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第9课《祖孙之间》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5.9 祖孙之间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祖孙之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巴金的生平与创作、阅读选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2、过程与方法:研讨法、合作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觉慧勇于向旧势力、旧封建制度反抗的精神教学重点:选文的解读,理解高老太爷与子孙之间的疏离。
教学难点:理解高老太爷、觉新、觉慧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导入“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透过现当代作家巴金的笔触,他会给我们诠释一个怎样的家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小说《家》的节选-—祖孙之间,来窥探这个“家”。
二、了解巴金的生平与创作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三、故事梗概(略)四、解读选文(一)祖孙二人发生了什么事?因何事起冲突?【明确】祖孙二人之间的冲突;觉慧参加学生运动。
(二)既然是冲突,那两人之间一定有所表现,课文中哪些语言表现了这场冲突呢?【明确】祖父:惊讶,不认识;不高兴;声音又干燥,又严厉;冷笑、骂;咳嗽、喘着气。
觉慧:撒谎;答应;和平分辩;不好发作,不说话、暗暗地咬嘴唇。
(三)大家从这组词语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明确】冲突在逐步地升级。
(四)最后升级到什么地步呢?【明确】祖父:让觉新看管觉慧;(五)、祖孙两人的矛盾可以调解吗?为什么?赏析片段。
觉慧把他的坚定地眼光盯在祖父的身上.他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
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
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他知道他们,这祖孙两代,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
9祖孙之间 教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祖孙之间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家族小说的基本概貌。
2、了解巴金的生平与创作,并了解《家》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选文的解读,理解高老太爷与子孙之间的疏离。
教学难点:理解高老太爷、觉新、觉慧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的发展概貌1、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
它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并由此折射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往往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形成“编年史”般的格局。
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有的甚至是多卷本长篇小说。
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
家族小说的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历史、性”三个方面。
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金粉世家》均应属家族小说范畴。
2、“五四”以来的其他家族小说: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张炜的《古船》、《柏慧》,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莫言的《红高粱》。
三、巴金简介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五单元第9课《家》祖孙之间

第9课《家》——祖孙之间(对应学生用书P45)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假寐.(m èi) 2.凛.然(l ǐn) 3.颔.下(h àn) 4.檀.香山(t án) 5.窘.住(ji ǒng) 6.瞥.见(pi ē) (二)多音字1.佣⎩⎪⎨⎪⎧ 女佣.y ōng 佣.y òng 2.遗⎩⎪⎨⎪⎧ 遗.y 遗.w èi 3.露⎩⎪⎨⎪⎧ 露.l 露.l òu 4.藏⎩⎪⎨⎪⎧ 收藏.c áng 宝藏.z àng5.悄⎩⎪⎨⎪⎧ 静悄.qi āo 悄.qi ǎo 6.颤⎩⎪⎨⎪⎧颤.ch àn 颤.zh àn 二、写准字形 1.⎩⎪⎨⎪⎧ b ào b ào2.⎩⎪⎨⎪⎧ hu āng 惊hu āng 3.⎩⎪⎨⎪⎧ 干z ào 烦z ào 4.⎩⎪⎨⎪⎧ 严l 鼓l 5.⎩⎪⎨⎪⎧ 迟y n íng 6.⎩⎪⎨⎪⎧ bi àn bi àn 7.⎩⎪⎨⎪⎧ chu tu三、用对词语1.陈规 成规2.偶尔 偶然四、积累成语 1.道貌俨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俨然,高傲、严肃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
2.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扬。
3.并存不悖:形容同时进行,互不抵触。
4.哑然失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哑然,形容笑声。
(对应学生用书P46)中国现代文坛巨匠——巴金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笔名为巴金。
生于四川成都,5岁进私塾,16岁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后来离开四川赴上海,1927年至1928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年底回到上海后,从事文学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作品:小说有《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第9课 《家》——祖孙之间 Word版含答案

第9课《家》——祖孙之间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及《家》中的名言警句。
2.读:阅读课文,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3.练:掌握小说中人物的外貌描写。
4.写:就自己熟悉的人物,运用外貌描写一个片段。
一、诵记名言警句《家》中的名言警句1.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
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
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
2.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
3.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
4.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的光彩。
5.奋斗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进。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成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新的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
巴金创作《家》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
巴金曾说:“我接受了‘五四’反封建的思想,用反封建的眼光去看家庭。
……我在小说里攻击的是旧制度,不是对个人。
”换句话说,巴金的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的《家》,其实不是自现实中提炼出来的现实,而是“主题先行”(攻击旧制度)之后的现实。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9.《家》》531

祖孙之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结合课后欣赏,提出问题,立足文本分析,解决问题2、正确理解高老太和觉慧的人物典型形象3、正确理解高老太爷和觉慧祖孙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敢于提出问题,辩证评价人物形象的思维【教学重点】立足选文的解读,正确理解高老太爷和觉慧祖孙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高老太和觉慧的人物典型形象【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学生聆听歌曲《爷爷煮的茶》我们刚刚聆听了周杰伦的歌曲,展现了亲切感人的祖孙情,我们都是在祖父祖母的呵护下成长的,他们用自己的满头白发为我们遮风挡雨,用自己的满脸皱纹为我们刻下爱的痕迹。
但是巴金的《家》中的祖孙之间却截然不同。
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祖孙之间》。
二、走进新课活动一:再现情节(学生表演文中故事)活动二:品析人物(结合文中语句)高老太爷:严厉专横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征(旧)-------封建统治者觉慧: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
"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
正因为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
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封建反叛者------封建承受者活动三:探究主题1.这种新与旧之间的矛盾能不能调和呢?2.一个身体衰弱,行将就木的人却掌控着一个大家族,有何讽刺意义?主旨:祖孙之间的对立,是新旧两种思想的对立,祖父的衰朽暗示着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封建专制社会终将崩溃,而觉慧的反抗预示着新生力量必定登上历史舞台。
三、拓展延伸:小家庭,大时代。
通过“父子对立”的模式,表现家族内部的矛盾,反映时代,折射历史,这是家族小说的共同特点。
代表作品:巴金《家》老舍《四世同堂》张恨水《金粉世家》林语堂《京华烟云》四、小结:这节课主要抓住了课文的焦点——冲突进行探讨,并对人物形象进行把握时代发展到今天,巴金笔下那种封建大家族早已成为历史,但在意识形态中的新旧思想的冲突,今天还依然存在, 联系现实,请你思考,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新”与“旧”。
《祖孙之间》教学实录-精品文档

《祖孙之间》教学实录新课标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度的把握尤为重要,以《中国小说欣赏》为例,许多课文是长篇节选,学生对原著陌生,上课过程中是一味地补充补充再补充,课堂教学走入了“介绍背景,简述故事,主观臆测”的怪圈。
此次教学实属尝试,由文本探究引起阅读兴趣,在合理作业的带动下激起对节选之外小说部分的探究欲望,继而知人论世,品评全篇。
本实录仅为第一课时,紧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课文里的重要词句,深入人物(或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其精神状态,从而深刻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导语设计:师:初中时大家学过莫怀戚的一篇散文《散步》,文中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就散步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产生了分歧,文章的末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这个世界。
”慈祥的祖母、孝顺的儿子、温婉的儿媳、可爱的孙子,以亲情为纽带创设的和谐家庭确实是整个世界。
而节选自巴金《激流三部曲?家》第九章的《祖孙之间》又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家族关系呢。
自读思考:师:浏览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在觉慧看来祖孙俩的关系?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而像两个敌人。
” 在觉慧看来祖孙俩像敌人。
师:敌人(板书),觉慧用“敌人”概括自己和爷爷的关系,祖孙俩怎么会是敌人呢,觉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生:爷爷管他。
师:可以再具体一些。
生:不许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不许他散发传单、抵制日货,甚至命令觉新“不要放他出去”。
整体感知:师:是的,本文就是爷爷在卧室管教孙子,可爷爷训孙子几句至于发展成敌人关系吗?爷爷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觉慧有这样的感觉?生:明明是爷爷找来孙子的,可是爷爷却“露出惊讶的眼光”;生:“祖父的声音又干燥,又严厉”,爷爷的眼光也是严厉的,而且“射在他的脸上”,感觉很凶。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第9课《家》祖孙之间教案(系列一)

《家·祖孙之间》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的发展概貌。
2、了解巴金以及《家》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3、把握文中的典型形象及其内涵,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祖孙两代人的冲突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预习了解家族小说、巴金、《家》的基本情况。
2、通过阅读、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及其内涵、塑造方法,理解祖孙间的矛盾冲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反思封建大家庭的专制与腐朽,感知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二、教学重点1、把握文中的典型形象及其内涵,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祖孙两代人的冲突实质。
三、教学难点理解形象内涵和祖孙两代人的冲突实质。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探究法五、教学资源:导学案、、课文六、课型:新授课七、安排:1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家”的联想温暖、幸福、爱、思念……对比高老太爷的典型语言,体会《家》中封建大家庭的专制,导入新课。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的发展概貌。
2、了解巴金以及《家》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3、把握文中的典型形象及其内涵,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祖孙两代人的冲突实质。
学习重难点:目标3、4(三)自主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女佣颔下檀郎校书大吹大擂挨打颧骨一瞥强辩2、解释词义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四)情节梳理1—7段高老太爷假寐,觉慧观察、回忆祖父8—17段高老太爷训斥觉慧,觉慧分辩18—末段高老太爷吩咐觉新看管觉慧(五)形象解读高老太爷在《家》整部小说中,高老太爷的第一次正式出场就是在我们节选的这一部分,所以我们要把他作为一个重点形象来解读。
1、速读1—7段。
用原文词语概括假寐时和觉慧记忆中高老太爷的特点,明确人物描写手法。
答案:(假寐时)衰弱(记忆中)相貌庄严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亲切古板不近人情道貌俨然讲道德说仁义顽固荒唐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2、品读8—17段。
《祖孙之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祖孙之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祖孙之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祖孙之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二选修《祖孙之间》是一本以家族故事为主题的读物,通过介绍不同家族中祖孙的亲情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变迁,关注家庭伦理观的重要性。
本书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涉及到一个家庭故事。
教材形式上,是小说或者寓言,其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便于理解,语言简练,篇幅适中。
故事情节设计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家庭、亲情、爱情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各种家庭故事,了解不同的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变迁。
2. 了解祖孙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学习更好地处理亲情关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和思考。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1 班级讨论:让学生先自由谈论自己家庭中的亲情故事,让他们能够逐渐进入到话题之中。
通过班级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家庭的故事,平等交流,避免歧视和偏见。
1.2 阅读理解:每周安排一段小说或者寓言的阅读,让学生在家读完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与解读。
针对其中的重点把握,让学生积极思考故事中的精神内核与思想,了解故事的主人公的信仰、意志和理念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家庭与生活。
1.3 实例比较:通过不同家族故事中的类比,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比较,从而深入学习不同家族间的传统文化差异。
1.4 写作训练:通过讲授和练习多种写作技巧(如文风,修辞,叙述等),让学生能够写出完整、流畅的文章,强化他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2. 活动设计2.1 小组讨论:将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积极互动,分享他们对故事的思考和理解。
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祖孙互动的难处和方法,从而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学会欣赏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孙之间》教学设计
威宁县第四中学代丽
教学目标:
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巴金及其作品。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欣赏节选文本,画出描写人物外貌、
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
3、探究目标(难点知识)欣赏节选文本,理解高老太爷与觉慧
之间的斗争。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小说的美。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性格,欣赏欣赏小说的美
2、把握两种思想文化的冲突与斗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以内,教师完成)
1、展示图片:先难后易
2、解说图片:这是一个“家”字。
说文解字上——是这样解释的,家“从宀从豕”,合起来就是人丁昌炽,六畜兴旺。
现代人一说到家,就是生命的摇篮,温馨的港湾,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家庭里面祖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枝枝蔓蔓的纠葛?(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1分钟,学生完成齐读)
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巴金及其作品。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欣赏节选文本,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精彩语句,分析人物性格与心理。
3、探究目标(难点知识)欣赏节选文本,理解高老太爷与觉慧之间的斗争。
三、导学达标(28分钟)
1、问学生是否预习课文,预习了的话,给学生三个词选择,祖孙之间是什么样的状态?有三个词供你选择:明争,暗斗,明争暗斗(板书在图片的下面)。
如果没预习的话,就3分钟快速浏览再选择。
2、教学约定:分组(分成两大组,组名为:祖狄北伐,孙武用兵),学生分别推选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同学讨论并在黑板上记录同学们的讨论结果。
两组抢答:
(1)因何争斗?用文本来回答:找出一个事件:参加学生联合会。
追问:参加学生联合会就要争斗吗?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深层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下一个问题,怎样争斗?
(2)怎样争斗?
粗读:(句型):文本内容+人物性格+描写手法(从这个句子看出人物有什么性格,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通过文本归纳祖父和觉慧的人物性格,要求找到文中的句子,指出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粗读的人物形象由组长来板书。
(教师一讲带过)深层原因是:两代人的争斗(其实就是),新与旧的争斗,进步与落后的争斗;
精读:分角色朗读60页第二段(人就是这样矛盾的吧)到61页(你还这样强辩),祖父用方言,觉慧用普通话,旁白(角色分配由组长完成)。
解析:几个动词“睁”“看”“露”“挥”“开始不说话”“后来又说话”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不是守旧与革命,压迫与抗争这样简单。
其中还可以看出祖孙之间的亲情未泯
(3)争斗结果?
无法调和消除的,因为他们代表不同的社会力量。
教师提出问题:巴金写《家》这部小说想要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教师归纳: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腐败、倾轧和迫害,也着力表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的觉醒和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
斗争,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他们叛逆封建家庭,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动,实质就是高老太爷就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板书),而觉慧就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反抗者(板书)。
三、检测矫正(5分钟,教师提示)
假如你是一名人民调节员,你该怎样来调节高老太爷和觉慧之间的矛盾?
提示:这样的家庭在那样的年代他们之间的闹剧经常在上演,家上面是什么?是国,如果这种制度没有改变,这种状况是不是会继续维持呢?所以我们要砸碎(略停,学生齐声回答)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枷锁。
四、总结提升(2分钟,教师完成)
矛盾冲突是这类小说的焦点,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课文的焦点——矛盾冲突来进行探讨,我们也一定要抓住矛盾冲突这把钥匙,打开家的大门,时至今日,巴金笔下那种封建大家长制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在新旧思想的冲突中,这种状况还依然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个地方。
接下来我们布置一个作业。
五、作业布置(1分钟)
给自己的亲人写一封信。
结束语:虽然下课铃声已经响起,但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对家的感怀永远是进行时!
附录:教师板书内容:
1、两张都贴在黑板的正中心
2、图的上方板书:维护者,反抗者
3、图片下方:因何争斗?
怎样争斗?
争斗结果?
注意事项:
1、给学生划定板书区域
2、用红粉笔圈定优胜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