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第五讲 中国革命革命新道路的

1931年被派到苏联学习,曾任中共驻共产国 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 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 主编。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1 946年回国,历任军调部东北三人小组成员、中 共中央东北局委员、敌工部长、城工部长等职。1 948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建国 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劳 动部部长。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三 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 1960年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是中共 四至八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 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1967年6月22日服安眠药自杀,终年68 岁。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为其平反。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1、关于新道路的提法 2、全党为挽救革命探索新道路 八七会议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3、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 杰出贡献
第一,在实践上,他首先自觉地把武装斗 争的攻击方向指向农村 第二,在理论上,他阐明了武装斗争在中 国的特殊重要性,论述了农村应为党 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 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 系列根本问题
博与专结合 中与西结合 不尽信书 坚持独立思考 学以致用 经世致用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 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 而学之
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左”倾错误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 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1927年7月至1935年1月)
2、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
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
1928.4
1927.1--
瞿秋白(1899-1935) 江苏省 常州市人。1920年初,参加李 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 者身分赴苏俄采访,是最早有 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 况的新闻界先驱。1922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中共中 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 锋》主编和《向导》编辑。是 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 中央委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育城-考试信息,作文,论文,考…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育城-考试信息,作文,论文,考…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知识点概要本章主要讲述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以及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着重讲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讲述土地革命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及其危害;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实质和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性。
2.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艰辛实践和理论,“左”倾教条主义的表现、根源和危害。
3.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意义。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党的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标志是A.南京国民政府改组 B.宁、汉合流C.张学良“东北易帜” D.《训政纲领》的通过2.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的性质是A.四个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B.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政党C.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D.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和地主阶级的政党3.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4.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是A.毛泽东 B.王明 C.瞿秋白 D.陈独秀5.大革命失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的是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D.赣南起义6.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中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是A.八一南昌起义 B.湘赣边界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 D.海陆丰收起义7.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毛泽东深刻阐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的著作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8.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后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是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五四指示》9.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修改是A.限制富农B.土地禁止买卖C.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D.团结中农10.在左翼文化运动中,正如毛泽东所说,成为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A.瞿秋白 B.茅盾 C.邹韬奋 D.鲁迅11.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最大恶果是A.根据地的损失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C.红军的损失 D.白区损失达100%12.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犯过三次“左”倾错误,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A.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B.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C.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D.博古、李德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13.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始于 19 世纪末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以保证人民对政权的掌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和发展历程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和发展历程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方式和发展路径。
其内涵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阶段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为革命进程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后,中国经历了北洋政府的腐败和动荡不安的局面,革命形势进入低潮期。
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27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完成了对帝国主义压迫、封建主义剥削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推翻,建立起各个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了全国解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建国初期,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农业合作化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到了1978年,中国领导人决心进行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了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之一,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进一步推进了现代化建设。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涵和发展历程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多个阶段。
这一道路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不断推动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目标。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什么?为什么走这条路?有什么意义?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由中国革命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在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失败之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中国共产党在反动分子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够与反动势力继续斗争,才有可能继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八七会议确定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斗争路线,并决定土地革命,走上了武装反抗反动势力的道路.但在三大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革命军队在攻打大城市中损失惨重,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想在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中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无法成功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并且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在农村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利与革命力量的发展.加之反动军阀的分割统治,也使革命力量能够在敌人统治边缘地带生存下来.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转入了井冈山地区,与当地的农民武装共同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践的开始.毛泽东从理论上分析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最基本原因;良好的群众基础、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主客观条件.(3)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武装斗争的战略基地;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4)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 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1931年,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与土 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 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 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 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遵义会议 2、红军长征的胜利 三、总结历史性经验,迎接全国性 的抗日战争
郭亮(1901—1928),革 命烈士,1928年被国民党反动派 杀害,就义时年仅27岁。
革命烈士郭亮就义前给 妻子李灿英的遗书云: 灿英吾爱: 亮东奔西走,无家无 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 儿,以寄余志,此嘱。
1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共产党员夏明翰 (1900—1928)在就义前 写了四句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 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 来人。
一、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全国的建立
2、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 “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从此,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 存在。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 己的统治,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 东 北 易 帜 ” 签 约 地 点
再次
为了控制人民,禁止 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 推行保甲制度。
其次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 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 了庞大的特务系统。
最后
为了控制舆论,剥夺 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建立庞大的特务系统
“中统”→陈果夫、陈立夫 “中央俱乐部”
第5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ppt课件

1.国民党政权的建立和统一
武汉国 民政府
宁 汉 南京国 合 民政府 流
东北奉 系军阀
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 统一
视频链接:土地革命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2.国民党政权的军事独裁统治
首先,建立庞
其次,建立庞
2、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 性转折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上)、 叶挺(下左)、叶剑英(下中)等人领 导了广州起义,成立了广州苏维埃,对 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英勇的反击。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 起义,战略目标是进攻长沙。在进攻长沙失 利后南下转移至湘赣边界。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教学案例
案例文本
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作出秋收起义的决定
中共中央于1927年 8月3日发布《关于湘 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 动大纲》。八七会议又 决定把发动秋收起义作 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 务,并派毛泽东作为中 央特派员回湖南领导秋 收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五讲 星星之火可燎原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实践
三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讲:星星之火可燎原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篇一(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
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工商114 陈青1106010402
摘要: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关键词:艰苦探索、民族独立、自身解放、武装反抗、土地革命、农包城、武夺权
1927年七一五政变以后,12月29日张学良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
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就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负责征税、摊派等;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大批进步书刊被查禁,许多进步作家被监视、拘捕乃至枪杀。
国民党政府通过这些方法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巩固自身统治。
因此,中国人民要争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这个反动统治作坚决的斗争。
正如宋庆龄所说:只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利,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
而怎样坚持革命,即坚持革命应当走什么道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长时间的艰苦的探索。
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整顿改变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战争兴起的转折。
经过了革命的失败,等到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国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从此,中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年代,在中共及其领导的带领下,总结了历史经验,走上了革命的新道路,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去迎接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