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有效课堂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有效课堂教学

在当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在教学中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

改革思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对问题导入教学策略正在积极地实践着、摸索着,也体验着、感触着。

布鲁纳曾强调指出:“人唯有凭籍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的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发现的方法。这种实践愈积累,就愈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概括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掌握这种概括的方式,对他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有效的。”英国科学家波普尔也说过:“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有一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我国古人也早已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提出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著名论言。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仅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收获和终生的思维定向。

下面就我在教学美术校本课程——《鲜花送老师》中关于问题引导所带来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交流。

案例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记得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插图作文,讲述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故事大意:教师节那天,一个小女孩为了表达对老师的爱,便到山上采摘了两束野菊花悄悄地送给老师)。

生:(略)

师:小女孩给老师送花的心意是多么美好呀,可是,我还是觉得她做得不够完美,你们觉得呢?为什么?

生1:我觉得她做得很好,因为她懂得感激,懂得关心他人。

生2:我觉得她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因为她不注意自身的安全,她一个人跑到山上采花,碰到危险怎么办呢?

生3:我赞同生2的看法,小女孩应该多带几个人去。

生4:我不赞同他们的看法,为了给老师送花而到山上采野花,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花儿也是有生命的呀!这不是在破坏大自然吗?假如每个同学都到山上采花送给老师、亲人或朋友,那么,我们还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美景吗?

……

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台下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不禁为他们的精彩言论喝采。趁热打铁,我接着引导。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是呀!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注意安全,其次,花儿是大自然馈赠予我们的礼物,我们可不能为了一已私利而去伤害它们呀!可是,小女孩又太想给老师送花了,谁能想一

个妙法,帮助她实现愿望呢?

生1:到花店去买。

生2:鲜花价钱很贵,一个小学生根本买不起。

生3:可以动手制作鲜花送给老师呀!

师:这个办法好极了!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鲜花送老师》。

……

案例二:

(为了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特点,我先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朵纸做的月季花。)

在引导学生认识花枝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时,我是这样设置问题的: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一个成语叫“花枝招展”,花儿正因为有了花枝的支撑才能在风中翩翩起舞。现在,你们手中都有一朵花,大家动手摆弄摆弄,看看有什么发现?

(我事先在每个学生的抽屉里都准备了一朵纸花。学生的兴致很高,都纷纷动起手来,花枝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了各种形状。)一刻钟后:

生1:我发现花枝是可以变形的,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

生2:我发现花枝是有弹性的。

生3:我发现花枝的表皮是皱纹纸。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花枝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又是怎样制作的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花朵进行更深入的观察,看谁的发现最多、最准确。

(孩子们开始动起来了,他们有的拿着花枝左右翻动,有的眯着眼睛审视着,还有的小心翼翼地扯着花枝表皮的皱纹纸)一会儿,一双小手起来。

生:我发现花枝的表皮是用皱纹纸做的。

师:那花枝里层是什么材料呢?

没有回应,孩子们茫然地看着我。看这情形,我就知道孩子们没能领会我设置的问题,我要求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却没有提醒学生必要时动一动手,这样的误导模糊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学生只会用眼睛去观察,而没想到动手去探究。于是,我重整思路,再次引导学生。)师:花枝的表层材料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但表层里面的东西我们能看得到吗?

生:不能。

师:那么,我们是不是得考虑用别种途径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手中都有一朵花,我们还有一颗聪明的脑袋和一双巧手,这朵花就是你们找到答案的关键,大家好好想想吧!

这样引导,孩子们立刻就有了新的举措。

一会儿,有几双小手举起来了,他们都跃跃欲试着。

生1:我发现花枝里层是铁丝。

生齐声答:我们也发现了,是铁丝。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呢?

生1:把花枝表层的皱纹纸撕掉,里面的铁丝就露出来了。

生2我还知道了花枝的制作方法,是先在铁丝上沾上胶水,再用皱纹纸包住铁丝.

……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诉说着自己的新发现和见解)

回顾这两个片断的教学,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不是孩子们在课堂上迸发出那精彩的发言,如果不是孩子们那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触动了我,我还真想不到教师对每个问题的设置是多么直接的影响着每个孩子的思维定向、思考方式,这一切都真实地证明了:孩子们的潜力无限!就如同空气,既可压缩于斗屋,亦可充诉于天地间,其关键就看我们教师究竟把他们放在多大的自由空间里。让我感悟较为深刻的是:

一、问题设计的目的要明确。

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问题设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更是为了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果问题的设置方向不明,就会模糊学生思考的方向,增加探究的难度,进而使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例如本课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想创造世界上任何最美的东西都不是不可能。因此,课伊始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