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采暖温度要求
国家采暖温度标准

国家采暖温度标准
国家采暖温度标准是指国家规定的冬季室内供暖温度的标准。
在中国,国家建设部门制定并颁布了《 居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中规定了冬季室内供暖温度的标准。
根据该标准,在室外温度低于5℃时,室内供暖温度应达到18℃以上;当室外温度高于或等于5℃时,室内供暖温度应达到16℃以上。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地区或特殊情况下的建筑物,如老年人居住的建筑、儿童活动场所等,其室内供暖温度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采暖温度标准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标准,具体的供暖温度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在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低,一般需要将室内供暖温度调高到20℃左右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而在南方地区由于气温相对较高,一般可以将室内供暖温度调低到16-18℃之间。
国家采暖温度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健康安全,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暖气低温运行温度标准

暖气低温运行温度标准
一、室温集中式采暖
在室温集中式采暖中,一般采用水暖和气暖两种方式。
对于水暖,室内温度要求不低于18℃,而在气暖中,温度则不应低于16℃。
二、分散式采暖居室
对于分散式采暖的居室,通常也使用水暖和气暖。
在此情况下,水温应保持在40℃以上,而气暖的温度则不应低于18℃。
三、垂直温差
垂直温差是指在不同楼层之间的温度差异。
为了确保舒适的居住环境,不同楼层之间的温度差不宜过大。
一般来说,垂直温差应控制在3℃以内。
四、水平温差
水平温差是指同一楼层不同房间之间的温度差异。
为了确保居住的舒适度,同一楼层不同房间的温度差不宜过大。
一般来说,水平温差应控制在2℃以内。
五、供热服务标准
供热服务标准包括供热时间、供热温度、供热质量等方面。
在供热时间方面,应确保在冬季寒冷天气下,居民家中能够持续供热。
在供热温度方面,应根据不同的采暖方式和居室类型,保持适当的温度。
在供热质量方面,应确保供热稳定,不出现频繁的停供或水温波动等情况。
同时,供热服务标准还要求供热公司能够及时处理居民的供热问题,保障居民的权益。
综上所述,暖气低温运行温度标准包括室温集中式采暖、分散式采暖居室、垂直温差、水平温差以及供热服务标准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采暖方式和居室类型,保持适当的温度,同时注意控制垂直温差和水平温差,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对于供热服务标准,应要求供热公司保障居民的权益,提供稳定的供热服务。
供热热度标准

供热热度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因为供热的温度需求因地区、用途和个人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我国,供热热度标准受到供热企业的供热能力和用户需求的限制。
一般来说,供热热度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住宅供热:根据《兰州市供热用热条例》,供热单位应当保证住宅热用户室内的温度在采暖期内达到一定标准。
在采暖期内,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上,特殊情况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16℃。
2. 商业和公共建筑供热:商业和公共建筑的供热标准一般由当地的供热条例或规定所确定。
例如,根据《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商业和公共建筑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3. 弹性供热:在一些地区,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供热需求,推出了弹性供热政策。
这种供热方式将供热时间前后各延长半个月,使得市民在寒冷天气中也能享受到舒适的室内温度。
天津市供暖温度标准

天津市供暖温度标准
一、居民用热户
1.天津市居民住宅室内温度标准为18℃±2℃,卧室、起居室(厅)的室温应不低于18℃。
2.卫生间、厨房和为居民供热的相邻阳台,其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
3.安装供热设施的顶层、底层、端头梢和山墙的一侧,应当安装测温装置。
4.居民用热户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缴纳供热采暖费用。
二、非居民用热户
1.天津市非居民用热户的室内温度标准为26℃±2℃,其中卧室、起居室(厅)的室温应不低于20℃。
2.卫生间、厨房和为非居民供热的相邻阳台,其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8℃。
3.非居民用热户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缴纳供热采暖费用。
三、室内温度测量办法
1.居民用热户应当选择有资质的测温机构进行室内温度测量,并可自行推选供热监督员进行入户测温。
2.室内温度测量按照《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执行,测量点应选择在离地面0.5米至1.5米高度的距离内墙40厘米至50厘米处,避开通风道和门窗,并做好记录。
3.测温机构应当按照《天津市供热采暖费退还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入户测温,并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收取供热采暖费用。
4.非居民用热户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缴纳供热采暖费用。
采暖热水温度 标准

采暖热水温度标准
采暖热水温度的标准会因地区、建筑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采暖热水温度标准:
1. 供暖水温标准:一般情况下,住宅采暖的供水温度标准为55-65摄氏度。
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并具有较高的热效率。
2. 供暖回水温标准:住宅采暖的回水温度标准一般为45摄氏度左右。
较低的回水温度可以提高锅炉的效率,减少热损失,并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3. 热水供应标准:热水供应的温度标准会根据具体用途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洗手和洗澡的热水温度应在40-45摄氏度左右,足够提供舒适的用水温度并确保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的法规、行业标准和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同时,随着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一些地区或建筑可能采用更低的供水温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进行采暖系统设计和安装时,建议咨询专业的暖通工程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温度选择和设计,以满足舒适度和能效要求。
国家对暖气温度的要求

国家对暖气温度的要求
1、国家规定城市及县城区供热标准是18度-16度以上。
2、暖气温度标准一般根据地区、回水流速、水压、当天的气温而异。
主要考虑最后达到的室温就可以了。
国家要求北方的最低供暖室温是:住宅16摄氏度以上,写字楼商场20度以上。
但人身舒适的室温应在25至22摄氏度之间。
18度是基本问题。
上下可以浮动2度。
国家规定暖气温度标准:1、国家规定的供暖温度为18°C-2°C,也就是16-20°C。
3、室温标准:集中式采暖居室中央米处气温的适宜范围为16~20°C,分散式采暖居室中央米处气温的适宜范围为13~17°C,任何地区的冬季室内温度均不得低于13°C。
4、垂直温差:指居室中央地面以上米处的气温与距地面以上米处的气温之差。
垂直温差过大,会使足部温度下降,体温调节紧张,不利于健康,一般垂直温差应小于3°C。
5、水平温差:指居室内米处各点的气温之差。
一般在门口、窗口、走廊等处气温偏低、房间内的水平温差过大容易使人受凉,水平温差以不超过2~3°C为宜。
室内取暖温度标准

室内取暖温度标准
国家规定供热的温度标准是控制在18度-16度之间,对于民房的室内计算温度控制在16- -24度之间,具体温度会有一些波动,民房室内合格的温度控制在16度以上,18度作为标准室温。
因为综合环境、建筑、末端等各种因素,室温超过18℃以后,每增加一度,能耗增15%。
但也不能低于12℃。
卫生学将12℃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下限。
低于12℃之后,会使人体代谢减慢,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
居民楼的采暖标准是多少度?室内最适合温度应保持在室温达18℃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40%,室温达23℃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50%为最宜。
家庭有宝宝的家庭,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湿度宜保持在50%~60%。
可根据小儿怕冷、怕热的特点适当调节。
北方房屋暖气片采暖温度达标温度?
室内供暖的温度要达到18度到20度左右才算达标。
室内的温度是不能低于18度,如果小于这个温度,就要联系当地的供热公司,然后由供热公司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上门来检查维修。
如果家里有老人以及小孩的情况下,感觉这个温度太低,可以把温度稍微调高一点。
不过正常情况下,这个温度都是比较合适的,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
暖气室温标准

暖气室温标准
暖气室温标准根据供暖方式、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暖气温度标准以16度为基础,上下浮动2度,即在14度至18度之间,符合供暖标准。
同时,国家规定冬季室温标准为集中供暖室内中心米处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6至20度,分散供暖室内中心米处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3至17度。
此外,如果冬天室内暖气带来的取暖温度未达标,低于冬季室内平均温度,可以通过放水放气,来排除暖气中的废气废水等气体液体,一定程度上的促进取暖设施的内部流通循环。
如果温度未达标,可以找物业来寻求帮助,排查检测一下取暖设施,通常在暖气片进水口有控制温度的开关,拧转这个开关可以调节暖气的温度。
总的来说,暖气室温标准是一个范围而非固定值,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供暖时,民用建筑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主要房间应采用18℃~24℃;
2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冬宜采用16℃~22℃;
3 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25℃
更衣室25℃
办公室、休息室18℃
食堂18℃
盥洗室、厕所12
表3.0.3 长期逗留区域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参数热舒适度等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
冬季Ⅰ级22~24 0~60 ≤0.2
Ⅱ级18~21 ≤60≤0.2
夏季Ⅰ级24~2640~70 ≤0.25
Ⅱ级 27-28 40-70 ≤0.25
民用建筑短期逗留区域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宜在长期逗留区域基础上提高2℃,冬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宜在长期逗留区域基础上降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