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表
间隙配合公差表

间隙配合公差表1. 引言在机械设计中,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零件组合在一起,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相对运动或固定的一种装配方式。
配合的紧度是通过公差来控制的。
而间隙配合是一种允许存在一定间隙的配合方式,通常用于需要允许一定程度松动的部件连接。
本文将介绍间隙配合公差表的相关知识。
2. 间隙配合的定义间隙配合是指在两个零件相互装配时,其中一个零件的尺寸制造公差较大,以便为另一个零件提供一定的间隙,使其可以相对运动或进行拆卸与装配操作。
通常使用字母大写T来表示间隙配合。
3. 间隙配合公差的分类间隙配合公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游隙配合公差游隙配合公差是指在两个配合零件相互装配时,两个零件的最小间隙均由较大尺寸的零件的公差决定,较小尺寸的零件只能以游动的方式进入较大尺寸零件的间隙中。
游隙配合公差常用于需要具备自由运动或更高灵活性的部件。
游隙配合公差的常见符号:H7/h63.2. 过盈配合公差过盈配合公差是指在两个配合零件相互装配时,较小尺寸的零件因公差制造较大,以便与较大尺寸的零件形成紧密的配合。
过盈配合公差能够实现更高的精度要求和较大的阻力,通常用于需要提高零件刚性或传递力矩的部件。
过盈配合公差的常见符号:H7/h63.3. 差动配合公差差动配合公差是指在两个配合零件相互装配时,较小尺寸的零件制造公差较小,以便通过调整较大尺寸的零件的位置,实现所需的间隙或间距。
差动配合公差常用于需要实现特定运动要求或调整零件位置的部件。
差动配合公差的常见符号:H7/f74. 间隙配合公差表间隙配合公差通常使用公差代号来表示。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间隙配合公差表:公差代号游隙配合过盈配合差动配合P1 M1 N1 Q1P2 M2 N2 Q2P3 M3 N3 Q3在公差代号中,P代表游隙配合,M代表过盈配合,N代表差动配合,数字1、2、3表示不同的公差等级,而Q代表游隙配合下的最小间隙量。
5. 使用间隙配合公差表的步骤使用间隙配合公差表的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配合零件的类型及要求,包括零件的功能、材质、尺寸等。
MPV间隙表

① 圆角 4
② 圆角 ―
±1.0 ―
―
塞尺
样板尺 全数/周
R规
R规
① ②
① 间隙
8
0到+1.0 塞尺
17
背门和 顶盖
S-18
② ①
面差 圆角
0 3.5
0到-1.0 样板尺 全数/周
R规
①
②
② 圆角 ―
―
R规
① 间隙 1.5
±1.0 塞尺
18
背门和 尾灯
S-19
② ①
面差 圆角
-1 ―
0到-1.0 样板尺
全数/周
―
R规
①
②
② 圆角 ―
―
R规
① 间隙
4
0到+1.0 塞尺
19
背门和 侧围
S-20
② ①
面差 圆角
-4 3
±1.0
样板尺 全数/周
R规
②
② 圆角 ―
பைடு நூலகம்
―
R规
①
① 间隙 1.5
±1.0 塞尺
20
尾灯和 侧围
S-21
② ①
面差 圆角
-1 ―
0到-1.0 样板尺
全数/周 ①
―
R规
② 圆角 ―
―
R规
②
① 间隙 1.5
±1.0 塞尺
21
尾灯和 侧围
S-22
② ①
面差 圆角
-1 ―
0到-1.0 样板尺
全数/周
―
R规
② 圆角 ―
―
R规
① ②
②
①
±1.0 塞尺
①
冲裁间隙表

冲裁间隙表(总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冲裁模间隙(2013-01-22 08:49:51)转载▼分类:冲模设计与制造冲裁间隙Z是指冲裁模中凹模刃口横向尺寸DA与凸模刃口横向尺寸dT的差值,如图所示。
Z表示双面间隙,单面间隙用Z/2表示,如无特殊说明,冲裁间隙就是指双面间隙。
Z值可为正,也可为负,但在普通冲裁中,均为正值。
间隙的重要性间隙对冲裁件质量、冲裁力和模具寿命均有很大影响,是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
1.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间隙是影响冲裁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详见第节。
2.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试验证明,随间隙的增大冲裁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当单面间隙介于材料厚度的5%一20%范围内时冲裁力的降低不超过5%一l0%。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不很大。
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的影响比较显著。
随间隙增大,卸料力和推件力都将减小。
一般当单面间隙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一25%时,卸料力几乎降到零。
但间隙继续增大会时毛刺增大,又将引起卸料力、顶件力的迅速增大。
3.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模具寿命分为刃磨寿命和模具总寿命。
刃磨寿命是用两次刃磨之间的合格制件数表示。
总寿命是用模具失效为止的总的合格制件数表示。
模具失效的原因一般有:磨损、变形、崩刃、折断和涨裂。
冲裁过程中作用于凸、凹模上的力为被冲材料的反作用力,其方向与图所示相反,凸、凹模刃口受着极大的垂直压力与侧压力的作用,高压使刃口与被冲材料接触面之间产生局部附着现象,当接触面相对滑动时,附着部分就产生剪切而引起磨损。
这种附着磨损,是冲模磨损的主要形式。
当接触压力愈大,相对滑动距离愈大,模具材料愈软,则磨损量愈大。
而冲裁中的接触压力,即垂直力、侧压力、摩擦力均随间隙的减小而增大,且间隙小时,光亮带变宽,摩擦距离增长,摩擦发热严重,所以小间隙将使磨损增加,甚至使模具与材料之间产生粘结现象。
而接触压力的增大,还会引起刃口的压缩疲劳破坏,使之崩刃。
正常成年人关节间隙宽度表

正常成年人关节间隙宽度表关节名称正常宽度(mm)关节名称正常宽度(mm)骶髂关节 3 肩关节4耻骨联合4~6 肘关节3髋关节4~5 桡腕关节2~2.5膝关节4~8 腕骨间关节 1.5~2踝关节3~4 掌指关节 1.5跗骨间关节2~2.5 胸锁关节3~5跖关节2~2.5 颞颌关节2跖趾关节2~2.5 椎弓关节 1.5~2拇趾结尾趾关节 2 椎体间隙2~6各趾间关节 1.5 寰齿关节0.7~2.3肌力的测定0级肌力完全消失,无收缩1级肌肉能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2级肌肉能收缩,关节有些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3级能对抗肢体重力,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对抗阻力使关节活动,但力量较弱5级肌力正常反射的检查浅反射反射检查法反映肌肉神经节段角膜反射细棉签角膜外缘轻触角膜眼睑迅速闭合眼轮匝肌三叉神经上腹壁反射划过腹部上部皮肤上腹壁收缩腹横肌肋间神经T7-T8中腹壁反射划过腹部中部皮肤中腹壁收缩腹斜肌肋间神经T9-T10下腹壁反射划过腹手下部皮肤下腹壁收缩腹直肌肋间神经T1-T12提睾肌反射刺激大腿上部内侧皮肤睾丸上举提睾肌生殖股神经L1¬L2正常跖反射轻划足底外侧足趾及足向跖面屈屈趾肌等坐骨神经S1-S2病理跖反射轻划足底外侧拇趾向足背伸直,屈趾肌等坐骨神经锥体其余足趾呈扇面张开肛门反射轻划或针刺肛门周围外括约肌收缩肛门括约肌肛尾神经S4-S5深反射反射检查法反映肌肉神经节段定位二头肌反射叩击置于二头肌腱上的拇指肘关节屈曲二头肌肌皮神经C5-C6三头肌反射叩击鹰嘴上方的三头肌腱肘关节伸直三头肌桡神经C6-C7桡骨膜反射叩击桡骨茎突前臂旋前、屈肘肱桡肌桡神经C5-8膝反射叩击髌腱膝关节伸直四头肌股神经L2-L4跟腱反射叩击跟腱足向跖面屈曲腓肠肌胫神经L2-S2锥体束受损后的足部病理反射名称检查法反映Babinski征以针在足底外缘自后向前划过拇趾背伸,其余各趾呈扇状散开Chaddock征以针划过足部外踝处拇趾背伸Oppenheim征以拇指使劲沿胫骨从上而下擦过拇趾背伸Gordon征用手捏压腓肠肌拇趾背伸Hoffmann征左手持病人腕关节上方,右手以中指及示指夹持病人中指,稍上提,腕过伸,拇指迅速刮患者中指指甲其余四指轻微掌屈踝阵挛一手持小腿,一手持足掌前端,使劲使踝关节过伸腓肠肌与比目鱼肌发生节律性收缩髌阵挛拇指与示指捍住髌骨上缘,使劲向远端方向快速推动数次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致髌骨上下运动脊柱的体表标志C1 上腭C2 上腭牙齿咬合面C3 下颌角C4 颌骨C5 甲状软骨C6 环状软骨C7 最突出的棘突T2间隙胸骨切迹T2 胸锁关节、两肩胛骨上角联线的中点T3 肩胛冈内侧端连线的中点T4间隙胸骨角T7 两肩胛骨下角联线的中点T9 胸骨剑突关节T10~11 胸骨剑突下缘T12 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L1 剑突与脐孔连线中点L3椎间隙脐孔L3 下胸肋缘L4 髂骨嵴S2 髂前上棘Co 耻骨联合骨龄估量(男性较晚2~3年)部位骨化中心名称出现时间闭合或完全骨化时间肩部喙突15~18月15岁关节盂、肩峰、肩胛缘和下角13~15岁20岁肱骨近端3月20岁肘部肱骨小头10月14~17岁肱骨滑车12岁14~17岁肱骨内上髁8岁14~17岁肱骨外上髁13岁17~19岁桡骨小头7岁14~17岁尺骨鹰嘴12岁14~17岁尺桡骨远端桡骨远端骨骺1岁18~20岁尺骨远端骨骺6岁18~20岁腕骨头状骨1岁14~17岁钩骨2岁14~17岁三角骨3岁14~17岁月骨4岁14~17岁舟骨5岁14~17岁大多角骨6岁14~17岁小多角骨7岁14~17岁豌豆骨8岁14~17岁掌指骨第一掌近端及各近节指骨近端 2.5岁14~21岁2~5掌指骨远端 1.5岁14~21岁骨盆及髋部髂骨嵴12~14岁20岁股骨头6月16~18岁大粗隆3岁16~18岁膝部股骨远端9月16~18岁胫骨近端2周16~18岁胫骨结节12岁19岁腓骨近端4岁16~18岁胫腓骨远端胫骨远端9月16~18岁腓骨远端1岁16~28岁跗骨跟骨4月14~22岁跟骨跟7岁14~12岁距骨6月不定骰骨9月不定舟骨3岁不定第1楔骨2岁不定第2楔骨 2.5岁不定第3楔骨6月不定跖骨第1跖骨2岁14~21岁第2~5跖骨 1.5岁18岁脊柱寰椎生后6岁骶椎生后7~10岁齿突尖2岁12岁棘突11~14岁16~20岁颈椎~骶椎神经中央联部的骨性融合3~7岁ASIA损伤分级品级功能状况A:完全性损害在骶段(S4-5),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份肌的肌力小于3级D: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份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感觉检查的关键点神经节段检查部位神经节段检查部位C2 枕骨粗隆T8 第8肋间C3 锁骨上窝T9 第9肋间C4 肩锁关节的顶部T10 第10肋间C5 肘前窝的外侧面T11 第11肋间C6 拇指T12 腹股沟韧带中部C7 中指L1 T12 与L2间上1/2处C8 小指L2 大腿前中部T1 肘前窝的尺侧面L3 股骨内髁T2 腋窝L4 内踝T3 第3肋间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T4 第4肋间(乳线)S1 足跟外侧T5 第5肋间S2 腘窝中点T6 第6肋间(剑突水平)S3 坐骨结节T7 第7肋间S4-5 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运动检查的关键肌神经节段相应的检查肌群神经节段相应的检查肌群C5 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L2 屈髋肌(髂腰肌)C6 伸腕肌(桡侧腕长、短伸肌)L3 伸膝肌(股四头肌)C7 伸肘肌(肱三头肌)L4 踝背伸肌(胫前肌)C8 中指屈指肌(固有指屈肌)L5 长伸趾肌(拇长伸肌)T1 小指外展肌(小指展肌)S1 踝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创伤病人VIPCIT救治程序(天津医院)V(Ventilation):呼吸支持,维持通畅的呼吸道,充分给氧I(Infusion):迅速成立有效静脉通道,扩充血常量,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P(Pulsation):心脏循环功能支持C(Control bleeding):控制出血I(Immobilization):靠得住制动T(Translantion):安全转运急诊医生可遵循的检查顺序“CRASH PLAN”(Freeland)C(Cardiac)=心脏R(Respiration)=呼吸A(Abdomen)=腹部S(Spine)=脊髓H(Head)=头颅P(Pelvis)=骨盆L(Limb)=四肢A(Artery)=动脉N(Nerve)=神经多发伤检诊程序(天津医院,夏群)先看头胸腹再查盆脊肢重视体腔口莫忘动静神多发伤救治原则(天津医院,夏群)急救队伍-多学科,重协作抢救生命-先脏器,后骨折遵循原则-先开放,后闭合手术顺序-先四肢,后盆脊固定选择-优髓内,辅髓外手术机会-早手术,少并发医治目的-利康复,便护理常常利用X线投照体位上肢2~5指:正位、侧位、斜位拇指:正位、侧位、斜位手:正位、侧位、斜位腕:正位、侧位、尺偏正位、桡偏正位、半旋前斜位、半旋后斜位腕管:切线位前臂:正位、侧位肘:正位、侧位、内旋斜位、外旋斜位肱骨:正位、侧位、经胸侧位(创伤时)肩肩:正位、内旋正位、轴位、后前“Y”形斜位锁骨:正位、轴位肩胛骨:正位、侧位肩锁关节:不负重正位、负重正位下肢足趾:正位、内旋斜位跖趾关节籽骨切线位足:正位、侧位、内旋斜位跟骨:轴位、侧位踝:正位、侧位、内旋斜位胫腓骨:正位、侧位膝:正位、侧位、内旋斜位、外旋斜位、髁间窝轴位髌骨:正位、轴位股骨:正位、侧位骨盆骨盆:正位、出口位、入口位髋:正位、侧位、经股骨侧位、斜位(蛙式位)骶髂关节:前后斜位髋臼:左前斜位、右前斜位(Judet位)脊柱颈椎:正位、侧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过伸过屈侧位、寰枢椎开口正位颈胸椎侧位(游泳者姿势)胸椎:正位、侧位腰椎:正位、侧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腰骶关节:轴位、侧位骶骨:正位、侧位尾骨:正位、侧位骨龄估量(括号内为女性数值)部位骨骼名称骨化中心出现时间骨化中心愈合时间肱骨近端肱骨头初生~1岁(初生~1岁)大结节7月~2岁(7月~2岁)小结节2~3岁(2~4岁)肘部肱骨小头及外1/2滑车7月~1岁(7月~1岁)内上髁6~13岁(6~9岁)内1/2滑车9~14岁(10~11岁)外上髁9~17岁(10~13岁)桡骨头5~9岁(5~14岁)15~18岁(13~14岁)尺骨鹰嘴10~14岁(9~12岁)15~19岁(13~14岁)尺桡骨远端桡骨远端骨骺7月~8岁(7月~3岁)17~20岁(17~20岁)尺骨远端骨骺6~11岁(7~8岁)18~20岁(16~20岁)腕骨头骨初生~1岁(初生~1岁)钩骨初生~1岁(初生~1岁)三角骨2~6岁(2~4岁)月骨3~7岁(2~5岁)舟骨5~7岁(4~5岁)大多角骨4~7岁(3~5岁)小多角骨4~10岁(3~5岁)豆骨10~16岁(9~14岁)掌指骨掌指骨近端骨骺1~7岁(7月~3岁)15~20岁(14~16岁)掌指骨远端骨骺1~6岁(7月~2岁)15~20岁(14~16岁)骨盆及髋部髂骨嵴及坐骨结节15~19岁(12~15岁)19~24岁(18~24岁)股骨头7月~1岁(6月~1岁)17~19岁(15~17岁)大粗隆2~6岁(2~4岁)17~19岁(15~17岁)小粗隆9~15岁(9~12岁)17~19岁(15~17岁)膝部股骨远端骨骺初生(初生)17~22岁(16岁)胫骨近端骨骺初生(初生)17~22岁(16岁)腓骨近端骨骺4~10岁(3~7岁)17~22岁(16~17岁)髌骨4~7岁(3~4岁)胫腓骨远端胫骨远端骨骺7月~12岁(初生~1岁)16~20岁(15~18岁)腓骨远端骨骺1~2岁(1~2岁)16~20岁(15~18岁)跗骨跟骨初生(初生)跟骨骨骺7~12岁(5~10岁)14~19岁(13~18岁)距骨初生(初生)骰骨初生~6月(初生~6月)舟骨1~4岁(2~3岁)第一、2楔骨2~4岁(7月~1岁)第3楔骨6月~1岁(6月~1岁)跖骨跖趾骨近侧骨骺2~4岁(7月~3岁)16~19岁(15~16岁)第2~5远侧骨骺2~5岁(1~4岁)16~18岁(15~16岁)。
发动机配合间隙表

-0.07~-0.35
箱盖φ40 H8/
-0.111~-0.30
箱盖φ45 H7/
-0.075~-0.35
轴承与
箱体
φ32/h4
-0.001~-0.033
φ35/h4
-0.002~-0.034
φ35/h4
-0.014~-0.037
φ52/h4
-0.006~-0.033
φ52/h4
-0.006~-0.033
φ28H7/
-0.084~-0.115
φ33H7/u7
-0.035~-0.085
φ39H7/y6
-0.069~-0.11
φ32/
-0.085~-0.12
---
---
φ28.5H7/y6
-0.054~-0.088
φ28H7/y6
-0.054~-0.088
φ33H7/x6
-0.055~-0.096
排气门座与孔
φ6/h8
-0.044~-0.068
---
φ6/h8
-0.044~-0.068
φ6/h8
-0.044~-0.068
2
油封参数表
序号
规格
外径
主唇口
副唇口
主唇口直径差
副唇口直径差
差值
D%
差值
D%
1
6×11×4*
φ11
φ5.2±0.2
---
0.8
---
2
6.5×14.5×7
φ14.5
φ5.5±0.2
φ6.2±0.2
φ62/h4
+0.007~+0.034
φ72/h4
+0.007~+0.035
不同材料间隙表

0.02 0.02 (圓孔0.03) (圓孔0.03)
0.03 (圓孔0.04) 0.03 (圓孔0.05) 0.04 (圓孔0.06) 0.04 (圓孔0.08) 0.04 (圓孔0.08) 0.04 (圓孔0.10) 0.04 (圓孔0.12) 0.04 (圓孔0.13) 0.04 (圓孔0.15) 0.04 (圓孔0.16) 0.08 (圓孔0.25) 0.08 (圓孔0.30)
沖切間隙標準
黃銅 BS 0.005 0.005 0.01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2 (圓孔0.03) 0.02 (圓孔0.03) 0.03 (圓孔0.04) 0.03 (圓孔0.05) 0.04 (圓孔0.06) 0.05 (圓孔0.08) 0.06 (圓孔0.08) 0.07 (圓孔0.10) 0.08 (圓孔0.12) 0.09 (圓孔0.13) 0.10 (圓孔0.15) 磷銅 PBS 0.005 0.005 0.01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2 (圓孔0.03) 0.02 (圓孔0.03) 0.03 (圓孔0.04) 0.03 (圓孔0.05) 0.04 (圓孔0.06) 不鏽鋼 SUS CP 0.005 0.005 0.01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3) 0.02 (圓孔0.04) 0.02 (圓孔0.05) 0.03 (圓孔0.06) 0.03 (圓孔0.08) 0.04 (圓孔0.09) 不鏽鋼 SUS 1/4H 0.005 0.005 0.01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3) 0.02 (圓孔0.04) 0.02 (圓孔0.05) 0.03 (圓孔0.06) 0.03 (圓孔0.08) 0.04 (圓孔0.09) 不鏽鋼 SUS 1/2H 0.005 0.005 0.01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3) 0.02 (圓孔0.04) 0.02 (圓孔0.05) 0.03 (圓孔0.06) 0.03 (圓孔0.08) 0.04 (圓孔0.09) 不鏽鋼 SUS 3/4H 0.005 0.005 0.01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2 (圓孔0.03) 0.02 (圓孔0.04) 0.03 (圓孔0.05) 0.04 (圓孔0.06) 0.05 (圓孔0.08) 0.06 (圓孔0.09) 不鏽鋼 SUS(H) 0.005 0.005 0.01 0.01 (圓孔0.02) 0.01 (圓孔0.02) 0.02 (圓孔0.03) 0.02 (圓孔0.04) 0.03 (圓孔0.05) 0.04 (圓孔0.06) 0.05 (圓孔0.08) 0.06 (圓孔0.09)
办公材料间隙表

办公材料间隙表
(1)如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
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
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3)合理的间隙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卸料效果好,减小毛刺和翻边,板材保持洁净,孔径一致不会刮花板材,减少刃磨次数,保持板材平直,冲孔定位准确。
巷道安全间隙表

运输设备 1.0t矿车 1.5t矿车 7t、10t、14t架线机车 3.0t矿车 3.0t底卸式矿车 5.0t底卸式矿车 8t、12t蓄电池机车 1500 1600 1300 1700 1800 1600 1800 1600 2000 1900 600mm轨距 直线 1100 1300 1300 曲线 1300 1500 1600 1400 1600 1600 1600 1900 1800 900mm轨距 直线 曲线
巷 道 安 全 间 隙 表
项 目
综采矿井 其他矿井 综采矿井 其他矿井 综采矿井 其他矿井
固定数值
1000 800 500 300 300 700 1000 500 200 700 200 300 1000 300 300 300 700
人行侧从道砟面起1.6M高度范围内设备与拱、壁间 非人行测与拱、璧间 移动变电站或平板车上综采设备最突出部分 人行停车点人行侧从道砟面起1.6M高度范围内设备与拱、壁间 安设输送机巷道输送机与拱、壁间 两列对开列车最突出部分 采区装载点两列车最突出部分 电机车架空线与巷道顶或棚梁间 导电弓距拱、壁间 矿车摘挂钩地点两列车最突出部分间 导线工距管子最突出部分间 运输设备距管子最突出部分间 设备上面最突出部分距巷道顶或棚梁间、壁间 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瞪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4″P
.007-.011
3-1/4″M
.009-.013
3-7/8″JG
.011-.016
3-1/2″P
.009-.013
3-1/2″M
.009-.013
4-1/8″JG
.011-.016
3-3/4″P
.010-.014
3-7/8″M
.010-.014
4-3/4″JG
.012-.018
二级缸盖侧死点间隙3±0.4,轴侧3±0.4。
三级缸盖侧死点间隙2.5-3
四级缸盖侧死点间隙2.5-3
ZW-0.36/30-250B-JX天然气压缩机(030)
序号
部位
间隙值
1
一二级气缸盖侧活塞止点间隙
3±0.5
2
连杆大头与曲拐径向间隙
0.08-0.12
3
连杆小头与十字头销径向间隙
0.06-0.09
铸铁
.008″-.012″
活塞端隙
曲柄端
全部的1/3
全部的1/3
首端
全部的2/3
全部的2/3
2、活塞环端隙
额定宽度
特氟纶
3/16″
.0035-.0075″
1/4″
.005-.009″
3/8″
.008-.012″
3/4″
.016-.022″
填料环边隙
特氟纶
.010-.012
3、活塞至气缸间隙
内径
间隙(英寸)
0.25-0.43
4"缸活塞与气缸间隙
0.25-0.43
3"缸活塞与气缸间隙
0.25-0.43
1.5"缸活塞与气缸间隙
0.20-0.36
死点间隙
曲轴端间隙
缸头端间隙
一级
1(标注2)
2.2
二级
1.27
2.16(标注2.3)
三、四级
1.37
气缸直径mm
I级
φ85.7
II级
φ44.5
活塞杆直径mm
φ28.6
轴侧
3±0.5
3±0.5
3.5±0.5
2
连杆大头与曲拐径向间隙
0.08-0.12
3
主轴与轴瓦径向间隙
0.08-0.12
3
连杆小头与十字头销径向间隙
0.06-0.09
4
十字头与滑道径向间隙
0.10-0.14
5
连杆螺钉伸长量
0.135(或扭矩270N.m)
6
气缸直径mm
I级
φ220/φ50
II级
φ120/φ50
4
十字头与滑道径向间隙
0.10-0.15
5
连杆螺钉伸长量
0.135(或扭矩270N.m)
6
气缸活塞杆直径mm
I级
φ85/φ45
II级
φ62/φ45
ZW-0.36/30-250A-JX(031)
活塞环侧面间隙0.2-0.25,活塞环开口应错开90º,弹力环与活塞环开口应错开90º。相邻活塞环开口相错180º
电机轴心线和主机曲轴轴心线的同轴度允许误差为φ0.1mm
GEO-A100天然气压缩机间隙(017)
运动间隙
最小mm
最大mm
连杆推力(侧面间隙)
0.3
0.43
曲轴销轴承(末端)
0.09
0.132
连杆套
0.06
0.093
十字头销
0.03
0.053
十字头滑道
0.16
0.22
活塞与气缸间隙
间隙
最小mm
最大mm
序号
部位
间隙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1
活塞止点间隙
盖侧
2.5±0.5
2.5±0.5
2.5±0.5
2.5±0.5
轴侧
2.5±0.5
2.5±0.5
2.5±0.5
2.5±0.5
2
连杆大头与曲拐径向间隙mm
0.08-0.12
3
主轴与轴瓦径向间隙mm
0.08-0.12
3
连杆小头与十字头销径向间隙mm
0.06-0.09
IMW Alpha3-5500DA/250-3625-3WC(006)
气缸孔(直径)
公差
≤2"(50.8mm)
±0.003"(0.0762mm)
≥2"(50.8mm)
±0.005"(0.127mm)
缸径
一级
5.500"(139.7mm)
二级
4.250"(107.95mm)
三级
2.000"(50.8mm)
节流环与气缸槽的端面间隙0.1-0.15
Z-0.28/(30-76)-250型天然气压缩机装配间隙表(026)
序号
配合零部件
装配间隙
规定数值mm
实测数值mm
1
气缸(套)与活塞的径向间隙
0.6-0.78
0.6
2
十字头与机身导轨径向间隙
0.04-0.10
0.05
3
十字头销与连杆小头瓦径向间隙
0-0.049
3
连杆小头与十字头销径向间隙mm
0.06-0.09
4
十字头与滑道径向间隙mm
0.14-0.18
5
连杆螺钉伸长量
0.135(或扭矩270N.m)
6
气缸直径mm
I级
φ175/φ45
II级
φ120/φ45
III级
φ82/φ60
IV级
φ82/φ60
油泵端盖与轴承留0.5-0.8的热膨胀间隙
M-2.48/18-250D-JX(JM02D.JX)间隙表(054)
内径
间隙(英寸)
内径
间隙(英寸)
3-3/4″JG
.009-.014
2-1/2″P
.007-.011
2-1/2″M
.007-.011
3″JG
.009-.014
2.75″P
.007-.011
2.75″P
.007-.011
3-3/8″JG
.010-.015
3″P
.007-.011
3″M
.007-.011
3-5/8″JG
十字头与导轨
0.004-0.010(0.1016-0.25)
润滑油泵驱动齿轮齿隙
0.003-0.008(0.0762-0.2032)
资料来自039
PW90/028F型天然气压缩机(040)无锡压缩机
PW0.35/(30-200)-250-X
气缸直径:一级φ85;二级φ85
活塞杆直径φ60
填料压盖8×M24螺母的拧紧力矩为:330N.m
0.04
4
曲轴颈与连杆小头瓦径向间隙
0.036-0.106
0.07
5
活塞与气缸死点间隙
一级
2-2.5
2
二级
2-2.5
2
ZW-1.8/10-250JX立式三列四级压缩机(027)
序号
部位
间隙值
Ⅰ级
Ⅱ级
Ⅲ级--Ⅳ级
1
活塞止点间隙
盖侧
3±0.5
3±0.5
3±0.5
轴侧
3±0.5
3±0.5
3±0.5
2
连杆大头与曲拐径向间隙
4-1/8″P
.010-.014
4-1/8″M
.010-.014
5-1/8″JG
.012-.018
4-3/8″P
.011-.015
4-3/4″M
.012-.017
6-1/8″JG
.013-.019
4-3/4″P
.013-.018
5-1/8″M
.012-.017
6-1/2″JG
.014-.020
5-1/8″P
0.08-0.12
3
连杆小头与十字头销径向间隙mm
0.06-0.09
4
十字头与滑道径向间隙mm
0.14-0.18
5
连杆螺钉伸长量
0.135(或扭矩270N.m)
6
气缸直径mm
I级
φ175/φ45
II级
φ120/φ45
III级
φ82/φ60
IV级
φ82/φ60
油泵端盖与轴承留0.5-0.8的热膨胀间隙
M-2.6/18-250AJX(JM89A.QD)间隙表(052)
序号
部位
间隙值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1
活塞止点间隙
盖侧
2.5±0.5
2.5±0.5
2.5±0.5
2.5±0.5
轴侧
2.5±0.5
2.5±0.5
2.5±0.5
2.5±0.5
2
连杆大头与曲拐径向间隙mm
0.08-0.12
3
主轴与轴瓦径向间隙mm
III级
φ82
IV级
φ82/φ60
说明:
一级缸盖侧死点间隙3.5±0.5,轴侧3.5±0.5。
二级缸盖侧死点间隙3±0.5,轴侧3±0.5。
三级缸盖侧死点间隙4.5±0.5
四级缸盖侧死点间隙3±0.5
填料:
密封环与填料盒端面间隙0.15-0.20
密封环在法兰内与隔板的端面间隙0.25-0.33
节流环与气缸槽的端面间隙0.1-0.15
6-1/2″M
.014-0.20
8-7/8″JG
.018-.024