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分析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分析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分析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1T19:24:06.7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吴勇

[导读] 摘要:天然植物染料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使其成为纺织研究的热点,指导纺织面料的开发。

浙江新建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天然植物染料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使其成为纺织研究的热点,指导纺织面料的开发。对天然植物染料的分类、染色方法、染色性能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抗菌性能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纺织面料;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性能;抗菌性能

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纺织行业发展新的印染技术,使用环保染料,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纺织品与人体的接触时间长,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天然植物染料具有无污染、无毒等特点。它可以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

1 天然植物染料的分类

目前,共有300多种天然植物染料。常用的分类方法可以参照现有的数据,主要根据颜色、染色工艺和化学结构。

2 染色方法

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有直接染色法、媒染法和还原染色法。直接染色是指对水溶性好的天然植物染料,染料溶液可直接吸附纤维,直接染色。媒染染色是指天然植物染料可以直接染色,但由于色牢度差,需要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有钾盐、铁盐和铝盐。在媒染过程中,金属离子起着复杂的作用,从而形成天然植物染料、金属和织物的稳定络合物。还原染色是指天然植物染料不溶于水。它们需要用还原剂将植物色素溶解在纤维上,然后将其不溶于水的特性固定在织物上,如蓝草需要用还原染料染色。

3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应用分析

3.1 染色性能应用历史

天然植物染料在我国纺织品上的应用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发现,织物可以用紫红色和紫色的紫色染成红色,也可以用温水从织物中提取染料。在随后的朝代,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染料的技术和染色技术不断改进。到了周代时代,香皂就变成了一种黑色天然植物染料,而草是黄色天然植物染料的代表,它经常被用于高等级植物的羊毛和丝绸的染色。同时,在周代时期,还有“染人”等官员,专门从事织物的染色工作。春秋战国时期,染色技术发展到媒染和染色,色彩变得极其丰富,有专门从事染色业的商人。此时,山东等地区出现以明矾、椿木灰辅助紫草的媒染技术,从而得到紫红色,齐桓公便最喜欢穿紫色衣袍。我国天然植物染色技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染料为蓝靛草,至今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依旧在使用。在秦汉之前,蓝靛草主要是以浸泡、揉搓等方式染色,并利用草木灰辅助,从而使蓝靛草的颜色沉积在织物上。到我国的唐代时期,已经有30 多种天然植物染料,织物的颜色已经越来越艳丽、色彩丰富。到明代时,发现织物可以染上绿色;而清代时期已经开始重视水色。

3.2 染色性能应用分析

传统的纺织面料染色工艺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颜色的牢固程度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天然植物染料的发色基团不稳定,使其在耐洗和耐光方面表现出较差的颜色牢固性;同时,天然植物染料的色素从不同的植株上提取,当季节、地理以及环境发生变化时,对于纺织面料染色后颜色的牢固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并影响颜色的重现。

为加深对天然植物染料的了解,并提高颜色牢固性能,有关科研和工作人员从天然植物染料颜色的提取技术、染色技术等多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和实验,并取得以下成果:姜黄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是,姜黄的浓度应为每升含100 g,温度需要保持在100℃,使用碱的含量应为每升中10g。使用天然的姜黄染液染织羊毛面料的温度以90℃为宜,酸碱度应在3.5,使黄色保持深浓亮丽,且后媒染的效果要优于预媒染效果。在颜色牢固度方面,除使用铁盐染色后的汗渍色牢度较差,其他媒染方法和直接染色的效果都比较好,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研究艾草的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在提取艾草颜色方面更具优势,色素提取更容易,且在真丝绸上染色效果也更好,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在提高色牢度方面媒染没有明显的优势。从艾草中提取天然染料的最佳时间为50 min,使用浓度为0.3mol /L 的氢氧化钠容易,需要将温度保持在100℃,且染料和溶液的比例应为1 ∶ 35。

4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抗菌性能应用分析

可以作为天然植物染料的植物,大多数都具有药用价值,例如:《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的茜草、蓝草等都具有药理属性,茜草主治湿寒等病症,蓝草可用于解毒。《本草纲目》中记录紫草可以治疗恶虫咬伤等;大黄能够治疗损伤淤血、脚风痛等;姜黄在治疗胎寒腹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名医别录》对于天然植物染料的药理属性也有很多记载。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上染色,能够保持植物本身的药理属性,对于织物上残留的病毒、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甚至杀死病毒和细菌,为人体与服装接触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同时,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的纺织物在与人体接触的过程中,人体能够逐渐吸收染料在面料上存留的物质,从而对人体起到保护和保健的作用。由此可见,天然植物染料具有抗菌性能。因此,纺织面料染色中应积极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其抗菌性能。

5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应用展望

在天然植物染料中,由于大多数植物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这给原材料的收集带来了更多困难,植物材料的收集需要保持新鲜,原料的储存是困难的。另外,由于色素提取效率低,色素提取成本直接增加,原料色光单调。这些材料已经在许多困难中使用,很少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颜色多样化的需求。色牢度的缺陷也是天然植物染料的最大缺陷。此外,天然植物材料的染色是困难的。在染色过程中,容易造成花色不均、染色不匀的现象。此外,染色过程还需要考虑染料的溶解度,这也是经常发生天然植物染料的地方。原料的溶解度低,染色容易染色。原料提取成本高,染料利用率不高,会增加天然植物染料的成本。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等问题,容易导致身体的亚健康,特别是心血管和皮肤疾病。服装不仅具有改性基团,而且还直接与外界因素保护人体并具有保护作用。如果能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就可以研究植物本身的药理特性,从而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服装,不仅解决了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对人体产生了污染。危害,还可以通过穿戴衣物等健康保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人工栽培来解决天然植物对季节性和地域性等的影响,以满足天然植物染料对纺织品的需求。此外,还可以建立植物染色研究中心,开展植物综合研究,并与相关领域的职能部门和工厂合作。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更多的食品和农产品中提取色素,并进行研

实验四 染料染色性能比较

实验四染料染色性能比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几种常用染料的浸染方法和工艺操作 2、比较不同染料对同一纤维的染色效果 3、比较同一染料对不同纤维的染色效果 二、实验原理 1、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带有活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蛋白质纤维上的氨基、聚酰胺纤维(锦纶)上的氨基和羧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故又称为反应性染料。因此,活性染料可用于棉等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锦纶等的染色。染色方法主要有浸染法和轧染法。 2、阳离子染料 阳离子染料(cationic dyes)又称碱性染料和盐基染料。溶于水中呈阳离子状态,主要用于腈纶纤维染色,也可与蛋白质分子以盐碱相结合。阳离子染料可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带阳电荷的有色离子的染料。染料的阳离子能与织物中第三单体的酸性基团结合而使纤维染色,是腈纶纤维染色的专用染料,具有强度高、色光鲜艳、耐光牢度好等优点。3、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类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染色的染料。酸性染料大多数含有磺酸钠盐,能溶于水,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主要用于羊毛、蚕丝和锦纶等染色,也可用于皮革、纸张、墨水等方面。对纤维素纤维一般无着色力。 酸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日晒牢度和湿处理牢度随染料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和直接染料相比,酸性染料结构简单,缺乏较长的共辄双键和同平面性结构,所以对纤维素纤维缺乏直接性,不能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不同类型的酸性染料,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因而它们的染色性能也不同,所采用的染色方法也不同。 三、主要仪器及染化料 染杯、量筒、刻度吸量管、温度计、恒温水浴锅、电炉、烘箱、电子天平、吸耳球 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和酸性染料各一只、元明粉、纯碱、醋酸、1227、硫酸铵 四、实验步骤 1、活性染料染色 移取活性染料X-3B母液20.00mL于干净的染杯中,加180mL水,分别将已经在水中润湿并挤干后的四种布样(①棉、②涤纶、③腈纶、④蚕丝)投入染浴中开始染色。下染10min后加入6g元明粉,续染10min后加2g纯碱,室温固色20min,染色完毕后取出布样,用冷水洗、皂煮(取100mL 5g/L的皂煮液于染杯中,95℃,5min)、水洗、烘干。 恒温染色法工艺曲线如下:

活性染料轧染染棉实验(塔色样卡)

活性染料轧染染棉实验(塔色样卡) 3 掌握了解活性染料轧染染棉工艺及配色的特点 重点:二浴法轧染工艺 难点:二浴法轧染配色 操作

活性染料轧染染棉工艺 一、化料 二、计算 三、二浴法工艺: (一)工艺流程 (二)工艺处方 (三)工艺条件 (四)工艺操作 实验报告

1 第一课时 一、化料 1、活性染料红、黄、蓝每种化500ml ,浓度为30g/l 。(称15g 化500ml ) 2、Na 2SO 4 200 g/l 与 Na 2CO 3 40g/l 合化(称Na 2SO 4100g 和Na 2CO 320g 化500ml ) 二、计算 计算染液体积:V=10g/l ×30×10-3 l /30g/l=10ml 加水:30-10=20ml 根据具体配方加染液.(附加页) 三、二浴法活性染料轧染染棉工艺 (一)工艺流程 织物准备→浸轧染液→烘干→浸轧固色液→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二)工艺处方 1、轧染液: 活性染料 X g/l 水 Y 合成 30ml 2、固色液(倒入): Na 2SO 4 200 g/l Na 2CO 3 40g/l 合成 30ml (三)工艺条件 1克织物 二浸二轧

烘干温度:80 ℃ 烘干时间: 5 min 汽蒸温度:130℃(包膜) 汽蒸时间:2 min (四)工艺操作 1、织物准备 2、浸轧染液(二浸二轧),使织物带液均匀,并具一定轧余率。 3、烘干:加热均匀,用夹子夹住。 4、浸固色液,或将固色液倒于织物上,用薄膜包好,挤干膜内空气。5、汽蒸:将织物放于130℃烘箱内蒸2 min。 6、水洗 7、皂煮 肥皂 2 g/l 织物1g/块 T 95℃ t 5 min 浴比1:50 8、水洗 9、烫干 第二、三、课 重复实验 配色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 药品仪器整理 卫生打扫 实验报告 2

奇怪的染色性能——氨纶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117655216.html,) 奇怪的染色性能——氨纶 氨纶可以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染色,但是这两种染料的牢度有太差,而且通过实验表明,尼龙用活性染料(染尼龙弹力布)与分散型阳离子染料(染CDP弹力布)对氨纶基本不沾色,这也是不是说明此两种染料不适合氨纶染色,其实不然,在合适的助剂做媒介的前提下,尼龙用活性染料是可以上染氨纶的,并且牢度和深度都比较优良。 市面上单纯的氨纶面料很少,所以氨纶染色较为陌生,纯氨纶面料与低弹力面料或者无弹面料贴合使用,可以增加面料的弹力和回复力。并且弹力面料撑开或压模时,如果氨纶颜色和长丝不一致,就会出现氨纶漏色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氨纶染色。 对于氨纶染浅色,可以在酸性浴条件下用酸性染料或分散染料染色,同样染料用量条件下,分散染料在氨纶上各项牢度优于酸性染料,

但不同分散染料对氨纶的牢度不一样,一般染料用量小于0.5%时可以用分散染料染色。 氨纶是高弹力纤维,考虑到高温条件下长时间染色会导致氨纶失弹,一般在100℃以下染色,而且氨纶不耐碱,再者分散染料和酸性染料适合在酸性条件下染色,一般氨纶在酸性浴条件下染色,pH在5左右比较适合。 各种染料以适助剂作为媒介,可以上染氨纶,这一类助剂市面上称为氨纶上色剂或氨纶着色剂,其主要针对尼龙用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等上染氨纶,一般是两性离子性质。其作用原理大致如下:在酸性条件下,氨纶内的酰胺键等基团电离,带正电,氨纶上色剂与之发生反应,固色剂固着在氨纶上,由于氨纶上色剂含有氨基正离子,所以染料与氨纶上色剂也可以发生结合。 尼龙活性染料对氨纶染色的规律(加氨纶上色剂) a.氨纶染色后各项牢度的一般规律:水洗>汗渍(酸)>水浸,而且湿摩擦牢度要远优于干摩擦牢度。分析其原因,氨纶上色后在湿态条件下染料或氨纶上色剂与染料结合体在外界压力的长时间作用下会发生迁移,而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氨纶是疏水性纤维,水分子不会快速进入纤维内部,染料也不会快速迁移),所以其水洗牢度较好,其次在汗渍酸性条件下,有利于氨纶氨纶上酰胺键或氨纶上色剂上氨基电离,可以捕捉迁移的染料或氨纶上色剂与染料结合体,所以酸性汗渍牢度优于中性水浸色牢度。而在摩擦的作用下,干磨会产生热量,导致氨纶表面的染料发生热迁移,在湿态条件下则不会发生这

第七章 分散染料染色

233 n 第七章分散染料染色 7-1 引言 分散染料是… 一分散染料的发展 分散染料的发展是随着纤维发展而发展的。 分散染料的产生与发展是始于醋酯纤维的应用: 1 醋酯纤维用染料:分子结构小,水溶性小的染料; 2 聚酯纤维染色用染料; 3 新型差别化纤维,仿真丝产品,超细纤维染色用染料; 4 碱性浴染色的分散染料。 二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 1 结构特点 2 按应用性能分类 三分散染料发展趋向 1 多能化-染料能够同时上染涤纶及其混纺纤维 2 大分子化-适用于高温高压或热熔法染色、牢度高 3 杂环化-染料发色鲜艳且染色性能良好 7-2 分散染料的结构和性能 一化学结构和颜色的关系 以单偶氮结构染料为例: R1为吸电子基,R2、R3为H或吸电子基; R4、R5为H或供电子基; R6、R 7 为H或烷基及烷基的进一步取代基。 偶氮基的左侧为含吸电子基的重氮组分,右侧为含供电基的偶合组分。 1 重氮组分吸电子基吸电子性效应愈强,偶合组分供电子基供电子性愈强,深色效应愈明显。 2 改变偶合组分氨基上取代基引起深色效应。 3 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 二 化学结构和日晒牢度的关系 染料的光褪色不但和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也和染料的聚集态、所染纤维材料的性质以及大气条件等因素有关。 1 光褪色机理 这是一个亲电加成反应,-N=N-邻位上的电子云密度↑,利于反应,而导致日晒牢度下降。 2 染料结构与日晒牢度关系 R6 R7 R 5 3

①对偶氮结构染料,引入吸电子基,日晒牢度↑; ② ③蒽醌结构日晒牢度普遍较偶合氮类好,蒽醌1位上氨基碱性越小,日晒牢度相对较高; ④同样染料对不同纤维染色,日晒牢度可能不同。 三化学结构和升华牢度的关系 升华牢度:… 1 对于偶氮结构染料,极性基团对升华牢度影响较分子量影响大。极性越强,分子量越大,升华牢度越好;重氮组分,偶合组分上引入极性基团均使所升华牢度提高。 2 对于蒽醌结构而言,分子量影响大于极性基团影响,一般随分子量增大,极性基团增多,升华牢度提高。 3 过多的极性基团引入,将导致染料对聚酯纤维亲和力下降,影响上染率。 4 升华牢度好,扩散、匀染性较差。 7-3 分散染料染色性能和染色原理 一分散染料溶液特性和染色性能:分散染料溶液中含有:染料原分子、不同晶体染料、染料颗粒、少量离子态染料,处于动态平衡。(一)分散染料分散性 1 分散剂的分散机理 ①染料晶面吸附分散剂,使晶面带负电而形成双电层; ②分散剂亲水基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层,提高稳定性; 2 影响分散性的因素 ①分散剂与扩散剂… ②温度-T升高导致分散剂(尤其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性下降 ③钙/镁离子、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物质会使染料的分散稳定性降低 ④染液中的染料浓度过高,染液循环速度快,升温速率快,也会使分散液的稳定性降低。 (二)分散染料溶解性 分散染料分子中弱极性基团含量较高,赋予染料一定的溶解性;溶解度过大,会影响上染率。 影响分散染料溶解度因素: ①分散剂(关键) ②T升高,分散稳定性下降,但溶解度升高 ③染料细度染料晶体颗粒小,溶解度大。 ④晶体结构晶型转变…;晶体增长和晶体析出现象使染料难于向纤维内部扩散,染料的上染速率降低,易产生染色不匀(色斑)等疵点;结晶增长,溶解度下降。 ⑤染料的分子量与极性

扎染实验报告

扎染实验小结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 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在扎染课程开始之前,我和同学们一样对扎染有着颇为浓厚的兴趣。并且认为扎染是很容易的事情,但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实践体验以后才发现其实扎染并不简单。首先因为染料的原因选择扎染的面料时就需要全棉的白色布料,而且要考虑到面料的厚薄。面料过厚容易使染料染色时不能完全渗透其中,同样的,面料过薄会使染料过于渗透面料,致使面料上的图案变糊等等。而且除厚薄外,面料的柔软程度也需考虑到,若是面料太硬在接下来的扎结过程中也较易出现扎的不紧等情况。面料不宜有弹性,弹性面料会影响扎花效果。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织物被扎的愈紧、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 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在面料选好后便是扎结工艺了,我的第一幅作品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在绘图的过程中图案的选择 比较复杂,细小琐碎的东西比较多,而且比较密集。致使在接下来缝制图案的过程中花的时间比较多,然而最后的结果却并不如意,图案的线条很模糊。导致这样的结果,首先一个问题是扎结的时候扎的不够紧,其次就是图案的选择上最好不要太过复杂繁琐。图案和图案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如果图案间太密集,扎结到最后容易使图案间堆积起来,那样会使染料很难进入到图案间的面料里,容易导致留白或是染色不均匀。另一点是在缝制的时候每一针之间的间距要控制好,不要间距太大,那样容易把染料渗进去。 扎结完之后就要染色了,染色首先就是要把扎好的面料浸泡在水中一会儿,再捞出拧干后放入已 经煮沸的染盆中染煮。染煮的时候要注意几点,第一,要适当的翻动面料使之着色均匀;第二,如若包有保鲜膜,那么在翻动面料是就要小心不要把保鲜膜弄破;第三,再染多色面料时要先染浅色再染深色;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控制好染煮的时间,尤其是多色面料染煮时,时间上的变化会使颜色有较大的差异。 染煮后将面料清洗完一定要注意将面料晾干后再烫平,否则会使面料出现较大的颜色不匀和变色 的情况。 整一个扎染的过程还是比较有趣的,在这个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和知识对我本身而言是很有帮助的,总而言之是受益良多的一次实践。篇二:实验报告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多色扎染及染色成绩: 服工10302 班 作者郭丹 日期 2012/5/24 指导教师: 解子燕

分散染料染色(3)

分散染料染色(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涤纶的结构特点和染色性能 2、分散染料的主要性能及分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涤纶的染色性能 教学难点:分散染料的主要性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上节课已经讲完酸性染料染色的相关知识。到目前为止,我们学的染料主要是溶于水的(除还原染料),这次课,我们开始讲一种非离子型染料染料——分散染料。 三、新授 (一)概述 ?分散染料特点 –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简单,不含水溶性基团,是疏水性较强非离子染料,染色时依靠分散剂的作用以微小颗粒状分均匀地分散在染 液中。 –染色困难,采用高温高压法、热熔法、载体法 –加入阴荷分散剂,如分散剂NNO,不能在同一浴中使用阳荷性助剂和阳离子染料 –色泽鲜艳,耐洗牢度优良,用途广泛 ?按化学结构分散染料绝大部分属偶氮和蒽醌两类(占染料品种总数的85%以上) ?分散染料的应用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锦纶、腈纶、醋酯纤维、丙纶、氯纶、氨纶?疏水性较强的纤维适宜选用疏水性较强的分散染料 (二)涤纶的结构特点和染色性能 1、涤纶的结构特点

涤纶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熔融纺丝而成。 ?分子中没有羟基、氨基等亲水性基团和强的极性基团,只有极性很小的酯基(除端基外),吸湿中心很少,所以吸湿性很差,是一种疏水性很强的纤维。 ?回潮率0.4~0.5%,不到棉纤维回潮率的1/5。 涤纶纤维分子链上无大的侧链和侧基,线形状态良好,分子排列整齐,结晶度高,无定形区结构比较紧密,纤维分子间的微隙小,没有适当容纳染料分子的空隙,在纤维表面还有结构紧密的表皮层。 ?涤纶属于热塑性纤维 ?Tg:结晶度↑,Tg↑ –水中:少量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发生增塑作用,使Tg↓ –热处理:微结构变化,Tg变化 ?T> Tg,无定形区的分子链段发生运动,微隙增多并增大 ?当染色达到一定温度时,孔隙增大,染料分子才能进入纤维 内部,此时上染速率明显提高。 2、涤纶的染色性能和方法 ?染料的选择 –疏水性——选择疏水性染料 –结构紧密——选择分子结构简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染料 ∴选择分散染料 ?染料方法的选择 –结构紧密,Tg较高——选择高温染色,增大染料分子的动能,改进纤维的扩散性。 ∴选择高温高压染色法及热熔染色法 ?涤纶软化点:230~240℃。熔点:260℃ ?染色温度:100~220℃ ?选择升华牢度好的染料 –降低Tg——加入载体,使涤纶增塑、溶胀,降低Tg,低温染色 ∴选择载体染色法 小结:主要讲了分散染料的染色特点、涤纶的结构特点及染色性能。 作业:预习并思考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机理。

考题- 染色基本知识

第一章染色基本知识 1. 什么叫染色?它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2. 物体为什么会有颜色?物体具有颜色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 什么叫染色牢度?常见的染色牢度有哪些? 4. 什么叫浸染?什么叫轧染?各适用于何种织物的染色? 第二章染色基本理论 TOP 1. 亲和力和直接性有何不同? 2. 酸性染料染羊毛或聚酰胺纤维有无饱和值?用什么法其求出它? 3. 何谓平衡吸附等温线?它分为哪几种类型?有何特点,方程式如何? 4. 什么叫上染?上染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它和染色过程是否相同? 5. 什么叫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它们在上染速率曲线上各有何特征? 6. 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与染色效果有什么关系?影响扩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染料的扩散活 化能大小对扩散有什么影响? 7. 试从染料的扩散速率、扩散活化能以及平衡吸附等方面说明温度对上染的影响。 8. 什么扩散边界层?染色时染液的流动对其有何影响? 9. 染料在水溶液中有几种存在形式?染色时染料是以何种形式上染色? 10. 浓度、温度及中性电解质对染料在溶液中的聚集有何影响? 11. 在一般上染过程中,△H0和△S0为何是负值?根据△H0、△S0和T的关系式,讨论染色温 度T对平衡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12. 试说明某些酸性染料上染蛋白质纤维时,△S0为正值,即整个染色体系混乱度增加的原 因。 13. 什么叫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写出对应的Fick扩散方程式及其物理意义。 14. 什么叫无限染浴、有限染浴?它们在染色过程中各有何特点? 15. 什么叫半染时间?在不同的染色条件下,其变化和哪些因素有关? 16. 何谓孔道扩散模型和自由体积扩散模型?根据其基本理论简述纤维微结构的差异对染料扩 散速率的影响。 17. 什么叫初染率、移染性?染料的标准亲和力及染料的扩散性能对其有何影响? 18. 为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一般可通过哪些工艺条件来控制染料的上染速率。 19. 什么叫泳移、半匀染时间? 第三章直接染料的染色 TOP 1. 直接染料染色时加入中性电解质的作用是什么?说明其作用原理。 2. 直接染料分为哪几个类型?各类有何特点?分别用什么方法来控制上染过程以纠正染色不 匀的现象。 3. 直接染料为何须进行后处理,常用的固色剂及其固色原理如何?

活性染料染色

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 姓名:商倪锋学号:08139126 班级:轻化工程081班 同组者:史千千 摘要:本实验采用活性艳蓝K--GR对全棉植物进行染色,染色后对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和吸尽率的测定。 关键词: 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固色率吸尽率 Dyeing of cotton with active dyes Abstracts:in this paper,we use ReactivebrilliantblueK-GR dyeing cotton, after dyeing we use equipment to evaluate the fixation and exhaustion rate. The result show that reactive dyes on cotton fabric has not a higher exhaustion .fixation and low luster . . 前言: 棉织物是目前纺织市场应用最多的纤维之一,染棉织物可以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进行染色,用直接染料染色后水洗牢度较差,很难达到客户的要求,同时在染色的过程中对染料的浪费也比较严重,吸尽率和固色率都比较低,本实验以活性艳蓝K--GR为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同时来测定活性染料的吸尽率和固色率。 一、实验目的 1、行选取染料及设计工艺,掌握活性染料对棉的染色过程,巩固所学的活性染料对棉纤维染色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自己设计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并进行染色试验。 2、会活性染料吸尽率和固色率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染色原理: 活性染料是一种含有能与纤维起反应形成共价键的活性基团的染料,常见的活性基团有二氯均三嗪型、乙烯砜型和一氯均三嗪型等三种,它们的反应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采用的工艺条件也不同,分别采用低温、中温和高温进行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时通过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达到上染平衡,加入碱后,染料开始与纤维发生反应而固着,并重新达到一个平衡。染后进行皂煮,除去并未与纤维固着的染料或水解染料,提高色泽的鲜艳度。

毛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实验报告【精品】

一、实验目的 (1)自行选取染料及设计工艺,掌握活性染料对棉的染色过程,巩固所学的活性染料对棉纤维染色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自己设计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并进行染色试验。 (2)学会活性染料吸尽率和固色率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染色原理:活性染料是一种含有能与纤维起反应形成共价键的活性基团的染料,常见的活性基团有二氯均三嗪型、乙烯砜型和一氯均三嗪型等三种,它们的反应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采用的工艺条件也不同,分别采用低温、中温和高温进行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时通过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达到上染平衡,加入碱后,染料开始与纤维发生反应而固着,并重新达到一个平衡。染后进行皂煮,除去并未与纤维固着的染料或水解染料,提高色泽的鲜艳度。 活性染料浸染的上染曲线 由于活性染料在水溶液中要发生水解,从而影响活性染料的利用率,为了改善上述情况,现在开发出双活性基团甚至三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可以使活性染料的固色率达到80%以上。 双活性基染料常见的有:含两个相同的一氯均三嗪型如国内KE型活性染料;含一个一氯均三嗪、一个为乙烯砜型的染料如国内M型活性染料。 (2) 固色原理: 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纤维素能形成纤维素负离子,能和活性染料发生亲核取代、加成反应,进而形成染料--纤维共价键,二氯均三嗪型较活泼,只需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反应,而一氯均三嗪型则需在温度较高、碱性较强条件下才能反应。影响此反应的因素有很多。染料与纤维与水的反应为平行反应,因为水也是亲核试剂,反应条件机理相同。染料一经水解即失去与纤维的反应能力,固色率大为降低。从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固着反应比水解反应快40倍左右,染色时PH一般为10~11为宜,X型可用碱性较弱的小苏打,对K型,则采用Na2CO3、Na3po4,甚至NaOH。染色温度具体根据不同染料性能而定。促染用元明粉,加入要掌握一多二早,分批加入的原则。浴比尽可能小些,以提高固色率。水解染料的存在,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和力,但不够大,它会染着于纤维上,皂煮时不能完全煮下来,有时还会污染到其它纤维,特别是KN型染料耐碱牢度不高,易造成污染现象。水解染料的存在也是湿摩牢度较低的重要原因 ( 3 ) 加盐促染原理: 三、给定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材料:丝光漂白棉布(各2g、8块) 药品:活性艳蓝K--GR,无水硫酸钠、碳酸钠、净洗剂EL-C

活性染料的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

活性染料的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 一、溶解性 高品质的活性染料商品应有良好的水溶性。溶解度和配制的染液浓度与选用的浴比大小,加入的电解质多少,染色温度以及尿素的用量等因素有关。应用于印花或轧染的活性染料,应选用溶解度在100克/升左右的品种,要求染料溶解完全,不混浊,不生色点。热水能加速溶解,尿素有增溶作用,食盐、元明粉等电解质会降低染料的溶解度。活性染料溶解时不应同时加入碱剂,以防染料发生水解。 活性染料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真空过滤法、分光光度法和滤纸斑点法。滤纸斑点法操作简便,适合工厂实际使用。测定时,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染料溶液,在室温(20℃)下搅拌10分钟,使染料充分溶解。用1毫升刻度的吸液管伸入试液中部,边搅拌边吸放三次。然后吸取0.5毫升试液,垂直滴于平放在烧杯口上滤纸上,重复一次。待晒干后目测试液渗圈,滤纸中以无明显斑点的前一档浓度作为该染料的溶解度,以克/升表示。有些活性染料的溶液,冷却后呈现混浊的胶体溶液,滴在滤纸上能均匀渗开,无斑点析出,并不妨碍正常使用。 二、直接性 直接性是指活性染料在染液中被纤维吸收的能力。溶解度大的活性染料往往直接性较低,连续轧染和印花应选用直接性低的品种。浴比大的染色设备如绳状匹染和绞纱染色,应优先采用直接性高的染料。轧卷(冷轧堆)染色法,染液是通过浸轧转移到纤维上去的,也以直接性稍低的染料容易得到匀染,前后色差少,水解染料容易洗净。 活性染料的直接性大小用平衡上染百分率(即上色率)或色层分析的Rf值表示。 测定方法(1):纤维材料用漂白丝光的40X40棉府绸装制品2克。染液浓度0.2克/升,浴比1:20,染色温度分30℃、80℃两档。测定时将剪成碎块的2克织物,投入到已达到规定染色温度的三颈瓶中(避免水分蒸发),每隔一定时间,在搅拌中吸取染液2毫升(同时补入2毫升的水),测定染液光密度。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吸附达到平衡,染液的光密度值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的上染百分率,表示该染料的直接性大小。 测定方法(2):纸上层析(新华#3滤纸),观察各染料斑点上升的高度不同即Rf值不同。Rf值越大,表示染料与纤维素材料的直接性越小;Rf值越小,则表示直接性越大。 配制0.2克/升的染料溶液,用毛细管在滤纸上点样,晒干后挂在盛有蒸馏水的密闭层析缸中饱和30分钟,然后使滤纸点样的一端与水接触开始层析,待展开剂前沿上升到20厘米时,计算染料斑点的Rf值。纸上层析法是测定染料直接性的简便方法,但Rf值不完全与染料实际的性能相一致。 三、扩散性 扩散性是指染料向纤维内部移动的能力,升温有利于染料分子的扩散。扩散系数大的染料,反应速率和固色效率高,匀染和透染程度也好。扩散性能的好坏,取决于染料的结构和大小,分子越大越难扩散。对纤维亲和力大的染料被纤维吸附的作用力强,扩散也就困难,通常靠提高温度来加速染料扩散。染液中加入电解质,染料的扩散系数下降。 测定染料的扩散性能通常采用薄膜法。取粘胶薄膜(玻璃纸)浸入蒸馏水中,

染料化学实验使用全解

染料化学实验 实验一 合成酸性橙Ⅱ 用途:羊毛、蚕丝、皮革等的染色。 一、 反应 1、重氮化反应 NH 2SO 3Na + 2HCl + NaNO 2SO 3- N=N +Cl - + 2NaCl + 2H 2O 10℃ 2、乙萘酚的溶解 -OH + NaOH -ONa + H 2O 3、偶合反应 SO 3- N=N +Cl --ONa NaO 3S-N N OH ++ HCl 二、 主要原料 1、对氨基苯磺酸 8.7克 2、30%HCl (d=1.15) 18.3克 3、NaNO 2 3.5克 4、30%NaOH (d=1.33) 7.4克 5、乙萘酚 7.3克 6、食盐 约7.5克 7、碳酸钠 2.7克 8、尿素

三、实验方法 1、重氮化 ⑴在150ml烧杯中,加入55ml水,8.7克对氨基苯磺酸,2.7克碳酸钠,加热使其全部溶解。冷却后,再加入溶于8ml水的3.5克NaNO2的溶液,搅拌,备用。(用手搅即可) ⑵在250ml烧杯中,加入40ml水,再加入16ml 30%HCl搅匀,冰浴冷却,控制温度在10℃~15℃。将上述混合液于10~15分钟内均匀加入。加完后保持此温度,继续搅拌30分钟,得重氮盐白色悬浮液。 用刚果红试纸检测呈兰色,显示悬浮液保持酸性。加入少量尿素破坏过量的亚硝酸。 2、偶合 在400ml烧杯中,加入60ml水,7.3克乙萘酚,在搅拌下加入6ml 30%NaOH,升温到80℃,使其全部溶解。然后把此溶液倒入已经备有冰浴冷却,电动搅拌的500ml搪瓷烧杯中,使其冷却至8℃,加盐2克,快速加入重氮盐全部量的1/2,此时pH为8~10,再加盐3克,然后将剩余的1/2重氮盐控制在10分钟内均匀加完,并随时用液碱调pH≥8。加完重氮盐,继续搅拌30分钟,再加盐2.5克,并用HCl调染液pH= 7。继续搅拌约30分钟,直至重氮盐消失时为偶合终点。(用H酸作渗圈实验)。 偶合完成后染料应全部析出,用水抽过滤,得橙红色滤并,自然干燥,作实验三染色之用。

天丝染色性能及色差

天丝染色性能及色差、色挡等病疵的防治 [ 713查看 / 0回复 ] Tencel纤维织物的主要质量问题是绒毛不匀、色差、色挡、棉结、色斑、折痕等,主要的影响原因是纤维的原纤化和湿膨胀性和纤维染色性的变异。应以强化纤维原纤化的控制和利用,选择合适的纺织染整工艺、设备和染料,在后加工中防止皱折、减少摩擦、挤压和损伤 等方面改进。 Tencel纤维具有天然纤维的吸湿性,涤纶纤维的干湿高强力,粘胶纤维的悬垂性及真丝纤维的手感。制成产品服用性能良好、尺寸稳定。由它加工的内衣、衬衫、裙裤、休闲服、牛仔服、高档针织服装以及产业用品深受消费者青眯,产品已风靡全球,我国已引进技术大量生产,并有进一步取代粘胶纤维的趋势。然而目前产品质量问题不少,总体水平不高,其中较突出的是光洁织物泛白性色差、色挡、棉粒类疵品较多;桃皮绒类织物出现绒毛不均匀;混纺交织单色类织物色差较普遍;粗厚类织物的折痕、擦伤、色斑等疵品较严重。这些疵品 与Tencel纤维某些特性有关。 1 Tencel纤维特性与产品疵点的分析 1.1 纤维表面的原纤化 Tencel纤维具有高结晶度,纤维截面均一,但原纤间结合较弱且没有弹性,如受机械摩擦,纤维外层会发生断裂,形成长度约1~4微米的毛茸,特别在湿态情况下,更易产生,严重时还会缠结成棉粒。原纤化具有双重效应。不均匀的局部原纤化会形成产品外观不均匀,导致品质差异、色相差异以及棉粒疵点等。原纤化的均匀产生可使织物呈绒面表观,成为桃皮绒风格的织物,也能使牛仔服更具自然感和陈旧感。利用原纤化的特性,还可制成非织造过滤材料和特种纸张。由此可见,对原纤化问题,必须人为地加以控 制和利用。 1.2 纤维的湿膨胀性 Tencel纤维具有高膨胀性,在水中膨胀达40%。由此赋予织物优良的悬垂性和流畅的动感,但会使织物在湿态下发硬,特别是单位面积重量较大的中厚型织物。从而使织物在染整和服装加工中易产生折痕、擦伤和色斑等疵点,而且这类疵点具有较强 “记忆性”,都会持久地保存下来。 1.3 纤维的染色性 Tencel纤维遇水后膨胀较大,染料及助剂容易进入纤维内部,故初染率相当高,易造成前后及左右色差,在染料的选择上应选取初染率高的品种,采用多次加盐、多次加碱的方式控制色差。它的得色率比一般天然纤维大;其混纺、交织物同色染色时难度较大,必须考虑色相的严格控制。染色会对原纤化产生影响,因此控制配料及染液的运动至关重要。原纤化可通过染色工艺进行控制。由于表面原纤化的存在,可染性可能表面较低。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分析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01T19:24:06.7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吴勇 [导读] 摘要:天然植物染料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使其成为纺织研究的热点,指导纺织面料的开发。 浙江新建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天然植物染料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使其成为纺织研究的热点,指导纺织面料的开发。对天然植物染料的分类、染色方法、染色性能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抗菌性能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纺织面料;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性能;抗菌性能 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纺织行业发展新的印染技术,使用环保染料,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纺织品与人体的接触时间长,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天然植物染料具有无污染、无毒等特点。它可以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 1 天然植物染料的分类 目前,共有300多种天然植物染料。常用的分类方法可以参照现有的数据,主要根据颜色、染色工艺和化学结构。 2 染色方法 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有直接染色法、媒染法和还原染色法。直接染色是指对水溶性好的天然植物染料,染料溶液可直接吸附纤维,直接染色。媒染染色是指天然植物染料可以直接染色,但由于色牢度差,需要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有钾盐、铁盐和铝盐。在媒染过程中,金属离子起着复杂的作用,从而形成天然植物染料、金属和织物的稳定络合物。还原染色是指天然植物染料不溶于水。它们需要用还原剂将植物色素溶解在纤维上,然后将其不溶于水的特性固定在织物上,如蓝草需要用还原染料染色。 3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应用分析 3.1 染色性能应用历史 天然植物染料在我国纺织品上的应用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发现,织物可以用紫红色和紫色的紫色染成红色,也可以用温水从织物中提取染料。在随后的朝代,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染料的技术和染色技术不断改进。到了周代时代,香皂就变成了一种黑色天然植物染料,而草是黄色天然植物染料的代表,它经常被用于高等级植物的羊毛和丝绸的染色。同时,在周代时期,还有“染人”等官员,专门从事织物的染色工作。春秋战国时期,染色技术发展到媒染和染色,色彩变得极其丰富,有专门从事染色业的商人。此时,山东等地区出现以明矾、椿木灰辅助紫草的媒染技术,从而得到紫红色,齐桓公便最喜欢穿紫色衣袍。我国天然植物染色技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染料为蓝靛草,至今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依旧在使用。在秦汉之前,蓝靛草主要是以浸泡、揉搓等方式染色,并利用草木灰辅助,从而使蓝靛草的颜色沉积在织物上。到我国的唐代时期,已经有30 多种天然植物染料,织物的颜色已经越来越艳丽、色彩丰富。到明代时,发现织物可以染上绿色;而清代时期已经开始重视水色。 3.2 染色性能应用分析 传统的纺织面料染色工艺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颜色的牢固程度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天然植物染料的发色基团不稳定,使其在耐洗和耐光方面表现出较差的颜色牢固性;同时,天然植物染料的色素从不同的植株上提取,当季节、地理以及环境发生变化时,对于纺织面料染色后颜色的牢固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并影响颜色的重现。 为加深对天然植物染料的了解,并提高颜色牢固性能,有关科研和工作人员从天然植物染料颜色的提取技术、染色技术等多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和实验,并取得以下成果:姜黄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是,姜黄的浓度应为每升含100 g,温度需要保持在100℃,使用碱的含量应为每升中10g。使用天然的姜黄染液染织羊毛面料的温度以90℃为宜,酸碱度应在3.5,使黄色保持深浓亮丽,且后媒染的效果要优于预媒染效果。在颜色牢固度方面,除使用铁盐染色后的汗渍色牢度较差,其他媒染方法和直接染色的效果都比较好,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研究艾草的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在提取艾草颜色方面更具优势,色素提取更容易,且在真丝绸上染色效果也更好,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在提高色牢度方面媒染没有明显的优势。从艾草中提取天然染料的最佳时间为50 min,使用浓度为0.3mol /L 的氢氧化钠容易,需要将温度保持在100℃,且染料和溶液的比例应为1 ∶ 35。 4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抗菌性能应用分析 可以作为天然植物染料的植物,大多数都具有药用价值,例如:《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的茜草、蓝草等都具有药理属性,茜草主治湿寒等病症,蓝草可用于解毒。《本草纲目》中记录紫草可以治疗恶虫咬伤等;大黄能够治疗损伤淤血、脚风痛等;姜黄在治疗胎寒腹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名医别录》对于天然植物染料的药理属性也有很多记载。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上染色,能够保持植物本身的药理属性,对于织物上残留的病毒、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甚至杀死病毒和细菌,为人体与服装接触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同时,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的纺织物在与人体接触的过程中,人体能够逐渐吸收染料在面料上存留的物质,从而对人体起到保护和保健的作用。由此可见,天然植物染料具有抗菌性能。因此,纺织面料染色中应积极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其抗菌性能。 5 纺织面料中天然植物染料的应用展望 在天然植物染料中,由于大多数植物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这给原材料的收集带来了更多困难,植物材料的收集需要保持新鲜,原料的储存是困难的。另外,由于色素提取效率低,色素提取成本直接增加,原料色光单调。这些材料已经在许多困难中使用,很少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颜色多样化的需求。色牢度的缺陷也是天然植物染料的最大缺陷。此外,天然植物材料的染色是困难的。在染色过程中,容易造成花色不均、染色不匀的现象。此外,染色过程还需要考虑染料的溶解度,这也是经常发生天然植物染料的地方。原料的溶解度低,染色容易染色。原料提取成本高,染料利用率不高,会增加天然植物染料的成本。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等问题,容易导致身体的亚健康,特别是心血管和皮肤疾病。服装不仅具有改性基团,而且还直接与外界因素保护人体并具有保护作用。如果能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就可以研究植物本身的药理特性,从而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服装,不仅解决了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对人体产生了污染。危害,还可以通过穿戴衣物等健康保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人工栽培来解决天然植物对季节性和地域性等的影响,以满足天然植物染料对纺织品的需求。此外,还可以建立植物染色研究中心,开展植物综合研究,并与相关领域的职能部门和工厂合作。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更多的食品和农产品中提取色素,并进行研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纤维中不同区域的玻璃化温度不同 无定形区约为67℃ 结晶区约为81 ℃ 结晶又取向区域约为125 ℃ 经不同温度预热定形处理的涤纶织物,玻璃化温度不同 定形温度Tg 定形温度Tg 未定形75 90 105 120 123 150 125 180 122 210 115 230 105 245 90 实际染色时,染色温度应高于染色转变温度,现在纤维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段发生剧烈运动,产生瞬时孔穴。 一样染色转变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十几度,染料分子量越大,二者相差越大 (2)染色保温时期 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 (3)降温时期 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幸免引起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 pH值 操纵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 高温碱性,染料水解, 碱性太强,织物损害大,手感差 但酸性染色,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 浴比: 小,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匀 大,耗能耗水 匹染:10:1~30:1

分散剂阻碍 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 (1)缓染剂 通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平均地吸附在纤维的各个部分,从而染色平均,但会导致上染百分率下降 (2)移染 匀染剂一样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 载体有毒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会产生沉淀,一样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设备简单,适合毛涤织物染色 另外,载体对染料具有亲和性,对染料溶解能力高,提升染料浓度,提升吸附和扩散;过高,也不行 但载体有毒性,存在环境污染,残留载体不易洗净,阻碍染色牢度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工艺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进展,锦纶、涤纶相继显现,专门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间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差不多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按照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一)分散染料一样性质分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固地分散在溶液中。分散染料按应用时的耐热性能不同,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其中低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低,匀染性能好,常称为E型染料;高

各类染料的性能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进行下列分类。 按状态分 水性色浆油性色浆水性色精油性色精 按用途分 陶瓷颜料涂料颜料纺织颜料塑料颜料 按来源分 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按用法分 ..图册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分 直接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硫化还原染料酞菁染 料氧化染料缩聚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介及酸性含媒染料碱性及阳离子染料 直接染料 这类染料因不需依赖其他药剂而可以直接染着于棉、麻、丝、毛等各种纤维上而得名。它的染色方法简单,色谱齐全,成本低廉。但其耐洗和耐晒牢度较差,如采用适当后处理的方法,能够提高染色成品的牢度。 铬化含金染料——秦珠颜料 铬化含金染料——秦珠颜料 活性染料 又称反应性染料。这类染料是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染料。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活性基团,在适当条件下,能够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它可以用于棉、麻、丝、毛、粘纤、锦纶、维纶等多种纺织品的染色。

硫化染料 这类染料大部分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能溶解在硫化碱溶液中,溶解后可以直接染着纤维。但也因染液碱性太强,不适宜于染蛋白质纤维。这类染料色谱较齐,价格低廉,色牢度较好,但色光不鲜艳。 分散染料 这类染料在水中溶解度很低,颗粒很细,在染液中呈分散体,属于非离子型染料,主要用于涤纶的染色,其染色牢度较高。 酸性染料 这类染料具有水溶性,大都含有磺酸基、羧基等水溶性基因。可在酸性、弱酸性或中性介质中直接上染蛋白质纤维,但湿处理牢度较差。 涂料 适合于所有纤维,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个合成染料--马尾紫,使有机化学分出了一门新学科--染料化学。20世纪50年代。Pattee和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 上面所介绍的各类染料,不但数量多,而且每类染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又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区别和掌握,对染料进行统一的命名方法已经正式采用。只要看到染料的名称,就可以大概知道该染料是属于哪一种类染料,以及其颜色、光泽等。我国对染料的命名统一使用三段命名法,染料名称分为三个部分,即冠称、色称和尾注。 1.冠称主要表示染料根据其应用方法或性质分类的名称,如分散、还原、活性、直接等。

分散染料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一分散染料一般性质分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分散染料按应用时的耐热性能不同,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其中低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低,匀染性能好,常称为E型染料;高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较高,但匀染性差,称为S型染料;中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又称为SE型染料。用分散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肘,需按不同染色方法对染料进行选择。 (二分散染料染色方法由于聚酯纤维具有疏水性强、结晶和整列度高、纤维微隙小和不易润湿膨化等特性,要使染料以单分子形式顺利进入纤维内部完成对涤纶的染色,按常规方法是难以进行的,因此,需采用比较特殊的染色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有载体法、高温高压法和高温热溶法等三种染色方法。这些方法利用了不同的条件使纤维膨化,纤维分子间的空隙增大,同时加入助剂以提高染料分子的扩散速率,使染料分子不断扩散进入被膨化和增大的纤维空隙,而与纤维由分子间引力和氢键固着,完成对涤纶的染色。由于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故要依靠加入染料和溶液中的分散剂组成染液。为防止分散染料及涤纶在高温及碱作用下产生水解,分散染料的染色常需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染色方法。 1.载体染色法载体染色法是在常压下加热进行。它是利用一些对染料和纤维都有直接性的化学品,在染色时当这类化学品进入涤纶内部时,把染料分子也同时携入,这种化学药品称为载体或携染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