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主题实践活动感想

合集下载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团日活动总结书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团日活动总结书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团日活动
一、活动背景: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引人关注的事件,让人不得不有所感触.。

辛亥革命是一场相对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来,是成功的革命事件,这为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对国民性进行改造的思想观念的提出,包括三民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都创造了较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目的:
辛亥革命对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的深重痛苦中的中国人带来了一点希望的曙光。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推翻帝制,驱除外辱,建立独立民主的中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为学习和发扬他们为民请命为国献身的伟大精神,我们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通过一系列活动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增强团员同学们对辛亥革命史的认识,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三、活动对象: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化学类01、02.、03班
四、活动亮点:
本次活动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参观三峡博物馆,回顾辛亥革命史”和“趣味户外活动,增加班级凝聚力”。

五、活动内容回顾:
1、各班团支部在团支书的带领下召开班委会议,讨论并预定本次活动的具体方案。

2、各班团支部统一协定关于三峡博物馆参观之旅的路线以及户外活动物品的设定与购买。

3、各班班长、团支书对此次团日活动做指导、安排。

六、活动意义:
此次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辛亥革命精神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同时也加深了2011级化学类三个班之间的友谊和各班级的凝聚力。

七、活动剪影:
(三峡博物馆纪念照)。

纪念辛亥革命活动心得体会优秀范文4篇

纪念辛亥革命活动心得体会优秀范文4篇

纪念辛亥革命活动心得体会优秀范文4篇纪念辛亥革命活动心得体会1抚今追昔,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社会变革。

更加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提和序曲,中国共产党诞生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必然。

辛亥革命加速了共产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的成长、革命干部的培养,为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正因如此,纪念辛亥革命好方式,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继承革命先驱志向,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共同推进祖国统一,不断将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聆听辛亥回响,铭记扶大厦将倾的救国之行。

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

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驱苦苦求索、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登场。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徐锡麟、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一座座闪耀的精神坐标、一串串响亮的英雄姓名,为辛亥革命写下救国的注脚。

于满目疮痍中救亡图存,于群狼环伺中师学中外,于漫长黑夜中求索光明,中华民族早的一批先行者们用生命、青春、热血,扛起了时代赋予的使命。

辛亥革命先驱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不屈意志;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赤子之心;慷慨赴义、舍生报国的无畏本色;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铭记。

聆听辛亥回响,砥砺放眼看世界的强国之志。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如何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更是辛亥革命先驱反复思考的重大命题。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终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却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的关键渡口,为如何变才能赶上世界、振兴中华,探索了方向和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感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感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有感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有些事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有些事件更替了一个王朝,还有些事件改写了人类的历史,辛亥革命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事件,而今年又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我们不禁要缅怀古人为争取国家独立而不断奋斗的那种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奋勇向前,不断拼搏。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一场首先发生于武汉的有识之士中的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它让中国有了决心斗争的勇气,经过许许多多人的努力,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此外,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并且这次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打破了自西汉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三纲五常”的三纲之首,即皇帝的权威,改变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同时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思想的权威性也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这是辛亥革命的弊端,但这不可以磨灭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且经过这次的革命,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且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此后,孙中山等主要领导人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也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即民主、民权、民生,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思想的支持。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来临之际,我深深地感受到它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它离我们已经远去,我们也很难用当时的真实感觉来感受那种惊天动地的变革,但是我们还是很感激那些先人为现在中国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并觉得这种纪念日子是很有意义的,可以记住历史,缅怀先人。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4月4日,我院党小组组织13名预备党员以及各班团支书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早上8点钟出发,在革命馆内参观了一个多小时,在导游的解说之下让我对辛亥革命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抚今思昔,也让我更加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无数为了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志士仁人、革命先烈。

他们的革命事业和崇高精神永放光辉。

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

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38年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和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逢其时。

我想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祖国统一努力奋斗。

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发出了“ 振兴中华”的呐喊,而今,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正沐浴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精神上的春风。

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这样清醒过,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团结起来,勇于拼搏,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二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党校实践报告组长:成员:物电学院第127期党校第一小组全体学员活动时间: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活动地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址(红楼),首义公园准备阶段:1、首先,我们开了小组会议,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形势及方案,力求新颖,突出主题。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心得体会2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心得体会2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心得体会2篇100年前,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

下面结合辛亥革命谈谈我的体会。

此时此刻我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走进了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缅怀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封建帝制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复国运动,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馆址为中华民国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全由红砖红瓦雕砌而成,武汉人称之为红楼,又尊崇为“民国之门”。

馆内收藏的上千万件辛亥革命历史文物和历史资料图片,把辛亥革命的全貌显示的淋漓尽致。

从中,我们似乎听到辛亥革命起义的号角声,闻到爱国战争的炮火硝烟,看到了一代爱国者在救国道路上的奋斗,震撼于他们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誓与强敌奋战到底的气概,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战的英姿,和炙热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情怀......勾勒出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

沿着革命先烈的遗迹,我们渐渐地翻开了历史的书页。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

这是一件有着破天荒意义的大事。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

辛亥革命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

朱德同志在他的诗作中赞颂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给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希望。

他的“戎马少年半同学,倾心为国志无违”抒发了参加辛亥革命的一代革命者倾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

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

【导语】2021年10⽉10⽇是⾟亥⾰命110周年纪念⽇。

经报中共中央批准,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届时举⾏⾟亥⾰命110周年纪念⼤会等纪念活动。

《观看纪念⾟亥⾰命100周年⼤会⼼得体会》是为⼤家准备的,希望对⼤家有帮助。

1.观看纪念⾟亥⾰命100周年⼤会⼼得体会 ⾟亥⾰命虽然取得了伟⼤的历史功绩,但它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和政治民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民的悲惨境遇,国家的统⼀的局⾯很快为军阀混战所代替,⾰命的成果也被袁世凯所攫取,从这个意义上说,⾟亥⾰命⼜是失败的。

⾟亥⾰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亥⾰命时期的志⼠仁⼈们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铸就了弥⾜珍贵的⾟亥⾰命精神。

今天,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弘扬⾟亥⾰命时期志⼠仁⼈们的⾰命精神。

我们要继承弘扬为振兴中华⽮志不渝、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献⾝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凝聚全国⼈民智慧和⼒量,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动⼒。

⾟亥⾰命开始,⾰命的志⼠仁⼈⾚⼿空拳,要打败⼀个虽然已经腐朽,但却掌握着全中国国家机器并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势⼒以及帝国主义列强作后盾的清王朝,将会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但是⾟亥⾰命的志⼠仁⼈,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强,他们勇敢地⾯对重重艰难险阻和强⼤的敌⼈,“以国家之务为⼰任”,置⽣死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锲⽽不舍,顽强奋⽃,谱写下⽓壮⼭河、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令世⼈敬仰称赞。

2.观看纪念⾟亥⾰命100周年⼤会⼼得体会 ⼀九⼀⼀年⼗⽉⼗⽇,就是农历⾟亥年⼋⽉⼗九,这看似是⼀个普通的⽇⼦,然⽽它⼜是那么的不平凡。

因为就在这⼀天,武昌城城头的⼀声枪响,不仅预⽰着⾰命的第⼀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这就是⾟亥⾰命的开端。

然后,经过各地义⼠如⾬后春笋般激烈的起义之后,光复了中国的半壁江⼭。

心得体会_辛亥一百周年

心得体会_辛亥一百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心得体会站在时光的路口,回望一个世纪来中国的变革,不得不承认辛亥革命是对中国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是为了缅怀过去牢记历史,更是为了肩负起时代重任,创建中华民族的未来。

前辈们成功地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赶走了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一百年前,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

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矛盾重重,社会危机四伏。

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是辛亥革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是辛亥革命,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历史,伴随时间过去,成为一段永远不可重现的过去,但它对今日的意义却在举手投足间显露,我们有必要去唤醒这段历史,重拾我们的过去,丰富我们的知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辛亥革命,是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它真正称得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最重要也最伟大的革命。

它不仅不同于过去任何一次的革命,也不同于后来的革命;它不仅彻底推翻了两千多来年顽固的帝制,还彻底地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让中国人享受到有史以来从没享受过的一种精神自由。

一方面,辛亥革命是一场相对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来,是成功的革命事件,这为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对国民性进行改造的思想观念的提出,包括三民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都创造了较宽松的社会环境,是对旧有的社会体制的改观,是对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的深重痛苦中的中国人带来了一点希望的曙光。

由于辛亥革命砸碎了专制枷锁,中国的思想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各种主义、思潮有机会在中国社会舞台上展现,马克思主义也因此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遍认同,中国共产党人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中,选择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实践心得体会(精选8篇)

辛亥革命实践心得体会(精选8篇)

辛亥革命实践心得体会辛亥革命实践心得体会辛亥革命科普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有的说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实践心得体会(精选8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辛亥革命实践心得体会(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辛亥革命实践心得体会1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只有领导人知道辛亥革命是干什么的,而老百姓却不知道,以为就是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从别人家拿过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主题实践活动感想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弘扬首义精神,宣传增强我们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组织班里同学观看《辛亥革命》电影,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辛亥革命》这部影片,记录了那一段早已被世人所淡忘的历史:同盟会发起了一场为清王朝覆灭打下了坚实基础的战役——广州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牺牲了无数的革命战士,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斗还是给清政府迎头痛击,也奏响了清政府灭亡的乐章。

历史总会以跨时代的意义和独特的形式让人刻骨铭心。

秦始皇武力收服诸国实现大一统,开天辟地的为封建集权制开疆拓土。

唐太宗,利用玄武门事变,多的皇位,固然在忠义礼信,受鄙视,却为自己成就霸业,开始辉煌的盛唐时期而展开了新的一页。

革命是艰难地,因为你不仅要以己之力推翻现有的王权,而且要用言辞理由,用行动使得众生信服。

这期间的误会和不解,却与和人说。

辛亥革命,像所有的历史革命一样,也是充满阻挠的,黄花岗起义,四川铁路运动,武昌起义,一揽子的革命中,戕害了多少人才,葬送了多少英雄,电影开始时,我曾疑惑,秋瑾为什么在被送往断头台上时会那么从容,似乎是去完成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使命,而不是葬身法场;新婚燕尔的林觉民为何死的时候却感到是幸福的。

诚然,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她们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因为他们是为了顺应历史发展,为了为全中国百姓谋福利,因为他们坚信,他们的牺牲是换来会成功的。

事关信任、信念,信仰,毋庸置疑。

前面所有的失败,黄花岗上就义的英雄,四川牺牲的起义军,所有人的付出终于在武昌起义中曙光初现,武昌起义的英勇的一枪,吹响了民主进程的号角。

慈禧的几度落泪,让我对这为曾经咬牙切齿的女人多了几分同情,历史堆积的问题,在那个时代瞬间爆发了,而且不可收拾,作为女人,它却得承担这一切男人应该承受的苦痛和教训,背负遗臭万年的骂名,她的眼泪是真实的,当知道自己气数已尽,能做的只有认命和孤立无援的恐惧还有什么呢。

但这种恐惧,这种孤立无援却似乎也是自找的,一切崇尚王权,欺压无产阶级的行为都将是失败的,水能载舟,焉能覆舟。

民主共和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真心佩服孙中山先生,漂泊在外14年,却从为忘记过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为民众谋福利为宗旨,没有任何私心,甚至将自身荣誉,名利,性命置身度外,最为震撼的是,他只身一人,面对诸国银行家和其膨胀的狼子野心使得不惧和从容,也唯有大丈夫,唯有舍得生死为民请命的人方有那份魄力,直截了当的对其赤裸的野心发出抨击,或许正是他的坚毅和大无畏精神,使得他完成了历史的一刻。

然而这样一位从容的将领,却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成功时,却也显得焦虑和担忧,面对历史的一刻,面对几千年来,第一次的民主选举,他却不敢看了,不是害怕,而是不能瞬间接受几十年来的努力换来的成功,因为这之间的心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一个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人便是大写的人,当他放弃手术刀,拿起武器,为百姓谋出路时,他便已经成为民众的英雄。

在孙中山的心中,革命乃是社会进步之理念。

他为了革命东奔西走,呕心沥血,最终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王专制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

试图摧残人民幸福,觊觎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终将失败,为了大局,孙中山放弃了临时总统的位子,让位给袁世凯,但历史的车轮怎么会重蹈覆辙呢,袁世凯终将会死的,淹没早历史的大浪中,民主的原则已然深入民心,任何试图改变这种原则的行为都是徒劳。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问题,却为新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的革命下去,胜利终会来临的。

《辛亥革命》给予我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是一种学习的驱动力。

为中国雄于地球而学习。

每当我想起革命先烈在战场上勇敢的战斗,用身体筑起我们中华民族的“长城”,我们当不负先烈的血泪的期盼,努力工作,为“伟大的中华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

“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我以为,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人们懂得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革命是我们将有中国人自己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有了可以追寻的民生幸福。

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在任何人的心里,都不再惧怕列强,都不再有封建皇权,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苦,使中华之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这就是革命的意义。


刘备说的对“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只有舍生忘死,一心为百姓谋福利的人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只有为民请命的革命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而在我看来,所谓革命,就是用血肉,用生命,用正义和力量,向一切威胁人民幸福的不耻行为挑战,一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成千上万正义之师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开疆扩土,扫除一切障碍和阻挠,为人民的生活谋求出路。

因而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正义的革命均会成功,中国共产党也同样是这样一支正义的队伍,抗日战争,内战,他领导人民得解放,五年计划,土地分配,她似的人民温饱问题得到保障,改革开放,她将中国形象带入世界,她便是这样一个百折不挠,为民请命的大刚强的队伍。

以人为本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以人民利益为己任的人,他便是一个大写的人,固然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精神不死,光辉永存,孙文是这样的,毛泽东是这样的,无数为人民解放,国家安定事业鞠躬尽瘁的人都是这样。

百年时光转瞬即逝,这场盛大的革命以结束多时。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100年前,
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一副怎样的场面?但是既然历史留下了这血色的记忆,留下了曾经的血雨腥风,留下了先辈们的努力汗水,我们就因牢记住,记住这段历史,记住先辈们留下的经验,借此去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假使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高中生,忘却了那段用血肉铸造的历史,这又让那些曾经拼战在第一线的前辈们情何以堪?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那段饱经屈辱的历史,想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那批人为了百年后的我们能够过上自由民主的生活所付出的一切,未来发展仍然需要一股激进的力量来使我们国家变的更强大。

没错,处在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下的我们,应该明确定位自己,我们正处在一个求学的阶段,而我们唯一能够做到做好的也只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够为社会乃至为整个中国的发展付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我们的国家明天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