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材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
3. 培养学生关爱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鱼类、贝类、藻类、海盐等。
2. 中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沿海地区、远洋地区。
3.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渔业、海洋能源、海洋药物等。
4. 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
2. 讲授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介绍各类海洋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具体案例为例,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
4. 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海洋资源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海洋资源知识掌握情况。
2. 考察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同。
3.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和多媒体素材。
2. 海洋资源相关书籍和学术资料。
3. 网络资源,如海洋资源保护的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
4. 讨论问题指南和案例分析材料。
八、教学准备1. 准备教案和课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收集和整理海洋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文本。
3. 准备讨论问题指南和案例分析材料。
4. 确保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研究机构或海洋企业,加深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了解。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4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点二 海洋资源的保护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 海洋污染 ,并对海洋资源进行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返回首页
重难•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丰富的海洋资源 【例1】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气候 的调节器、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海洋 是人类共同的希望。
返回首页
答案
面临主要问题
采取的措施
海洋灾害频繁(台风、风 暴潮等)
加强保护力度(建沿海防护林,加固海堤)
海洋 资源 开发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石油泄漏,沿海城市污水 排放等)
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建城 市污水处理厂)
利用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实施休渔制度,禁 止过度捕捞)
返回首页
思路分析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与其优越 的海洋自然环境有关,我国主要盐场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
返回首页
探究问题二 海洋资源的保护 【例2】 中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 行保护? 思路分析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 许多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等。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课结束
返回首页
基础•限时达标
知识点一 丰富的海洋资源 1.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 )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 C.紫菜、虾、扇贝、鲍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2.中国最大的盐场是( B ) A.布袋盐场 B.长芦盐场 C.莺歌海盐场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课件 (共24张PPT)

赤潮是局部海域因浮游生物突发性地大量增殖或高密度聚 集,而使海水变色发臭的异常现象。海洋污染是引发赤潮的 主要因素。赤潮发生后,鱼类与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大量 死亡,并释放出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中国 沿海赤潮频发地区主要是江河入海口海区和大陆近海。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为什么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 架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大 黄
带
鱼
鱼
小
乌
黄 鱼
贼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读图,找出中国的四大渔场,结合图例,了解各 大渔场主要的海产品。
海水晒盐依靠自然蒸发,受气候的影响很大。找 出长芦、淮北、布袋、莺歌海盐场,说一说这些地点成为盐场 的有利气候条件。
长芦盐场和淮北盐场地处我 国北方,雨季短,尤其春末 夏初季节,降水稀少,晴天 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适合晒盐;
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纬度 较低,气温高,且位于暖湿 气流背风坡,降水少,晴天 多,有利于海水蒸发。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学习目标 1 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
学习目标 2 洋资源的重要性。
2021/10/10
2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乌金储存库”、 “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你对海洋认识多少?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3. 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教学重点:1.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2.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难点:1. 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的理解和记忆。
2. 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策略。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际案例。
4.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学生通过地图,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强调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2. 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引导学生理解分布规律。
3. 教师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开发与保护的策略。
【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小组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作业布置】1. 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
2. 写一篇关于海洋资源保护的小论文。
3. 调查当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强调各类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4. 地图学习:学生通过地图,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新版)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一、说教材《海洋资源》是《中国的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等内容。
本节重点:我国海底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本节难点:理解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本节内容比较庞杂,涉及范围广:主要以文字叙述为主,插图少、形式单调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在教学时,选用图片、视频、分布图等资源加以弥补教材单调的不足,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说学情:1.我们学习过的知识中,一般只有领土意识,而没有领海概念。
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却选择性忘却我国还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海。
学习本节知识,对引导学生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有重要意义。
2.我们地处山区,海洋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陌生的领域,了解海洋资源知识,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分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的原因;了解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四、说教法和学法1.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阅读及分析能力。
3.通过知识的扩展,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就“未来的海洋空间利用”展开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展示中国地图和中国近海分布图,播放《辽阔的海域》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四个近海的分布及景观,以达到复习知识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目的。
(一)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海洋资源的求知欲。
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海洋资源种类:请列举五种我国常见的海洋资源,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2.海洋资源分布:请绘制一幅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标出主要的经济鱼类区和油气区。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请举例说明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4.海洋资源保护:请列举五种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2.辅助材料:收集海洋资源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直观展示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3.实验器材:准备模拟海洋资源的实验器材,如模型、样品等,以便进行实验教学。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我国海洋资源的实际情况,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情况,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我将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简要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如渔业养殖、海上油气开采等。
4.海洋资源保护:列出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如休渔期、海洋保护区等。
5.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通过图示或文字,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策略。
6.学生互动部分:设计一些与海洋资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精品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2.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难点:1. 中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海洋资源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学生提前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我国海洋资源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如渔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及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案例,如舟山渔场、南海油气田等,引导学生分析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复述上节课学到的我国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教师进行点评。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介绍渔业、海洋工程、海洋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状况。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功案例,如青岛海洋科技园、舟山群岛新区等,引导学生分析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三、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 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3.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和视频。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
2. 教学内容讲解:介绍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和特点(丰富、多样性、潜力大等)。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例,如舟山渔场、南海油气田等,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珍惜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但部分学生表述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训练。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的也培养了情感和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种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博物馆或开展海洋资源调查活动,加深对海洋资源的了解。
2. 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带
黄
鱼
鱼
小
乌
黄
贼
鱼
中国四大渔场
《地理图册》37页
中国海洋渔场在世
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
舟山渔场
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 界已开发大陆架渔场面
积的1/4。黄渤海渔场、
北
我国伏季休渔期: 每年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
1 .北部湾渔场所在的海区是
(D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 .中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跨了 ( C )
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C.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D.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3.在中国近海大规模开发的矿产资源的是 ( A )
由于陆地资源越来越紧缺,沉睡 海底的锰结核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 视。
80页 2. 中国近海有较多油气沉 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 源。你认为在开发海洋石油过 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 防止石油泄露造成海洋污染; ②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减少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③ 防范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 经济损失等。
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
部 湾
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
渔
的四大渔场,其中舟山
场
渔场最大。
我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的渔港
黄河 长江
为什么舟山渔场能成 为我国最大的渔场?
⑴ 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养分充足; ⑵ 有长江水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 ⑶ 处在寒暖流交汇处。
中国“海上的农牧业”——海水养殖业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 品产量的1/3以上,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 牡蛎、鲍鱼等。
说一说
保护“蓝色国土”
1、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哪些?(81页) 海洋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加剧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有?
海水污染
风暴潮
海洋污染80%主要来自陆地
受到污染的河流和固体废弃物。
农药
石油
放射性物质
对海洋危害最大的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面形成油膜,阻 碍了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油类黏附在鱼类、藻类和 浮游生物上,致使海洋生物死亡,并破坏海鸟生活环境,导 致海鸟死亡和种群数量下降。石油污染还会使水产品品质下 降,影响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
?
围海造陆 港口建设 过度捕捞 旅游开发
……
浩瀚的海洋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人类 自古就开始了渔猎生活。到今天已经被大规模的工业化 渔业生产取代了。
当人类的索取超过了海洋能够负载的限度时,海洋 的渔业资源就开始逐渐萎缩,最终将走向灭绝。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⑴ 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和管理; ⑵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水排入海洋; ⑶ 近海石油开采或运输注意防范石油泄漏; ⑷ 实行伏季休渔; ⑸ 改变捕捞方式,杜绝小网等。
议一议
海洋空间的利用
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与地区争相利用 的“蓝色土地”,你觉得海洋空间有什么利用价值?
1.生产场所; 2.贮藏场所; 3.交通运输设施; 4.居住及娱乐场所; 5.军了巨大 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同学们, 你能举例说说吗?
雨少晴天多, 日照充足, 蒸发旺盛。
盐场名称
长芦盐场 淮北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
场
形成条件
气候条件
地处北方,雨季短,尤其春 末夏初季节,降水稀少,晴 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
纬度较低,气温高,且位于 暖湿气流(夏季风)的背风 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 充分,蒸发旺盛。
地形条件
地势平坦、 海滩宽广
11
79页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气候的调 节器,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海洋是人类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海洋是人类共同的希望 。
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乌 金储存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1. 中国陆地东临辽阔的海洋,你知道 我国自北向南有哪些边缘海洋吗?
3. 丰富的化学资源
第一 陆地上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而海洋中大约有80余种元
素。从海我水中国提取是海世盐和界钾、产镁盐、溴、碘等化学大元国素,。是中国
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
80页 1. ⑵ 海水晒盐依 靠自然蒸发,受气候 的影响很大。找出长 芦、淮北、布袋、莺 歌海盐场,说一说这 些地点成为盐场的有 利气候条件。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铜矿
4 .下列盐场位于长江口以北地区的是 ( A )
A.长芦盐场、淮北盐场
B.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渔民眼中的“海上恶魔”
赤潮是局部海域因浮游生物突发性地大量增殖或高密度聚集,而 使海水变色发臭的异常现象。海洋污染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赤潮 发生后,鱼类与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并释放出有害气体 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中国沿海赤潮频发地区主要是江河入海 口海区和大陆近海。
城市废水的直接排入是造成海洋污染的祸首之一。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 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促进赤潮生物的 大量繁殖,这就是“赤潮”发生的关键因素。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 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多大?
300万千米2
1.
2. 3. 4. 空间资源
1. 丰富的生物资源
珊瑚美
各 种 藻 类
为什么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⑴越温 带、亚热带和热带,⑵沿海大陆 架宽广⑶,海水温度适中,适宜 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中国四大海产
2. 丰富的矿产资源
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近海蕴藏有大量的 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这就为中 国海洋油气开发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中国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 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锆石 钛铁矿
石英砂
深 海 锰 结 核
锰结核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海洋 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层。锰 结核总储量估计在30000亿吨以上, 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面积最广。锰 结核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面积上 就有100多公斤,简直是一个挨一 个铺满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