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综述

合集下载

精细化学品的概述

精细化学品的概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综述--种精细化学品的概述【摘要】精细化学品化学合成始于1856年,由Perkin第一次合成出精细化学品苯胺紫。

目前世界上人工合成化合物约1000万种以上。

专用化学品是化工产品精细化后的最终产品,专用化技术是精细化工最重要的标志,专用化学品的附加值要比精细化学品高得多,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专用化技术,如:分离纯化、复配增效和剂型改造等技术。

现代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工业的总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们越来越大的需求,精细化学品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通过对一种精细化学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合成方法及用途进行综述,让人们更具体的了解精细化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合成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细化学品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形成的分子,一种粒子具有极强的亲油性,另一种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

溶解于水中以后,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可溶性。

因此,表面活性剂在精细化学品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属于表面活性剂的一种,主要应用于洗涤方面,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1.1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专著对“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 Indust ry ) 和“精细化学品”( Fine Chemicals) 的定义都有论述, 并且不断地补充新的内涵, 它是发展的, 逐步趋于完善的。

兹把各家论述的要点综述如下:(1)多品种、小批量;(2)采取分批方式间歇生产;(3)产品具有特定功能和特殊指标; 高纯度; 配方技术可以规定产品性能; 大量采用复配技术;(4)生产规模小, 适宜柔性生产线;(5)高附加值, 商品性能强;(6)多数为终端产品, 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和消费;(7)投资小, 见效快, 利润大;(8)技术密集度高, 竞争激烈。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行业, 通称精细化工工业, 简称精细化工。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作为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技术逐渐成为化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精细化学品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其生产技术在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用途和性能,从而决定生产工艺路线和操作方法。

本文将就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技术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探讨。

一、精细化学品概述精细化学品是指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其生产工艺对产品的性质和用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精细化学品包括医药中间体、植物提取物、高效催化剂、光引发剂、电子材料等。

精细化学品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纯净:具有高纯度和低杂质的化学物质,通常需要进行多级提纯和检测。

(2)具备特殊功能:除了一般的化学基础特性外,往往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例如抗氧化、防腐、耐高温、有机半导体等。

(3)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用于化学、医药、印染、食品、轮胎、电子、光学、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也就决定了它在“无源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技术在不同的生产领域中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将就医药中间体、植物提取物、高效催化剂和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2.1 医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是指在药物合成过程中作为中间化合物或重要原料的化学物质。

其生产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法是常见的制备医药中间体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有机合成方法,通过反应、分离、纯化和结构确认等环节制备出目标化合物。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1)配制反应体系(2)反应(3)分离和纯化(4)结构确认生物合成:另一种生产医药中间体的方法是采用生物体系,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对底物进行反应。

其主要过程如下:(1)菌株筛选(2)试验组分筛选(3)反应条件选择(4)纯化与分离(5)结构确认2.2 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混合物。

植物提取物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减轻疲劳、改善免疫力、促进健康等。

精细化学品化学绪论综述

精细化学品化学绪论综述

2 精细化学品发展的趋势
联 合 利 华
2 精细化学品发展的趋势
保 洁 公 司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精细化工
精细化学品化学——研究精细化学品的组成、 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及应用的科学。 精细化工——是“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简 称,属化学工程学范畴。
二、精细化学品的分类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由于不同国家自身 的生产体制的不同而不同。 欧美将专用化学品按其使用性能分为三大类:
(1)准商用(通用)化学品; (2)多功能、多用途化学品; (3)最终用途化学品或直接上市化学品。
(16)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 高耐磨、半补强、色素炭黑、乙 炔炭黑等; (17)吸附剂 稀土分于筛系列、氧化铝系列、 天然沸石系列、二氧化硅系列、活性 白土系列等; (18)电子工业专用化学品 含氟化物、助焊剂、石墨乳等;
(19)纸张用添加剂 含增白剂、补强剂、防水剂、 填充剂等; (20)其它助剂 如玻璃防霉剂、乳胶凝固剂等
日本1984年《精细化工年鉴》中共分为35 个行业类别,到1985年,就发展为50多个 类别: 我国根据国情, 1986年3月6日颁布 《精细化工产品分类暂行规定》 将精细化学品分为11个类别。
(1) 农药; (2) 染料;
(3) 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4) 颜料; (5) 试剂和高纯物; (6) 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 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4078
附加价值指数
1219.2
1213.2 606 732.4 310.6 589.4 141.3
感光材料 表面活性剂 合成橡胶
423.8 79

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即“精细”化工产品,指具有深度加工、技术密集度高、小批量生产、高附加价值、一般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品。

通用化工产品(Heavy chemicals)或大宗化学品:一些应用范围广泛,生产中化工技术要求很高,产量大的产品,例如,石油化工所诞生三大合成材料,即,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

其中的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包括:(1)催化剂:分为炼油用、石油化工用、有机化工用、合成氨用、硫酸用、环保用等;(2)印染助剂:含柔软剂、匀染剂、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用阻燃剂等;(3)塑料助剂:含增塑剂、稳定剂、发泡剂、阻燃剂;(4)橡胶助剂:含促进剂、防老剂、塑解剂、再生胶活化剂等;(5)水处理剂:含水质稳定剂、缓蚀剂、软水剂、杀菌灭藻剂、絮凝剂等;(6)纤维抽丝用油剂:涤纶长丝用,涤纶短丝用、锦纶用、腈纶用、丙纶用、玻璃丝用油剂等;(7)有机抽提剂:吡咯烷酮系列、脂肪烃系列、乙睛系列、糠醛系列等;(8)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含引发剂、阻聚剂、终止剂、调节剂、活化剂等。

(9)表面活性剂:除家用洗涤剂以外的阳、阴、两性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皮革助剂:含合成鞣剂、涂饰剂、加脂剂、光亮剂等(11)农药用助剂:含乳化剂、增效剂等4、表面活性剂:①定义: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也称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剂。

②结构:双亲结构。

即,极性基团(亲水端)和非极性烃链(疏水端霍城憎水端)。

③分类:(按离子类型分为)非离子型和离子型;其中,离子型又分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④表面活性剂的种类: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指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的表面活性剂,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不是以离子状态存在,所以它的稳定性高,不易受强电解质存在的影响,也不易受酸、碱的影响,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能混合使用,相容性好,在各种溶剂中均有良好的溶解性,在固体表面上不发生强烈吸附。

精细化学品部分小结

精细化学品部分小结
16.微胶囊:是一种内部含有液体且经加压可以液化的微粉体。胶囊外壳多为半透膜。
第6章:
17.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及评价
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MNL值(动物最大无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I值。
LD50值(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主要是经口的半数致死量。单位是mg/kg
食品添加剂毒理学评价。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试验: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中,氢原子全部用氟原子取代了的全氟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最强的一种特殊表面活性剂。
性质特点:
“三高: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高化学惰性。
“两憎”:憎水憎油
第四章
13.抄纸过程的主要工序:制浆、抄布、涂布加工。
制浆——将含纤维的原料分离出纤维的过程。
制浆工序:蒸煮(常用的有碱法和亚硫酸盐法)。目的是以化学方法分离出纤维。
12、两性表面活性剂
特点在于分子内同时含有酸式和碱式亲水性基团
大致分为三类
甜菜碱型咪唑啉型氨基酸型
最主要的是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约占整个两性表面活性剂产量的一半以上。
在两性表面活性剂中,一定含有以氮原子形成的阳离子(也包括游离氨基)。阴离子多数是羧基,有时也有用磺酸基或硫酸基。
13.其他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
在油水两相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在强烈搅拌下,油层被分散,表面活性剂的憎水端吸附到油珠的界面层,形成均匀的细液滴乳化液,这一过程称为乳化。分为油/水乳化液和水/油乳化液两种。
乳状液定义:乳状液是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作为分散相(内相)液滴是不连续的,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外相)是连续的。
此外,有些表面活性剂还有抗静电作用、柔软平滑作用、杀菌作用等派生作用。

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我国对基本化学品进行深入加工而取得的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技术密集
度高、附加价值高、小批量的系列产品
欧美:化学型: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
功能型:专用化学品(specialty chemicals)
食品添加剂的添加目的;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食品色、香、味形、及营养价值,以及为加工工艺和
保存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特点;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它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
味,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
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
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

以甲苯为原料合成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类;
O2Na2CO3
CH3COOH COONa。

精细化学品综述

精细化学品综述
精细化学品综述 ——增塑剂
学院: 化工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 班级: 101班 学号:1008110264 姓名: 赵鹏
引言


定义
增塑剂是一种加入到高分子聚合体系中能增加它们的可塑 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


作用
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次价键,即范德华力,从 而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 结晶性,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主要表现为聚合物的硬 度、模量、转化温度和脆化温度的下降,以及伸长率、曲 挠性和柔韧性的提高。
制备方法及工艺



1. DNPOH的制备 2.BDNPF的制备 3.BDNPA的制备 4.SCEP阻燃增塑剂的合成及产品特点 5.SCEP阻燃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6.CEP阻燃增塑剂的特点 7.混合二梭酸二丁酯增塑剂合成 的新工艺
工艺流程

混合二羧酸经粉碎、干燥、筛分预处理后,在SO42/MoO3-TiO2催化以及搅拌下与过量的丁醇在150℃进行酯 化反应,不断回流的丁醇将反应生成的水带到分水器中分 出,使反应不断进行,到无水流出时,结束反应。反应式 如下:
增塑剂的发展趋势

柠檬酸酯类产品作为一种 新型“绿色”环保塑料增 塑剂,无毒无味,可替代 邻苯二甲酸酯类传统增塑 剂,广泛用于食品及医药 仪器包装、化妆品、日用 品、玩具等领域,同时也 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 中乙酰柠檬酸酯性能更为 优越,用途更广,不仅是 无毒无味的“绿色”塑料 增塑剂,还可以作为聚偏 氯乙烯稳定剂、薄膜与金 属黏合的改良剂,其黏合 物长时间浸泡于水中仍具 有很强的粘合力。
增塑剂的分类


1.按与被增塑物的相容性分类 2.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类 3.按应用性能分类 4.按化学结构分类 5.按添加方式分类

精细化学品主要内容

精细化学品主要内容

★1.精细化学品:指一些具有特定的应用性能,合成工艺中步骤繁多、反应复杂、产量小而产值高的产品。

例如:医药、化学试剂。

2.通用化工产品:指一些应用范围广泛,生产中化工技术要求很高,产量大的产品。

例如:石油化工中的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

★3.精细化学品五大特点:①具有特定功能:应用的对象比较狭窄,专用性强而通用性弱。

如:医药、农药、化妆品、粘合剂、增塑剂等。

②大量采用复配技术:由于应用对象的特殊性,很难采用单一的化合物来满足要求,于是配方的研究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如:合纤纺丝油剂、液体染料、洗涤剂③小批量、多品种,本身的用量不是很大。

如医药、染料、食品添加剂、粘合剂、洗衣粉④技术密集:投资较高,工艺流程长,单元反应多,原料复杂,中间过程控制要求严,技术保密性强、专利垄断性强。

⑤附加价值高,包括:利润、工人的工资、动力消耗以及技术开发费用。

4.精细化学品分类:(欧美)准商用(通用)化学品; 多功能、多用途化学品;最终用途化学品或直接上市化学品。

(中国):农药;染料;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黏合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感光材料等)。

★5.胶黏剂:胶粘剂是一种靠界面作用(化学力或物理力) 把各种固体材料牢固的粘接在一起的媒介物质,又叫粘接剂或胶合剂,简称为“胶”。

6★胶黏剂特点(优点):能有效的应用于不同种类或不同形状材料之间的连接,能粘合用其他方法不能连接的物质,如粘接薄膜、纤维、小颗粒等。

应力分布面广,比采用机械连接易得到更轻、更牢固的组件,如可以采用夹心板(由蜂窝芯和薄的铝或镁)制造飞机的机翼、尾翼和机身,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降低疲劳破坏的可能性。

通过交叉粘接能使各向异性材料的强度、重量比及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如木材本身不钧一且对水敏感,经交叉粘接后可变成不翘曲且耐水的层压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其应用徐泽轩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091班摘要: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要追溯到古代。

而在当代,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于洗涤、纺织等行业,其他应用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精细化工领域。

表面活性剂行业作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已被视为各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标志,并成为当今世界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性能、应用、发展趋势定义、分类定义: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在加入少量时就能使水的表面张力大幅度的降低,能明显的改变体系的界面性质和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洗涤、分散、抗静电、润滑、加溶等一系列作用的物质。

分类: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LAS)的典型产品是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该产品从生产量或消耗量来说仅次于肥皂,在合成表面活性剂中占第一位。

LAS的合成其起始原料采用直链氯烷或直链烯烃,但其反应位置却不一定在原料烃的端点。

在工业生产上,支链烷基苯磺酸盐不是单一的产物,而是直链烷烃与苯在链中任意点上相连,其结果产生了不同仲烷基比例的混合物。

LAS的主要优点在于烷基中没有支链,这种结构与天然油脂中的憎水端烷基类似,有良好的生化降解性能。

此外LAS对氧化剂十分稳定,发泡能力很强,与助洗剂进行复配,兼容性好,成本低廉,质量稳定,所以它至今仍在家用洗衣粉的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2、仲烷烃磺酸盐仲烷烃磺酸盐(SAS)是较新的商品表面活性剂,它是由二氧化硫、空气作用于C14~C18的正烷烃制得。

SAS和LAS类似的发泡性和洗涤效能,且水溶性好。

其主要用途是复配成液体洗涤剂,如液体家用餐具洗涤剂。

SAS目前只在西欧生产。

这一工艺方法最早是由德国赫斯脱公司开发的,商品牌号为Hastapm SAS 60,该产品中含有60%的有效成分。

SAS在使用上也有缺点,如他作为主要组分的洗衣粉发黏、不松散,因此只用于液体配方中。

3、ɑ-烯烃磺酸盐ɑ-烯烃磺酸盐(AOS)的合成是以ɑ-烯烃为原料,用空气稀释后[物质的量比为1:1~1:1.2,反应温度为25~30℃]进行磺化,生成各种磺酸异构体及磺酸内酯的混合物。

AOS具有生物降解性好,对硬水不敏感以及对人体皮肤刺激性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复配家用洗涤剂、餐具洗涤剂、香波、液体肥皂等,是表面活性剂中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其产量及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

4、高级脂肪酸酯ɑ-磺酸钠高级脂肪酸酯ɑ-磺酸钠(MES)是利用天然油脂制得的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良好的洗涤能力和钙皂分散能力,它的生物降解度高、毒性低。

在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石油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MES展示了宽阔的发展前景,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

5、酯、酰胺的磺酸盐这类表面活性剂较重要的品种有丁二酸双酯磺酸盐,N-油酰、N-甲基牛磺酸盐,它们都是较重要的纺织印染助剂。

6、脂肪醇硫酸盐在工业上,脂肪醇硫酸盐(FAS)的应用性能主要由脂肪醇链的长度以及阳离子的性质来决定。

在各种FAS中,碳链为C12~C14的发泡能力最强,其最低温洗涤性能也最佳。

随着洗涤温度的提高,达到最佳洗涤性能所需的链长也必须增加。

FAS的主要用途是配制液体洗涤剂、香波、牙膏、纺织用润湿和洗涤剂以及化学工业中的乳化聚合乳化剂。

此外,粉状的FAS可用于配制粉状清洗剂、农药用润湿粉剂。

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又称脂肪醇醚硫酸盐。

AES泡沫丰实,对水硬度不敏感,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不刺激皮肤,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复配性能,是家用洗涤剂中最重要的表面活性剂之一,可广泛的用来配制香波、餐具洗涤剂、洗衣粉等。

8、磷酸酯盐磷酸酯是一类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代表性的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可用作工业清洗剂、织物抗静电剂、液体洗涤剂和干洗洗涤剂。

在化妆品中用于复配护肤霜、护肤液、洗涤香波等。

在农药行业中作为农药乳化剂具有乳化能力强、起泡低等优点。

在造纸业中可作为废纸脱墨剂。

此外,在涂料、皮革、塑料、冶金等工业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9、羧酸盐⑴肥皂肥皂是人们最早开始合成和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也是最常用和产量最大的品种。

它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在冷水中溶解度差,其钙皂和镁皂在水中不溶解,因此,肥皂常常与钙皂分散剂复配使用,以改善肥皂在硬水中的洗涤去污能力。

⑵烷基醚羧酸盐(AEC)烷基醚羧酸盐的典型品种是聚醚羧酸盐,它与肥皂的差别仅在烷基与羧酸基间插入了一个聚氧乙烯链基。

聚醚羧酸盐的结构决定它兼具非离子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因此是一种多功能表面活性剂品种,它也拥有多种应用领域,如化妆品及个人保护用品、洗涤剂、纺织、塑料、造纸等方面。

⑶N-酰基氨基酸盐该类产品是由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和脂肪酰氯反应而合成的,因脱脂能力很差而适于洗涤丝毛,由于结构和蛋白质相似,具有低刺激性、低毒性,因而也可用于化妆品等。

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高级脂肪酸胺盐高级脂肪酸胺盐包括伯、仲、叔胺盐,它们可以单独作为产品使用,但主要作为表面活性剂中间原料出售。

高级脂肪伯胺和烷基丙二胺主要用于金属缓蚀剂,它们在油田再生工艺和金属表面清洗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高级脂肪酸胺也可作为某些矿物浮选时的捕集剂使用。

此外,N-烷基丙二胺、醚胺,可用于建筑工业中的沥青乳化剂、防水处理剂等。

2、长碳链季铵盐⑴单长碳链烷基季铵盐单长碳链烷基二甲基季铵盐的典型品种是由二甲基烷基胺同苄基氯或苄基溴反应得到的二甲基烷基苄基铵卤化合物,可用于广泛用做杀菌剂、消毒剂,国内医药上广泛应用的有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洁尔灭或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新洁尔灭)、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消毒宁)。

单长碳链烷基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还可做直接染料固色剂、有机土复盖剂、防锈剂和矿物浮选剂、沥青乳化剂、纤维处理剂及化妆品、护发素等。

⑵双长碳链烷基季铵盐双长碳链烷基季铵盐是由脂肪醇与甲胺采用常压一步法反应制成双长碳链烷基叔胺后,再用氯甲烷加压反应生成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而完成的。

由于双长碳链烷基季铵盐比单长碳链烷基季铵盐多了一个长碳链烷基,增强了亲油性,所以在抗静电、柔软性方面的用途更为广泛。

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是季铵盐类中产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其中二(氯化牛脂基)二甲基氯化铵作为阳离子型织物柔软剂,已使用30多年,另一个典型品种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作为织物柔软剂具有优良的柔软性、抗静电性和一定的杀菌能力,在工业和民用上都有大量应用。

3、咪唑啉季铵盐咪唑啉季铵盐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仅次于长碳链季铵盐,占第二位。

主要用途与长碳链季铵盐相似,也是做柔软剂、抗静电剂、防锈剂等。

咪唑啉季铵盐合成工艺路线比较简单,主要是由脂肪酸及其酯和多元胺的脱水酯合、闭环合成。

其实原料脂肪酸大多采用动物油脂(如牛油、猪油)中制得的加氢牛油酸,近年来也在开发有油酸制成的咪唑啉季铵盐。

多元胺采用羟乙基胺,N-羟乙基乙二胺,多乙烯多胺,烷基化剂可以是硫酸二甲酯、冰醋酸、溴乙烷、苄基氯等。

4、胺氧化物氨氧化物是一种具有弱阳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它是采用脂肪叔胺为原料,用双氧水进行氧化而成。

氨氧化物的发泡能力强,不刺激皮肤,主要用来代替脂肪醇酰胺配制家用餐具液状洗涤剂。

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不仅能增加系统的黏度,降低系统的表面张力,起到增泡和稳泡的作用,还可以缓解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AES)对皮肤的刺激性。

5、间接连结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⑴由酰胺基连接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较多,有脂肪酰氯和胺的缩合,脂肪酰胺和胺的缩合,高级脂肪胺与酰氯缩合及脂肪酰胺和甲醛反应等方法。

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典型品种是Sapamine型,它是由脂肪酰氯与取代乙二胺反应生成酰胺基,再经成盐或季胺化得到产品。

⑵由醚基连接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醚基铵盐类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作柔软防水剂、消毒杀菌级、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等。

酰基季铵盐一般是由含醚基的具有烷化能力的烷化剂和叔胺反应合成。

其中以环氧氯丙烷连接的醚基季铵盐可用作净洗剂、润湿剂、乳化剂和分散剂。

以氯化基连接的醚基季铵盐主要用作杀菌、消毒剂。

高级醇氯甲基化合物与吡啶反应得到的醚基基铵盐可作为防水剂使用,商品名是Velan。

⑶由酯基连接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主要是通过脂肪酸氯或脂肪酸和含有羟基的胺类反应来完成的。

三、两性表面活性剂1、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品种较多,可分为羧酸衍生物、硫酸酯衍生物、磺酸衍生物和磷酸酯衍生物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在咪唑啉环上带有β-羟乙基的品种,其合成反应基本上与合成咪唑啉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反应类型相似,不同点在于最后季铵化时所用的烷化剂,这些烷化剂可以是氯乙酸钠、丙烯酸酯、3-氯-2-羟基丙磺酸、硫酸、磷酸酯卤化物等。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最突出的优点是具有极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而且能迅速完全的降解,它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极小,发泡性很好,因此较多的应用在化妆品助剂、香波、纺织助剂等方面。

2、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天然甜菜碱是三甲胺乙内酯,最早是把结构类似于天然甜菜碱的化合物命名为甜菜碱系两性表面活性剂。

3、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羧酸型α-亚氨基乙酸系(N-烷基甘氨酸系)和羧酸型β-氨基丙酸系。

4、磷酸酯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磷酯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和多功能的优异特性,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作为乳化剂、分散增溶剂、润湿剂等。

参考文献①程侣柏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及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②赵德丰等,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学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③钱旭江等,精细化工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