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效果
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

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低位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护理,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3±2.1)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0.70%,对照组分别为(7.9±2.7)d、20.93%、76.74%,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低位结肠癌患者进行肠造瘘口术后应用系统护理可行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系统护理肠造瘘口术在临床治疗低位结肠癌方面应用比较广泛,然而经大量实践发现,低位结肠癌患者在接受肠造瘘口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构成一定的不良影响[1]。
为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不良情况,极有必要探讨系统护理在低位结肠癌患者进行肠造瘘口术后的可行性,本文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低位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低位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53~72岁,平均年龄(61.6±2.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51~74岁,平均年龄(62.3±2.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基础护理:患者围手术期间,保持病房的温湿度适宜,保证空气流通清晰,保证病房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
低位结肠癌病人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低位结肠癌病人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低位结肠癌患者划分为两组,各组平均为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系统护理,进一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57%,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结论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患者实行系统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结肠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生率高及致死率高等鲜明特点,尤其是受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影响,促使结肠癌发生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
同时,低位结肠癌指病灶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交界处的恶性肿瘤,而临床治疗低位结肠癌以肠道造瘘口术为主要方法,存在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直接影响其生存质量。
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纳入102例患者,纳入时间为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均符合临床有关“低位结肠癌”的诊断标准,并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传染性疾病者。
进一步以随机盲选法为参照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24,年龄分布为48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61.28±1.27)岁。
观察组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23,年龄分布为47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61.29±1.2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的意义。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严格按照肿瘤科室常规护理流程执行。
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观察

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观察发表时间:2018-05-02T16:28:13.2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作者:叶小娟[导读] 综上所述,给予造瘘口术治疗的低位结肠癌患者系统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术患者系统护理,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关键词: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系统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低位结肠癌患者多需要行肠道造瘘口术治疗,手术治疗会给患者身心状况及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护理难度也较大[1]。
本研究就系统护理在结肠造瘘口术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收治的94例结肠造瘘口术患者,病例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0月,征求患者意见后,按入院顺序编号后进行随机抽签分组。
参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37~73岁,平均(53.74±2.13)岁,肿瘤分期Ⅰ期28例,Ⅱ期19例;研究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37~74岁,平均(53.76±2.11)岁,肿瘤分期Ⅰ期27例,Ⅱ期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分期等基线资料差异不大,可对比观察。
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执行,向患者公开研究细节,为自愿参加,公开签署知情同意书。
探究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的护理观察

探究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的护理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低位结肠癌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
对比两组低位结肠癌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系统护理进行肠造瘘口术的低位结肠癌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佳。
关键词: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系统护理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colostomy system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low colon cancer.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70 cases of colon cancer patients with low node,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35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ystematic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ow grade colon cancer. Result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low colon cancer undergoing systematic nursing care for enterostomy is obviously reduced,which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length of stay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is better.Keyword:low colon cancer;colostomy mouth;systematic care低位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逐渐升高。
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体会

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体会目的:分析术后护理对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低位结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造瘘口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术后造瘘口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针对性进行并发症观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通过对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适合在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标签: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临床护理低位结肠癌属于消化道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并且低位结肠癌的患者经过手术后,需在其他部位另行开辟排泄口,以手术的方式改变患者的正常排泄方式,并且患者需终生使用人工肛门[1-3]。
该治疗方式虽然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患者在术后会产生极大的不便,而且容易造成造瘘口局部感染等,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影响,降低了患者自身生活质量,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笔者采取针对性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低位结肠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我院当时未给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
6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30名,女性患者30名。
患者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66.4岁。
患者普遍患病1~4年,并且所有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腹痛以及排便习惯改变,而且患者普遍比较消瘦。
患者在住院之前经结肠镜或者直肠镜取活组织对病理进行检查确诊。
60名患者均使用经腹或者是经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或结肠癌肠造瘘口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科研课题论文: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

65089 临床医学论文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肠造瘘口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对20xx年8月到20xx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低位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的常规护理方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系统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低位结肠癌患者的住院天数为(4.5±1.8)d,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占(4.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3±2.9)d及19.5%,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0.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63.4%),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出现术后肠造瘘口症状的低位结肠癌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lower colon cancer patients of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colostomy mouth system nursing effect were discussed. Methods: during August 20xx年8月到20xx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82例低位结肠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为48~75岁,平均年龄为(48.3±3.4)岁;研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为46~77岁,平均年龄为(48.6±3.5)岁。
研究组和对照组低位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组间的相关数据均可进行比较及分析。
1.2 方法对对照组低位结肠癌患者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临床用药的指导等。
探究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体会

探究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体会苏杰【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肠癌手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的低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对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全部患者共有2例造瘘口轻度狭窄,1例造瘘口附近有皮炎,经过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能够顺利出院,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患者的造瘘口能够正常排便.结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护理能够防止直肠癌术后的结肠造瘘口各种并发症发生,让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06【总页数】3页(P187-189)【关键词】低位直肠癌;结肠造瘘口;临床护理;并发症;心理护理【作者】苏杰【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手术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式是手术,由于肿瘤的位置比较特殊,无法保留肛门,所以患者术后会在腹壁进行结肠造瘘口提供一个人工肛门,让粪便能够在腹部出口排出[1]。
低位直肠癌手术后,结肠造瘘口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很容易有社交障碍,自尊心下降等负面情绪。
所以,临床中的护理非常重要,此次我院就直肠癌患者术后造瘘口的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85例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9岁,平均(58.4±3.7)岁。
为患者提供经腹、会阴联台直肠癌根治术与结肠造瘘术,瘘口在脐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
1.2 临床护理1.2.1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内心紧张,情绪上比较绝望,有抑郁倾向,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为患者提供护理,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安慰患者,为患者讲解结肠造瘘口的一些常规知识,为患者摆脱孤独感,提升患者的信心。
探讨结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

探讨结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结肠造口术后住院患者7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为3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术后恢复指标、应激状态指标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量、初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且HAMA、HAMD及NRS评分都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结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应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节省了费用,缓解了应激状态,值得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结肠癌;结肠造口;护理方法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lostomy after colon cancer operation.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76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April 2013 -2014 year in April from colostomy,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38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patient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methods the nursing effect,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icators,stress etc.. Results:Patients with drainage,exhaust time,initial feeding time,ambul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HAMA,HAMD and NR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nursing measures in colostomy patients after colon cancer surgery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save the cost and relieve the stress,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colon cancer;colostomy;nursing method;临床上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以中年人患病率最高,一般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在胃肠道肿瘤中,位居第三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讨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17-04-21T09:36:40.4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作者:郭娟
[导读] 探讨并研究术后护理对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患者的影响。
黑龙江省黑河市中医医院 1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术后护理对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患者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低位结肠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造瘘口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术后造瘘口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针对性进行并发症观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通过对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适合在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位结肠癌;肠造瘘口;临床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low colon carcinoma.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60 cases of low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ventive care,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made the fistula of the situation.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stoma complication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the low colorectal cancer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istula patients timely and effective and has certain targeted care,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Low colon cancer;intestinal stoma;clinical nursing
低位结肠癌属于消化道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并且低位结肠癌的患者经过手术后,需在其他部位另行开辟排泄口,以手术的方式改变患者的正常排泄方式,并且患者需终生使用人工肛门[1-3]。
该治疗方式虽然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患者在术后会产生极大的不便,而且容易造成造瘘口局部感染等,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影响,降低了患者自身生活质量,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笔者采取针对性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低位结肠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我院当时未给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
6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30名,女性患者30名。
患者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66.4岁。
患者普遍患病1~4年,并且所有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腹痛以及排便习惯改变,而且患者普遍比较消瘦。
患者在住院之前经结肠镜或者直肠镜取活组织对病理进行检查确诊。
60名患者均使用经腹或者是经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或结肠癌肠造瘘口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护理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在出现特殊情况时向医生报告,术后24h内密切观察造瘘口黏膜颜色,水肿情况;观察是否有狭窄、回缩现象;观察患者体温变化,造瘘口有无红肿,是否有感染。
在24h后造瘘口开放,开放后患者取左侧卧位,防止大便或者肠液流出,对腹壁切口处造成污染。
造瘘口开放后,使用凡士林纱布将造瘘口覆盖好,若发现有污染的迹象,要及时更换,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对有粪便溢出时,要及时清洁造瘘口以及周围的皮肤,保持造瘘口周围的清洁干燥。
1.2.2 对照组患者护理在术后行常规护理方法,对造瘘口及时清洗,及时更换用品,在原则上保持造瘘口清洁,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造瘘口感染、造瘘口肠坏死、造瘘口出血等。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术后造瘘口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有针对性进行并发症观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结肠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而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也呈一个上升的趋势,所以结肠癌的造瘘口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医疗领域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
在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时候,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护理。
患者肠造瘘口后,心理状态普遍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不良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病情的康复,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从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密切关注造瘘口的情况,让患者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患者出院后,要叮嘱患者家人,对患者的瘘口进行随时清理,保证瘘口清洁度以及干燥程度,防止各种并发症以及感染的发生[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术后造瘘口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针对性并发症观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通过对低位结肠癌术后肠造瘘口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且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欧旎雅,郑城,英林夷.低位直肠癌术后54例肠造瘘口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3,21(09).88-90.
[2]王冬梅.浅谈妇科手术前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全科护理,2012,04(15):222-224.
[3]王小琴,朱玲,周菲,等.结肠造瘘口术后护理体会(附50 例报道)[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457.
[4]古兰英,邓玉军.结肠造口瘘手术期患者心理特点与护理的探讨[J]. 临床医学,2011,20(9):62-63.
[5]焦文芹.非胃肠减压对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05):5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