵩阳书院的前身叫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僧徒曾达数百人。
隋时更名嵩阳观,著名道士潘师正、孙太冲等曾在此修炼。
五代时期天下大乱,许多有识之士为孔孟思想不至没落,纷聚嵩山开课授徒,后周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更名为太乙书院。
北宋之后,文风大行,著名学者吕蒙正、滕子京及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朱熹先后在此聚徒讲学、传播儒家理学思想,这里成为“洛派理学(程朱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嵩阳书院。
王安石变法之后,许多大臣与其政见不和,便退居朝廷,因这里和都城开封很近,他们便云集于此、著书立说、传徒授艺,嵩阳书院因之名噪一时,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等均曾在此执教,《资治通鉴》其中9至21卷也是在这里写就的。
明末,嵩阳书院不慎遭了一场大火,殿堂建筑焚烧殆尽。
到了清朝,由于嵩阳书院盛名远播,登封知县叶封、名儒耿介、河南巡抚王日藻等人先后主持重修书院,到康熙年间累计学田1427亩,四方求学者不远千里而来,恢复了往日书声朗朗的场景。
1711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子,按照录取名额每县不到一人,可单是嵩阳书院就考中5人,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目前书院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占地近1万平米,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院,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西院敬义斋、东院博约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间。
先圣殿内祭祀孔子及四大弟子像,道统祠内有周公、大禹、尧帝像。
藏书楼原为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
在讲堂之后有泮池。
河南嵩山导游词3篇-河南导游词

河南嵩山导游词3篇-河南导游词河南嵩山导游词3篇-河南导游词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河南嵩山导游词3篇-河南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南嵩山导游词3篇-河南导游词1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嵩高”,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称“嵩高山”,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要说中岳嵩山,在五岳之中,它东不如泰山雄伟,西不如华山险峻,南不如衡山秀丽,北不如恒山奇崛。
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巩山,以它自己诱人的山川风貌,灿烂的古老文化,独特的演变历史,天然的地质博物,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嵩山属伏牛山系北支外方山山脉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为前寒武纪地块及盖层,盖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经历了多次地壳和造山运动,形成了山势陡峻、雄伟壮观、。
奇峰林立、瑰丽多姿的地貌形态。
由于嵩山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在不大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类型齐全的岩石,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等,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
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少见的,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中外地质学者瞩目。
嵩山分为东西两支,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二山的历史由来已久。
太室山下有启母庙,庙前有启母阙,庙后有启母石。
相传大禹受命继父治水,禹因治水心切,凿山不止,连吃饭都不顾,和妻子涂山氏女相约送饭以击鼓为号,涂山氏女听到鼓声才来送饭。
禹在凿山时化作一只大熊,力大无比。
一次正干活时不小心一块石头滚下去击响了鼓,涂山氏女听到鼓声忙来送饭,一眼看到禹是只熊,羞愧难当,扭头就跑,大禹急忙在后追赶,追到太室南麓时,涂山氏女已经化成一块大石头。
此时涂山氏女已身怀有孕,禹便向巨石大声哭喊:“还我儿来!”只听得山崩地裂一声轰响,巨石开裂,跳出禹的儿子,取名为启,所以这块石头就叫启母石。
中岳嵩山沿途导游词(2篇)

中岳嵩山沿途导游词大家好!今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嵩山:“嵩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东距河南省会郑州____公里,西距九朝古都洛阳____公里。
嵩山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首批地质公园,是____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首批全国森林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嵩山是万山之祖,文化圣山。
八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佛、道、儒三教荟萃、相融共生……我们来到嵩山最有名的嵩山少林寺,有几个大殿每一个大殿里都有几尊佛像。
佛像的人物是四大天王、大肚佛、千手观音……看完少林寺的大殿就来到了塔林。
每一个塔林下面都埋着一个僧人。
有一个塔林是最现代的,周围雕刻的是飞机、火车、笔记本电脑……这个塔本来是一座寿塔,是他的大徒弟为他建的,第二年这个方丈就去世了,也把这个塔当成了墓地。
把人埋进了里面。
塔林里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塔……今天我们一日游就到此结束,希望大家有时间再来玩!中岳嵩山沿途导游词(2)欢迎大家来到中岳嵩山!中岳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境内,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之一。
嵩山以其秀丽的山峰、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沿途游览嵩山,欣赏这座奇峰险岭的壮丽景色,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请大家注意安全,随时与我保持联系。
现在我们开始我们的旅程。
第一站:登封古城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嵩山脚下的登封古城。
登封古城位于嵩山与伏牛山之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大家可以欣赏到古城的城墙、古街、古井等建筑物,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站:嵩阳书院我们现在来到嵩山的名胜之一——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之一,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书院内有古代壁画、石刻、碑刻等文化遗迹,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和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站:朝阳洞我们现在来到嵩山的朝阳洞。
朝阳洞是嵩山的一处自然景观,以其奇特的地质景观而闻名。
洞内有许多奇石和钟乳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感觉。
嵩山导游词

嵩山导游词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
它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现在,我
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嵩山的美丽吧!
首先,让我们来到嵩山风景区的正门——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建
于宋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
书院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古代
文献和学术资料,是儒学的重要研究机构。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
代士人的学问和思想的魅力。
向前行进,我们来到了嵩山的最高峰——嵩顶。
嵩顶海拔1512米,是中国中部地区的最高峰。
站在嵩顶,你可以俯瞰整个河南大地,观赏到壮丽的山水风景。
同时,嵩顶还有一座宏伟的佛教建筑——嵩
岳寺。
寺内供奉着千年文物,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场所。
接下来,我们来到嵩山下的一个古老村落——少林寺。
少林寺是
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你可
以观赏到传统的少林功夫表演,还可以参观寺内的丰富文物和佛教艺
术品。
最后,让我们来到嵩山的一处自然奇观——仙女洞。
仙女洞是一
处溶洞瀑布景观,被誉为“仙女洞瀑布群”的绝佳景点。
在这里,你
可以欣赏到壮丽的瀑布飞泻而下的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嵩山是一座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美丽山脉,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
化和壮丽的风景,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
希望大家在嵩山
的游览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大自
然的恩赐。
谢谢大家!。
河南嵩山的导游词

河南嵩山的导游词河南嵩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与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并称为中国著名的“五岳”,融合了“山、水、林、洞、峰”五大自然景观,被誉为“华夏瑰宝”。
一、历史文化的印记嵩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道教、佛教、儒教的圣地。
在嵩山上有很多著名的古建筑物,如少林寺、嵩阳书院、红叶亭、观音寺等。
少林寺是中国著名的寺庙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
嵩阳书院是明代著名的儒学学府,有“嵩阳书院三百年,天下文章第一篇”之誉。
红叶亭则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古建筑,在秋天,红叶亭四周的枫叶变红,层次分明,远看像是一片火焰,非常壮观。
观音寺建于南北朝,这里是南北朝时期士族子弟修行的青年学堂。
此外,嵩山还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
在历史上,这里曾经诞生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宋代文学家苏轼、清代医学家华佗等人。
他们的成就使嵩山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丰碑。
二、秀丽的自然风光嵩山胜景有很多,山上植被丰富,景观多样。
三卧泉是嵩山最漂亮的泉水之一,这里的泉水清澈透明,水质优美且无污染,是非常珍贵的天然矿泉水。
集云殿是嵩山的名胜古迹之一,是一座明代飞檐重檐的建筑,它巧妙地嵌合在山石之间,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成为山上最为著名的建筑景观之一。
在集云殿的背后,是一棵拥有1400年历史的松树,远看像一条巨龙,它是嵩山的象征之一。
三、家喻户晓的地方文化和民俗在嵩山上,有一些家喻户晓的地方文化和民俗,如山歌、嵩山拳、洛枳花鼓、嵩山剪纸等。
山歌是嵩山的特色文化之一,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嵩山拳则是河南嵩山地区的传统武术之一,是一种以硬拳为主的拳术。
洛枳花鼓则是嵩山的重要艺术品种之一,因其形似鼓面而得名。
嵩山剪纸是嵩山当地的民间手工艺品,其中的剪纸图案丰富多彩,通常仙鹤、龙凤、牡丹、寿桃、蝴蝶等图案特别鲜明。
四、山水奇观的探秘之旅如果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那么不妨来一次嵩山的探秘之旅,你将领略到大自然的壮观神奇,尽情释放你的心灵和身体。
河南郑州登封中岳嵩山导游词解说导游

河南郑州登封中岳嵩山导游词解说导游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郑州登封中岳嵩山!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嵩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嵩山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中国五岳中的中岳。
嵩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被誉为“道教圣地、佛教圣地、文化圣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嵩山的历史和文化。
嵩山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文化遗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
嵩山是我国古代军事、政治、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曾是宋、梁、唐等几个朝代的首都。
嵩山还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之一,诸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了卓越的文化成就。
嵩山景区包含了众多的景点,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嵩阳书院、少林寺和中国道教博物馆。
嵩阳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书院,是培养儒学和佛学的重要学府。
少林寺则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教文物和文化遗迹,被誉为“世界武术之源”。
中国道教博物馆则是全国唯一的道教博物馆,陈列着大量的道教文化艺术品,是了解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此外,嵩山还有雄奇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奇峰秀水、天下绝景”。
如著名的嵩阳秀水、嵩山温泉、五老峰等,令人陶醉其中。
在嵩山上还有很多传统的文化活动,比如举行的神仙大会和嵩山少林武术表演,给游客们带来丰富多样的体验。
最后,提醒大家在游览嵩山时要注意安全,嵩山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请注意脚步,尤其在攀登峰顶时要特别小心。
同时,为了保护嵩山的生态环境,请大家不要乱丢垃圾,爱护环境。
谢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在河南郑州登封中岳嵩山的旅行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嵩山书院的导游词-导游词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
下面是为你整理了“嵩山书院的导游词”,希望能帮助到您。
嵩山书院的导游词(1)亲爱的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登封举世闻名的儒教胜地——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坐落在五岳之一:中岳嵩山的脚下。
请大家跟我往里走。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高大的柏树是“大将军”,大家是不是觉得它很大,是名副其实的“大将军”呀!好,大家先别忙着下结论。
我们接着往里走,请看,这棵柏树是“二将军”,它的树干上有一个巨大的洞,在里面放一张桌子,几个人围着桌子坐,都不成问题呢!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这棵树比前院的那棵树大得多,为什么叫“二将军”,而前面那棵树叫“大将军”呢?其实,还有一颗比“二将军”还要高大的柏树,叫“三将军”,关于这三棵柏树,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
三将军恼怒自焚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
大将军笑倒墙头上,自觉有愧头低下。
是非颠倒两千载,金口玉言谁评价?”听完这首民谣,大家就一定知道其中的奥妙了吧!看完了将军柏,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书院的藏书阁吧!这里的书,一部分是别人捐的,一部分是皇帝赐的,而大部分则是以前在这儿学习的老师和学生写的。
参观完了嵩阳书院,大家对这儿一定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嵩阳书院,喜欢我们登封!嵩山书院的导游词(2)各位旅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嵩山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坐落于嵩山南麓,它面对双溪河,背靠峻极峰,西依少室山,东临万岁峰,山峦环拱,溪水长流,环境幽美,景色宜人。
它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
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列名为嵩阳观,成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高宗时,高宗两访潘师正,都以嵩阳观为行宫。
于五代后唐清泰时,进士庞士曾在嵩阳观聚众讲学,后周时改为太乙书院,成为儒学活动中心,直至宋初又更名为太室书院,宋仁守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重修太室书时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
北宋鼎盛时期,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曾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海等也在此讲过学。
金、元时嵩阳书院曾被更名承天宫,明侯泰重修书院时复名嵩阳书院,并建二程祠,清代叶封与耿介又重修之,使书院又得复兴。
耿介曾亲自执教,传经授业,成绩显著。
之后嵩阳书院一直是重要的儒学传播圣地。
嵩阳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书院内中轴线共五进,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
先圣殿内祀孔子及四大弟子象,道统祠内有周公、大禹、尧帝像。
藏书楼是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
在讲堂之后有泮池,系儒家弟子中举之后回来绕行怀念宗师孔子的地方。
在中轴线两侧的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
纵观嵩阳书院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蔚然而壮观。
在嵩阳书院的东边,有一株高大无比的古柏,其树龄在4000年以上,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
汉封将军柏原有三棵,是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因见树高大而封之为大将军柏,二将军柏和三将军柏。
三将军柏清初被火烧毁,现存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其中二将军柏较为壮观,它高约30米,围径15米,虽然树皮剥落,躯干龙钟,但依然生机盎然。
树干的下部有一枯孔,南北相穿,好象一座门庭过道,洞中能容数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干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又如金鸡欲飞。
著名诗人朴初曾留下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诗句。
书院的将军柏,小的称为大将军,大的却称二将军,各位游客你们知道这是为何吗?其实这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传说。
据记载,在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刚一进门,只见一棵高大的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武帝仰望许久,随口封为大将军。
穿过二进院,又见一棵柏树比大将军还要高大,因皇帝是金口玉言,大将军已经封过,无奈只好封其为二将军。
随从的官员觉得武帝的加封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议,但不聚直讲,只好从侧面向皇帝提示说。
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巳见,说:什么大呀小呀的,先入者为主!随从官员一时无语。
汉武帝继续向后走,又见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他便一错再错,封之为三将军。
由于汉武帝不公,封的三个将军都有情绪,大将军感觉自己名不副实,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率腰树;二将军心生闷气,连肚子都气炸了,变成了空心树;三将军更为恼怒,于是自焚而死。
为此,登封县内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更为生动地阐明了这事: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
三将军恼怒自焚死。
二将军不服肚气炸。
大将军笑倒墙头上,自觉有愧头低下。
是非颠倒两千载,金口玉言谁评价?嵩阳书院明代石刻登封县地图,刻于不万历癸巳年(公元1593年),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名称,是登封文物分布图,又是登封县地图。
登封县文物名胜尽管志书都有记载,但用地图形式直接描述的,仅此一块登县石刻地图。
这块石刻地图轮廓清楚,位置准确,一览此图,对登封县的全貌和文物分布一目了然。
明代石刻登封县图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登封地理、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在嵩阳书院大门外南侧,有一高大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即唐碑,高9米,宽2.04米,1.05米,为嵩山地区碑制之冠。
碑系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主要记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练丹九转的故事。
李林甫撰文,唐著名书法家徐浩八分古隶楷书,其字态端正,一笔不苟,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书法之珍品。
碑的背面和两侧有欧阳永叔跋文和游人题词,大都为唾骂撰文者李林甫的文字。
石碑由三部分组成,碑下部为精雕长方形石座,四面刻有十个石龛:前后各三,两侧各二,龛内十座浮雕武士像。
中部碑身上刻碑文。
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宝珠两边,两只卷尾石狮,后脚盘蹬在宝珠的基座上,前爪把持宝珠,狮嘴吞吻在宝珠上面,栩栩如生,十分壮观;中层较大,上面浮雕连续的大朵云气图案;下层的四边稍大于碑身,前面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浮雕双龙、麒麟。
该碑雕工精细,达练圆熟,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也是研究嵩阳书院历史及宗教的不可缺少的史料。
嵩山书院的导游词(3)各们朋友,刚才我们参观了国家4A级景区少林寺,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前去参观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的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也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
它和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以及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书院内文物瞻丰,名扬古今,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嵩阳书院因坐落于嵩山之阳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清澈缓流双溪河,东傍林泉深幽的逍遥谷,西望如凤飞舞的少室山。
景色清幽、环境宜人,确实是一个修身、读书、著书、讲学的好地方。
其前身叫嵩阳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是一处佛教活动场所,僧徒曾经达数百人。
隋朝时期更名为嵩阳观,开始被道教占据,著名道士潘师正、孙太冲等曾在次修炼。
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社会动荡,许多有识之士为孔孟思想不至没落,把办教育、传授儒学为己任,纷纷聚集于嵩山开课授徒,后周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更名为太乙书院,嵩阳观逐渐成为一个儒家思想传播场所。
北宋之后,文风大行,著名学者吕蒙正、滕子京以及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朱熹先后在这里聚徒讲学、传播儒家理学思想,这里成为“洛派理学(亦称程朱理学)”的诞生地,宋仁宗亲赐匾额更名为嵩阳书院。
王安石变法之后,许多的大臣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便退居离开朝廷,因这里和都城开封很近,他们便云集于此、著书立说、传徒授艺,嵩阳书院名噪一时,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等均在此执教,而司马光的伟大巨著《资治通鉴》其中9至21卷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明朝末年,嵩阳书院不慎遭了一场大火,殿堂建筑被焚烧殆尽。
到了清朝,由于嵩阳书院的盛名远播,登封知县叶封、名儒耿介、河南巡抚王日藻等人先后主持重修书院,到康熙年间累计学田1427亩,四方求学者不远千里而来,重新恢复了往日书声朗朗的场景。
1711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子,按照录取名额每个县不到一人,可是单嵩阳书院就考中了5人,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
现在的嵩阳书院,基本保留了清朝修复后的建筑主体原貌,占地近1万平方米、分五进院落,共有古建筑106间。
十几年来,由于当地文物部门的重视,对一些房屋和文物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使得这座古老书院重新以蓬勃的生机。
仪门仪门为新修的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四字,意思是说孔子的品质和学识象大山一样足以让后人敬仰。
因书院除具有讲学的主要功能外,还有藏书和祭祀孔子的功能,所以在这里设置仪门,是提示学子到这里要注意言行穿戴、不至失礼。
魏碑亭这里有一块刻立于东魏时期的一块石碑,也是嵩山地区保留下来历史较早的石碑之一。
从石碑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时这里做为一处佛教寺院的兴旺程度。
石碑上有许多佛教造像,保留有北魏时期造像“曹衣带水”的风格,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和人为的破坏,许多造像已经面目全非。
上面的文字是典型的魏碑体,介于楷书和隶书之间,字体刚健、笔力圆阔,也是魏碑书法的上品。
嵩山书院的导游词(4)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要的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基地。
各们朋友,刚才我们参观了国家4A级景区少林寺,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前去参观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的嵩阳书院,在到达景区之前呢,我先将嵩阳书院的大致情况给大家作以简单的介绍。
嵩阳书院们于登封市区3公里处,书院后面的山叫太室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嵩山,因为该书院坐落于嵩山之阳。
自宋代以来一直是传授理学,教书育人的场所,是理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此叫“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与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书院和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是我国宋代时期的最高学府。
嵩阳书院最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当时的名称叫“嵩阳寺”,是佛教活动的场所。
宋代儒教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及司马光,范仲淹等均在此讲学,美名远扬,其中司马光的伟大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公元1035年,宋仁宗赐名为嵩阳书院,自此以后,嵩阳书院一直是历代名儒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
被誉为“中州教育史上的明珠”。
嵩阳书院明末毁于兵火,清朝康熙十三年重建,现在的嵩阳书院大体上保持了清代的建制,现在房舍一百余间,面积1万多平方米,共有五进院落,分别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
另外,嵩阳书院最具特点的就是其院内的两棵大柏树,它是嵩阳书院内特有的汉封将军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