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染料的性能
分散染料染色

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
最早用于醋酯纤维的染色,称为醋纤染料。
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锦纶、涤纶相继出现,尤其是涤纶,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纤维空隙少,疏水性强等特性,要在有载体或高温、热溶下使纤维膨化,染料才能进入纤维并上染。
因此,对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华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涤纶织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备这些性能,但由于品种较多,使用时还必须根据加工要求选行选择。
(一)分散染料一般性质分散染料结构简单,在水中呈溶解度极低的非离子状态,为了使染料在溶液中能较好地分散,除必须将染料颗粒研磨至2μm以下外,还需加入大量的分散剂,使染料成悬浮体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
分散染料按应用时的耐热性能不同,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
其中低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低,匀染性能好,常称为E型染料;高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较高,但匀染性差,称为S型染料;中温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又称为SE型染料。
用分散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肘,需按不同染色方法对染料进行选择。
(二)分散染料染色方法由于聚酯纤维具有疏水性强、结晶和整列度高、纤维微隙小和不易润湿膨化等特性,要使染料以单分子形式顺利进入纤维内部完成对涤纶的染色,按常规方法是难以进行的,因此,需采用比较特殊的染色方法。
目前采用的方法有载体法、高温高压法和高温热溶法等三种染色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了不同的条件使纤维膨化,纤维分子间的空隙增大,同时加入助剂以提高染料分子的扩散速率,使染料分子不断扩散进入被膨化和增大的纤维空隙,而与纤维由分子间引力和氢键固着,完成对涤纶的染色。
由于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故要依靠加入染料和溶液中的分散剂组成染液。
为防止分散染料及涤纶在高温及碱作用下产生水解,分散染料的染色常需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染色方法。
1.载体染色法载体染色法是在常压下加热进行。
它是利用一些对染料和纤维都有直接性的化学品,在染色时当这类化学品进入涤纶内部时,把染料分子也同时携入,这种化学药品称为载体或携染剂。
第十一章分散染料

分散蓝E-BR
§4 其他类型分散染料 1. 硝基二苯胺类 主要为黄色,日晒牢度优良,但消光系数小。
NH
C.I.分散黄33 C.I.分散黄42
R1 SO2N
R2
NO2
R1
R2
H
H
H
2. 苯并咪唑类 主要为鲜艳的黄、橙色,但耐升华牢度差。
O
C N
C N
OCH3
分散荧光黄Ⅱ
3. 苯乙烯类
三、分散染料结构与耐升华牢度的关系
• 耐升华牢度是指分散染料染色织物在高温 作用下,染料发生升华而使织物褪色的程 度。耐升华牢度是分散染料的重要性能指 标。
• 分散染料的耐升华牢度与染料的分子结构 有关。染料分子间结合力越大,染料不易 升华,耐升华牢度好。
• 提高分散染料耐升华牢度的方法
(1)对于偶氮型分散染料可通过提高染料的 分子量或引入极性基团的方法。
HO
X X
• 偶氮染料的重氮组分中引入吸电子基,降 低-N=N-中N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使光 氧化反应2N
NN
C2H5 N
C2H4CN
R
-NO2 -OCH3 -CH3 -H
耐晒牢度 2
3~4 4~5 5
-Cl 5~6
-CN 6~7
• 在偶合组分中取代基的给电子基的给电子性降 低,染料的耐晒牢度提高。
2. 染料分类
(1)按应用分类
低温型(E型):染料分子结构小,移染性、 扩散性、匀染性好,耐升华牢度差,适用于 浸染法染色,染色温度120~130℃。
高温型(S型或H型):染料分子结构较大, 移染性、扩散性、匀染性差,耐升华牢度好, 适用于热熔法染色,染色温度200~220℃。
关于分散红SE-3B与FB的性能比较

关于分散红SE-3B和FB(E-3B)的性能比较一、实验目的分散红FB和分散红E-3B是同品种而力分(红FB是E-3B的190%)不同的两只染料。
红E-3B是常用的低温型浅、中三原色之一,应用广泛,红FB因其高力分而往往作为深艳红色使用。
这只染料具有较高的日晒牢度(浅色)、较好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
其缺陷为:不能拔白(难剥色)、升华牢度较差、对钙、铁离子非常敏感,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易出现染料聚集的蓝斑现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特此通过以下的数据,推介中温型分散红SE-3B这只具有与以上两个染料色调、同色异谱性能相近、具有良好的染深性、耐升华牢度、较好光照牢度性能优良品种:性能见下表(以分散红E-3B,为标准,比较FB和SE-3B)*同色异谱指数定义:在主光源总色差为零时,辅光源的总色差就是对应光源的同色异谱指数。
上表列出的数据证明了:1、染料的力分关系为:E-3B:FB:SE-3B=1:1.9:3.7,红SE-3B的色深相当于红E-3B的3.7倍,由于在等深的情况下,染料用量的大幅降低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染色物的色牢度,尤其是干摩擦色牢度;2、三只染料的色调相近,同色异谱指数相近(因力分差异出现等差);3、单价(元/公斤)比E-3B:FB:SE-3B =20.0:37.5:60,折成相等力分则为:1:0.98:0.84;因此通过比较可以认定,红SE-3B其具有与E-3B和FB相近的色调和高染深性,可以作为深艳红色调的替代品,性价比优良。
二、染料索引号、分子结构类型及分子量:分散红E-3B和FB是C.I.分散红60蒽醌结构,分子量331.32;分散红SE-3B 是C.I.分散红343,偶氮结构,分子量410.49,其具有可拔白性(易剥色);三、酸、碱性染色强度比较四、常、高温扩散性能(130℃)五、条花覆盖性据绍兴万丰公司提供的测试数据表明:分散红FB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而分散红SE-3B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为一般水平。
分散染料特点

分散染料特点
分散染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染料,具有以下特点:
1. 颜色鲜艳:分散染料的颜色鲜艳,色彩饱和度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需求。
2. 易于分散:分散染料的分散性好,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使得染色效果更加均匀。
3. 耐光性好:分散染料具有较好的耐光性,不易褪色,能够保持长时间的色彩稳定性。
4. 耐温性好:分散染料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色彩稳定性。
5. 适用范围广:分散染料适用于各种纤维素纤维、合成纤维和混纺织物的染色,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6. 环保性好:分散染料不含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总之,分散染料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和广泛应用的染料,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需求,同时也符合环保要求。
第九章分散染料染色

载体染色法
方法:将涤纶纤维置于含有载体得染液中,在常压 高温下进行染色得一种染色方法。
原理:利用载体效应提高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得染
色得染色性能。 常用载体:水杨酸甲酯,邻苯基苯酚,苯甲酸,
一氯苯,二氯苯等苯得衍生物等。 特点:设备简单,染色条件低,但染色手续麻烦, 成本高,载体对人体有害,并易造成环境污染。
*具有高得染色牢度; *具有较好得移染性; *具有良好得提升性。
目以及极性大小有关。
4、耐晒牢度
*分散染料在涤纶上得耐晒牢度一般较高; *分散染料分子中引入极性基团,耐晒牢度会下降。
第九章 分散染料染色 三、分散染料得主要性能及分类
5、烟褪牢度 *烟褪牢度就是指染品受烟熏后保持色泽状态得能力; *主要发生在氨基蒽醌结构得蓝、紫色分散染料中 ; *染料分子结构中引入供电子基时烟褪牢度下降。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卷染)工艺
(4)生产实例
产品:浅红色涤纶织物
处方:分散红 F3BS(对织物重) 2%
阴离子分散剂
0、5~1g/L
pH (醋酸)
5~6
工作曲线
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法工艺
(1)工艺流程及主要条件
浸轧染液(二浸二轧,轧液率65%,20~40℃)→预烘
(80~120℃)→热溶(180~210℃, 1~2分钟)→后处理
第九章分散染料染色
第九章 分散染料染色
二、涤纶纤维得结构特点与染色性能
2、涤纶纤维得染色性能与着色方法 (1)涤纶纤维得染色性能
染色困难,上染率低。 (2)涤纶纤维得着色方法 *原液着色; *改性纤维; *选用染料; *提高染色条件。
第九章 分散染料染色
三、分散染料得主要性能及分类
1、溶解性 *含亲水性基团,微溶于水,溶解度为0、1~10mg/L; *提高温度或加分散剂可提高其溶解度。 2、稳定性 在高温碱性得条件下,分散染料分子中得某些基团会 发生反应造成色变。
分散染料 全氟烷基化合物

分散染料全氟烷基化合物
分散染料是一种添加剂入水溶液中,点状或分散形态的溶液,适于棉和其他纤维的染色。
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渗透能力,能够均匀地分散在纤维内部并通过热固化固定于纤维上。
全氟烷基化合物是一种含有全氟烷基的化合物。
全氟烷基指的是烷烃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都被氟原子取代,使其具有较高的亲水性和疏水性。
全氟烷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污性能,并且能够抵抗化学腐蚀和高温等特点。
全氟烷基化合物可以与分散染料结合使用,通过分散染料对纤维进行着色,然后使用全氟烷基化合物进行后处理,提高纤维的防水、防污性能。
这种组合可以在染色过程中为纤维提供色泽,并在后处理过程中增加纤维表面的疏水性和耐污能力。
第九章分散染料的染色

染色处方:
分散染料
x%(o.w.f)
HAC
PH = 5~6
表面活性剂
0~1g/l
浴比
适当
还原清洗处方:
保险粉
2g/l
36Bē烧碱 4ml/l=1.6g/l
T
70℃
时间
20分钟
还原清洗作用机理:去除纤维表面浮色
分散染料染色后,碱性还原清洗很重要, 但常常被忽视。还原清洗后,发色鲜艳 纯正,且适度使日晒牢度可提高一
第九章分散染料的染色 Disperse Dyes
一、染料特点:
1.分子量小(分子量200-500) ,不含 水溶性基团的非离子型染料。
2.染料商品化需要借助大量的扩散剂等 助剂。
3.与纤维结合主要靠氢键、范德华力。
4.须具备一定的升华牢度。
5.主要用于合成纤维,涤纶、涤棉混纺 织物的染色和印花。
分散染料的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1)多 能化,即同时上染涤纶及混纺纤维如 棉涤纶的染料。(2)分子化。能适用 于高温高压或热熔法染色的分子量较 大,牢度较高的染料。(3)杂环化, 即引入杂环结构以使染料发色鲜艳。 染色性能良好并适应现代染色和印花 工艺的需要。
初开车时在还原液中加点上染速率低的 染料。
Ⅳ工艺流程:浸轧→预烘→烘干→热熔/ 焙烘→还原汽蒸→水洗→氧化→皂洗 →水洗→烘干。
Ⅴ工艺处方:
染液处方:分散染料
X
还原染料
Y
防泳移剂
10g/l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g/l
还原液处方:
浅色
中色 深色
烧碱 22-26g/l 26-35g/l 35-45g/l
一、载体染色法:1.染色原理:利用载体 对涤纶纤维有较大的直接性。染液内加 载体后,载体很快被纤维吸附在表面, 形成一吸附层,并不断扩散进入纤维内 部。载体分子和纤维之间的作用力减弱 了纤维分子之间的引力。于是发生了增 塑和膨化。纤维分子链断运动增加,结 构变得疏松微隙增大,纤维对染料的可 及区增加,载体进入纤维时,将水分子 导入纤维,引起纤维膨化,扩散容易。
分散染料

三、化学结构与升华牢度的关系
要求染料具有较好的耐升华牢度。 所谓“升华牢度”是指染料在高温染色时由 于升华而脱离纤维的程度。 • 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主要和染料分子的极性、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关。极性基的极性越强、 数目越多,芳环共平面性越强,分子间作用力 就越大,升华牢度也就越好。染料相对分子质 量越大,越不易升华。此外,染料所处状态对 升华难易也有一定的影响,染料颗粒大、晶格 稳定的,则不易升华。在纤维上还和纤维分子 间的结合力有关,结合力越强的越不易升华。
基二苯胺型、氨基萘酰亚胺型等
四、结构特点
• 相对较小的分子量 ; • 不含离子化基团 ; • 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离子极性基团,如一
OH, -NH2, -NHR, -CN, -CONHR等 ;
第二节 分散染料的分类
1、偶氮类 2、蒽醌类 3、杂环类
1、偶氮类分散染料
(1)单偶氮型
重氮 组分
例如分散黄棕2RFL的结构为:
第四节 分散染料的商品加工
• 分散染料最主要的加工工作是将染料充分研磨, 选择适当的助剂(主要为分散剂)制成易于成 高度分散和稳定悬浮液的染料商品。研磨时将 染料、分散剂、和其它助剂等与水混合均匀, 配成浆状液,送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直到取样 观察细度并测试扩散性能达到合格,然后喷雾 干燥,再经混配、标准化,达到商品规格。
商品分散染料必须满足分散性、细度及稳定性三 个方面的要求;
即:染料在水中能迅速分散,成为均匀稳定的胶 体状悬浮液; 染料颗粒直径在1微米左右; 染料在放置及高温染色时,不发生凝聚或焦 油化现象。
第五节 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质
一、溶解特性 微溶性:约为直接染料的0.01% ; 增加温度——染料溶解度增大 分散剂——胶束增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染料的性能
分散染料的性能
一、涤纶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具体如下特征:
1、具有较低的初染率和较高的最终上染率,故匀染性,染深色性好。
2、对染色的温度和时间影响较小,重现性好。
3、染浴PH适应范围较宽。
4、具有较好的提升率。
5、具有较优良的染色坚牢度。
二、筒子纱染色专用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性和渗透性,减少筒子内外层色产差。
2、优良的染色坚牢度,适用于色织和针织后加工整理工艺。
3、配合合理的染色工艺,减少涤纶低聚物析出。
三、速染型分散染料特征:
1、具有优良有分散染料稳定性,在纤维上吸附均匀,能获得优良的匀染性。
2、当温度达到130℃时染料基本全部上染,能大幅度缩短染色工时。
3、染色完毕后可不还原清洗,用皂洗就能达到色牢度要求。
4、三原色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提升率。
5、PH适应范围广,尚可用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四、高温型染料特征:
属高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适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
染色和印花。
五、中温型染料特征:
属中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热熔曲线平坦,适用于
高温高压,热熔染色和载体染色。
六、低温能量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载体
染色。
分散染料
定义:
1、何谓分散染料?适用于哪些纤维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在水中溶解度低而呈高度分散性的非离子型染料。
染料通常与分散剂混和,在水中呈悬浮体。
分散染料适宜于:醋酸纤维、涤纶、锦纶、氨纶、PTT纤维、DLA纤维染色外,还能用于氯纶、丙纶的原浆着色以及塑料的着色。
2、分散染料的分类如何?各类分散染料的性能如何?
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偶氮型和蒽醌型两大类、还有硝基苯乙烯,苯骈咪
唑等含杂环结构的。
按应用性能和染色牢度通常分为:
(1)、低温型(E型)适宜于高温高压染色和载体染色,染物升华牢度差,匀
染性好。
(2)、中温型(SE型、M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也可用于载体染色,升华牢度中等,匀染性中等。
(3)、高温型(S型、H型)适宜于高温高压,热熔轧染,升华牢度好,匀染
性差。
3、分散染料涤纶染色方法有哪种?
A、载体染色、
B、高温高压染色
C、热熔轧染染色
4、试述分散染料对涤纶的染色机理:
由于分散染料不溶于水,仅以水为媒介,染色时它们直接溶解于纤维,以
纤维作溶剂,而染料作为溶质的溶解过程。
由于溶剂和溶质都是固体,故被称为"固体溶液说"。
涤纶纤维具有分子结构紧密,结晶度高,疏水性强和负电位高等特性,同
时缺泛与离子型染料相结合的官能基因。
为此要解决涤纶纤维的难染性,增进
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速率,除了要选用分子量小与微分子的分散染料外,在
染色方式上要采用以上三种染色方法。
5、何谓载体染色法?
涤纶可在常压沸染条件下采用有机酸、醇类、脂类和苯的化合物等化学药
剂作为载体加入分散染料染液中进行染色,载体起着膨化纤维与携染作用,因
此称为载体染色法。
6、常用的载体有哪些?
应用载体染色时,应选用无毒害、无严重刺激味,具有优良匀染性和较好
的日晒、皂洗坚牢度,对涤纶纤维有最大膨胀性能和导染能力的载体。
常用的载体有:水杨酸甲酯(冬青油)、邻苯基苯酚钠、甲基萘等。
7、何谓高温高压染色法?
分散染料的扩散性与温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温度愈高,染料分子的动
能愈大,也就是染料的扩散速度愈快,对涤纶纤维来说:高温能使纤维"热膨胀",从而提高纤维分子的震动频率,使纤维无定型区增加,间隙增大,结构松弛,
因此上染速率提高,有利于染料扩散,并进入纤维内部,因此高温高压染色是
涤纶纤维染色的一种常见工艺。
染色温度采用130℃,保温时间隔15-60分钟。
8、何谓热熔轧染染色法:
热熔轧染染工艺宜用于涤/棉混织物的连续染色,其染色原理亦属高温染色
的一种,与高温高压的区别在于熔固色温度高(180℃-220℃),时间短(90秒)。
9试述分散染料在高温高压染色中的应用性能:
(1)分散染料的物理性:
湿润性、分散性、颗粒细度、分散液的稳定性等,这些性能会影响染液配
制的好坏,是形成染色色点的主要因素。
(2)分散染料高温分散稳定性:
代表着染料在高温高压染色时的分散凝聚或分解状态,是形成染色色斑、表面浮色、缸体沾污的主要困素。
(3)高温染色性
i、遮盖性:聚酯纤维在制造过程中经历了各种热处理,因而造成纤维的结
晶度、分布度及分子定向性等物理结构不匀,造成上染率差异,产生所谓条花、
经向条影。
(遮盖这种因纤维结构不匀而致染花的染料性质称作遮盖性。
)
ii、移染性:是指染料上染到纤维上后,因提高温度或添加助剂,染料在纤
维与纤维之间发生的迁移现象。
移染性好的染料较易获得匀染,因此移染性好、坏是匀染的重要因素、一般E型分散染料染性好,S型分散染料移染性差。
iii、上染速率:
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上的染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a、分散染料以分散状态或微熔状态及溶解状态向纤维表面扩散。
b、分散染料吸附在涤纶纤维表面。
c、分散染料向涤纶纤维内部扩散。
因此;分散染料的高温染色速度与染料的溶解度,吸附性及扩散性有着复杂的关系,上染率大的染料为了获得良好的匀染效果,应选择染色速率大,染色速度与升温关系较小的染料,在拼色时应选择染色速度相近(即相容性好)的染料。
iv、提升率:
在染深色时,应选用提升率高的染料,否则染料利用率不高。
(4)、对工艺因素的适应性:
i、对染色助剂的选择:在染色过程中为了改善染料的染色性能,通常加入染色助剂,助剂采用阴离子型和非阴离子复配的匀染剂,用量为0.5g/l-
1.0g/l,用量过大会形成高温分散性下降。
ii、染色溶比的选择:在高温高压染色中,溶比变化会影响染着率,特别会影响覆盖性。
移染性好,溶解度大,对水亲和力大的染料,对溶比的依赖性大,应严格控制,防止批差。
iii、染溶PH值的选择:染色用水、助剂、织物前处理残留的碱剂以及染料制造时加入的助剂,对PH值都有一定影响,过高的PH值会引起某些分散染料分子结构的水解而造成色变,一般PH控制在4.5-5.5之间。
iv、染色用水的选择:
如果采用硬水或者在染液中混入金属离子Ca++、Fe+++、Fe++等会使染色物色泽萎暗,故染色用水的硬度控制在100PPM之内。
(5)、高温高压染色时温度的选择: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30℃。
对温度敏感性小的染料如E型或SE型,尽管温度变化较大,然后它们的上染率变化却很小,因此不仅可获得较好的染色重现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匀染效果。
染色温度除升温过程与保温时应严格控制外,还应注意降温过程,否则将易造成批差。
为此,拼色
时应选择对温度敏感性比较一致的染料,特别是不同类型染料的拼色时更应注意。
10、分散染料的染色坚牢度如何?
分散染料的染色坚牢度主要是日晒、升华,磨擦和水洗等牢度。
其中尤为
重要的是应用性能中的日晒牢度与后加工中升华牢度。
其他如水洗牢度与磨擦
牢度可用染后还原清洗洗涤的方法加以解决。
11、染后为什么还要进行还原清洗?
由于涤纶纤维内部结构紧密及表面电荷关系,阴离子还原剂不可能渗入纤
维内部,因此通过还原清洗,仅能去除纤维表面的浮色,不会影响已渗透进入
纤维内部的染料分子,还原清洗一般选用30Beo烧碱2-4ml/l,保险粉1-2g/l,洗涤剂1g/l,温度70℃十分钟。
12、分散染料化料温度应该怎样控制?
分散染料应该是低于40℃温水化料,但是从实践过程中40℃温度难以控制,故提倡常温化料,温度过高会引起染料凝聚造成色斑。
13、齐聚物对染色有何影响?
齐聚物又称低聚物,是合成纤维在纺丝过程中所造成的低分子聚合物,一
般在涤纶纤维中约含1-3%的低聚物。
当染色时,在加热情况下,齐聚物从纤维
内部迁移到纤维外部,由于齐聚物在高温呈微溶性,当染色温度降低时,齐聚
物以结晶析出,在纱面上产生"白霜"现象,染料用量越大,颜色越深,则齐聚
物的影响愈严重。
14、试述分散染料热熔轧染染色工艺
前处理---浸轧---中间烘燥---热熔---还原清洗---水洗
15、试述纯涤纶强物的直接印花工艺
高压汽蒸(130℃×30分钟)
印花---干燥---常压高温汽蒸(170℃×10分钟)---水洗---还原清洗---温水洗---水
高温烘染(200℃×90秒)(温水)洗---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